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 실용구강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3733
  • 国内刊号: 61-106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赵铱民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牵张成骨序列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及继发畸形

    作者:张武阳;贾骏麒;赵天一;张玉灿;刘洋;常士平;于擘;赵晋龙;陈宇翔;马秦

    目的:回顾我院应用牵张成骨序列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及继发颌面部畸形的效果.方法:40例关节强直患者,平均年龄24.5岁(9~53岁),其中单侧强直11例,双侧29例,伴发OSAHS者27例.所有患者一期手术牵张成骨,二期手术拆除牵张器并同期行颞下颌关节成形术,同期或三期行正颌手术改善面部外形.通过术前术后大张口度、面型及打鼾症状改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关节成形术后40例患者张口度基本恢复正常,面型均得到显著改善,打鼾症状全部消失.经过4~72个月(平均20.5个月)的随访,4例患者关节强直复发.结论:应用一期牵张成骨二期关节成形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及继发畸形能够精确控制面型和气道的改变.

  • 微创骨皮质切开术加速成人正畸牙移动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颖;彭国光;陈扬熙;房诗玲

    目的:探讨微刨骨皮质切开术对成人正畸拔牙病例治疗时间及磨牙支抗的影响.方法:选择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Angle Ⅰ牙列拥挤错(牙合)畸形的健康成人患者60例,分为微创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组(A组,20例)、经典改良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组(B组,20例)和单纯正畸治疗组(C组,20例).比较3组排齐整平、间隙关闭、精细调整等各阶段所用的时间和治疗的总时间;并比较3组支抗第一磨牙矢状向近中前移的量.结果:在排齐整平阶段,A、B、C组分别为(5.64±2.57)、(4.91±3.31)、(8.87±3.75)个月(A组与B或C组比较,P<0.01);在间隙关闭阶段分别为(6.84 ±2.69)、(6.64±3.87)、(8.63±3.29)个月(A组与B或C组比较,P<0.05);3组在精细调整阶段并无明显差异;总的治疗时间,A、B、C组分别为(16.07±6.21)、(15.77±5.11)、(21.94 ±5.74)个月(C组分别与A组和B组比较,P<0.01);3组在支抗第一磨牙矢状向近中前移的量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创骨皮质切开术能缩短矫治时间,不能减少前牙内收阻力.

  • 腺样体肥大与牙颌面畸形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亚秋;祁祎喆;刘珂;李永明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腺样体肥大与牙颌面畸形相关性.方法:纳入10~14岁不同程度腺样体肥大者60例,其中口呼吸患者15例,10~14岁无腺样体肥大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A组).测量其头影侧位片A/N比值、牙颌面各项数据,按A/N比值大小分为3个组(A组:A/N <0.60;B组:0.60≤A/N <0.70;C组:A/N≥0.70,其中15例为无口呼吸者C1组,伴口呼吸者15例为C2组),每组30例.应用统计学分析各项项目的变异程度与腺样体肥大等级的相关性,以及单纯腺样体肥大患者与腺样体肥大伴口呼吸患者牙颌面畸形的差异.结果:A组与B组各项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U 1NA角和L1 NB角大于A组(P≤0.05).C2组NPogSN小于及GoGnSn角大于C1组(P≤0.05).结论:重度腺样体肥大(A/N≥0.70)伴MB患者表现为明显的下颌后缩,下颌平面角增大和牙齿唇倾,建议上述患者于6岁前行腺样体切除术.

  • 生理性根吸收过程中乳牙牙髓干细胞通过α7nAChR调节破骨细胞分化能力的研究

    作者:汪璐璐;袁帅;杜样;周志斐;邬礼政;王小竞

    目的:探讨生理性根吸收过程中乳牙牙髓干细胞(DDPSCs)通过α7亚型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对破骨分化能力的调节作用.方法:酶消化法和有限稀释法分离培养根吸收不同时期DDPSCs和恒牙牙髓干细胞(DPSCs).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α7nAChR、RANKL、OPG的表达及其比值差异,以及阻断α7nAChR后RANKL、OPG的表达及其比值变化.结果:α7nAChR表达及RANKL/OPG比值在根吸收中期DDPSCs中明显升高(P<0.05).阻断α7nAChR后,RANKL/OPG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乳牙生理性根吸收过程中,α7nAChR通过上调自身表达,参与对RANKL/OPG的调节,影响DDPSCs的破骨分化能力.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的疗效评价

    作者:陈琳;吴嘉桦;辜为怀;林炯;黄文斌;夏泽洋;谭家莉

    目的: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疗效.方法:选取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15例,平均年龄为25.3岁.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通过重叠磨牙远移前后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并进行三维测量分析评价其远中移动磨牙的疗效.结果:双侧第一磨牙均平均向远中移动2.58 mm,左右侧第二磨牙分别平均向远中移动2.57 mm和2.68 mm,双侧中切牙均平均向近中移动0.34 mm.双侧中切牙在水平向上无明显移动,左右侧第一磨牙均平均颊向移动0.96 mm和0.97mm,左右侧第二磨牙平均颊向移动1.01 mm和1.11 mm.双侧中切牙无明显伸长或压低,双侧第一磨牙均平均压低0.26 mm,左右侧第二磨牙分别平均压低0.37 mm和0.36 mm.双侧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均无明显颊腭向旋转.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有效地远中移动上颌磨牙,但会引起轻微的磨牙压低和前牙支抗丧失.

  • Wnt1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中的表达

    作者:邱喜丽;许春姣;王璐;吕逢源;刘婷婷;周美璐;徐文华;吴颖芳;方厂云;彭解英

    目的:研究wnt1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患者治疗前后的表达并探讨其在OS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40例OSF中期患者采用曲安奈德+丹参局部封闭治疗4周,治疗前及第5周复诊时记录VAS及张口度,取唾液及龈沟液ELISA检测wnt1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OSF病变颊黏膜中wnt1 mRNA表达.结果:治疗前OSF组wnt1表达[颊黏膜定量PCR(36.89±10.40)×10-5,唾液浓度(61.61 ±4.45)ng/L,龈沟液浓度(56.20±3.65) ng/L]均高于正常组[颊黏膜定量PCR(4.63±1.53)×10-5,唾液浓度(40.26 ±3.00) ng/L,龈沟液浓度(53.45±1.74) ng/L] (P<0.01);OSF组经治疗后,唾液与龈沟液中wnt1表达均降低,且与OSF临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wnt1可能参与OSF的发生发展,其在唾液与龈沟液中的实时监测有望成为评价OSF诊疗的无创性检控手段之一.

  • 口腔疣状癌中LRIG1的表达及其抑癌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邓智元;唐瞻贵;王月红;李毅萍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免疫球蛋白样多肽1(LRIG1)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及其抑癌作用的机制.方法:收集口腔疣状癌(n=15)、口腔鳞状细胞癌(n=30)及对应癌旁组织石蜡标本共90例,以15例外伤患者的正常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SP法)检测其中LRIG1和Bcl-2的表达,并用皮尔森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LRIG1在正常黏膜、口腔疣状癌、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下降(P<0.05)并伴随Bcl-2的表达依次升高(P<0.05);并且,LRIG1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结论:LRIG1可能通过抑制Bcl-2的表达抑制口腔疣状癌的发生发展.

  • LncRNA H19与OSF发生及癌变的关系

    作者:苏花;周珅玥;郭新程;王海青;李翠;黄建华

    目的:探讨lncRNA H19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发生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12例正常颊黏膜组织、33例OSF颊黏膜组织、31例伴OSF颊癌组织中的LncRNA H19的表达水平.结果:LncRNA H19在颊黏膜组织、OSF颊黏膜组织、伴OSF颊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7±0.37、3.44±1.08、8.88±1.78,组间两两之间比较,P<0.01.结论:LncRNA H19可能参与OSF的发生及癌变.

  • 2型糖尿病与舌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新革;王磊;杨子桧;李欢;雷德林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舌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87例初诊为舌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31例,未合并糖尿病者156例,对比分析两组年龄、性别、空腹血糖、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颈淋巴清扫手术率、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舌鳞癌患者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是16.6%;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舌癌晚期患者比例分别为71.0%和44.9%(P<0.05);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病理分级、颈淋巴清扫手术率和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肿瘤复发率(32.3%)和术后并发症(16.1%)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13.5%和4.5%)(P<0.05).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舌鳞癌患者初诊时分期较晚,复发率较高.

  • 内镜下口底-颌下径路气管内插管麻醉在颅面部多发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莉;刘华;岳万远;陈涌

    目的:探讨内镜下口底-颌下径路气管内插管麻醉在颅面部多发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运用该技术方法治疗颅面部多发骨折且有鼻腔插管禁忌症的患者8例,本文对该技术方法麻醉过程中实时监测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心电图(ECG)的适应证、器械的选择、操作要点、效果及安全性、注意事项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结果:插管及麻醉过程顺利,BP、SPO2、HR和ECG保持正常,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未发生插管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复杂颅面部骨折患者全麻的一项较好的选择.

  • P16蛋白在口咽癌和口腔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凤泽;薛洋;温娇;周峻;刘源;魏建华

    目的:分析口咽癌和口腔癌中P16蛋白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0例口咽癌和60例口腔癌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口咽癌中P16蛋白的阳性率为22.9%(16/70),与P16阴性组相比,患者的年龄、吸烟、病理分化、N分期和TNM临床分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癌中P16蛋白的阳性率为8.3% (5/60),与P16阴性组相比,病理分化和TNM临床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咽癌中P16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口腔癌,HPV感染是口咽癌和口腔癌不可忽视的诱发因素.

  • IGFBP-3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向航;马洪;段晓峰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SPA)中的表达.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IGFBP-3在40例SPA、40例正常腺体组织及10例恶性唾液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IGFBP-3 mRNA在50例SPA组织、50正常腺体组织及10例唾液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结果:IGFBP-3蛋白在唾液腺正常组织(N组:8.54 ±3.95)的表达(A值)显著高于多形性腺瘤组(PA组:4.78 ±2.07)及恶性肿瘤组(CA组:3.63 ±2.27)(P<0.05).而PA组与CA组之间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IGFBP-3 mRNA在SPA组织与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组织(PA/N组:0.654 ±0.387,CA/N组:0.452±0.229),PA组与CA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包膜浸润程度的多形性腺瘤组织中相对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性别及有无复发上无明显差异.结论:IGFBP-3在多形性腺瘤中的低表达可能减低了拮抗IGF-1R的作用,引起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形成.

  •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慢性牙周炎早期诊断方法

    作者:张微;栾秀玲;秦艳利;尚禹

    目的:通过近红外漫反射光谱(DCS)技术测量正常、炎症状态时牙龈组织的相对血流量变化,为早期诊断慢性牙周炎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30名门诊患者,应用DCS技术研发的流量仪,测量牙周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1个月上前牙唇侧近、远中部位龈乳头的相对血流量,并同时做牙周探诊检查及常规临床治疗.结果:不同时期牙龈的相对血流量,健康牙龈组(129.73±10.70)高于慢性牙龈炎组(95.51 ±11.83),慢性牙龈炎组高于慢性牙周炎组(67.84±13.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周和1个月牙周指数均降低,牙龈相对血流量亦显著增加.牙龈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与相对血流量具有相关性(r=-0.902,r=-0.893).结论:DCS能无创性测量牙龈炎症不同时期牙龈组织的相对血流量变化,期望成为慢性牙周炎早期诊断方法之一.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对经TNF-α刺激下人牙周膜细胞的影响

    作者:许晶晶;罗子源;雷蕾

    目的:检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PRFe)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下的人牙周膜细胞(hPDLCs)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PDLCs,免疫组化鉴定其来源;Choukroun法制取PRFe;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TNF-α(10 ng/ml)组、PRFe组和PRFe+ TNF-α(10 ng/ml)组.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ALP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矿化功能;Western blotting检测Runx2、Osterix蛋白含量.结果:ALP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TNF-α组各项指标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PRFe组各项指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PRFe+ TNF-α组各项指标均高于TNF-α组(P<0.05),PRFe组各项指标均高于PRFe+ TNF-α组(P<0.05).结论:PRFe可促进经TNF-α刺激的hPDLCs成骨分化.

  • 复方黄芩含漱液与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慢性龈炎的疗效比较

    作者:杨临博;高秀秋

    目的:比较复方黄芩含漱液与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及龈沟液中TNF-α的变化.方法:纳入慢性龈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生理盐水(A)组、复方氯己定组(B)和复方黄芩组(C),每组30例,常规进行口腔洁治,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和1个月记录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检测龈沟液中TNF-α的含量.结果:4个时间点综合比较,3组患者菌斑指数有统计学差异(F =3.506,P=0.034),B组低于A、C组,而A组和C组无统计学差异(P=0.611);3组患者牙龈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359,P=0.003),A组高于B、C组,而B和C组无统计学差异(P=0.911);3组患者龈沟液中TNF-α的浓度有统计学差异(F =3.780,P=0.027),A组高于B、C组,而B和C组无统计学差异(P=0.923).结论:复方黄芩含漱液与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缓解慢性牙龈炎炎症的效果相当.

  • 特发性髁突吸收患者髁突形态特征的CBCT研究

    作者:刘冬梅;程锦;李永刚;牛茜楠;高盟;冯雪

    目的:探讨特发性髁突吸收(ICR)患者髁突的三维形态特征.方法:选取符合ICR诊断的患者26例为实验组,无关节疾患的骨性Ⅰ类错(牙合)患者26例为对照组,对颞下颌关节(TMJ)行CBCT扫描,利用Mimics 17.0行三维重建,测量髁突大小及形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髁突体积、表面积变小(P<0.01),前后径、内外径变短(P<0.01),高度降低(P<0.01),对照组及双侧发病组左右侧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CR患者髁突相比正常髁突,表现出三维方向上的形态改变,可用来评估ICR的进展、疗效及预后.

  • 一步法和两步法关闭间隙对不同支抗影响的研究

    作者:罗晶;王智伟;惠娜娜;金钫

    目的:研究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在间隙关闭过程中分别使用一步法或两步法对上颌支抗的影响.方法:选择安氏Ⅰ类中度拥挤,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侧貌较突的女性成人患者125人,按支抗及关闭方式分为4组,分别使用强支抗和中度支抗、一步和两步滑动法关闭间隙,对其治疗前后X线投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无论是强支抗还是中度支抗,两步法与一步法支抗丧失量无统计学差异.使用强支抗组磨牙近移量少,支抗丧失少(P<0.05).结论:使用一步法或两步法关闭拔牙间隙,上颌第一磨牙前移量无显著差异.强支抗引起的磨牙近移量少于中度支抗.

  • 新型钛种植体涂层构建及体外生物安全性评价

    作者:马瑞;沈鹏;刘一帆;高勃;吴江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钛种植体涂层,检测其表面形貌及体外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明胶作为交联剂,以本课题组前期制备的包裹SDF-1和rhBMP-2的双层载药纳米微球为基础,通过振荡渗涂交联法将微球交联至微弧氧化涂层的微孔中,在钛种植体表面构建出新型功能性涂层,观察其表面形貌.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口腔黏膜刺激试验及溶血试验对新型钛种植体涂层体外生物安全性进行初步检测.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新型功能性涂层形貌良好.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涂层100%浸提液细胞毒性为1级,溶血率为4.6%,口腔黏膜刺激试验结果显示该涂层对黏膜无刺激作用.结论:通过振荡渗涂交联法构建的新型钛种植体表面涂层具有良好的表面形貌及生物安全性.

  • Sema3A/Nrp1信号轴在慢性牙周炎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在牙周骨质破坏中的作用

    作者:林颖;邢泉;高现灵;徐萌;林正梅

    目的:研究轴突导向蛋白3A(semaphorins3A,Sema3A)及其受体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1,Nrp1)在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n=10),实验组建立慢性牙周炎模型,对照组常规饲养,8周后处死.micro-CT测量大鼠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距离(CEJ-ABC),免疫组化染色计算Sema3A/Nrp1阳性染色积分光密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门诊收集慢性牙周炎样本及正常样本各10例,进行免疫荧光和qRT-PCR检测.结果:实验组釉CEJ-AB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ema3A/Nrp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EJ-ABC与Sema3A/NrP呈负相关(P<0.05).人牙周炎样本Sema3A/Nrp1荧光强度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ema3A/Nrp1表达量的减少参与了慢性牙周炎骨破坏进程.

  • 3种应用于正畸支抗的金属材料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检测

    作者:张清华;范红

    目的:初步评价应用于口腔正畸支抗种植体的金属材料:商业纯钛(cpTi),钛合金(Ti6Al4V),医用316L不锈钢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参考国标GB/T16886.5-2003以及医疗行业标准YY/T0127.2-2009所规定的方法,采用体外细胞毒性实验,体外遗传毒性实验及急性全身毒性实验对3种材料进行测试.结果:cpTi、Ti6Al4V和平316L不锈钢100%浸提液的细胞毒性分别为0级、1级、2级;DNA OTM分别为2.16 ±0.09,9.84±1.78和10.79±0.39;细胞尾部DNA分别为(0.43±0.01)%、(0.92±0.43)%和(1.22±0.06)%.小鼠体内急性毒实验3种材料显示毒性体征,未引起小鼠体重变化.结论:cpTi生物安全性优于Ti6 Al4V和316L.

  • 不同粗化处理对超细晶纯钛表面性能的影响

    作者:丰帆;辛海涛;吴玉禄;刁晓鸥;窦晨云

    目的:研究不同粗化处理对超细晶纯钛表面性能及成骨细胞黏附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将超细晶纯钛棒切割为直径7 mm、厚度2mm的试件,按不同喷砂压力(0.2~0.8 MPa)分组,对其表面进行喷砂酸蚀处理,对照组为普通纯钛.通过表面形貌、粗糙度、亲水性研究材料的表面性能,然后将大鼠胚胎成骨细胞(MC3T3-E1)接种到各组钛片表面,观察细胞初期黏附形态,测定其增殖密度.结果:超细晶纯钛粗化处理后,表面呈现出由喷砂和酸蚀所形成的大小不同的弹坑状双层结构.随着喷砂压力增大,超细晶纯钛表面坑孔直径和粗糙度逐渐增大,但二者均小于普通纯钛对照组(P<0.05).超细晶纯钛亲水性也随喷砂压力变化而改变,当喷砂压力为0.6 MPa时表现出佳表面亲水性能.接种细胞后,实验组细胞初期黏附形态优于对照组,当喷砂压力为0.6 MPa时细胞增殖密度大.结论:对超细晶纯钛喷砂酸蚀处理,喷砂压力为0.6 MPa时,材料表面形貌优于普通纯钛,粗糙度适宜,亲水性良好,更有利于细胞黏附和增殖.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细胞软骨和富血小板血浆的体内成骨实验

    作者:冯晓珂;董岩;李治冶;吴炜;赵铱民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富血小板血浆(PRP)复合物中加入脱细胞软骨碎块(DCM)后的成骨能力.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兔BMSCs;采集兔新鲜动脉血制备PRP;剪取新鲜兔耳碎化后用化学法脱细胞制备DCM,将BM-SCs与PRP和DCM混合后注射到裸鼠皮下,8周后取材观察成骨情况.结果:体外实验显示本实验分离培养的BMSCs有较强的成骨、成脂分化能力,软骨碎块脱细胞效果理想,8周裸鼠体内结果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改良Massons染色显示类骨质和骨质较多,甲苯胺蓝(TB)染色显示剩余软骨成分较少.结论:BMSCs-PRP-DCM复合物诱导软骨内成骨.

  • 大鼠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中VGCC表达变化的研究

    作者:曹鹂俪;胡荣城;朴正根

    目的:探讨大鼠面神经切断后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中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VGCC)的表达变化.方法:用荧光染料Dil神经逆行示踪确定面神经核位置,并通过尼氏染色确认.建立大鼠面神经损伤模型,左侧为手术组行面神经主干切断,右侧为假手术组仅暴露面神经.于术后3、7、14、28 d取面神经核标本,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P/Q、N、L、R型钙离子通道α1A、α1B、α1C、α1E亚基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手术组α1B、α1C亚基阳性表达在术后3d开始降低,14 d达到低(P<0.01),28 d回升至对照组水平(P>0.05),而α1A、α1E亚基阳性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RT-PCR:手术组α1B 、α1C亚基mRNA表达水平下降,14 d表达弱(P<0.01),28 d基本恢复至正常(P>0.05),α1A、α1E亚基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VGCC参与面神经损伤,N型和L型钙离子通道可能以下调方式发挥作用.

  • BMP9联合NGF对C3H10T1/2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骏宇;杨琨;李刚;王莹莹;温秀杰;谭颖徽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与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处理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以重组腺病毒法将BMP9导入C3H10T1/2细胞,构建MSCs骨向分化实验模型,设定分组为绿色荧光(GFP)对照组、NGF单独处理组、BMP9单独处理组以及BMP9+ NGF联合处理组,分别在处理3h、12 h、24 h、48 h、3d、7d后检测早期成骨分化标志物Ⅰ型胶原、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碱性磷酸酶(ALP)在细胞中的表达.检测方法采用ALP染色、实时定量RT-PCR检测mRNA转录水平以及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BMP9+ NGF组较各单独处理组ALP活性显著增加,Ⅰ型胶原、RUNX2的mRNA水平在BMP9+ NGF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各单独处理组,且各组在3h即出现显著差异;RUNX2蛋白在各实验组均表达,BMP9+ NGF组表达高.结论:BMP9联合NGF在成骨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早期,协同促进其骨向分化.

  • EGCG和EGCG-3Me对根管牙本质粘接界面稳定性的作用

    作者:余昊翰;张凌;李芳;刘正雅;李银花;陈吉华

    目的:评价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其甲基化修饰物(EGCG-3Me)改性粘接剂对根管牙本质粘接界面稳定性的作用.方法:将质量浓度为400 μgml的EGCG及EGCG-3Me添加到全酸蚀粘接剂Single Bond 2(SB2)中,制备改性粘接剂E-SB2及E3-SB2,SB2为对照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分光光度法检测改性粘接剂抗粪肠球菌的性能.微拉曼光谱仪检测粘接剂双键转化率.制备纤维桩粘接试件,用于即刻和老化后的微推出实验.结果:改性粘接剂可以抑制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且EGCG-3Me作用更显著.改性粘接剂与SB2的双键转化率和即刻微推出粘接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老化后改性粘接剂的微推出粘接强度显著高于SB2(P <0.05).结论:EGCG和EGCG-3Me改性的粘接剂均可抑制粪肠球菌增殖并提高树脂-根管牙本质粘接界面稳定性,EGCG-3Me抗菌性能较佳.

  • 缝扎注射PLE治疗口腔颌面部大型静脉畸形

    作者:刘宇飞;刘运领;王晓玲;何平;何荣荣

    采用缝扎注射PLE治疗口腔颌面部累及多个解剖部位的大型静脉畸形15例,并记录治疗次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15例患者经过2~5次治疗,疗效Ⅳ级12例,Ⅲ级3例;全部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全身不良反应和局部组织坏死及功能障碍症状.缝扎注射PLE治疗口腔颌面部大型静脉畸形,可增强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 超级软衬热凝树脂在颌骨囊肿塞治器中的应用

    作者:杨晓红;胡小华;黄桂林;姚礼

    采用超级软衬热凝树脂制作塞治器,对59例颌骨囊性病变进行开窗减压治疗,术后佩戴塞治器.术后3、6、12个月行曲面体层片及锥形束CT检查;结果显示59例颌骨囊性病变内骨密度逐渐增高,囊腔体积变小;其中32例新成骨超过50%,17例患者囊腔消失,无需行二期刮切手术.

  • 牙龈生物型对上前牙全瓷冠美学修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谷克晓;刘党利

    将48例患者共56颗患牙分为厚龈型组、薄龈型组各28颗,经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上前牙于修复前及修复后1、2年,评价其牙龈指数、牙龈边缘退缩值及牙龈边缘颜色满意度.厚龈型组修复后1、2年牙龈指数升高(P<0.05),余项指数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薄龈型组修复后1年各项指数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2年牙龈边缘退缩指数升高P<0.05).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对患者牙周健康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伟;黄玉婷

    纳入18 ~40岁正畸患者60例,A组30例为无托槽隐形矫治组,B组30例为传统固定矫治组,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6个月和12个月的各项牙周指数(PI,GI,SBI,PD).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各项指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月和12月后A组各项指数均低于B组(P<0.05),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更有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

  • 原发性恒磨牙萌出障碍1例的治疗体会

    作者:李佩蓉;田黎;车远倩;葛振林

    原发性牙齿萌出障碍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疾病,临床上很难与机械性牙齿萌出障碍相鉴别,容易误诊、误治[1],该文报道一例原发性牙齿萌出障碍的治疗体会.

  • 数字化制造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刘一帆;郑秀丽;马瑞;高勃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以智能、高效、精确、远程等为特点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应运而生,近年来已经越来越多应用到口腔各领域,并且有望实现口腔修复领域的完全数字化制造.本文将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总结其在口腔固定和活动修复领域中的应用.

  • 全脱出再植牙的根面处理现况研究

    作者:周志雄;张笋

    牙齿全脱出是牙外伤中严重的一种,除造成牙列缺失影响美观发音问题外,还影响个人心理.牙脱出后应积极保留原牙行再植术,然而术后常出现牙根吸收不良预后,有效的根面处理能延长再植牙使用寿命.本文综述了现有的根面处理以及激光在相关方面的运用.

实用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