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대련의과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295
  • 国内刊号: 21-136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闻德亮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额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

    作者:王成俊;李冬梅;陈波;孙剑;刘春晖;杜世伟;李胜男;毛更生

    目的 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及视力保护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警总医院神经血管外科从2009年6月-2013年5月连续收治的17例鞍结节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额外侧入路及翼点入路行手术治疗,比较肿瘤全切除率、视力改善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额外侧入路8例患者,获SimpsonⅠ级切除3例,Ⅱ级切除5例.经翼点入路9例患者,获SimpsonⅠ级切除4例,Ⅱ级切除3例,Ⅲ级2例.术后视力损害和视野缺损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3例,2例视力无改变,术后视力下降2例.4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2例出现下丘脑受损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手术无死亡病例,效果满意,术后随访1个月~4年均恢复良好.结论 根据肿瘤不同生长方式选择恰当手术入路,应用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手术全切率,术中注意对鞍区重要结构的保护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关系.

  • 七氟烷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马媛媛;张加强;孟凡民;豆立冬

    目的 探讨七氟烷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术后心脏损伤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54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18例.S组(七氟烷组)和I组(异氟烷组)在麻醉诱导后至体外循环转流前分别吸入七氟烷和异氟烷进行心脏预处理:监测呼气末吸入麻醉药浓度1.3 MAC,持续30 min,并洗脱15 min.C组(对照组)吸入纯氧.3组患者麻醉维持选用芬太尼(40~45 μg/kg)和咪达唑仑,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3组施行相同的CPB和手术方式.观察心脏自主复跳率和复跳时间,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术后ICU滞留时间,术后正性肌力药使用时间,种类及使用数量.并观察手术前,主动脉开放4 h、24 h、36 h的静脉血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结果 3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无死亡.主动脉开放后S组和I组在相同时间点的 CK-MB和cTnI的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S组的CK-MB和cTnI在相同时间点略低于I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组和I组的心脏复跳时间,低于C组(P<0.01);S组的辅助循环时间低于I组和C组(P<0.01).结论 七氟烷和异氟烷一样,预处理后可减轻心肌细胞缺血引起的心肌酶释放;有利于再灌注后心功能的恢复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但不能说明七氟烷优于异氟烷.

  • 血清可溶性髓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意义

    作者:姜学智;谢雯丽;王慧玲

    目的 评价血清可溶性髓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TREM-1)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CAP患者60例为肺炎组,24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根据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胸科协会重症CAP标准、CURB-65评分、PSI评分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入院24 h内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清sTREM-1、CRP、Fbg及D-二聚体含量.结果 肺炎组患者血清sTREM-1、CRP、Fbg及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肺炎组血清sTREM-1水平为(120.21±39.24)ng/L,轻中度肺炎组血清sTREM-1水平为(54.48±9.87)ng/L.重度肺炎组血清Fbg、sTREM-1水平与轻中度肺炎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血清CRP、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高危肺炎组血清sTREM-1水平为(126.06±21.23)ng/L,低危肺炎组为(39.45±8.08)ng/L.中高危肺炎组血清Fbg、sTREM-1水平高于低危肺炎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血清CRP、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重症肺炎组血清sTREM-1水平为(122.34±24.14)ng/L,高于非重症肺炎组(44.74±9.22)ng/L.重症肺炎组血清Fbg、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重症肺炎组(P<0.05),两组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应用ROC曲线研究各生物指标诊断价值,结果显示sTREM-1的诊断效能强(AUC为0.847),其次为CRP(AUC为0.753)、Fbg(AUC为0.675)及D-二聚体(AUC为0.668).当血清sTREM-1水平>15.79 ng/L时,诊断肺炎的敏感度为63.30%,特异度为83.30%,准确率为71.40%.结论 血清sTREM-1水平在CAP患者中明显升高,对CAP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其水平高低能够反映CAP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 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心肺复苏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作者:龚平;康健;冯薇;刘莎莎

    目的 评估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在心肺复苏后血管活性药物应用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心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的患者1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7)及对照组(n=6).实验组根据胸阻抗法测定的CO值来指导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对照组根据外周血压的变化按常规方法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入院后(院外心搏骤停)或自主循环恢复后(院内心搏骤停)1、6、12、24、48和72 h监测心率、上肢动脉血压、指尖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胸阻抗法检测CO和CI;检测0 h和6 h动脉血乳酸并计算6 h乳酸清除率;72 h后进行GLS评分;观察28天存活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心率、血压、指尖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组在6、12、24、48及72 h的CO和CI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6 h乳酸清除率和72 h的GLS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28天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可以用于指导心肺复苏中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 不同浓度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切皮前后BIS值的影响

    作者:杨海涛;卢想;熊鹰;周峰

    目的 比较在恒定的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行全身麻醉维持期间,应用不同浓度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观察病人切皮前后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变化,探讨疼痛剌激对BIS值的影响程度.方法 择期行开腹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例.入室开放静脉通路,记录患者诱导前血压(Bp)、心率(HR)、BIS值.应用TCI(静脉靶控输注)输注丙泊酚,维持患者血浆靶浓度3.5 μg/mL,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行麻醉诱导.置入喉罩,确定喉罩位置适合后,建立机械通气,潮气量8 mL/kg、呼吸频率12次/min、吸呼比1:2.在维持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不变,5组病人分别以2.0 ng/mL、4.0 ng/mL、6.0 ng/mL、8.0 ng/mL和10.0 ng/mL靶控浓度输注瑞芬太尼.记录手术开始切皮前以及切皮后1 min患者的Bp、HR、BIS值的变化.结果 瑞芬太尼血药浓度为2.0 ng/mL、4.0 ng/mL、6.0 ng/mL的患者,切皮后的BIS值较切皮前明显升高,其变化值分别为24.0±5.7、22.4±5.9、17.6±3.7,与切皮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药浓度为8.0 ng/mL、10.0 ng/mL组,切皮前后BIS值的变化较小,分别为4.1±5.5、4.0±4.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以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行麻醉维持,当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3.5 μg/mL时,采用不同浓度的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切皮前后病人的BIS值的变化存在明显差异.然而,这两种药物组合实施TCI麻醉期间,能够维持切皮前后BIS值介于40~60之间的各自佳TCI用药方案仍有等于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TCI BIS
  • 鞍区周围病变术后钠盐代谢紊乱临床分析

    作者:王玉社;白景阳;栗超跃;赵黎明;徐英辉;史锡文

    目的 探讨鞍区及其周围病变术后钠盐代谢紊乱的类型、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08年10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05例鞍区及其周围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将钠盐代谢紊乱分为高钠血症和低钠血症.比较同一种因素影响下分别出现高钠血症和低钠血症的发生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46例术后出现钠盐紊乱,发生率为43.81%;其中高钠血症24例,发生率为22.86%,低钠血症22例,发生率为20.95%.其中,垂体腺瘤向鞍上发展者29例,术后10例出现高钠血症,发生率为34.48%,1例出现低钠血症,发生率为3.45%(P<0.05);局限于鞍内者24例,术后1例出现高钠血症,发生率为4.17%,9例出现低钠血症,发生率为37.50%(P<0.05);颅咽管瘤20例,术后8例出现高钠血症,发生率为40.00%,3例出现低钠血症,发生率为15.00%(P<0.05).下丘脑及三脑室区胶质瘤6例,术后2例出现高钠血症,发生率为33.33%,未出现低钠血症(样本量太小,未行统计学分析).脑膜瘤9例,术后2例出现高钠血症,发生率为22.22%,3例出现低钠血症,发生率为33.33%(P>0.05).鞍旁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者12例,术后1例出现高钠血症,发生率为5.88%,6例出现低钠血症,发生率为35.29%(P<0.05).合并糖尿病患者37例,出现高钠血症12例,发生率为32.43%,出现低钠血症2例,发生率为5.41%(P<0.05).结论 鞍区周围病变术后易出现钠盐代谢紊乱,而垂体柄或下丘脑受侵及者及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钠盐紊乱多表现为高钠血症;未侵及垂体柄或下丘脑的鞍内病变患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多表现为低钠血症.

  •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13例诊断特点分析

    作者:王淇超;杨玻

    目的 总结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诊断要点及易患因素,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2002年12月1日-2012年12月1日大连医科大学3所附属医院13例术后病理诊断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常见的临床表现及体征为腰痛、体重下降和贫血貌;13例术前运用CT进行评估,诊断符合率为23.1%.9例尿培养阳性.病程长(≥1年)者易发展为弥漫型.结论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容易误诊为肾肿瘤或肾结核;CT是XGP术前诊断及术前评估有效的影像学检查之一.

  • 2007-2012年住院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分析

    作者:张雪扬;卢阳;白然;王咏波;姚俊洁;邢倩;杜建玲;李昌臣

    目的 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资料,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3月-2012年3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部所有出院诊断包含糖尿病的病历,获得完整资料4 684份,调查主要入院原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前5位入院原因为慢性并发症(44.21%),第5年与第1年相比,P<0.01;感染(28.29%)、高血糖症候群(15.22%)、肿瘤(6.34%)、急性并发症(1.90%).合并慢性并发症人数逐年增加,前5位为心血管病变(45.79%)、脑血管病变(33.2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4.44%)、白内障(22.82%)、糖尿病肾病(21.48%).结论 慢性并发症为首要入院原因.

  • 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与大尿流率的关系研究

    作者:许常杰;曹曙;蒋思雄;刘辉;范治璐;李传刚

    目的 探讨前列腺体积及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与大尿流率的关系.方法 对141例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首先采用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 (PV) 及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然后使用尿动力学检测仪检测大尿流率,并且按照大尿流率的大小分为A组(>15 mL/s)、B组(10~15 mL/s)、C组(≤10 mL/s).分别比较3组间PV值和IPP值的差异,以及对PV、IPP与大尿流率做回归分析.结果 3组PV分别为46.627 cm3、55.162 cm3、57.078 cm3,A组与B组、C组间的PV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组与C组的体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组的IPP值为(0.0781±1.1669)cm,95%的可信区间0.309~1.252;B组IPP值为(1.879±0.6313)cm,95%可信区间1.675~2.084;C组的IPP值为(4.703±1.4643)cm,95%可信区间4.368~5.037.3组IPP值比较结果显示任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当判断是否存在可疑膀胱出口梗阻时,PV、IPP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判断是否存在膀胱出口梗阻时,仅IPP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60.4 cm3或IPP>2.1 cm的患者易发生膀胱出口梗阻,而IPP>5.0 cm的患者发生膀胱出口梗阻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PV、IPP均可作为可疑膀胱出口梗阻的参考指标,而仅IPP可作为膀胱出口梗阻的参考指标.

  •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吕波

    目的 观察应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伏格列波糖和单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将8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30组(对照组)和门冬胰岛素30联合伏格列波糖组(观察组),治疗2周后,比较两种治疗后血糖及日胰岛素用量情况,观察低血糖发生的次数.结果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后三餐后血糖分别为(8.39±1.88)mmol/L、(8.21±1.55)mmol/L、(8.12±1.65)mmol/L,单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后三餐后血糖分别为(9.70±1.71)mmol/L、(10.32±1.43)mmol/L、(9.88±1.54)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空腹血糖控制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日用量(35.0±9.5)U较对照组(46.5±10.2)U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2次,少于对照组的9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应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伏格列波糖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提高疗效,使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事件发生更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颌下腺套细胞淋巴瘤病理特点分析

    作者:张丽芝;张朋新;冯璐;关宏伟

    目的 探讨颌下腺套细胞淋巴瘤(MCL)的病理临床表现、免疫表型特征、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1例颌下腺MCL行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观察分析并结合文献归纳颌下腺MCL的病理特点.结果 本例颌下腺经典型MCL由形态单一的小到中等大的肿瘤性淋巴细胞组成,弥漫排列,核形不规则,有的可见核裂,很像滤泡中心细胞,核分裂像易见,肿瘤细胞间散在无吞噬活性的组织细胞.间质见透明变性小血管.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20(+),CD5(+),CD43(+),CyclinD1(+),bcl-2(+),CD3(-),CD10(-),bcl-6(-),CD23(-),CD21显示扩大不规则的滤泡树突细胞网(FDC网).结论 颌下腺套细胞淋巴瘤有其自身组织学特征,CyclinD1(+)有助于临床诊断.

  • 正己烷灌胃致周围神经病大鼠的神经行为和神经电生理异常变化

    作者:董伟;朴丰源;杨洋;刘爽;邱泽文

    目的 观察正己烷灌胃大鼠的神经行为和神经电生理异常变化,为复制正己烷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大鼠模型提供依据.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以正己烷行灌胃,染毒剂量分别为132,527,2 109 mg/kg,对照组以生理盐水进行灌胃,1次/d,每周5 d,共染毒18周.在染毒过程中,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体重和步态变化,并用肌电图与诱发电位仪检测各实验组大鼠尾神经AB两点间远端潜伏期DL(AB),AC两点间远端潜伏期DL(AC)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正己烷染毒大鼠的体重随染毒时间呈进行性下降.神经行为学观察结果显示,随染毒时间的延长,染毒大鼠出现周围神经病特有的异常步态,到染毒18周时各实验组大鼠异常步态加重,其神经行为评分值分别为2.00±0.00,2.60±0.52和2.90±0.3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神经电生理指标显示,第12周染毒大鼠出现尾神经传导潜伏期 (DL)增加和MCV降低.到第18周,高剂量组大鼠尾神经远端潜伏期明显增加而传导速度明显减慢,与同时期对照组相比,DL(AB)和DL(AC)分别增加了65.39% (P<0.01)和79.90% (P<0.01),而MCV则降低了39.50% (P<0.01).结论 通过消化道慢性暴露正己烷能导致大鼠的神经行为和神经电生理异常变化,正己烷灌胃可诱导大鼠周围神经病.

  • 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的建立

    作者:龙思敏;王群;王小平;蔡惠群;王珊珊

    目的 建立大鼠乳腺增生疾病模型并观察其复旧情况.方法 选用SD雌性未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使用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剂量为0.5 mg/kg·d)及黄体酮(剂量为5 mg/kg·d)方法复制乳腺增生模型,造模成功后取下右侧乳房,再去除造模因素饲养28 d后取下左侧乳房,分别与对照组对应乳房进行比较,观测第三对乳头直径、腺泡、导管数量以及腺泡横径和导管内径.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乳头直径(pixel)、腺泡数量(个)、直径(pixel)、导管内径(pixel)均有增大(分别为:1.17±0.12 vs 0.93±0.097,23.75±5.30 vs 13.13±3.61,360.13±65.63 vs 162.50±33.68,236.63±68.28 vs 102.13±54.04,P均<0.01);去造模因素组乳头直径(pixel)、腺泡数量(个)、横径(pixel)以及导管内径(pixel)均小于模型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96±0.10 vs 1.17±0.12,16.50±5.44 vs 23.75±5.30,228.50±44.10 vs 360.13±65.63及162.13±73.40 vs 236.63±68.28,P均<0.01),各组间导管数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雌二醇、孕酮交替肌肉注射的方法可成功建立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去除造模因素28 d后腺体复旧.SD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 缝隙连接蛋白43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巍巍;任丽娜;张丽丽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妊娠妇女胎盘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可能的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子痫前期患者 50例 (轻度组20例,重度组30 例) 和正常妊娠孕妇 50 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3 组胎盘Cx43的表达进行标记,通过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结果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结果 Cx43在子痫前期重度组表达低于轻度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05);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x43在胎盘组织的表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r=-0.370,P<0.05).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变化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有关.

  • 姜黄素PLGA-TPGS纳米粒的制备和质量评价

    作者:孙辉;高萌;蒋妮;鲍旭;李磊;李镇;田燕

    目的 制备姜黄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水溶性维生素E纳米粒(CM-PLGA-TPGS-NPs,简称CPTN)并评价其质量.方法 用自制的PLGA-TPGS为载体材料,采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CPTN,通过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放度控制其质量.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柱(4.6 mm×250 mm,5 μm),用乙腈-2%冰醋酸溶液(58:4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30 nm.结果 自制CPTN的平均粒径为(197.9±6.2)nm,Zeta电位为(-22.3±1.8)mV,载药量为(13.2±0.9)%和包封率为(79.3±1.6)%.体外姜黄素在含0.5%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磷酸盐缓冲液(pH7.4)中呈两相释放,30 d时累积释放率为91.3%.结论 CPTN质量稳定可控,体外试验显示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 表面处理对纤维桩与牙本质粘结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晓杰;许诺;董明;左恩俊;任翔;胡书海

    目的 评价不同的表面处理对玻璃纤维桩与不同部位根管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40颗新鲜拔除根长相近的单根管前牙,常规根管治疗后去除牙冠,完成根桩牙体预备后,粘固GC玻璃纤维桩至根管内.根据粘固前桩表面处理方法,将40颗离体牙随机均分至如下4组:硅烷偶联剂组为对照组(S组);过氧化氢组(H2O2组);氧化铝喷砂组(Al2O3组);Er-YAG激光照射组(Er-YAG组).用慢速金刚石切割机将每个牙根垂直于牙长轴切割出6个1 mm厚的片段作为测试样本.将所有测试样本置于万能试验机上,用不锈钢制加载棒(末端直径1.0 mm)以0.5 mm/min的速度对其加载,直至纤维桩从根片中完全脱出.对实验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观察样本的破坏模式.结果 玻璃纤维桩与牙本质间粘结强度均值牙颈部大,根中部次之,根尖部小.牙颈部粘结强度与根中部和根尖部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根中部与根尖部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相同根管部位的粘结强度值均表现为H2O2组高,Al2O3组次之,显著高于Er-YAG组及对照组(P<0.05);而Er-YAG组低,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样本的失败模式主要为混合破坏.结论 用过氧化氢酸蚀和Al2O3喷砂进行桩表面处理可提高玻璃纤维桩与根管牙本质的粘结强度,且根颈部粘结强度大于根中及根尖部.

  • Sorcin蛋白高表达与肺癌细胞株NCI-H446多药耐药的关系

    作者:王涛;裴复阳;王琪;王莺燕

    目的 探讨Sorcin高表达与肺癌细胞NCI-H446多药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肺癌细胞NCI-H446,以顺铂为诱导药物,建立多药耐药细胞系NCI-H446/CDDP;应用反义核酸技术抑制NCI-H446/CDDP细胞Sorcin的表达建立转染细胞,为反义核酸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通过RT-PCR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Sorcin在核酸及蛋白水平的表达;MTT法测定NCI-H446组、反义核酸组、NCI-H446/CDDP组3组细胞在不同化疗药物DDP、VCR、ADM、VP-16作用下生存率;用Pearson相关分析Sorcin高表达与肺癌细胞株NCI-H446多药耐药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细胞中Sorcin在核酸及蛋白水平的表达,NCI-H446/CDDP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NCI-H446组、反义核酸组、NCI-H446/CDDP组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NCI-H446/CDDP细胞中Sorcin在核酸及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NCI-H446细胞,分别为NCI-H446细胞的9.81倍和7.67倍.各组细胞在不同化疗药物作用下IC50:NCI-H446/CDDP组>反义核酸组>NCI-H446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earson相关提示:Sorcin 核酸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与在不同化疗药物作用下各组细胞的IC50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 Sorcin蛋白的高表达与肺癌多药耐药相关,抑制Sorcin蛋白的表达可以逆转肺癌多药耐药性.

  • 卵巢癌肿瘤干细胞标记物及其靶向治疗

    作者:孙可慧;李连宏

    卵巢癌由于肿瘤干细胞的耐药性和增强肿瘤再生能力的特性,很难达到彻底治愈.随着卵巢癌肿瘤干细胞成功的分离和鉴定,如何识别卵巢癌肿瘤干细胞并对其进行靶向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集中就卵巢癌肿瘤干细胞标记物及其新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 乳腺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苏晖;高亚杰;张春霞

    乳腺癌的靶向治疗研究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三大传统模式之后一种全新的生物治疗模式.分子靶向治疗是指针对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的信号通路及其癌基因相关表达产物进行治疗.本文分别对以HER-2、VEGF、EGFR为靶点及多靶点等4个研究领域的靶向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 干细胞治疗肝硬化进展

    作者:周新人;王方

    各种病因导致的肝硬化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成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该技术过程相对简单,将制备好了的干细胞通过选择好的途径移植到患者肝脏内,分化出更多的健康肝细胞,从而改善患者肝功能.本文即对干细胞及其临床移植治疗肝硬化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干细胞 肝硬化 进展
  •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孙伟峰;任双义

    近几十年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且预后远不及胃窦部癌好.外科手术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解剖位置的特殊性,使其在诸多问题上存在争议.本文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分型、病理分期及外科手术治疗中存在的争议性问题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中手术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 糖化血红蛋白与果糖胺在妊娠糖代谢异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金行;周雯雯;扬志东;满东亮;刘柏新;宋鉴清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果糖胺诊断妊娠糖代谢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并比较观察组280例,其中正常妊娠妇女222例(正常妊娠组),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GIGT)患者20例(GIGT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38例(GDM 组)及对照组60例孕妇的空腹血糖(FBG)、果糖胺(FRU)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GDM 组和GIGT组孕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FBG和FRU水平并分析比较.结果 GDM 组FBG和HbAlc水平分别为(8.50±0.92)mmol/L和(8.95±0.69)%显著高于GIGT组(5.50±0.68)mmol/L和(5.95±0.58)%、正常妊娠组(4.62±0.90)mmol/L和(5.15±0.22)%及对照组(5.29±0.87) mmol/L和(5.03±0.24)%,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GDM 组和GIGT组FRU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正常妊娠组FRU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GDM 组和GIGT组孕妇进行OGTT检测FRU时,糖耐量各检测时间点(空腹、1、2、3 h)FRU 结果比较恒定,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GDM 组FBG与FRU和HbAlc均呈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r=0.59,r=0.7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FBG与FRU和HbAlc联合检测,将更有助于妊娠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诊断及疗效监测.

  • 脾结节病1例

    作者:熊小丽;徐楠;杨岩;孙传恕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7岁,双下肢红斑、胸痛4年,发现淋巴结肿大10天后于2013年1月21日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查体可见双下肢散在暗红色结节,左下肢为著,伴疼痛、瘙痒,约指甲大小,部分结节伴色素沉着.部分结节自行消退后有萎缩性瘢痕,反复发作.中等硬度,轻压痛.左前臂、肩背部、腰部可见散在环形红斑,暗红色,钱币大小,无疼痛无瘙痒.发育未见异常,心肺未见异常.

    关键词: 脾结节 脾CT 诊断
  • 卵巢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1例

    作者:朱丽丽;周颖;朱敏;孔繁斗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以"发现盆腔肿物半月,腹胀1月加重2 d"为主诉于2011年5月3日至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半个月前外院超声提示"盆腔偏右侧可见混合回声,上界平脐,两侧达髂前上棘,以实性为主,实性成分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肝肾隐窝、脾肾隐窝可见积液深43 mm",考虑卵巢癌可能性大;CA125 600.2 U/mL.入本院后行妇科检查:子宫触不清,子宫直肠陷凹处可及质硬结节,触诊不满意.

  • 术后谵妄与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王多友

    术后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外科病人手术后的发病率可高达70%.术后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对病人近期和远期康复均会产生不良影响.除增加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外,还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并增加病人出院后需要长期医疗护理的潜在风险.虽然谵妄的临床分型主要分为反应过激型和反应迟钝型,但其临床表现的实质是病人认知能力下降.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其特异性发病原因,现已知其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脑组织对外周炎性介质变化所产生的应答反应是各类谵妄病理生理改变所致的临床表现的主要原因,老年病人的脑组织对外周炎性剌激所产生的反应较年轻人脑组织所产生的反应尤为严重.谵妄的发病风险因素可分为病人自身因素和外界诱发因素.前者主要包括病人年龄、并存症、认知功能和机体功能下降、视觉和听觉功能障碍以及术前长期需要医疗护理等.后者主要为术后转入ICU进行重症监护治疗、应用抗胆碱能药物、酒精与药物戒断、感染、医源性并发症、代谢紊乱以及术后应用镇痛药(阿片类)和镇静药(苯二氮卓类).尽管临床工作中已有数种评分方法可供用于判断病人的谵妄程度,但意识紊乱测试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和危重症病人意识紊乱测试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ICU patient,CAM-ICU)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标准方法.非药物性多模式预防方案和药物性预防方法均有助于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围手术期应用氟哌啶醇可明显降低其发生率并减轻其临床症状,多模式预防和治疗手段是降低其发病率、缓解发病程度的有效措施.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