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脏杂志

心脏

心脏杂志

Chinese Heart Journal 심장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心脏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功能学会
  • 影响因子: 0.38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7236
  • 国内刊号: 61-126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131
  • 曾用名: 心功能杂志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脏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裴建明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NLR、MPV及hs-CRP与冠心病的临床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的关联

    作者:黎鹏;何立;张光宇;张卫;雷红

    目的:监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3项指标在冠心病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明确为冠心病的220例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6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76例,对照组为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80例.分别监测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hs-CRP,血小板计数(PLC),MPV,计算NLR,分析冠心病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与3项指标的关联性.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WBC、NLR、MPV、hs-CRP在3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的冠脉狭窄中三者亦有统计学差异,冠脉狭窄愈严重,NLR、hs-CRP及MPV愈大(P<0.05或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hs-CRP是UAP及AMI的危险因素,NLR和MPV是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LR、MPV、hs-CRP与冠心病临床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有关联.

  • 硫酸镁协同胺碘酮转复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学莉;伏添;王成立;张西京

    目的:分析硫酸镁协同胺碘酮转复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ICU中136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按是否联用硫酸镁将患者分成联合用药组(n=72)和对照组(n=64),分析硫酸镁协同胺碘酮的复律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电转复能量、胺碘酮的负荷量及28 d病死率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别;联合用药组电转复次数[(1.4±0.9)次vs.(3.0±2.2)次,P<0.01]和胺碘酮维持总剂量[(0.9±0.6)gvs.(2.3±1.2)g,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30 min转复率(33% vs.9%,P<0.01)、24 h转复率(97%vs.78%,P<0.01)及72 h维持成功率(97% vs.84%,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2h转复率高于对照组(81% vs.62%,P<0.05),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7.4±3.9)dvs.(9.1±5.2)d,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胺碘酮转复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

  • 下体负压晕厥时人体心血管反应特征

    作者:吕云利;高原;杨长斌;王永春;赵波;孙喜庆

    目的:分析下体负压诱发晕厥时人体心血管反应的变化特征,为确立意识丧失预警生理参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0名健康男性被试者进行梯度下体负压暴露至晕厥前状态,同时连续观察血压、心率、心脏泵血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在下体负压暴露时,被试者下体负压耐力平均为(856 ±95)s.下体负压耐力终点前60 s和30 s时被试者心率较基础值分别增加41%和45% (P <0.05),每搏量分别降低49%和49% (P <0.01);耐力终点时心率增加63%(P<0.05),每搏量降低50% (P <0.01).下体负压耐力终点前收缩压显著降低(P<0.05),低频功率/高频功能(LH/HF)显著升高(P<0.05).结论:心率和每搏量的变化量可作为监测意识状态的重要参考指标.

  •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

    作者:尼罗帕;布娃加·吾守尔;姜淑霞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7例,询问病史、体检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收缩末期左、右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功能测定用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值,以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根据E/A值的大小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E/A≥1组视为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n=54例),E/A<1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n=83例).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及血生化检测.结果:(1)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LVEDD明显高于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偏相关性分析显示左室舒张功能与LVEDD、24hSBP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0,0.40,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

  •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作者:杨桂棠;梁明;王祖禄;梁延春;金志清;丁明英;韩雅玲

    目的:探讨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方法、策略及近期结果.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1月在本院开展的5例冷冻球囊治疗阵发性房颤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手术时间100~210(153 ±44)min,X线曝光时间为33 ~72(51 ±15) min.每根肺静脉平均冷冻消融时间为29 ~300(209 ±75)s,温度-27℃~-61(-44±9)℃,每根肺静脉冷冻次数2~6(3.0±1.3)次/根.术中及术后未发生肺静脉狭窄、血栓栓塞、膈神经麻痹等并发症.术中1例患者未达到完全肺静脉隔离,用普通射频导管补点消融成功.术后3例患者出现上腹部不适,24h内逐渐缓解.术后随访1~2个月,均无房颤发作,无相关并发症.结论: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操作相对简单、无需三维标测、学习曲线可能较短;但早期X光曝光时间较长,有待进一步缩短.

  • 超声心动图对高原地区藏族老年性房间隔瘤的诊断分析

    作者:陆红军;米永;王坤;冉剑涛;贾敏

    目的:探讨西藏高原地区藏族老年性房间隔瘤(ASA)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西藏高原地区超声诊断ASA 20例,总结其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ASA全部发生在卵圆窝处,瘤样回声膨向右心房侧9例,占45%;膨向左心房侧10例,占50%,1例随心动周期左右摆动,占5%,分属Olivares-Reyes A分型标准的Ⅰ型、Ⅱ型和V型.Ⅰ型瘤体突出平均高度为(1.33±0.40) cm,基底直径(2.1±0.4)cm;Ⅱ型瘤体突出平均高度为(0.85±0.22) cm,基底直径(1.5±0.3) cm.结论:西藏高原地区老年性ASA多发生在卵圆窝处,超声检查可作为ASA首选检查方法.

  • 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孙立新;张明泳;潘巍巍;王明山;王强

    目的:探讨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影响.方法:择期二尖瓣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P组)和单纯全麻组(G组),每组20例.P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经T3、4间隙行双侧胸椎旁间隙穿刺置管,两侧分别注射试验剂量3.75 g/L罗哌卡因5 ml,5 min后分别给予首次量3.75 g/L罗哌卡因15ml.于麻醉前、体外循环(CPB)前、术毕及术后24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胰岛素、皮质醇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记录两组心脏复跳情况、术后正性肌力药使用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心衰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皮质醇及AngⅡ水平均从CPB前开始升高,至术毕达到高峰(P<0.05或P<0.01),P组患者术后24h降至正常水平.与G组比较,胰岛素水平在术后24 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及术后24 h皮质醇及AngⅡ水平均低于G组(P<0.05),术毕胰岛素水平低于G组(P<0.05).P组患者术后24 h多巴胺使用量、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G组(P<0.05).结论: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一定程度上抑制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应激激素释放.

  • 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与血管重构类型有关联

    作者:周亮亮;宫剑滨;李德闽;卢光明;陈栋;王璟

    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与血管重构类型的相关性.方法:行64排双源CT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测定EATV,同期行外周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检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冠心病患者180例.经CT血管造影(CTA)图像测定斑块重构指数(RI),根据RI将患者分为正性重构组(80例)和负性/无重构组(100例),并分析其与EATV的相关性.结果:正性重构组的EATV显著增加[(128±42) cm3vs.(95±25) cm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V是影响正性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ATV是影响冠心病病变血管正性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

  • LT3S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的相关性及其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振宇;程冰;吴曼;胡艳玲

    目的:观察和分析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LT3S)对判断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和预测短期内死亡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240例AHF患者,对其进行疾病严重程度指数APACHE Ⅱ评分,检测其脑钠尿肽(BNP)水平、甲状腺功能.统计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电话随访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生存情况.结果:入选240例AHF患者中,并发的患者70例,发生率为29.2%;并发LT3S与并发非LT3S AHF患者间APACHEⅡ评分、BNP水平、住院期间病死率和随访期间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 ±6)vs.(20±6);(784±188) mg/Lvs.(697±200) mg/L;17.1% vs.7.6%;11.3% vs.3.4%,均P<0.05].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APACHE Ⅱ评分和BNP水平是AHF患者短期内死亡的影响因素(标准偏回归系数=-0.872,HR=0.683,95% CI:0.536-0.847,P<0.05;标准偏回归系数=1.531,HR=1.257,95% CI:1.317-1.864,P<0.05;标准偏回归系数=0.417,HR=0.997,95% CI:0.922-1,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析:APACHE Ⅱ评分的AUC大于BNP水平和FT3水平的AUC;而BNP水平和FT3水平的AUC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93,95% CI:0.831-0.965;0.720,95% CI:0.640-0.806;0.698,95% CI:0.586-0.751).结论:AHF患者伴LT3S的诊断,对预测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脑钠尿肽与GRACE危险评分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

    作者:朱荔;陈韬;陈亮;汪莹;李文文;余慧;赵仙先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e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血浆脑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及危险分层的关系,分析BNP对NSTE-ACS患者近期(6个月)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1年12月~2013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NSTE-ACS患者194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9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raction,NSTEMI) 104例.入院后测定BNP及血脂水平.采用GRACE危险评分标准计算患者GRACE评分并进行危险分层,低危组59例,中危组65例,高危组75例.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治疗.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观察终点为发生MACE的情况.结果:将NSTE-ACS患者按GRACE评分进行危险分层,高危组BNP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均P<0.01),中危组BNP显著高于低危组(P<0.01).血浆BNP水平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r =0.656,P<0.05).随着GRACE评分越高,血浆BNP水平亦增高,住院期间、随访期MACE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结论:GRACE评分越高,BNP水平越高,在NSTE-ACS患者中,联合运用GRACE评分和BNP水平检测,在对其进行早期危险分层、评估预后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

  •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有关联

    作者:徐海祥;刘庆军;钱剑峰;潘文;刘峰

    目的:观察和分析冠脉慢血流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方法:入选50例冠脉造影为慢血流患者组以及51例正常对照组,运用简化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评估肾功能.结果:冠脉慢血流组的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尿酸水平较高.经回归分析,尿酸(OR 1.007,95% CI 1.0-1.013,P=0.038)、肾小球滤过率(OR 0.968,95% CI 0.938-0.999,P=0.045)和吸烟(OR 3.513,95%CI 1.135-10.869,P=0.029)为冠脉慢血流独立相关因子.结论:冠脉慢血流与肾小球滤过率有关联.

  • 七氟醚与异丙酚麻醉对先心病患儿心肌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蒋海斌;张铁峰;李颖;张蕾;郭宙平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未成熟心肌保护及清除氧自由基(OFRS)作用.方法: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60例,年龄2~9岁,ASA 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30例),和异丙酚组(30例),麻醉诱导时,七氟醚组吸入氧5 ~6 L/min +40~60 ml/L七氟醚,异丙酚组异丙酚1~2 mg/kg.两组均采用咪达唑仑0.05~0.1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舒芬太尼1μg/kg诱导.麻醉维持七氟醚组吸入4 ml/L~8 ml/L的七氟醚,异丙酚组异丙酚1~3mg/(kg ·h).两组麻醉维持用维库溴铵0.1 mg/kg,每小时追加1次,舒芬太尼30 μg~40 μg/k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体外循环开始前(T1)、体外循环开始后(T2),手术结束即刻(T3),从桡动脉抽取桡动脉血2ml,取血浆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与异丙酚组比较MDA及SOD,T0、T1无显著变化,T2和T3时七氟醚组SOD显著升高(P <0.05) MDA显著降低(P<0.05).结论:七氟醚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异丙酚,其机制与清除OFRS减少氧化应激等有关.

  • 康复疗养中高压氧疗法对高原官兵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的影响

    作者:徐莉;李小涛;张昆龙;岳增文;孙静;张舒;刘英峰

    目的:观察康复疗养中高压氧疗法对高原官兵心率变异性(HRV)频域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刚下高原赴临潼疗养院的31名高原官兵按班组分为高压氧疗组和常规疗养组,分别于入院1d、疗养15 d及疗养30 d时检测HRV的各项频域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规疗养对高原官兵HRV的影响不大,虽然疗养15 d与入院相比LF、LFn、HFn有显著变化(P<0.05),但疗养30 d与疗养初期均无显著差异;在高压氧疗组中,疗养人员的心率、HF、LF/HF和TP等指标在疗养30 d过程中的变化均无显著意义.HFn在疗养15 d时较疗养前显著降低(P<0.05),随后有所升高,30 d时与15 d无显著差异,但较疗养初期依旧处于降低趋势.结论:疗养期间15 d的高压氧疗法可显著改善刚下高原官兵的HRV指标.

  • 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管理

    作者:邬晓臣;岳琴;张近宝;赵恒;辛东;李运明;欧阳辉

    目的:探讨降低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的策略,评估吸入一氧化氮(NO)在先天性心脏病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围术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1例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管理经验,分析其术前、术中和术后等治疗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术后患者吸入NO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动态肺顺应性及氧合指数的变化.结果:1例患者死亡,其余30例患者在经过严格围术期管理及吸入NO治疗后,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平均超声肺动脉压力、动态肺顺应性、氧合指数比治疗前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密的围术期管理及NO吸入治疗对治疗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老年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

    作者:刘春君;慈书平;戴煌;李冬梅

    目的:观察老年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方法: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76(男54,女22)例.年龄60 ~89(74±8)岁.哮喘病史2~31(12±9)年.哮喘发作期安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稳定2周后再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哮喘发作期与稳定期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高心率[(142±31)次/min vs.(113±17)次/min]、低心率[(76±9)次/minvs.(54±11)次/min]、平均心率[(95±16)次/min vs.(73±13)次/min]、室上早次数[(353±72)次/24h vs.(92±37)次/24 h、室早次数[(327±75)次/24 h vs.(98±27)次/24h]、室上速发生率(91%vs.20%)、房颤发生率(37% vs.16%)、ST-T改变发生率(78% vs.30%)和J波发生率(28% vs.5%)均显著增多或增高(P<0.05或P<0.01).结论:哮喘发作期较稳定期可诱发多种心律失常和心电图改变.

  • 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对高血压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效果

    作者:严利南;曾广民;王艾;刘国韬;戴国斌

    目的:比较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并发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效果.方法:入选常住居民中2个月前因高血压病并发脑卒中的患者325例,在常规治疗、生活干预的基础上,随机、单盲分配到以贝那普利为降压基础治疗的(贝那普利组)178例,以氨氯地平为降压基础治疗的(氨氯地平组)178例,主要观察所有脑卒中的复发率、脑卒中死亡、心肌梗死发生率及总死亡等,观察时间8~72个月,平均46个月.结果:氨氯地平组的脑卒中复发率显著低于贝那普利组(27.8%vs.34.0%,P<O.05),其它心脑血管事件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并发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效果优于贝那普利.

  •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对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影响的比较

    作者:薛军;陈晓英

    目的:比较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40位择期行CABG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在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术前及术后1、3、7d测定血肌酐值并计算肌酐清除率.结果:体外循环组患者术后血肌酐值显著高于非体外循环组,其肌酐清除率较术前显著下降.结论: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前者更易加重肾功能损害.

  • 热休克蛋白47与PⅠC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相关性

    作者:田倪妮;魏玲;李宏键;陈黔;倪茂娥;马玲;林梦娇

    目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慢性的,逐渐进展的临床综合征.研究热休克蛋白47(HSP47)与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PⅠ CP)在CHF不同心功能分级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将60名患者分为心功能Ⅰ级、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采用ELISA测定患者血清中的HSP47的含量与PⅠCP的含量,并研究两者与CHF的相关性.结果:与心功能1级组比较,心功能Ⅱ级组PⅠ CP含量显著增高(P<0.01),且心功能Ⅲ级组较心功能Ⅱ级组PⅠCP含量显著增高(P<0.01),且血清HSP47含量与PⅠCP含量呈正相关.结论:CHF患者存在心肌纤维化及左心室扩大,两者呈正相关关系,提示CHF患者存在心室结构重构,心肌纤维化在心室重构中起重要作用.CHF患者HSP47和PⅠCP显著升高,且呈显著正相关.

  • 海尔BP3BG1-A全自动上臂电子血压计准确性的临床评价

    作者:王勇;薛玉生;王彬

    目的:按照《欧洲高血压协会国际质量控制方案2010修正版(ESH-IP 2010)》,评估海尔BP3BG1-A全自动上臂电子血压计临床应用的准确性.方法:测量者采用水银血压计和受试血压计先后测量33名被试者同一左侧上臂收缩压和舒张压.根据ESH-IP 2010,每位被试者测量3对血压,共收集99例次受试血压计与水银血压计的测值.结果:受试血压计测得73次(74%)收缩压与水银血压计测值差在5 mmHg以内,98次(99%)在10 mmHg以内,99次(100%)在15 mmHg以内;86次(87%)舒张压与水银血压计测值差5 mmHg以内,98次(99%)差10 mmHg.受试血压计测得收缩压与水银血压计测值差为(3.1±3.7) mmHg;舒张压测值差为(-0.9±3.7)mmHg.采用受试血压计与水银血压计的测值2~3次的差别都在5 mmHg以内的受试者数目分别为26名(79%)和29名(88%).结论:受试血压计对临床成人患者血压测量的准确性达到《ESH-IP 2010》的验证标准.

  • 比伐芦定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介入过程中应用的安全性

    作者:周贇;孙育民;张雁;黄少华;陶文其;曹宾;王骏

    目的:初步评价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尿激酶溶栓治疗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应用比伐芦定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8月于尿激酶溶栓后3~24h内行急诊PCI治疗过程中应用了比伐芦定16例患者的资料(比伐芦定组),按1:2匹配选取既往急诊PCI治疗过程中常规应用普通肝素的此类患者资料,按性别、年龄、病变血管相匹配纳入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普通肝素组),分析术后30 d内的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以及严重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30 d内普通肝素组1例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及1例严重出血并发症,两组间主要终点事件和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TEMI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行急诊PCI过程中应用比伐芦定相对安全.

  • 实时三平面容积/应变率成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整体及局部功能

    作者:邓玉姣;夏稻子;李阳;宣健媛;杨冰冰;朱天彤

    目的:应用实时三平面超声心动图(RT-3PE)和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Triplane-SRI)技术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整体及局部功能,探讨左心室功能的损害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A组为31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50%的心肌梗死患者;B组为20例LVEF< 50%的心肌梗死患者,C组为30例正常人.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RT-3PE软件获得左心房大容积(LAVmax)、小容积(LAVmin)、收缩前容积(LAVpre)、总排空分数(LAVtEF)、被动排空分数(LAVpEF)、主动排空分数(LAVaEF)等参数.Tri-plane-SRI软件获得左房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和房间隔的心室收缩期、舒张早期和心房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并计算其平均值(MSRS、MSRE和MSRA).结果:①与C组比较,A、B两组Sa、Ea及Aa均显著减低(P<0.05),A组E峰显著减低(P<0.05),A峰显著增加(P<0.05),E<A;B组A峰明显减低(P<0.05),E>A.②与C组比较,B组LAVtEF、LAVpEF及LAVaEF均显著减低(均P<0.05),A组LAVtEF、LAVpEF显著减低(P<0.05),但LAVaEF减低不显著.③与C组比较,B组各左心房壁及房间隔MSRS、MSRE及MSRA均显著减低(均P<0.05),A组各左心房壁及房间隔MSRS、MSRE均显著减低(均P<0.05),但左心房侧壁、后壁及下壁MSRA减低不显著.结论:RT-3PE和Triplane-SRI能从左心房容积和心房肌形变的角度综合评价左心房功能.

  • 白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相关性

    作者:王欣;夏豪;童随阳;李磊;王慧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拟诊断冠心病的患者106例,统计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入院24 h实验室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计算每位患者冠脉造影结果Genisi评分,分析白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年龄、性别、WBC在有冠状动脉狭窄组和无冠状动脉狭窄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WBC是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WBC与冠状动脉狭窄Genisi评分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 =0.32,P<0.05).结论:WB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相关性.

  • 地尔硫卓预防肺切除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效果

    作者:何庚戌;要彤;王春光;李海英;濮仁富;周峰;蔡宝松

    目的:观察预防性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地尔硫卓能否降低肺切除术后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从2007年~2011年接受肺叶切除患者341例,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其中169例患者给予术前口服、术后进食后即开始口服地尔硫卓,直至术后14 d;安慰剂组172例患者.观察的终点是对治疗期间持续房颤或临床症状明显的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地尔硫卓治疗组房颤或房扑的发生率[10.6% (20/169)]较对照组[19.8% (36/172)]显著降低(P<0.05);房颤发生的患者中地尔硫卓治疗组的平均心率较安慰剂组也显著降低.但两组之间在术后主要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无显著差异.无明显的与口服地尔硫卓相关的并发症出现.结论:预防性口服地尔硫卓可以显著降低胸外科手术后患者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 PCI术后内皮微粒水平动态变化与AMI类型的关联性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谢倩倩;朱建兵;韦小未;周瑶瑶;张田田;张俊峰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浆内皮微粒(EMP)与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入选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其中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35例,急性非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10例,STEMI组患者发病12 h内及早予直接PCI治疗,仅处理“罪犯”血管.NSTEMI组患者予早期(48 h)冠脉造影及PCI治疗.所有患者均选择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后血浆EMP表达变化,分析EMP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结果:①STEMI和NSTEMI两组患者行PCI治疗后EMP表达均增高.②STEMI患者行再灌注治疗术后1hEMP即大幅增高,峰值明显早且大于NSTEMI PCI组,与CK-MB增长趋势一致,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血浆EMP水平的动态变化与AMI类型有关.

  • 阻断CXCR3通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作者:张昕;李伟;伍勇;徐慧;袁晓晨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IRI模型,分别获取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后2h、6h、9h和12h组各时间点的心肌组织,分别利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趋化因子(CXCL)9-11及其受体CXCR3的mRNA及蛋白表达.利用CXCR3的特异性阻断剂6C干预I/R后6h和9h,通过HE染色分析心脏组织形态,利用基质速率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评价心肌损伤的程度.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浸润的炎症细胞亚群的分布等.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趋化因子CXCL9-11及其受体CXCR3在I/R后各时间点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阻断CXCR3能够显著保护心肌的功能及心肌的形态,以及在有效降低Th1细胞的同时增加调节性T细胞(Treg)的浸润.结论:CXCR3是一个理想的可用于治疗IRI的靶点,其作用机制与免疫调节有关.

  • 吡格列酮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内皮素-1引起大鼠心肌细胞的损伤

    作者:朱肖星;陈定章;王文清;宋宏萍;冯桦;朱妙章;陈迈;周晓东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IO)减轻内皮素-1(ET-1)引起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分为5组:DMEM组(对照组)、ET-1组、ET-1+ PIO(1×10-9 mol/L)组、ET-1+ PIO(1×10-8mol/L)组及ET-1+ PIO(1×10-7 mol/L)组.将大鼠心肌细胞培养24 h后,吸取培养液,按试剂盒说明书测定心肌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药物干预24h,培养液中LDH的活性ET-1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ET-1+ PIO组LDH的活性低于ET-1组,其中1×10-8mol/L和1×10-7mol/L PIO+ ET-1组较ET-1组明显降低(分别为P<0.05,P<0.01).SOD的活性:ET-1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T-1+ PIO组高于ET-1组,其中1×10-8 mol/L和1×10-7 mol/L PIO+ ET-1组较ET-1组明显升高(分别为P <0.05,P<0.01).MDA的含量:ET-1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T-1+ PIO组低于ET-1组,其中1×10-8 mol/L和1×10-7 mol/L PIO+ ET-1组较ET-1组明显降低(分别为P<0.05,P<0.01).结论:PIO可保护ET-1引起损伤的心肌细胞,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 阿托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

    作者:鲍晓梅;郑宏超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20 g/L L-蛋氨酸灌胃法建立ApoE基因敲除小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模型,按实验分组,给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小鼠主动脉根部病理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血管平滑肌SM-α-actin的表达,TUNEL法检测小鼠主动脉斑块中的细胞凋亡指数,NBT及光泽精化学发光法检测血管局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光泽精化学发光法检测主动脉血管NADPH氧化酶(NADPH oxidase,Nox)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Nox4蛋白表达.结果:ApoE-/-小鼠蛋氨酸喂养3个月后,血浆Hcy水平升高,AS斑块形成.阿托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小鼠血浆Hcy水平,延缓AS病变的进程,减少斑块内凋亡细胞数量,降低了血管壁局部ROS水平,Nox活性及Nox4蛋白表达(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后,HHcy ApoE-/-小鼠AS病变进程延缓,其作用机制与其下调Nox4来源的ROS水平、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有关.

  • 心脏脂肪瘤误诊误治1例报道

    作者:黄志亮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于2011年2月因双侧上肢、颈面部肿胀,活动后喘憋2年于外院行影像学检查发现右上纵隔占位,压迫上腔静脉,诊为“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行“右锁骨下静脉-右心房人工血管搭桥术”.患者术后上肢及面颈部肿胀减轻,1个月后开始出现胸腹壁迂曲团块,复查心脏超声和MRI检查提示上腔静脉-右房人工血管吻合口闭塞,右心室可见不规则混合回声与右室游离壁相连,直至右室流出道,大小约5 cm×4 cm,表面不光整,右室内可探及负向血流,右房轻大,下腔静脉增宽约2.4 cm,上腔静脉人工血管闭塞,右侧胸腔积液.

  • 肺栓塞Brugada波样改变1例

    作者:左璨粲;吴同果

    1 临床资料患者为60岁女性,因“畏寒伴呕吐1d,再发3h”于2013年9月25日8时入院.入院时行心电图检查示STv1-v3下斜型抬高,存在J波,T波倒置.入院6h后患者突发胸闷,尿量减少,血压降至67/40 mmHg(1 mmHg=0.133kPa),嗜睡.复查心电图示STv1-v3较前相仿,STv4呈马鞍型抬高(0.2 mV),伴有J波,T波直立.肌钙蛋白0.067 μg/L,白细胞2.8×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N%)0.87,D-二聚体(D-Dimer)9 050 μg/L,肌酐289 μmol/L,降钙素原>200ng/ml.21:30突发寒颤,全身发绀,血压、血氧无法测及.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56例首发症状分析

    作者:龚黎;吴婷婷;樊颖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动脉血供急剧减少,终导致部分心肌缺血坏死的危重急症[1].典型的AMI首发症状为剧烈的胸骨后疼痛.而不典型AMI患者的首发症状呈多样性,病情变化非常快,容易漏诊或误诊,一旦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为引起临床医生特别是急诊医生的高度重视,及早诊断,及时救治,降低病死率,本文总结分析了我科确诊的不典型AMI患者的临床特征.

  • 急性扁桃体炎并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作者:刘培霖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8岁,2013年12月19日09:45以急性扁桃体炎入院.患者半月前因感冒后出现乏力,咽痛,吞咽时明显,偶有憋气,胸痛,无发热,无吞咽困难,到附近诊所静脉输液治疗4d(15日:克林霉素0.9g,利巴韦林0.5g,替硝唑0.4g;16~ 18日:每日头孢唑啉钠0.5 g×10支,利巴韦林0.5 g),稍有好转,18日晚突感咽喉痛,痛疼加重,自行口服救心丸稍减轻,为明确诊治来我院,门诊以“急性扁桃体炎”收入院,患者自述咽痛明显,伴头晕,恶心呕吐,心前区不适.

  • 达比加群酯用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围手术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龙毅;刘凡

    达比加群酯已被批准用于预防非瓣膜性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卒中及体循环栓塞.然而在AF导管消融围手术期使用达比加群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未得到充分的研究,本文旨在评估达比加群酯用于AF射频消融围手术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微小RNAs与新生血管形成

    作者:杨子岩;晏贤春;赵星成;张萍;韩骅

    新生血管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动态过程,其是在原有血管基础上通过促血管生成途径以及抗血管生成途径之间严密的协同作用而形成的.促血管生成途径与抗血管生成途径之间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则可导致病理性的新生血管形成,参与到肿瘤、炎症、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微小RNAs(miRNAs)可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调节基因表达,是细胞生命活动中重要的小分子调节物质.不同的miRNAs通过对特定靶基因的调节,在新生血管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就调控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miRNAs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 H型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力

    我国高血压患者大部分伴有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水平增高.Hcy来自蛋氨酸的代谢,其水平的升高是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将从H型高血压的定义、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危害性、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肺静脉有效不应期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作者:林明宽;梁柳丹

    心房颤动(AF)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关于AF的机制有很多学说,研究证实肺静脉有效不应期(EPR)的缩短能促进AF的发生和维持.现就肺静脉ERP与AF的关系及其促发AF的机制作一综述.

  • eNOS/NO信号通路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丹;王蓓蕾;张黎明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在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血压调节、血管张力维持、免疫系统调控等,尤其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NO产生异常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诱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作为诱导合成NO的限速酶,主要在血管壁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其与心血管的正常生理活动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eNOS的基本结构与功能、NO的理化性质,以及eNOS/NO信号通路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关系.

  • 小儿先心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进展

    作者:耿星园;刘丽敏;徐志懿;高秉仁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由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往往并发肺动脉高压(PAH).传统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随着对PAH认识的深入和诊治技术的进步,PAH-CHD(先心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案也更加多样.本文就PAH-CHD治疗的新进展作一介绍.

  • 内质网应激与心血管疾病

    作者:杨琼;吴永全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细胞内蛋白质折叠、Ca2储存和脂质生物合成的重要部位.氧化应激、缺血、Ca2+稳态的失衡都可以引起ER内非折叠蛋白的聚集,通过ER内的分子伴侣激活非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protein response,UPR)可促进细胞的生存,但是过度ER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可以诱导凋亡信号起始,通过线粒体依赖或者非线粒体依赖途径导致细胞死亡.因此,近年来ER被认为是决定细胞生存与凋亡的重要器官.近研究提示,ERS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生理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心功能不全及缺血性心脏疾病等.对这些疾病分子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将有助于开发新的靶向药物并治疗疾病.本文将对ERS和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心脏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