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 실용구강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3733
  • 国内刊号: 61-106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赵铱民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3 种方法充填下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的实验研究

    作者:尼娜;李良忠;王欢;张成飞

    目的:探讨Obtura Ⅱ、冷侧压法与Thermafil充填下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的效果.方法:分别用Obtura Ⅱ、冷牙胶侧压与Thermafil 3 种方法充填下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每组7 例,X线观察气泡、侧枝和网状根尖三角的出现几率;透明牙法观测根尖渗漏;牙根切片比较牙胶、糊剂、空隙占根颈、根中、根尖三横截面管腔面积百分比.结果 :Thermafil组网状根尖三角出现概率高(4/7),P<0.05;冷侧压法染色线长(1.47±0.14) mm,与其他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Thermafil组牙胶占根中、根尖横截面面积百分比高(P<0.05),糊剂在三截面中占比例低(P<0.05).ObturaⅡ组在根中截面空隙比例低(P<0.05).结论:在3 种充填方法中,Thermafil组C形根管根尖充填效果好,ObturaⅡ组在根中充填效果好.

  • 抗伴放线放线杆菌IgY的制备及抑菌试验研究

    作者:吴东风;聂荣庆;唐宁;张进;文珠;胡国柱

    目的:观察伴放线放线杆菌诱导母鸡产生特异性IgY抗体情况,以及其抑制伴放线放线杆菌(A.a)和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C.g)生长效果.方法:应用免疫接种法、水稀释法、盐析法、液体培养抑菌法、以及ELISA法,诱导、提取和纯化IgY抗体,取一定量抗体与细菌共同培养,测定抑制伴放线放线杆菌和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生长效果.结果:两步硫酸铵盐析沉淀的IgY抗体纯度达85.6%~90.3%;抗原结合效价为1∶ 32 000;抗伴放线放线杆菌IgY抗体与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交叉免疫反应的抗原结合效价为1∶ 8 000;当抗伴放线放线杆菌IgY抗体浓度在5.0、1.0、0.1 g/L时,细菌浓度在5×108 CFU/L培养24 h其抑菌率分别为31.60%(P=0.004)、10.24%(P=0.024)、-3.30%,培养72 h其抑菌率分别为64.20%(P=0.004)、53.21%(P=0.002)、11.20%.细菌浓度在1×108 CFU/L培养24 h其抑菌率分别为35.71%(P=0.004)、30.95% (P=0.012)、11.11%,培养72 h其抑菌率分别为65.11%(P=0.005)、54.04%(P=0.002)、16.17%;5.0 g/L的抗伴放线放线杆菌IgY与1×108 CFU/L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培养24 h其抑菌率为41.61%(P=0.005),培养72 h抑菌率为86.99%(P=0.014).结论:伴放线放线杆菌能够诱导母鸡产生高效价的特异性IgY抗体,该抗体在一定的浓度内有抑制伴放线放线杆菌和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生长的作用;伴放线放线杆菌与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存在着共同抗原.

  • 力学刺激对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系增殖的影响

    作者:何海波;唐休发;李龙江;华成舸;李良

    目的:比较不同大小的力对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系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系ACC-2,ACC-M,建立双轴力学刺激细胞模型,用不同大小力刺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CC-2,ACC-M增殖变化.结果:不同大小的力及作用时间对ACC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这种影响还具有随时间延续而变化的特性.结论:力对细胞增殖有影响并与力大小和作用时间相关.

  • PCNA在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的表达

    作者:刘红艳;宋晓晨;董福生;高福禄;王春艳;马宏伟

    目的:观察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糖尿病小鼠颌下腺中的表达.方法:选取3、4、6、8、10 月龄db/db糖尿病小鼠及相应月龄的db/+m正常小鼠颌下腺,应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后进行图象分析,统计PCNA在颌下腺组织内表达的细胞阳性率.结果:随着糖尿病的发展,颌下腺组织出现腺体萎缩及及颗粒曲管数目减少,实质细胞排列不整齐,呈簇状堆集,结缔组织、纤维及血管增多.PCNA 在对照组及糖尿病组颌下腺中均有表达,对照组PCNA细胞阳性率高于糖尿病组.糖尿病组PCNA细胞阳性率随病程延长呈减弱趋势,且减少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① db/db糖尿病可导致颌下腺组织萎缩及实质细胞形态学改变.②PCNA 表达逐渐减弱,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糖尿病可能导致颌下腺腺体增殖活动的减弱.

  • 五倍子不同组分对口腔细菌生物膜的清除效应

    作者:赵今;朱昞;周学东;李继遥;肖晓蓉

    目的:研究五倍子不同提取组分对5 种主要与致龋密切相关的生物膜细菌生长抑制及清除的作用,为临床试验提供药物作用的浓度范围.方法: 选择与龋病发生密切相关的5 种口腔细菌,五倍子不同提取组分为五倍子多酚性化合物(GCE)、五倍子B(GCE-B,300 ml/L乙醇提取物1.80 g/L)、五倍子C(GCE-C,500 ml/L丙酮提取物4.67 g/L)、五倍子D(GCE-D,1 000 ml/L丙酮提取物0.80 g/L)、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扫描电镜观察观察口腔细菌在MBECTM-Device上形成细菌生物膜的能力和形成情况;测定五倍子不同组分对5 种口腔细菌的小抑菌浓度MIC(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和对5 种细菌生物膜的小生物膜清除浓度(minimal biofilm eradication concentration,MBEC).结果:在MBECTM-Device 提供的桩钉表面上口腔细菌能形成良好的生物膜结构,不同时段取出的样本可以观察到细菌从定植黏附到生物膜形成以及成熟生物膜结构.五倍子不同提取组分对5 种口腔浮游细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五倍子多酚性化合物、五倍子B对5种口腔生物膜细菌抑制作用的效果好,其次为五倍子C和五倍子D,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甲酯对口腔生物膜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差.五倍子不同提取组分对5种口腔细菌生物膜的MBEC是MIC的2~16 倍左右.结论:中药五倍子不同提取组分中五倍子多酚性化合物和五倍子B对口腔生物膜细菌有很好的抑制和清除效应,MBEC比MIC能更客观的反映药物作用的浓度范围.

  • IPS-Empress Ⅱ铸瓷冠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樊聪

    目的:评价IPS-Empress Ⅱ铸瓷冠修复患牙5年的临床效果.方法:39 例患者的单牙缺失、牙体缺损、畸形小牙及变色牙用铸瓷冠、桥进行修复(共130 颗).于修复体粘固后2 周及6、12~60 个月复查评价临床效果.评价内容包括: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度、牙龈健康情况、牙敏感症状及颜色匹配.结果:96.2%的修复体保持完整.1 颗瓷冠因咬硬物致切端崩瓷;另1 颗瓷冠在修复3 个月后与纤维桩核同时脱落,系纤维桩粘固不良; 1 个全瓷桥折断,为咬合创伤造成.97.7%的瓷冠边缘良好.牙龈健康的基牙占修复牙数的92.3%,仅3 颗在复查时有明显炎症. 95.7%的活髓基牙修复1年以上仍保持活力,但2 颗牙发生根尖炎,表明在全瓷冠牙预备及酸蚀黏固时有可能会造成牙髓损伤.未发现继发龋、边缘变色及明显颜色不协调.结论:用IPS-Empress Ⅱ铸瓷冠对前牙行冠、桥修复可获良好临床效果,且具完好美观表现.

  • 占空比和脉冲频率对钛微弧氧化表面处理后与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作者:李健学;张玉梅;憨勇

    目的:观察钛试样在微弧氧化处理过程中,不同的占空比和脉冲频率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电解液由去离子水和Na2SiO3溶液组成,电压为300 V,时间3 min,占空比和频率分别为Ⅰ组0.2,500 Hz;Ⅱ组0.2,1 000 Hz; Ⅲ组0.04,1 000 Hz; Ⅳ组0.04, 500 Hz;Ⅴ组0.12,750 Hz.对钛试样表面进行处理后,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表面形貌,并对不同组别试件进行瓷粉烧结,用三点弯曲试验测出钛与瓷的结合强度.结果:频率在1 000 Hz时比500 Hz的膜层表面的微孔直径小,膜层厚度增加;结合强度Ⅳ组明显高于Ⅲ组(P<0.01),Ⅰ组高于Ⅱ组(P<0.05);占空比由0.04增加至0.2时,氧化膜表面分布的微孔直径无明显变化,结合强度Ⅲ组明显高于Ⅱ组(P<0.01),Ⅳ组高于Ⅰ组(P<0.01).微弧氧化组膜层与基底间无明显界线,结合强度明显高于未行微弧氧化组(P<0.01).结论:钛在烤瓷前经微弧氧化处理有利于钛与瓷的结合,且微弧氧化过程中不同处理参数对钛瓷结合强度有影响.

  • 吸烟和非吸烟者口腔良恶性肿瘤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

    作者:肖灿;周建华;惠建华;李卫东

    目的:研究吸烟与口腔肿瘤组织中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吸烟致口腔癌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2 例吸烟及32 例非吸烟口腔良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良性病变切除后其边缘正常组织设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结合高温高压组织抗原修复,对P5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按组织病理类型进行分析.实验所得数据由SAS软件进行统计检验.结果:吸烟组P53阳性表达率为90.91%,非吸烟组为46.88%,2 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和正常组织(P<0.01),良性肿瘤与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比较无差异(P>0.05),恶性肿瘤中,吸烟者P53表达的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结论:吸烟对p53基因可产生损害性作用,烟草的刺激可使p53基因发生突变,这可能是香烟致癌的重要机制.本研究结果表明吸烟是诱发人体遗传物质损伤的重要诱变因素之一.

  • LeFort I 型截骨术在陈旧性上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家武;刘磊;田卫东;郑晓辉;汤炜;肖金刚;董海;李晓宇

    目的:探讨LeFort I 型截骨术在陈旧性上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0 例陈旧性上颌骨骨折患者采用LeFort I 型截骨术进行治疗,考察其咬合关系等恢复情况.结果:28 例患者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恢复满意;2 例患者咀嚼功能恢复不理想,考虑为咬合平面的改建没有达到神经-肌肉的平衡.结论:LeFort I 型截骨术是治疗陈旧性上颌骨骨折一种较好的方法.

  • Bionator矫治器矫治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软硬组织变化

    作者:毛峻武

    目的:研究Bionator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骨性错(牙合)的效果.方法:对12 例患儿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①Bionator矫治器对上颌骨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②使用Bionator矫治器可使下颌体及下颌升支长度明显增长,使下颌生长方向有利于软硬组织侧貌面型的改善;③Bionator矫治器可减少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患者的上前牙唇向倾斜,上下前后牙槽高度均增加.结论:Bionator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的骨性错(牙合)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绿色荧光小鼠非血管化游离股骨移植的实验研究

    作者:林成;刘宝林;曹丽萍;刘晓辉;谢光远;韩泽民;杨耀武;陈小文

    目的:检验非血管化游离植骨块的活力,观察新骨来源和生成情况,进一步探讨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的愈合机制.方法:取15只转染绿色荧光蛋白的C57BL/6小鼠,截取一侧5 mm股骨(完整保留骨膜及部分肌肉附着),植入同近交系非荧光小鼠的5 mm股骨缺损区,术后3 d、1、2、3、4 周连续组织学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术后3 d:移植组织及其周边表现为炎症反应:出血、炎细胞浸润、移植骨少量吸收.1 周时骨吸收达到高峰,破骨细胞大量增生,未分化间充质细胞聚集,新骨开始形成.1例新生骨在术后2 周开始大量增生,1 例3 周时逐渐矿化成熟, 1 例 4 周时新骨与余留移植骨已不易区分.部分移植肌肉和新生骨组织术后有绿色荧光表达.结论:完整保留骨膜和部分肌肉附着的非血管化游离植骨块在短期内可以部分保留自身活力.新生骨大部分源于移植骨本身,移植骨膜在新骨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激光焊接间距对牙科铸造纯钛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娟芳;何惠明;张春宝;王忠义;沈丽娟

    目的:研究激光焊接铸造纯钛时不同的焊接间距对纯钛性能的影响.方法:将铸造钛试样按照焊接间距的大小分为4 组:0.00、0.25、0.50、1.00 mm组,肉眼、扫描电镜观察焊缝区外观,测试焊件的抗拉强度,整铸件为对照组.结果:各试验组焊缝区显示全层焊透、无明显气孔等焊接缺陷,断口电镜显示为延展性(韧窝)与脆性(气孔、裂纹)共存的形貌.各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抗拉强度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的焊接间距对铸钛的机械性能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激光 焊接
  • 以种植体法研究7.5~15.5 岁个体髁突的生长变化

    作者:谷岩

    目的:通过种植体法研究7.5~15.5 岁个体髁突每年的生长变化, 并探讨此阶段髁突生长方向.方法:研究样本包括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口腔正畸科Dr. Mathews自1967~1972 年之间收集的用于长期追踪观察的13 例未经正畸治疗的安氏I类个体(女8,男5).该组个体在拍摄初始的X线片前,根据Bjork种植体法,在下颌相应的位置置入3颗钛种植体,此后自7.5~15.5 岁每年拍摄头颅侧位片.根据下颌体置入的种植体建立参照线(X轴,Y轴),并以此作出相应的线距和角度测量.结果:髁突点及髁突上部大的骨质沉积发生在11.5~12.5 岁,分别为(3.61±2.58) mm 和(3.28±2.17)mm.髁突后点在8.5~9.5 岁骨质沉积量大,平均为(1.92±1.16) mm.经髁突后点(PC)的升支切线与X轴所成的交角(CRO)自7.5~15.5 岁持续减小.结论:通过对13例未经正畸治疗的个体7.5~15.5 岁期间髁突生长的量化研究表明,该组个体髁突的生长方向为向前向上.

    关键词: 髁突 种植体 生长
  • 超声和冲洗液联合应用在根管预备中的抗菌效果

    作者:黄辉;罗丽华;张晓希

    目的:研究生理盐水、次氯酸钠、口泰与超声波联合应用杀灭感染根管内厌氧菌的效果.方法:将120 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共120 颗患牙随机分为6 组,每组各20 颗患牙, A、B、C组均用超声法进行根管预备并分别以生理盐水、次氯酸钠、口泰作为超声冲洗液,A1、B1、C1组均用常规法手持器械根管预备并分别用生理盐水、次氯酸钠、口泰常规针筒式根管冲洗,根管预备前后分别取样进行厌氧培养.结果:A组厌氧菌减少程度明显大于A1组(P<0.01), B组厌氧菌减少程度明显大于B1组(P<0.01), C组厌氧菌减少程度明显大于C1组(P<0.01);B和C组的厌氧菌减少程度均明显大于A组(P<0.01); B和C组的厌氧菌减少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超声波在根管灭菌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口泰与超声波联合应用可有效杀灭感染根管内厌氧菌,其抗菌效果与次氯酸钠相近似,是一种较理想的根管超声冲洗液.

  • 蜂胶提取液生物安全性的初步评价

    作者:马丁;和红兵;吴恩格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300 g/L蜂胶提取液的生物安全性进行初步的评价.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应用体外细胞培养琼脂覆盖法对这种蜂胶提取液进行细胞毒性评价.利用大耳白兔检测这种蜂胶提取液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反应.结果:该蜂胶提取液的细胞毒性分级为0级;口腔黏膜刺激试验中实验动物未见局部及全身的不良刺激反应.结论:该蜂胶提取液不具有细胞毒性及对口腔黏膜的不良刺激反应.

  • 差速传代纯化大鼠牙囊细胞

    作者:刘晓辉;文玲英;方军;林成;刘源;金岩

    目的:建立一种简捷的分离培养和纯化大鼠牙囊细胞的方法.方法:分离出生后6 d SD大鼠上下颌第一和第二磨牙完整牙胚,剥离牙囊和成釉器,剪碎后酶消化并混合培养,再利用多次差速传代纯化牙囊细胞.结果:原代细胞为牙囊细胞和成釉器细胞混合生长,差速传代培养到第4代可获得纯化的牙囊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牙囊细胞呈长梭形或三角形,免疫组化染色抗波形丝蛋白阳性,抗角蛋白阴性.结论:利用多次差速传代可从混合培养的原代细胞中获得纯化的牙囊细胞.

  • 变形链球菌抑制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滤液抑菌活性考察

    作者:刘莹;张晶;佟明友;王丽;冉华松

    目的:获得一株对口腔变形链球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菌株,并对其发酵滤液的抑菌活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体外筛选法,从土壤中筛选出3 株对变形链球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对它们的性质进行考察.结果:初步鉴定它们均为地衣芽孢杆菌,其中1#菌对变形链球菌的抑制作用强,在30 ℃,pH 7.0,150 r/min的条件下,恒温振荡培养24 h,测其发酵滤液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效价为1 500 IU/ml.该发酵滤液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37 ℃放置1 h,活性下降了35%;60 ℃放置30 min,活性下降了47%,放置1 h,活性下降了50%;100 ℃放置1 h,活性仍能保持39%;121 ℃下放置1 h,基本无活性.该发酵滤液抑菌作用的适pH值为7.0,在pH 3.0时能保持70%的活性,在pH 11.0时,仍能维持65%的活性.结论:1#菌株发酵滤液对口腔变形菌的抑制作用强,稳定性大,是一株很有应用前景的菌株.

  • 螺旋CT 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在口腔颌面部骨折的应用

    作者:李志刚;王田力

    目的:评价螺旋CT在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68 例骨折患者术前均做颌骨螺旋CT扫描和曲面断层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螺旋CT能得到分辨率很高、层次连续、图像清晰、能正确显示颌骨解剖结构的影像.结论:三维CT 成像有助于对颌面部骨折做出正确的术前诊断和疗效的评价.

    关键词: 螺旋CT 颌骨 骨折
  • 大鼠下颌切牙拔出后剩余牙槽嵴吸收模型的建立

    作者:吴哲;孙宏晨;车彦海;吴健;王瑜;姜海燕

    目的:建立大鼠切牙拔除后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实验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局麻下齐龈缘磨除右下颌切牙牙冠,每3 天磨除1次,共3 次,后磨除后3 d拔除右下颌切牙,术后0、1、2、4、8、12 周分别处死大鼠.用软X线摄片测量大鼠下颌剩余牙槽嵴的长度和保存率,组织学方法评价大鼠下颌切牙拔牙窝的愈合情况.对18 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通过HE染色观察磨除牙冠后的不同时期牙周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牙槽嵴长度:4、8、12 周拔牙侧与非拔牙侧相比明显降低(P<0.05);拔牙4 周后牙槽嵴保存率明显降低.组织形态学:拔牙后2 周,拔牙窝内可见新生骨,残存的血凝块减少;拔牙后4周骨改建活跃;拔牙后8 周,拔牙窝内充满新生骨;拔牙后12 周,新生骨和周围牙槽骨界限不清.牙冠磨除后,牙周组织出现水肿,主纤维束断裂,丧失功能排列,血窦增加,随时间改变逐渐加重.结论:可以采用拔除大鼠切牙的方法建立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动物模型.

  • 涎腺肿瘤中hTERT mRNA表达的研究

    作者:张健;吴佩玲;尼加提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83 例涎腺组织石蜡切片标本hTERT mRNA 的表达,包括正常涎腺对照组10 例,良性肿瘤30 例,恶性肿瘤43 例,并分析其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和组织学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对照组涎腺组织hTERT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0%(0/10),良性肿瘤hTER mRNAT的阳性表达率为3.3%(1/30),恶性肿瘤hTERT mRNA阳性的表达率为83.7%(36/43).hTER mRNA在涎腺肿瘤良性、恶性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T mRNA 在涎腺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以及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无相关性.结论: hTERT mRNA表达的检测可以作为鉴别涎腺良恶性肿瘤的良好指标.

  • 白血病患儿牙科治疗的临床探讨

    作者:杨波;朱红;孙江阳;吴敏媛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探讨白血病患儿牙科治疗的可能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要牙科治疗的89 例白血病患儿.设定血象标准,白细胞计数3.0×109/L~10×109/L,血小板计数大于50×109/L;选择治疗时机,适应证范围,针对性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原则及术后疗效观察.结果:89 例患儿中除一例出现拔牙延期愈合外,其余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只要达到限定的血象标准,掌握好治疗时机,做好术前准备,按照操作原则进行治疗,白血病患儿的牙科治疗是可行的、安全的.

  • 正畸患者先天性牙缺失与错(牙合)畸形矢状骨型的关系

    作者:徐宏;赵文科;秦玉福;刘新强

    目的:统计正畸患者先天性牙缺失情况,探讨先天性牙齿缺失与错(牙合)畸形骨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全景曲面断层片判定先天性牙齿缺失情况,通过头颅定位侧位片确定患者的矢状骨型,对先天性牙齿缺失部位与性别、骨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前牙段与上颌后牙段及下颌前牙段与上颌后牙段间缺牙数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他2 组间缺牙数量均无统计学意义;女性先天性牙齿缺失数目高于男性,二者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类骨型错(牙合)与下颌前牙段牙齿缺失相关,Ⅲ类骨型错(牙合)与上颌前牙段牙齿缺失相关.结论:牙齿缺失部位与不同的错(牙合)畸形骨型相关.

  • P33ING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董海英;陈英新;董帅;王晓峰;焦卫博

    目的:研究P33ING1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2004~2006 年收治的30 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P33ING1表达情况.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33ING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0%(1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15/1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0.272,P<0.05).结论:P33ING1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下降,提示P33ING1蛋白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 2 种新型骨植入钛合金的细胞生物相容性研究

    作者:魏艳萍;赵彦涛;许智轩;张玉梅

    目的:研究国内2 种新研制骨植入钛合金Ti1、Ti2对成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SD乳鼠体外原代分离培养的成骨细胞,将细胞分别接种于新型钛合金表面建立体外共同培养.采用MTT比色试验检测第3 天成骨细胞的增殖百分率,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且对培养第5 天时细胞碱性磷酸酶(ALP)功能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成骨细胞在新合金表面增殖百分率、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细胞增殖百分率及碱性磷酸酶吸光度值与对照组间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新合金表面伸展状况良好、黏附牢固,并具有成骨细胞典型形态特征.结论:2 种新型钛合金对成骨细胞学行为无不良影响.

  • 大肠杆菌脂多糖影响Toll样受体4在人牙髓细胞的表达

    作者:蒋宏伟;凌均棨;任邦鹏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脂多糖(lippolysacchaide,LPS)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Toll样受体4 (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影响及TLR4在LPS对牙髓细胞激活中的作用.方法:以大肠杆菌LPS刺激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荧光技术分别检测牙髓细胞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利用抗体阻断和ELISA方法观察TLR4在LPS激活牙髓细胞释放IL-1β中的作用.结果:正常牙髓细胞不表达TLR4,1×10-4 g/L 大肠杆菌LPS作用HDPCs 6、12、24 h后均可见TLR4在胞膜/胞质的表达,胞核并不表达TLR4.FQ RT-PCR结果表明LPS能明显上调牙髓细胞TLR4 mRNA的表达(P<0.001),并具有LPS浓度依赖性.抗体阻断和ELISA结果证实LPS能激活牙髓细胞释放IL-1β(P<0.01),抗TLR4单抗能明显抑制LPS对HDPCs的激活(P<0.05).结论:正常人牙髓细胞不表达TLR4,大肠杆菌LPS能诱导牙髓细胞表达TLR4 mRNA和蛋白.TLR4介导了LPS对牙髓细胞的活化,在LPS对牙髓细胞激活效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 不同牵张速率对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中新骨形成的影响

    作者:龙洁;樊瑜波;田卫东;吴玲;郑晓辉

    目的:探讨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中不同牵张速率对术后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12 只山羊随机分为3 组,每组各4 只,在对动物右下颌骨行骨皮质切开术后进行牵张,第1 组动物以0.8 mm/d的牵张速率进行牵张,第2 组动物以1.6 mm/d的牵张速率进行牵张, 第3 组动物以2.0 mm/d的牵张速率进行牵张,随机选取实验组4 只动物未手术侧正常下颌骨作为对照组.将各组新骨组织和对照组下颌骨组织分别进行骨密度检测和三点弯曲测试,对采用不同速率进行骨牵张后动物下颌骨新骨的生物力学强度和骨密度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0.8 mm/d牵张组新骨骨密度值显著高于其余各牵张组,0.8 mm/d牵张组新生骨三点弯曲实验指标均大于另2 牵张组.结论:采用0.8 mm/d的牵张速率进行牵张能快促进新骨形成,提高成骨质量.

  • 犬牙槽骨牵张成骨时牙齿移动速度与移动方式的研究

    作者:刘燕;丁寅;张明;付善民;束嫘

    目的:观察犬牙槽骨牵张成骨时牙齿移动速度与移动方式的变化规律.方法:犬10 只,拔除下颌两侧第二前磨牙,实验侧行牙槽骨牵张成骨术,对照侧行传统正畸.加力2周后分别于保持0、1、2、4、6 周时处死2 只动物,标本行大体观察、X线片检查及测量.结果:实验侧移动牙移动距离为(4.002±0.266)mm,对照侧为(1.154±0.155) mm,差异显著(P<0.001);实验侧移动牙远中倾斜(5.52±0.36)°,对照侧为(2.02±0.30)°,二者差异显著(P<0.001);实验侧支抗牙近中倾斜(1.24±0.36)°,对照侧为(0.92±0.33)°,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侧支抗牙垂直高度增加(0.45±0.22) mm,对照侧为(0.31±0.17) mm,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牙槽骨牵张成骨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牙齿移动速度,同时牙齿倾斜度相应增大.

  • 肿瘤坏死因子-α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马洪;宋宇峰;杨建斌;冯红超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口腔鳞癌生物学行为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1 例口腔鳞癌组织中TNF-α的表达,并用10 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TNF-α的表达较正常组织增加,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口腔鳞癌中TNF-α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癌细胞和间质细胞的胞质中,TNF-α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分化、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TNF-α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癌的发展和转移.

  • 恒牙初期安氏Ⅲ类错(牙合)软组织侧貌特征的X线头影测量及软硬组织相关性分析

    作者:袁东辉;左艳萍;董福生

    目的:探讨恒牙初期安氏Ⅲ类错(牙合)软组织侧貌特征,分析硬组织改变对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选择恒牙初期正常(牙合)、安氏Ⅲ类错(牙合)青少年各50 名,确定22 项常用的软组织侧貌测量指标和9 项硬组织测量指标进行X线头影测量.结果:除9项软组织测量值和1项硬组织测量值外,其余软硬组织测量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因素判别分析筛选出LsNsLi、CmSnLs、NsLi-FH、Ls-E、Li-E 5 项主要软组织指标.软硬组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Ⅲ类错(牙合)青少年软组织侧貌明显异常,敏感的、能体现Ⅲ类错(牙合)软组织侧貌异常的有5 项软组织指标.正畸临床中可有针对性的纠正硬组织异常来改善软组织不调.

  • 应用全颌曲面断层片研究牙周炎骨密度的改变

    作者:冯齐平;潘晓岗;刘晓峰;钱玉芬

    目的:应用PMI指数评价颌骨的骨密度,检测牙周炎患者的下颌骨骨密度改变.方法:选择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全颌曲面断层片30 例,相应年龄和性别分布的无牙周炎的全颌曲面断层片30 例作为对照,采用PMI指数测量样本的下颌骨骨密度并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sPMI值为0.275 0±0.034,iPMI值为0.527 3±0.096,牙周炎患者sPMI值为0.223 3±0.024,iPMI值为0.367 3±0.069,2 组的PMI指数具有显著差异,且与年龄相关.结论:牙周炎患者下颌骨骨密度值较正常组低.PMI指数反映了下颌骨皮质骨量的变化,间接反映颌骨的骨密度,为检测颌骨骨密度的改变提供简便、直观的方法.

  • 血管化腓骨肌瓣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外科改良

    作者:陈传俊;吴晓亮;朱祖武;李志来

    目的:对重建下颌骨缺损的血管化腓骨肌瓣制备和塑形方法进行外科改良.方法:(1)非驱血状态下于大腿安放电子止血带加压后直接进行腓骨组织瓣制备;(2)暴露腓骨后,在待取腓骨的上下端各截除小段骨再实施腓骨的带血管制备; (3)对腓骨施行阶梯状截骨塑形.结果:7 例腓骨瓣制备和术后出血(渗血)少,制备时间缩短.术后均一期成活,未发生感染或其他并发症.骨段固定稳固,下颌轮廓和外形良好.结论: (1)非驱血制备腓骨瓣不增加出血机会,反而减少出血机会,简化手术操作;(2)在待取腓骨的上下端截除小段骨可以使待取腓骨段充分游离,便于带血管制备和减少损伤血管的机会;(3)阶梯形截骨塑形,既增加了骨断面的接触面积和稳定性,又避免了楔形切骨骨量的丧失.

  • 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小儿口腔全麻前给药的研究

    作者:王玲;张惠;唐时荣;王惠霞;徐礼鲜;周旭

    目的:观察比较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和阿托品、东莨菪碱用作小儿口腔全麻前用药的临床效果. 方法:45 例小儿唇裂或腭裂修补手术患儿根据术前用药情况随机双盲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PHE)、阿托品组(ART)和东莨菪碱组(SCO),每组15 例,分别在麻醉开始前30 min肌注盐酸戊乙奎醚或阿托品、东莨菪碱0.01 mg/kg,记录给药前(T0)及给药后10 min(T1)、30 min(T2)患儿的血压(B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T0、T1、T2和气管导管拔除时(T3)患儿面红、腺体分泌情况.结果:3 组患儿年龄、性别、体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PHE组术前注药后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P>0.05),ART组、SCO组注药后心率均明显增快(P<0.01或P<0.05),与PHE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HE组口干持续时间较ART、SCO 2 组明显延长,与后2 组比较,气管拔管时分泌物量明显减少,且面红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具有显著的心率稳定作用及强大持久的腺体分泌抑制作用,作为术前用药效果满意,优于阿托品和东莨菪碱,可安全用于小儿颌外口内手术麻醉前给药.

  • 白色念珠菌对口腔上皮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张凌;唐晓琳;王兆元;钟鸣

    目的:研究白色念珠菌对口腔上皮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从另一种角度证明白色念珠菌感染与癌发展的关系.方法:在培养的口腔上皮细胞(KB细胞)中,加入菌丝相、孢子相的白色念珠菌,共同培养48 h,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白色念珠菌对KB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菌丝组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S期、 G2/M期所占百分比显著升高,反映细胞增殖活力的增殖指数PI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孢子组的KB细胞PI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白色念珠菌可引起KB细胞细胞周期的改变;白色念珠菌对KB细胞周期的改变有赖于该菌的毒性及对细胞的感染.

  • 人脑对牙髓冷刺激痛反应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陈琰;刘洪臣;张磊;金真;刘刚;张庆诗

    目的:探讨牙髓冷刺激痛时的大脑皮层兴奋位点.方法:选取右上颌第一前磨牙冷刺激痛患者(P-R)及正常对照(N-R)各8名,采集右上颌第一前磨牙冷水刺激时全脑血氧水平依赖反应(BOLD)对比的fMRI扫描数据,利用SPM2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并产生脑功能图像.结果:P-R组右侧激活强的岛叶/SII在左侧激活较低,右侧基底节、扣带回、中脑红核的强度都略高于左侧,BA7、丘脑为右侧单侧激活.而左侧激活强的Broca运动语言区BA44、MII/PMC/BA4,6在右侧没有激活.N-R组激活较强的有SI/MI、MII/PMC、基底节、BA7、BA40.结论:牙痛时前运动皮质、辅助运动皮质和Broca运动语言区的激活较强,在多数皮层为双侧激活,与躯体痛相比某些脑区在同侧大脑半球的激活比对侧更强.

  • 微种植支抗在Angle Ⅱ类错(牙合)中的应用及体会

    作者:刘宁;武映明

    治疗Angle Ⅱ类错(牙合)的病例,要求大限度回收前牙,改善面型,只有正确的支抗设计和良好的控制,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传统的加强支抗方法如:横腭杆、Nance弓、固定舌弓、口外弓等装置常存在着舒适性、美观性以及患者合作性的问题.目前新型的微种植支抗直接以坚硬的骨骼作为支抗力的承受者,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稳定、高效的支抗力.现报告如下:

  • 弯制尖牙卡环的改进

    作者:梁兰平

    可摘局部义齿是口腔修复治疗的常规方法之一,但因其卡环有碍美观、异物感明显,仍是临床治疗时需要面对的问题,尤其应用在尖牙上时,问题更为明显.作者通过在工作模型及卡环弯制上作技术处理,对弯制尖牙卡环方法作改进,共实践201 件,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根管治疗对牙体强度的影响

    作者:吉雅丽;王志刚

    牙齿经根管治疗后,强度一般认为会降低,但目前此方面的报道非常少,也没有明确的结论.本研究旨在探求根管治疗对牙体强度的影响.

    关键词: 根管治疗 牙体 牙齿
  • SE-Bond自酸蚀黏结系统的微渗漏实验研究

    作者:董世涛

    本实验通过测定应用SE-Bond自酸蚀黏结系统后树脂修复体边缘的微渗漏情况,并选择传统的全蚀刻体系Gluma Comfort Bond黏结系统和不用黏结剂直接充填树脂为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髁突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

    作者:沈海华;赵汝权;何女

    髁突骨折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约占下颌骨骨折的25%~52%,儿童可高达40%~67%[1,2].髁突骨折是口腔颌面部损伤中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作者对收治的42 例髁突骨折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和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 颌面部软组织损伤216 例诊治体会

    作者:张志坚

    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损伤.面部既是人体裸露彻底的部位,又是表情的具体显示部位.因此,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如果处理不当而遗留一些畸形,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我科从2002~2005 年共收治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216 例,现报告如下.

  • 烤瓷牙在前后牙铸造可摘义齿中应用的体会

    作者:林文博

    对前后牙同时缺失拟铸造可摘义齿修复的患者,可采用在后牙铸造支架前牙对应缺失位置直接铸烤瓷内核,进行比色作烤瓷牙.作者在2000~2005 年对46 例此类患者采用了这种办法,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 思密达局部涂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

    作者:杨端珍;周霞莉;钟荣友

    我科使用思密达(Simaite)局部涂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其短期疗效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材料选自2004-09~2006-06间来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128 例口腔溃疡患者,其中男58 例,女70 例,年龄16~65 岁,平均年龄40 岁,溃疡1~5 个,随机分为治疗组65 例,对照63 例.

  • 精锐O3气泡牙刷与欧乐-B电动、手动牙刷清除牙菌斑功效的比较

    作者:凌均棨;姬亚昆;陈小华;赵玮玮;刘洪

    牙菌斑是口腔两大感染性疾病——龋病和牙周病的始动因子.一般认为,使用手动牙刷去除菌斑是维持口腔卫生的基本方法.目前各种电动牙刷的开发和研究日趋增加,电动牙刷以高效洁齿之优点逐渐被人们所认可,相关报道很多.有学者认为,电动牙刷去除菌斑的效果比手动牙刷强.也有学者认为,电动牙刷和手动牙刷去除菌斑的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

  • 甲哌卡因在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付雨环;秦宗长;陆云;程瑞芳

    在牙髓病治疗中无痛操作很重要,因此必然涉及到麻醉药物和麻醉效果.以往常用的麻醉药物多有不尽人意之处.2004-09~2006-07,我科应用法国Septodont公司生产的口腔专用局部注射麻醉剂甲哌卡因(商品名斯康杜尼)治疗牙髓病患者986 例,1 200 个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 牙连牙周组织切片的特殊取材及双重脱钙技术

    作者:程敏;洪丽华;张泽兵;刘树泰;孙宏晨;李成库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病理诊断,尤其是很多口腔医学动物实验研究,都需要制作牙及牙周组织联合切片对其全貌进行观察和研究.由于牙及牙周组织结构复杂,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槽骨内含有大量无机钙盐,主要以磷酸钙和碳酸钙的羟基磷灰石结晶分布于以胶原纤维为主要成分的基质中.

  • 全瓷边缘PFM修复体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艺权;王宝成;邓再喜;张春宝;卢芳丽;越野

    烤瓷熔附金属(PFM)全冠被广泛应用于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的修复.但是PFM修复体中有金属基底,常规制作的PFM修复体牙冠颈边缘处金属、遮色瓷、牙本质瓷集中在一条线上,很容易造成冠边缘黑线、发暗[1].对PFM修复体的基牙采用瓷边缘设计与制作,解决了常规制作的PFM修复体冠边缘与牙龈的黑线、发暗、明度高、透光性差等缺点,现将其实践体会介绍如下.

  • 青年男性吸烟者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及前列腺素E2的检测

    作者:张军生;夏春鹏;李克义;陈保兴

    吸烟是牙周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大量吸烟者通常牙周袋较深并且牙槽骨吸收明显.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改变与牙周炎的发病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检测吸烟者上述2 项指标,初步探讨吸烟造成牙周炎的内在机制.

  • 手用镍钛器械ProTaper根管预备系统的临床评价

    作者:吴佩玲;阮晓惠;张蕾

    根管预备是决定根管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镍钛根管预备器械的引入,极大的简化了根管预备程序,提高根管预备效率,更好地保持根管的解剖形态.本实验对采用ProTaper根管预备系统的根管预备质量和近期疗效进行临床评价,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临床资料和经验.

  • 中老年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的综合治疗

    作者:刘会英

    作者在临床接诊牙髓、牙周组织的联合病变病例224 例248 颗牙,经1~3 年复查,192 个患牙(77.42%)得到保留.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03-06~2005-06来我科就诊为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的患者224 例248 牙,其中男133 例142 牙,女91 例106 牙.年龄35~72 岁,50 岁以上171 例(76.3%).前磨牙84 个(37.5%),磨牙164 个(73.21%).原发性牙髓病继发牙周病48 例52 牙(21.42%),其中前磨牙22 个,磨牙30 个.原发性牙周病继发牙髓病86 例92 牙(38.39%),其中前磨牙34 个,磨牙58 个.合并性病变90 例104 牙(40.17%),前磨牙28 个,磨牙76 个.

  • 230 例外科正牙术术后10年满意率和疗效观察

    作者:彭利文

    牙颌畸形在我国发生率达40%以上,其危害除了妨碍咬合功能外,还不同程度影响容貌.常规正畸方法虽然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但是对于成人患者,由于颌骨生长发育已经停止,矫治难度大,时间长,患者通常难以接受.外科正牙术是治疗成年人牙列畸形的有效方法,对改善患者的面容及牙(牙合)关系具有良好的效果[1],具有矫治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一次手术即可完成矫治[2] .我院自1988 年以来已开展此项手术1 000 余例,为评估其远期效果,我们随机抽取1994~1996年手术病例230人,进行随访,了解术后10 年的满意率和疗效.

  • 植入自攻型微种植钉矫治露龈笑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丹;沈翔;陆苇

    微笑时暴露过多的牙龈常常是矫治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使许多患者因为惧怕手术而放弃治疗.本文选用国产的自攻型微种植钉对露龈笑进行矫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正畸结扎丝的临床应用技巧

    作者:张圣军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常规应用结扎丝进行弓丝结扎.但由于结扎丝细小、光滑,临床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如结扎丝的放置、消毒,怎样取用方便等.笔者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一些技巧,供同行参考.

  • PYM+DXM治疗口腔颌面颈部淋巴管畸形的临床评价

    作者:翟军;翟晓东

    淋巴管畸形(lymphatic malformation)[1]是淋巴管发育异常所形成的一种良性病变,常见于儿童及青年.大多数发生于口腔颌面部及颈部,因其部位解剖关系复杂,功能特殊,治疗效果均不尽人意.笔者自1995-10以来,采用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与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瘤体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22 例,经5 年临床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右侧下颌第一磨牙近中3 根管1 例

    作者:康媛媛;张英;李硕

    下颌第一磨牙的根管系统复杂,尤其是近中根.国外有关根管系统有大量的报道,由于实验方法不同,各种研究结果差异较大.而国内有关的研究表明成人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双根管的发生率占87%,3 根管的发生率罕见.本文作者成功地治疗下颌第一磨牙近中3 根管1 例,现报道如下:

  • 90°轴向扭转位阻生齿拔除1 例

    作者:于宁;章和平;章金平

    患者男性,21岁,因右下后牙疼痛年余来诊.诊断为阻生牙,X线影像似双根.在术中劈冠后解除近中牙冠阻挡,向远中挺动时困难极大,改为向舌侧撬动才撬松拔除,发现近中根尖折断,在取根尖时发现已拔除牙之2 根窝为颊舌向排列,根尖已松动取出容易.故判断此牙系近中阻生加90°扭转位.

  • 拜新同致牙龈增生1 例

    作者:吴丽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2岁.因"发现口内牙龈增大,牙齿移位半年"来我科就诊.患者半年前发现前牙牙龈增大,上前牙移位明显,牙缝明显增宽.无疼痛,仅偶有刷牙时轻微出血.追问病史,有高血压病史多年,2 年前开始服用拜新同,30 mg,2 次/d,口服.期间连续服用从未间断.1 年半后出现牙龈增生.

  • 植物性昏迷13 年患者口腔颌面部变化1 例

    作者:陈永贤;李有海;刘湘云;张斌;宋容

    口面复合体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多功能区域,功能与形态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生物学规律.植物性昏迷13 年,口鼻咽腔长期不行使正常功能的病例在临床上极为少见,现报道如下.

  • 光固化黏贴技术在正畸临床的应用

    作者:邵金陵;刘东秀

    黏贴技术是口腔正畸重要的临床应用技术之一.固定矫治器是目前世界上应用广泛、影响深远的一种高效能的矫治装置.托槽是固定矫治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靠焊接至带环上或用化学黏合剂直接黏贴于牙齿表面,以控制牙齿在三维方向的移动,而弓丝是通过托槽而对牙齿施以各种类型的矫治力的.

  • 以光学为基础的量化诊断初期龋的方法应用

    作者:杨丽芳;Birgit.Angmar-Mansson;Xie Qi Shi

    定量诊断初期龋的先进方法, 近年来受到了高度重视.相对于传统的常规定性诊断方法来说, 一些先进的定量诊断方法能检测到龋病的早期脱钙现象, 这对于早期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技术现在已推向市场.

实用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