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 실용구강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3733
  • 国内刊号: 61-106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赵铱民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下颌牵张成骨过程中血管生成和血供重建的立体形态构筑

    作者:李继华;胡静;王大章;祝颂松;应彬彬

    目的: 观察下颌牵张成骨过程中血管生成和血供重建的立体形态构筑.方法: 用自行研制的牵张器将12 只成年雄性山羊双侧下颌骨以1 mm/d的速率延长10 mm,在牵张开始当天、牵张第5 天、牵张结束当天、固定第10 天、第20 天和第30 天分别处死2 只动物,另选取2 只山羊不实施手术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树脂灌注微血管铸型技术,酸蚀后用扫描电镜观察牵张区血管的立体形态构筑.结果: 在牵张期,骨断端骨膜血管和骨髓内血管密度明显增加,以向牵张间隙中央增生为主,并开始相互连接形成血管网;在固定早期,在间隙中央仍可见少量血管增生,膨大的静脉窦排列方向与牵张方向趋于一致;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牵张区的血管连接更加广泛,血管新生现象逐渐消失,血管系统变得更加成熟.结论:牵张区的血管新生与新骨的生成和矿化之间存在紧密的时空联系;牵张间隙的新骨组织同时接受来源于骨膜和骨髓的血供.

  • 用电子散斑干涉技术作磁力扩弓效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红燕;张春紫;邱大明;董本涵

    目的:对利用钕铁硼永磁体制成的磁力扩弓装置扩大上颌后上颌复合体产生的瞬时初始生物力学效应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一具年龄在12 岁新鲜的人尸体头颅骨为实验对象,保持完整的上腭黏膜,保留颅颌骨缝间纤维及牙周膜.磁力扩弓分别在 1、5、15、30、60 min进行观察.使用电子散斑干涉仪测量扩弓后上颌骨表面的离面位移和变形,并与微机图象处理相结合.结果:整个上颌骨及其周围邻接骨,相应的牙齿显现出清晰的干涉条纹,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上颌复合体的不同部位所产生条纹的密度和形状均不相同.结论:磁力扩大上颌的初始应力效应主要传导在上颌复合体的深部结构上.

  • 中药双黄补对人牙周膜细胞总蛋白含量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许彦枝;邹慧儒;王小玲;刘世正;王永军

    目的:探讨中药双黄补对人牙周膜细胞总蛋白含量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取第5 代培养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不同浓度的双黄补,对照组只加培养液.通过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牙周膜细胞总蛋白含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中药双黄补对人牙周膜细胞的总蛋白含量均有提高作用,其中尤以100 μg/ml效果佳.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胞质内粗面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数量增多.结论:中药双黄补可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使细胞代谢更旺盛,功能更活跃.

  • nm23-H1cDNA克隆及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作者:孙钢;杨湛;李龙江

    目的:在正常人肝组织中克隆nm23-H1cDNA基因,构建腺病毒克隆载体.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正常人肝组织中扩增出nm23-H1cDNA,连接到质粒pMD18-T上,经测序、鉴定,与腺病毒穿梭质粒正向连接,构建腺病毒克隆载体.结果:克隆的基因经测序鉴定,与已知nm23-H1cDNA编码区基因100%符合,以此基因成功构建正向腺病毒穿梭质粒载体.结论: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中国人nm23-H1cDNA基因,构建出正向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载体.

  • 实验性咬合高点诱发头面部疼痛时的肌电分析研究

    作者:李健;姜婷;张震康;冯海兰;石川达也;下野正基

    目的:探讨咬合高点对咀嚼肌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在10 名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的右下第一磨牙上赋予牙尖交错位的咬合高点,赋予前以及赋予后第3 天利用表面肌电图记录咬肌、颞肌前后束的肌电活动, 并用可视性疼痛示意尺记录受试者的头面颈部疼痛症状.采用秩和检验统计方法比较咬合高点赋予前后肌电活动的变化以及双侧肌电活动的不对称性变化,并进行疼痛症状和肌电活动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赋予咬合高点后息止位右侧颞肌前束的肌电幅值和积分值显著增加;大力咬合时咬肌、颞肌前后束的肌电幅值和积分值明显减小,同时双侧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不对称性指数显著增大(P<0.05).受试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口颌面痛症状,右侧颞部的疼痛程度与右侧颞肌前束息止位的肌电幅值以及积分值的增加倍数呈正相关(P=0.001).结论:赋予实验性咬合高点后干扰侧息止位颞肌前束的紧张度增加,大力咬合时双侧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明显不对称,提示了肌电活动的变化与干扰侧颞部疼痛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 口腔癌时辰化疗

    作者:杨凯;陈睿;喻秀丽

    目的:分析比较卡铂(CBP)联合5-氟脲嘧啶(5-Fu)对口腔鳞癌患者行时辰化疗与常规化疗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2002-03~2004-04收治的以卡铂联合5-Fu行化疗的T3、T4口腔鳞癌患者73 例,随机分为时辰化疗组37 例和常规化疗组36 例,比较化疗2 个疗程后2 组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时辰化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常规化疗组,其有效率分别为75.68﹪、52.78﹪(P<0.05);时辰化疗组的毒副作用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化疗组,毒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24.32﹪、58.33﹪(P<0.05).结论:卡铂联合5-Fu化疗方案对口腔鳞癌患者行时辰化疗能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且方法简单易行,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MTA表面晶体形成的体外研究

    作者:陈文霞;范兵;蒋滔;樊明文

    目的:观察和检测MTA在体外不同条件下材料表面形态和组成成分的变化.方法:将银汞合金,Dycal,Dyract和MTA分别充填入预备过的不同根块中,含材料的根块分别浸泡于蒸馏水或SBF溶液中5 d,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EDS)对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观察检测.结果:MTA的表面形貌和成分都发生了改变,在 SBF溶液中材料表面形成大小均匀的球形有序晶体,EDS分析结果显示晶体的化学组成与磷酸三钙钙磷摩尔比相近.结论:在适宜的条件下MTA具有形成磷灰石晶体的生物学潜力和活性.

  • 外源性糖对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的作用

    作者:王成龙;李振钢;丛建波;吴可;储冰峰

    目的:研究外源性糖对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的作用,探讨外源性糖及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对菌斑微生态的作用.方法:采用电子自旋捕捉法(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检测不同糖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情况.结果:随着糖浓度的提高,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量增加;外源性糖溶液培养时间在2 h以内,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量多;不同类型糖均促进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结论:外源性糖促进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

  • 下颌骨颏部骨折坚强内固定应力遮挡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吴炜;孙庚林;王鹏林;李滨飞;周健

    目的:分析下颌骨功能状态下及坚强内固定时的应力分布及应力遮挡作用,为下颌骨骨折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ANSYS软件建立下颌骨颏部骨折及坚强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上对下颌骨颏部骨折在骨愈合不同时期及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固定时的应力分布进行有限元法分析并评价应力遮挡作用的大小.结果:小型板内固定导致的应力遮挡率随着愈合期变化而逐渐变小;骨折愈合的相同时期,同种材料的接骨板,双板固定时的应力遮挡率大于单板;钢板固定时的应力遮挡率大于钛板.结论:小型接骨板用于下颌骨颏部骨折坚强内固定时,存在明显的应力遮挡作用,接骨板的材料属性、形状大小和固定位置的选择对骨断层的应力遮挡作用有重要的影响.

  • 牙龈卟啉单胞菌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8关系的研究

    作者:赵晶;章锦才;张蕴惠;孙江

    目的:探讨龈沟液(GCF)中白细胞介素8(IL-8)在慢性牙周炎病程中的变化、IL-8与牙周临床检测指标以及同龈下菌斑中细菌含量的相关关系.方法:5 名非牙周炎患者的10 颗牙周健康牙和30 名慢性牙周炎(CP)患者的70颗牙(其中10 颗为健康牙,60 颗为牙周炎患牙)纳入本研究.采集观察牙的GCF样本、龈下菌斑样本,同时记录所有牙的牙龈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PD)、临床附着丧失水平(CAL).用ELISA法检测样本中IL-8的水平,用厌氧菌培养技术培养菌斑标本,用PCR法检测菌斑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g),结果:慢性牙周炎组的GCF中IL-8的总量高于临床牙周健康组,而IL-8的质量浓度在各组中无差异.GCF中IL-8浓度与GI、PPD、CAL无相关关系,而IL-8的总量与GI、PPD、CAL呈正相关关系.龈下菌斑中Pg的检出量与GCF中IL-8的含量间未发现有相关关系.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IL-8量增加与龈沟液分泌增加有关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CFU无关.

  • 双岛黏骨膜瓣修复不完全性腭裂

    作者:李志来

    目的:探索双岛黏骨膜瓣修复不完全性腭裂的效果. 方法:采用双岛黏骨膜瓣修复12 例不完全性腭裂,将2 个黏骨膜瓣分别置于软腭的口、鼻腔面,延长软腭;临床观察黏骨膜瓣生长情况,软腭后推程度以及对语音的影响.结果:12 例黏骨膜瓣存活良好,无穿孔、复裂、感染、坏死等并发症;软腭明显后推, 语音有一定改善.结论:双岛黏骨膜瓣由腭前神经血管束供养,营养丰富,成活力强,能有效地使软腭后推,是修复不完全性腭裂的一种良好方法.

  • 金瓷混合涂层烧结温度对镍铬合金与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作者:刘梦桃;贾安琦;张庆鸿

    目的:比较不同烧结温度所获得的金瓷结合强度有无差异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在镍铬合金预氧化表面和遮色瓷之间涂一层blendgold neu金泥糊剂,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烧结,用剪切试验测量金瓷结合强度,并用电子探针观察界面结合情况及界面元素的扩散情况.结果:在820、890、960 ℃ 3 种温度下烧结涂层时,前2 种烧结温度所获得的金瓷结合强度无明显差异,而960 ℃温度下烧结涂层所获得的金瓷结合强度明显高于820、890 ℃条件下烧结涂层及用传统方法所获得的金瓷结合强度.结论:涂层烧结温度对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显著,在一定范围内,涂层烧结温度越高金瓷结合强度的改善越明显.

  • 预防性Dyract flow 流动复合体充填窝沟龋的临床效果

    作者:谢富强

    目的:观察评价Dyract flow 流动复合体用于窝沟可疑龋、初龋预防性充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5 例7~24 岁患者的(牙合)面窝沟龋在磨除龋损的牙体组织后,用 Dyract flow 流动复合体对龋损部位及未龋损的窝沟区域作预防性充填封闭术,对侧同名牙或邻牙也有窝沟龋者用银汞合金充填作对照.结果:随访4 年后发现该方法充填材料保留率较高,能有效阻止龋病的进一步发展.其龋病及继发龋发病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但充填材料保留率的远期效果不如银汞合金,在3、4 年时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预防性Dyract flow 流动复合体充填术可作为治疗窝沟龋的银汞合金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长期随诊进行补涂效果则更佳.

  • 口腔鳞癌组织中bFGF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作者:卓贤露;宋宇峰

    目的:观察口腔鳞癌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之间的关系,探讨bFGF对口腔鳞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收集口腔鳞癌标本42 例(其中有淋巴结转移者14 例)和10 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探测bFGF和CD34的表达情况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 结果:口腔鳞癌中bFGF表达阳性率为69.05%(29/42),显著高于正常口腔组织30%(3/10),口腔鳞癌中MVD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且随病理分化不良而增高(P< 0.05),有淋巴结转移组MVD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05),bFGF表达阳性组中MVD明显高于bFGF表达阴性组(P< 0.05),bFGF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 0.01). 结论:bFGF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高度表达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其血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 小剂量皮质激素在控制天疱疮复发中的应用

    作者:董广英;周威;赵瑞芳

    [目的]探讨以小剂量皮质激素(corticosteroids, CS)辅以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或)补肾中药控制口腔黏膜天疱疮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和病理检查确诊的天疱疮患者,经过急性期强的松(或地塞米松,下同)治疗,控制病情以后,逐渐减量.在病情稳定期,给予小剂量强的松维持并辅以雷公藤多甙、复方反应停胶囊(每胶囊含反应停30 mg)、复方环磷酰胺片(每片含环磷酰胺30 mg和人参总皂甙)、氨苯砜等和(或)补肾中药.强的松缓慢减量直至停药.25 例患者随访9~16 年.结果:停药后,未再复发16 例(占随访病例总数的64%)、轻度复发7 例(占28%)、重度复发2 例(占8%).均未出现严重的全身副作用.结论:小剂量CS维持较长时间,并辅以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或)补肾中药,后停用CS.在9~16 年的随访期间内,可有效地控制口腔黏膜天疱疮的复发,不产生严重的全身副作用.

  • 双皮层骨种植影响牙种植体稳定性的有限元固有频率分析

    作者:汪昆;李德华;于敬宇;李玉龙;刘宝林

    目的: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双皮层骨种植对牙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建立牙种植体、局部下颌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双皮层骨种植对种植体颊舌向、轴向一阶振动固有频率的影响.结果:在模拟的3 种不同骨质类型中,双皮层骨种植均可提高种植体颊舌向、轴向振动的固有频率值,但颊舌向频率的增加有限,高增加了13.77%,而轴向频率值大增加了一倍以上.结论:双皮层骨种植主要增加种植体轴向稳定性,对种植体水平向稳定性的增加有限.

  • 骨膜及下齿槽血管束对下颌骨牵张延长的作用

    作者:刘瑞峰;周树夏;邵祯;刘彦普

    目的:确定下颌骨较差血运状态下进行牵张延长术的参数. 方法:成年家兔16 只,体质量2.4~2.6 kg,随机等分为4 组,每组4 只;行双侧下颌骨骨切开术,采用内置式牵张器(西安中邦公司研制)对双侧下颌骨同时进行牵引;手术时破坏左侧下颌骨膜及下齿槽血管,而保护右侧.延迟期分别为1、7 d;牵引速率分别为0. 5、1.0 mm/d,2 次/d;牵引距离均为10 mm;保持期为4 周.拍摄X线片,测量新骨抗弯强度,并脱钙组织切片观察.结果:骨膜及下齿槽血管破坏侧,延迟期7 d组,牵张区新骨形成良好;延迟期1 d组成骨质量较差或导致骨不连.结论:兔下颌骨骨膜及下齿槽血管破坏之后,也能进行牵张成骨修复,但要适当延长延迟期,对临床上早期应用牵张成骨技术修复创伤性下颌骨缺损有一定提示作用.

  • 骨保护素基因修饰的Cos-7细胞系的培养与鉴定

    作者:梅陵宣;曹寅;吴迪;赵春晖

    目的:构建pSecTag-opg真核分泌表达穿梭载体,培养经opg基因修饰的Cos-7细胞系并检测其表达能力,为基因工程技术治疗牙周病提供物质基础.方法:提取293细胞的总mRNA,设计和合成特异性引物,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出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功能的opg基因cDNA,并将其重组到载体中测序;用脂质体法将目的基因转染至Cos-7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证实转染的细胞表达OPG.结果:重组质粒pSecTag2/B-opg经PCR、Hind III单酶酶切及EcoR I和BamH I双酶酶切,电泳显示均能切下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片段,经测序证实此基因与GenBank中[gi:33878056] 提供的序列完全一致;经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在转染opg基因的Cos-7细胞中有OPG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SecTag2/B-opg分泌表达穿梭载体,并培养出高分泌表达OPG 的Cos-7细胞系.

  • 口腔颌面肉瘤中C-myc蛋白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作者:李新明;王海斌;王瑞永;姜国城

    目的: 探讨C-myc表达与口腔颌面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7例口腔颌面部肉瘤和14例良性间叶组织肿瘤中C-myc的表达. 结果:肉瘤中C-myc的阳性表达率为40.54%,而良性肿瘤中无C-myc表达.在病理学分级Ⅰ级、Ⅱ级和Ⅲ级肉瘤组织中,C-my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0%、30.00%和66.67%,其中Ⅰ级与Ⅲ级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发生复发和(或)远处转移的口腔颌面部肉瘤组织中,C-myc有高表达倾向,但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yc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口腔颌面部间叶组织肿瘤良恶性诊断的一个有用指标,有可能是口腔肉瘤侵袭能力增强的标志.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兔成骨细胞OPG/RANKL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琳;谭颖徽;何海涛

    目的:探讨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成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其饵受体骨保护素(OPG)基因表达的影响,了解CGRP在破骨细胞性骨吸收调节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兔成骨细胞用不同浓度的CGRP处理24 h,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来观察成骨细胞两种目的基因(OPG, RANKL)的mRNA表达强度变化.结果:CGRP呈剂量依赖性的刺激成骨细胞OPG mRNA表达,同时亦下调RANKL mRNA表达.结论:CGRP通过调节成骨细胞OPG/RANKL的比值可间接地调节破骨细胞活性,从而影响骨代谢.

  • E-Q根管充填系统的临床评价

    作者:张伟;彭彬;陈智

    目的:评价E-Q根管充填系统的充填质量和近期疗效.方法:收集成人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75 例,随机分为3 组,每组25 例;通过X线和临床观察比较E-Q根管充填系统(包括A组:固核载体插入技术,B组:热牙胶旋转推入技术)和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技术(C组)的充填时间、充填质量和近期疗效.结果:根管充填时间以C组多,B组次之,A组少(P<0.05);术后疼痛发生率,根充类型X线片评价和近期疗效评价各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Q 根管充填系统可以快速、简便地完成根管充填,临床近期疗效与侧方加压技术相比拟.

  • 过氧化氢凝胶对离体牙内部组织颜色的影响

    作者:王靖;高承志;于鑫玮

    目的:通过观察牙体组织在漂白过程中的颜色变化,了解牙齿漂白的作用过程并指导临床使用.方法:将处理过的12 颗离体牙随机分为2 组,分别使用75 g/L和350 g/L的过氧化氢凝胶漂白剂进行处理,每组6 个样本中1 个作为空白对照.350 g/L组在放置漂白剂之前、之后10 min、30 min,75 g/L组则在放置漂白剂之前、之后1.5×N(N=0、1、2、3、4、5、6、7) h分别在照明、摄影参数固定的情况下摄取数码照片并使用Photoshop 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通过肉眼观察都出现了逐渐变白的趋势,图像分析表明牙剖面与表面整个区域颜色变化均非常明显,在剖面上未直接接触漂白剂的牙根颜色变化甚至超过牙冠.350 g/L组实验对象还观察到牙齿出现了脱矿的倾向.对L*a*b*值进行统计,结果为L*即明度上升,b*值下降,a*值基本不变.结论:漂白有效成分对牙体硬组织全层均产生作用,而且渗透发生的时间很短.350 g/L的过氧化氢漂白剂会造成硬组织的严重脱矿,75 g/L浓度更加安全可靠.

  • 改良固定反式TBA联合前牵矫治前牙反(牙合)

    作者:刘红;段银钟;陈巧玲;毕惠贤;杨振华;王海雪

    目的:评价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AngleⅢ类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TBA联合前牵矫治骨性前牙反(牙合)15 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硬组织测量进行分析,并与前牵组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5 个月的治疗,患者侧貌外型明显改善,反覆盖反覆(牙合)纠正.结论:反式TBA联合前牵引是矫治前牙反(牙合)的理想装置,对上下颌骨作用均较大.

  • 无牙颌对兔颞下颌关节影响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作者:龚忠诚;林兆全;张新华;贺多敏

    目的:探讨在无牙颌状态下颞下颌关节的组织学改变.方法:将14 只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等量分为7 组,其中1 组为对照组,其余6 组为实验组.实验组动物在全麻下一次性拔除全口牙齿,使其成为无牙颌状态,分别于术后1、2、4、8、16 周和26 周将实验动物麻醉过量致死后,将双侧颞下颌关节完整取出,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动物的髁状突纤维层疏松、玻璃样变性,纤维间的间隙增宽,表面粗糙;增殖层、肥大层和钙化软骨层均变薄或消失;骨髓腔内有灶性出血及显微骨折现象;关节盘纤维间间隙增宽,表面有断裂现象,关节盘软骨细胞灶性增多或聚集;关节盘与髁状突发生粘连.结论:牙列缺失后颞下颌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从而支持无牙颌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有关.

  • N48型正畸钕铁硼永磁体的性能测试

    作者:侯志明;薛明;代昕;艾红军;姚戈;温井龙

    目的:对与托槽大小相近的N48磁体进行磁性能及力学测试.方法:将N48钕铁硼切割为2 mm×3 mm×4 mm大小的磁块,测量剩余磁通密度、矫顽力、大磁能积;测量磁体表面及周围磁场强度;使用Tytron250型万能材料实验机测定两充磁磁块0~10 mm之间吸引力与排斥力的变化.结果:N48钕铁硼的剩余磁通密度为1.37 T,矫顽力为1 037 A/m,大磁能积为368 kJ/m3.磁体表面场强为0.338 T,距离达到7 mm时降为0.01 T.大吸引力4.47 N,0~5 mm范围内吸引力为4.47~0.39 N.大排斥力为2.82 N,0~5 mm范围内为2.82~0.35 N.结论:N48磁体的性能已经达到临床矫治力的需要.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牙周骨丧失程度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岱尊;钟德钰;王吉波;邓婧

    目的:揭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炎严重程度与牙周骨丧失程度的相关性.方法:70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牙周附着丧失与牙槽骨吸收程度分为2 组:无、轻度骨丧失组和中、重度骨丧失组.分别检查患者晨僵持续时间、红细胞沉降率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并进行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2 组在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中、重度组均高于无、轻度组.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牙周骨丧失的程度与其类风湿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骨髓基质细胞复合多孔矿化Bio-Oss骨胶原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春明;杨春艳;刘宝林;王太和;于开涛

    目的:探讨以多孔矿化Bio-Oss骨胶原为载体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标准成年新西兰白兔16 只随机分2 组,一组抽取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培养,矿化诱导后,细胞悬液与凝胶混匀滴入Bio-Oss胶原骨块中, 静置于37℃,50 ml/L的CO2培养箱中温育4~6 h,加入DMEM成骨条件培养液培养.然后修复下颌骨极限骨缺损.另组单纯Bio-Oss胶原块,修复下颌骨极限骨缺损.分别于术后8 周和12 周取材,分别行大体、X射线、组织学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术后12 周,(1)BMSC+凝胶+Bio-Oss胶原组,基本上由新生骨组织所修复.(2)单纯Bio-Oss胶原组大部分由纤维组织填充,周围骨形成明显,中央少量骨痂形成.结论:(1)Bio-Oss骨胶原有较强的诱导成骨能力;(2)Bio-Oss骨胶原为载体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能有效修复骨缺损,是骨组织工程良好的支架材料.

  • 出生后大鼠牙胚组织中nfic基因多种选择性剪接体的克隆研究

    作者:邢向辉;文玲英;金岩;轩东英;胡世颉

    目的:研究nfic基因在牙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提取出生后 SD 大鼠磨牙牙胚组织总mRNA, 反转录合成cDNA.根据NCBI GeneBank中nfic cDNA序列,分别设计2 对PCR引物,进行nfic基因部分序列的扩增,扩增产物与T载体进行T/A连接,然后转化高效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挑取阳性克隆进行酶切鉴定,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结果:P1、P2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可见大小约350 bp的特异扩增产物;以P3、P4为引物进行PCR扩增,电泳可见大小不同的3条特异扩增产物,经克隆后的序列测定,为大鼠nfic基因的3 种可变剪接体.结论:nfic基因在大鼠牙齿发育后期、牙根的发育前期有表达,并且存在至少3 种大鼠nfic基因选择性剪接体.

  • 氯化镧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王小平;王丽琴;张军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氯化镧(La3+)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GF,用四唑盐法(MTT)检测6 种浓度 La3+(1×10-6、1×10-5、5×10-5、1×10-4、1×10-3及1×10-2 mol/L)对HGF的作用.结果:1×10-2 mol/L的La3+能抑制HGF的生长, 1×10-6、1×10-5、5×10-5、1×10-4及1×10-3 mol/L的La3+对HGF生长无抑制作用.结论:1×10-2 mol/L浓度的La3+对HGF增殖有抑制作用,1×10-4 mol/L以下浓度的La3+对HGF无抑制作用.

  • 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MMP-2,TIMP-2水平的变化

    作者:李昂;陈悦;苟建重;饶国洲;韩冰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TIMP-2)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滤纸条袋内取样法取42 例患者42 个牙位治疗前后的龈沟液(GCF)样本,同时取42 例健康对照的42 个牙位的GCF样本,用酶联吸附免疫法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其中的MMP-2,TIMP-li2水平.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后MMP-2,TIMP-2的总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前后MMP-2,TIMP-2的总量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1),治疗后MMP-2与TIMP-2的比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同时高于对照组MMP-2与TIMP-2的比值.MMP-2的含量与TIMP-2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P<0.01).结论:成功的牙周基础治疗后,MMP-2的总量相对明显下降, TIMP-2的总量相对升高.

  • 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应力分布与位移的影响

    作者:史真;丁寅;曹猛;王燕;刘绍奎;李松涛

    目的:研究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下颌骨体部模拟牵张成骨,测量不同加载条件下,下颌骨的Von Mises应力、颏顶点和右侧下颌角点的位移.结果:应力、位移量与加载力值成线性关系.应力集中在加载部位,双侧加载、与(牙合)平面平行方向加载时,Von Mises应力更大,颏顶点、下颌角点表现为X、Z轴向的正位移和Y轴向的负位移;与下颌骨下缘平行方向的加载应力小,颏顶点、下颌角点表现为X、Y轴向的正位移和Z轴向的负位移.结论:单侧加载时下颌骨向对侧偏斜多,双侧加载时矢状向位移趋势大.与上颌(牙合)平面平行的加载较与下颌骨体下缘平行的加载应力大,但不会造成前牙开(牙合).

  • 变形链球菌CH43变链素Ⅰ基因片段的克隆及表达

    作者:石馨;倪龙兴;田宇;邝容

    目的:获得编码变形链球菌CH43变链素Ⅰ前体肽基因片段,并诱导其在不杀伤工程菌的前提下高效表达.方法:用PCR技术从变形链球菌CH43基因库中扩增出编码变链素Ⅰ成熟肽mutA基因片段相应大小的DNA片段,将片段与pMD18-T 载体连接后测序.将测序正确的mutA按照BamH Ⅰ和Hind Ⅲ酶切位点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ProEX,将连接产物转化入E.coli DH5α,挑出阳性克隆,IPTG诱导表达重组的6×His 融合蛋白.以IPTG浓度、A600值、诱导时间各梯度优化表达.结果:PCR 获得的mutA序列与GenBank报道的一致(为147 bp).优化了诱导条件使重组载体在E.coli DH5α中高效表达,融合蛋白经SDS-PAGE,在相对分子质量为5.7×103 处有特异的蛋白条带,在A600为1.666时,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1.0 mmol/L,诱导6 h,目的蛋白表达量高,占菌体总蛋白量的20%左右.结论:成功克隆变形链球菌CH43变链素ⅠmutA基因片段,并在E.coli DH5α中高效表达.

  • 替硝唑口贴片在健康者唾液中药物浓度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

    作者:王晓娟;邓翀;张道远;吴军正;高迎春;吕丽英

    目的:对口腔唾液中替硝唑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方法:以美国Beckman公司ODS C18(5 μm,4.6 mm×25 c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2.33×10-3 mol/L冰醋酸水溶液(32:68),流速1 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310 nm.结果:替硝唑贴片在唾液中的Tmax为(1.64±0.94) h、Cmax为(69.23±11.39 ) μg/ml、Ke为0.059 6±0.013 2、T1/2为(11.952±2.374) h、AUC为(83.42±11.49) μg·h/ml、Clr为60.64±8.56、Vr为(2 704.45±601.42) ml.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临床替硝唑在唾液中药物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 小鼠牙胚发育过程中collagenⅠ/Ⅲ的表达分布

    作者:赵征;文玲英;金岩

    目的:探讨collagenⅠ、Ⅲ在Balb/c小鼠牙胚发育各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及两者在牙齿发育矿化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牙胚发育各期collagenⅠ、Ⅲ的表达、分布. 结果:collagenⅢ:出生前E13 d小鼠牙胚蕾状期:口腔上皮细胞阳性表达(+);E14~17 d帽状期:口腔上皮细胞、成釉器星网层细胞表达弱阳性;E18~19 d和出生后P1 d钟状期与分化期:口腔上皮细胞、成釉器星网层细胞、牙乳头细胞、牙囊细胞表达阳性(+);出生后P2~10 d牙冠发育成熟期:成釉细胞、釉基质、成牙本质细胞、前期牙本质、牙乳头细胞、牙囊细胞、牙髓组织等均表达阳性(+);P10~30 d牙根发育成熟期:除上述细胞成分外,上皮根鞘、根周及根尖牙槽骨、牙骨质和牙周膜表达强阳性(艹).collagenⅠ:在蕾状期无表达;帽状期:口腔上皮细胞、成釉器星网层细胞表达阳性;钟状期与分化期:口腔上皮细胞、成釉器星网层细胞、牙乳头细胞、牙囊细胞表达阳性;牙冠和牙根发育期:其分布和表达类似于collagenⅢ.结论:鉴于collagenⅠ、Ⅲ的表达和分布,表明它们均参与了牙胚和牙体硬组织的发育形成,但似乎cllagenⅢ的作用比collagenⅠ更为广泛.

  • 永生化人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系的转化特征

    作者:王捍国;肖明振;赵守亮;郝建军;贾骏

    目的:明确永生化人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系hTERT-hOd-l是否具有转化特征.方法:复苏已建立的永生化人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系hTERT-hOd-l,从致瘤性、血清依赖性、悬浮生长能力和接触抑制性等方面观察细胞的转化特征.结果:细胞无裸鼠致瘤性,在软琼脂内不能生长,血清依赖性无显著降低,仍具有接触抑制性.结论:hTERT-hOd-l基本上为正常细胞而无明显转化特征.

  • 牙列中线偏移的矫治

    作者:甘德银

    牙列中线不正分为颌骨性、牙源性及功能性中线异常.本文对63例由牙齿偏移造成的中线不正的矫正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 酸蚀处理影响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边缘微渗漏的研究

    作者:李淑娟;郑游;杨冬茹;黄香河;武明轩

    本文就楔状缺损(以下简称楔缺)的光固化复合体材料充填治疗中,是否需采用边缘酸蚀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口腔内科门诊就诊的楔缺患者60 例,年龄25~72 岁.其中男33 例,女27 例,共381 颗患牙.检查时按Smith磨损指数(tooth wear index, TWI)[1]将患牙缺损程度分为4 度,其中轻度缺损(1 度)86 颗,中度缺损(2 度)197 颗,重度缺损(3、4度)98 颗.选择的患牙均为上颌牙,每名患者的左右侧患牙数尽可能相等,一侧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作为对照组,按年龄、性别和楔缺程度随机方法左右交替,实验组共206 颗牙,对照组共175 颗牙.患牙牙髓活力正常,无自发痛,无叩痛.

  • 口外弓、斜面导板联合打开咬合的临床效果

    作者:马杰云;张衍蓉;周洲;邢芝霞;陈全柱

    安氏Ⅱ2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错(牙合)类型,其Ⅲ度深覆(牙合)的打开也为临床一难点.常因时间长,疗效差,而使疗程大大延长,虽然有人提出用摇椅弓可有效地打开咬合[1],但并非所有病例都有效.作者对临床上19 例Ⅲ度深覆(牙合)的安氏Ⅱ2类患者采用常规打开咬合方法矫治3~5月仍不理想的,配合口外弓、斜面导板联合打开咬合,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正位器式矫治器治疗OSAS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悦;李锦标;李红;李洪发

    应用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下简称OSAS)由于安全方便等优点,已经成为口腔医学临床实践和研究中的热点[1,2].本研究应用弹性高分子材料制作正位器式矫治器治疗OSAS,通过戴用前后多导睡眠监测及X线头影测量分析评价这种矫治器的效果,并与塑料矫治器进行比较.

  • 口内外联合入路的下颌角非线性有利型骨折的固定

    作者:娄志鸿;何中恒;郑玉波

    下颌角非线性有利型骨折口内切口单夹板张力带固定及颌下切口双板固定存在不足.本研究采取颌下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行张力带固定及下颌下缘补偿固定,旨在减少创伤、术后面部瘢痕及其他并发症,探讨其临床可行性.

  •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抗牙龈卟啉菌表面抗原抗体滴度和亲和力的研究

    作者:张颖;黄世光;张秀琴

    临床上通过检测抗牙龈卟啉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表面抗原脂多糖(lispopolysaccharide,LPS)的血清抗体滴度和亲和力来评估体液免疫反应在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中抵御Pg的作用.研究表明,在评估体液免疫反应在抵御牙周致病菌的作用时,抗体滴度更有价值[1].然而,抗体水平和亲和力之间的关系目前尚存有争议.此研究旨在探讨AgP患者血清中抗Pg表面抗原的IgG抗体的滴度和抗体亲和力之间的关系.

  • 3 种藻酸盐印模材料性能的临床报道

    作者:朱玲依;徐晓

    目前国内单冠的取模多采用藻酸盐材料,藻酸盐材料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凝固速度加快,因此在夏季取模时, 给医生造成一定的麻烦.为使操作方便,贺利氏公司在通用型藻酸盐印模材料的基础上,推出了变色龙型和新配方型藻酸盐印模材料.本实验从工作时间、凝固时间、强度等临床性能方面比较3 种贺利氏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性能.

  • 乳前牙反(牙合)几种矫治方法和适应时间的临床对比

    作者:徐鸿骏;黄良平;王玉刚

    乳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早期矫治对儿童的上下颌骨、牙齿与颌骨以及口周肌肉系统的正常发育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反(牙合)的矫治是儿童错(牙合)畸形矫治较为常见的病例,早期矫治多采用以下常见的矫正方法:调磨乳尖牙、活动矫治器、前方牵引、功能性矫治器、固定矫治器等[1].

  • 甘油注射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作者:王占

    自1997 年以来,我们采用外周神经甘油注射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0 例,男16 例,女14 例;年龄30~70 岁.其中5 例眶上神经,8 例上颌神经和10 例下颌神经,7 例上下颌神经同时受累.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诊断标准,即三叉神经分布区呈阵发性剧痛,持续时间不超过2 s;有明确的扳机点,间歇期症状消失;卡马西平疗效佳;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不伴神经系统异常或感觉功能缺失[1].

  • 非共同就位道多根磨牙桩核制作技术

    作者:越野;王宝成;张艺权;邓再喜;陈吉华

    因残根、残冠大面积缺损的患牙,常规根管治疗后,进行桩核冠修复已成为临床固定修复的发展趋势.残根桩核的铸造方法有整体铸造和分体铸造两种,整体铸造比较容易,多用于单根牙或经过预备可取得共同就位道的双根牙;分体铸造多用于不能取得共同就位道的双根牙和3 根磨牙(其中2 根是相互平行)的残根或残冠.本文介绍非共同就位道多根磨牙桩核制作的方法和体会.

  • 预防性树脂充填技术治疗(牙合)面早期窝沟龋的效果

    作者:王艳芳

    近年来,随着口腔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龋病的预防治疗从理论到应用都有了一些更新.备洞更趋于保守,材料更美观.笔者对我院口腔门诊就诊的217 例患者361 颗患牙的早期后牙(牙合)面窝沟龋采用预防性树脂充填技术,并进行了3 年的跟踪观察,现报告如下.

  • 聚肌胞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初步观察

    作者:费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起病急、腮腺肿胀疼痛、咀嚼不便为特征.儿童患者易并发脑膜炎,成人患者易并发睾丸炎或卵巢炎.成人约有80%曾有显性或隐性感染,因此,90%病例发生在5~15 岁.一次患病有持久性免疫力.本病呈散发或流行,全年可见,但以冬、春发病率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作者近年来应用聚肌胞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液氮冷冻配合刮治术治疗成釉细胞瘤疗效观察

    作者:李学玉;田玉岭

    成釉细胞瘤是口腔科常见的牙源性肿瘤,为临界瘤,生长缓慢,但是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外科手术是其唯一的治疗方法.而单纯的刮治术术后易复发.故本人对1996~1999 年我院口腔科接治的28 例成釉细胞瘤患者采用液氮冷冻配合刮治术的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

  • 应用功能调节器FRⅡ破除儿童不良唇习惯18 例

    作者:涂平

    不良唇习惯多发生在儿童时期,主要表现为咬下唇、吮吸下唇、下唇兜盖上唇等.不良唇习惯破坏了牙弓内外肌肉力量的平衡,从而影响了上、下颌向前的协调生长发育而导致错(牙合)畸形[1].临床上常规破除不良唇习惯的方法较多,但由于矫治器本身的原因,往往难以得到患儿和家长的合作.作者采用功能调节器FRⅡ,既破除不良咬下唇及吸吮下唇习惯,又对由不良唇习惯造成的AngleⅡ类错(牙合)畸形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 前牙3 种桩冠修复效果观察

    作者:张成贵;张小燕;陈灵红;姜峥嵘

    作者自1996-07以来,对前牙的残根残冠,根据患牙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要求,用3 种不同的材料作桩冠修复,分别经过半年和3 年后随机随访观察比较其修复效果.

  • 特殊色前牙全瓷修复体的颜色复现

    作者:肖雪;范丹妮;尹亚雄;詹勤

    临床工作中常常见到特殊色牙(如四环素牙或氟斑牙等)的患者由于牙体缺损或畸形要求修复个别前牙的情况.如何用瓷修复体复现患牙的特殊牙色,使之与邻牙协调一致便成了修复的难点和关键.本文对64 例采用全瓷修复体修复个别上前牙的特殊色牙患者的颜色复现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为临床和技工制作提供参考经验.

  • Seal & Protect对粘结剂与牙本质间粘结力的影响

    作者:李苗健;莫三心

    金属烤瓷冠和其他类型的瓷饰面全冠修复体因诸多优点而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较多的牙体切割易引起牙本质小管开放,诱发牙髓病变.全冠牙体制备后或粘结修复体前应用牙本质脱敏剂以减少刺激和保护牙髓,被认为是一种效的处理方法[1].本研究旨在探讨Seal & Protect对4 种常用的不同类型冠桥粘结剂和牙本质间粘结力的影响.

  • 现代根管治疗术(一)

    作者:倪龙兴;王胜朝

    根管治疗术(root canal therapy, RCT)是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一种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人们对牙髓病、根尖周病的治疗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已发现早的古希腊时代(公元前200年)地中海地区那巴第安武士的根管充填[1],到现代的较为完整的根管治疗技术和方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然而根管治疗术的发展的完善却主要是在近代.Grossman博士将1776~1975 年的200 年根管治疗术的演变历史划分为4 个50 年[2]:

实用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