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lastic Surgery 중화정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9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453/R
  • 国内刊号: 崔政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pls@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双侧外耳缺失伴发外耳道闭锁猪动物模型的鉴定及其应用

    作者:潘博;乔瑞敏;杨美蓉;王长琛;张晔;李川;蒋海越

    目的 对双侧外耳缺失伴发外耳道闭锁的猪进行鉴定,探讨其作为动物模型在整形外科的应用.方法 以1头二花脸公猪和1头沙子岭母猪为祖代个体,构建F2近交群体.对患病和表型正常个体的外耳形态进行检查.选取1头正常个体和1头它的全同胞双侧外耳缺失的患病个体,行颞部CT扫描,并对HOXA1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结果 二花脸×沙子岭F2近交群体中,75头F2个体中有57头表型正常个体和18头患病个体.患病个体为双侧外耳缺失伴发外耳道闭锁,颞部CT显示为双侧外耳道闭锁、中耳结构发育不良;基因检测结果为HOXA1纯合突变.结论 HOXA1基因纯合突变的猪动物模型,符合人类双侧小耳畸形特征,为其进一步在小耳畸形病理机制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第二趾侧方皮瓣修复(足母)趾创面

    作者:吕文涛;巨积辉;蒋国栋;唐晓强;张庆阳

    目的 探讨应用第2趾侧方皮瓣转移修复(足母)趾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足母)趾创面大小于第2趾胫侧设计皮瓣,皮瓣的轴心血管为胫侧趾底固有动脉,旋转点位于趾蹼间.临床修复13例(足母)趾创面,足部供区采用小腿全厚皮片植皮.结果 13例术后皮瓣均成活,足部供区植皮均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6 ~48个月,平均18个月.皮瓣颜色、质地接近周围组织,外形不臃肿.结论 第2趾侧方皮瓣操作简便,旋转灵活,就地取材,是修复(足母)趾创面的理想皮瓣.

  • 足背外侧动脉链岛状皮瓣修复足踝及足跟后创面

    作者:董文伟;史增元;毛海蛟;刘振新

    目的 探讨应用足背外侧动脉链岛状皮瓣修复足踝及足跟后部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6月至2016年2月,采用足背外侧动脉链岛状皮瓣修复足踝及足跟后部创面11例,其中7例以外踝前动脉降支为蒂、3例以外踝后动脉跟外侧支为蒂、1例以第4跖背动脉为蒂.皮肤缺损面积为1.5 cm×2.0 cm ~6.0 cm×13.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2cm×3cm~7 cm×15cm.皮瓣供区均取腹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术后1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18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全部一期成活,质地柔软,颜色与周围皮肤接近.供区植皮区创面平整,无明显瘢痕增生.患者对术后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 应用足背外侧动脉链岛状皮瓣具有不牺牲主干血管、切取面积大、皮瓣薄等优点,是修复足踝及足跟后部创面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3D打印赝复体即刻修复BrownⅡ类缺损的临床初步研究

    作者:王洋;王育新;张诗雷;俞青;卢晓林;杨旭东

    目的 探讨应用数字化外科技术制作赝复体即刻修复上颌骨BrownⅡ类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5例上颌骨原发肿瘤或累及上颌骨恶性肿瘤的患者,术前应用计算机辅助外科设计手术导板及赝复体,术中在手术导板引导下及手术导航验证下完成手术,并戴入赝复体即刻修复上颌骨BrownⅡ类缺损.对术前与术后2周CBCT数据行计算机图像融合并作偏差分析,评价手术精度.术后1个月行三维立体摄影,比较患者戴与不戴赝复体时口角宽度、双侧唇部高度差、双侧大空间距离差值、鼻唇角、口角偏斜角度及差值体积和差值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数据应用SPSS 21.0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5例患者术中均在20 min内戴入赝复体,咬合关系良好.术后2周拆除缝线,伤口愈合良好,均无感染.随访期间(5 ~13个月)5例患者肿瘤均未复发.实际手术与虚拟手术大偏差为(3.75±0.87) mm,小偏差0 mm,平均偏差为(0.35±0.08) mm.戴入赝复体前、后双侧唇部高度差分别为(2.66±1.52) mm和(0.46 ±0.49)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口角偏斜角度分别为(3.43±1.70)°和(1.98±1.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双侧大空间距离差值分别为(5.75 ±3.66) mm和(2.19±1.14)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9);鼻唇角、口角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251,0.251).戴入赝复体前、后面部软组织的差值体积为(5.54 ±2.50) cm3,差值表面积为(66.42 ±21.18) cm2.结论 通过数字化外科技术可以实现BrownⅡ类上颌骨缺损的即刻赝复体修复,恢复了面容及牙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左面部巨大皮样囊肿一例

    作者:孙艳;刘昌;邰宁正;严志新;孙炳伟

    主要介绍了1例罕见的面部巨大皮样囊肿的诊疗过程及方法.病例为中老年男性,病史20年,肿块逐渐增大,因入院前1d出现破溃来院治疗,该肿块位于左面部,呈蛋形,几乎占据整个左面颊部,辅助检查均提示良性肿块.选择手术治疗的方式切除肿块,术后病理示皮样囊肿伴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符合术前辅助检查结果,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2年瘢痕不明显.讨论:①皮肤主要良性肿瘤皮样囊肿和皮脂腺囊肿在组织学和病理学上的区别;②本例手术方式及其细节,包括切口线设计、止血方式、缝合方法等.

    关键词: 皮样囊肿 切除术
  • 以颈横动脉分支为蒂的锁骨上皮瓣和颈段皮支皮瓣的区别与联系

    作者:陈建武;马显杰;郭树忠

    前胸是面颈部各类创面的理想供区,早在1988年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即开始研究前胸部皮瓣,并首次开发命名了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该皮瓣主要以锁骨上动脉的胸支为供血动脉,血供范围与胸三角皮瓣类似,用于修复各类面颈部创面.锁骨上皮瓣与之类似,也起自颈横动脉的分支锁骨上动脉,然而后者主要以锁骨上动脉的肩峰支为蒂,供血范围为锁骨上区.两者存在诸多相似和不同之处,且有一定争议,为进一步提高两皮瓣的认识,对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进行综述.

  • 下睑缩肌与下睑板折叠固定行下睑缘下置术

    作者:张冰杰;曾高

    目的 探讨下睑缘下置术的方法,以增加睑裂纵向高度及改善内倾型眼形,使面部更加美观.方法 根据下睑牵引系统原理,通过对下睑板与下睑缩肌进行折叠行下睑缘下置术79例.在下睑外侧1/3处沿睫毛根部设计切口,逐层切开皮肤至睑板前眼轮匝肌,在眶隔脂肪后找到睑板缩肌复合体,在睑板下缘将睑板缩肌折叠缝合,去除部分多余皮肤约2~3 mm,观察下睑下移程度,调整至满意后缝合切口.结果 本组共79例,有效随访70例,随访时间平均6个月,远期效果稳定,睑板无回缩及外翻等情况,无明显并发症.下睑缘外1/3点距鼻翼缘下移(2.0±0.2) mm,外眦角距鼻翼缘下移(3.3 ±0.7) mm.结论 下睑缘下置术可增加睑裂高度、改善睑裂内倾和面部比例,方法简便,可靠易行.

  • Q开关1064nm像束激光治疗老年性皮脂腺增生

    作者:汪英俊;朱健伟

    目的 观察Q开关l 064 nm像束激光治疗老年性皮脂腺增生的效果.方法 对36例老年性皮脂腺增生患者采用Q开关1 064 nm像束激光治疗,1~2周治疗1次,6~8次为1个疗程.结果 经Q开关1 064 nm像束激光治疗后皮损在治疗1个疗程后逐渐萎缩,或出现增生组织脱落,原皮损区无明显色素异常或瘢痕形成,与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差异不明显,随访6个月后未见复发.结论 Q开关1 064 nm像束激光可有效清除老年性皮脂腺增生皮损且具有美容优势.

  • “组织工程耳”离我们还有多远?——3例组织工程软骨支架耳廓再造术的临床报告

    作者:蒋海越团队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进行耳廓再造一直是我们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1997年曹谊林教授等报道了将人耳形组织工程软骨移植于裸鼠皮下的研究,之后科学家们在支架材料的制备和种子细胞的选择和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我们根据大量自体肋软骨耳廓再造的临床经验分析移植到受区后耳支架的营养环境及受力特征,并提出残耳软骨做种子细胞的可能性,与曹谊林基础研究团队合作,制备以残耳来源的种子细胞和PCL-PGA-PLA复合材料为支架的个性化组织T程软骨耳支架,于2014年完成了国际首例组织工程软骨支架耳廓再造手术,手术方法采用经典的皮肤扩张法耳再造技术.之后又相继实施了2例同类手术,以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植入时间为准,随访至今,第1例43个月,第2例28个月,第3例14个月.本文将详细报告3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及临床观察结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 外耳再造术后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及家属心理状况变化的自身对照研究

    作者:薛峰;庄洪兴;杨庆华

    目的 探讨外耳再造术后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及其家属心理行为状况的变化,以及外耳再造术在改善患儿及家属心理状况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4年9月至2007年3月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共72例,于术前及第二期手术6 ~ 12个月后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患儿的心理及行为状况进行测评,同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比较手术前后测评指标的改变.于第二期手术6~12个月后对患者家属进行手术满意度测评.结果 手术后测评的大部分指标较术前有所降低.①患者CBCL测试显示:手术后患者的活动能力、社交能力评分均较术前提高,行为问题总粗分及检出率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行为问题中各项因子分及检出率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手术后患者家属SCL-90测评的总分及阳性总分、阳性项目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CL-90各因子得分评定结果均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 外耳再造术使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 改良的肋软骨雕刻拼接技术在全耳再造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静霞;唐鸿波;吴敏;曹玮;余晶;邓裴

    目的 探讨不对称切削技术雕刻拼接肋软骨支架在改善耳再造临床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应用传统肋软骨雕刻方法(平衡切削法)和不对称切削雕刻拼接技术(不对称切削法)治疗的35例病例,分为A组和B组进行对照研究.其中A组19例,B组16例.通过对比2组支架雕刻时间、术后再造耳的外观情况(评价指标包括精细结构显现的清晰度、形状、大小、局部皮瓣颜色及凸出度),以及2组手术并发症的情况,探讨不对称切削法在耳再造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2组支架雕刻时间均约为40 min左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观情况方面,B组病例术后再造耳精细程度、形状、大小、颜色及凸出度方面平均值均优于A组,除大小方面,其余几项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情况比较,A组皮片部分坏死2例,并伴有软骨外露,其中1例继发软骨部分坏死,经积极处理后病情得以控制,局部皮瓣转移治疗后治愈,其余病例未出现明显的支架变形、扭曲、塌陷;B组未发生皮片坏死、软骨外露、感染、支架扭曲、变形、塌陷等并发症.结论 2种雕刻方式的支架均安全、可靠.不对称切削法不会增加支架雕刻时间.在外观情况方面,不对称切削法明显优于平衡切削法.

  • 三期法功能及耳再造技术在先天性小耳畸形伴耳道狭窄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辰龙;谢友舟;朱雅颖;张天宇

    目的 探讨三期功能耳再造技术在先天性耳廓畸形伴耳道狭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7年9月至2017年6月,对53例先天性耳廓畸形伴耳道狭窄患者完成三期功能耳再造手术;同期,对445例先天性耳廓畸形患者行常规二期全耳廓再造手术,未行外耳道成形.在三期功能耳再造手术中,一期采用改良的植埋技术,植入耳廓支架,并为二期外耳道成形预留一定的耳甲腔空间;二期在耳甲腔内创新性应用耳内耳甲切口技术,完成外耳道成形以形成新的健康外耳道,根据鼓室内情况开展鼓室成型及听骨链重建;三期采用改良的立耳技术,完成全耳廓再造.若患者表现为外耳道胆脂瘤或感染,可一期行外耳道成形术,若患者已完成全耳廓再造并立耳,可三期行外耳道成形术.结果 三期功能耳再造术后53例患者中听力提高到实用水平者41例(77.4%);外耳道成形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9%;耳廓再造并发症发生率为5.66%.二期全耳廓再造手术的445例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43%,与三期功能耳再造中耳廓再造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随访结果显示经三期功能耳再造后患者可获得良好的耳廓外形和健康外耳道,多数听力恢复达到实用水平.

  • 应用自体肋软骨构建外耳轮的美学研究

    作者:许枫;许志成;张如鸿;张群;李大涛;李意源

    目的 观察耳再造患者第8肋软骨的发育情况,根据软骨的质地特点实现个性化的外耳轮美学构建.方法 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对415例接受自体肋软骨耳再造患者的第8肋软骨发育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关注与外耳轮构建关系密切的长度、宽度、弹性和可塑性.在手术过程中根据上述几个方面的特点,采用4种不同的构建方案来实现外耳轮软骨合理的长度和强度,以及外耳轮与耳垂的自然衔接.结果 总结出了4种不同的第8肋软骨构建外耳轮的方案,获得了个性化的、外观自然的自体肋软骨耳支架.结论 根据患者第8肋软骨发育情况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外耳轮构建方案,可以获得更为满意的再造耳外观.

  • 全扩张皮瓣法矫正小耳畸形一期手术的并发症分析及临床体会

    作者:刘翔宇;刘宗辉;王璐;郭树忠

    目的 探讨全扩张皮瓣法矫正小耳畸形一期手术的操作要点、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临床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颌面外科收治的211例小耳畸形患者,行全扩张皮瓣法再造耳廓一期手术的相关资料,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结果 本组211例患者,共出现并发症10例,其中血肿4例,扩张器外露3例,感染2例,皮瓣远端血运障碍伴头部剧烈疼痛1例.血肿经冲洗引流后得以清除;扩张器外露病例经彻底清创、重新缝合后扩张器得以还纳;感染经局部灌注及全身使用有效抗生素后得以控制;皮瓣远端血运障碍伴头部剧烈疼痛经减少注射容量后得以缓解.3个月后,211例患者均顺利实施二期耳廓再造手术,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一期手术是全扩张皮瓣法矫正小耳畸形的关键,严格把握手术要点,正确认识并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或可使其不影响后续手术的顺利开展.

  • 失败再造耳翻造术

    作者:何乐人;杨庆华;杨锦秀;王永振;张晔;崔蕾;蒋海越

    目的 探讨耳廓再造术后效果不满意的翻造方法.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共收治耳廓再造术后效果不满意患者14例14只耳,其共同特点是再造耳形态严重失常,靠简单的修整无法获得良好的外形,必须将原支架取出,重新采取肋软骨制备耳支架移植才能获得明显的改善.根据再造耳局部的软组织条件将本组患者分为3类:类l,8只耳(57.1%),原支架严重变形,覆盖支架的软组织经处理后可以即时再用.重新采取肋软骨,制作耳支架,调整原覆盖组织包裹支架再造耳廓.类2,4只耳(28.6%),再造耳结构完全消失,仅遗留皱缩的瘢痕,乳突区为贴骨植皮,重新制作肋软骨支架,采用轴型颞浅筋膜瓣覆盖,创面植皮进行修复.类3,2只耳(14.3%),再造耳结构完全丧失,局部皮肤皱缩,但耳后筋膜瓣破坏不严重可以利用.将原支架取出,待局部皮肤具备条件后,在皮瓣下放置扩张器,扩张皮肤,按照扩张法耳廓再造的原则重新进行耳廓再造.结果 14只耳中13只(92.9%)翻造手术顺利完成,术后1个月复查,翻造耳具备应有的耳廓结构;1只耳(7.1%)进行皮肤扩张翻造,皮瓣皱褶处在扩张过程中破溃,将扩张器取出并舒平皮瓣,3个月后再次扩张,进行耳廓再造,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术后1个月复查,翻造耳具备应有的耳廓结构.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6.9个月,翻造耳形态稳定,比翻造前获得明显改善.结论 耳廓再造失败后,根据局部软组织条件,重新采取肋软骨进行耳廓再造可以获得良好的外耳形态.

  • 先天性耳廓畸形的早期非手术治疗

    作者:林琳;蒋海越;杨庆华;何乐人;潘博;于晓波;周佳宇

    目的 探讨外置耳廓畸形矫正器矫正先天性耳廓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外置耳廓畸形矫正器对先天性耳廓畸形进行非手术治疗.按佩戴起始年龄(<1月龄,1~3月龄,3~6月龄)分为3组,治疗后定期随访,根据耳廓形态改善情况分为正常(e),接近正常(g),有改善但不正常(f)及无改善(p)4级,并根据e和g的比例计算有效率.结果 白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应用外置耳廓畸形矫正器治疗并参加随访的6月龄内的先天性耳畸形患儿共140耳,其中耳轮畸形33耳、杯状耳29耳、招风耳12耳、Stahl's耳4耳、隐耳62耳.本组隐耳、耳轮畸形、招风耳、轻中度杯耳、Stahl's耳的治疗后3个月的治疗有效率(<1月龄、1~3月龄、3~6月龄)分别为(100%、100%、87.5%),(100%、90.47%、66.67%),(-、100%、50%),(100%、78.57%、53.33%),(-、100%、33.33%),长随访时间1.5年,未见复发.结论 先天性耳廓畸形通过佩戴耳畸形矫正器行非手术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需尽早佩戴,隐耳的患儿只要能配合年龄稍大效果也很好.该方法无创、易佩戴,效果良好,早期适当的治疗可尽量避免日后的手术,有助于节省社会医疗资源.

  • 肋软骨切取术后弹性胸带外固定对胸廓畸形的影响

    作者:韩景健;董维玮;刘莹;郭蕊;张玲;宋宇鹏;林琳;杨庆华

    目的 评估肋软骨切取术后半年内通过坚持佩戴弹性胸带限制呼吸幅度,是否能够降低肋软骨切取术后胸廓畸形的发生率.方法 通过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对肋软骨切取术后1年左右来院接受耳再造第三期手术的患者胸廓形态进行评估.统计并比较术后半年内是否坚持佩戴胸带,分别统计患者胸廓畸形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两者差异的显著性.结果 共38例患者符合条件进入研究.按要求坚持佩戴胸带半年的患者术后胸廓畸形的发生率(64.7%)低于未按要求佩戴胸带的患者(95.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 10.9,95%CI[1.16,102.60],P=0.037.结论 坚持佩戴弹性胸带适当限制呼吸幅度,通过减小呼吸肌和胸腔负压对供区段的牵拉力,能够降低肋软骨切取术后胸廓畸形的发生率.

  • 肋软骨等比例二维打印在耳廓支架构建中的应用

    作者:邢文珊;钱瑾;胡金天;王悦;王冰清;章庆国

    目的 探讨肋软骨CT等比例二维重建打印在耳廓支架构建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共收治5~7岁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73例.术前应用肋软骨CT等比例二维重建打印,直观分析患者肋软骨情况,设计个性化的肋软骨耳廓支架制作方案.结果 本组73例中,15例经术前评估,肋软骨发育未达手术需要,推迟手术;58例行耳廓再造手术.术后随访6 ~12个月,均未出现耳廓支架变形、感染及胸廓畸形,52例再造耳廓形态良好,效果非常满意.结论 术前应用肋软骨CT等比例二维重建打印,有助于指导个性化的耳廓支架制作,是一种简便直观的耳廓再造术前评估方式.

  • 从心理学视角看外表美

    作者:廖江群;何乐人

    试图从心理学视角探讨追求外表美的动机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审美标准的影响.首先从社会认知、进化心理、择偶行为等心理学角度分析个体追求外表美的动机,提出晕轮效应影响人们的美感认知,进而使人们对认知对象产生美好的期望效应,这种期望效应又形成自我实现预言,从而达成人们对美的追求意愿;然后通过对外表吸引力、合成照片、跨文化面孔等系列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分析,得出外表美的几种标准,提出曝光效应、熟悉感等社会心理因素往往影响人们对外表美的判断,从而进一步说明社会心理需求影响个体对美感的主观体验.

  • 中国半侧颜面短小畸形·先天性小耳畸形临床诊疗指南

    作者: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组;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外耳整形再造专业学组(筹备组)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emifacial microsomia,HFM)是一种以面部多种组织结构发育不良为特点的先天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颅面骨、耳廓及面部软组织发育不良,发病率约为(1.8~2.9)/10 000,是常见的重大体表出生缺陷之一.该疾病不仅造成严重的面部畸形,还伴随呼吸、进食、语言、听力等功能障碍及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和经济负担,需要长期多学科联合治疗.

    关键词:
中华整形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1 02 03 06
1993 01 02 04 05 06
1992 01 02 03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4
198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