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 실용구강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3733
  • 国内刊号: 61-106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赵铱民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压低犬牙牙周膜不同部位微血管早期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史建陆;程祥荣;贺红;彭友俭;华先明

    目的:探讨牙周膜(PDL)不同部位微血管对压低力的反应.方法:采用复合墨汁灌注和血管铸型技术,利用图像分析仪对切片进行分析和扫描电镜对血管铸型进行观察.结果:0.98 N力压低狗上颌第二前磨牙2 h后,牙周膜微血管发生了明显改变,表现为PDL颈部、中部、根尖部微血管管径及体密度明显减小,而微血管数仅见PDL中部减少.一部分微血管被压扁或扭转成麻花样,且PDL中部表现较明显.结论:在压低移动过程中,通过牙周膜微血管的改变,可建立适于牙周膜生存的微环境,避免牙周膜负荷过大,产生组织损伤.

  • 山花、84消毒液对Ti-6Al-4V合金表面点蚀的能谱及电镜分析

    作者:蔚庆玲;宋应亮;马轩祥

    目的:观察84、山花消毒液对Ti-6Al-4V合金表面的腐蚀.方法:将Ti-6Al-4V合金试件分别浸泡在山花、84消毒液中保持15、30、60 min.对照组置于蒸馏水中,取出清洗,扫描电镜观察并行能谱分析.结果 Ti-6Al-4V合金浸泡在山花、84消毒液中15、30 min,扫描电镜观察无点蚀.浸泡60 min表面出现明显点蚀坑.对点蚀部位进行能谱分析发现主要元素为铝、磷、硫、钛.结论:用山花、84消毒液对Ti-6Al-4V合金进行表面消毒时,会出现材料表面点蚀,继而影响材料性能.

  • 可吸收内固定材料L/DL-聚乳酸的体外生物学评价

    作者:张力;吕春堂;周树夏;熊成东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医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L/DL-聚乳酸[P(L/DL)LA]的体外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方法:使用细胞毒性试验、溶血试验和热原试验等3种方法.结果:①培养的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P(L/DL)LA浸提液或降解液处理后形态良好,增殖旺盛,材料毒性评级为0~1级;②溶血率为2.65%(小于5%),符合溶血试验标准要求;③无热原反应.结论:P(L/DL)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成釉细胞瘤中bmp2基因突变的发现

    作者:岳文;杨连甲;朱峰;晏伟

    目的:分析成釉细胞瘤组织中bmp2成熟肽基因片段的序列,探讨bmp2基因突变存在的可能性以明确其病理机制.方法:提取肿瘤组织中的RNA,用RT-PCR方法得到bmp2成熟肽基因片段,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首次发现成釉细胞瘤组织中有bmp2基因突变:AAG→AAA,GAG→AAG,并引起相应多肽的结构改变.结论:成釉细胞瘤中存在bmp2基因突变,并有可能在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应用激光近形制造方法制作口腔修复体的基础研究--用LOM法由层析测量数据制作实体牙颌模型

    作者:高勃;谭永生;李延民;黄卫东;王健;王忠义

    目的:由层析三维测量数据用分层实体制造法制作全牙列牙颌模型,为应用激光烧结金属或陶瓷粉末直接制作口腔修复体奠定基础.方法:用Solidworks软件将牙颌石膏模型层析测量数据由DXF格式文件转换为STL格式文件,用快速成型机M-RPMS-Ⅱ的数据检验与处理软件读入STL文件,进行实体分层,输出CLI(common layer interface)文件,用监控系统软件读入分层信息,设定加工参数,控制层厚0.1 mm的涂敷纸逐层叠加制作牙颌模型.结果:得到了纸质实体牙颌模型,其几何外形与牙颌模型高度一致,x,y,z方向上的精度误差小于0.3 mm.结论:层析测量技术可精确测得牙颌模型外形三维数据,激光快速成型方法制作牙颌模型具有自动、快速、精度高的优点.

  • c-myc反义寡核苷酸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石光;司徒镇强;吴军正;刘斌

    目的:探讨c-myc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人工合成与c-myc基因第二外显子翻译起始区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处理培养的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应用MTT比色法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c-myc反义寡核苷酸能抑制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及时间依赖性.50%抑制浓度(IC50)为8.2μmol/L.用浓度为10μmol/L的c-myc ASODN处理72 h,对MEC-1细胞的抑制率达59%.c-myc ASODN抑制MEC-1细胞从G1期进入S期;并能抑制C-MYC蛋白的表达.结论:c-myc反义寡核苷酸对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有特异性抑制作用.

  • 草酸钾液治疗牙本质敏感症远期疗效

    作者:张广耘;徐秦;潘涛

    目的:研究250 g/L草酸钾溶液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远期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病例自身对照,量化观察指标,对治疗前和治疗后一年内不同时期的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牙本质敏感症模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即刻治疗后1/3的患者显效;1周后有效率明显升高;半年时疗效佳(有效率达89.72%);1年时有效率仍保持在65.42%;牙本质小管总堵塞率达90%左右.结论:250 g/L草酸钾液的作用机制是堵塞牙本质小管,是治疗牙本质敏感症较为理想的药物,远期疗效甚佳.

  • Ⅰ型和Ⅲ型胶原在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中的免疫定位

    作者:陈智;樊明文;张旗;朱奇

    目的:研究Ⅰ型和Ⅲ型胶原在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中的免疫定位和分布特征.方法:在大鼠第一磨牙制备单面洞,观察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免疫反应.结果:在术后3 d,修复性牙本质尚未形成.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均分布于牙髓内,前期牙本质为弱阳性.术后15 d,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在牙髓细胞内呈阳性染色.Ⅰ型胶原在前期牙本质中呈弱阳性.术后30 d,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强阳性染色集中于已形成的修复性牙本质下的牙髓内,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染色呈强阳性.结论:形成修复性牙本质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合成、分泌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Ⅰ型胶原是修复性牙本质的主要基质成分.

  • 全反式维甲酸对舌癌细胞株抗增殖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安训;曾融生;丁学强;李苏;黄洪章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舌癌细胞株的体外抗增殖作用.方法:经不同浓度全反式维甲酸(10-7~10.mol/L)处理舌癌细胞株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舌癌细胞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舌癌细胞株经10-7~10-5mol/L全反式维甲酸处理1~6 d后,G1/G.期比率呈上升趋势,S期和G2+M期比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经全反式维甲酸处理3 d和6 d的细胞,其G1/G.期比率明显上升(P<0.01),G2+M期比率和S期比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ATRA可抑制舌癌细胞的DNA合成,改变舌癌细胞增殖动力学,抑制细胞增殖.

    关键词: 细胞株 维甲酸
  • 胶质细胞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促进面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琛;周树夏;李媛;邱建勇

    目的: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面神经损伤后的促再生作用.方法:家兔面神经双侧造成5 mm神经缺损,以硅胶管套接后将硅胶管与神经外膜缝合固定.一侧硅胶管内注入纯化GDNF,另一侧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对照.于不同时间段取材,切片行甲苯胺兰、HE、BielschowSky银染改良法染色观察面神经元细胞体及再生神经结构.图像分析测量再生神经轴突直径及单位面积轴突数量、再生轴突恢复率.60 d及90 d作透射电镜观察轴突及髓鞘超微结构并测定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DNF可以:①保护面神经元细胞,减少面神经元的死亡数目;②提高轴突再生的数量及质量,并可早期恢复神经传导速度.结论:面神经损伤后应用外源性GDNF可促进面神经的再生.

  • 影响平阳霉素对口腔鳞癌化疗疗效的相关临床和病理因素分析

    作者:薛振恂;张永宽;毛天球;顾晓明;韩志辉;刘桂才

    目的:分析影响平阳霉素对口腔鳞癌化疗疗效的相关临床和病理因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我院近16年来接受平阳霉素化疗的病例中,筛选出接受平阳霉素治疗前未接受过化疗或放疗的病例共3例,按WHO化疗疗效标准,分为有效组(38例)与无效组(35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肿瘤的生长部位、病理分级、生长方式、临床分期、平阳霉素的总剂量和给药方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肿瘤的病理Ⅰ级Ⅱ级、生长部位、临床分期、平阳霉素的总剂量和给药方式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病变的生长方式对化疗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的生长方式影响平阳霉素对口腔鳞癌化疗的疗效.

  • 单侧下颌骨发育过度畸形咀嚼肌肌电活性的研究

    作者:高益呜;邱蔚六;叶少波;唐友盛;沈国芳

    目的:研究下颌骨发育性不对称畸形患者下颌骨附丽肌的功能状况,探讨该类畸形与咀嚼肌肌电活性的关系.方法:以10例成年单侧下颌骨过度发育性不对称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肌电图仪测试双侧颞肌、咬肌、二腹肌在功能活动时的肌电变化,进行该类患者双侧咀嚼肌肌电活性比较;并以10例正常下颌骨双侧咀嚼肌肌电活性作为对照.结果:在单侧下颌骨发育过度性不对称畸形患者中,双侧咀嚼肌的肌电活性具有显著差异,其双侧肌电活性的差值与正常对照组也有显著差异.患侧的咬肌肌电活性明显弱于健侧,颞肌在紧咬牙时显示出与咬肌同样的特征,二腹肌的肌电活性则在患侧较健侧强.结论:下颌骨过长时其附丽肌的肌电活性降低,双侧咀嚼肌功能出现不协调.

  • 尼古丁对牙乳头间充质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小竞;文玲英;杨富生;陈建元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牙乳头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可能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尼古丁硫酸盐作用于牙乳头间充质细胞,分别在3、5、7 d时,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浓度低于0.05 g/L时,A值变化不明显(P>0.05);当浓度高于0.1 g/L时,A值随尼古丁浓度增加而明显降低(P<0.01).加药1 d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 d后出现差异(P<0.05),5~7d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出现明显差异(P<0.01).结论:尼古丁抑制了牙乳头间充质细胞的增殖,可能造成对牙齿生长发育的影响.

  • 直丝弓滑动技术拔牙矫治骨性Ⅱ类错的Steiner分析

    作者:杨新海;纪昌蓉;王邦康

    目的:探讨直丝弓滑动技术拔牙矫治骨性Ⅱ类错的治疗变化和代偿机制.方法:选择16例骨性Ⅱ类错患者,平均年龄12.1岁.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应用直丝弓滑动技术治疗.进行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Steiner分析,并做配对t检验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SNA角减少1.1°,SNB角增加1.3°,上切牙回收4.1mm,下切牙回收1.3 mm.治疗后U1NA角为21.3°,L1NB角为33.0°.得到回归方程:ANB=0.19×L1NB-0.10×U1NA+0.27.结论:直丝弓滑动技术拔牙矫治骨性Ⅱ类错 ,可使上切牙大量的内收,下切牙少量后移,同时上下颌骨发生了生长或改建.矫治骨性Ⅱ类错的代偿机制主要依靠下切牙一定程度内的唇倾,而上切牙牙轴的代偿作用不太明显,其倾斜角度基本上在正常值范围内.

  • 氮化硅复合种植体-骨界面的剪切强度

    作者:阮世红;武剑;刘杰

    目的:测试并分析新型种植体及钛种植体与骨的剪切强度.方法:以Beagle犬为实验对象,羟基磷灰石(HA)涂层钛种植体及钛合金种植体为对照,用力学测试方法研究新型种植体--氮化硅复合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和单一氮化硅种植体植入股骨后,不同时期种植体-骨界面的剪切强度.结果:两种有涂层的种植体植入后1个月,其界面剪切强度高于非涂层者,但3个月后实验组的两种种植体界面剪切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骨形成更牢固的骨性结合.结论:新型种植材料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发展潜力.

  • 粘结剂渗入牙本质深度的喇曼光谱研究

    作者:李群;施英;赵金涛;张鹏翔

    目的:应用喇曼谱学的方法,分析粘结剂-牙本质界面的渗透情况.方法:将被测样品放入喇曼光谱仪中,在界面处,每2 μm测量一个点,由计算机自动记录喇曼光谱.根据所记录的谱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喇曼光谱的测量显示出牙本质内出现了粘结剂的特征谱线,渗入大深度为18 μm.通过对谱线的分析,了解粘结剂渗入牙本质的深度与相互作用的性质.结论:粘结剂可渗入牙本质.

  • 可见光固化窝沟封闭剂治疗磨牙窝沟龋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谢富强;郭玉峰

    目的:探讨可见光固化窝沟封闭剂治疗磨牙面窝沟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6~15岁患者的面窝沟龋在去龋后用光固化窝沟封闭剂对龋损部位及窝沟进行封闭术,并采用对侧同名牙或邻牙也有窝沟龋者作对照研究.结果:随访3年发现该方法能有效阻止龋坏的进一步发展,1年内未发展一例为中龋,而对照组有32.94%牙发展为中龋,2~3年后中龋发生率亦有明显差异.3年后实验组继发龋发生率为4.3%,涂膜完全保留率为62.35%,取得明显效果.结论:在彻底清除龋坏牙体组织后用光固化窝沟封闭术可以做为磨牙面窝沟龋的预防治疗方法之一.

  • 面部皮损的病理与高频电刀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继聪;居云;毛天球

    目的:说明面部皮损的病因、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XH-Ⅰ型超高频美容仪治疗13种1 148例皮损,根据皮损不同的组织病理特征,采用不同的治疗深度、手法.结果:对1148例患者进行了术后近期和远期的观察,近期表皮层皮损疗效优于真皮层皮损,远期疗效与病因有关.结论:针对皮损的组织病理特点和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美容疗效.

  • 六亚甲基双乙酰胺对Mc3的转移抑制作用

    作者:吴军正;陈建元;李峰;王晓岚

    目的:研究六亚甲基双乙酰胺(HMBA)对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Mc3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细胞计数法、克隆形成法、流式细胞术及癌细胞裸鼠尾静脉注射法(每只鼠106个细胞)研究HM-BA对Mc3细胞生长以及转移力的抑制作用.结果:HMBA在1 mmol/L时对Mc3细胞生长抑制率为36%,作用于Mc3细胞5 d后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倍增时间(h)分别为20.8和23.5,S细胞比例(%)为24.5和23.0.野生型P53蛋白表达率(%)为24.0和99.7,nm23-H1蛋白表达率(%)为99.9和98.9,克隆形成率(%)为23.5和16.0,在裸鼠肺表面转移结节数为139±61和83±37.结论:HMBA可抑制Mc3细胞的转移力,其机制可能与诱导分化作用有关.

  • 髁状突骨折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向辉;彭品祥;斯方杰

    目的:对比观察各种髁状突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3~1996年间收治的195例(243侧)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情况并随访.结果:髁状突骨折的各种治疗方法总体疗效令人满意,以微型钢板固定和颌间牵引固定更为理想,但各方法均有一定的后遗症.结论: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证;应在恢复功能和外形、减少后遗症的前提下根据病情选择简单的方法.

  • 龈色瓷在前牙烤瓷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杨清宇;张铁

    前牙牙龈缺损较多的患者,用一般金属烤瓷冠桥修复,常导致牙冠长度与对侧同名牙及邻牙明显不协调,达不到美观逼真的效果.采用龈色瓷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情况.

  • 点隙窝沟封闭剂治疗过敏根面56例体会

    作者:申义德

    用点隙窝沟封闭剂处理根面过敏报道极少.我们用点隙窝沟封闭剂治疗根面过敏56例,经过2年观察,发现该方法简便,见效快,患者易接受.

  • 钛制义齿131件临床总结

    作者:郭天文;王宝成;程静涛;羡峰

    金属钛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无素,比重小,比强度高,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主要义齿金属材料[1].近年来,日、美、德、意等国已开展了钛制义齿的研究.自1995年起,笔者使用与工厂联合研制成功的首台国产牙科铸钛机[1]和国产纯钛为168例患者制作了各类义齿,效果良好.现将资料完整的病例小结如下:

  • 经口内切口手术矫治下颌角咬肌肥大

    作者:赖仁发;蒋立坚;孔卫东

    下颌角咬肌肥大又被称为方颌畸形.这种畸形一般在青春发育期后才表现出来,因而不会导致咬合及咀嚼功能障碍,但由于其特定的面容,影响美观,要求整形美容者近年来日渐增多,此类求医者中尤以年轻的女性居多.本文报告一组15例近年来经我们手术矫治的病例,并就其畸形的临床表现特征,手术方案设计,手术操作要点,及术后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和讨论.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兔下颌骨骨折愈合中血管生成的影响

    作者:龚振宇;周树夏;曹建广;金岩

    骨折后正常骨结构与骨血运均被破坏,二者在修复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骨血供改变直接影响着骨折愈合的过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体内发现的为有效的血管生成因子,它对新生血管形成的多个环节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本实验应用外源性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rhbFGF)治疗兔下颌骨骨折,观察其对骨折局部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

  • Dyract复合体在中老年楔状缺损和(或)根面龋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林媛;吴补领

    1 临床资料应用Dyract复合体治疗中老年楔状缺损和(或)根面龋,1年后复查30例94牙,患者年龄50~74岁,楔状缺损80牙,根面龋14牙.所有病例治疗前均无牙髓病变.

  • CT片与X线片在颌面部骨折检查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薛桂平;周正炎;顾云峰;华慧娟

    作者通过本院颌面外科14例患者共35处颌面部骨折的诊治情况分析,对CT片与X线片诊断颌面部骨折,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伴颜面失自然和谐美的临床观察

    作者:吕道志;余夏妍;王宗岱;林培炎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一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的临床症状和疾病的总称,是仅次于龋病、牙周病、错畸形的口腔科第四大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关节结构的不对称、不均衡、不和谐,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多伴有颜面自然和谐美的破坏.作者总结研究了353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颌面部美学的有关问题,以便临床医生在治疗本病时注意同时矫治颌面部失和谐美,使被破坏的对称、均衡、和谐得到改善和恢复,达到颌面部美容的目的.

  • 狭窄或弯曲根管牙髓塑化治疗后2年疗效观察

    作者:韩萌

    笔者对308人324个狭窄弯曲根管牙进行塑化治疗,并于治疗后2年复查.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 制作烤瓷核桩的简易方法

    作者:段延华;马萍;杨秀丽

    传统制作烤瓷桩根管内段通常用成品不锈钢桩钉或将蜡条烤软后插入根管内,外部做桩,再整体铸造.但前牙根管及外边残留冠长短不一,临床上成品桩钉较短或较细,造成铸造后固位不好.利用蜡条插入有时不易取出,且容易断裂,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现介绍一种简易方法:

  • 恒牙可复性牙髓炎52例的临床治疗观察

    作者:白秉懋

    作者从1993~1996年采用自配消炎盖髓糊剂治疗可复性牙髓炎52例患者,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卡瑞斯玛 PPF树脂的应用体会

    作者:傅益;傅桂珍

    卡瑞斯玛PPF树脂是一种化学固化的充填修复材料,作者自1996年8月至1999年3月对6380个患牙进行充填修复,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老年人牙缺失后的组织特点及修复设计

    作者:安虹;白乐康;胡燕萍

    老年人由于本身的生理特点以及缺牙的时间较长、缺牙的数目较多等诸因素,通常表现为更复杂的牙齿排列及咬合状况.这就决定了修复不仅仅是单纯的缺牙"镶补”,而应该十分重视修复前的口腔检查、资料分析及术前处理,合理的设计和适度的恢复咀嚼功能.这样,可促进和维持口腔组织健康,至少不造成口腔组织的长远性损伤.

  • 标准方丝弓技术单个牙腭移位用辅弓唇向控根的尝试

    作者:尹莉;段银钟;樊成涛

    在口腔正畸临床工作中常有腭移位的侧切牙矫正后需做唇向控根移动,在标准方丝弓技术中使用不锈钢方丝对单个牙进行转矩,操作技术难度大,初学者不易掌握,且唇向控根时如方法不当可造成骨过度吸收,牙龈萎缩等负作用,故更强调细丝、轻力、柔和的原则.现介绍一种使用控根辅弓进行单个牙唇向控根的应用方法.

  • 碘仿干髓糊剂治疗磨牙牙髓炎疗效观察

    作者:刘道华

    近年来,有关干髓术临床疗效报道不一,其中与药物配方、病例选择、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程序等方面均有很大关系.笔者采用碘仿干髓糊剂治疗磨牙牙髓炎取得了较好效果,提高了临床治愈率.

  • TGFβ复合BMP盖髓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国华;王学英;王为;金岩;牛忠英

    研究证明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可促进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等细胞的增殖分化,骨形成蛋白(BMP)可诱导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分化为骨及软骨细胞,二者之间的协调作用可以更好的诱导新骨形成,使骨组织更加成熟.BMP和TGFβ复合后可以提高AP的活性.含有BMP和TGFβ的复合移植物,在移植中心区显示了丰富的软骨桥结构,但是,TGFβ复合BMP对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愈合修复功能有何影响,尤其是有关临床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总结了近3年来临床应用TGFβ复合BMP作为直接盖髓剂的治疗结果.

  • 琼脂印模料恒温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作者:张青

    琼脂印模料(agar impression material)是一种应用历史较长的可逆的水胶体弹性印模材料,用它制取的印模精确度高.但由于操作比较复杂,故已完全被藻酸盐和硅橡胶类印模料所取代,现只用于连模铸造修复时复制耐高温材料的工作模型.

  • 下颌骨骨折的坚固内固定治疗

    作者:刘彦普;雷德林

    下颌骨骨折是颌面部常见损伤,根据临床统计,占颌面部骨损伤的50%~70%.交通事故是下颌骨骨折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工伤、跌伤和暴力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放复位骨间内固定,加颌间固定(IMF)6~8周,或采用外固定.随着骨折固定材料和治疗方法的研究,下颌骨骨折的治疗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坚固内固定技术(RIF)和以钛接骨板为代表的主流接骨材料.由于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实用,容易掌握,损伤小等优点,故很快得到广泛推广,迅速取代了一些传统的治疗技术,如骨间钢丝结扎固定、克式针固定和外固定等方法,象颌间结扎固定这样重要的技术也逐渐退居到次要地位.1987年九江全国颌面创伤研讨会时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的报告还较少…,但2000年西安第二次全国颌面创伤研讨会上,下颌骨骨折的治疗几乎全部采用坚固内固定技术,说明这项技术已被广泛认可[2],而钢丝骨间结扎加颌间固定的术式已逐渐少用.

  • 无牙颌一侧上颌骨缺损修复设计的准三维光弹应力分析(Ⅲ)--杆式桥架设计对种植式赝复体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

    作者:程唏;赵铱民;张铁

    目的:采用三维光弹应力冻结切片法对杆式桥架超过中线1 cm和未超过中线两种设计的应力分布状况进行评价.方法:在无牙颌一侧上颌骨缺损的光弹性模型中于1、3、5和7位植入4个种植体,杆式桥架采用超过中线1 cm和未超过中线两种设计,在单侧和双侧垂直载荷下观察种植体及其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发现桥架超过中线1 cm的设计能更好地传递患侧载荷.结论:在恢复缺损侧咀嚼功能方面,应优选桥架过中线1 cm的设计.

  • 一种新型介入栓塞化疗剂的研制--5-氟尿嘧啶明胶微球的研制及相关生物学特性

    作者:马威;封兴华;吴道澄;史无例;孟庆江;魏建华

    目的:研制包裹有化疗药物的颗粒型可降解性栓塞剂.方法:采用改良的双相乳化冷凝聚合法制备5-Fu明胶微球,并测试了微球的包裹率、载药率及体外释药特性.结果:5-Fu明胶微球颗粒直径均匀,药物包裹率85%,载药率12.2%,体外4h内缓释95%.结论:制得的多种直径的5-Fu明胶微球性质稳定,微球降解速率及药物释放速度基本符合临床要求.

  • 无牙颌一侧上颌骨缺损种植修复设计的准三维光弹应力分析(Ⅱ)--杵臼附着式、杆卡附着式赝复体对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

    作者:王晓玲;赵铱民;张铁

    目的:采用三维光弹应力冻结切片法对杵臼附着体、杆卡附着体种植固位设计,在功能状态下种植体及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状况进行评价.方法:在无牙颌一侧上颌骨缺损的光弹性模型中于1、3、5和7位植入4个种植体,分别设计杵臼式和杆卡式附着体,在单侧和双侧垂直向载荷下观察种植体及其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发现杵臼附着式固位的种植赝复体在行使功能时其腭部、牙槽骨、种植体周围骨界面的应力值均远高于杆卡附着式固位的种植赝复体.结论:为了保护组织健康,提高种植成功率,建议在临床上应慎重选用杵臼式附着体.

  • 正常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计算机图像分析

    作者:陈一怀;王惠芸;马轩祥;冯庆辉;于龙

    目的:研究正常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基本规律.方法:采集35名正常受试者牙尖交错位硅橡胶记录,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量.结果:75.0%的前牙有80μm 间距离,仅3.3%的前牙接触.后牙区接触数为71.4±7.4,磨牙区占70%以上,以第一磨牙多. 接触人群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其中仅4人一侧接触数目超过总数60%.86.1%的后牙接触为稳定型,9.6%为不稳定型,4.3%没有接触(均为前磨牙).结论:前牙不接触,有利于前牙免受移位性冲击.

实用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