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대련의과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295
  • 国内刊号: 21-136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闻德亮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ICU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率分析

    作者:李楠;范松涛

    目的 探讨ICU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和影响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 ICU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年龄≥60岁)共78例.根据其终结果将这些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二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ICU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总体死亡率为52.6%.死亡组有38例患有2种或以上基础疾病,占死亡人数92.7%,导致老年ICU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脓毒症/感染,共51例(65.4%).随多脏器损伤程度增加,患者死亡率增加.死亡组较对照组机械通气例数增加,脓毒症及严重感染比例增加,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CRP增高(P<0.01).结论 ICU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与基础疾病,多脏器功能损伤程度有关.

  • 再次剖宫产子宫下段肌层断裂情况分析

    作者:张艳;俞秀玲

    目的 通过再次剖宫产子宫下段肌层断裂情况的临床分析,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佳时间及其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2008年1月-2011年12月139例再次剖宫产子宫下段肌层情况的资料,分析其与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临床症状体征、产程、B超检查结果及新生儿体重的关系.结果 (1)两次剖宫产间隔时间在12~ 24个月间,子宫下段变薄及破裂的几率大;24~ 36个月子宫下段变薄及破裂的几率小(P<0.05);36 ~48个月子宫下段变薄及破裂几率再次升高;48个月及以后子宫下段变薄几率增大,破裂几率略下降(P<0.05).(2)再次剖宫产孕妇中有症状及体征者,子宫下段变薄及破裂的几率高;产程情况与子宫下段肌层断裂无关(P>0.05),B超提示子宫下段厚度≤3 mm者42例,与术中发现子宫下段变薄及破裂的32例符合率为76.2%.(3)新生儿体重与瘢痕子宫下段肌层断裂无关(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佳时间为24个月左右;再次剖宫产孕妇下腹疼痛伴子宫下段不平及压痛,B超检查提示异常宜选择剖宫产.

  • 聚合瓷嵌体在活髓后牙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刘丽君;刘明丽

    目的 研究活髓后牙大面积牙体缺损,保存活髓使用聚合瓷嵌体间接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3月临床活髓后牙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28例患牙31颗,牙体预备,Ceramage聚合瓷嵌体间接修复,RelyX Unicem树脂粘接剂粘接随诊2年,以修正的USPHS标准评价修复后2年的随访.结果 聚合瓷嵌体修复体在各个复查阶段均没有出现分级为C的结果,2年的修复成功率为100%.结论 聚合瓷嵌体能较大程度保存牙髓活力,精确地恢复牙体形态、邻接关系与咬合关系,降低继发龋的发生,临床修复效果稳定.

  • 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越;侴伟平;沈春键;王晓宇;罗蓟

    目的 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 选取1995年1月-2009年1月行根治术的结肠癌患者193例中获随访并且资料完整的165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对结肠癌术后复发可能产生影响的临床因素,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复发率为16.36% (27/16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Dukes’分期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与结肠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是结肠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是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重要的预后因素,而淋巴结转移是根治术后复发重要的预后因素.

  • 癫痫手术大脑皮层脑电图监测期间麻醉深度变化与术中知晓的临床观察

    作者:韩梅;侯东男

    目的 观察不需术中唤醒的癫痫病人术中知晓的发生,探讨此类病人的麻醉方案,提高麻醉和手术的满意度.方法 25例需手术治疗的癫痫病人,气管内插管全麻,丙泊酚及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诱导及维持,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40 ±5.在大脑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期间,调整麻醉药物剂量,观察并记录BIS在<40,40~ 50,50 ~ 60,60 ~ 70,及>70期间脑电变化.ECoG监测结束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伦0.05 mg/kg,调整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剂量,使BIS值回复至40 ±5至术终.术后第1,3,7天对患者问卷调查,评价术中知晓的发生.结果 25例病人麻醉效果良好.术中知晓发生率为8%(2/25).80%(20/25)的病例对麻醉满意或比较满意.结论 对术中知晓的高危病人,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辅以苯二氮卓类药物、术中BIS监测、可能减少术中知晓的发生,保证病人对麻醉的满意度.

  • 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婴幼儿听力筛查中的作用

    作者:别旭;丁伟;孙静;翟颖

    目的 探讨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s,ASSR)在新生婴幼儿听力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用短音诱发听觉脑干诱发电位(click-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click-ABR)和ASSR,对已经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进行听力测试,记录获得双耳客观听阈所需时间及ASSR在不同强度声音刺激下的引出率,并进行听力学跟踪随访至5岁.结果 ASSR每个强度检测所需时间与click-ABR检测至该强度听阈所需时间相比有明显差异,可缩短8 min(P<0.05).通过比较ASSR各强度引出率发现,强度越高引出率越高,50 dBSPL与60dBSPL声强刺激引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均>85%,且明显高于40 dBSPL声强刺激引出率(P<0.05).结论 ASSR可快速准确检测双耳8个频率客观听阈,可以尝试以50 dBSPL声强刺激ASSR检测技术,进行新生婴幼儿听力筛查,用以弥补耳声发射和click-ABR听力筛查技术的不足.

  • 三维立体补片行免固定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47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伟国;安伟德;胡友主;邓中慧

    目的 总结应用三维立体补片(3 DMax补片)行免固定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APP)的经验、技巧及体会.方法 2009年7月-2012年1月应用TAPP术治疗47例腹股沟疝患者,同时选取在同期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费用、住院天数、并发症、正常活动时间、腹股沟疼痛持续时间、疝复发等情况.结果 全部手术均获成功,住院天数、恢复正常活动时间、腹股沟疼痛持续时间、并发症等方面TAPP组优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时间、复发例数TAPP组多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费用高于无张力疝修补组(P<0.05).结论 应用三维立体补片(3 DMax补片)免固定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APP),安全可靠,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复发疝以及双侧疝更加具有优势,但费用较高.

  • 紫杉醇或奥沙利铂分别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宋金成;张弦;张阳

    目的 探讨紫杉醇或奥沙利铂分别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的两种化疗方案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6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0例,采用紫杉醇联合氟脲嘧类药物的化疗方案;B组36例,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的化疗方案.两组患者均接受化疗至少2周期,每2周期评判1次疗效.结果 A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分别为47.5%、70.0%、7.0个月、14.0个月和30.0%;B组分别为44.4%、72.2%、5.0个月、13.0个月和27.8%.A、B两组间比较,在客观有效率与生存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B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外周神经毒性.结论 以紫杉醇或奥沙利铂分别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均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两种方案疗效无明显差异,主要不良反应各有特点,但均可耐受,可根据患者个体状况选择应用.

  • 肾上腺血管瘤的CT征象分析

    作者:赵力;华正宇;潘平

    目的 探讨肾上腺血管瘤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11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肾上腺血管瘤的CT平扫和动态增强表现.结果 3例可见点状和条状钙化.2例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动脉期可见与血管密度相近的边缘条状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大.2例肿瘤合并出血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混杂密度病灶,可见分隔,囊壁和实性部分有延迟强化.结论 肾上腺血管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肾上腺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正常体重患者丙泊酚麻醉用量与左臂肱三头肌皮下脂肪厚度的关系

    作者:何业伟;周峰;杨海涛;刘洁;田嘉欣

    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的临床应用剂量与左臂肱三头肌皮下脂肪厚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33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ASA Ⅰ级,按照左臂肱三头肌皮下脂肪厚度分为两组:M组17例(女性12 ~ 22mm,男性5~13 mm)和F组16例(女性26~31 mm,男性19~ 24 mm).麻醉诱导药物均应用丙泊酚1 mg· kg-1、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4μg·kg-1、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1.麻醉维持应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20μg·(kg·h)-1,以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在40~60为标准调节丙泊酚的剂量.术中监测心率、无创血压、指尖脉氧、呼气末二氧化碳、BIS.术后观察记录麻醉用药剂量、麻醉术后相关并发症.比较各时刻点心率、血压及BIS波动,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麻醉药物的应用剂量.结果 共计30例患者的数据进入实验讨论阶段,每组各15例.M组插管前、后BIS值分别为51.0±10.0和60.7±9.4,插管后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组和F组在丙泊酚终应用剂量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时间<100 min,麻醉时间< 120 min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静脉麻醉药丙泊酚的临床应用剂量与患者左臂肱三头肌皮下脂肪厚度无明显关系,但具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 电镜下大鼠下牙槽神经压榨损伤后半月神经节神经元线粒体的超微结构观察

    作者:赵佳明;高璐;田英;何国金;陈劲宏;金海威

    目的 观察大鼠下牙槽神经损伤后半月神经节(TG)神经元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变化,探讨线粒体参与外周神经损伤及修复机制的结构基础.方法 选取健康SD雄性大鼠1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只,实验组8只,建立大鼠单侧下牙槽神经压榨损伤的动物模型,选取代表性时间点制备TG电镜样品,透射电镜下观察TG神经元细胞体及其轴突中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电镜下,空白对照组及实验对照侧TG神经元细胞体及其轴突中均富含线粒体,线粒体双层膜结构清楚,嵴致密、排列整齐,罕见线粒体的肿胀或空泡样变性.实验组大鼠下牙槽神经压榨损伤24h后,损伤侧TG神经元细胞体及其轴突中线粒体发生肿胀、嵴溶解等结构异常性变性.1周时,实验侧TG神经元、无髓鞘的C型及有髓鞘的A型轴突中均出现大量空泡样变性线粒体.结论 下牙槽神经压榨损伤后,损伤的TG神经元线粒体会发生肿胀等结构变化.

  • 基底瓷厚度变化对氧化锆双层瓷结构抗折强度的影响

    作者:邓增艳;胡书海;任翔;左恩俊

    目的 分析基底瓷厚度对氧化锆双层瓷结构抗折强度和断裂模式的影响.方法 将规格为15 mm×5mm完全烧结的氧化锆瓷块切割成5组,瓷片共25片,厚度分别为A组(0.3 mm),B组(0.4 mm),C组(0.6 mm),D组(0.8 mm),E组(1.0 mm).经过喷砂和超声清洗后,在所有瓷片上堆塑1.0 mm的饰面瓷并烧结,使各组的样本总厚度分别为1.3 mm,1.4 mm,1.6 mm,1.8 mm,2.0 mm.用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对每个样本进行三点弯曲测试,对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组间比较,观察样本破坏模式.结果 各组抗折强度(MPa)均值分别为A组(352.31±10.80),B组(370.93±12.05),C组(480.19±19.14),D组(681.73±6.05),E组(699.06±29.22).除A组和B组、D组和E组组间外,其他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断裂模式观察显示:A组出现分层,断裂碎片在4片以上;其它各组均无分层,断裂碎片多为2~3片.结论 在饰面瓷厚度不变的前提下,氧化锆双层瓷的抗折强度随基底瓷厚度增加而增强.

  • 药物中间体S-苯基-L-半胱氨酸的酶法合成

    作者:赵春晖;徐洁;曹瀛;冯斌

    目的 利用在大肠杆菌中高效重组表达的O-乙酰丝氨酸(硫醇)裂解酶A(OASS-A)合成药物中间体S-苯基-L-半胱氨酸,并对合成产物进行纯度及结构鉴定.方法 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Cys K,并连接到pET-22b(+)载体上构建原核表达质粒,重组体转到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蛋白诱导表达,重组蛋白采用Ni2-树脂柱亲和层析纯化,利用SDS-PAGE鉴定表达纯化蛋白,通过HPLC对合成产物纯度进行检测,应用1H NMR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成功构建了OASS-A原核表达载体,在IPTG诱导下获得了高效表达.重组酶高效合成非蛋白质氨基酸S-苯基-L-半胱氨酸.合成的化合物以晶体形式析出,采用HPLC和1HNMR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合成产物的纯度为100%.结论 利用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的OASS-A能够高效合成药物中间体S-苯基-L-半胱氨酸.

  • 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下丘脑及肝脏组织中Toll样受体4的表达

    作者:陈禹含;张莉;赵永利;白雪梅;王朝晖;刘正娟

    目的 探讨在高脂饮食诱导下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在肥胖大鼠下丘脑及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DIO)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下丘脑及肝脏组织中TLR4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喂养8周后,DIO组平均体重为(456.38±19.20)g,高于正常饮食对照组平均体重(372.10±22.47)g,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DIO组饮食量为(1229.23±57.29)g,高于正常饮食对照组饮食量(905.50±52.17)g,两组大鼠饮食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Real Time PCR方法显示,DIO组大鼠下丘脑组织TLR4 mRNA含量(0.56±0.16),高于正常饮食对照组TLR4 mRNA (0.39±0.10),P<0.05; DIO组大鼠肝脏组织TLR4 mRNA含量(0.87±0.24),高于正常饮食对照组TLR4 mRNA(0.54±0.16),两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免疫组化染色肥胖组大鼠下丘脑及肝脏TLR4表达呈强阳性.结论 Toll样受体4在肥胖大鼠下丘脑及肝脏中的表达增多,提示下丘脑及肝脏的炎症反应参与了高脂饮食诱导肥胖的发生.

  • 束缚应激模型大鼠体重及生化指标含量变化

    作者:许鹏;迟强;卢山;郭春梅;徐珺洋

    目的 研究束缚应激条件下大鼠体重、行为及生化指标变化.方法 选择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束缚3周组和束缚5周组.监控大鼠体重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束缚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酮(CORT)、去甲肾上腺素(NE)、热休克蛋白70(HSP70)、IL-2和IL-4的含量变化.结果 束缚应激后,大鼠体重增长缓慢且有明显的行为变化,5种生化因子含量也均有明显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束缚3周和5周之后,CORT、NE、HSP70、IL-4含量分别升高了11.25%和46.65%、25.16%和39.09%、5.15%和13.49%、9.86%和18.69%(除束缚3周组HSP70外,其余均P<0.05),且NE、CORT和IL-4含量升高具有时间依赖性;IL-2含量显著降低了15.43%和16.01% (P <0.05),但不具有时间依赖性.结论 束缚应激可改变大鼠免疫功能及调节神经递质作用,CORT、NE、HSP70、IL-2和IL-4可作为重要的分子靶标.

  • 飞行时间质谱仪监测不同聚合温度下义齿基托树脂中甲基丙烯酸甲酯释放量的研究

    作者:邸宏鸣;马玉娟

    目的 探讨使用飞行时间质谱仪监测不同聚合温度下自凝树脂反应时释放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methacrylate,MMA)的量,分析MMA释放量的变化趋势,研究聚合温度对MMA释放量的影响.方法 按生产厂家要求的比例把自凝仿生义齿基托树脂粉2 g和液1 g调拌40 s后,立即用飞行时间质谱仪连续监测MMA释放量,待释放量的变化稳定后停止监测.室温20℃和40℃、60℃水浴下各监测5个样本,每分钟记录1次监测结果,并加以比较.结果 不同聚合温度下自凝树脂反应时释放的MMA的量的变化趋势相像:在反应初期20℃、40℃和60℃时MMA释放量低,变化不明显,而分别在11 min、(46.2±3.5)mg/L;6 min、(6.4±0.5)mg/L;2 min、(7.2±1.2)mg/L时开始快速升高,之后分别在13 min、(225.4±23.1) mg/L;7 min、(57.7±5.4) mg/L;4 min、(38.1±4.9) mg/L时到达高,然后由快速下降到缓慢下降并分别在23 min、(9.4±1.6) mg/L;12 min、(1.3 ±0.1) mg/L;6min、(1.3±0.2)mg/L时趋于稳定.40℃与20℃、60℃与20℃相比MMA释放量小,并且到达稳定期的时间短(P<0.05),40℃与60℃相比MMA的释放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把聚合温度从室温20℃升高到40℃或60℃时可以降低自凝树脂反应过程中释放的MMA的量,但从40℃继续升高到60℃时MMA的释放量无显著变化.

  • 促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脓毒血症大鼠多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航;姚继红;田晓峰;刘健;李卫平;刘克辛;高东雁

    目的 探讨促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脓毒血症诱导的大鼠多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HGF治疗组、血红蛋白加氧酶-1(HO-1)抑制剂组及HO-1抑制剂+HGF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大鼠脓毒血症模型.尾静脉注射给药,2次/d;HO-1抑制剂及HO-1抑制剂+ HGF治疗组于给予HGF后2h静脉注射锌原卟啉.术后72 h处死存活大鼠,取血清及主要脏器检测相关指标.结果 静脉注射HGF(75、150 μg/kg ·d)能够降低脓毒血症大鼠死亡率,显著降低血清IL-1β水平(P<0.05);明显改善脓毒血症对大鼠肺、肾和肠的病理改变,增强肺、肾和肠中SOD活性.HO-1抑制剂锌原卟啉可部分拮抗HGF的保护作用.结论 HGF对脓毒血症造成大鼠多器官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Shh和Stathmin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孙忠杰;刘志宇;王乃玉

    目的 探讨Hedgehog (Hh)信号通路成员Sonic-hedgehog(Shh)和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在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0例前列腺增生症和30例前列腺癌中Shh和Stathm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前列腺癌组织与前列腺增生症组织Shh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3% (22/30)与36.67%(11/30)(P<0.01),Stathm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 (25/30)与23.33% (7/30),(P<0.01).前列腺癌中Shh与Stathmin的表达呈正相关(r =0.522,P<0.01).前列腺癌组织Shh和Stathmin蛋白的表达与患者PSA水平、前列腺重量间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但在肿瘤不同临床分期(TNM)、病理分级(Gleason分级)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Shh和Stathmin在前列腺癌的演进中起一定的重要作用.

  • 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和治疗进展

    作者:郭京;祖国;王忠裕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随着免疫组织化学、超微结构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GIST成为近年来消化道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GIST常见发生于胃和小肠,以上腹部不适和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为临床表现.内镜超声检查是敏感的检查方法,确诊需术后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结果,CD117、CD34是具特征的标志物.GIST对于传统的放、化疗不敏感,外科手术和分子靶向药物的治疗是GIST主要的治疗手段,其预后与肿瘤大小、分裂系数和肿瘤位置等有关.本文就GIST流行病学、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超抗原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秀景;尹俭俭;向冬喜;陈娜娜;郑丛龙

    超抗原是一种功能非常活跃的蛋白质分子,能够刺激大量的T、B淋巴细胞活化,增强T、B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因此超抗原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超抗原的免疫佐剂作用、提升细胞数量、尤其是超抗原疫苗的应用和抗肿瘤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超抗原在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 砷暴露对肝脏、肾脏氧化损害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源霞;孙文长

    砷污染广泛存在于水、土壤和空气中,全球70个国家230多个地区遭受砷污染.砷主要通过污染饮用水的方式进入人体,全球5 000多万人口的饮用水砷浓度超过50 μg/L,1亿4 000万人口饮用水的砷浓度超过10 μg/L.砷暴露诱导活性氧的产生增加,同时降低抗氧化酶、抗氧化物的水平,导致DNA突变、脂质过氧化和蛋白质羰基化增加.因此,砷的毒性机理目前认为是砷诱导机体产生氧化应激.砷暴露可以引起机体多脏器的损害,包括肝脏和肾脏,其机制与线粒体氧化损伤、细胞色素c的释放、诱导靶细胞凋亡有关.某些转录因子起保护作用,如Nrf2,其基因敲除小鼠在砷暴露后表现出明显的肝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砷中毒的防治主要有螯合剂疗法和抗氧化剂疗法.

  • 牙本质粘结界面混合层形成的影响因素

    作者:朱丹丹

    目前研究认为,影响牙本质粘结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响混合层形成因素均会影响到牙本质粘结强度及微渗漏的形成,而混合层的形成又与树脂突的质量密切相关.在各种不同影响因素下形成的树脂突的数量、长度及混合层的厚度是不同的,且它们与所形成的混合层质量的关系不是绝对的.本文对牙本质粘结界面混合层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肝窦内皮细胞参与肝纤维化的机制

    作者:李娟梅;闫洁;吕文良;陈兰羽;徐晨光

    肝窦内皮细胞在肝纤维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主要通过表达相关细胞因子、介导肝脏炎症反应、活化星状细胞、参与细胞外基质的生成与降解、参与肝窦毛细血管化、调节肝脏血管等参与肝纤维化.本文就肝窦内皮细胞与肝纤维化的机制进行综述.

  • 高、低位肠瘘营养支持各1例报告

    作者:王柯;罗福文;周芸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55岁,2010年10月因肝脓肿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三科行肝脏肿物部分切除术,术后病情逐渐恢复并带T管出院.2010年12月为拔除T管再次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CT及肿瘤标记物等检查后,考虑患者右肝占位病变为原发性肿瘤.2011年1月15日全麻下行肝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肝右叶原发性肝癌.术后1周患者恢复顺利,经口进流食,但术后第13天腹腔引流引出大量黄绿色液并混有食物残渣和气体,后完善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降部瘘(图1①),瘘口约2 cm×2 cm,可清晰见T管及腹腔引流管各1枚.同日于胃镜下置入空肠营养管,营养管下端位于Treize韧带下25 cm处.

  • 上下颌骨骨纤维形成不良症—“小天使脸样病”1例

    作者:王雪梅;孙月吉;方冶;杨柳;孙冶

    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患者,男,29岁,于2010年12月30日就诊于大连市帝凯尔口腔,病人主诉:牙齿松动,不能咀嚼.右上颌骨第三磨牙拔出术后发现根尖部附着组织异常.1.2 诊断方法面部特征,采用数码相机对于面部特征进行摄影(MI1080P Rollei vidicon that is 50×super high zoom and Full HD,pixels=1920×1080).组织病理:病人根尖附着组织固定在95%酒精中,石蜡包埋,5 μm切片载入玻片,Mayer氏HE染色,在苏木精染色液中浸泡2 min,然后放入伊红染料中,95%脱水,去除过多的伊红染料,HE染色标本在Olympus CX31显微镜下观察,病理组织摄像采用Nikon E4500照相机完成.颅骨成像:采用Raw CT eXam Version[(Voxel dimension:X=0.002 mm;Y=0.002 mm;Z=0.002 mm)对于病人颅骨密度进行检查,影像成片:672,Image matrix:800×800,检查包括上下颌(maxilla and mandible);长骨成像:采用了Neusoft PACSIRIS version 3.1,检查了两侧上下肢和锁骨等部位.

  • 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杨春明

    乳腺癌仍为世界范围内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全球诊出约120万例.虽然它的发现率增加,但死亡率却在下降.这是由于及早诊出早期乳腺癌和采取有效治疗的结果.本文将论述重点放在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上,并证实乳腺钼靶X线学检查和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FNAB)是实用的诊断方法.在处理方面,保乳手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放射治疗以及全身的辅助治疗、内分泌治疗等,可明显改善早期乳腺癌的预后.

    关键词: 乳腺癌 早期 诊断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