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诊PCI与药物保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贾庆民

    目的:研究探讨急诊PCI与药物保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实验组30例患者接受急诊PCI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情况以及其他心脏相关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衰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心绞死发生率高于实验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检查发现,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心脏功能明显优于观察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更能保护患者的心脏功能,能够减少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1例急诊PCI术中抢救配合的护理体会

    作者:宁雯冰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中抢救护理配合的经验,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我科自2016年9月30日对发生6小时内急性心肌梗死1例患者行急诊PCI手术治疗.解除闭塞的冠状动脉,使冠状动脉恢复血运,在手术过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结果:患者行急诊PCI术中有效的医护配合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效果良好.结论:急诊PCI手术容易发生心肌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跳呼吸骤停.因此有效的抢救配合及病情观察,扎实的抢救理论、技能,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有密切的关系.

  • IABP支持下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晁献召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CS)采用IABP支持下急诊PCI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56例AMI合并CS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直接行急诊PCI治疗)与试验组(IABP支持下急诊PCI治疗),各2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均出现尿量增多、平均动脉压升高、心率下降,但试验组各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两组CI、LVEF较治疗前均增加,BNP下降,但试验组各指标变化更为显著(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AMI合并CS患者采取IABP支持下急诊PCI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提高预后情况.

  • 经桡动脉血栓抽吸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苏保华

    目的 分析经桡动脉血栓抽吸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急诊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CS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血栓抽吸术治疗,对照组术中仅采用支架置入术,未给予血栓抽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水平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LVEDD、LVEF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及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猝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经桡动脉血栓抽吸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PCI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血栓破裂或再次堵塞的几率,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心功能水平,降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体外心肺复苏术联合急诊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

    作者:杨祎飞

    目的:探析体外心肺复苏联合急诊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不同组别.行体外心肺复苏术治疗参照组,行体外心肺复苏术、急诊PCI联合治疗研究组.结果:96.43%为研究组的心脏复苏率,明显优于参照组的64.29%(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参照组,而住院时间则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者行体外心肺复苏术、急诊PCI联合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心脏复苏率.

  • 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闭塞急诊行PCI术中护理配合1例报道

    作者:李尔清;张卓;乔文芳;孟效莉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预后极差,特别是左主干急性闭塞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大多迅速发展为心源性休克或死亡,是临床较危急和难于处理的疾病之一。左主干急性闭塞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成功案例已有报道[1-2],做好充分的术前预见性护理,术中及时正确执行医嘱,迅速处理并发症,能有效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确保患者术中安全。现就我院1例左主干急性闭塞急诊行PCI术中护理配合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 护理干预及急诊PCI治疗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惠会婷;王敏敏;畅金玲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及急诊PCI治疗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1月2日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4例)患者实施常规干预及一般治疗,观察组(54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及急诊PCI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急诊PCI治疗,能促患者早期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ST段回落与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沈杨

    目的:探讨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ST段回落与心功能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STEMI患者84例,根据心电图检查ST段回落情况分为回落组(56例)和未回落组(28例),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急诊PCI术后ST段回落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7.14%,低于未回落者4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PCI术后1个月,回落组LVEF、LVD和Em/Am心功能参数指标均高于未回落组(51.32±3.87)vs (47.68±4.51)、(51.26±3.42)vs (54.12±2.98)、(1.08±0.32)vs (0.76±0.15)(P<0.05);术后6个月,两组心功能各项指标均升高,且回落组各项指标均高于未回落组(54.72±5.12)vs (48.36±6.87)、(52.36±3.17)vs(56.12±2.84)、(1.27±0.42)vs(0.84±0.21)(P<0.05)。结论行急诊PCI术治疗后出现ST段的回落STEMI患者,其心功能恢复效果较好,且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

  • 心肌再灌注所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彦宏

    目的:探讨心肌再灌注所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过程中心肌再灌注所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9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心肌再灌注所致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在血管开通时间≤6 h者(62例)明显高于血管开通时间6~12 h者(36例)(P<0.05)。右冠近中段心肌再灌注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明显高于其他部位(P<0.05)。结论:右冠近中段闭塞患者早期行急诊PCI治疗时更易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应做好相关预防及抢救准备,以防止不良事件发生。

  • 急诊PCI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全程护理分析

    作者:罗锡慧;杨正波;韦丽;胡志明

    目的 探究对接受急诊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 由2015年8月—2017年5月在接受急诊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其应用护理方式的差异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n=41)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全程护理组(n=43)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结果 2组患者心肌梗死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25,P=0.0413),2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758,P=0.0182).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80.49%,全程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2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31,P=0.0369).全程护理组患者病情评估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372,P=0.0329),心电图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279,P=0.0184),急救总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726,P=0.0396).结论 对接受急诊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可降低心肌梗死复发率以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还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提升医院形象并推动医院优质护理深入.

  • 高龄患者急诊PCI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黄连欣;薛毅;吴红英;韦柳青

    目的 对高龄患者急诊PCI的围术期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康复指导的50例高龄患者.结果 50例患者中47例康复出院,3例治疗无效病死.结论 细致的术前教育,术中配合和正确的康复指导,有助于提升高龄患者的治愈率与舒适感,减少病患疼痛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急诊PCI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与对策

    作者:王青;许晨耘;王瑜;黄雪汝

    目的 分析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急诊PCI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相关因素,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流程并实施.采用前瞻性目标监测方法,监控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急诊PCI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对比分析防控措施效果.结果 急诊PCI患者医院感染率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为14.95%,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为8.87%.急诊PCI患者医院感染发生与急诊时间段、穿刺部位、术中抢救、留置尿管等因素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根据急诊PCI特点,针对易感环节采取有效的感染控控制措施,能有效降低急诊PCI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 国产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

    作者:马剑英;葛均波;李敬田;钱菊英;姚荣国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置入国产支架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共有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选,年龄(57±9.7)岁的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急诊PCI及支架置入.其中前璧心肌梗死18例;下壁心肌梗死14例;高侧壁心肌梗死2例;后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2例.合并糖尿病12例,高血压20例,吸烟18例.结果 36例患者置入国产支架37枚,术中未出现并发症,血流均达到TIMI3级.7 d时20例患者造影随访未见支架内血栓形成,血流维持TIMI 3级.结论 国产支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 临时起搏器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窦性心律患者急诊PCI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懿;林良才;黄永培

    目的:评价临时起搏器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60例行急诊 PCI 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A 组(n =30)应用临时起搏器,B 组(n =30)应用阿托品;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 组的平均住院时间(11.6±1.8 min)、平均住院费用(3.72±0.08万元)均低于 B 组(18.9±1.7 min,4.15±0.09万元)( P 均<0.05);A 组心肌梗死后心衰(3.3%)与心绞痛的发生率(23.3%)明显低于 B 组(23.3%,46.6%)( P <0.05);A 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26.7%)明显高于 B 组(3.3%)( P <0.05)。结论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 PCI 中,临时起搏器和阿托品各具优势,前者治疗成本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后者改善再灌注心律失常效果更优。

  • 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王雷;贾三庆;王吉云;张宇晨;赵敏;吴永全

    目的评价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的不同.方法选年龄≤55岁的青年AMI患者63名(组1)与年龄≥65岁的老年AMI患者85名(组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造影特点及急诊PCI对其18±6.3月随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青年AMI患者中男性居多;老年组患者男女比例接近(P<0.01).青年组吸烟者多,与老年组比较P<0.05.青年组高血脂的患病率有高于老年组的趋势.青年组急性心肌梗死多为单支血管病变,老年组以多支血管病变居多(P<0.05).青年组支架的置入率高于老年组(P<0.01),发生再缺血事件及需再血管化的病例在老年组居多(P<0.05).结论青年AMI患者吸烟、高脂血症为其高危因素:青年AMI患者多为单支血管病变,及早PCI可获更佳效益.

  • 全程音乐疗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康复的效果

    作者:王建辉;陈长香;常文红;杨秀兰;毛瑞英;乔爱新;张红心

    目的 探讨全程性音乐疗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2009年7-12月急诊PCI术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干预组在给予医院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住院期间分别在10:00,16:00,21:00共3个时段给予全程音乐治疗,每次30 min.对照组只接受医院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及收缩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与住院时间、6 rain步行试验等.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焦虑、抑郁程度、6 min步行试验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音乐疗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PCI术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基于GRADE系统的急诊PCI患者术前皮肤准备随机对照试验的评价研究

    作者:秦培培;罗旭飞;郝云霞;武杰;刘周周;张妍;张艳娟;庞冉;赵蕊;刘焱;赵冬云;孙羽;李庆印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和分析急诊PCI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证据水平,了解现阶段急诊PCI患者术前皮肤准备RCT的研究现状、证据水平,为急诊PCI患者术前皮肤准备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INAHL、JBI,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有关急诊PCI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的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3月.由2名证据小组成员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利用Review Manger 5.3软件对相关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使用GRADE Profiler 3.6.1软件进行GRADE分级.结果 终共纳入5篇RCT,其中文献质量等级为A 级的RCT数量为1篇,质量等级为B级的RCT数量为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急诊PCI患者术前采用传统方法常规去除手术野毛发和不去除毛发的方式备皮,两者在降低术后穿刺点皮肤感染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术前常规去除毛发可能会造成术前准备时间延长,且可能对患者造成心理不适.经过GRADE系统评级,证据体的质量为低等级别.结论 行急诊PCI患者术前常规不去除穿刺处及周围的全部毛发更有利于缩短救治时间.纳入的证据尚不能确定不完全去除毛发是否能够降低感染率,今后应开展更多规范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更加可信的证据支持.

  • 急诊PCI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

    作者:刘红丽;翟永新;白建雄;邓庆中;汪兴玲

    自2012年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绿色通道后,救治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在90 min内开通血管,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的应用

    作者:俸秀兰

    PCI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冠心病治疗手段。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的局部心肌缺血坏死[1]。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急诊 PCI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首选治疗方案[2],PCI尽早开通闭塞血管血管,并有效防止术中、术后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3],能迅速恢复梗死血管的血流,挽救濒死心肌,降低死亡率。近年来,本院积极响应卫生部的号召,开展优质护理及“三好一满”意活动,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 PCI 患者实行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确保抢救过程通畅无阻,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并延伸到出院后半年的随访服务,现报道如下。

  • 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刘翔飞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根据PCI的开展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择期PCI治疗,观察组行急诊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电图检查结果、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0%和95.8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1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总有效率相当,但急诊PCI手术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心脏功能和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优于择期PCI治疗.

229 条记录 1/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