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ip-Edge Plus技术矫治成人Ⅱ类一分类错牙合的Ⅰ期临床观察

    作者:郭志庆;李永明

    成人Ⅱ类一分类错牙合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类错牙 合畸形,严重影响患者口腔功能和容貌美观[1].如何快速而有效地打开咬合,减少覆盖是矫治成功的关键,也是矫治的难点.Tip-Edge Plus技术利用差动力牙齿移动原理,被认为是一种快速、简易、有效、患者感觉舒适的打开咬合方法[2,3].然而,采用Tip-Edge Plus技术矫治成人Ⅱ类一分类错牙合畸形,在矫治早期,牙、牙 合、颌面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尚不清楚.合、深覆盖,同时改善患者的软组织侧貌.为临床矫治成人Ⅱ类一分类错牙合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 不同强度的低能量激光照射对正畸牙齿移动速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姜委杰;刘珺;林炜;弋中萍;刘昌翠;张晨

    目的 探讨在正畸力作用下,不同强度的低能量激光照射对牙齿移动速度的影响,为临床确定佳的照射强度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正畸拔除第一前磨牙固定矫治患者24名,将48颗上颌尖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1、2(每组16颗),采用上颌微种植钉支抗150g力拉双侧上颌尖牙向远中移动.在加力后第0、3、7、14天分别对实验组1和实验组2上颌尖牙进行低能量激光照射,实验组1为20 s/位点,实验组2为40 s/位点,对照组只加力无照射.每4周复诊一次,检测牵引力值并重复激光照射1次,研究周期16周.分别制取患者初始及结束时上颌石膏模型,测量并分析比较各组尖牙远中移动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尖牙远中移动距离实验组1﹥实验组2﹥对照组,实验组1与对照组、实验组1与实验组2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不同强度的低能量激光照射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效能不同,临床应用时应该选择适宜的照射强度.

  • 补肾和血正齿法对口腔正畸牙齿移动速度的影响

    作者:薛京伟;王德龙;李世君;杨国华;高柠;张波;白滨

    目的 评价中药补肾和血正齿方剂对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齿移动速度的影响.方法 1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正器治疗.治疗组在直丝弓固定矫正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和血正齿方药治疗.5日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牙模型进行测量分析,观察口腔内牙弓形态牙齿位移情况.结果 在牙颌畸形矫正过程中,直丝弓固定矫正器加补肾和血正齿法治疗较单纯用直丝弓固定矫正器治疗局部牙齿移动速度有明显差异.结论 直丝弓固定矫正器加补肾和血正齿法可加速牙齿的移动速度,缩短疗程,提高临床疗效.

  • 补肾和血中药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薛京伟;高柠

    目的:应用补肾和血中药方剂对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齿移动速度的影响及局部组织反应进行观察.方法:对正畸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补肾和血中药方剂进行辅助治疗,观察正畸加力后的疼痛症状并对牙龈组织反应进行比较.治疗结束后,应用社隆齿科测量系统软件对用药及未用药患者治疗前后模型进行测量分析,观察口腔内牙弓形态牙齿位移情况.结果:应用补肾和血中药方剂,辅助治疗牙颌畸形及矫正中牙列排齐与整平过程中局部牙齿移动速度有明显差异,具有减轻正畸加力后的疼痛症状,可以改善牙周血液循环,有利于牙周组织改建与修复,对多种口腔常驻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牙龈炎症的预防有积极作用.

  • 磁吻合技术在临床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李建辉;姚维杰;刘仕奇;王善佩;郭龙;吕毅

    医疗科技日新月异,磁性材料已经被制成各种磁疗器械用于临床.20世纪70年代,永磁材料首先被引入口腔科的修复学与正畸学研究,利用异性磁极间的吸引力和同性磁极间的排斥力作为矫治力使牙齿移动,从而达到矫正牙齿的作用咱1轧2暂.

  • 减阻牵张成骨术快速移动尖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赵玺;薛俊杰;米丛波

    目的 建立减阻牵张成骨术快速移动尖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尖牙远中移动时及牙周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为其临床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64排螺旋CT扫描,获得颞下颌关节(TMJ)、下颌骨、下颌牙列截面影像的DICOM数据.采用Mimics软件、Geomagic Studio 8.0软件、Unigraphics NX软件、Ansys11.0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常规状态下移动尖牙(模型1)、牙周膜牵张成骨术快速移动尖牙(模型2)、牙槽骨减阻牵张成骨快速移动尖牙(模型3)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3种模型进行力的加载,并观察尖牙、牙周膜、牙槽骨应力分布.结果 3种模型的大位移均发生在尖牙牙冠的上1/3,大位移量模型3>模型2>模型1,并且位移从尖牙牙冠到根尖逐渐减少;模型1大等效应力主要集中在尖牙远中牙槽嵴中间处,而模型2、3大等效应力集中区转移到了尖牙远中牙槽嵴偏向舌侧处.结论 在牵引尖牙远中移动过程中,去除其部分骨阻力,能有效加速牙移动速度,同时,尖牙有远中倾斜移动趋势;在牵引力作用下尖牙向远中移动的同时有舌向旋转的趋势,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尖牙舌向旋转.

  • 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牙周组织NALP3的表达

    作者:何正权;杨凯

    目的: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牙周组织NALP3的表达,探讨NALP3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5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5只。以左上第一磨牙作为实验牙,分别加力0、1、3、6、12h、1、3、7、14、21d。制备不同时间牙周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NALP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牙周组织NALP3的表达发生变化。加力后牙周膜NALP3表达即增加,3h达到小高峰,随后降低,1d后表达再次增加,7d后达到高峰。结论 NALP3参与了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改建。

  • 增龄性因素对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曲圣爱;闫奇;陈丹;徐辉

    目的 探讨增龄性因素对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不同年龄组的正畸牙齿移动动物模型,在实验加力1d、3d、7d、14d及28d后,采用TUNEL方法检测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青少年组实验侧加力3d时,压力区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7d开始呈下降趋势,28d时细胞凋亡率基本同对照侧;成年组加力3d开始压力区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28d时细胞凋亡率开始降低.在牙齿移动过程中,成年组实验侧牙周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青少年组.结论 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正畸牙齿移动,但是增龄性因素使得成年组牙周组织细胞凋亡增加,进而影响各类细胞比例,改变牙周组织改建的速度和效果,使得牙齿移动速度减慢.

  • 种植钉与口外力作为正畸强支抗的临床比较研究

    作者:黄晓峰;韩培彦

    目的 比较头帽口外力装置和钛合金钉种植体作为正畸强支抗对正畸病人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开唇露齿,牙列拥挤和/或前牙前突的患者20名,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使用头帽口外弓加强后牙支抗;第二组使用助攻型种植钉作为支抗体.比较两组总的治疗时间,及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线距和U1-SN的角度差值.结果 ①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没有发生松动和脱落.②使用口外支抗组总的治疗时间平均为23.9月,种植支抗组平均为20.9月.③使用口外支抗组的支抗磨牙近中平均2.91 mm,切牙切缘平均内收5.07mm,治疗前后U1-SN角度的差值为15.7°;而使用种植支抗组的支抗磨牙近中移动平均1.05 mm,切牙切缘平均内收6.69mm,U1-SN角度的差值为12.1°,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钛合金钉种植体作为正畸强支抗要比头帽口外力装置能够更好的控制牙齿移动,缩短整个治疗的时间.

  • Bio-oss骨胶原修复牙槽骨缺损区后对牙齿移动影响的临床初探*

    作者:王荣;刘亦然;范勇斌;耿威

    目的:评价应用Bio-oss 骨胶原修复牙槽骨缺损区后对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对4例因多生牙拔除和2例因拔牙窝感染而造成牙齿移动区骨量不足病例.应用Bio-oss 骨胶原修复6个月后,排齐整平牙列.观察牙齿在骨缺损修复区移动以及牙根吸收的情况.结果:6例骨缺损修复区愈合良好,牙槽嵴丰满,牙齿在骨缺损修复区移动的月平均距离为0.9mm,移动后6个月,12个月未见明显根吸收.结论:Bio-oss 骨胶原吸收较缓慢,但未对牙齿的移动造成影响,可以考虑作为正畸临床骨缺损修复材料.

  • 一组老年患者的正畸治疗

    作者:

    目的本文介绍了自1990年至1998年由同一名正畸医生完成的对一组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进行的正畸治疗.材料与方法36名患者,治疗初始年龄在65岁至82岁之间,单牙列或双牙列行固定矫治器治疗,疗程约1年.包括除手术病例外的各种类型的错(牙合)畸形.治疗计划的制定以及拔除牙齿的选择有别于年轻患者,包括非常规的、特殊的拔牙方案.22例为不拔牙病例.大多数病例因为牙间隙的原因,需要进行牙齿近远中面的调磨改形,以避免牙间龈乳头的丧失.年纪越大的病例治疗越倾向于局限单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从病人还是医生的角度看治疗效果都很好.所有病例都可以进行高难度的牙齿移动.使用固定矫治器对于美观的影响也可以被接受,没有一例因此而中断治疗.结论正畸治疗不受患者年龄的限制.但是,建议制定的治疗目标不要超出治疗的必要性和/或患者对矫治的主观需求.从治疗后的良好反映来看,制定治疗计划时需要一定程度的折中.

  • 使用一种低摩擦矫治器矫治错(牙合)畸形

    作者:胡炜

    目的 发应用低摩擦矫治器(Synergy矫治器)矫治错(牙合)畸形,研究其矫治疗效和临床疗程.方法 选择37名患者(其中安氏Ⅰ类16名;安氏Ⅱ类8名;安氏Ш类13名),使用synergy矫治器进行止畸治疗.矫治中选择不同类型的结扎方式以减小矫治器系统的摩擦阻力.结果 全部患者矫治结束,获得正常覆(牙合)覆盖和后牙尖窝相对关系,平均疗程26.2个月.托槽脱落率为2.7%.结论 临床应用Synergy矫治器可根据牙齿移动和控制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结扎方式,既有利于牙齿的移动,又町对牙齿移动进行有效控制.

  • Damon-2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拥挤拔牙病例报告

    作者:姜若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认识的提高,正畸患者对矫治医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达到好的矫治效果,还要求治疗过程快速、舒适、无痛等.近年来出现了许多自锁托槽矫治器,其特点是弓丝不需要用结扎丝或结扎圈固定在槽沟内,而是通过托槽本身的结构使之纳入槽沟.由于弓丝无需结扎,故而与托槽间的摩擦力较小,从理论上说牙齿移动的速度应该更快.下面介绍一例使用Damon-2被动自锁托槽系统矫治因拥挤而拔除四颗第一双尖牙的病例.

  • Incognito舌侧矫治器的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辜岷;Ricky WK Wong

    很多正畸患者,尤其是成人正畸患者对矫治器的美观性要求很高,为此出现了几种隐形或者部分隐形的矫治技术,如陶瓷托槽矫治器、Invisalign矫治器、舌侧矫治器等,但既能做到真正隐形又能治疗各种错(牙合)畸形的矫治器只有舌侧矫治器.舌侧矫治技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但很快由于其复杂的操作,难于精确控制牙齿移动等问题被大多数临床医生所放弃.近年来,德国Wiechmann医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开发的Incognito舌侧矫治器,很好地解决了舌侧矫治器以往存在的大多数问题,使舌侧矫治器再次受到了重视.本文通过一个完整的病例米介绍使用该技术的体会.

  • 种植体支抗远移全牙列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海波;戴宁;常永庆;吴晓雪;冯雪

    稳定而简单的支抗是正畸治疗成功的关键,微型种植体从九十年代初因其具有稳定性、异物感小、即刻加载等独特优势在临床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二十年来,种植体支抗被应用在牙齿移动的各个方面,而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①内收前牙;②压低前牙和磨牙;③推磨牙远移;④竖直磨牙.对于利用种植钉支抗后移整个全牙列的研究则鲜有报道,近年来我科利用种植体支抗远移全牙列的成功治疗患者数十例,并从中选出一典型病例进行阐述,介绍用种植钉远移全牙列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经验,为临床医生更好推行和使用此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 牙周神经、神经肽与正畸牙齿移动

    作者:樊成涛;段银钟

    近年来,对牙周膜内神经组织的研究非常活跃,尤其是对神经纤维的分布、各种神经肽的功能以及牙齿移动时牙周神经的变化有了许多新的认识,现简要综述如下:

  • 拔除四个第二双尖牙正畸治疗牙移动规律及临床美学审视

    作者:白丁;陈坤;周佳卉;曹礼

    目的 研究拔除四个第二双尖牙矫治轻度双颌前突病例后,上、下颌前牙及磨牙向拔牙间隙各自的牙移动量以及移动类型.方法 收集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使用HX直丝弓矫治器,因轻度双颌前突求治而拔除四个第二双尖牙病例26例,在头颅侧位片上,以治疗后(牙合)平面、腭平面和下颌平面为参考平面,测量矫治前后上、下颌切牙和磨牙向拔牙间隙移动量和移动类型.结果 上颌拔牙间隙由前牙后移占(50.4±11.5)%,磨牙前移占(49.6±11.5)%;下颌拔牙间隙由前牙后移占(46.2±10.7)%,磨牙前移占(53.8±10.7)%;上中切牙移动的旋转中心位于上中切牙根尖点根方-4.28~11.96 mm的范围内(5.00±5.27 mm),下中切牙移动的旋转中心位于下中切牙根尖点根方0.85~25.25 mm的范围内(14.16±9.27 mm);磨牙均为整体近中移动.结论 拔除四个第二双尖牙矫治轻度双颌前突,能较好地维持前牙的唇舌向倾斜度和前后向位置,并能较好地保持面部美观、微笑丰满度和后牙直立度,达到良好的美观效果.

  • 牙周膜牵张正畸过程中牙根吸收的研究

    作者:王爽;叶湘玉;周洪;牛百平;丰培勋

    牙周膜牵张牙齿快速移动技术是一项快速移动牙齿的新方法,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牙齿移动的速度[1].有关的研究报道目前尚少.本项实验的目的,是应用扫描电镜(SEM)对被牵张牙受压侧牙根的吸收情况进行定量观察.

  • 牙周膜减阻牵张移动上下颌尖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王飞宇;薛俊杰;王璟;徐远志;舒林径;黄稔欢

    目的 分别建立牙周膜减阻牵张成骨术远移尖牙的上下颌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在尖牙远移过程中上下颌尖牙及牙周组织的应力分布和位移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64排螺旋CT扫描,获得样本的颞下颌关节(TMJ)、上下颌骨、上下颌牙列的DICOM数据文件,建立上下颌牙周膜牵张成骨术远移尖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于尖牙颊侧及腭侧加载近远中向的牵引力,观察尖牙、牙周组织应力分布情况和位移趋势.结果 上下颌尖牙大瞬时位移部位均位于牙冠1/3,从尖牙牙冠到根尖逐渐减少;大瞬时位移数值:上颌尖牙>下颌尖牙;支抗牙均未见明显位移.上、下颌尖牙大等效应力部位:上颌集中于尖牙远中牙槽嵴顶略偏颊侧处,下颌大等效应力主要集中在尖牙远中牙槽嵴顶偏舌侧处;大等效应力:上颌尖牙>下颌尖牙.结论 牙周膜减阻牵张成骨术可以有效减少支抗丧失的风险.上下颌尖牙在减阻牵张过程中有远中倾斜移动趋势;其中上颌尖牙远移时有颊向旋转趋势,下颌尖牙远移时有舌向旋转趋势,应用减阻牵张辅助尖牙远移过程中应控制尖牙的旋转移动或加以适当的纠正.

  • 电动牙刷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临床研究

    作者:冯小东;刘楠;刘静明

    目的 探讨电动牙刷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0例需要拔除两侧上颌第一双尖牙的患者,进行配对实验.患者均采用MBT直丝弓矫正器,以150g拉力将尖牙向远中移动.左侧(实验侧)每日使用电动牙刷刷洗左侧上颌牙列2次,每次10 min.而右侧(正常侧)则不采用电动牙刷刷洗.观察28 d,分别测定记录尖牙移动距离,牙周状况和牙体长度.结果 实验第7、14、21及28天使用电动牙刷侧尖牙移动距离分别为0.470、0.923、1.128及1.375 mm,正常侧为0.361、0.784、0.944、1.149 mm,两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尖牙牙周状况和牙体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电动牙刷能够有效加速正畸牙齿的移动,对正畸移动牙齿牙周和牙体长度没有影响.

176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