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 실용구강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3733
  • 国内刊号: 61-106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赵铱民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中药含漱液治疗固定矫治患者牙龈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彩虹;郑红;张露蓉

    目的::研究中药含漱液用于治疗固定矫治患者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入选的60例固定矫治的牙龈炎患者分为氯己定含漱液组(氯己定组)和中药含漱液组(中药组),每组各30例。使用常规方法检测每个患者的牙龈指数( GI)和龈沟出血指数( SBI),随后给予每个患者洁治和刮治等牙周的基础治疗,嘱患者于刷牙后使用相应的含漱液,3次/d,用药7 d后及14 d后复诊,分别检测GI和SBI,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7 d后2组GI和SBI各自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14 d后中药组GI、SBI下降程度均高于氯己定组(P<0.05)。结论:该中药含漱液用于固定矫治时期的牙龈炎患者,疗效确切。

  • IGF-1对体外培养髁突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作者:罗锐;张瑞智;龚正林;张萍

    目的::研究IGF-1对IL-1β诱导的颞下颌关节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人髁突软骨细胞,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鉴定。将培养的细胞分为:对照组、IL-1β组(10μg/L)、 IL-1β+IGF-1组(0、1、10、50、100μg/L), 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以及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和Caspase-3以及p38 MAPK/NF-κB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人髁突软骨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甲苯胺蓝染色胞质呈深蓝色,II型胶原呈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IL-1β组细胞增殖能力、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早凋与晚凋细胞百分数、Caspase-3、p38 MAPK/NF-κB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与IL-1β组比较,1~100μg/L IGF-1预处理组细胞增殖能力、Bcl-2/Bax比值逐渐上升(P<0.05),细胞凋亡率、Caspase-3、p38 MAPK /NF-κB蛋白表达则逐渐下调(P<0.05),均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IGF-1可抑制IL-1β诱导的髁突软骨细胞凋亡并减轻p38 MAPK/NF-κB的活化。

  • 微创翻瓣术辅助树脂充填龈下Ⅴ类洞的临床研究

    作者:郭涛;梁秋娟;吾斯曼江·艾尔肯;陈冲;李婷;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目的::观察微创翻瓣术辅助树脂充填龈下ⅴ类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唇(颊)颈部龋至龈下的患牙57颗(43例患者),其中切牙4颗,尖牙13颗,前磨牙38颗,磨牙2颗。进行微创翻瓣手术暴露龈下龋损,充分去龋后,用流动树脂进行充填。分别于充填治疗后即刻、6、12个月复查充填效果。记录微创翻瓣术前、术后6、12个月探诊深度( PD)、龈沟出血指数(SBI)和牙龈退缩进行比较。结果:充填成功率98.25%,术前、术后6、12个月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和牙龈退缩无显著差异。结论:微创翻瓣术辅助树脂充填龈下Ⅴ类洞效果优良。

  • 不同剂型曲安奈德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短期疗效评价

    作者:张英;崔丹

    目的::观察不同剂型曲安奈德治疗双颊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 OLP)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OLP患者随机分为4组(n=30):分别采用局部涂布曲安奈德口腔软膏(A组)、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封闭(B组)、曲安奈德漱口液( C组)进行治疗,3个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均用康复新液含漱,比较4组的糜烂症状及疼痛改善情况( VAS评分)。结果:3个实验组治疗1、2、4周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均高于对照组(P<0.05);A组及B组VAS评分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及B组治疗1、2、4周后病损糜烂面积均值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5),C组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治疗4周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安奈德治疗OLP疗效较好,口腔软膏是治疗OLP安全有效并且方便的药物。

  • 重离子辐照对舌癌Tca8113细胞中转移相关基因RhoC的作用

    作者:李春青;冯正虎;李馨;张轩;李志杰

    目的::探讨重离子辐照对舌癌侵袭转移相关基因RhoC的作用。方法:应用不同剂量重离子束(12 C6+)对体外培养的舌癌Tca8113细胞进行辐照,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观察细胞中RhoC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2C6+辐照后4h,各实验组细胞中RhoC mRNA的表达降低(P<0.05);辐照后12 h,2 Gy及4 Gy组细胞中RhoC mRNA表达增加,随后各组细胞中RhoC mRNA表达再次下降(P<0.05);辐照后12 h,细胞中RhoC蛋白表达量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高,在4 Gy时达到高峰;24 h后随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在相同辐照剂量下,细胞中RhoC蛋白的表达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RhoC蛋白表达和RhoC mRNA表达的趋势相同。结论:12 C6+重离子束可以下调舌癌Tca 8113细胞中RhoC基因的表达。

    关键词: 重离子 舌鳞癌 RhoC
  • 口内、口外手法复位在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董正谋;周霞;刘鲁川;蒋和田

    目的::观察口内、口外手法复位在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患者分为口外和口内手法复位组,每组49例,评价组间复位成功率、复位成功时间、疼痛程度、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口外手法组复位成功率(95.92%)及患者总满意度(76%)均高于口内手法组(81.63%)、(66%);口外手法组复位成功时间(3.91±0.55) s、疼痛程度(3.51±0.25)均低于口内手法组(5.57±0.51) s、(6.6±0.21),且口外手法组SBP、DBP、HR,变化程度小于口内手法组SBP、DBP、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时采用口外手法复位比口内手法效果更好。

  • 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颞下窝肿瘤手术分析

    作者:高志彪;王原明;张文娟;白振西

    目的::分析颞下窝肿瘤下颌骨外旋手术入路的效果。方法:回顾11例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颞下窝肿瘤的临床资料,5例在下颌骨颏孔前方截骨,4例在下颌角前截骨,2例在颏正中截骨。结果:下颌骨外旋入路根据肿瘤的性质、部位、大小及与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灵活的选择下颌骨截骨部位,均可充分显露颞下窝肿瘤达到较好的切除效果。结论:下颌骨外旋入路是切除颞下窝肿瘤安全有效术式。

  • 根向复位瓣在附着龈宽度不足患牙的牙冠延长术中的应用

    作者:林桂兰;牙祖科;陶人川;林小洁

    目的::评价根向复位瓣在附着龈宽度不足的患牙牙冠延长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需行牙冠延长术但附着龈宽度不足的患牙17颗,术中采用根向复位瓣法对牙龈瓣进行复位,记录手术前和术后6个月龈缘到牙体断端的距离、附着龈的宽度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术前17颗患牙牙体缺损边缘均位于龈下,术后6个月16例(94.11%)缺损边缘均暴露在龈缘冠方,龈缘根向位移距离(3.88±0.49) mm;17颗患牙附着龈宽度术前为(2.35±0.61) mm,术后6个月为(2.65±0.49) mm(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可以有效暴露牙体缺损边缘,为牙体缺损创造修复条件,避免切除过多角化龈导致附着龈宽度变窄。

  • NSCL/P患儿异常表达miRNAs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苏艳国;孟琰;孙长生;施磊;强冬霞;赵尔杨

    目的::利用芯片杂交技术筛选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NSCL/P)患儿组织中异常表达的microRNAs ( miRNAs),并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方法:收集4例健康新生儿的脐带组织和4例2岁以内NSCL/P患儿唇腭组织,分别进行miRNAs芯片杂交的比对研究,筛选出异常表达miRNAs,并将其分别通过TARGETSCAN-VERT、MIRDB和RNA22-HSA 3个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并取交集得到靶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gene ontology)和生物通路富集分析( pathway enrichment)。结果:样本中检测出异常表达的miRNAs 254条(上调表达181条,下调表达73条, P<0.05)。对异常表达的miRNAs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并取交集得到靶基因5029个。异常表达的miRNAs靶基因富集于解剖结构的发育、细胞黏附、细胞凋亡、细胞分化和细胞迁移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异常表达的miRNAs靶基因信号通路富集于Wnt、 mTOR、cGMP-PKG、TGFβ、PI3K-Akt等信号通路。结论:NSCL/P异常表达miRNAs预测出的靶基因富集于多个信号通路和生物学功能,其相关信号通路与生物学功能提示基因与环境因素能够影响NSCL/P的形成。

  • 纳米树脂直接修复离体切牙切角缺损后整体抗折性能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王小丽;蒋月桂

    目的::检测纳米树脂直接修复离体切牙切角缺损后牙齿的整体抗折性能。方法:搜集30颗完整离体中切牙,分为A、B、C 3组,每组10颗。 A、B 2组为实验组,对实验组离体切牙用磨除法制备近中切角缺损模型。对缺损模型进行根管治疗及牙体预备,2组皆预备唇侧贴面及舌侧鸠尾,对A组切缘进行2 mm磨除。用纳米树脂对2组牙齿进行分层分色直接充填修复,完成抗折试件的制备。 C组作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冷热循环2000次试验后以万能材料试验机检测试件的断裂载荷,观察断裂模式,将3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A,B,C 3组的平均断裂载荷分别为(466.93±171.68) N,(444.5±173.00) N及(474.77±97.55) N(P>0.05)。30个试件中,仅对照组中发生1个不利断裂。结论:纳米树脂直接修复离体切牙切角缺损后与天然牙的抗折性能相近,断裂模式皆为有利断裂。切端磨除不影响整体抗折性能。

  • 全瓷修复与烤瓷修复临床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作者:连梅菲;冯云枝;苏宁波;赵凯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全瓷修复与烤瓷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inoMed、中国知网和万方、维普数据库,按标准纳入比较全瓷与烤瓷修复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及偏倚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终纳入15篇文献,其中全瓷修复体768例,烤瓷修复体1386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烤瓷修复,全瓷修复能显著降低牙龈炎症(RR=0.30,95%CI=0.10-0.90,P=0.03)的发生风险。还能减少基牙继发龋、改善修复体的龈缘着色及边缘适合性,但无统计学差异。二者颜色匹配及修复体崩瓷状况相当。全瓷修复易导致牙髓炎症及牙髓失活,且固定桥修复时全瓷桥支架断裂(RR=6.24,95%CI=1.20-32.41,P=0.03)的危险性显著增高。结论:现有的有限证据表明,全瓷修复的临床效果要优于烤瓷修复,在临床应用中占有一定优势,但全瓷桥的强度有待提高。

  • 牙周膜干细胞中乙酰基转移酶MORF调控成骨的研究

    作者:袁林;孙晋;程峰;杨征毅;曹依娜;潘广嗣;钱钧;何恩亮;王涵

    目的::比较正常与炎症来源牙周膜干细胞( H-PDLSCs与P-PDLSCs)中乙酰基转移酶MORF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对PDLSCs分化的调控。方法:有限稀释法培养H-PDLSCs与P-PDLSCs, LPS、 TNF-α、IL-β及三者混合物体外模拟炎症微环境诱导H-PDLSCs ( IP-PDLSCs );基因与蛋白检测方法对比2种来源 PDLSCs 中 MORF 的表达水平;蛋白检测方法检测 IP-PDLSCs中MORF的表达水平;基因、蛋白检测与茜素红染色方法对比H-PDLSCs及下调MORF基因后的PDLSCs成骨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与 H-PDLSCs 相比,P-PDLSCs 中 MORF 的表达显著下降(P <0.05);IP-PDLSCs 中 MORF 的表达下降;MORF基因被下调后,PDLSCs成骨能力下降(P<0.05)。结论:牙周炎及炎症微环境会导致PDLSCs中MORF表达的下降,从而使其成骨分化受到抑制。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牙弓与上气道形态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徐超;谢宇平;秦猛;何健民;余奕波;康宏;马薇;惠培林

    目的::比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与正常人牙弓及上气道形态差异,揭示OSAHS牙弓形态改变与上气道容积对应变化的关系。方法:利用上气道CBCT扫描及口腔模型测量经PSG诊断为OSAHS的男性患者( n=22)与正常男性对照(n=19)的牙弓形态与上气道容积变化,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OSAHS组上颌牙弓长度与腭弓高度分别大于对照组(均P<0.05);OSAHS组鼻咽段、腭咽段截面积及上气道总容积与腭弓高度、上颌牙弓长度呈负相关(均P<0.05),与上颌后段牙弓宽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OSAHS患者上颌牙弓形态的异常与鼻咽段和腭咽段容积的变化有关联。

  • 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的CBCT诊断及治疗

    作者:黄晓红;许亮;林珊

    目的::探讨CBCT在上颌埋伏阻生前牙诊断中的作用及采用不同牙槽外科开窗术牵引矫正埋伏牙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30例34颗拟牵引矫正的埋伏牙的曲面断层片及CBCT在牙冠定位、牙根情况及萌出间隙等相关测量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20例患者选择闭合式牵引导萌术,10例选择牙龈环切术开放牵引导萌,比较治疗结果。结果:在牙根弯曲情况、根尖孔闭合情况及萌出间隙测量方面CBCT优于曲面断层片(P<0.05)。治疗后7~9 d,选择牙龈环切术的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冠伸长,牙龈外形欠美观,牙槽嵴高度降低等牙周附着不足等并发症。选择闭合式牵引导萌术,术后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牙龈外形。34颗牵引矫正的埋伏牙中成功26颗(76.47%),一般8颗(23.53%),无失败病例。结论: CBCT能精确显示埋伏牙位置、形状、与邻牙关系等,采用外科手术闭合式牵引导萌术可达到更好的牵引效果。

  • 2种不同时机根尖外科手术的疗效评价

    作者:林娟;薛昌敖;蔡琴

    目的::研究在2种不同时机下进行根尖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根尖周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8例),对照组于根管治疗后至少1~2个月进行根尖手术,试验组于根管治疗后即刻进行根尖手术,术后第3、6、12个月复查,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片比较,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不同牙位分别统计2种不同时机进行的根尖手术的疗效,组间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管治疗后即刻进行根尖手术和延期手术疗效相同。

  • Ⅱ类Ⅰ分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口周软组织特征的头影测量分析

    作者:吴涛;邵斌杰;莫宏兵

    目的::比较II类I分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口周软组织的特征与差异。方法:采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90名II类I分类低角、均角、高角各30例垂直骨面型成人(男、女各半)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口周软组织的差异。结果:低角组下唇基部厚度、下唇长度小于高角组(P<0.05);多数测量项目的性别间比较显示男性大于女性,特别是上唇基部厚度和上、下唇厚度(P<0.05)。结论:正畸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应当了解并重视这种差异,为患者建立更加和谐美好的面容。

  • 短纤维带联合树脂粘接技术治疗后牙食物嵌塞的临床评价

    作者:文冲;李林蔚;刘湘宁;马淑媛

    目的::评价短纤维带联合树脂粘接技术微创修复后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例共98例(共135个嵌塞单位),采用石英短纤维带与纳米树脂联合及单纯纳米树脂充填术(联合法)治疗73个嵌塞单位,树脂直接充填(充填法)62个嵌塞单位。修复后12、24、36个月随访,参照美国公共卫生署修正标准以及食物嵌塞的改善状况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修复后12、24、36个月联合法治愈率分别为97.3%、97.3%和95.9%,无效率均为0;充填法治愈率分别为85.5%、82.2%和82.2%,无效率分别为4.8%、11.3%和12.9%(组间比较, P<0.05)。结论:短纤维带联合树脂粘接技术治疗活髓后牙的垂直型食物嵌塞,可以在微创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效果。

  • 口腔罕见病与遗传病生物样本库的建立与完善

    作者:郑雪妮;段小红

    目的::建立口腔罕见病与遗传病生物样本库,实现样本信息系统化管理。方法: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为依托,与符合或疑似口腔罕见病与遗传病病症的患者或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采用相关技术提取各类样本,完善样本的临床、遗传及分子生物学信息,录入生物样本库管理系统,通过系统产生的二维条码实施样本入库。定期对样本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自2010年起筹建口腔罕见病与遗传病生物样本库,于2011年开始录入样本,目前已经实现了对7000余份口腔罕见病与遗传病样本的系统信息化管理,这些样本包括血液、组织、细胞、DNA、RNA、蛋白、引物等多种类型;在样本库建立和维护的过程中,从样本入库、保存、出库等多个环节实现了对样本的质量控制,同时还制定了近10种规章制度完善生物样本库的建设。结论:口腔罕见病与遗传病生物样本库的建立使疾病样本的储存系统化和规范化,为保留珍贵的疾病样本资源提供了保证,也为科研课题的实施和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便利。

  • 靶向人CD106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作者:孙乐刚;于婷婷;刘玲;李朝晖;付洪海;王丽芳

    目的::构建人CD106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方法:设计4条靶向CD106的RNA干扰靶点序列(Target 1、2、3、4),合成短发卡结构shRNA并退火成双链DNA,与慢病毒载体重组形成siRNA表达载体,利用PCR和测序鉴定验证获得连接正确的克隆。经由293T细胞包装siRNA慢病毒颗粒,随后将其感染人口腔鳞癌HN12细胞,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靶基因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沉默效率。结果:构建的慢病毒载体的PCR鉴定和测序正确,包装病毒后滴度至少达到1×109 TU/ ml。siRNA慢病毒感染人HN12细胞,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CD106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阴性对照载体慢病毒感染组明显下降。结论:成功构建了人靶向CD106RNAi慢病毒载体,并能够在细胞水平上有效沉默靶基因。

  • 功能矫治器治疗三维方向错牙合畸形的研究

    作者:桑婷;黄臻;郑莹;伍军

    目的::评价功能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同时伴有垂直向、横向不调错畸形的疗效。方法:对20名下颌后缩同时伴有垂直向、横向不调错畸形的患者(平均年龄12.8岁)采用功能矫治器及固定矫治器双期矫治,通过X线头影测量比较矫治前、中、后有关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功能矫治后,SNB增大(P<0.05),ANB减小(P<0.05),上磨牙压低并后移(P<0.05),下磨牙升高并前移(P<0.05)。双期矫治后,前牙达到正常覆覆盖关系,后牙达到中性关系或尖窝交错的咬合关系,下颌平面未发生明显的顺时针旋转,上下颌牙列矢状向、垂直向、横向关系协调。结论:采用功能矫治器双期矫治下颌后缩同时伴有垂直向、横向不调的错畸形,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IFN-γ+874 A/T位点和IL-2-330 T/G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复发性口腔溃疡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张敬;沙晶晶;龚娟

    目的::研究IFN-γ+874A/T位点与IL-2-330T/G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与复发性口腔溃疡( RAU)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138例RAU组患者和124例正常对照组中IFN-γ及IL-2的血清含量,并用SSP-PCR和RFLP-PCR对全血进行IFN-γ+874位点与IL-2-330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分析。结果:RAU组患者血清中IFN-γ及IL-2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 IFN-γ+874位点在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IFN-γ+874位点基因型AA的OR值=9.964为易感基因型,A等位基因为易感等位基因, OR值=3.801。 IL-2-330位点在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IFN-γ+874位点中,携带A等位基因患者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风险是携带T等位基因者的3.801倍。结论:IFN-γ+874位点中携带A的等位基因与RAU易感性相关,IL-2-330位点与RAU的易感性无关。

  • 青年夜磨牙症患者经弹性牙合垫治疗前后咬合变化特征的研究

    作者:王志瑜;黄虹;马明;穆红军;左亚新;逯宜

    目的::测量并分析夜磨牙症患者使用弹性垫治疗前后各项咬合数据变化。方法:使用弹性垫对青年夜磨牙症患者(n=10)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使用T-Scan咬合检测仪进行咬合检测,观察和记录实验组闭合时间、分离时间、力中心位置、力不对称指数的变化,与对照组( n=10)进行对比和研究,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实验组闭合时间及左、右侧分离时间均比对照组长(P<0.05),治疗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2组前伸分离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力中心位置左右向偏移和右侧力百分比及力不对称指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闭合时间及左、右侧分离时间均比治疗前缩短(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右侧力百分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前伸分离时间、力中心位置偏移、左侧力百分比及力不对称指数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接触、侧方干扰、全牙列力中心的偏移等咬合因素与磨牙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使用弹性垫治疗磨牙症,可以有效地改善上述问题,使关系更加协调和稳定。

  • 表面梯度涂层纯钛植入体骨结合和骨诱导能力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万澎波;宋红艳;严明;陈万涛

    目的:观察纯钛植入体表面用低温烧结技术生成羟基磷灰石/生物玻璃( nHA/BG)梯度涂层植入动物体内的骨结合和骨诱导能力。方法:将nHA/BG按比例混合,应用低温烧结技术在圆柱形纯钛植入体表面形成梯度涂层,模拟体液浸泡后产生活性纳米结构。将梯度涂层实验植入体和纯钛对照植入体分别植入12只新西兰兔股骨髁。术后不同时间行X线摄片,切取标本;硬组织切片,用四环素荧光标记观察植入体周围新生骨形成量;苦味酸-品红染色观察植入体-骨界面骨沉积和结合情况。结果:低温烧结和模拟体液浸泡制备的nHA/BG梯度涂层为纳米化多孔粗糙结构,动物实验示,梯度涂层植入体与周围新生骨明显增多,骨整合良好。结论:梯度涂层和模拟体液浸泡制备的植入体涂层有良好的骨结合和骨诱导能力。

  • 不同工艺制作钴铬合金基底冠适合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美康;沈文静;吴洁;郭长军

    目的::对比3种不同工艺制作的钴铬合金基底冠适合性。方法:制作18个树脂代型,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采用传统铸造技术、CAD/CAM技术、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技术制作钴铬合金基底冠各6个。将基底冠粘固于对应的树脂代型上并包埋片切。测量钴铬合金基底冠边缘及内部粘固剂的厚度。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试件边缘间隙分别为A组(66.08±3.90)μm, B组(29.21±3.31)μm,C组(24.96±2.99)μm(P<0.01);3组试件内部间隙分别为A组(114.10±27.66)μm,B组(73.69±31.31)μm,C组(79.89±33.63)μm(A组与 B或 C组比较, P<0.01, B组与 C组比较, P>0.05)。结论: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技术制作的钴铬合金基底冠具有更好的边缘适合性;CAD/CAM技术及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技术制作的钴铬合金基底冠具有良好的内部适合性。3种技术制作的基底冠边缘及内部适合性均在临床允许范围内。

  • Bcl-2及Bax在大鼠腺体萎缩过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高红;左金华;王丽芳;朱玉红;杨勇;王芳;宋冰;毛玉龙

    目的::探讨大鼠腮腺主导管结扎后B cell lymphoma 2(Bcl-2)、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在腺体萎缩过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2只Wistar大鼠进行不同时间点腮腺主导管结扎建立腮腺萎缩模型;分别于术后1、3、5、7、14、21、30、60、90、150、180 d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Bcl-2、Bax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主导管结扎后7 d多数腺泡细胞萎缩消失。Bcl-2和Bax在正常腺体组织中呈低水平表达。主导管结扎后不同时间点Bcl-2和bax在腺体中呈高表达,3 d时Bax表达达到峰值(1.99±0.10),21 d时Bcl-2的表达达到峰值(3.02±0.10),随后Bcl-2及Bax表达均降低。 Bcl-2/Bax比值在1~21 d升高,随后降低并趋于稳定。结论:腮腺主导管结扎后Bax、Bcl-2的表达与腮腺萎缩过程相关。

  • 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CAD/CAM氧化锆种植体表面显微形貌的影响研究

    作者:丁茜;张磊;孙玉春;谢秋菲

    目的::研究采用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CAD/CAM氧化锆种植体表面显微形貌特征及粗糙度的影响。方法:通过CAD/CAM技术加工氧化锆圆盘与一段式氧化锆种植体( Y-TZP, WIELAND),根据表面处理方式分为终烧结表面、喷砂表面及喷砂加热酸蚀处理表面;标准对照组选用BEGO钛种植体表面。各组圆盘试件及种植体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Keyence 3D激光显微形貌测量显微镜进行表面显微形貌观察与测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统计学差异。结果:各组CAD/CAM氧化锆试件表面显微形貌观察显示,喷砂后表面出现边缘锐利的凹坑及沟槽;喷砂加热酸蚀处理后,氧化锆表面可见纳米级的微小孔隙及沟纹。氧化锆种植体粗糙度测量结果显示:终烧结组的表面粗糙度值(Ra=0.69μm)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01),喷砂组Ra值(Ra=1.30μm)显著低于喷砂加热酸蚀组(Ra=1.49μm)及BEGO钛种植体组(Ra=1.57μm)(P<0.01),而喷砂加热酸蚀组与BEGO钛种植体组则无显著差异(P=0.196)。结论:CAD/CAM氧化锆试件终烧结后喷砂或喷砂加热酸蚀处理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表面粗糙度,热酸蚀处理能够改变氧化锆表面的纳米级微观结构。

  • 气动超声手机处理肩台对氧化锆全冠边缘密合性的影响

    作者:周建营;邓久鹏;戚月明;张婧瑜

    选取15个前磨牙,随机分成3组,每组5颗。 MANI TF-13车针、TR13-EF车针和气动超声手机3组分别处理肩台,制作二氧化锆全冠,观察微渗漏状况,并进行评估。气动超声手机精修肩台抗微渗漏的能力优于普通肩台处理方式。

  • 多发多病程前磨牙畸形中央尖1例

    作者:刘亚楠;王丽丽;胡灿;张颖丽;李祥伟

    该文报道1例因畸形中央尖折断导致严重根尖周感染的患者,其双侧上颌第二前磨牙、下颌前磨牙共6颗牙均患畸形中央尖,而且患牙处于不同病变发展阶段,经对症处理,治疗效果良好。结合该罕见病例并回顾相关文献,总结畸形中央尖患牙的临床表现、分类和相应的治疗措施,为畸形中央尖患牙的早期诊疗和其继发病变的预防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 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三根管1例

    作者:陈波;胡欢;李东;施琥

    前磨牙是切牙和磨牙之间的一个过渡牙。其根管系统变异较大,大多数上颌第一前磨牙为双根管,三根管较少见,研究表明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发生率为0~5%。然而,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未见报道。该文报告了一个罕见的病例: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三根管。

  • 数字化印模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刘一帆;郑秀丽;于海;高勃

    该文从逆向工程的角度阐述数字印模技术的工作原理,将该过程分为三维扫描、数据处理、三维重建、纹理渲染4部分,简要分析该过程中误差的产生来源。总结了几种常见扫描仪的技术特点,并概述该技术的临床工作流程及其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

  • 牙齿漂白技术规范操作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威(综述);刘树泰;柳忠豪(审校)

    牙齿漂白技术作为牙科美容医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学者的关注,但如何规范操作,台合理掌握适应证,对提高漂美效果、发展牙齿漂美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将对牙齿漂美技术的规范操作做一综述。

实用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