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 실용구강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3733
  • 国内刊号: 61-106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赵铱民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宁夏回汉族人群中FOXE1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章根训;周忠伟;信燕华;马坚;黄永清

    目的:探讨宁夏回汉人群FOXE1基因rs3758249、rs10217225和rs446049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宁夏地区回、汉族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者207例,其中回族69例,汉族138例;正常对照组292例,其中,回族72例,汉族220例.采用PCR RFLP方法检测FOXE1基因rs3758249、rs10217225和rs4460498多态位点的基因型,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在回汉人群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唇裂组和唇腭裂组rs3758249、rs10217225和rs4460498多态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单纯腭裂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别对汉族和回族人群内病例对照分析,发现唇裂并唇腭裂组rs3758249、rs10217225和rs4460498多态位点基因型在汉族和回族人群中的均存在差异性(P<0.05).病例组内进行回、汉族基因型比较,发现rs10217225多态性在宁夏地区回、汉患者中存在差异性(P<0.05),而rs3758249、rs4460498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在宁夏回汉族人群中,FOXE1基因的rs3758249、rs10217225和rs446049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存在相关性;回汉族人群间基因型没有统计学差异.

  • Treg与IL-17在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栋;李言君;付爱丽;薛江楠

    目的:探讨Treg细胞和IL-17在复发性口腔溃疡(RAU)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复发性口腔溃疡(n=21)和健康人(n=21)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Treg在T淋巴细胞中的比例,ELISA检测外周血IL-17水平的变化.结果: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溃疡期CD4+CD25+Foxp3+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17的表达则高于对照组,CD4+CD25+Foxp3+Treg的比例和IL-17的表达呈负相关(r=-0.582,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和IL-17在RAU患者的外周血中的表达异常,可能在RAU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槲皮素壳聚糖被膜治疗口腔溃疡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志宇;郭兰;韩淑英

    目的:制备槲皮素壳聚糖复合药膜(quercetin chitosan composite film,QUCS),观察其对口腔溃疡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以壳聚糖(chitosan,CS)为成膜材料,加入槲皮素(Quercetin,QU)制成口腔溃疡复合膜.采用NaOH烧灼法制备大鼠口腔溃疡模型.60只大鼠随机均等分为基质组(CS,不加槲皮素的膜)、复合膜(QUCS)组、冰硼散(BPS)组和空白对照组(control).各药均2次/d,直至溃疡完全愈合为止.对每组溃疡鼠进行大体观察,测量溃疡面积及溃疡愈合速度,肉眼观察溃疡面水肿充血程度,愈合情况.给药4d后各组随机取5只脱颈处死,行病理组织学观察,记录溃疡区口腔黏膜损伤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QUCS组平均愈合时间、平均愈合速度、溃疡面积、溃疡充血水肿程度以及溃疡区口腔黏膜损伤程度明显缩短或减轻(P<0.05,P<0.01).在溃疡表面感染程度、溃疡平均愈合时间及充血水肿程度上QUCS组和BPS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QUCS对NaOH所致大鼠口腔溃疡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应用锥形束CT探究上颌前牙区颌骨微种植支抗钉植入的安全区

    作者:赵岩;吴平

    目的:对上颌前牙区颌骨的骨量及唇侧骨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为正畸治疗植入微种植支抗钉的安全区提供参考.方法:对25例成人患者上颌前牙区行锥形束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距上颌牙槽嵴顶3、6、9、12mm水平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根间区近远中向、唇腭向的距离以及唇侧骨皮质厚度.结果:在距上颌牙槽嵴顶3、6、9mm水平中切牙根间近远中向距离均宽,唇侧骨皮质均薄;在距牙槽嵴顶9mm水平中切牙与侧切牙根间近远中向距离窄;在4个测量水平侧切牙与尖牙根间唇侧骨皮质均厚;唇腭向在距牙槽嵴顶9mm及以上水平,中切牙根间骨厚度薄,中切牙与侧切牙根间骨厚度厚.25例中仅3例前牙区各牙根长度超过12mm,在距牙槽嵴顶12mm水平测出的根间近远中向距离均较宽.结论:通过对扫描后颌骨影像的分析,明确了前牙区颌骨的骨量及唇侧骨皮质厚度,为植入微种植支抗钉的安全区提供参考.

  • 全舌再造的外科技术探讨

    作者:陈传俊;陈晓阳;丁常春;冯大军;韩冬;葛婷;魏莉

    目的:探讨全舌切除后实施全舌再造的技术和方法.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预构皮瓣延期全舌再造(3例)或用胸大肌肌皮瓣即刻全舌再造(4例).前者是在舌切除之前,通过预构在供区获得舌的外形,待血循环建立后再以显微外科手术将预构舌转移到缺损区进行舌缺损的修复重建;后者则是舌切除的同时,在转移的肌皮瓣的两侧缘对穿环折形成颌舌沟来获得舌的基本外形,避免组织瓣沉陷导致重建的舌"消失".结果:预构皮瓣延期全舌再造和胸大肌肌皮瓣即刻全舌再造2种方法均能获得理想的舌外形,术后患者发音功能良好.结论:恰当的预构或其他塑形均可获得理想全舌再造的舌的外形.

  • 成都地区378颗中国人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的临床研究

    作者:喻刚;叶玲;黄定明;钟晓波

    目的:调查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的发现率及根管治疗情况.方法:收集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的完整病例,包括病历记录和术前、术中、术后X线片,记录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发生的牙位、患者性别,统计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的发生率和治疗情况.结果:在378颗中国人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病例中,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的发现率为26.98%(102/378),不同牙位和性别远舌根的发现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男性患者中,右侧远舌根发现率高于左侧(P<0.05).在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预备过程中,器械分离和根管侧穿发生率高于其它根管;在根管充填时,欠填率高于其它根管(P<0.05).结论:远舌根在下颌第一恒磨牙中有较高发现率,发生器械分离和根管侧穿以及欠填的比例高于其它根管.

  • IRF4结合蛋白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简从相;黄晓山;李晨军

    目的: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结合蛋白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IRF 4结合蛋白在6例正常口腔黏膜及78例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在78例口腔鳞癌中有36例IRF-4结合蛋白呈阳性表达,而6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中未见IRF-4结合蛋白表达.IRF-4结合蛋白的表达与口腔鳞癌大小、TNM分期及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与其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口腔鳞癌组织中IRF 4结合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 舌癌不同浸润方式DNA倍体和合成相分数的研究

    作者:高志彪;冯正虎;杨兰;黄喆

    目的:探讨舌癌不同浸润方式与其DNA倍体及合成相分数(SPF)的关系.方法:按Anneroth等介绍的方法将43例病理确诊为舌癌的存档蜡块分为4型不同浸润方式,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舌癌不同浸润方式DNA倍体及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比例(SPF).结果:DNA倍体类型及SPF与肿瘤的浸润方式有关,随着浸润分型的发展,异倍体肿瘤细胞的检出率、SPF逐渐上升.结论:DNA倍体类型及SPF可作为舌癌恶性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为临床治疗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 唇腭裂患儿父母心身健康状况调查与思考

    作者:王杨洋;翟堃;信燕华;马坚;黄永清;辛秀红

    目的:了解唇腭裂患儿父母躯体及心理健康状况,为其进行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家庭功能量表(FAD)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02名唇腭裂患者的父亲或母亲及126名正常儿童的父亲或母亲进行调查,以了解唇腭裂患儿父母的躯体表现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及父母所面对的家庭、社会方面问题.结果:CMI中,病例组父母在躯体性疾病如眼和耳、心血管系统等方面以及在精神症状方面如不适应、抑郁等方面各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AD及SSRS中,病例组父母各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唇腭裂患儿的父母心身健康状况较差,所获得的家庭及社会支持较少,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开展心理干预.

  • Ⅰ类Ⅱ类均角骨面型拔牙矫治后上气道矢状结构变化的初步临床观察

    作者:周嫣;方志欣;黄敏方;陈世稳

    目的:了解Ⅰ、Ⅱ类均角骨面型拔牙矫治后上气道矢状结构的变化.方法:将2006~2009口腔正畸治疗的Ⅰ、Ⅱ类矢状均角骨面型错"拔牙矫治病例103例分为4组:Ⅰ类均角骨面型牙列拥挤33例为第1组;Ⅱ类均角骨面型拔上下颌第一前磨牙21例为第2组;Ⅱ类均角骨面型拔上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25例为第3组;Ⅰ类均角骨面型双牙弓前突24例为第4组.分别测量每位患者矫治前后X线头影侧位片上气道矢状结构鼻咽段、腭咽段、舌咽段和舌骨水平段及软腭与舌重叠的变化,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两样本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后,第1组软腭后与软腭后咽壁点连线的距离(SPP-SPPW)和第4组软腭与舌重叠长度CL(UC-LC)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第3组矫治前后上气道矢状结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类均角骨面型拔牙矫治后上气道矢状各水平段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类均角骨面型牙列拥挤拔牙矫治组治疗后软腭与软腭后咽壁之间距离的增加对上气道矢状结构本身而言为积极的效应;而Ⅰ类均角骨面型双牙弓前突拔牙矫治组矫治后软腭与舌重叠长度的增加对上气道矢状结构而言为消极的作用,提示临床工作中应予以注意.

  • 内毒素条件下苯妥英钠对人牙周膜干细胞钙调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何康;王宝彦;张斯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环境下,苯妥英钠(PHT)对人牙周膜干细胞钙调蛋白(CaM)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设空白对照、LPS5μg/ml、PHT5μg/ml、PHT20μg/ml、PHT5μg/ml+LPS5μg/ml和PHT20μg/ml+LPS5μg/ml共6个实验组,刺激24h、3d、5d后,运用RT PCR、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结合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各实验组牙周膜干细胞中CaM表达的变化.结果:①适宜浓度的PHT、LPS单一刺激、PHT和LPS共同刺激均可增强牙周膜干细胞CaM的表达.②PHT20μg/ml对牙周膜干细胞产生CaM的正向作用强.③PHT5μg/ml+LPS5μg/ml的混合刺激作用强于PHT20μg/m+LPS5μg/m.结论:PHT可能是通过CaM途径对牙周膜干细胞的增殖产生促进作用.低浓度的PHT和LPS混合刺激作用要优于较高浓度的PHT与LPS的混合刺激.

  • 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在口腔扁平苔藓诊疗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左雯鑫;李晓宇;蔡淦英;刘恺

    目的:通过观察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治疗前后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中文版应用于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诊疗的反应度.方法:采用OHIP-14中文版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效应大小、标准化反应均数等指标进行反应度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OHIP-14分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7个维度中除心理不适外,其余维度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效应大小在0.24~0.55之间,标准化反应均数在0.33~0.72之间.结论:OHIP 14中文版具有一定的反应度,通过评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可以为疗效评估提供参考.

  • 洁刮治术后慢性牙周炎可疑致病微生物检出量与疗效的关系

    作者:周婷;丁一;徐屹;谢萍

    目的:观察洁刮治(SRP)后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牙龈卟啉单胞菌(P.g),福赛氏类杆菌(T.f),中间普氏菌(P.i),伴放线放线杆菌(A.a)和齿垢密螺旋体(T.d)等5种可疑致病菌的变化与临床指标改善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SRP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探诊出血的变化,半定量检测5种龈下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结果:治疗后PPD减少≥2mm的位点、P.g、T.f和T.d的检出量都有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PPD的改善在P.g检出量减少的位点[(2.00±1.22)mm]和T.f检出量减少的位点[(2.04±1.17)mm]分别显著高于其检出量未减少的位点[(1.16±0.83)mm和(1.20±0.94)mm](P<0.05).治疗后BOP阳性率在T.f检出量减少的位点(38.5%)和T.d检出量减少的位点(20%)分别显著低于其检出量未减少的位点(71.4%和60%)(P<0.05).P.i和A.a治疗前后检出量的变化与临床指标的改善间无明显关系.结论:有效控制P.g、T.f和T.d的量与PPD和BOP的改善密切相关,提示P.g,T.f和T.d可以作为评估SRP治疗效果的标志性微生物.

  • 自酸蚀粘接剂对窝沟封闭微渗漏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计艳;龚玲;王瑜;沈荃

    目的:研究自酸蚀粘接剂对窝沟封闭微渗漏的影响.方法:将60颗离体的无龋上颌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20颗,以磷酸酸蚀组为对照组,AdperTM Easy One组和iBond组为实验组,分别进行窝沟封闭;每组15颗牙进行微渗漏实验,5颗牙用于电镜观察结合界面.结果:AdperTM Easy One组与对照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小于后者的趋势;iBond组微渗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电镜观察显示AdperTM Easy One组封闭剂与釉质界面清晰连续,两者结合紧密.结论:自酸蚀粘接剂AdperTM Easy One用于窝沟封闭效果优于iBond.

  • 聚桂醇注射兔面部腮腺区组织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延镯;刘宇;吴美娟;赵福运

    目的:探讨硬化剂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对兔面神经、腺体、肌肉组织的影响.方法:选16只实验兔随机分成A、B、C、D4组,每组每只兔左侧为实验侧,右侧为阴性对照.全麻下暴露面神经、腮腺腺体及咬肌,左侧注射聚桂醇注射液,右侧注射生理盐水.然后分别在术后第1、2、3、4周观察面神经、腺体及肌肉的功能情况,并取1组兔面神经、腺体、肌肉组织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初期会造成面神经的轻度空泡性变,腺体、肌肉组织的炎症反应,远期观察无明显影响.结论: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对面神经、腺体、肌肉组织无明显损害.

  • 高植入扭力对微型种植体-骨界面愈合的组织学影响

    作者:单丽华;周冠军;郄会;栗兴超;董福生

    目的:探讨高植入扭力对种植体-骨界面组织愈合的影响.方法:将36枚微型种植体以(14±1)Ncm及(11±1)Ncm的扭力植入4只Beagle犬的下颌牙槽骨,观察7d及28d的组织学、组织形态测量学及扫描电镜变化.结果:14 Ncm组植入后7d界面密骨质有重度微损伤,28d骨界面仍有许多碎骨屑.而11 Ncm组7d骨质轻度微损伤,28d骨愈合良好.2组种植体-骨结合率(BIC)无显著差异(P>0.05),7d时,2组种植体-骨密度(B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8d时,11 Ncm组BD值明显高于14 Ncm组(P<0.05).结论:适度扭力植入种植体的骨界面损伤小、愈合快,而过高植入扭力可造成骨界面严重微损伤,影响骨组织愈合.

  • 双室共培养中人羊膜上皮细胞诱导分化为腺泡细胞样细胞研究

    作者:张霓霓;黄桂林;王军胜;宋庆高;赵玉洁;王钰莹

    目的:研究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体外诱导分化为唾液腺腺泡细胞样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分离hAECs并体外培养、鉴定.与8d龄SD大鼠下颌下腺细胞(SMGCs)在双室共培养系统中共培养.免疫细胞化学、实时荧光定量RT PCR等方法检测α-淀粉酶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双室共培养1、2周,hAECs中α-淀粉酶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共培养前的3.38倍及6.6倍.结论:hAECs具有向唾液腺腺泡细胞样细胞分化的能力.

  • 白细胞介素-1α和集落刺激因子-1对大鼠牙囊细胞骨保护素的影响

    作者:谢楠;杜宇;谷海晶;凌均蓕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α和集落刺激因子(CSF)-1对体外培养大鼠牙囊细胞骨保护素(OPG)表达的影响.方法: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原代牙囊细胞并传代.取50ng/ml IL-1α或CSF-1刺激第4代牙囊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第0、1、3、6、12hOPG表达.采用不同浓度(0、4、10、50、250ng/ml)的IL-1α或CSF-1孵育第4代牙囊细胞12h,western blot检测OPG表达.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IL-1α刺激时间和浓度的增加,OPG条带逐渐加深.随着CSF 1刺激时间的增加,OPG条带变浅但高于对照组;各CSF-1浓度组OPG条带无明显变化趋势,但高于对照组.结论:IL-1α、CSF-1均可上调大鼠牙囊细胞内OPG蛋白水平.

  • 补肾方剂对骨质疏松伴牙周炎家兔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作用的组织学观察

    作者:胡骁颖;董福生;袁硕;张昊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家兔牙周炎牙在补肾方剂的作用下正畸移动中的牙周组织学变化.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实验组(T组)和激素组(H组)每只家兔每天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ml/kg,对照组(C组)家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注射3周.在注射药物的同时,T和H组动物使用结扎丝制作下颌中切牙牙周炎模型.用药3周后,T组动物补肾方剂灌胃,继续喂养4周后所有动物在2个下颌中切牙上安装矫治器,于加力后3、7d分别处死动物,取材,光镜观察.结果:加力后3d:C组、T组、H组牙移动距离依次增大,3组牙移动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力后7d:H组牙齿移动距离大(P<0.05).光镜下显示:T组骨改建过程与C组相似,但H组各时期均表现出明显的破骨活动,加力后7d,骨骼改建依然活跃.结论:补肾方剂对正畸治疗中牙槽骨的改建有促进作用,可改进骨质疏松家兔牙周炎牙正畸过程中的健康状况.

  • 兔牙移动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表达与牙周骨改建的研究

    作者:马艳宁;王小琴;任改仙

    目的:研究兔牙移动过程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加力不同时间的变化特点.方法:选用20只2.0kg体重的日本大耳兔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加力0.8N,分别在1、3、5、7、14d后取龈沟液,ELISA检测龈沟液中cystatin C的含量,取龈沟液后,处死动物,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改建的变化,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cystatin C的表达随着时间变化的特点.结果:cystatin C在正畸牙移动初期(1~3d)含量减少,破骨细胞增多,后期(5~14d)cystatin C含量增多,破骨细胞减少.结论:在正畸力的诱导下,cystatin C参与了正畸牙移动骨改建过程中有机基质的降解.

  • 粘着斑激酶基因沉默促进口腔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华联;徐天舒;江宏兵;邢树忠

    目的:研究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对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用RNA干扰的方法抑制Tca8113细胞FAK基因的表达.然后以划痕试验测定细胞迁移,以Transwell小室侵袭模型研究细胞侵袭能力.结果:外源性干扰质粒可以显著抑制Tca8113中FAK的表达;FAK基因沉默后,Tca8113细胞迁移能力、侵袭能力明显下降.结论:FAK在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hBMP-2基因修饰自体BMSCs移植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X线分析

    作者:黄旋平;周诺;杨媛媛;江献芳;李华;谢庆条

    目的:探讨hBMP-2基因修饰自体BMSCs移植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促进作用.方法:取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建立牵张成骨动物模型,在固定期第2天,实验组于牵张间隙注射200μl的BMP-2基因修饰的自体BMSCs(2×105个细胞)悬液;对照组注射200μl的自体BMSCs(2×105个细胞)悬液;空白组注射200μl生理盐水.分别于固定2、6周摄X线片观察骨质愈合、改建情况.结果:通过X线观察并经过灰度值统计软件分析,在固定期2周及6周实验组牵张区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1).结论:BMP-2基因修饰的自体BMSCs移植能有效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

  • 微管相关蛋白-4和β-微管蛋白在小鼠磨牙牙胚发育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刘飞;李新明;高洁

    目的:以小鼠磨牙为发育模型,研究其不同发育时期微管相关蛋白-4(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4,MAP-4)和β微管蛋白(β-tubulin)的表达特点,分析两者在牙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取不同胎龄的胎鼠,制作其下颌第一磨牙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AP-4和β-tubulin的表达.结果:MAP-4和β-tubulin在牙胚蕾状、帽状、钟状期牙源性上皮和牙乳头内均有表达,随着发育的成熟表达逐渐增强,到硬组织形成期,二者的表达开始减弱.结论:MAP-4和β-tubulin参与了成釉器和牙乳头的发育和分化过程的调节,与牙胚细胞的增殖以及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相关.

  • AQP3、7、9在人下颌下腺的免疫组化定位

    作者:王金涛;李宪起;赵二军;杨静;上松隆司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源自10例颈淋巴清扫患者的正常下颌下腺组织AQP3、7、9蛋白的表达.AQP3在浆液性腺泡和黏液性腺泡细胞均有表达,分布于腺泡细胞的基底膜和侧膜,在浆液性腺泡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黏液性腺泡细胞,导管系统未见AQP3表达;AQP7在极少数肌上皮细胞有表达;AQP9在部分浆液性腺泡腔、混合性腺泡腔以及部分闰管管腔和浆液性半月体上有表达.

  • 7种藻酸盐印模材料取模、灌模后模型尺寸准确性比较

    作者:李雅萍;赵信义;龚旭;李石保

    测量比较7种藻酸盐印模材料取模、灌模后模型与原模型各标记点间距离的差异,评价藻酸盐印模材料对模型尺寸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藻酸盐印模材料灌制的模型与原模型的尺寸差异不明显.

  • 腮腺造影螺旋CT检查在腮腺肿物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奚广伟;刘影

    回顾分析51例腮腺肿物患者应用腮腺造影螺旋CT检查并重建,结果与病理比对,总结影像特点.其中,结合肿瘤的形态特点和位置特征,对15例多形性腺瘤和15例腺淋巴瘤术前正确诊断;4例恶性肿瘤(恶性多形性腺瘤1例,腮腺鳞癌1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腺样囊性癌1例)术前提出恶性诊断,另外4例误诊为良性肿瘤;有2例腮腺区淋巴结误诊为腮腺肿瘤经手术治疗.该方法完成的腮腺肿瘤检查图像显示腮腺肿瘤及导管系统清楚,与周围组织关系判断直观,腺淋巴瘤、多形性腺瘤和典型的恶性肿瘤有一定的影像特征,是一项较为实用的检查手段.

  • 7种牙膏在体外对齿龈内阿米巴的作用效果

    作者:程鲁晋;刘君;吕晶晶;石莹;何惠宇

    通过体外传代培养齿龈内阿米巴,以甲苯胺蓝染液为指示剂测试7种不同牙膏及相同牙膏不同混悬度在体外对齿龈内阿米巴的作用效果.在浓度分别是3%、5%、7%、9%混悬度下不同的牙膏对齿龈内阿米巴的致死时间差距很大.在体外对齿龈内阿米巴杀伤效果好的牙膏是佳洁士(晚装),差的是冷酸灵去渍亮白.

  • 全口义齿基托的临床检查和调改

    作者:吴国锋

    全口义齿初戴应该包括一套完整的对义齿基托检查、调改的临床操作步骤,其目的是保证义齿基托与患者口腔组织良好适合.义齿基托检查需要非常仔细并且准确,可以通过以下材料和方法按顺序进行:基托边缘通过边缘指示蜡进行;基托组织面采用压力指示剂检查;基托磨光面也可以通过压力指示剂检查患者发音情况来调改.本文通过临床图片详细介绍了全口义齿基托在临床初戴与调改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 全口义齿 基托成型
  • 颈部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的研究现状

    作者:任振虎;吴汉江

    转移是头颈部鳞癌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颈部转移淋巴结包膜外侵犯不仅影响患者预后,同时也能指导头颈外科医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本文对颈部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的诊断、发病率、治疗方案选择及其预后等进行综述.

  • 下颌下腺导管涎石误诊为舌下黏液囊肿1例

    作者:张海霞;周章华

    本文介绍1例下颌下腺涎石病误诊为黏液腺囊肿病例,结合患者的特点和误诊经过,讨论了在下颌下腺涎石病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鉴别诊断要点及经验教训.

  • 下颌尖牙跨区漂移1例

    作者:王帅;汪赢

    尖牙的跨区漂移在下颌的发生率约为0.14% ~0.31%.病因可能与遗传、乳牙早失、尖牙长度过长、牙列拥挤等因素有关.漂移尖牙诊断后的治疗措施及预后非常复杂,特别是在成年人及尖牙跨区萌出后.本文报道1例下颌尖牙跨区漂移病例病史及临床专科情况,结合有关文献,讨论本病例可能相关病因.

    关键词: 下颌尖牙 跨区漂移
  • 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及免疫分析

    作者:尹克;段玉芹

    通过1例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初筛中流式细胞学分析的应用,说明流式细胞学分析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博物馆在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李晓路;侯晓冲;贺建军;葛煦;张铭;孔亮;谢诚;孙滢滢;田雨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医学博物馆成立于2010年,面积539m2,馆内共有13个展区,收藏和展出头颅、牙颌系统化石、口腔器械、教具、书籍等实物4500余套件.博物馆为口腔医学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口腔医学的传承、教育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实用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