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脏杂志

心脏

心脏杂志

Chinese Heart Journal 심장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心脏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功能学会
  • 影响因子: 0.38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7236
  • 国内刊号: 61-126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131
  • 曾用名: 心功能杂志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脏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裴建明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作者:王秀兰;刘华;刘燕红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62例,均符合1997年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与分型标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42~65岁,平均54岁,病程1月~1年.对照组(行常规治疗)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0~65岁,平均52岁,病程1月~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

  •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冯燕;张科林

    我们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观察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严丽丽;孙晓春;吴宏超

    目前QTd的应用已涉及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的预测和随访、缺血性心脏病、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领域[1],作者分析4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前后的心电图,以探讨PTCA对QTd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药理与临床研究

    作者:律颖;贾敏江

    复方丹参滴丸是目前唯一通过美国FDA临床用药申请(IND)的中成药,实验证明,其主要组分丹参及三七均具有钙拮抗和抗氧化作用,从而能够扩张冠状动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可有效治疗冠心病.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联发;鲍正毅;邹宝明;黄振平

    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是一对具有拮抗效应的血管活性物质,两者合成释放作用的协调是维持血管张力的主要因素之一[1].作者在本研究中通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ET,NO水平的监测,以探讨血浆ET及NO在CHF发病中的意义.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及肿瘤坏死因子的测定

    作者:赵艳芳;邱红;刘萍;江淑芳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关系密切,它们一起参与CHF的病理过程.本研究测定了CHF患者的血浆NO及TNF-α含量,旨在探讨其在CHF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 正常人心率变异性分析

    作者:朴松哲;李亿军

    自主神经活动与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尤其与猝死有关[1].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是反映自主神经活动的敏感且无创性的常用的定量指标.本文报道174例健康人HRV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的结果,旨在探讨HRV长时程常用指标的正常值范围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 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特性初步观察

    作者:张军;张延凤;冯蕾;李伟杰;郭文怡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低密度脂蛋白(LDL)具有明显的异质性,颗粒小而密度高的LDL亚组分含量增高是冠心病重要而独立的危险因素,本实验分析冠心病(CHD)患者LDL脂质组成特点及亚组分分布规律,初步探讨LDL亚组分与CHD发病之间的关系.

  • 冠心病患者体外反搏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比较

    作者:刘静云;王芳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为了解体外反搏能否改善冠心病左心功能,作者对冠心病反搏前后血流动力学进行观察.

  • 测定QT离散度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蕊萍

    对我院43例高血压病(EH)患者QT离散度(QTd)进行研究,以探讨EH患者QTd的变化及其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

  •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QTd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金森;连秀珍;钟晓红;傅金香

    许多学者认为QT离散度(QTd)的变化与心力衰竭、肥厚型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糖尿病等有关.并以QTd变化预测心律失常事件和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对于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QTd变化报道较少.作者对70例二尖瓣脱垂综合征QTd与25例健康人QTd值作对照报道如下.

  •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的应用与展望

    作者:律颖;贾敏江

    本文简要介绍了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的研究背景、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评价.

  • 细胞生长因子在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

    作者:王军;江一清;刘朝中

    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促进血管内血栓形成,在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中起着重要作用.

  • 内皮素-1与心肌电活动、心肌缺血的关系

    作者:林丽;袁文俊

    本文综述了内皮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心肌电活动的影响和与心肌缺血的关系.

  • 白介素-1与心血管疾病

    作者:徐海丽;赵连友

    白介素-1(IL-1)是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多肽物质,现已证实,IL-1参与了高血压、冠心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IL-1与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 白介素-6及其受体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刘新国;杨欣国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IL-6及其受体参与了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因此具有抗IL-6作用和(或)抑制IL-6产生的治疗可能是未来预防和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方向之一.

  • 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邓学科;郑强荪;杜日映;张宁仔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病变对QT间期及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前QT间期和QTd及 PTCA治疗后QTd缩短情况,按冠状动脉病变进行比较.结果:①PTCA治疗前QTd在右冠状动脉(RCA)病变比左前降支动脉(LAD)病变明显延长(P<0.01);②PTCA治疗后RCA病变 QTd 缩短程度比LAD病变明显(50±11 ms对12±10 ms,P<0.01).③PTCA治疗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QTd缩短程度比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明显(22±27 ms对5±17 ms,P<0.05 ).结论:冠状动脉病变使相应部位QT间期延长,QTd增加.PTCA治疗后,QT间期缩短,Q Td减少.QTd缩短程度和病变部位有关.

  • 尼莫地平对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

    作者:侯立朝;毕好生;王芙蓉;熊利泽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nimodipine)对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方法: 20例ASA I~II级、拟在全麻下施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NM组)和对照组(C 组),每组10例.在麻醉前及麻醉手术开始后分别静注新福林或硝酸甘油进行加压试验或减压试验.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用心动周期和动脉收缩压变化量的线性回归斜率来反映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度.结果:在C组患者,加压反射的斜率由麻醉前的89.1 ms/kPa降到麻醉手术期的46.9 ms/kPa(P<0.05),减压反射的斜率由麻醉前的81.9 ms/kPa降到麻醉手术期的36.7 ms/kPa(P<0.05);NM组患者,加压反射和减压反射的斜率分别由麻醉前的55.9 ms/kPa和57.4 ms/kPa降到麻醉手术期的31.2 ms/kPa和2 3.5 ms/kPa (均P<0.05);NM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手术期的加压反射和减压反射的斜率与C 组患者比较均有轻微的降低,但无统计学显著性. 结论:小剂量尼莫地平对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有轻度抑制作用.临床常用剂量的尼莫地平应用于麻醉手术期是安全的.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谢文;张丙芳;戚好文;林允信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心率变异性(HRV) 的变化.方法:经夜间多导睡眠图(PSG) 7 h监测及动态心电图检查,选取重度OSAS患者及正常受试者各20例,采用时域法和频域法分析HRV.结果:OS AS组与对照组比较时域指标SDANN,SDNN,rMSSD显著增高,SDNN-index则显著降低,频域指标VLF,LF,HF,LFnrom,HFnorm及LF/HF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OSAS患者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活动均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占优势.

  •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

    作者:张玉顺;贾国良;何争;栾荣华;张军;王晓敏

    目的: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全组共6例,年龄38±13岁(20~55岁).在透视及食管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术后即时行食管超声心动图,术后24 h、1月、3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全组疗效均佳,未见残余分流.结论:应用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是有效的非手术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可靠.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房室传导阻滞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作者:陈士良;冯胜强;沙杭;张清华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房室传导阻滞(AVB)病变过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观察1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并发AVB的形式和演变过程, 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分析.结果:发生Ⅰ度AVB 1例,Ⅱ度Ⅱ型AVB 3例,Ⅲ度 AVB 12例.房室传导障碍出现的过程多数为Ⅰ度、Ⅱ度Ⅰ型、Ⅱ度Ⅱ型、Ⅲ度AVB,发生时间 64 ±45 h;而恢复过程多数为Ⅲ度、Ⅱ度Ⅱ型、Ⅱ度Ⅰ型、Ⅰ度AVB,恢复时间221±127 h. AV B发生期8例中有7例优势型冠状动脉完全阻塞,而AVB恢复期8例中仅2例优势型冠状动脉完全阻塞 (P< 0.01).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房室传导阻滞的产生与恢复是优势型冠状动脉阻塞与再通的结果.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前后QT离散度的改变

    作者:张航向;龚卫琴;郑昌柱

    目的:观察QT间期离散度(QTd)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 再通前后的变化.方法 :测量和计算165例老年AMI患者及40例正常老年人QT间期、QTd和校正后QTd(QTd c).结果:老年AMI患者QTdc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A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及死亡者的QTdc明显长于未发生者(P<0.05);溶栓或PTCA术后QTdc显著降低(P<0.01).结论:QT dc与心肌梗死严重性间存在一定相关性,QTdc可以作为观察早期溶栓和PTCA术是否成功的间接指标.

  • 细胞外Ba2+对双基因内向整流钾通道的阻断作用

    作者:谢安;臧益民;朱妙章

    目的:研究Ba2+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的双基因内向整流钾通道(IRK1-T )的阻断作用.方法:采用双微电极电压钳(TEV)法.结果:细胞外Ba2+浓度分别为1,3,10 和100 μmol/L,K+浓度为90 mmol/L,可见Ba2+的阻断作用对IRK1-T的瞬间电流( 施加电压后1 ms)具有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和电压依赖性;快速开通道阻断剂Ba2+对IRK1-T 的通道开关特性几乎无影响作用,IRK1-T对之不通透.三级指数拟合表明:细胞外Ba2+低浓度(1和3 μmol/L)时,Ba2+与K+相互竞争同一结合位点,随着Ba2+浓度的增加,时间常数不增加但拟合的权数却浓度依赖性增加,所以失活过程随Ba2+浓度的增加越来越快;细胞外Ba 2+高浓度 (10和100 μmol/L)时,时间常数随Ba2+浓度的增加而减少,拟合的权数却浓度依赖性减少, 失活过程也越来越快,说明Ba2+作用位点由通道的表面部位进入通道更深的地方.结论:Ba2+对IRK1-T的阻断存在两种不同的机制.

  • 上腹部手术不同麻醉方法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张文新;余微萍;徐旭仲;苏尔瞻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不同麻醉方法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腔麻醉(CA)组和全麻(GA)组.测定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5 min(T1)、腹腔探查时(T2)、术中1 h(T3)和2 h(T4)、术毕拔气管导管前(T5)和拔气管导管后15 min (T6)的HRV.结果: 与T0相比,CA组标化低频值(LFnorm)在T2,T3,T4,T5和T6均显著降低(P<0.0 1),LF/HF在T1,T2,T3和T4也均显著降低(P<0.01).GA组围麻醉期HRV的各项数据均无显著变化 .组间比较,CA组LFnorm在T3显著低于GA组(P<0.05),LF/HF在T3和T4也显著低于GA组( P<0.05).结论: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稳定,而全麻复合硬膜外腔麻醉显著抑制交感神经.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作者:周建生;高向阳;董广新;李玉杰;郭瑄;王育鸾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非脑血管病患者52例分为对照组(10例),心绞痛组(16例),心肌梗死组(26例).冠心病依据心电图,运动-静息99mTc-MIBI心肌显像(SPECT)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结果:对照组颈动脉超声未见狭窄及粥样斑块,颈动脉内膜厚度/腔内径<0.1.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组其中1例(2,3%)颈动脉狭窄>50%,80%(34/42)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颈动脉内膜厚度/腔内径>0.1,收缩期颈内动脉血流速(IC)/颈总动脉血流速(CC)>0.8,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但心绞痛组与心肌梗死组上述指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 应用Cook可控弹簧栓子封堵动脉导管未闭

    作者:张玉顺;贾国良;何争;栾荣华

    目的:应用Cook可控弹簧栓子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全组共10例,年龄2~35(平均11.6)岁,体重8~64(平均30.6)kg,PDA窄处直径1.4~3.2(平均2.6)mm.经导管置入Cook可控弹簧栓子封堵PDA .封堵后10 min行胸主动脉造影评价疗效.术后3天、1月、6月及12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及PDA再通.结果 :全组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10 min胸主动脉造影及术后3 d超声心动图未见残余分流. 随访12个月,均未发现PDA再通及弹簧栓子移位.结论:应用Cook可控弹簧栓子封堵小型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方法.

  • 绞股蓝总皂甙对注射内毒素家兔血流动力学和NO的影响

    作者:唐朝克;胡弼;廖端芳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甙(GPS)对注射内毒素的家兔血流动力学和NO的影响.方法:动物随机分3组:对照组,内毒素(LPS)组及GPS +LPS组.动物静脉麻醉后,取血测量NO水平;通过二道生理记录仪和SMUP-A型生物信号处理仪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动物处死后,取血再次测量NO水平.结果:对照组实验前后各指标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LPS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心室内压峰值、±dp/dtmax和心力环面积在实验后2 h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但在实验后4 h、6 h时明显低于实验前和对照组(P<0.01),实验后NO-2明显高于实验前.GPS组实验后2 h,4 h时MAP、心率、心室内压峰值、±dp/dtmax和心力环面积与实验前及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在4 h时明显高于LPS组(P<0.01);实验后6 h时,MAP、心率、心室内压峰值、±dp/dtmax和心力环面积低于实验前和对照组(P <0.05),但高于 LPS组(P<0.05);实验后的NO-2浓度高于实验前和对照组(P<0.05),但低于L PS组实验后的NO-2浓度(P<0.05).结论:绞股蓝总皂甙对注射内毒素的家兔血流动力学有保护作用和抑制一氧化氮大量释放的作用.

  • 房室旁路射频消融后心脏复极改变

    作者:陈瑶;郑良荣;陶谦民;张芙荣;刘晓健;董明清

    目的:旨在评价房室旁路射频消融后心脏的复极改变情况及其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后体表心电图T波改变情况.结果:80例隐匿性旁路在射频消融术后无1例出现心脏复极改变,52例显性旁路中有20例(占39 %)术后出现明显T波变化,其中完全性旁路(QRS≥0.14 s)占19例,而不完全性旁路(QRS<0.14 s)仅占1例.室间隔部的旁路更易出现术后复极异常.结论:显性房室旁路消融术后可以出现酷似心肌缺血的T波改变.

  • 犬心房功能不应期与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对比研究

    作者:赵贵锋;杜日映;郑强荪;盛斌

    为进一步了解房室传导的电生理特性,对8只犬在体条件下的心房功能不应期(AFRP)和房室结有效不应期(AVNERP)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心房期前刺激法,记录静注美托洛尔阻断心脏β受体前后不同基础周期条件下的电生理参数,绘制成房室传导曲线.分析发现静注美托洛尔前后各个基础周期条件下,8只犬AVNERP均不能测出;相同基础周期条件下,美托洛尔用药前后房室传导曲线有明显变化,AFRP也明显延长(P<0.05).结果提示不同种属间心肌不应期存在差异,犬AVNERP始终小于AFRP这一特点可能是其自身生理特性的功能体现.

  • 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射硝基甘油抑制PTCA术后血小板的活化

    作者:马颖艳;贾国良;程何祥;郭文怡;李媛;李伟;王小燕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射硝基甘油抑制PTCA术后血小板的活化.方法: 应用放免法测定38例稳定心绞痛患者PTCA前后血小板膜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分子数和血浆血栓素B2(TxB2)、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浓度, 以及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和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冠脉内直接注射硝基甘油的患者PTCA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而未用药的患者PTCA术后5 min血小板膜表面GMP-140及血浆TxB2,PDGF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增高,术后1 0 min达到高峰,30 min降至正常.结论: 冠脉内直接注射硝基甘油可以抑制PTC A术后血小板的活化.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作者:陈士良;冯胜强

    目的:研究急性下壁心肌缺血时影响房室传导的基础和临床相关因素 .方法:动物实验通过模板匹配方法从房室束电图检测A,H,V波并测量两心房间期(AA),心房波与房室束波间期(AH),房室束波与心室波间期(HV)和心房波与心室波间期(AV);临床试验对急性下壁心梗患者在急性期或缓解期行冠脉造影.结果:①自主神经对AV传导的调节呈现一种动态过程.迷走神经对AV的作用呈现第一延迟系统特征,排除心率影响,其作用由4.6%增加至13.2%;而交感神经对AV的作用呈现第2延迟系统特征,排除心率影响,其作用由32%增加至46%.②急性右冠状动脉阻塞后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AV传导的延长.在快速起搏后,这种延长明显增加.再灌注发生后,可使延长的AV恢复 ;急性右冠状动脉阻塞后迷走神经对AV传导的调节功能增强,而交感神经对AV传导的调节减弱.③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引起的房传导阻滞(AVB)主要与优势型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有关, 其狭窄程度越重,AVB越易发生.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AVB的出现、消失与冠脉阻塞、再开放有关.在急性AVB出现时,可见冠脉阻塞,而恢复期AVB消失时,提示冠脉血管再通;溶栓疗法对AVB发生、发展期无明显影响,而能缩短AVB的持续时间.

  • 大剂量可达龙治疗婴儿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1例

    作者:郑强荪;杜日映;邓学科

    患儿,男性,10个月,汉族,1998-12-11入院.于入院前2个月,出现烦躁、哭闹、拒乳、严重时口唇发绀,无出汗抽搐,持续2 min至1 d不等.发作期之间正常.

  • 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颤动电复律后静脉溶栓成功1例

    作者:赵庆绒;李珑;李军;杨林;郑广生;张勇

    我院对1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患者立即进行静脉溶栓获得成功,报道如下.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溶栓
  • 肥厚性心肌病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血管活性药诱发左室流出道梗阻1例

    作者:夏云峰;罗北捷;史卫平;佟万仁

    肥厚性心肌病并发主动脉瓣狭窄比较少见,临床上往往误把心肌肥厚归为主动脉瓣狭窄后继发,出现心衰时,用药不准确,易导致病情加重.

  • 伴发于正常QT及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作者:李志立;史俊忠;郑强荪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发病突然,致病因素不同,治疗方法有别,其中多数并发心室颤动、病情危重,需要迅速判断室速类型,查明原因.伴发于正常QT及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速罕见发生.

  • 鲁南力康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作者:谭健强;李国泉

    鲁南力康(米力农)是人工合成的双吡啶化合物,是新一代非洋地黄、非儿茶酚胺类正性肌力药物.我科使用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衰,疗效满意.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米力农
  • 对120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分型探讨

    作者:王淑琴;王悦岩;李雪梅;王燕洁

    高血压是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既往对高血压病只是依据体表测得的血压高低来选择治疗药物.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高血压
  • 生物电阻抗断层成象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作者:董秀珍

    电阻抗断层成象是一种新的成象技术,在临床图象监护和功能成象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无创、简单、容易应用等).本文作者在生物电阻抗断层成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介绍目前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进性了讨论.

  • 潘生丁试验研究进展

    作者:张志寿;高伟

    1976年德国学者Tauchert首先提出了潘生丁(Dp)心电图试验(Dp-ECG-T),并肯定了它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价值.1978年Gould首次报告Dp 201铊心脏显像试验(Dp-201Tl Scintigraphy Test,Dp-201Tl-T).1985年Picano首次开展Dp超声心动图试验(Dp-UCG-T).Dp试验(Dp-T)已在国外广泛开展,近10年来国内亦在开展.

  • MC9204对大鼠肾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

    作者:招明高;曹云新;张延凤;姚秀娟;赵德化

    目的:观察新的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MC9204对大鼠肾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一肾一包扎型肾性高血压模型,测定不同条件下动物血压、心脏重量、肾血流量(RBF)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术后4周开始给予MC9204(20 mg·kg-1,ip,b.I.d),可显著降低心脏湿重与体重比和左心湿重与体重比(P<0.01),改善心肌肥厚症状.静脉连续输入MC9204和nifedipine(Nif),在1~10μg·kg-1·min-1范围内,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MC9204降压效应明显大于等剂量Nif.同时发现,MC9204和Nif在1μg·kg-1·min-1时,均可显著增加RBF和GFR(P<0.05),且MC9204增加RBF的程度比Nif显著.但这一效应在3,10 μg·kg-1·min-1时,由于血压过低而逆转.结论:MC9204对大鼠肾性高血压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显示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大鼠钠尿肽B受体cDNA探针克隆载体的构建

    作者:董明清;朱妙章;于军;高瞻;吕顺燕;郭海涛;冯华松

    目的:构建大鼠钠尿肽B受体cDNA探针克隆载体,为研究该受体基因表达奠定基础.方法:设计钠尿肽B受体特异的PCR引物,提取大鼠肺组织总RNA,进行反转录PCR,扩增目的片段,回收目的片段,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酶切鉴定并用双脱氧法测序.结果:PCR反应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与所设计引物大小一致,克隆入pGEM-T载体后酶切可切出所需片段,测序证实为所设计序列.结论:构建的pGEM-T重组质粒为进一步研究该受体基因表达、分布等创造了条件.

心脏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