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脏杂志

心脏

心脏杂志

Chinese Heart Journal 심장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心脏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功能学会
  • 影响因子: 0.38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7236
  • 国内刊号: 61-126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131
  • 曾用名: 心功能杂志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脏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裴建明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PTCA支架术后血清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袁文照;吕安林;李春梅;赵月胜;郭宁;李家一;周宁;周景昱;赵国华

    目的:观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术后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磷酸肌酸激酶(CK)的变化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分别测定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85例PTCA支架术前及术后24 h的cTnI和CK水平,并分组比较.结果:稳定型心绞痛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8例 PTCA支架术后,cTnI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 0.01);而CK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cTnI升高组的扩张时间、扩张压、扩张次数、支架术、手术血管严重狭窄(≥95%)的比例高于未升高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术后cTnI升高的比例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结论:PTCA支架术可造成心肌的轻度损伤.cTnI升高可能与扩张的时间、压力、次数、置入支架数量、原来血管狭窄程度、临床类型有关.

  •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

    作者:汪钢;王伟宪;俞世强;陈文生;刘维永;刘建平;蔡振杰;易定华

    目的: 探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的手术方法,评价其效果.方法: 本组患者29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矫治术.心上型采用心房横断法,应用补片扩大左房;心内型及混合型采用扩大房间隔缺损,用大补片将异位引流的肺静脉隔至左房;混合型上腔静脉用心包补片加宽.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出院时心功能1级.随访(22/29例)3~15年,心功能均正常.结论:按TAPVD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对TAPVD的外科治疗只要诊断明确、手术方法得当、术后严密监护可获良好的治疗效果.

  • 阿托伐他汀钙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奇志;翁南星;兰启防;林涛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HTC)患者血管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对30例HTC患者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前后和30例血浆胆固醇(TC)水平正常的对照(NC)组的血管FMD进行检测.结果:HTC组肱动脉FMD较NC组明显减弱(3.4%±2.6% vs 13.8%±3.8%,P<0.01),而两组对硝酸甘油反应的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MD)无显著性差异(P>0.05).30例HTC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10 mg治疗12 周后,TC从6.3±0.6 mmol/L降至5.0±0.5 mmol/L,甘油三酯(TG)从1.8±0.4 mmol/L降至1.5±0.6 mmol/L,LDL-C从4.2±0.5 mmol/L降至3.0±0.6 mmol/L,同时FMD较治疗前显著改善(11.6%±3.3% vs 3.4%±2.6%,P<0.01),而治疗前后肱动脉NMD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HTC患者存在FMD障碍,经阿托伐他汀钙降胆固醇治疗后,受损的血管FMD有明显改善.

  • 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兴祥;周利龙;冯义柏;曹林生;曾秋棠;程龙献

    目的: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CRP)与冠脉病变的稳定性、程度及范围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临床表现,将135例冠心病患者分组比较他们的血浆CRP水平.结果:①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CRP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0±3.4 vs 5.8±0.8 mg/L,P<0.01);②冠脉堵塞组患者的血浆CRP较狭窄组患者高(18.2±3.1 vs 9.3±1.9 mg/L,P<0.01);③多支病变组患者的血浆CRP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患者(15.0±2.7 vs 6.8±0.8 mg/L,P<0.01).结论:血浆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对判断冠脉病变稳定性、程度及范围具有一定价值.

  • 卡维地洛与美多心安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张利华;薛玉生;赵季红;刘军;郑强荪;肖俊平;柳荫;谢伯雅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美多心安治疗稳定型心绞痛(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SA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治疗组(n=80)和美多心安治疗组(n=76),观察用药6周后治疗有效率以及心肌耗氧量(RPP)和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率.结果:①卡维地洛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美多心安组(92% vs 80%,P<0.05).②卡维地洛组RPP明显减少,用药前后分别为(1491±225)kPa*min-1和(1232±211) kPa*min-1 (P<0.05 );美多心安组用药前后分别为(1500±270) kPa*min-1和(1499±115) kPa*min-1,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卡维地洛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美多心安.

  •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作者:侯立朝;熊利泽;熊东方;张英民;李树志;李秀娜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CGA)和单纯全麻(GA)用于全胃切除手术时的心血管效应.方法:40例拟择期行全胃切除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GA组和CGA组,每组20例,分别接受气管插管全麻和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麻.记录麻醉诱导期、手术期及苏醒期的血压、心率变化.结果:① CGA组患者术中收缩压、心率的变化均较GA组小(123±14 mm Hg vs 132±17 mm Hg和78±10/min vs 85±10/min,均P<0.01);②CGA组患者诱导插管时及苏醒期的血压、心率变化均较GA组小(均P<0.05).结论:与GA相比,CGA用于全胃切除手术可维持更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且特别适用于有心肌缺血或存在心肌缺血倾向的手术患者.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松岩;杨欣国;侯允天;鱼兵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与血管内皮急性炎症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形式的关系.方法:受试者分为AMI组 43例(发病6 h内),其中22例梗死前有不稳定心绞痛史,21例为猝发梗死;稳定劳力型心绞痛(SEA)组39例.AMI组分别于入院时、再灌注后即刻、入院后4,8,12,24 h及2,3,5 d和1,2周时抽外周静脉血测血浆可溶性E-选择先(sE-SLT).SEA组于入院时空腹及仰卧位抽外周静脉血测血浆sE-SLT.结果:入院时AMI组血浆sE-SLT水平高于SEA 组(39.2±2.9 vs 27.8±2.1 μg/L,P<0.01).另外,入院时梗死前前驱症状为不稳定心绞痛的AMI患者血浆sE-SLT水平还高于猝发梗死者(45.6±5.7 vs 32.8±1.9 μg/L, P<0.05).AMI患者梗死前前驱症状为不稳定心绞痛者及猝发梗死者的血浆sE-SLT水平随时间推移均缓慢下降(相应从45.6±5.7到32.7±2.5 μg/L, P<0.01和从32.8±1.9到21.5±1.6 μg/L, P<0.01),而且前者的血浆sE-SLT水平各时段均高于后者(P<0.05,P<0.01).结论:AMI患者血浆sE-SLT 水平升高反映了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增强.梗死前前驱症状为不稳定心绞痛的AMI 患者血浆sE-SLT 水平升高,可能与反复的心肌缺血/再灌注事件有关.

  •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

    作者:胡娟娟;郑强荪;张利华;薛玉生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在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唐都院近5年接受RFCA治疗的49例患儿的疗效.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38例,占77.6%;其中左侧房室旁路29例,右侧房室旁路9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11例,占22.4%.全部消融成功.术后无1例复发,亦无严重并发症.结论;AVRT和AVNRT是儿童SVT中常见类型;RFCA是治疗儿童SVT安全、有效的方法.

  • 家庭矛盾激化诱发心律失常32例

    作者:刘明;慈书平

    家庭虽然多是直系亲属组成,但也可产生矛盾,严重者不仅对家庭成员身心健康有害,也可危及社会.现就因家庭矛盾激化诱发心律失常32例作一总结.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家庭
  • 老年心绞痛的诊治

    作者:卞向阳

    老年心绞痛往往冠脉病变严重,常有多支病变且狭窄严重.对于老年心绞痛的诊治,应注意以下几点.

    关键词: 心绞痛 老年人
  • 常规ECG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抢救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孟定茹

    老年人心肌梗死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诊断正确率仅为53%.急性心梗未能诊断的原因主要为并发其它疾病,为其症状所掩盖.

  • Ⅲ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的检出及随访

    作者:黄新国;刘芳

    多源性室性早搏,成对出现或连续出现的室性早搏,出现于前一心动的T波上的室性早搏(R on T现象),一般认为多是病理性原因所致,易诱发室速和室颤、作者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出现Ⅲ级及Ⅲ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及预后观察.

  • Mahaim纤维的电生理标测和射频消融治疗

    作者:周建华;党书毅;胡玲

    mahaim纤维参与和形成的心动过速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现就我院收治并成功消融的1例mahaim纤维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予以报道.

  • ABP监测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时间与效果

    作者:任秋萍;曲佳

    应用24 h动态血压(ABP)监测老年高血压患者指导用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92(男72,女20)例,年龄60~70岁,口服长效心痛定20 mg,每日2次,倍他乐克12.5 mg,每日2次,观察3月.92例患者治疗前两峰一谷正常者34例(占36%),紊乱者58例(占63%).治疗后两峰一谷正常者74例(占80%),紊乱者18例(20%),治疗前后相差非常显著(P<0.01),依据两峰一谷现象改动服药时间,由08∶00和18∶00改为06∶00和14∶00,将服药时间改在血压高峰之前.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7例影像学分析

    作者:黄志兰;张卓立;彭勇;韩月东

    主动脉夹层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主动脉病变,多为急症或外伤后就诊,该病不治预后较差,病死率高.1 对象和方法 1990~2002年经临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平片等检查57例,主动脉造影15例,CT(螺旋CT) 18例,MRI 12例,EBCT 12例等检查的患者57(男41,女16)例,年龄16~88(平均47.6)岁.

  • 丹参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作者:许晓兵;慈书平

    心律失常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疾病,多数通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消失或好转.但部分患者单纯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却难以奏效,有的心律失常反而加重.为此作者于1999-06~2002-06进行了用丹参加镇静剂治疗心律失常的观察.

  • 高氧液治疗缺血缺氧性疾病部分作用机制初探

    作者:刘亚南;徐礼鲜

    缺血缺氧性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特别是重危患者由于本身呼吸功能降低,通过常规呼吸道给氧常不能明显改善缺氧状况,这是引起致残和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作者用光量子溶氧技术,将O2高浓度的溶解在常规液体(复方林格氏液或生理盐水)中,称为高氧液体,并系列探索高氧液治疗缺血缺氧性疾病的部分作用机制及特性,为临床开始一条新的给氧途径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 高龄老年人动脉血压观察64例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作者:沙丽;杜新凤

    现对1997年以来持证入院疗养的64例来自全国各地的高龄老年疗养员动脉血压观察分析的结果报道如下.

  • 老药"潘生丁"的新用

    作者:汪全根

    潘生丁又名双嘧达莫,性状是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氯仿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在稀酸中易溶.临床上潘生丁对冠状血管有较强的扩张作用,可以增加冠脉的血流量,增加心肌供氧量,已为人们所熟知.根据近年来的临床资料报道,潘生丁的应用不仅限于冠心病的防治,还有许多其他用途,尤其作为抗血小板及抗病毒制剂也有良效.

    关键词: 潘生丁 治疗
  • 高血压患者的辅助治疗

    作者:汪全根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药物是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其它的辅助治疗也不可轻视.高血压患者应改变一些不良的习惯.

  •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刘岩;曾伟生;蒋仁超;曹振飞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CASV)较少见,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31%~3.56%[1].我院1987-01~2001-06共收治CASV患者63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占同期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4.94%(63/1279).

  • 应用普萘洛尔亦可导致心律失常

    作者:郭海玲

    通常认为刺激实验动物的星状交感神经节或者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可明显降低室颤阈,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和血中儿茶酚胺的增高,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成正比.普萘洛尔能阻滞过多的儿茶酚胺兴奋β受体,按理应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而作者近年来在普萘洛尔实验中,发现数例服药后出现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为多见).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普萘洛尔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作者:武晓东

    通过对健康人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特点的研究,探讨该项指标对预测心肌缺血所致危险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自主神经的影响

    作者:朱俏萍;郭凌燕;徐华;李奇林;黄建华;郑燕列

    为了进一步探讨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的作用,作者观察了50例AMI患者,其中30例给予胺碘酮治疗,以分析其对室性心律失常及自主神经的影响

  • 家兔房室交界区不同区域细胞的复极异质性及其形态学特征

    作者:谢松梅;牛小麟;党寅虎

    临床射频消融治疗折返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有效靶点多位于房室交界区内His和CSO连线的中1/3段(M区)和后1/3段(P区),但其细胞电生理学和形态学特征仍不清楚.因此,作者利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对30只家兔房室隔内的四个部位,普通房肌、房室结(AVN)、M区和P区进行细胞动作电位的引导,从而观察细胞的复极特性,之后行组织连续切片,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学特点.

    关键词: 细胞 复极
  • 不同年龄阶段频发室性早搏的监测

    作者:彭玲;王克;黄新国

    作者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不同年龄阶段出现频发室性早搏的情况.

  • 老年人运动诱发心律失常

    作者:邹剑铭;慈书平

    运动有益健康,然而不适当的运动则有害健康,甚至可促发疾病.作者对老年人运动诱发心律失常进行了观察.

  • 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与分子调控

    作者:张峰;罗晓星;赵德化

    凋亡是一个主动的信号依赖过程,本文综述了信号转导通路及其转导机制,着重综述9种信号分子对凋亡的调控作用.

  • 双房同步起搏治疗阵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作者:王效增;邹德莉;苗志林;韩雅玲

    双房同步起搏是恢复双房电活动同步化的一种新的起搏技术,可防治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双房同步起搏治疗和预防阵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机制、适应证、冠状窦电极及植入方法、起搏器的选择、术后随访技术及临床疗效.

  • 如何简单分离和选定心肌细胞

    作者:裴建明;朱妙章;王跃民;周士胜

    心肌细胞的简单分离及选取合适的心肌细胞是心脏电生理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准备步骤.本文根据作者近年的实践及体会就大鼠心肌细胞的快速分离方法作简要的介绍,并对实验前心肌细胞的选取标准进行讨论.

  • 近年来高血压病药物及其综合治疗的概述

    作者:杨春娥;张三奇;石玉;高苏莉;沈敏

    本文概述近年常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非药物方法及反义技术.

  • 心脏大血管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及其应用

    作者:赵海涛;陆军;张卓立;张劲松

    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设备软硬件的飞速发展,磁共振心脏大血管成像质量、成像速度不断提高,在心脏大血管系统疾病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心血管系统的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咪唑啉受体在人体内的分布及功能

    作者:高登峰;牛小麟

    大量研究表明,多种动物的不同组织内均存在咪唑啉受体,作用于此类受体,可产生多种不同的选择性作用.本文着重阐述了咪唑啉受体在人体内的分布及其功能.

    关键词: 受体 咪唑啉 分布 功能
  • 干细胞移植与心血管疾病

    作者:张航向;李源;臧益民

    近两年干细胞研究是个热点.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分化为几乎全部组织和器官的能力的细胞,组织坏死和功能缺失的心脏能否被移植的干细胞替代和修复?本文综述了干细胞的特征、分类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

  • 延迟整流钾通道与动作电位复极及心律失常

    作者:石国忠;刘远谋

    延迟整流钾通道(IK)主要参与心肌动作电位的复极过程.其至少包含两种成分:快速激活成分(Ikr)和缓慢激活成分(Iks).目前IK通道的分子基础已趋阐明,HERG,KvLQT1或minK基因突变均可抑制IK流(Ikr或Iks),导致心肌复极延长,终可产生QT延长综合征(LQTS).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剂量问题

    作者:武育蓉;陈树宝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础药物,但是临床所应用的剂量却远低于大规模临床实验所推荐的剂量.多数研究显示高剂量ACEI能更有效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改善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内分泌异常,减轻心衰症状,改善预后,而且未发生难以控制的严重不良反应.

  • 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进展

    作者:王树祥;张玉顺;代政学

    本文综述了成人动脉导管未闭外科治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入治疗的方法、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提出成人动脉导管未闭应该首先选择经导管的介入治疗.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分型进展

    作者:洪燕;黄熙

    冠心病的分类,目前国内外意见尚未统一.本文着重综述冠心病的分型、冠心病心绞痛的分型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概念.

  • 三甲氧苄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高思海;李平;张凯伦;杨辰垣

    目的:探讨三甲氧苄嗪增补于停搏液中对缺血/再灌注离体鼠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甲氧苄嗪组(A)和对照组(B).离体鼠心在改良的Langendorff-Neely灌注模型上预灌注30 min,停搏120 min、再灌注30 min.缺血前及再灌注期间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酶(CPK,LDH)、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心肌ATP水平.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再灌注后,A组心功能、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善,明显优于B组;心肌酶(CPK,LDH)、LPO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1);SOD含量和ATP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三甲氧苄嗪增补于停搏液中可显著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 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对高脂血症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作者:罗二平;申广浩;王跃民;徐巧玲;路丽华

    目的: 研究低强度脉冲电磁场(LPEF)对高脂血症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方法:16只雌性新西兰大耳白兔用高胆固醇饲料饲养8周,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兔;之后随机分为2组,正常饲料饲养6周,其中磁场组作用于磁场环境中,暴磁时间为10 h/d,所采用激励磁场的强度为4 Gs(1 T=104 Gs)、频率为15 Hz;测定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磁场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ηb2、ηb1′、ηb2′、A1指标降低为显著(P<0.01). 结论: LPEF可以提高血液的流动性,改善微循环,有利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 失血性休克时大鼠心脏G蛋白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刘苹;熊仁平;周元国

    目的:研究失血性休克时大鼠心脏G蛋白含量及功能的变化. 方法:大鼠失血性休克,记录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及失血量,各时相点血气分析;免疫印迹法测定大鼠心脏Giα和Gsα含量.结果:休克6 h,心脏Gsα含量(第一条带19772±1186像素,第二条带20865±804像素)较正常对照组(第一条带23583±714像素,第二条带24777±690像素)下降(P<0.05,P<0.01);Giα含量(27767±801像素)较正常对照组(17353±799像素)升高(P<0.01).结论:心脏Gsα含量下降和Giα含量升高可能是导致细胞膜AC信号转导功能障碍和心功能抑制的重要原因.

  • κ-阿片受体在抑制心肌肥厚中的作用

    作者:裴建明;陈迈;毕辉;王跃民;朱运龙

    目的与方法:在儿茶酚胺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及培养的心肌细胞中,观察κ-阿片受体选择性激动剂U50,488H对心肌肥厚及心肌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大鼠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2周(3 mg*kg-1*d-1)发生心肌肥厚,表现为心脏重量指数明显增加,光镜和电镜显示明确的肥厚性组织病理学改变.U50,488H可明显改善这些异常改变.且对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促心肌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κ-阿片受体在抑制心肌细胞的生长和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负性调节作用.

  • 恒磁场对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张荣庆;李飞;贾国良;刘兵;徐凯;赵新国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恒磁场对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3~8代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及不同剂量(0.5,1,10,100,300,600和1000 Gs,1 Gs=10-4 Tesla)磁场组.磁场作用时间为48 h.用3H-TDR法及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5 Gs组细胞增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 Gs组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其余剂量组细胞增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0.5Gs的恒磁场可以促进兔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增殖.

  • 普罗帕酮对在体家兔缺血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不应期和室颤阈的影响

    作者:黄国明;李庚山;周秋凤;乔怀宇

    目的: 观察普罗帕酮(PF)对在体家兔急性缺血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TAP)、有效不应期(ERP)、舒张期阈电位(DTP)和室颤阈(VFT)的影响,探讨其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 开胸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用玻璃微电极记录静脉注射PF(实验组)或葡萄糖(对照组)前、后缺血区心外膜下心肌细胞的TAP;通过程控刺激测量缺血区DTP,ERP;用两倍阈电位的脉冲刺激右室心肌,并以5~10 V递增,检测VFT.结果: PF明显降低缺血心肌细胞TAP 0相大上升速度(Vmax)和振幅(均P<0.01),延长复极90%时的动作电位时程(APD90)(P<0.01),但对静息电位无明显影响;PF显著提高缺血心肌的DTP和VFT(均P<0.01),延长ERP(P<0.01).结论: PF进一步降低Vmax、延长APD和ERP,使单向阻滞转为双向阻滞而终止折返,这可能是PF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主要电生理机制.

  • 长期随访病窦综合征患者单腔心房或单腔心室起搏后心衰与超声心动图变化

    作者:张清;王海昌;张殿新;李媛;王小燕

    目的:了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患者选择不同起搏方式和心力衰竭(心衰)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165例病窦患者,分为单腔心房起搏(AAI, n=72),单腔心室起搏(VVI, n=93),在植入起搏器后3个月,以后每年1次,了解心功能(纽约心脏学学会分级标准,NYHA)、服药情况及超声心动图的变化.随访期5~8年(5.5±2.1年).结果:在随访期VVI组93例患者有35例心衰加重,而AAI组72例患者中仅8例加重(P<0.01);VVI组利尿剂(速尿)用量高于AAI组(分别为24±38 vs 8±41 mg/d,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VVI组明显降低(由0.42±0.12降至0.34±0.08,P<0.01),而AAI组无变化(0.40±0.13至0.38±0.09,P>0.05);左心房直径两组均增加,VVI组,从34±7增至42±7 mm(P<0.01),AAI组,从34±8增至37±6 mm(P<0.05),但VVI组较AAI组增加更明显(P<0.01).结论:长期VVI起搏可导致心衰加重.

  • 应用多普勒左心射血等容时间指数综合评价慢性左心功能不全

    作者:章天乔

    目的:探讨应用多普勒左心射血等容时间指数(Total ejection isovolume index,Tei index)综合评价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①使用Agilent-5500型超声诊断仪,测定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的二尖瓣血流图、肺静脉血流图、Tei index和左心射血分数(LVEF).②选择LVEF(Biplane Simpson法)小于58%的OMI 36例,按二尖瓣血流图和肺静脉血流图结果分为收缩舒张功能障碍组(OMI-1组)和收缩舒张功能障碍而二尖瓣血流图假性正常组(OMI-2组);健康人22名作为对照组.结果:Tei index对照组为0.42±0.04,OMI-1组为0.73±0.16,OMI-2组为0.90±0.23.OMI-1,OMI-2组与对照组比较,均P<0.01;OMI-2组与OMI-1组比较, P<0.01.结论:Tei index 可用于临床综合评价慢性左心功能不全,并且可作为鉴别二尖瓣血流图假性正常化的参考指标之一.

  • 肢体枪弹伤致心脏间接损伤后心功能改变的超声研究

    作者:邓旦;李树森;廖明松;赵金英;李娅;梁燕;马琳英;陶杰;易飞云

    目的: 应用超声技术阐明肢体枪弹伤致心脏间接损伤后的心功能改变.方法: 23只猪随机分为致伤组18只,对照组5只,采用高速弹射击致伤组后肢.致伤组致伤前后均接受传统超声心动图的整体心功能检测及多普勒组织成像的局部心功能检测,并且伤后均作心脏病理检查,以心肌出现组织学改变为心脏间接损伤发生标准,致伤组有10只发生损伤(列为效应组),另外8只无损伤发生(列为非效应组).结果: 非效应组致伤前后左室整体或局部舒张及收缩功能均无差异(P>0.05).效应组致伤前后左室整体或局部收缩功能无变化(P>0.05),而伤后局部舒张功能降低(P<0.01或P<0.05).效应组致伤前后整体舒张功能也无变化(P>0.05),但逐例分析伤后效应组有4例整体舒张功能降低,平均每例舒张功能受累的心肌节段数目为6个,而效应组中另外6例整体舒张功能正常者每例仅累及2.1个心肌节段.结论: ①应用传统超声心动图并结合多普勒组织成像可以全面、客观评价枪弹伤后心功能改变.②肢体枪弹伤致心脏损伤后,首先出现舒张功能(整体或局部)下降,而收缩功能可仍属正常.③整体舒张功能的降低可能与舒张功能低下的心肌节段数目有关.而当整体舒张功能正常时,也可能已存在有局部舒张功能的降低.

  • 磁共振成像与病理检测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比较

    作者:韩月东;任东青;杨文清;张传山

    目的:研究在犬急性心肌梗死状态下,顺磁性造影剂Gd-DTPA首次通过心肌时纵向驰豫加权图像(T1WI)和横向驰豫加权图像(T2WI)对病变心肌(梗死心肌和/或缺血心肌)的显示特性及其与病理结果的关系.方法:选10只杂种犬,闭塞冠状动脉左旋支2.5~5.5 h,将Gd-DTPA(0.1 mmol*L-1*kg-1)注入左心房30~40 s后,离体心肌行T1WI和T2WI扫描,观察心肌的信号特征,并将T1WI,T2WI和绿化三苯四氮唑(TTC)显示的病变心肌范围进行相关性比较及t检验.结果: Gd-DTPA首次通过心肌时,T1WI病变心肌呈低信号,T2WI病变心肌呈高信号,前者包括后者或TTC所示梗死心肌及缺血心肌,T1WI和T2WI间r=0.77,T1WI和TTC间r=0.85,T2WI与TTC间r=0.97,其中T2WI与TTC的±s间无显著差别 (P>0.05).结论: Gd-DTPA首次通过心肌时,T1WI所示病变心肌包括缺血心肌和梗死心肌,T2WI只显示梗死心肌,两者联合应用可客观评价心肌的血供和存活情况.

  • 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169例的随访结果

    作者:代政学;张玉顺;贾国良;李寰;刘建平;张军;王小燕

    目的: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术后随访.方法:全组169例.PDA窄处直径为4.7±3.8(2.0~13.0)mm.封堵后10 min行降主动脉造影,术后24 h及1,3 ,6 月,1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结果:166例PDA采用Amplatzer PDA封堵器治疗,3例采用Amplatzer 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1例PDA术中证实伴有阻力性肺动脉高压未行介入治疗.术后10 min降主动脉造影示,54例存在微~少量残余分流,114例封堵完全无残余分流.术后24 h 13例存在微~少量残余分流,余超声心动图未见残余分流及再通.1例封堵术后10 h并发溶血,48 h后行外科PDA缝合术.术后 1月超声心动图检查5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术后3月4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6月及1年3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后行PFM弹簧圈治疗未再见残余分流.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

  • 国产双盘状封堵器经导管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疗效的初步评价

    作者:张玉顺;代政学;贾国良;刘建平;王小燕

    目的:应用国产双盘状封堵器经导管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全组20例,年龄8±6(2~17)岁.室间隔缺损直径为7.2±2.3(2.0~14.0)mm.经7F或8F传送鞘置入双盘状封堵器,封堵后即刻行左心室造影,术后1 d及1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及再通.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左心室造影显示,6例存在微量~少量残余分流,14例封堵完全无残余分流.术后24 h、术后1月超声心动图未见残余分流及再通.结论:应用双盘状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可靠,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心脏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