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服用维生素B6要适量

    作者:卫敏

    维生素B6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水溶性维生素,被大剂量用于治疗原发性腕管综合征、精神分裂症、儿童孤独症及多动症等,剂量达每日0.3~3克.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过量使用维生素B6可导致感觉神经变性,使患者产生感觉性共济失调,触觉、痛觉及温度觉受损,出现走路不稳、平衡失调、反应不灵敏等症状,并常伴有腱反射减低或消失.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过量使用维生素B6尤其可造成大而长的神经变性,如坐骨神经,因而下肢症状为明显,走路时双腿犹如踩在棉花包上,不听使唤,跌跌撞撞.因此,专家建议服用维生素B6,剂量以每日不超过0.1~0.3克为宜.

  • 音乐疗法对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的影响及ABC评分观察

    作者:王晓宏

    目的 分析讨论音乐疗法在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中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孤独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地板时光疗法,研究组给予音乐疗法,同时在研究结束后评估比较两组患儿ABC(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评分.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相比较,研究组ABC评分较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疗法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显著,优于康复训练以及地板时光疗法等方法,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孤独症儿童家长社会支持需求与现状研究

    作者:钟于玲;谢立春;陈火星

    目的:调查儿童孤独症病残家庭的社会支持需求与状况,为解决孤独症儿童家庭面临的各种压力和困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辅以社会支持量表,于2012年3月~2013年7月对孤独症儿童家长(孤独症组)和普通儿童家长(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3.0和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孤独症组对社会支持的需求明显强于对照组(98.95%,78.04%,P<0.01).尽管孤独症组在孩子患病后得到过的社会支持明显高于对照组(79.11%,47.65%,P<0.01),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比例仍然高于对照组(26.55%,16.00%,P<0.05).孤独症组的客观支持得分(8.29,9.64,P<0.01)、主观支持得分(18.57,22.47,P<0.01)、总分(34.26,39.79,P<0.01)均显著低于普通家庭组.孤独症组得到社会机构的支持显著高于普通家庭组(47.26%,3.60%,P<0.01),目前主要来自残联为主的政府部门,民营基金和机构也开始发挥作用.结论:孤独症儿童家长与普通儿童家长相比,承受更多的生活和心理压力,对社会支持的需求更加强烈.尽管已有相关部门和民间机构提供社会支持,仍不能满足需求.建议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更好地发挥民间机构的作用,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和养育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

  • 感觉统合治疗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效果研究与分析

    作者:夏佳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治疗对儿童孤独症的效果.方法:收治儿童孤独症患儿21例,均采用感觉统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孤独症儿童接受感觉统合治疗后感觉综合能力有明显改善.结论:感觉统合治疗对孤独症患儿的临床行为及感知觉障碍有明显疗效.

  • 头部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

    作者:杨霞;魏家泉

    目的 探讨头部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诊治的儿童孤独症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药物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头部针刺治疗,也治疗观察4周.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部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促进患儿的康复.

  • 儿童孤独症家庭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卿小娟;成新宁;江淑娟;钟燕

    目的 研究儿童孤独症家庭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7月儿童孤独症患儿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对照组患儿进行语言、行为以及药物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配合家庭干预,治疗时间均为4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2个月后个人能力、语言、社交及行为均有一定进步,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患儿个人能力、语言、社交及行为均有显著进步,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儿进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的同时配合家庭综合干预辅助治疗儿童孤独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逐渐显著.

  • 监护人重视的首个儿童孤独症异常特征及与就诊时间关系的分析

    作者:王建敏;李侠;农铮;黄燕;凌子羽;覃媛媛;杨森焙;张静

    目的 了解监护人重视的首个儿童孤独症异常特征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对就诊时间的影响.方法 2012年9月至2014年4月使用白拟《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相关因素》问卷,选取就诊于武汉、海口、柳州和长沙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机构5岁以下孤独症患儿主要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软件录入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5名孤独症患儿男童占85.54%(355人),女童占14.46%(60人),男女性别比为5.9∶1;引起监护人重视的首个异常特征出现概率前3位的是语言发育不良、不理人或缺乏与他人交往和重复、怪异或固定动作,分别占20.72%、18.55%和14.94%;首个异常特征出现时间的M值为8~28个月,不同异常特征引起监护人重视的时间不同(x2=46.64,P<0.000 1);监护人年龄、文化程度、与儿童接触时间及亲密程度、家庭类型、家庭关系等与监护人重视的首个儿童孤独症异常特征无统计学关联.孤独症患儿就诊时间的M值为10.5~33个月,且不同异常特征就诊时间存在差异(x2=46.10,P<0.000 1);90.74%的监护人延迟患儿就诊,但不同异常特征就诊延迟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9.46,P=0.579 6).结论 孤独症患儿监护人重视的首个异常特征主要集中在语言交往交流障碍、社交交往交流障碍和刻板兴趣及行为3个类别,监护人文化程度、与儿童亲密程度等对引起其重视的首个异常特征无影响,监护人重视的首个异常特征对孤独症患儿引起监护人重视和就诊的时间有影响.

  • 自闭症的中医治疗与保健

    作者:李剑颖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现今医学对于儿童自闭症仍缺乏有效、针对性的治疗.中医学上虽没有相应的病证,但根据儿童孤独症的临床三大核心症状:社会交往存在质的损害、交流沟通障碍,行为刻板重复,兴趣狭窄等;与中医的"癫证"、"五迟证"、"解颅"相近似.

  • 五招战胜儿童自闭症

    作者:李婉

    儿童自闭症,又被称为儿童孤独症,它是一种广泛性的发育障碍.自闭症通常在三岁以前起病,迄今为止,自闭症的病因尚未明了,但已有研究发现:儿童自闭症是与基因遗传高度相关的有生物学基础的疾病.尽管目前我们尚无立竿见影的特效治疗方法,但对自闭症却并非无招可用,积极治疗仍可显着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

  • 孩子不爱搭理人小心孤独症

    作者:崔永华

    近日媒体报道,全球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远高于癌症、糖尿病等.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目前至少有100万名孤独症儿童.

  • 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研究进展

    作者:李轶雯;张嵘

    随着儿童孤独症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以针刺为主的替代疗法治疗孤独症逐渐成为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与针刺治疗孤独症相关的文献后发现,针刺疗法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总体有效,通过选取不同的穴位可分别改善患儿语言、自理、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症状,且尚未观察到副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通过神经化学、脑血流及神经网络联系等方面进行推测解释.针刺治疗孤独症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疗法.

  • 靳三针疗法治疗儿童孤独症35例

    作者:罗广锋;卢志荣;刘刚

    儿童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广泛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及行为方式刻板.目前该病的病因不明,没有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有效药物.笔者采用靳三针方法治疗本病35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文献研究

    作者:欧阳俊辉;陈恬恬;马丙祥

    目的 评价并总结针刺治疗孤独症的临床试验文献.方法 通过机检全面收集近10年来针刺治疗孤独症的临床治疗文献,按照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推荐的标准,分析评价每一篇文献.结果 缺乏高质量的临床治疗试验文献,针刺取穴和针刺方法种类迥异,无确定的选穴原则.结论 针刺治疗孤独症疗效真实可靠,治疗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

  • 针药结合治疗儿童孤独症临床研究

    作者:周晓强;王涛;孙玲;陈智红;耿蓉娜;闫春明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辨证治疗,每日1剂,每日1次,口服;并予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均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儿童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评分、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6个月ABC各项评分均降低(P<0.05);2组治疗6个月比较,观察组ABC评分中生活自理、交往、语言、躯体运动及感觉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6个月CARS评分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3、6个月比较,观察组CA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96%(40/46),对照组为65.22%(30/4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1/46),对照组为4.35%(2/4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儿童孤独症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儿病情,改善其行为能力,安全性较好.

  • 128例孤独症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李奕;谢守付;刘宏;任传波

    目的:了解儿童孤独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28例儿童孤独症患者家属进行定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1)儿童孤独症患者初诊平均年龄4.1±1.2岁;(2)发现症状平均年龄3.6±1.7岁(3)引起家长注意的症状以不能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常见;(4)母孕异常者占32.81%;(5)出生月份:11月份出生的患者比例高,为12.13%,7月份所占比例低,为3.87.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加大对准父母的教育,提高孤独症早期识别的能力,有利于减少孤独症的发生以及提高孤独症的治疗效果.

  • 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可视化研究

    作者:贾少微;孙涛涛;樊蓉;高宙;胡疏;陈清

    目的 为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提供分子影像学的依据.方法 34例儿童孤独症患儿,ABC行为量表测试57分.电针穴位为双侧合谷、曲池、足三里和三阴交穴.采用SIEMENS ECAM/ICON双探头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系统,进行针前和电针中2次SPECT脑灌注显像;显像剂为卵99m锝双半胱乙酯(99mTc-ECD);对SPECT影像进行视觉和定量分析.结果 视觉分析显示,34例患儿针刺前可见114处局灶性脑血流灌注和功能低下区,其中28例同时显现左侧(或者双侧)额叶前部、左侧语言运动区(Broca)和左侧颞叶听语言区(Wernicke)异常,占患儿总数的82.35%.电针时上述病灶区皆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定量分析显示,针刺前病灶Ff和镜侧Ff差异显著(P<0.01);针刺前病灶Ff和电针时病灶Fe差异显著(P<0.01);病灶BFCR%和镜侧BFCR%差异非常显著(P<0.01).脑血流灌注和脑功能改善情况显示,电针显效为78.95%.结论 初步证明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有疗效.

  • 针灸治疗儿童孤独症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张程茜梦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 数据库、EMBASE 数据库、Cochrane 临床对照试验库,收集针灸治疗儿童孤独症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统计软件Revam 5.1.1进行数据分析。合并效应量,计算均属差(Mean Diffrence,MD)及其95%置信区间。并应用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结果:终纳入4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相比单一康复治疗在CARS评分[MD=-4.96,P=0.006,95%CI (-8.50,-1.42)]与ABC评分[MD=-8.12,P<0.00001,95%CI(-10.18,-6.05)]具有更好的疗效。结论:针灸治疗儿童孤独症疗效更加显著。

  • 近12年广泛性发育障碍就诊情况的资料分析

    作者:姜凌霄;刘文文;张林娜;杨曹骅;江文庆;李焱;张喜燕;郝丽丽;郝楠

    目的 了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儿少心理咨询门诊12年间广泛性发育障碍(PDD)患儿的就诊情况,以预见其发展趋势.方法 自2000年1月-2011年12月间的病历中,每年随机抽取250份、共3000份,其中再选出诊断PDD的病历,逐一记载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年间PDD患儿占所有就诊儿童的7.2%,儿童孤独症占其中76.4%;Asperger综合征近年确诊人数明显上升.男女比例维持在7.3:1;上海与外地户籍比例维持在1.5:1;初诊年龄为4~6岁的患儿比例多,但近年有下降趋势.确诊患儿初诊时平均病程为54.5个月;平均就诊次数为2次、且近年仅1次就诊的比例增多.结论 PDD在近年所受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作为专业人员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从而对疾病进行更有效的干预.

  • 儿童自闭症的分析和心理治疗

    作者:赖小林;皮富华;李建明

    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Infantile autism),起病年龄在30个月之前,以精神和心理发育的广泛性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美国儿童及成人孤独症学会顾问委员会认为孤独症儿童行为有以下4个特征:发育速度和顺序异常;对任何一种感觉刺激的反应异常;言语、语言认知及非言语性认知异常。与人、物和事的联系异常。自婴儿期起病,极度孤独,不能交往,对某些物体特殊依恋,预后欠佳[1]。

  • 爱嗅物品的儿童孤独症1例报道

    作者:赵翮玲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因素引起的广泛发育障碍所致异常行为综合征。此症临床较少见,有些病例具有依恋某一物品的特点。我们报道的这例儿童孤独症具有好嗅物品的特点。

298 条记录 1/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