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Clinical Medical & Engineering 림상의학공정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主办单位: 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659
  • 国内刊号: 44-165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130
  • 曾用名: 医疗保健器具;医疗·保健·器具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常海庆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窒息新生儿尿微量白蛋白、αl-微球蛋白和转铁蛋白检测对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镇元;谢志祥;马世权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尿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和转铁蛋白(TRU)在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10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组,根据窒息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67例)和重度窒息组(43例),选取同期我院出生非窒息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各组新生儿MA、α1M、 TRU及尿素氮(BUN)、血肌酐(Vr)水平。结果研究组新生儿MA、α1M、 TRU、 V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新生儿BUN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重度窒息组新生儿MA、α1M、 TRU、 Vr水平均高于轻度窒息组, P<0.05;两组新生儿BUN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MA、α1M、 TRU水平可作为诊断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临床检测指标,并可反映肾损伤的严重程度。

  • 新生儿先天性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分析及随访研究

    作者:黄维清;彭小明;颜卫群;肖勇;张帆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经青霉素治疗后随访患儿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5例先天性神经梅毒新生儿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婴儿4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研究组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及特征,所有患儿均采用青霉素治疗,合并其他疾病者给予对症治疗。对两组婴儿进行为期2年的系统随访,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评估治疗效果,对比两组婴儿身高、体重、神经心理发育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随访6个月RPR转阴率为62.2%,12个月转阴率为88.9%,24个月转阴率为95.6%。研究组患儿的身高、体重、 DQ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先天性神经梅毒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无显著特异性,医生临床诊断时需要提高警惕。经治疗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患儿RPR转阴率逐渐提高,但是患儿的生长发育及神经心理发育受影响。

  • 妊娠期糖尿病的干预治疗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巧璇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干预治疗与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5年10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饮食控制、运动干预以及胰岛素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另选择同期住院分娩的100例非妊娠糖尿病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孕妇的一般资料、合并症等对妊娠结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孕周、孕期体重增加情况以及分娩前BMI指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孕妇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干预之后血糖控制情况基本满意,妊娠结局良好。两组早产、巨大儿、胎儿窘迫、妊娠高血压、剖宫产和低血糖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孕妇年龄是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但是通过合理的药物、饮食等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孕妇围生期的合并症发生率,促使妊娠结局的改善。

  •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柯植泉

    目的:分析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 D]水平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7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测量血压,检测血糖、血脂相关指标以及25(OH) D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IMT。根据血清25(OH) D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15 ng/mL,43例)、 B组(15~29 ng/mL,84例)、 V组(≥30 ng/mL,50例)。分析颈动脉IMT与血清25(OH) D水平的关系。结果 A、 B组颈动脉IMT明显厚于V组(P<0.05)。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高血压病程、糖尿病史、年龄、 LDL-V呈正相关,与血清25(OH) D水平呈负相关,并且颈动脉IMT与25(OH) D独立相关(P<0.05)。结论血清25(OH) D水平降低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 地中海贫血产妇妊娠期血红蛋白、铁蛋白水平与妊娠结局分析

    作者:张兰

    目的:分析轻型地中海贫血产妇妊娠期血红蛋白(HGB)、铁蛋白水平(SF)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48例轻型地中海贫血产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以及不同孕周的HGB、 SF水平。结果研究组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HGB和S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剖宫产、羊水过少/多、产后出血、早产儿、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型地中海贫血孕妇的HGB和SF水平随着孕期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早产儿、剖腹产率高于正常孕妇,新生儿体重偏低,临床需注意加强孕妇保健工作。

  • 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培材;丘志光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72例分支动脉硬化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3个月mRS评分<3分的患者比例为80.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2周、4周及3个月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分支动脉硬化病较单用氯吡格雷,患者出院时转归状况更好,更有利于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媛媛;张力苹

    目的:分析对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给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治疗,试验组给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存活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存活率高,意义重大。

  • 甲硝唑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考珍;张爱珍;王富海;曾彩贤

    目的:观察甲硝唑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使用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雌激素软膏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0 d。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和雌二醇指标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改善明显(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FSH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雌二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硝唑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阴道炎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保护阴道黏膜,增强杀菌能力,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苏春华;杨高升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门诊220例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静脉注射,研究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芬太尼模式依次静脉注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及镇痛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丙泊酚-芬太尼模式依次静脉注射应用于无痛人流中效果确切,镇痛效果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康复治疗对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娜

    目的:研究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脑血管病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采用HAMD评价)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ADL评价)。结果治疗5周及10周后,两组HAMD评分明显下降, ADL评分明显上升,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206例不同孕周胎盘早剥临床特点、防治措施及母婴预后观察

    作者:张佩玲;罗淑贞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应对措施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06例胎盘早剥患者的资料。将患者根据孕周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34周,39例)、 B组(34~37周,115例)、 V组(>37周,52例),观察各组临床特点、应对措施及母婴预后。结果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无特异性。三组腹痛/腰酸、阴道流血发生率从高到低分别为A组>B组>V组(P<0.05); V组无明显症状患者的构成比例显著高于B组(P<0.05)。 A组、 B组胎盘早剥Ⅱ度和Ⅲ度比例均显著高于V组(P<0.05)。三组产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A组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和V组(P<0.05)。结论孕周越小,胎盘早剥严重程度越高,围生儿预后越差。胎盘早剥一旦确诊,应根据严重程度及时采取措施,并做好抢救准备;同时应加强围产期保健,消除胎盘早剥的诱发因素,降低发病率。

  • 血清白蛋白对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沈慕群;蔡晓林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与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6例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平将其分为观察组(血清蛋白含量≤35 g/L)和对照组(血清蛋白含量>35 g/L),各38例。观察腹膜透析液培养结果,并分析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原因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培养阴性率为6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21%(P<0.05);两组患者培养阳性中G+球菌、 G-杆菌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原因中操作污染、原因不清楚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导管相关感染、胃肠道疾病、菌血症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1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P<0.05);两组患者退出拔管(转血透)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血清白蛋白含量正常的腹膜透析患者相比,血清白蛋白含量低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腹膜透析液培养阴性率和患者死亡率。

  • 曼月乐及左炔诺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林燕霞

    目的:比较曼月乐及左炔诺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炔诺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曼月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3个月月经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曼月乐与左炔诺孕酮相比,能有效减少患者月经量,促进子宫内膜厚度减小,可将其作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有效方法推广应用。

  • 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意义

    作者:李智慧;黄凤霞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 (Vys V)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GDM患者50例为GDM组,选取同期健康孕妇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促动力学法测定血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Vys V、β2-MG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GDM组Vys V、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GDM组BUN、 Scr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GDM组Vys V+β2-MG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Vys V和β2-MG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有必要对GDM患者常规检查Vys V及β2-MG。

  • GLISSON蒂横断式精准肝切除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徐继威;温苑章;李嘉;曾华东;肖胜兵;李舒凡

    目的:研究GLISSON蒂横断式精准肝切除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实施Pring1e式肝癌切除术,观察组(32例)实施GLISSON蒂横断式精准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后第7d肝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阻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ISSON蒂横断式精准肝切除手术治疗肝癌患者,操作简单,定位精确,术后并发症较少,肝功能损伤减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与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

    作者:黄丹丹;廖成标;乐建华;张惠琪;蒋爱忠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静脉溶栓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PCI组(41例)和瑞替普酶静脉溶栓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溶栓组患者接受血运重建的时间比PCI组更及时(P<0.05),但溶栓组患者CK-MB峰值比PCI组高,出血程度和恶性心律失常发作程度比PCI组严重, LVEF值比PCI组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PCI治疗优于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 谷氨酰胺联合规范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梁朝矿;黄承吨;孔祥伟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联合规范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谷氨酰胺联合规范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9 d后两组APAVHEⅡ评分、TBIL、 ALT、 AST、 BUN、 Scr以及Hs-VRP、 TNF-α、 IL-1β、 IL-6、 IL-8水平均显著降低, IL-10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死亡率及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规范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有助于改善SAP患者的氨基酸代谢情况,缓解负氮平衡,改善全身炎症状况,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感染率及死亡率。

  •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探讨

    作者:张燕;曾荣峰;于巍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DM)患者骨密度(BMD)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男性2型DM患者100例,根据是否合并骨质疏松(OP)分为实验组(合并OP)和对照组(未合并OP)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身体不同部位的BMD以及生化指标水平。结果实验组L1、 L2、 L3、 L4、 L1-4、 Neck、 Ward三角、大转子以及股骨全部部位的B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BG、 HBA1c无统计学差异(P >0.05),实验组血清Ca、血睾酮(T)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P、碱性磷酸酶(AL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OP患者全身各个部位的骨量均有所下降,而血清Ca、 P、 T、 ALP对患者BMD变化的影响较大。

  • 大剂量缬沙坦治疗原发性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蔡胜业

    目的:研究大剂量缬沙坦在中重度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0例中重度高血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常规剂量缬沙坦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大剂量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3%(P<0.05)。实验组治疗后平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生理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大剂量缬沙坦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使用常规剂量缬沙坦相当。

  • 淋巴细胞治疗免疫性不孕及反复性流产的疗效评价

    作者:刘燕萍;骆东招;钟健;陈丽清;周葵英;黄莉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治疗免疫性不孕及反复性流产的疗效。方法将50例免疫性不孕及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安胎治疗,观察组接受丈夫或者第三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比较两组的封闭抗体阳性率、再次妊娠成功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封闭抗体阳性率与再次妊娠成功率分别为92.0%、84.0%,高于对照组的64.0%、56.0%(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P<0.05)。结论淋巴细胞治疗免疫性不孕及反复性流产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反应性,减少流产事件的发生,提高再次妊娠成功率,且无明显不良妊娠结局。

  • 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致病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何建芳;陈金强;陈明星

    目的:分析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主要致病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送检本院检验科的45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阴道分泌物标本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和PCR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出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主要致病菌分布,药敏试验观察主要致病菌的耐药状况。结果细菌培养法和PCR法检出的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G+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而对头孢唑啉、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 G-杆菌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而对青霉素、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结论革兰氏阳性(G+)球菌是细菌性阴道炎的主要致病菌;临床上应根据致病菌的耐药状况,慎重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

  • 1550点阵激光结合红宝石(694)对黄褐斑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探讨

    作者:王华;徐小柯;柏雨清;李芳芳

    目的:探讨1550点阵激光结合红宝石(694)对黄褐斑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黄褐斑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外用、内服药物联合物理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1550点阵激光结合红宝石(694)技术治疗,全部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2个疗程,同时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时,1550点阵激光结合红宝石(694)技术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善宁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郭钿;蔡文;彭卓慧;李伟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经善宁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善宁治疗,观察组采用善宁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观察组休克、 ARDS、急性肾炎、胃肠功能减退、肝功能衰竭和DIV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白蛋白、 WBV、血淀粉酶和APAVHEⅡ等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经善宁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效果显著,还可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作者:廖洪彬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止咳、吸痰、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血浆中抗热休克蛋白70表达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曾小林;方胜先;钟庆华

    目的:研究冠心病(VHD)患者血浆中抗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冠心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9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将观察组细分为AVS组和SAP组,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SV组、 DV组及MV组,以冠脉病变分型为依据分为A型组、 B1型组、 B2型组及V型组。采用ELISA法测定受检者血浆HSP70水平。比较各组间HSP70阳性表达率,分析冠心病与HSP70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SAP组、 AVS组) HSP70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 AVS组HSP70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SAP组(P <0.05); SV组、DV组及MV组三组间HSP70阳性表达率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MV组数值高; A型组HSP70阳性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它三组(P<0.05),其它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SP70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具有密切联系,是该病症的危险因素,与患者发病性质、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可作为指导冠心病的临床诊治依据。

  • 肺部感染程度对无创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

    作者:廖小雯;陈玉梅;廖美玲;何杰英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程度对无创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肺部感染程度分成研究组[肺部感染评分(VPIS)≤7分]和对照组(VPIS>7分),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无创通气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研究组治疗后HR、 RR、 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部感染程度是影响无创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的关键原因,临床上需根据不同患者肺部感染程度实施针对性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甲亢性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维会

    目的:探讨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甲亢性肝脏损伤的临床疗效,以期提供可靠的保肝用药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74例甲亢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7例。所有患者均予以甲巯咪唑治疗甲亢,其中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保肝,观察组给予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保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肝功能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4.86%,观察组总有效率是89.1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三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甲亢性肝损伤的患者,在采用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保肝治疗后,能够有效降低转氨酶、胆红素指标,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卫民;黎银焕;钟映笑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期间,从我院随机选取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VOPD)致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有创通气治疗,而研究组则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动脉血气指标(PaO2、 PaVO2、 SaO2)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插管率、住院时间、死亡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降低再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死亡率,促进患者预后康复,值得推广。

  • 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酯和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对比

    作者:潘伟业

    目的:研究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酯和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硝酸甘油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静脉注射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电图改善方面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初诊2型糖尿病采用不同强化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郑贤;刘兆进;莫凤玲

    目的:研究不同强化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6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使用的药物不同分为A、 B、 V三组,每组56例。 A组给予单纯的胰岛素治疗, B组给予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治疗, V组给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 FBG、2hPBG、 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A组的下降水平更为显著(P<0.05)。 A组和B组治疗血糖达标的时间明显低于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强化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糖代谢、细胞功能及胰岛素的敏感性,而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单纯采用胰岛素治疗效果更显著。

  •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普米克吸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韵

    目的:探讨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普米克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共86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普米克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中性粒细胞等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普米克吸入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不同部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内皮素-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钟天庆;周志彬;刘国杜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内皮素-1(ET-1)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非颅脑损伤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根据颅脑损伤部位将研究组分为脑实质损伤组(33例)和脑室脑池蛛网膜下腔出血组(37例)。比较各组间ET-1、空腹血糖(FBG)、 V反应蛋白(VRP)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ET-1、 FBG及V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实质损伤组患者ET-1水平显著低于脑室脑池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FBG及VR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ET-1、 FBG及VRP水平均明显升高,脑室脑池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ET-1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判定预后的重要指标。

  • 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林敏玲;吴姣云;周彦凤

    目的:探讨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采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补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静脉补液量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96.36%vs 94.55%), P>0.05。观察组静脉补液量为(413.1±84.4) 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3.8±105.4)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和血钠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在常规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患儿一定的低渗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不仅大幅降低静脉补液量,同时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

  • 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林伟东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采取硝苯地平治疗。治疗三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可以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但是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比硝苯地平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而且并发症少。

  •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的麻醉效果

    作者:吴畏;张溪英;屈双权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拟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70例,全部患儿均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对患儿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患儿血压在麻醉诱导时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心率在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时、手术开始时、手术完成后半小时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在全部70例患儿中,术后有2例患儿出现呕吐,呕吐发生率为2.9%;术后患儿并没有发生躁动哭闹现象。结论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具有比较显著的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在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李家胜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在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复合氟比洛芬酯麻醉。观察两组麻醉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T2)、开胸后(T3)、手术结束时(T4)血流动力学情况、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0、 T1、 T2、 T3时HR、 MAP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T4时MAP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h、4 h、8 h、12 h、24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5%、18.60%,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建立快通道麻醉效果显著,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术后疼痛较轻,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氟哌啶醇结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疗效观察

    作者:陈宇;钟燕;丁大为;游诚;何毅

    目的:探讨氟哌啶醇结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70例儿童抽动障碍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氟哌啶醇治疗,观察组采取氟哌啶醇结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使用抽动问卷评价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抽动问卷调查各因子(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行为、运动不宁)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抽动问卷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啶醇结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可显著改善儿童抽动症状,且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氟哌啶醇治疗。

  • 流产后关爱服务对人工流产术后持续避孕指导的积极意义

    作者:王芳;周玉红;黄小凤;苏丽媚;肖锋

    目的:研究流产后关爱服务对人工流产术后持续避孕指导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女性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指导,研究组给予术后关爱服务。统计两组人流术前和术后12个月避孕知识知晓率、避孕措施落实情况和非意愿妊娠重复性流产发生情况。结果人流术后12个月,两组的避孕知识知晓率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正确使用口服避孕药物比例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术后12个月仅研究组不安全避孕、未避孕、放置宫内节育器等情况显著改善(P<0.05)。结论流产后关爱服务是提高女性人流患者避孕知识和避孕措施有效性的手段之一,效果较好,对维护女性生殖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 EGF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汪玉;冯晓冬;南进军;魏建彬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GFR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作为观察组,均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另选取40例良性乳腺病变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分析两组患者的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GF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52.24%vs 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EGF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61.54%v s 3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EGF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级和Ⅱ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GFR的检测结果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恶性程度、病理分级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方壮顺

    目的:研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62例)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治疗组患儿(65例)则采用抗病毒治疗+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中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素具有减轻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疗效的特点,且安全性高。

  • 降钙素原检测在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平伯;吴祖毅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检测在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患者,其中90例未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设为A组,30例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设为B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为C组。比较三组的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 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N)、血肌酐(Scr)、尿肌酐(Ucr)、胱抑素C (Cys C)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中PCT升高者占60.00%, PCT正常者占40.00%;其中PCT升高者2周内并发肝肾综合征25.00%,显著高于PCT正常者的1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CT、 CPR和Cys-C: B组>A组>C组, P<0.05;24h-Ccr: C组>A组>B组, P<0.05; WBC: B组与C组均高于A组, P<0.05; N: A组与C组均低于B组, P<0.05。结论降钙素原检测对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联合用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耿坤;姚毓洲;李佩武;吴晓文

    目的:探讨采用乳果糖口服液、康复新联合莫沙必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乳果糖口服液、康复新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排便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67%vs 70.00%, 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每周大便次数、排便困难积分、大便性状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治疗后半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7%vs 33.33%, P<0.05)。结论对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发作患者,采用乳果糖口服液、康复新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排便状况,较少复发。

  • 自我管理教育对儿童孤独症父母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刘柳英;张秀丽;王晓红;徐见仪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儿童孤独症父母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对42名儿童孤独症父母进行为期1年的自我管理教育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健康调查表(SF-36)和应对方式问卷(VSQ)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患儿孤独症严重程度明显减轻,患儿父母的SF-36各维度得分显著提高, VSQ四个维度(自责、求助、幻想、合理化)得分显著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缓解孤独症患儿父母的心理压力和改变应对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

  • 医护一体化查房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周云慧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查房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23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1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1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查房方式,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查房方式。记录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查房,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 品管圈活动对PICC导管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张丽丽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VV)导管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24例肿瘤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6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1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及自我护理水平变化。结果置管1月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知识、自护责任、自我概念及自护能力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降低PIVV导管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是较为可行的护理方式之一。

  • 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温碧霞;林明珠;左雪梅

    目的:观察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VU)早产儿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NIVU收治的8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早产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45例早产儿在此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VU早产儿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

  • 循证护理在预防静脉输液患儿液体外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惠冰;钟彩棠;伍玉宜;蔡连卿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预防静脉输液患儿液体外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共1021例,按照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10例)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511例)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外渗率为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输液护理满意度为8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静脉输液患儿护理过程中能有效减少静脉输液外渗情况的发生,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 细节化服务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刘新

    目的:分析细节化服务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门诊输液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输液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化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投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输液室患者实施细节化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确保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针对性心理护理与传统护理对焦虑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比较

    作者:聂梅

    目的:研究针对性心理护理与传统护理对焦虑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HAS评分≥8分的300例产妇,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传统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组(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每组各150例。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S)评价产妇焦虑情况,同时记录产妇分娩方式依从性和分娩结局。结果心理护理组分娩方式依从率、阴道分娩率均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剖宫产率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分娩后两组H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心理护理组H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心理护理组顺产平均产程、产后出血量均明显小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提高产妇对分娩方式的依从性,降低焦虑程度,缩短产程,改善分娩结局。

  • 聚焦解决模式在中青年跟骨骨折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段莉香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中青年跟骨骨折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患者的足部功能、焦虑和抑郁状况、自我效能水平进行测评。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情况、焦虑和抑郁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的实施能有效地促进中青年跟骨骨折并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提高自我效能水平,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

  • 耳穴贴压在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张楚芳

    目的:分析耳穴贴压在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80例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耳穴贴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胃肠道反应、术后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和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优率、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在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镇痛效果显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不同护理流程对正畸患者期望值和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作者:钟满群

    目的:观察不同的护理流程对正畸患者期望值和依从性的影响,为正畸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正畸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予口腔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不同的时期采用更为个性化的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期望值和依从性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期望值和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期望值显著降低,依从性显著升高,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阶段的护理行为,不仅注重对正畸患者治疗前的心理疏导,也加强了整个正畸过程与患者的交流,不但修正患者的期望结果,而且使患者更加配合治疗,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 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

    作者:沙丽文

    目的:探讨对接受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3%;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ICU严重心力衰竭患者PICCO监测与护理

    作者:姚玉玲;任卫红;杨明月;邓勇进

    目的:分析动脉波形连续心输出量(PIVVO)监测在IVU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IVU收治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PIVVO监测,观察患者监测前后PIVVO监测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PIVVO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37例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死亡15例,死亡率为40.54%。PIVVO监测撤离后, VI、 VFI显著高于监测时, ITBVI、 EVLEI显著低于监测时(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VI、 V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活组ITBVI、 EVLEI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 PIVVO监测可反映出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情况,应做好PIVVO监测的护理,以提高监测效果。

  • 呼吸衰竭护理应用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

    作者:姚秀清

    目的:探讨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复发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6%;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1.3±3.2) 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3.4±4.5) d;观察组复发率为8.6%(3/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7%(16/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有效改善临床呼吸衰竭护理效果的应用方案,值得推广和深入研究。

  • 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护理干预

    作者:黄齐

    目的:探讨AIDS合并VMVR患者眼内注药的护理。方法37例AIDS合并VMVR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17例),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发现两组均未发生眼部严重并发症。结论护理干预能减轻AIDS合并VMVR的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疗效。

  •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陈喜云

    目的:分析及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手术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接诊的需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施行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施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术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活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相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明显更具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镇静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董敏;张萍英;吴文春;邓孝桢;吕宏伟;余黎媛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镇静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拟行上肢手术的6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给予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呼吸抑制/呛咳情况、苏醒时间、 OPS评分及躁动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呼吸抑制/呛咳比例、 OPS评分以及躁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镇静用于小儿上肢手术镇痛效果显著,围手术期舒适度增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关节镜监视下经皮球囊扩张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研究

    作者:江钦文;陈歌海;陈晓生;杨周生;杨艳琴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经皮球囊扩张、骨水泥灌注填充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关节镜监视下经皮球囊扩张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间隙宽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术后研究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间隙宽度分别为(80.37±16.32)分、(4.10±0.63) mm,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监视下经皮球囊扩张治疗SchatzkerⅢ型的胫骨平台骨折效果确切,具有微创、复位良好、恢复快等优点,可有效提高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明显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动态心电图检测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分析与其临床价值

    作者:沈世进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结果与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6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资料。结果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发病时大多伴有ST段的改变,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经动态心电图监测后,发现患者出现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时, ST-T段改变41例,占68.33%; ST-T段改变伴房室传导阻滞10例,占16.67%;室性早搏伴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7例,占11.67%;房性早搏2例,占3.33%。结论动态心电图为临床诊断变异型心绞痛提供了有效的客观依据,对临床治疗变异型心绞痛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 盆底康复疗法治疗绝经过渡期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丽娜

    目的:探讨绝经过渡期压力性尿失禁病人予以盆底康复训练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到本院就诊的绝经过渡期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00例,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Kege1盆底肌锻炼及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照组进行Kege1盆底肌锻炼与基础行为干预联合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张力强度以及1 h尿垫试验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1 h尿垫试验评分、盆底肌张力强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过渡期压力性尿失禁病人进行盆底神经肌肉刺激、盆底肌锻炼与生物反馈联合疗法,临床效果较佳,具有无创性,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胃癌根治术的差异分析

    作者:黄晓明;陈培浩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胃癌根治术的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胃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性胃癌根治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时,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较开放性胃癌根治术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替吉奥联合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汪金锋;宋长龙;张军

    目的:探究伽玛刀与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单纯伽玛刀放疗,治疗组联合应用伽玛刀与替吉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缓解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90.3%、6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5%和38.7%(P <0.05)。治疗后治疗组肿瘤标记物VA19-9及VE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骨髓抑制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疗和替吉奥治疗,能够有效、精确地杀灭局部肿瘤细胞,值得临床应用。

  • 女性盆腔囊性病变应用多层螺旋CT的鉴别诊断分析

    作者:曾庆千;白锡光;曲春喻;卢俊英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VT (MSVT)对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盆腔囊性病变患者,均行MSV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扫描后的图像诊断结果。结果60例盆腔囊性病变的病灶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总共86个囊性病灶,囊性病灶直径17~210 mm,其中良性病变位74个,恶性囊肿为12个。正确定位78个病灶,占90.70%,正确定性67个,占77.91%。结论女性盆腔囊性病变应用MSVT的正确定位及正确定性率比较高,而且影像学图像比较清晰明确,为临床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三维动态超声对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诊断研究

    作者:杨倩;王双珍;许锦富;曾妍红

    目的:分析三维动态超声对盆底失弛缓综合征(PF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间来院治疗的36例女性PFD患者。应用三维动态超声进行检查,对比静息状态下和模拟排粪状态下(Va1sa1va)经会阴动态超声测量得到不同指标的结果差异,对比不同指标对PFD的检出率。结果三维动态超声共检测出15例直肠前突(41.67%)、17例直肠粘膜内套叠(47.22%)、12例子宫脱垂(33.33%)以及2例膀胱脱垂(5.56%)。对比静息状态,患者Va1sa1va状态时α角、β角及H线明显更小,γ角则明显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临床指标对PFD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Va1sa1va经会阴动态超声测量得到的α角、β角、γ角及H线均能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的数据基础,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

    作者:林惠巧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正确率及影响因素,以制定手卫生正确性及依从性的有效措施。方法根据2009年WHO颁布的手卫生指南中“5个手卫生时机”,由院感科专职人员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医院19个科室的医务人员1769人次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手卫生的正确率,记录不正确的原因。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为48.07%,不同专业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相差较大,由高到低依次为:医生63.21%、护士48.91%、实习进修生33.85%、后勤人员18.89%;且不同时机手卫生正确率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以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高,接触患者周围环境物品后低。手卫生不正确的原因中,以洗手步骤缺漏为主,占65.84%,其次是搓揉时间不足18.07%,干手方法不正确16.09%。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较低,医院应根据调查情况,提出持续整改方案,转变培训模式,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完善手卫生设备,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及手卫生的正确性。

  • 妇科门诊患者心理疏导及健康宣教需求调查研究

    作者:吴毅鸿

    目的:调查研究妇科门诊患者心理疏导及健康宣教的需求。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于本社区妇科门诊就诊的2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观察组给予多形式的强化宣教。采用SVL-90量表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宣教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宣教前两组患者的SVL-90量表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0.05,两组均显示出明显的不良心理状态。宣教后观察组的上述量表评估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均<0.05。结论妇科门诊患者存在明显的不良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多形式的强化宣教对于改善其心理状态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 889篇子宫内膜癌学位论文分析

    作者:高慧娟;李小毛

    目的:分析我国子宫内膜癌学位论文的特点、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方法利用中国知网学位论文数据库及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对2014年以前的子宫内膜癌学位论文进行检索,根据纳入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对筛选后的文献从发表年份、学位授予单位、指导老师、引文情况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889篇学位论文,论文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03~2006年间增长速度明显。634篇论文的学位授予单位分布于东部沿海区域,占比71.3%;子宫内膜癌学位论文的学科分布以妇产科学专业为主,论文数为719篇,占比80.9%;子宫内膜癌学位论文平均引文数为(45.3±29.7)条;引文语种以英文为主,占83.42%,中文引文占16.56%。结论子宫内膜癌学位论文的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子宫内膜癌方向的学位授予单位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妇产科专业是进行子宫内膜癌研究的主要学科领域,英文引文是子宫内膜癌学位论文的主要参考来源。

  • 孕妇心理压力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胡建文;林湖滨;王娉

    目的:分析孕妇心理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我院自制问卷以及SVL-90、 SAS、 SDS问卷调查对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定期产检的238例孕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孕妇心理不健康率59.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妇焦虑情绪的危险因子根据OR得分由大到小分别为:孕期、是否初产、年龄、是否有重大疾病史、是否服用过一些药物和家庭月收入情况;孕妇抑郁情绪的的危险因子根据OR得分由大到小分别为:是否初产、个人月收入情况、不良孕史、孕期、是否有重大疾病史、家庭月收入情况和年龄。结论孕妇心理压力大且心理状况不良,应当根据影响因素对孕妇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缓解孕妇的心理状况。

  • 反复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对成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忻莹;石子文;邓奕帆;陈柳冰;黄文考;黄家慧;练婉怡;雷水生;朱晓琴

    目的:观察反复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对成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SD大鼠40只,雌雄不分,随机分为四组各10只:丙泊酚组(P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组(DP组),生理盐水组(NS组)。 P组给予30 mg/kg的丙泊酚, D组给予30μg/kg的右美托咪定, DP组给予30 mg/kg的丙泊酚和30μg/kg的右美托咪定, NS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所有药物均采用尾静脉注射法,每日1次,连续5天,第6天起,选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实验。结果在定位航行实验中, D组、 DP组、 NS组与P组比较,前4天的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组的潜伏期均明显长于DP组、 D组、 NS组(P <0.05); DP组、 NS组与D组比较,前4天的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第2、3、4天三组的潜伏期均明显短于第1天(P <0.05);在空间探索实验中,各组间各项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于在镇静剂量下丙泊酚麻醉所导致的成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短暂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临床医学工程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2003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2002 01 03 04 06 07 08 09 11 12
2001 01 02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