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吉林医学杂志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杂志

Jilin Medical Journal 길림의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吉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吉林省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0.92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0412
  • 国内刊号: 22-1115/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12-41
  • 曾用名: 吉林医学(综合版);吉林卫生;吉林医药
  • 创刊时间: 195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吉林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吉林
  • 主编: 琴钢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谢忠青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68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切口疼痛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的护理研究

    作者:王珍

    目的:探讨干预护理对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纤维鞘形成及并发症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肾病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分别为78.13%和62.50%,研究组的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和再形成率分别为43.75%和28.13%,研究组形成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的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肾病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护理能有效降低导管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 多胎妊娠减胎术手术配合及护理

    作者:齐倩

    目的:探讨多胎妊娠经减胎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选取进行多胎妊娠减胎术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减胎手术,穿刺前经阴道B超确定存活孕囊的数目,然后让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利用碘伏对患者的外阴及阴道进行消毒,后用无菌NaCl溶液冲洗外阴、拭干铺巾。结果:患者均成功减灭1~2个胚胎,减胎术后分娩6例,获得新生儿12例,有6例在妊娠中。结论:减胎手术是一种有效、安全补救性治疗措施,而手术成功的关键主要是术中的配合和护理,这样才能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23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高龄前列腺增生症围术期的人性化护理体会

    作者:卢杏新;吴芸;谢蓉;黄齐婷;许献霞;陈振兰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高龄前列腺增生症围术期的人性化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3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高龄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对其前列腺增生症治疗、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及时、有效的人性化护理,23例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通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术后未出现不适及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术期,且合并症未加重。结论:通过系统规范的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控制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保证。

  • 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抗生素脑病的防治与护理

    作者:何珊;杨能源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 HP)联合血液透析( HD)在预防尿毒症抗生素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透析患者在住院使用抗生素治疗时给予个案化给药同时预见性给予HP加HD治疗。结果:25例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经预防性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未见不良反应,未再发生透析患者抗生素脑病。结论:透析患者使用抗素类药物时,根据患者的肌酐清除率及药物的动力学特点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并联合HP加HD治疗,在预防及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抗生素脑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监测及护理干预评价

    作者:孙艳杰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行开颅术后并发症的监测以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随机抽取重型颅脑损伤后行开颅术的患者共36例,回顾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总结影响其预后的并发症以及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采取的积极护理干预方式。结果:通过实施严密的监测发现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有:低氧血症、重度颅内高压、高钠、高糖血症、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和癫痫持续状态。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后,本组患者死亡率为5.6%,致残率为44.4%。结论:对术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严格密切的监测和积极的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

  • 有效的沟通指导在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李玉红;王新;甘春燕;辜艳

    目的:探讨有效的沟通指导在肺功能检查配合困难患者中的完成率以及完成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肺功能检查配合困难的门诊及住院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按一般方法即检查人员反复讲解检查的要求和方法,患者按要求随即配合检查;试验组除一般方法外,还给予有效的心理沟通、示范以及动画演示、视频演示等措施,统计完成检查患者的例数、配合程度、检查时间以及质量控制效果。结果:试验组在配合程度、完成率、检查时间、质量控制效果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沟通指导提高了检查成功率,缩短了检查时间,并达到了良好的质量控制标准,增加了肺功能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一个准确的依据。

  • 护理干预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观察

    作者:唐丹;钟凤玲;李一晶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急诊PCI术后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作者:郑碧燕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MVA)的相关风险因素,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66例明确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治疗,以直接PCI术后72h以内是否发生MVA将患者分为MVA组(24例)和非MVA组(138例)。对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并对护理方法进行简要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MVA组入院时年龄、糖浓度、CK-MB、TnI、WBC较非MVA组明显升高;MVA组血钾浓度、LVEF较非MVA组明显下降;糖尿病、心功能KlillipⅣ级者。结论:血糖升高和血钾下降、心功能KlillipⅣ级、低LVEF是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直接PCI后早期发生MVA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采取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危因素进行评估,对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高危险因素患者做好前瞻性护理,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

  • 舒适护理在小儿水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彭东娟;李女;李耀才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水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筛选水痘患儿共81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的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基础护理措施,治疗组则进行舒适护理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等方面。结果:治疗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治疗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达97.57%,对照组则仅为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水痘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可以促进其病情恢复,安全可靠,既保证了患儿的健康安全,又能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探讨

    作者:焦红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早期康复护理疗效。方法:随机抽取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9例溶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49例非溶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采取早期康复措施及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对康复计划较易接受,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质量较高,可起到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

  • 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作者:张彩娟;张福英

    目的:评价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延续性护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SIA评分和QLI评分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SIA评分和QL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IM评分和FMA评分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IM评分和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护理好,值得推广。

  • 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

    作者:张艳梅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收治的骨折患者2400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普通护理组400例和舒适护理组2000例。结果:舒适护理组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分级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骨折患者应用后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利于预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教育

    作者:刘晓英;邹素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患者生命。本文从心理、氧疗、排痰、呼吸等多方面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让患者对慢阻肺疾病有不同程度的认识,有了自我保护意识,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使疾病复发率明显降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 临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作者:杨莉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水平。结果:治疗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遵从医嘱,改善其血糖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盆底康复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尿失禁的100例分析

    作者:李茹红;马静

    目的:探讨传统的盆底康复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预防或治疗产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旨在探索一套基层医院辅助治疗产后尿失禁的有效护理方案。方法:选取顺产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只给予一般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的前期和训练中给予综合的心理干预。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尿失禁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4.00%(4/100)、22.00%(22/100),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采用传统的盆底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产妇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健康教育、放松训练、音乐疗法以及心理疏导等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治疗产后尿失禁起到一定的作用。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自由体位分娩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作者:张红梅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自由体位分娩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12例自由体位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时间、出血量、VAS评分、新生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感染率及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时间、出血量、VAS评分、新生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感染率及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自由体位分娩产妇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 优质护理服务在癌疼病房中的效果探究

    作者:朱瑞红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癌痛病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观察,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服务,对照组患者仅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进行优质护理过程中的满意程度。使用匹兹堡睡眠效果指数进行患者睡眠状况的评测,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焦虑程度制成表格,便于统计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等指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临床应用分析可以看出,癌症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癌症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加以优质的服务,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血糖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景芬;李俐娟

    目的:分析与探讨早期血糖水平变化对于患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所产生预后影响,提高临床治愈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689例,选取200名以血糖正常与血糖变化两个标准分组,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治疗后有不同的临床治愈表现,早期血糖水平上升的患者临床治愈效果较血糖正常水平患者差,血糖正常患者经系统治疗护理后取得较为理想的治愈率。结论:针对不同病症表现、不同病症程度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临床治疗手段时必须在早期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血糖保持时刻控制,掌握治疗主动地位提高治愈效率。

  • 延续护理提高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效果评价

    作者:李灶容;张金蓉;林凤娟

    目的:分析探讨延续护理提高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行手术喉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对护理服务综合满意率。结果:实施延续护理1年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综合满意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7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喉癌患者术后实施延续护理,将护理服务延续到家庭,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同时提高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 品管圈活动对经皮肾镜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护理的影响

    作者:王怀颖;于兵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对加强经皮肾镜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护理方法的影响。方法:相对经皮肾镜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的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有5个成员组成品管圈小组,头脑风暴法为此类术后患者的专项护理。针对术后并发症进行研究对策,实施技术改进,与之前患者进行前瞻性对比。结果:品管圈活动对经皮肾镜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护理效果良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活动有效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管理才能,明显提高了经皮肾镜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的护理质量,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人性化护理在行剖宫产产妇中的影响价值分析

    作者:林雅雯;翁艺;魏小梨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行剖宫产产妇中的影响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自行剖宫产的产妇96例,随机分为两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48例研究组予以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剖宫产术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后焦虑评分与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SAS评分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的感染、出血、尿潴留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剖宫产应用人性化护理能有效促进产妇的术后恢复,并在改善产妇疼痛状况与焦虑情绪的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子宫脱垂患者术前清洁灌肠的临床护理

    作者:贾红亚

    目的:分析子宫脱垂患者术前清洁灌肠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以收治的80例术前行清洁灌肠的子宫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灌肠保留时间、清洁度、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灌肠保留时间、清洁度、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术前清洁灌肠的子宫脱垂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延长灌肠保留时间,提高清洁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社区干预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

    作者:刘小华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接受社区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同时开展社区综合干预,观察两组患者HbAlc、FBG、PBG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Alc、FBG、PBG三项临床指标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疗效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作者:郑秀萍;谭少娟;黎彩金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老年慢性疾病患者200例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进行分组,普通护理组100例和社区护理干预组100例。结果:社区护理干预组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遵医行为均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细节管理在预防脊柱后路手术后高危部位发生压疮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陈嘉红

    目的:对细节管理在预防脊柱后路手术后高危部位发生压疮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收治的脊柱后路手术患者46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脊柱后入路手术的围术期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脊柱后入路手术的围术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进行细节管理。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脊柱手术期间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脊柱后路术后患者围术期实施必要的细节护理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值得关注并推广。

  • 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与心内科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李健

    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疾病的诱导因素及心内科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抽取10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心血管疾病的诱导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复发率>5次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98%)显著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心血管疾病的诱导因素主要有血脂、血压、血糖、运动量和气候等因素,其中主要的因素是运动量。结论: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有气候、血脂、血压、血糖和运动量等,新内科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的复发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门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黄维梅

    目的:观察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门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方法:选择门诊输液治疗的患者20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出血、疼痛难忍、连续穿刺、液体渗漏等输液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17.14%)明显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到门诊输液患者中,可大大提高门诊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广泛应用。

  • 优质护理干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体会及效果

    作者:韩瑾;董卫芹;张勤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全程优质护理干预。随访3个月,运用Harris评分对两组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根据Harris评分,观察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优良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结论:优质护理可更有效地改善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良好,可在临床推广。

  • 临床护理路径对大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郭佳华;赵洁;方向红;陈小欢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大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大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38±1.01)d vs(3.92±1.18)d]、下床活动时间[(3.00±0.82)d vs(4.83±1.27)d]、住院时间[(9.56±2.12)d vs(12.48±2.71)d]及生活质量评分[(89.58±10.47)分vs(75.45±12.6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外,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40.0%,与对照组的8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缩短大肠癌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改进护理方式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石桂芳

    目的:探讨改进护理方式对冠心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PCI治疗的12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3年5月)62例以及观察组(2013年6月~2014年6月)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改进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等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行冠心病PCI患者临床护理方式降低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 全方位护理对老年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建芳

    目的:研究全方位护理对老年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哮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全方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试验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对老年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显著提高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

  •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向刚

    目的:研究采用环磷酰胺结合泼尼松对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单独泼尼松治疗,试验组进行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显效,有效,无效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和前后血清补体及抗体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相对少,而在补体量方面较对照组高。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两组患者没有很大区别。结论:环磷酰胺结合泼尼松治疗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显著提高其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少,安全性可以保证。

  • 高频超声引导病变部位注射对肩周炎疗效的影响

    作者:刘剑芬;邱鹏远;邱鹏程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病变部位注射对肩周炎作用,以期选择理想的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肩周炎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5例,予痛点注射治疗,观察组55例,予高频超声引导病变部位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后在疗效上差异性。结果:两组治疗后在疼痛、日常生活能力、关节活动度、肌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在钙化灶、低回声结节、腱鞘壁、囊壁回声的改善上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觉症状改善上,对照组明显改善以上发生率45.45%、总改善率80%;观察组明显改善以上发生率63.64%、总改善率89.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频超声引导病变部位注射对肩周炎疗效显著,症状改善显著。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不同方案治疗的近期疗效

    作者:杨舒

    目的: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不同方案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将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TF方案治疗,而治疗组患者主要采用TEC方案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临床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发现,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P<0.05)。同时两组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反应肝功能损害、心脏毒性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患者白细胞减小和血小板低下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TEC方案效果较为显著,但是应注意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低下的发生。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疗效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罗裕锋;瞿嵘;叶初阳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抢救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0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灌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化痰及营养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手段,灌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支气管肺泡灌洗,观察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结果:灌洗前PaO2、PaCO2和氧合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PaO2、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抢救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好,可减少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78例疗效观察

    作者:袁文强;邹蕾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58例,其中70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78例患者采用PVP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VAS和JOA评分值。结果:治疗后PVP组患者VAS和JOA评分值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更为显著。

  • 超声诊断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及价值

    作者:张吉红;郑坤城;黄伟勇;钟发珍

    目的:观察术前超声检查对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1例LC患者依据手术难易程度分为手术困难与手术容易两组,并均于术前行超声诊断检查,观察并记录两组胆囊形态与大小,胆囊壁厚度以及胆囊结石息肉情况,胆囊颈管是否存在结石嵌顿、胆囊周边是否粘连以及胆囊窝是否存在积液等。结果:所有患者中超声诊断与手术符合率为99.17%(120/121),超声提示存在胆囊粘连的4例患者中有2例术中其胆囊三角处胆总管、胆囊管、肝总管存在难分离的粘连,解剖结构难以分辨而中转开腹,中转率为1.65%(2/121)。手术困难组与容易组的胆壁厚度分别为(3.3±0.62)cm与(3.3±0.62)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97,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且均痊愈后才出院。结论:术前给予LC患者行腹部超声诊断检查,可对其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样病变等予以确诊,并且还可准确评估手术的难易程度,该法对LC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张华安;张燕霞;龚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关系。方法:收集176例临床已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分为合并组(A组)和非合并组(B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A组出现无痛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合并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B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病程、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是A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病程长、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治疗时必须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可明显降低本病的死亡率。

  • 45例周围型肺癌的X线与CT影像学分析

    作者:赖均南;莫陵江;梁丽宁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对比分析X线平片与CT扫描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5例经病理证实为周围型肺癌患者的X线平片、CT扫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平片显示病灶边缘为分叶征31例,细短毛刺征23例,病灶内部为空泡征7例,空气支气管征8例,病灶周围为胸膜凹陷征19例,血管集束征13例。CT检查显示病灶边缘为分叶征37例,细短毛刺征33例,病灶内部为空泡征17例,空气支气管征21例,病灶周围为胸膜凹陷征25例,血管集束征24例。X线平片的诊断准确率为(35/45)78%,CT的诊断准确率为(42/45)93%。结论:分叶征、细短毛刺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是周围型肺癌的重要征象,X线平片与CT扫描是临床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两种重要手段,CT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基本征象,能够有效提高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X线 CT 诊断
  •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肖欣幸;江少坤;蔡中琼;杨丽娟;王立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药理学特性。方法:对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试验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10%患者复发,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复发率为40%)(P<0.05);试验组97.5%对治疗疗效满意,高于对照组(82.5%)(P<0.05);试验组住院治疗(10.5±1.2)d后出院,短于对照组(16.5±1.5)d( P<0.05);试验组ESR(红细胞沉降率)各项血流变指标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妇科疾病症状缓解明显,治疗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少,疗程短,并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 肺表面活性物质与NCPAP联合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作者:熊丽

    目的:研究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3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取NCPAP治疗,治疗组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表现及各项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早产儿临床反应改善情况、早产儿NCPAP参数变化及病理变化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转为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早产儿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是目前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间苯三酚对宫颈原因导致产程异常的助产效果观察

    作者:黄玉莲;李瑞萍;骆建梅

    目的:探讨产妇因宫颈原因在产程异常时使用间苯三酚的助产作用及效果。方法:取产科分娩的产妇16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0例。观察组按医嘱因宫颈原因在产程潜伏期延长(>16 h)、产程停滞或宫颈水肿时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 mg,对照组产妇使用传统的宫颈封闭或静脉注射安定。结果:观察组在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宫颈裂伤率比对照组低( P<0.01),新生儿窒息率低(P<0.05)。结论:因宫颈原因导致产程异常时静脉注射间苯三酚,能软化宫颈,消除宫颈水肿,促进宫颈开张,促进产程进展[1],降低孕产妇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减少宫颈裂伤,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比传统的宫颈封闭及静脉注射安定等方法效果好。

  • 微波治疗仪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及顽固性腹泻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徐文青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仪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及顽固性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及顽固性腹泻患儿99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A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总有效率95.24%,对照A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总有效率76.47%,观察A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顽固性腹泻患儿总有效率92.31%,对照B组顽固性腹泻患儿总有效率70.00%,观察B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仪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及顽固性腹泻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提高疗效,临床价值较高。

  • 腹腔镜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与传统开腹手术的回顾性对比研究

    作者:黄文伟;林敏儿;叶卫东;劳日初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方法:收集21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分别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与传统开腹手术取石加T管引流术。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自主排气时间、术后残石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残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自主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腹腔镜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患者恢复快,手术创伤小。

  • 快通道麻醉在老年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赵权

    目的:观察快通道麻醉用于老年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实施快通道麻醉腹腔镜手术的50例结直肠肿瘤老年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组25例为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对照组25例为瑞芬太尼、七氟醚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在插管后10 min、建立气腹时、气腹后30 min的心率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插管后10 min及建立气腹时,对照组的HR均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气腹后30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两组苏醒期燥动、呼吸困难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结直肠肿瘤老年患者在实施腹腔镜手术时,采用异丙酚或七氟醚两类药物与瑞芬太尼联合行快通道麻醉,各有优势。

  • 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小飞;颜孝维;尹善浪;邵俊卿;林顺江

    目的:研究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颅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工塑型钛网修补,观察组接受数字化成形技术制作个体化钛网修补。观察两组患者的塑形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所用钛钉数量较对照组更少,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骨缺损临床修补方案中,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修补术具有满意的塑形效果,操作方便快捷,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 雷莫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肺癌化疗急性呕吐临床分析

    作者:黄俊生;苏文智;蔡俊义

    目的:探讨雷莫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肺癌化疗急性呕吐临床效果。方法:80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雷莫司琼、地塞米松进行预防;对照组给予雷莫司琼进行预防。比较两组患者服用药物一个疗程后急性呕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雷莫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的方式预防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能够有效减轻化疗后的急性呕吐反应,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 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尔硫卓在预防桡动脉痉挛的对照研究

    作者:李新峰;张领;李满生;蔡华;岳修宇;张晓华;陈军军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时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地尔硫卓针预防桡动脉痉挛( RAS)的疗效,及对血压、心率的影响,进一步了解阿托伐他汀钙和地尔硫卓联合应用在预防桡动脉痉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78例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和地尔硫卓(130例),阿托伐他汀钙组(120例)和地尔硫卓组(128例),术前6 h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80 mg,成功置入6F动脉鞘管后以“弹丸式”注入地尔硫卓针,分别记录注入药物前,注入后1、3、5、10及30 min的血压、心率,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钙和地尔硫卓联合组局部及全身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三组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地尔硫卓组有4例发生桡动脉痉挛,地尔硫卓组有12例,而阿托伐他汀钙组有16例,三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值:4.9926,P值<0.05,χ2值:8.0085,P值<0.01)。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时,阿托伐他汀钙和地尔硫卓联合应用可以有效预防桡动脉痉挛的发生,且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

  • 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蒋红银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患儿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显著。

  • 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12例临床体会

    作者:白金玲

    目的:探讨采用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2例,术前妥善准备,术后积极处理。结果:本组12例患者食管支架置入均一次成功。1例患者在支架置入2周内发生移位,取出后,经食管钡餐造影显示贲门通畅。置入食管支架后所有患者的吞咽困难、进食困难、反食等症状消失。食管钡餐造影显示贲门通畅。患者术后进食好,体重增加。结论: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近期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人工流产前使用米索前列醇效果分析

    作者:刘少霞

    目的:对早孕妇女在人工流产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使得宫颈软化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的观察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160例,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A组68例妇女在人工流产手术前30 min通过舌下含服用米索前列醇。B组92例妇女术前未药常规进行流产手术,其余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A、B两组的临床效果。手术过程中重点观察妇女宫颈扩大小及难易程度、术中疼痛程度及出血量、手术时长、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发生情况。结果:将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前,妇女宫颈松弛软化程度明显提高,镇痛程度提高,术长得到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降低,不良反应减少。结论:人工流产前使用米索前列醇可以明显地软化松弛宫颈,显著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 胰岛素加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的疗效观察

    作者:江保卫

    目的:探讨胰岛素加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的疗效。方法:选择需使用大量胰岛素注射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使用胰岛素的基础上,口服吡格列酮片。对照组继续加大胰岛素的注射剂量,观察入院时及第4周、8周、12周时患者的FPG、2hPG、HbA1C值。治疗3个月后观察血脂及体重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第4周、8周、12周时患者的FPG、2hPG、HbA1C较对照组下降明显,3个月后TG也下降明显。结论:对于使用大剂量胰岛素血糖仍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吡格列酮后可使血糖控制良好。

  • 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觉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婉君;祁勇军;杨旸;邓建华;朱春华

    目的:探讨多焦点人工晶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8例(80眼),分为两组。观察组49眼,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对照组31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体。所有病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定期随访远、近视力,佳远、近矫正视力、调节力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远视力和矫正远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裸眼近视力、矫正近视力及调节力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焦点人工晶体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远、近视力及调节力,功能优于单焦点人工晶体。

  • 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徐立军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治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应用于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使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傅明龙;祁巧;高蒙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23例视力<0.1,15例视力在0.1~0.3之间,患者前房深度为(4.3±1.1)mm,眼压为(14.9±2.6)mm Hg(1 mm Hg=0.1333 kPa),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并发症也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 小切口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作者:余彬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 LC)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分析胆结石患者469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小切口组153例和腹腔镜组316例。结果:腹腔镜组胆结石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优于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腹腔镜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炎对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的影响研究

    作者:纪必磊;刘小丽;张晶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前列腺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评分的影响。方法:以106例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IPSS、生活质量评分( QOLS)和大尿流率( Qmax)。结果:106例患者治疗后IPSS、QOLS和Qmax依次为(6.32±2.62)分(、2.64±0.84)分和(17.26±2.36)ml/s,上述指标均明显好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炎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托吡酯治疗108例偏头痛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王惠强;王进义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应用托吡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事件。方法:选取应用托吡酯治疗的偏头痛患者108例,设为观察组,另将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偏头痛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之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对于治疗前,头痛发作频率、天数和程度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痛发作频率和天数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头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相对于对照组12.0%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对偏头痛患者应用托吡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偏头痛发作频率、天数以及程度,且不良反应轻微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具有高效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捏脊联合兰菌净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8例

    作者:丁天法

    目的:观察捏脊联合兰菌净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捏脊联合兰菌净舌下滴入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兰菌净舌下滴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结束后一年内的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捏脊联合兰菌净能有效的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捏脊手法简单,家长易于掌握,兰菌净通过舌下途径给药,小儿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疗效对比

    作者:李天翔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95例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41例,试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排气时间、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显著。

  • 早期胃肠外营养方案对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作用

    作者:廖均梅;廖智行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胃肠外营养方案对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作用效果,以制定更优的营养方案。方法:选取收治的40例超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胃肠外营养方案,对照组采用延迟胃肠外营养方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体重、日均增长体重、身长、日均增长身长值均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者高钾血症和低钙血症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皆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卫生经济学指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皆少于对照组,经t检验或χ2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肠外营养方案可以有效地促进超低出生体重儿体重与身长增长,降低高钾血症和低钙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治疗时间,节省医疗资源,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 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

    作者:连昭智

    目的:分析并探讨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并对其作出简单评价。方法:选择110例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骨折发生情况为依据将患者分为骨折组75例与再骨折组35例,对骨折组和再骨折组患者的骨折类型、骨折时间、合并症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骨折组75例患者,共有2例患者发生再次骨折情况,发生率为2.7%;骨折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5.13±5.04)岁,再次骨折组平均年龄为(70.12±6.14)岁,再骨折组明显比骨折组高;骨折组共有患者75例,55例为女性,所占比例为73.3%,再骨折组共有患者35例,26例为女性,所占比例为74.3%,再骨折组所占比例明显比骨折组高;骨折组由平卧转换为站立位所花时间为(12.89±4.03)s,再骨折组所花时间为(26.12±9.01)s,骨折组明显优于再骨折组;通过对多种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女性、高龄、椎体骨折患者、骨密度-T值在3.5以下的患者,再骨折发生的可能性更高一些。结论:应加大力度对骨质疏松患者再次发生骨折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对其中存在的各种相关风险因素进行研究,可以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使患者的防范性意识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患者骨折后再骨折的发生率,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 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体会

    作者:杨戈;刘翔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闭合整复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年,X线复查显示两组患者骨折全部顺利愈合,观察组尺偏角(20.5±3.5)°明显低于对照组尺偏角(25.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桡骨缩短(3.1±1.2)mm明显低于对照组(5.2±1.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rtland-Werley准则评价治疗结果为:观察组优良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操作简便,且固定牢靠,术后早期腕关节可活动,术后功能优良,值得推广使用。

  • 改变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留置导尿时机的效果观察

    作者:程雪瑜;甘容芳

    目的:改变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手术前留置导尿时机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00例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按照手术进行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行在手术室麻醉后导尿,对照组在病房麻醉前导尿。结果:因导尿操作引起患肢疼痛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手术前留置导尿改在麻醉后实施,能减轻患者因导尿过程引起的尿路不适和疼痛及导尿后尿路刺激征的发生,同时能减少因导尿操作引起患肢疼痛等优点。

  • 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研究

    作者:齐玲芝;齐灵玉

    目的:探讨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晚期胃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替吉奥单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43.75%,对照组3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17%和14.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17%和4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不但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而且应用简单方便。

  • 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头孢唑啉钠预防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邹春梅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头孢唑啉钠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临床效果。方法:对360例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及传统方法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新生儿娩出断脐后立即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1 g,30 min内滴完,术后再用头孢唑林钠2 g,2次/d,连用2~3 d;对照组:术前不用抗生素,术后静脉点滴头孢噻肟钠2 g,2次/d,连用5 d。结果: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体温恢复情况、子宫腔感染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头孢唑啉钠预防感染安全、合理、有效,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胃肠道肿瘤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朱智军;朱一宁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胃肠道肿瘤外科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胃肠道肿瘤患者分成A组与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B组实施针对性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腹水与切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肿瘤的类型、术前评估肝功能状况以及门静脉高压的程度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B超引导下早孕无痛人工流产术72例临床分析

    作者:臧林芳

    目的:对行B超引导下早孕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72例行B超引导下早孕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同期行常规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B超引导下无痛人工流产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无痛人工流产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阴道出血时间值依次为(3.1±1.1)min(、15.2±2.8)ml(、2.8±1.1)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早孕无痛人工流产术临床效果较佳,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比较

    作者:佘小双

    目的:分析比较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 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 OC)的临床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治疗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LC组和OC组两组,每组40例,其中LC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C组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比较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L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OC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OC组术后感染发生几率明显多于L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费用较为昂贵,但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感染的发生几率,术后恢复更快,值得在临床推广。

  •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安全性评价

    作者:潘原勇

    目的:评价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安全性,为Hib疫苗的免疫接种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愿接种Hib疫苗的10087名6个月龄~5周岁的婴幼儿的资料,按年龄分为6~11个月龄组(1163名)和12~59个月龄组(8924名);分析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11个月龄组幼儿接种72 h后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12~59个月龄组幼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11个月龄组幼儿接种72 h后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12~59个月龄组幼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在6个月龄~5周岁的婴幼儿中使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在接种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幼儿出现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并进行及时处理。

  • 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疗效

    作者:方向阳

    目的:分析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研究组予以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对比两组基本观察指标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出院时间、骨痂出现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3%、10.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促进患者的早期恢复。

  •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36例分析

    作者:陈比娟;黄玉英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腹腔镜手术及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患者治疗后的随访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5个月,症状缓解34例,占94%;妊娠25例,占69%,复发2例,占5%。结论: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疗效显著,术后联合用药及尽早妊娠可降低本病的复发率。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姚爱侠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药物流产的104例妊娠者,随机划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组均52例。对照组行传统流产方案,试验组采取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成功率、出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成功率、出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等方面的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临床效果显著,不仅成功率高,而且不良反应较小,具有较高可行性。

  • 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饶应艳

    目的:探究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收治的正常足月产妇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5)。在胎儿娩出后观察组予产妇静脉滴注催产素(又名缩宫素)、卡前列甲酯栓纳肛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予静脉滴注催产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情况,统计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6.35±1.88)min、产后出血量(229.45±50.9)m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3.6%)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能够较好的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患者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作者:许凯

    目的: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为1个疗程,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 SBP)和舒张压( DBP)均较治疗前有较明显的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的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血压水平控制较好,因此认为两药联合是目前为理想的联合方案之一,值得推广。

  • 复方乳酸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作者:李强;秦敏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进行复方乳酸菌胶囊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乳酸菌胶囊,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0%、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有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进行复方乳酸菌胶囊与美沙拉唑嗪联合疗法,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跖疣、鸡眼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

    作者:吴定苏;李晓英;詹美伶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跖疣、鸡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诊的90例跖疣、鸡眼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的方法,将本组试验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局部注射干扰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5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739,P<0.05)。结论:在跖疣、鸡眼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局部注射平阳霉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罗库溴铵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陈灿栋;黄晓鸣;蔡政杰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胆囊手术中应用罗库溴铵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腹腔胆囊手术患者74例,给予患者阿托品加鲁米拉肌内注射,静脉滴注双异丙酚加芬太尼加罗库溴铵行手术麻醉诱导,泵注双异丙酚加瑞芬太尼加七氟醚维持麻醉深度,观察插管前后患者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插管前、插管后15 min内MAP、Co和NE以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手术完毕后,患者无支气管痉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老年腹腔镜胆囊手术中应用罗库溴铵效果较好,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霉酚酸酯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韦银霞

    目的:分析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霉酚酸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霉酚酸酯治疗,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缓解率和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1 d尿蛋白含量。结果:通过两组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白蛋白含量、1d尿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血浆白蛋白低于观察组,24 h尿蛋白含量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霉酚酸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和应用。

  • 大剂量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谢翔;陈蓉

    目的:研究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CHF)采用厄贝沙坦大剂量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老年CHF患者,研究组34例老年CHF患者采用大剂量厄贝沙坦,对照组34例老年CHF患者采用常规剂量的厄贝沙坦,观察两组疗效。结果:采用大剂量厄贝沙坦治疗的研究组在总效率方面较对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剂量厄贝沙坦能有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于临床推广。

  • 依托咪酯与咪唑地西泮辅助麻醉临床比较

    作者:夏文杰

    目的:探讨分析依托咪酯与咪唑地西泮辅助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区域麻醉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依托咪酯辅助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咪唑地西泮辅助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动脉血样饱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动脉血样饱和度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区域麻醉患者,采用依托咪酯进行辅助麻醉,安全性更高,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更小,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效果分析

    作者:石帆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在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80例患儿住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试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急性腹泻病发病率较高,且临床症状并不相同,临床上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应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张勇;邱斌

    目的:探讨应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甘露醇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静脉输注比拉西坦氯化钠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浆神经肽Y含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7 d和治疗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神经肽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降低血浆神经肽的含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结合在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刘孝福

    目的:探讨分析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结合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人流)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妇科收治的无痛人流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结合舒芬太尼麻醉,两组患者手术方法相同,对比麻醉效果及手术疗效,探讨无痛人流优质麻醉方法。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手术麻醉用量少,术后苏醒快,术后宫缩痛发生率为25.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1%和30.9%,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丙泊酚结合舒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手术中,减少麻醉药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患者术后苏醒快,疼痛轻,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夏玲

    目的:比较口服右旋糖酐铁与口服硫酸亚铁在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6个月~3周岁儿童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每组48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予以右旋糖酐铁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硫酸亚铁口服治疗,两组的其余治疗方法均一致,2个月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及血中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疗效对比显示观察组有40例治愈,5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合计有效率达,97.92%;对照组35例治愈,5例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合计有效率是89.58%,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中口服右旋糖酐铁效果更好,而且非常方便,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改善慢性胃炎症状的效果

    作者:徐银领

    目的:研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改善慢性胃炎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62例,给予对照组消化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改善疾病症状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AS、SDS、消化道症状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胃炎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评价

    作者:晏晶晶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压指标变化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头孢丙烯、通窍鼻炎颗粒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金鹏

    目的:观察头孢丙烯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急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2例急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头孢丙烯分散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丙烯分散片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急性鼻炎患者予以头孢丙烯分散片和通窍鼻炎颗粒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李杰

    目的:评价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85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取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方案,对照组单纯给予法莫替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评估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6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5%,明显高于观察组4.4%(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中采用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72例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分析

    作者:秦兆选

    目的:探究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单独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治愈率为22.22%,显效率为44.44%,有效率为30.566%,无效率为2.78%,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半年内观察组痊愈率为33.33%,复发率为16.6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的治疗方式应用于治疗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米非司酮与甲基睾丸素治疗更年期功血观察

    作者:王涛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与甲基睾丸素对更年期功血的治疗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治疗依据。方法:以收治的100例更年期功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甲基睾丸素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则联合使用米非司酮与甲基睾丸素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较单纯使用甲基睾丸素,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对于更年期功血的治疗更有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咪达唑仑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镇静镇痛效果评估

    作者:陈雅杏;蓝海燕;梁燕芬

    目的:研究探讨咪达唑仑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机械通气新生患儿2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为1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咪达唑仑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常规的镇静镇痛药物,比较两组患儿镇静镇痛效果愈脱机的时间。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应用咪达唑仑取得的镇静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脱机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应用咪达唑仑持续微量静脉滴注,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在临床上具有脱机时间短,停药后苏醒快等优点。

  • microRNAs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硕;李玉子

    microRNAs(miRNA)是一类新近发现的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体内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miRNA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而miRNA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尤其引人注目,本文就miRNA在心肌梗死发生发展过程及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诊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杨

    产妇既往有剖宫产病史,此次子宫下段原剖宫产切口瘢痕部位附着胚胎组织,此种妊娠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约占异位妊娠发病率的6.1%[1-2]。2010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2007年10月~2008年5月中国剖宫产率高达46.2%[3]。本病为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有报道称其发生率为1∶2216~1∶1800[4-5]。由于 CSP 早期确诊困难,且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故临床常误诊为宫内妊娠而行流产或吸刮宫手术而引发致命性大出血[6-7]、DIC、子宫穿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危及产妇生命安全。随着现代医疗诊治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明显提高了其早期诊断率,使 CSP 能够在早期得到治疗从而大大降低了子宫破裂及大出血的风险。目前本病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为保留育龄妇女子宫完整性及生育要求,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UAIE)在众多治疗方案中脱颖而出。

  • 外耳道分泌物检出烟曲霉菌1例报告

    作者:韩文君

    曲霉是一类重要的对人致病的条件致病菌,其中烟曲霉是常见的病原菌,其毒力较强。人体对曲霉有极强的免疫力,只是在当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才能致病,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放疗、化疗、各种恶性肿瘤、糖尿病、尤其是AIDS等可诱发曲霉菌病[1]。现报告由烟曲霉菌引起的外耳道感染1例。

  •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漏诊宫外妊娠3例报告

    作者:黄燕媚;吴伟英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 HP)指的是宫内宫外妊娠同时存在,它既是一种特殊的多胎妊娠,又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而异位妊娠是一种妇科常见的急腹症,是孕早期孕妇死亡的常见原因。常见部位为输卵管妊娠,占90%以上[1],其中宫内宫外同时妊娠极罕见[2]。本文对我院2005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3例宫内宫外同时妊娠漏诊宫外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宫内宫外同时妊娠漏诊宫外孕的原因,寻找避免漏诊或减少漏诊的有效方法。现报告如下。

  • 应用VSD技术治疗左小腿腓骨皮瓣移植后植皮区的个案护理1例报告

    作者:曾绮桥;马丽辉;潘美静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对传统外引流进行改进的一种新型引流技术[1],2013年1月我院对1例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下颌骨重建患者,在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区应用VSD负压引流术,术后给予了有针对性的全方位护理,现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1.1一般资料:患者,男,38岁,因左下颌骨囊肿术后1年,疼痛半月余。活检病理报告示:左下颌黏液表皮样癌,行左小腿腓骨皮瓣移植左下颌骨缺损修复加左小腿植皮(左大腿取皮)加VSD引流术加左下肢石膏外固定术。左小腿植皮区面积6 cm ×12 cm。植皮后采用VSD技术持续负压引流12 d。

  • Rho激酶抑制剂用于脑损伤治疗的初步实验研究

    作者:彭智涛;陈建良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并进行鉴定,设置对照组、LPA组、Y27632组,连续培养2周,观察细胞单克隆个数、单克隆形成率、Ki67和GFAP的基因表达量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经免疫荧光检测Nestin、CD133均为阳性;软琼脂实验发现,LPA组单克隆个数及单克隆形成率较对照组及Y27632组显著升高(P<0.05),而Y27632组的单克隆个数及单克隆形成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A组GFAP基因表达量没明显变化( P>0.05),Ki67基因表达量升高( P<0.05),而Y27632组GFAP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0.05),而Ki67基因表达无变化( P>0.05)。结论: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可提高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的GFAP表达水平,对于损伤神经细胞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 UVB诱导下脂肪干细胞的抗衰老机制

    作者:朱美抒

    目的:探讨中波紫外线(UVB)下脂肪干细胞的抗衰老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原代人脂肪干细胞(观察组,n=12)及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对照组,n=12),均以40 mJ/cm2 UVB单次照射诱导衰老,48 h后镜下观察衰老情况;分别于照射开始即刻、照射12 h、24 h、48 h、72 h时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PDGFRα蛋白、MMP-24蛋白的表达。结果:观察组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对照组呈现典型衰老形态。经UVB照射后,观察组各时间点PDGFR 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MP-24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虽时间延续变化不显著(P>0.05),但对照组变化显著(P<0.05)。结论:脂肪干细胞能够抵抗UVB的诱导衰老,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DGFRα蛋白的低表达与MMP-24蛋白的高表达有关。

  • 依达拉奉预处理有效保护大鼠脊髓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

    作者:王正乐;刘培钊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 Edaravone,Ed)预处理对大鼠脊髓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直接给予过氧化氢( H2 O2)和葡萄糖氧化酶( GOX)建立大鼠脊髓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模型。损伤前30 min给予Ed预处理,通过检测损伤后细胞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变化以及神经元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氧化酶( GSH-Px)活性变化,明确Ed预处理对大鼠脊髓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2 O2(200μM,4 h)和GOX(20 mU/ml,2 h)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脊髓神经元活性(P<0.01),增加神经元MDA含量(P<0.01)以及培养基中LDH含量(P<0.01)。提前30 min给予Ed预处理能显著减轻这些损伤(P<0.01)。此外,与单纯氧化应激损伤组相比,Ed预处理还能明显升高脊髓神经元总SOD和GSH-Px活性(P<0.01)。结论:Ed预处理可以明显减轻H2 O2和GOX诱导的脊髓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这种保护效应可能是通过上调脊髓神经元内SOD和GSH-Px活性实现。

  • 骨皮质剥离术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胜平

    目的:观察分析骨皮质剥离术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的实验研究。方法:将25只实验兔子作为研究对象,并建立骨不连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兔子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骨皮质剥离术治疗措施,试验组采用骨皮质剥离术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兔子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对比观察,试验组采用骨皮质剥离术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法兔子骨不连间隙宽度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骨缺损区骨痂形成量与骨不连间隙宽度相符合。试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骨不连的愈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骨不连的愈合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皮质剥离术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促进骨缺损区骨痂的形成,提高骨不连愈合率,骨不连恢复情况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应该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吉林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