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 실용구강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3733
  • 国内刊号: 61-106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赵铱民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腭裂患者术后腭咽闭合状况的研究

    作者:魏建华;封兴华;宗小娜;王兵;马威

    目的:研究腭裂术后患者语音清晰度同腭咽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将23名行腭裂修复术的复查患者按语音清晰度差异,分成语音缺陷组(IAr)和语音清晰组(NAr).用鼻咽纤维镜观察并摄录他们的腭咽图像,用腭咽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患者发[a]、[i]二个单韵母时的腭咽闭合不全率(RVPI)、矢状闭合不全率(RSVPI)、冠状闭合不全率(RCVPI).对两组患者以上3 个指标进行了对照.结果:发[a]时2 组患者RVPI无明显差异,发[i]时有显著性差异;2 组发二音时软腭动度均有明显差异;侧壁动度均无差别.结论:术后患者发[i]时的RVPI及软腭动度可以作为评价腭咽功能及语音清晰度的指标.

  • 间接性颞下颌关节损伤后IL-8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胡开进;周树夏;戴毅敏;孙庆妹

    目的:通过观察羊颞下颌关节(TMJ)间接创伤后不同时期髁突软骨中IL-8的表达,探讨IL-8在TMJ 创伤后导致TMJ 骨关节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自制撞击装置造成山羊双侧颞颌关节间接性创伤.分别于伤后2 h、7 d、1 月、3 月取材,并以正常TMJ 作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法进行观察.结果:TMJ 创伤后髁突软骨中IL-8的表达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其着色程度越靠近结构破坏区越明显.结论:IL-8在TMJ 创伤后导致TMJ 骨关节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舌癌、舌乳头状瘤中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及其与Bc1-2蛋白表达关系

    作者:郅克谦;林兆全;袁祥民;温玉明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与舌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69 例标本,其中正常舌粘膜7 例、舌乳头状瘤20 例(维汉各10)、舌癌42 例(高分化鳞癌30 例,中分化鳞癌12 例维汉各21 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并进行光镜下观察.结果:不同民族和不同性别之间,凋亡指数(TI)及增殖指数(PI)无显著性差异(P>0.05);舌乳头状瘤组较正常组凋亡指数和增殖指数均增高(P<0.05);舌癌组中,随恶性程度的增加,增殖指数显著增高,凋亡指数降低(P<0.05); Bcl-2蛋白表达,自乳头状瘤→高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而逐渐降低(P<0.05); 乳头状瘤组,PI与TI呈正相关(r=0.613);舌癌组,PI与TI呈负相关(r=-0.601), Bcl-2蛋白表达与TI呈负相关(r=-0.484).结论: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bcl-2基因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使肿瘤细胞迅速聚积.

  • 双侧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下颌术后骨的稳定性的研究

    作者:程波;东耀峻;杨学文;李祖兵;黄群;余世斌

    目的:探讨双侧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后退下颌骨以钢丝结扎固定两骨段加颌间固定术后骨的稳定性,了解导致复发的有关因素.方法: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手术后退下颌的患者14例,于手术前1 周,手术后1 周,术后6 个月分别拍摄定位头颅侧位片及许勒位X 线片,用于测量下颌移动的距离及确定下颌骨髁状突的位置.结果: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为27.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下颌后退的距离与复发相关.结论:BSSRO后退下颌骨的距离越大,术后下颌骨向前移位的可能越大.

  • 氟素制剂促进离体乳牙再矿化作用的比较研究

    作者:吴礼安;杨富生

    目的: 比较3种常见氟素制剂对乳牙体外矿化的促进作用,评估其防龋效果.方法: 36个乳牙,随机分为4组,开窗,酸蚀.1、2、3组分别涂布100 g/L (NH4)2MoO2F4、380 g/L Ag(NH3)2F、APF-LaCl3 3 min,第4 组作对照,随后置入5 ml矿化液中.4 d后检测矿化液中Ca2+浓度,计算其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3种氟素制剂处理组再矿化液中Ca2+均显著减少,其中以APF-LaCl3 组和380 g/L Ag(NH3)2F组减少多,两组间无差异,但同100 g/L(NH4)2MoO2F4组差别显著.结论: 3种氟素制剂都可有效的促进乳牙体外再矿化,其中APF-LaCl3和380 g/L Ag(NH3)2F效果佳,优于100 g/L(NH4)2MoO2F4.

    关键词: 氟素 矿化 乳牙
  • 糖尿病患者唾液葡萄糖含量分析

    作者:孙慧斌;李宁毅;钟德钰;王颜刚;初开秋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唾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改变,并观察高血糖状态下唾液糖与血糖的关系.方法:实验组为60 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为60例正常人.收集实验组及对照组清晨非刺激状态下自然分泌的全唾液,进行葡萄糖含量分析,同时行空腹血糖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的唾液葡萄糖含量为(1.950±0.179) mmol/L,高于对照组的(0.953±0.124) mmol/L,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糖尿病组的唾液葡萄糖含量与血糖浓度有显著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唾液腺分泌功能发生改变,这可能是机体在长期高血糖状态下对唾液腺的损害,可视为糖尿病这一全身性代谢疾病的口腔局部表现.

  • 甲状旁腺激素对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骨钙素分泌的影响

    作者:陈新梅;肖明振;倪龙兴;范继红;张亚庆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对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细胞在对照组(含φ=15% FCS、10 mmol/L β-磷酸甘油和50 μg/ml 抗坏血酸的DMEM 培养液)和实验组(含33.3 nmol/L PTH的对照组培养液)连续培养35 d,每3~4 d换液一次.放射免疫检测骨钙素含量.结果: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的对照组和PTH组骨钙素的水平均较低,21 d后2 组骨钙素水平升高,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TH 可促进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的分化和矿化,促进牙本质或牙本质样基质的形成.

  • 几丁质/rhBMP2/胶原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富林;毛天球;王常勇;赵明;王会信

    目的:研究几丁质作为骨缺损充填材料和rhBMP2载体的可行性.方法:制备多孔几丁质及几丁质/rhBMP2/胶原复合物,进行了几丁质、几丁质/rhBMP2/胶原复合物修复兔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通过X线片、组织学检查评价其骨缺损修复能力.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几丁质具有一定的骨引导活性, 与rhBMP2复合后,成为既具有骨引导活性、又具有骨诱导活性的复合植骨材料,具有较强的骨缺损修复能力.结论:几丁质适于作为骨替代材料及BMP的载体,但在材料的强度和表面活性上还需要改进.

  • Fas/FasL在牙髓炎症过程中的分布及意义

    作者:余擎;吴补领;肖明振;王宁

    目的:观察Fas/FasL基因及其蛋白在正常牙髓和炎症牙髓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其在牙髓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杂交方法.结果:正常牙髓组织中Fas表达量不高,FasL呈阴性表达,而在牙髓炎症过程中两者均有阳性表达,且其组织细胞的分布与TUNEL法的结果相似.结论:牙髓炎症过程中的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Fas介导的.LPS等一些因素可能使牙髓组织细胞膜上的Fas和FasL的表达量增加,从而通过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引起细胞凋亡.

  • 补锌对种植体骨整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海军;刘宝林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锌对种植体骨整合率的作用.方法:应用家兔钛种植体动物模型,测定补锌对种植体骨整合率的影响.在家兔双侧胫骨近心端各植入1枚钛种植体后,动物随机分为补锌组和对照组.补锌组动物肌注10 g/L硫酸锌,4 mg/kg,1次/d.对照组则肌注等量的生理盐水,1次/d.分别于术后1、2、4、8、12 周处死动物,测定种植体骨整合率、种植区骨锌含量、血清Cu/Zn值等指标.结果:补锌能够使种植区骨锌的含量在术后1~4 周显著增高,从而促进种植损伤区骨的形成和钙化,提高种植体的骨整合率.结论:种植体术后早期(1~2 周)适量的补锌能够提高种植体骨整合的速度和质量,且对机体代谢无明显影响,是安全的.

    关键词: 牙种植体 骨整合
  • 颈椎骨成熟度与头帽颈牵引矫治时机的选择

    作者:李永明;林珠;段银钟

    目的:根据颈椎骨成熟度,通过A 点变化的研究,为临床采用头帽颈牵引矫治Ⅱ类错牙合佳时机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观察35 例临床诊断为Ⅱ类1 分类错牙合且伴有面中部突出患者的X 线头颅侧位定位片,依据O'Reilly制定的标准确定每位患者的骨龄.分析、比较不同颈椎骨发育阶段头帽牵引矫治前后A 点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颈椎骨发育阶段与达到大矫治效果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二,三阶段A 点的变化为显著.结论:选择S2-3阶段进行头帽牵引矫治Ⅱ类Ⅰ分类错牙合可以获得大的矫治效果.

  • 应用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骨质缺损的组织学研究

    作者:陈刚;刘宝林;王大章;李唐新;郑光勇;胡静

    目的:观察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过程中,新骨组织形成与改建活动的特点,探讨新骨生成的规律. 方法:家猫14 只为实验对象.其中12 只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动物10只):以0.4 mm×2 次/d 的速度与频率牵张整复腭裂缺损.于术后固定期2、4、6、8 及12 周,观察期结束前6 d,各对2 只动物肌注四环素标记(30 mg/kg).6 d后取标本,切片行荧光显微镜及组织学观察,并与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动物各2只)结果对比. 结果:实验组标本牵张区新骨组织均为膜内成骨,由中央向外分为胶原纤维区、新骨形成区及改建成熟区;随时间发展,新生骨逐渐取代纤维组织并改建成熟.软组织也得到相应伸展.对照组裂隙无自行修复. 结论:应用牵张成骨术矫治腭裂骨质缺损,以原位产生新骨,增加骨量的方式推移骨运送盘封闭腭裂裂隙.在良好固定条件下,新骨形成与改建活跃,终整复腭裂骨质缺损并适应功能需要.

  • 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和牛骨形成蛋白异位诱导成骨的比较

    作者:戴毅敏;陈新梅;毛天球;韩亮;马秦;陈富林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rhBMP-2)和牛骨形成蛋白(bBMP)分别与珊瑚/聚乳酸形成复合人工骨的异位诱导成骨活性,同时比较两种骨形成蛋白的成骨效率. 方法:把rhBMP-2和bBMP分别与珊瑚/聚乳酸形成复合人工骨,进行小鼠肌内种植1、3、6周后,组织学观察和组织形态测量,比较其异位诱导成骨活性.结果:rhBMP-2和bBMP存在骨诱导差异,rhBMP-2诱导成骨量相对较少但血管、骨髓含量丰富,bBMP则相反.结论:两种BMP都具有良好的诱骨活性,但在成骨量和血管、骨髓样组织的形成量上有明显不同.

  • 以管状脱矿骨基质支架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

    作者:何黎升;陈书军;雷德林;杨维东;陶凯;陈富林;毛天球

    目的:探讨应用脱矿管状骨基质支架复合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在动物体内构建组织工程骨的方法.方法:体外培养的新西兰兔骨髓基质细胞,经地塞米松诱导后,与藻酸钙凝胶混合,置入长约1~1.5 cm、管径约0.2~0.5 cm的脱矿管状骨基质内,以自体细胞移植方式,将脱矿管状骨基质/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物异位植入新西兰兔皮下组织,分别于4、8 周取材进行大体、X 线摄片显示呈点状阻射影.结果:4 周时可见复合物中有类骨组织和新骨形成,X 线摄片和组织学观察.8 周时,新生骨组织类似正常成熟骨组织,呈板层结构,细胞椭圆形,位于陷窝中,排列规律,X 线摄片显示呈均一阻射影,对照组仅有少量类骨组织形成.结论:脱矿管状骨基质为骨髓基质成骨细胞提供了外部支架,藻酸钙为骨髓基质成骨细胞提供了三维的立体载体结构,细胞在其中生长、分泌细胞外基质,终形成新生骨组织.

  • 颌面部不对称畸形的正颌外科治疗--附44例报告

    作者:刘彦普;顾晓明;彭品祥;刘宝林;商洪涛

    目的:探讨治疗颌面部不对称畸形的各种正颌手术方法组合,为治疗这种畸形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随访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1987~1999 年用正颌外科治疗的44 例颌面部不对称性畸形患者,总结其临床疗效和经验.结果:除一例患者偏颌畸形术后1 年复发外,其余患者均恢复了对称的面部形态、咀嚼功能、咬合关系和咬合平面,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应根据患者不对称畸形的不同原因和部位制定相应的正颌治疗方案,选择不同的术式组合,同时结合关节手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指套牙刷口腔保健作用的试验观察

    作者:邱洪晟;刘漪;杨自更;刘爱中;刘健;张京雷;李力

    目的:探讨指套牙刷的口腔保健作用.方法:用自制硅胶指套牙刷刷当天拔出牙的牙面、标准硬质石膏试件及健康成人口腔牙齿,然后检测牙面菌斑去除度、试件表面磨损度及刷后牙刷存菌数.结果:指套牙刷刷3~5 min后,牙面菌斑去除度与通用牙刷相同;试件表面磨损0度率为93.3%(28/30),优于通用牙刷的23.3%(7/30);刷后牙刷存菌数低于通用牙刷.结论:指套牙刷可有效去除牙面菌斑,牙面磨损少且刷后牙刷存菌数低,具有较好的口腔保健作用.

  • 颈外动脉介入治疗面颈部肿瘤围手术期的观察与监护

    作者:王艳清;史庆辉;孟庆江;石利强

    目的:总结颈外动脉介入治疗面颈部肿瘤围手术期的监护经验.方法:对92 例颌面及颈部肿瘤患者进行颈外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其中栓塞30 例,动脉灌注42 例,单纯造影20 例.术前重点做好心理护理,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尤其是造影剂反应、抗肿瘤药物反应、栓塞反应和有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做好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结果:30 例血管瘤,行永久性栓塞5 例,症状明显改善;行术前辅助性栓塞25 例,术中出血平均减少75%;32 例恶性肿瘤药物灌注后病情均不同程度缓解;造影定性诊治准确率达93%.发生并发症7 例,占7.6%,经处理6 例无后遗症,死亡1 例.结论:对面、颈部肿瘤行颈外动脉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观察与监护对提高疗效、防治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 人咬肌和颞肌的肌构筑及生物学特性

    作者:刘静;张跃蓉;张永;李名扬

    目的:查明人咬肌和颞肌的肌构筑特征,分析两肌各部的生物力学属性,探讨其生理功能.方法:对人10 侧咬肌和颞肌的构筑指数作测算和量化分析.结果:咬肌和颞肌均属多羽肌范畴,尤其是咬肌浅部内存在有多层腱板,肌纤维以浅─深两面附着于腱板上.对咬肌浅、深两部,颞肌前、后两部的肌构筑指数分别作两两比较,其构筑指数在各部间均有明显不同.其中,颞肌后部肌质量值大,咬肌浅部次之,咬肌深部轻.而生理横切面积则是咬肌浅部大,依次为颞肌后部、颞肌前部、咬肌深部.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各部肌的生理横切面积/肌质量比率的排序为:咬肌深部比值高, 咬肌浅部和颞肌前部相近,低者为颞肌后部.颞肌后部肌纤维长,咬肌深部肌纤维短.以上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咬肌深部属力量型肌,咬肌浅部和颞肌前部兼备力量和速度,而颞肌后部相对倾向于速度型肌.咬肌深部和颞肌前部在维持下颌位置和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咬肌浅部和颞肌后部是产生咬合力和下颌快速移位的主体.

    关键词: 咬肌 颞肌 肌构筑
  • 渐进性咬合紊乱对幼年兔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作者:刘晓东;王美青

    目的:探讨幼年期的渐进性咬合紊乱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18只7周龄的新西兰白兔,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固定矫治技术造成实验组渐进性咬合紊乱,在1、2、3月对TMJ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变化主要在下颌髁状突上,1 月组表现为髁突的中外侧层次结构紊乱.2 月组退行性改变和修复反应并存,并观察到两侧髁突与关节盘粘连.3月组层次结构基本恢复,软骨厚度相对较薄.结论:幼年期的渐进性咬合紊乱可引起颞下颌关节退行性改变.

  • Ⅱ类高角患者矫治后颅面结构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峰;段银钟;刘岚;毕惠贤

    目的:探讨Ⅱ类高角患者矫治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采用Tweed-Merrifield 骨骼测量法对14 例安氏Ⅱ类高角病例治疗前后组织改变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1)FMIA及Z 角在治疗后增加并具有显著差异(P<0.05);(2)ANB 治疗后减小,SNB 增大且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3)牙合平面角(OP-FH)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治疗过程中,我们成功地控制了:(1)面部垂直向的生长;(2)牙合平面的旋转;(3)下切牙直立于基骨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结果,使颜面更加协调美观.

  • 钛网与前臂游离皮瓣闭合式三维重建上颌骨缺损

    作者:孙坚;李军;张志愿;叶为民;何悦

    目的:探讨应用钛网与前臂皮瓣对上颌骨缺损行闭合式三维重建方法的可行性.方法:自2000-03起,我们对10 例上颌骨因肿瘤及外伤后缺损的病例,分别行上颌骨次全切除7 例,全上颌切除 3例,其中Ⅱ类缺损7 例,Ⅲ类缺损3 例.同期采用钛网支架对上颌骨各壁进行构筑,恢复其外形;并对暴露在口腔或鼻腔内的创面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行闭合式修复.结果: 10 例上颌骨缺损的病例经3~18 个月随访观察,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 例上颌全切的病例,采用了前臂游离皮瓣折叠修复.恢复了鼻腔、腭部、上颌牙槽及牙弓的外形.经CT检查证实,肿瘤未见复发.张口度2.5~4 cm,进食时无食物从鼻腔返流,语言较为清晰,其中3 例钛网支架构筑的外形已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能进普食.2 例上颌骨全切的病例修复术后6~12 个月,经鼻咽内窥镜检查,可喜地发现钛网内衬有正常软组织覆盖.结论:应用钛网支架构筑上颌骨缺损的外形,其上覆盖前臂桡侧游离皮瓣,此种闭合式三维重建上颌骨缺损的方法,经临床证实,术后基本恢复了上颌骨的外形和功能.该手术简便可行,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 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成骨细胞机制初探

    作者:郭传瑸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侵入成骨细胞过程中,细菌和细胞各自所起的作用.方法:半对数生长期金黄色葡萄球菌6571为实验用菌株.成骨细胞培养自健康成人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去除的骨块.氯霉素、利福平、新生霉素、放线菌酮和Monodansylcadaverine作为细菌或成骨细胞的抑制剂,研究它们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成骨细胞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氯霉素、利福平、新生霉素和Monodansylcadaverine处理组的细菌侵入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放线菌酮处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金葡菌在侵入成骨细胞过程中自身需合成蛋白质、RNA和DNA;成骨细胞摄入细菌需借助受体介导的细胞吞饮作用;成骨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受抑制时能增强对细菌的摄入.

  • Fas抗原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韩志辉;薛振恂

    目的:了解Fas抗原表达与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关系. 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31 例小儿血管瘤,10例血管畸形组织标本中Fas抗原的表达及特征.结果:Fas抗原在小儿血管瘤中阳性表达;在血管畸形中阴性表达.结论:Fas抗原与婴幼儿血管瘤自然消退密切相关.

  • 烤瓷修复中牙髓病变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作者:曾云聪;陈兆社

    金属烤瓷冠是应用广泛且较为理想的一种修复体.对于活髓牙而言,修复学原则之一是尽量保存和保护基牙牙髓组织.在修复过程中有诸多原因可引起基牙牙髓组织反应,甚至导致牙髓组织坏死.近几年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就烤瓷冠修复中存在的牙髓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总结如下:

  • 喷砂洁牙对菌斑指数的影响

    作者:林松杉;章禾;赵颖煊;刘奕;方雅红;李盈杰

    以往在龈上洁治后常规用橡皮杯和抛光膏进行牙面抛光,以减少菌斑的形成.近几年随着喷砂设备的改进,越来越多的牙医采用喷砂洁牙方法进行牙面抛光.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观察喷砂洁牙对菌斑指数的影响.

  • 迪散特效牙齿脱敏剂治疗牙齿感觉过敏症

    作者:邱敏强;王亚雯;戴忠友

    采用迪散特效牙齿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选择门诊主诉对酸甜冷热过敏、检查为非龋性牙颈部缺损、未穿髓、未作充填、对温度刺激机械探痛敏感的患者90例,260个牙.分为两组:实验组46例,159个牙;对照组44例,101个牙.年龄28~75岁.

  • 前牙缺失伴个别基牙松动粘结修复的临床观察

    作者:燕贵军

    个别牙缺失,在基牙伴有牙周病松动的条件下,进行常规修复就较为困难.近年来由于粘结技术的发展,为临床提供了修复这类缺失的可能.我科自1999年采用镍铬合金铸造粘结桥,修复前牙缺失伴个别基牙松动,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 龈下超声治疗牙周脓肿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永兰;吴陈炫;李庆红;孙志莹

    牙周脓肿是牙周炎发展到晚期,出现深牙周袋后的一个常见的伴发症状.传统的牙周脓肿的治疗方法是去除患牙表面的大块牙石,切开引流脓液,冲洗上药,全身使用抗生素.龈下超声刮治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省时省力且能够有效清除龈下牙石菌斑的方法.本文对68 个牙周脓肿患牙用龈下超声细线器彻底治疗,50个患牙行传统牙周脓肿的治疗方法,并将临床指标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 冰冻切片对腮腺肿块诊断价值的分析

    作者:孙晓宝

    腮腺肿块在口腔颌面外科甚为常见,确定其性质对于手术的进行及愈后效果较为重要.腮腺肿块的术前诊断主要依据临床检查、CT、MRI 等非侵袭性手段及针吸细胞学检查等,但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也经常应用并且是较为重要.局部活检要打开肿瘤包膜易于引起肿瘤扩散和转移.针吸活检虽然广泛的应用,但其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较低.本文对168 例腮腺肿瘤进行回顾分析,目的在于评价冰冻切片在临床中的意义.

  • 模板与螺旋CT 影像辅助下的牙种植术

    作者:冷斌;王贻宁;白洁;吴朝晖;施斌

    CT 扫描已应用于牙种植,但仅凭CT 检查仍难以做到精确种植,因为从CT 影像中获得的有关信息在术中会有一定削弱,并且CT 影像中没有修复的有关信息.本研究拟探讨螺旋CT 在牙种植术中的作用并建立一种可用于CT 扫描与牙种植手术定位的模板技术.

  • 上下颌前牙残根兼重度深覆牙合的固定义齿修复

    作者:王林;朱文忠;惠新民;董斌

    上下颌前牙残根,临床上较常见,其修复既可用塑料一次桩冠法修复,亦可用金瓷核桩冠修复,不同的修复方法效果也不尽相同.我们在临床遇到这样一些病例,即上颌前牙全部残根兼重度深覆牙合,且伴有后牙不同程度的磨损,用金属烤瓷核桩冠、升高咬合、龈成形术及牙槽突切除术治疗40例此类患者,效果满意.现将修复体会介绍如下:

  • Ω曲联合光固化树脂修复前牙缺失

    作者:敖同江;王文;戴琳

    Ω曲(omega loop)是常用的口腔固定正畸曲,常在弓丝末端作为与圆管末端结扎曲,常用作支抗.我们自1996年起尝试采用Ω曲作为支架联合光固化树脂一次性修复个别前牙缺失69 例,随访0.5~5 年,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门诊患者 69例,男性31 例,女性38 例, 年龄15~55 岁.患者均为个别前牙缺失,其中1|1 缺失31 例;2|2 缺失18 例;1|1 缺失12 例;2|2缺失8 例.大部分为外伤或龋病、根尖周炎导致的上、下颌前牙缺失.

  • 口腔扁平苔藓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作者:乔鸣芳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是口腔粘膜常见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而尚无特效疗法.国内外学者应用免疫药物治疗OLP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OLP 的发生与局部的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强的松为中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免疫抑制剂;曲安奈德注射液又名曲安缩松注射液(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jection, 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是一种长效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宁康口内胶(nincort, 台湾杏辉药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是一种激素类局部用药.

  • 腭弓与Nance腭托联合支抗在正畸矫治中的应用

    作者:刘岚;王峰

    腭弓(transpalatal arch 简称TPA)是从右侧上颌第一恒磨牙带环腭侧延伸到左侧第一恒磨牙的一种弓形装置,可用于加强和稳定磨牙支抗.一般腭弓可保留到正畸治疗的后完成阶段.Nance腭托与传统舌弓不同,腭托的前部不与前牙接触,而是通过一个小的塑料基托与硬腭前部接触.

  • 单个牙控根辅簧矫治尖牙长轴内倾

    作者:徐鸿骏;黄良平

    临床工作中,方丝弓矫治的第二阶段内收前牙的过程中,往往产生尖牙长轴内倾.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用方丝作牙根舌侧转矩矫治.在方丝矫治单个尖牙时,往往因为方丝用于单个牙时,不易调整,并且不易压入托槽.笔者利用控根辅弓原理,并加以改进制成单个牙的控根辅簧(如图1所示),辅助矫治单个牙长轴唇舌(唇腭)向倾,收到满意的效果.

  • 从口腔中分离出一株环状芽孢菌

    作者:王华新;杨丽;于水江;宋亚军

    我们从门诊1 例口腔包裹性炎症患者口腔分泌物中分离出一株环状芽孢杆菌,现报道如下:患者,孙某某,女,62 岁,因口腔中生长包块并有脓性分泌物而就诊.查体:面部表情呈痛苦状,左颊部生长一包块,口腔粘膜有大面积溃疡,并有脓性分泌物.体湿:37.6 ℃,化验:血常规:WBC 13.8×109/L,N 0.86, L 0.14.穿刺包块将穿刺物接种于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各两块,除一块巧克力平板置于CO2烛缸外,其他均置于厌氧袋或空气中,连续两次均分离出环状芽孢杆菌,参考药敏试验结果,用环丙沙星治疗7 d,包块消失,各项检查恢复正常.

  • 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在干槽症预防中的应用

    作者:焦惠民;董金凤;薛荣奇

    干槽症是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病因是因为牙槽窝过大、创伤过大和继发感染,其发生机制是纤维蛋白溶解、激肽形成,破骨细胞溶骨活性增强,发生骨溶解,局限性骨质破坏,伴发感染, 接触刺激,剧烈疼痛,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低热、乏力等.目前治疗干槽症的方法是以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使用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填塞牙槽窝的方法预防干槽症,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 口腔颌面部牙源性骨髓炎X 线、B超对照分析

    作者:石利强;郭军;孟庆江;史无例;王艳清;史庆辉

    口腔颌面部骨髓炎是口腔颌面外科的一种常见病,临床上以牙源性骨髓炎为多见,多由于根尖周感染和智齿冠周炎未能及时正确处理所致,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上分为中央性骨髓炎,边缘性骨髓炎.我院1985-09~1999-12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口腔颌面部骨髓炎47 例,我们对其X 线及B 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 颊脂垫移植替代植皮修复上颌骨切除后面颊部组织缺损

    作者:刘中寅;张兴华;蒋子超

    上颌骨切除术后遗留的面颊部粘膜侧软组织缺损,常应用游离断层皮片移植修复,既增加了供皮区的创伤,延长了手术时间,术后又常因植皮挛缩导致张口受限.1997 年以来我们采取带蒂颊脂垫移植替代植皮手术,即刻修复上颌骨切除手术导致的面颊部粘膜侧软组织缺损22例,获得满意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 后牙残根、残冠、纵折牙的治疗

    作者:李小凤;张岩玲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视,人们对牙齿的保留意识也逐渐增强.我科自1998年来对后牙残根、残冠、纵折牙采取修复治疗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196个后牙残根、残冠、纵折牙的修复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 应用种植机与涡轮机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对比

    作者:丁芳;李风元

    我们应用种植机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99-08~2000-08,本院口腔门诊要求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140 例,其中男性69 例,女性71 例,年龄18~63 岁,平均33 岁.阻生类型为垂直位15 例,前倾位46 例,水平位79 例.种植机型号为"瑞士Physio dispenser,5000",转速为2 700 r/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3 min.

  • 楔状缺损情况临床调查

    作者:马然;陈建霖

    楔状缺损为中老年人多发病,其发病原因也不尽相同.我们对一组中老年人的楔形缺损患病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隐形义齿保持先天性恒牙缺失矫治效果临床观察

    作者:刘顺勤;刘昌

    先天性恒牙缺失在临床上常见,我们对类似情况的确诊后需做义齿修复的患者,用隐形义齿代替保持器进行疗效维持,现报告如下:

  • 阳极氧化铝合金牙弓夹板的体外抗腐蚀研究

    作者:邵方;李明春;杨军

    牙科用合金在口腔环境中的腐蚀已引起重视.铝合金的阳极氧化被广泛用于工业铝材的防腐和表面装饰,但未见用于牙弓夹板表面处理的文献报道.如何增加铝合金牙弓夹板的耐腐蚀性,降低铝离子析出,提高其生物相容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技术对铝合金牙弓夹板进行表面氧化处理,以失重法与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研究其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能.

  • 与牙冠修复相关的牙周组织结构

    作者:陈吉华

    在冠修复时,自然牙不可避免地要被磨削而形成基牙,在此过程中磨削对牙体,牙髓等组织要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牙齿周围组织也将产生暂时或永久的损伤,因此,在基牙预备时必须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另外,临床修复过程中,有一些仅要对基牙进行必要的磨切预备,但也有一些情况除必要的牙体组织磨改,还需进行大量的牙齿调改或去髓处理(特别是旋转牙等牙位不正的情况下),这时修复体对基牙周围组织就会产生加倍的损伤.

实用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