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比伐芦定应用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PCI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孔令东;王耿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 (心血瘀阻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应用比伐芦定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就诊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并明确诊断为CTO且成功开通病变血管的患者60例,根据PCI术中使用的抗凝方案将其分为比伐芦定组(30例)与普通肝素(UFH)组(30例),所有患者术前随机应用比伐芦定或普通肝素.分析临床资料,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出血事件,对患者术后进行30 d随访,统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 (包括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卒中)发生情况及中医单项症候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芦定组围手术期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内2组均未出现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但肝素组有1例患者出现卒中,表现为脑出血,比伐芦定组MACE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中医单项症候改善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O(心血瘀阻证)患者PCI术中应用比伐芦定具有显著的抗凝效果,且安全性佳,适于临床应用.

  • 比伐芦定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作者:孔令东;王耿

    目的 观察比伐芦定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20只ApoE-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治疗组,10只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于第9周开始,治疗组给予比伐芦定治疗4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TG、TC、HDL-C、LDL-C含量,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 TNF-α、IL-6水平变化,RT-PCR法检测主动脉VEGF、MMP-9、HIF-1 α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LDL-C、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HDL水平显著降低(P<0.01),VEGF、MMP-9、 HIFl-α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血清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VEGF、MMP-9、 HIF1-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改善(P<0.01).结论中药水蛭的有效成分水蛭素的人工合成药物比伐芦定能够通过改善血脂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血管新生等方面发挥良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治疗ACS急诊PCL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匡隽;李岚;姜海兵;马骏;姜述斌

    目的:观察比伐芦定联用半量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3年1月-2016年8月因ACS就诊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术中血栓负荷重并使用比伐芦定或肝素联用半剂量替罗非班抗栓者212例,根据使用抗栓方案不同分为比伐芦定+半量替罗非班组及肝素+半量替罗非班组.分析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冠脉影像特点等一系列基线资料,观察两组心功能情况、术中TIMI血流的变化、术后出血和30d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进行随访统计,分析比较其中差异.结果:比伐芦定+半剂量替罗非班组(n=119)与肝素+半量替罗非班组(n=93)比较,TIMI血流情况、心功能情况、术后30 d MACE发生率(支架内血栓、再次心肌梗死、卒中、死亡)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h、72h、30d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伐芦定组低于肝素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芦定联用半量替罗非班应用于ACS患者急诊PCI术中是安全有效的,其疗效与肝素+半量替罗非班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出血风险降低,安全性提高.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延时应用比伐芦定对术后出血的影响

    作者:李志;雷锐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延时应用比伐芦定对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68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比伐芦定组(采用比伐芦定治疗)与普通肝素组(采用肝素治疗),每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30 d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出血情况.结果:治疗后比伐芦定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肝素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0 d内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延时应用比伐芦定可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率的效果优于肝素治疗.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疗效与安全性:BRIGHT研究预设亚组分析

    作者:关绍义;王晓燕;李晶;荆全民;梁振洋;刘海伟;李毅;韩雅玲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BRIGHT研究中年龄≥65岁的老年AMI行急诊PCI患者659例,其中比伐芦定组205例,肝素组228例,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226例.主要终点为术后30 d净不良临床事件(net adverse clinical events,NACE),包括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 和全部出血事件.次要终点为术后12个月的NACE事件及术后30 d和12个月的全部出血事件.安全性终点为术后30 d或12个月的支架内血栓.结果 (1)比伐芦定组术后30 d内NACE[25例(12.2%)比45例(19.9%),P=0.030]及全部出血事件[14例(6.8%)比34例(15.0%),P=0.007]发生率显著低于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与肝素组相比有降低趋势[NACE:25例(12.2%)比43例(18.9%),P=0.057;全部出血事件:14例(6.8%)比25例(1 1.0%),P=0.13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术后30 d内MACCE和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比伐芦定组术后12个月NACE[32例(15.6%)比57例(25.2%),P=0.014]及全部出血事件[16例(7.8%)比39例(17.3%),P=0.003]发生率显著低于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与肝素组相比有降低趋势[NACE:32例(15.6%)比48例(21.1%),P=0.145;全部出血事件:16例(7.8%)比29例(12.7%),P =0.094],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术后12个月MACCE和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老年AMI患者急诊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安全有效,与肝素或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相比,可降低术后30 d及12个月的NACE和出血事件风险,且不增加MACCE和支架内血栓风险.

  • 比伐芦定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

    作者:顾崇怀;赵昕;邓宇阳;荆全民;王效增;马颖艳;刘海伟;徐凯;王斌;韩雅玲

    目的 评估比伐芦定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靶血管开通后再灌注血流恢复情况.方法 入选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5例,依据直接PCI术中用药分为比伐芦定组122例和普通肝素组123例.主要观察指标为冠状动脉造影显示TIMI血栓分级(TIMI thrombus grade)、直接PCI靶血管开通后即刻TIMI(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血流、校正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 CTFC)及住院期间、出院后30 d、随访1年的净临床不良事件(NACE)、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美国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出血标准(BARC)出血事件.结果 与普通肝素组患者相比,比伐芦定组患者入院平均心率较快[(79.28±15.75)次/min 比(75.38±12.75)次/min,P=0.034].而其他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介入治疗资料等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靶血管开通后,无论应用TIMI血流评价系统还是CTFC评价系统,比伐芦定组对于控制直接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的效果均不劣于普通肝素组(P>0.05).患者住院期间资料分析显示,比伐芦定组在不增加血小板数目降低风险的基础上能够获得较高的活化凝血时间(ACT)值(P<0.001).随访30 d及1年结果显示两组MACE、NACE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比伐芦定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且不增加直接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发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BRIGHT 研究预设亚组分析

    作者:赵丽军;梁明;李晶;荣晶晶;孙景阳;李毅;韩雅玲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 PCI )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BRIGHT研究中AMI合并糖尿病行急诊PCI患者465例,其中比伐芦定组168例,肝素组137例,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160例。主要终点为术后30 d净不良临床事件( net adverse clinical event,NACE),包括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al events ,MACCE)及全部出血事件。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30 d临床随访。比伐芦定组NACE事件[17例(10.1%)比33例(20.6%),P=0.008]及全部出血事件[5例(3.0%)比20例(12.5%),P=0.001]发生率显著低于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与肝素组相比有降低趋势[NACE:17例(10.1%)比22例(16.1%),P=0.122;全部出血事件:5例(3.0%)比10例(7.3%),P=0.08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 MACCE和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MI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安全有效,与应用肝素或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相比,可降低术后30 d的NACE和出血事件风险,且不增加MACCE和支架内血栓风险。

  • 比伐芦定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疗效的单中心观察

    作者:杨晓旭;赵昕;韩雅玲;荆全民;王效增;马颖艳;刘海伟;邓捷;邓宇阳

    目的 评估比伐芦定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入选了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PCI的ACS患者119例,根据PCI术中用药分为比伐芦定组60例和普通肝素组59例.主要观察住院期间出血事件,随访30 d、1年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比伐芦定组双支血管病变比例显著高于普通肝素组(36.7%比16.9%,P=0.015);三支血管病变比例较普通肝素组显著偏低(51.6%比72.9%,P=0.017);血管长病变(病变长度≥20 mm)比例显著高于普通肝素组(55.0%比32.2%,P=0.012).比伐芦定组改善了PCI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3.3%比8.5%,P=0.422),且PCI术后血小板下降幅度明显低于普通肝素组[(9.5±6.1)×109/L比(12.1±7.1)×109/L,P=0.036].随访期间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伐芦定在行PCI术的ACS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

  • 比伐芦定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佳纬;马礼坤;杨喆;范海

    目的:观察比伐芦定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1-09至2014-01期间因急性STEMI就诊于我院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159例,根据术中是否使用比伐芦定随机分为两组:比伐芦定组及肝素组。术中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I)即替罗非班的应用由术者评估患者病情特点决定是否合并应用。分析两组一般情况、冠脉影像特点等一系列基线资料,并对两组围手术期及术后30 d内的出血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进行随访统计,分析比较其中差异。
      结果:在终完成研究的153例样本中,比伐芦定组(n=72)与肝素组(n=81)比较,围手术期出血事件发生率6.5%比11.0%、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率0%比1.2%以及术后30 d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9.7%比13.5%、 MACE发生率1.4%比7.4%均有所下降,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比伐芦定应用于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是安全有效的,且其具有降低出血及MACE发生率的趋势。

  • 比伐芦定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中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李巍;杜大勇;王芳;柳杨;薛毅;江枫;李沫言;李运田

    目的 探讨比伐芦定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中抗凝血作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于解放军第305医院心内科诊断为颈动脉狭窄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23例,术中应用比伐芦定进行抗凝治疗,对照组23例,术中应用普通肝素注射液进行抗凝治疗,比较两组凝血指标[活化凝血时间(A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给药5 min、术毕即刻两者ACT、APTT监测结果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0 min、2 h比伐芦定组ACT、APTT值迅速下降,与普通肝素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轻度出血3例,严重出血1例,总出血率为17.39%(4/23).观察组患者总出血率为4.35%(1/23),均为轻度牙龈出血,无严重出血,观察组总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伐芦定在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中抗凝血效果显著,半衰期短,且不良反应较少.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多中心、大样本回顾性研究

    作者:韩雅玲;陈韵岱;姜铁民;葛均波;程晓曙;李金龙;陈玉国;马依彤;谢强

    目的 观察比伐芦定在中国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间在国内88家中心接受PCI且在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连续病例共3 271例.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30 d内的净不良临床事件(NA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和全部出血),其他观察指标为30 d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全部出血以及支架内血栓.结果 入选患者平均年龄(65.12±12.44)岁,女性占27.4%(889/3 244).稳定性冠心病、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分别占5.0%(162/3 248),44.6%(1 450/3 248)和50.4%(1 636/3 248).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比例89.5% (2 879/3 271),围术期接受替格瑞洛和替罗非班治疗的比例分别为9.7% (316/3 271)和34.1%(1 115/3 271).69.3%(2 266/3 271)的患者接受术后比伐芦定持续静滴,其中46.3%(1 050/2 266)接受高剂量维持静滴,中位数时间为2.5(1.0,4.0)h.30 d随访时,NACE、MACCE、死亡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45%(103/2 988),2.17% (65/2 994),1.03% (31/3 017)和1.37% (41/2 996).共4例(0.13%)发生支架内血栓,其中有3例(0.09%)为急性支架内血栓.结论 在当前中国PCI围术期治疗实践中,比伐芦定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不同PCI适应证的冠心病患者,在发挥良好抗凝疗效的同时,可将出血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

  • 比伐芦定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丁宇;陈韵岱

    比伐芦定作为直接凝血酶抑制药,具有可逆性、持续时间短、特异性结合等特点,剂量和浓度依赖方式延长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活化凝血时间,对血小板功能没有影响,目前广泛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的抗凝治疗.多项研究证实,与肝素相比,比伐芦定在不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血栓的情况下,其出血发生率较低.比伐芦定的清除半衰期在肾功能正常者约为25 rnin,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者的清除半衰期延长,肾功能恶化患者出血风险发生率较高;比伐芦定可降低出血风险,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选择比伐芦定单药治疗.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老年人群中开展PCI治疗时术中的抗凝治疗备受关注,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中,使用比伐芦定可降低其出血风险,其抗凝作用相对安全有效;但在出血高危患者中,比伐芦定与肝素相比在大出血发生率方面并无优势.普通肝素是PCI治疗中常用的抗凝药物之一,但在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中超过5%会发生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对于HIT患者PCI治疗过程中,比伐芦定可作为理想的药物选择之一.本文就比伐芦定在老年人、出血高危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HIT患者等特殊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综述.

  • 注射用比伐芦定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徐文英;何继明;张少恩;孟强

    目的 评价注射用比伐芦定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抗凝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英文数据库(Pubmed、Medline、Elsevier Science、JAMA、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Cochran Library)和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检索有关比伐芦定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文献,在对文献的质量评价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筛选后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有12篇,其中5篇文献比较了比伐芦定与肝素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有8篇文献比较了比伐芦定与肝素联合糖蛋白受体抑制剂(GPI)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伐芦定组抗凝治疗获得的缺血净效应(30 d内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并不优于肝素组,支架内栓塞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比伐芦定组发生TIMI大出血、小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肝素组(RR 0.586,95%CI:0.367~0.935,P<0.026),(RR 0.601,95%CI:0.473~0.763,P<0.015).应用比伐芦定组抗凝效果与肝素联合GPI的效果相似.比伐芦定组的大出血发生率较低(RR 0.562,95%CI:0.463~0.681,P<0.000),小出血组发生率也低于肝素联合GPI组(RR 0.561, 95%CI:0.498~0.631,P<0.000).结论 在PCI中应用比伐芦定抗凝治疗,在不增加PCI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能明显降低 PCI围术期大出血和小出血的发生率.对于有高出血风险患者,在 PCI过程中单独应用比伐芦定替代肝素或者肝素联合替罗非斑进行抗凝治疗是有意义的.

  • 基于"替代用药成本平衡"原则的药物价值评估机制探索

    作者:何继明;张丹;刘跃华;徐文英;孟强;王通;李乐乐

    目的我国PCI手术患者术后出血和围术期病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其重要因素可能与抗凝药物的差异有关.国内普遍采用肝素类抗凝药物,而国际上普遍采用比伐芦定.大量国际文献表明,在PCI围术期,与 肝素等其他抗凝类药物相比,比伐芦定的抗凝效果不差,而不良反应较少.PCI手术抗凝药物采用比伐芦定替代肝素,术后出血率、围术期内病死率、再发梗死率均可明显减少,还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成本.然而,我国PCI手术医师目前很少使用比伐芦定抗凝,究其原因主要是比伐芦定相对于肝素类抗凝药物价格高较多.为减少我 国PCI患者术后出血率、围术期病死率,探讨比伐芦定替代肝素类抗凝药物的成本-效益、评估其效用价值,理性 选择用药对象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我国医保2010—2013年10 960例PCI患者临床用药及费用信息 数据,通过比较肝素抗凝与比伐芦定抗凝的效用差异以及成本差异,进行比伐芦定的替代平衡价值探索.本研究数 据显示,10 960人次PCI住院总医疗费为767 734 637元,次均(71 231 ±29 076)元.其中,发生术后大出血的300例 患者住院总医疗费为33 662 850元,占总样本总住院费用的4.38%,次均(112 209±722 761)元,剔除300例术后 出血患者总医疗费用后,未出血患者住院总医疗费为734 071 787元,占总样本总住院费用的95.62%,次均(70 058士 25 951)元.比较单用肝素和比伐芦定抗凝PCI患者,使用比伐芦定患者平均年龄较大,平均住院时间较长[(13.3±10.1) d 对(11.4±5.6) d],平均住院总费用较低,其中,除去介入器材费用后,日均费用基本相当(2 314元对2 403元), 提示两种抗凝药物的价格差异不影响日均费用,说明比伐芦定与肝素类抗凝药物的差异可与其他诊疗费用的反向差 异抵消.本研究将术后接受过一种或多种止血药物治疗,或者有输血和血浆的患者纳入大出血组,数据库中终得 到300例患者.根据大出血组患者的年龄、住院医院级别、本次住院接受的支架数来配比对照组,且患者未使用过 止血药物治疗、未输血或输血浆,终入组614例患者.分组后,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大出血组与 对照组在年龄、支架数量、医院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大出血组平均住院时间(22.2 d)远高于对照组(11.7 d), 大出血组患者的次均住院总费用(11.2万元)远高于对照组(6.9万元),大出血组较对照组人次平均多开支43 332 元(P<0.01).大出血组发生抢救的例数占比为31.3%,远高于对照组的9.6%.大出血组病死率为14.7%,也远高于 对照组的1.1%. PCI术后死亡平均年龄为71.5岁,对每例死亡患者按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方法折算经济损失. 预期寿命按75岁计,每一 QALY相当于1个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发展中国家可接受每一 QALY成本代价1倍 GDP水平)计算,中B 2013年的人均GDP为41 909元,PCI患者的效用系数假设为0.82.根据B外有关数据和本 研究调查数据,结合数学推算,我国PCI手术发生术后出血属于高风险组的约占PCI总人数的37.3%.结论根据 "替代用药成本差异与平衡"模型估算,基于比伐芦定减少术后大出血和手术当次住院死亡两项效用,如果我国医 院可以严格实行PCI术前进行术后出血风险评估制度,规定在术后出血高风险患者群内务必使用比伐芦定,那么, 其"替代用药成本平衡"价值评估为3 163元.当然,如果进一步将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再发心肌梗死等其他效同时 用加,则"替代用药成本平衡"价格可相应的再提高.目前,国内比伐芦定的实际价格为每人次2 800元,如果针对 术后大出血风险高的人群,选择使用比伐芦定抗凝,可获得较好的成本-效益比.建议国内PCI手术界学习国外惯例 做法,明确指出PCI手术务必进行围术期出血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高低制订不同的抗凝策略,以发挥比伐芦定和 其他抗凝类药物的各自优势,对评估为术后出血风险高的患者,优先选择比伐芦定.由于研究数据有局限,本研究 结果仅可作为抗凝药物选择的药物经济学方面的一种依据.替代医疗成本差异与平衡理论,可作为一些疗效相当, 但不良发应有差异的两类替换药物之间比较价值的定量计算方法.当然,仿制药品还需考虑与原研药比较生物有效 性.价值评估(估价)与定价既有关联又存在一定差异,而销售成交价、医保支付标准还需另行考虑.通过临床试验、临床验证确认药物效用是价值评估的基础和前提,对药物效用进行价值定量评估,可作为价格谈判的基础数据,也可作为医保目录遴选、医保支付标准确定以及医保基金影响预测的科学依据.

  • 冠状动脉内注射比伐芦定在 PCI 中无复流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许承志;朱坤;张叶;方勇

    0引言
      为了对比伐芦定在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预防无复流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本文对我院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比伐芦定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诊断为冠心病的148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这148位患者都已经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所有患者都有发生无复流的可能性。其中男性患者104例,女性患者4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6)岁;此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2例,合并高血压病患者96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84例,合并糖尿病患者88例,所有入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发病后10~15d 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所有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患者采用不同抗凝方案的围术期心肌损伤情况及不良事件分析

    作者:陈伟广;李红;金泽宁

    目的 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慢性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时,不同抗凝方案围术期心肌损伤及不良事件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确诊为CTO的患者396例,根据术中抗凝方案分为比伐芦定组(54例)、普通肝素组(168例)和普通肝素+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GlycoproteinⅡb/Ⅲa Receptor Inhibitor,GPI)组(174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术中相关指标以及围术期心肌损伤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间心肌梗死史、糖尿病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替格瑞洛用药史、血尿酸、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临床基线资料及手术相关指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围术期心肌损伤发生率(44.4%比73.8%比58.0%,P<0.001)、支架内血栓(7.4%比0比1.1%,P=0.002)、心包压塞发生率(3.7%比1.2%比0,P=0.029)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O患者行PCI治疗的临床实践中,比伐芦定可以降低围术期心肌损伤发生率,但增加了支架内血栓和心包压塞的发生率.

  • 比伐芦定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何慧;张庆军;毛雯;郑玉建;吴迪

    抗凝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效果、远期预后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中多通过调整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的用量等预防出血风险,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明确的标准,容易抗凝不足致血栓形成或抗凝过度而增加出血.比伐芦定(Bivalirudin)作为一种新型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国内外较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将其用于PCI术的抗凝治疗,而对其研究结果仍不尽统一.本文对比伐芦定PCI术抗凝临床获益的新进展进行论述.

  • 比伐芦定在高出血风险患者介入治疗中抗凝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作者:徐峥嵘;陈军;陈力;沈志明;陈巍

    目的 评价比伐芦定在高出血风险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抗凝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入选的ACS患者分为比伐芦定组(104例)和肝素组(102例),PCI术中分别采用比伐芦定和普通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并根据术中冠脉病变情况决定是否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GPI).比较两组间一般情况及PCI相关资料,并对两组30 d内的出血、 支架血栓事件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中所有PCI手术患者30 d内均未发生支架内血栓事件;两组间MACE发生率(11.5%比9.8%,P>0.05)未见统计学差异.比伐芦定组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7.7%比12.7%,P<0.05),其中以轻度出血发生率减少更为显著(5.8%比9.8%,P<0.05),严重出血方面两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1.9%比2.9%,P>0.05),但比伐芦定组严重出血风险趋势较低.结论 比伐芦定在高出血风险ACS患者的PCI治疗中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降低出血风险.

  • 不同抗凝方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围术期抗凝效果分析

    作者:刘晓媛;刘玉梅;邵丽

    目的 比较不同抗凝方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围术期的抗凝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比伐芦定组和低分子量肝素钠组,每组各134例,两组患者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比伐芦定和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比伐芦定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低分子量肝素钠组(P<0.05);比伐芦定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低分子量肝素钠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比伐芦定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分子量肝素钠组(P<0.05);两组患者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及低分子量肝素钠均安全有效,比伐芦定临床疗效优于低分子量肝素钠.

  • 比伐芦定与依诺肝素在出血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比较研究及其安全性

    作者:黄丽娟;黄慧敏

    目的 比较比伐芦定与依诺肝素在出血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并行PCI的出血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0例,按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诺肝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比伐芦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30 d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7、30 d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依诺肝素比较,比伐芦定在出血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中的临床疗效更好,且安全性高.

4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