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Pediatrics(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부유림상의학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1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62-322
  • 国内刊号: 1673-5250
  • 发行周期:
  • 邮发: 21000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孙激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曾蒨红;黄科;周敦华;郭海霞;方建培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早期诊断,以及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HSCT移植后PTLD的疗效.方法 选择从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非血缘异基因HSCT后发生PTLD的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为2例,女性为2例;年龄为3.4~7.1岁.本研究纳入标准:接受非血缘异基因HSCT的患儿,根据PTLD诊断标准,通过临床经验或活组织检查确诊为PTLD者;排除标准:异基因HSCT后原有疾病复发或继发第二肿瘤患儿.4例患儿诊断为PTLD后,均予以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375 mg/m2×1次/周×4周)治疗.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监测患儿移植后Epstein-Barr病毒(EBV)-DNA水平.采集4例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其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前、后EBV载量及淋巴结、扁桃体肿大等临床表现改善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本组4例患儿均存在淋巴结肿大、外周血EBV-DNA强阳性;1例合并进行性加重鼻塞、呼吸困难,2例合并发热;活组织检查诊断结果:1例为单形性PTLD,1例为多形性PTLD,1例呈朗格罕细胞样改变,1例未进行活组织检查,其中3例活组织检查标本均为EBV阳性.4例患儿诊断为PTLD后,2例迅速减停免疫抑制剂治疗,1例停用环孢素A(CsA)后改用他克莫司,1例短期停用他克莫司1.5个月.本组4例患儿接受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治疗后,4例患儿淋巴结、扁桃体肿大等临床症状均消失,EBV-DNA转为阴性.其中,1例患儿于利妥昔单抗治疗后6个月,PTLD复发,再次予以利妥昔单抗治疗仍有效.结论 利用利妥昔单抗治疗PTLD的临床疗效显著,对于PTLD复发患儿再次予以利妥昔单抗治疗同样有效.因本研究纳入样本量小,未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利妥昔单抗治疗PTLD的确切疗效,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对于PTLD患儿减停免疫抑制剂及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应密切监测非血缘异基因HSCT的植入率,这是保障移植成功的重要措施.

  • 不同中医辨证分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清白三烯B4及白细胞介素6含量变化

    作者:杨昆;卢野;陈燕子;李叶雨;王飞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前、后血清白三烯B4(LTB-4)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确诊并治疗的70例HSP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HSP组,其中中医辨证分型为血热妄行型为45例、气不摄血型为25例.将同期于本院门诊体检的2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LTB-4及IL-6含量.将HSP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清LTB-4及IL-6含量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分别与对照组儿童进行统计学比较;同时比较2种中医辨证分型HSP患儿治疗后血清LTB-4、IL-6含量下降值差异及病情反复率、肾脏损害率差异.两组儿童年龄及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HSP组患儿治疗前LTB-4及IL-6含量[(114.7±6.3) ng/L、(286.9±64.1)ng/L],均较对照组[(18.5±0.5)ng/L、(35.4±3.5) ng/L]或HSP组患儿治疗后[(18.2±1.9)ng/L、(34.9±2.3)ng/L]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94、-6.794,P<0.05;t=-7.271、-7.271,P<0.05).②治疗后血热妄行型HSP患儿血清LTB-4、IL-6含量下降值[(100.7±4.0) ng/L、(288.5±43.3) ng/L],均较气不摄血型含量下降值[(94.2±6.3) ng/L、(186.0±35.5) ng/L]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10.10,P<0.05);而气不摄血型HSP患儿病情反复率及肾脏损害率(40.0%、20.0%),均较血热妄行型(15.6%、2.2%)者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2、6.48,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对HSP患儿血清LTB-4及IL-6含量有调节作用.气不摄血型HSP患儿病情易反复,并且容易发生肾脏损害.

  • 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病原学检测及其临床特点

    作者:林燕;刘磊;马才兴

    目的 探讨普通型手足口病(HFMD)患儿一般临床特点及其肠道病毒(EV)血清型分布特点,揭示普通型HFMD的流行特征.方法 选择2014年3~9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门诊就诊,临床诊断为普通型HFMD的19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03例取得家长同意后咽拭子取样,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进行EV检测,并鉴别其血清型.分析普通型HFMD患儿临床特点,并统计学比较柯萨奇病毒(Cox)A16、EV71及其他EV感染的临床特点差异.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本组193例普通型HFMD患儿中,年龄1~3岁为118例(61.1%),1~5岁为167例(86.5%);散居儿童为119例(61.7%);所有受试者均有咽峡部和(或)口腔疱疹,以及手部、足部和(或)臀部皮疹的临床表现,并预后良好.②本组103例HFMD患儿咽拭子样本EV阳性检出率为86.4%(89/103);89例EV阳性普通型HFMD患儿中,CoxA16阳性为57例(64.0%),EV71阳性为16例(18.0%),其他EV阳性为16例(18.0%).③本组89例EV阳性普通型HFMD患儿不同血清型病例的年龄、性别构成比、生活范围构成比及变态反应史阳性率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发热率、发热高峰温度、发热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表现比较,以及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实验室等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xA16是2014年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普通型HFMD的主要病原体.尚不能根据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及特点,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CRP含量检测结果推测可能的EV血清型.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儿科医师接受新生儿复苏技能培训情况分析

    作者:吴玫;陈大鹏

    目的 探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儿科医师接受新生儿复苏类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情况及新生儿复苏技能掌握情况,以便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培训计划,建立培训长效机制.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4~26日参加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的112名儿科医师为研究对象.按照儿科医师工作医院级别,将其分为地市级医院组(n=68)和区县级医院组(n=44).采用自行设计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科儿科医师新生儿复苏技能调查表》对被调查者近5年(2010-2015年)接受新生儿复苏类继续医学教育情况及新生儿复苏技能知识,包括新生儿复苏状况判断、复苏技能操作、复苏效果判断、气管插管指征及药物应用共计5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本研究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112/112).②两组儿科医师年龄、学历及职称构成比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地市级医院组儿科医师近5年接受新生儿复苏类继续医学教育比例为60.3%(41/68),明显高于区县级医院组的34.1%(15/4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37,P-0.007).两组儿科医师近5年接受的新生儿复苏类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级别及是否进行模拟操作培训培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地市级医院组儿科医师复苏技能操作及复苏效果判断知识掌握率分别为41.2%(28/68)与39.7%(27/68),均明显高于区县级医院组的22.7%(10/44)与20.5%(9/44),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4.056,P=0.044;x2 =4.539,P=0.033);而两组新生儿复苏状况判断、气管插管指征及药物应用知识掌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儿科医师新生儿复苏技能掌握程度较差.该地区举办新生儿复苏类继续医学教育的频率和培训级别均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采取各种培训方式进行针对性培训,以提高该地区儿科医师新生儿复苏技能掌握程度.

  • E6相关蛋白调节膜联蛋白A2的表达对三阴性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作者:侯令密;谢少利;陈茂山;李敬东;Aduah Emmanuel Ajedichiga;杨宏伟;高砚春;幸天勇;邓世山

    目的 探讨E6相关蛋白(E6-AP)调节膜联蛋白A2的表达,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裸鼠移植瘤的影响.方法 于2014年4~10月,选择40只雌性BALB/C-nu裸鼠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20)与对照组(n=20).两组TNBC裸鼠移植瘤模型构建:设计针对E6-AP-RNA干扰靶点序列,将小干扰RNA (siRNA)片段转染至TNBC细胞株MDA-MB-231,再将此细胞株皮下注射于实验组裸鼠;而对照组裸鼠则皮下注射等量未转染E6-APsiRNA的TNBC细胞株MDA-MB-231.观察两组裸鼠移植瘤成瘤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TNBC裸鼠移植瘤E6-AP及膜联蛋白A2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TNBC裸鼠移植瘤膜联蛋白A2阳性表达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两组裸鼠的周龄及体重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①成功构建两组TNBC裸鼠移植瘤模型,成瘤率均为100%.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裸鼠移植瘤生长较慢,成瘤体积较小.实验组裸鼠移植瘤重量为(0.562±0.032)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2±0.012)g,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792,P<0.001).②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E6-AP相对表达量为11 168±4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 284±63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37,P<0.001).实验组膜联蛋白A2相对表达量为8 631±651,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 976±51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15,P<0.001).③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膜联蛋白A2阳性表达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796,P=0.016).实验组TNBC裸鼠移植瘤膜联蛋白A2的积分光密度(IOD)值为17 976±2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 565±329,二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94.439,P<0.001).结论 在人体内,膜联蛋白A2可能通过E6-AP介导发挥生物学作用.膜联蛋白A2表达降低,可抑制TNBC细胞增殖生长,可能成为TNBC诊断和治疗的新靶标.

  • 经会阴超声诊断女性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价值

    作者:汤佩玲;何炼图;汤庆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诊断女性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4~11月因尿频、尿急、排尿困难、阴道内脱出物等原因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就诊,并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初步诊断或疑似为阴道前壁脱垂、子宫脱垂等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经会阴超声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组(n=58)与前盆腔组织正常组(n=10).同时,根据是否合并膀胱脱垂,将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组患者进一步分为合并膀胱脱垂亚组(n=28)与未合并膀胱脱垂亚组(n=30).应用经会阴超声检查对本组68患者在安静状态和大Valsalva动作下的各项盆腔超声指标进行观察和测量,包括膀胱位置、尿道内口漏斗是否形成、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BSD)、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下降度(BND)、尿道旋转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并对合并膀胱脱垂亚组患者进行膀胱脱垂分型.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组与前盆腔组织正常组,以及合并膀胱脱垂亚组与未合并膀胱脱垂亚组BND、尿道旋转角度、膀胱颈旋转角度、患者安静状态及大Valsalva动作下膀胱尿道后角.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组与前盆腔组织正常组,以及合并膀胱脱垂亚组与未合并膀胱脱垂亚组患者年龄、体重、孕次、产次及POP-Q分度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所有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根据膀胱位置、BND、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本组68例患者中,58例经会阴超声诊断为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均存在压力性尿失禁(SUD,10例为尿道内口呈漏斗状开放状态,28例合并膀胱脱垂,其中I型为7例、Ⅱ型为10例、Ⅲ型为11例;其余10例未被检出前盆腔组织异常.②58例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组患者在安静状态及大Valsalva动作下膀胱尿道后角分别为122.2°(113.3°~136.3°)与137.7°(119.4°~159.2°),均分别较10例前盆腔组织正常组的91.2°(81.3°~99.0°)与111.0°(88.3°~117.7°)显著增大,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75,P=0.000;Z=-3.152,P=0.002).两组BND、尿道旋转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合并膀胱脱垂亚组患者的BND、尿道旋转角度、膀胱颈旋转角度分别为(26.4±7.3)mm、64.0°(43.2°~78.9°)、67.7°(42.7°~84.5°),均分别较未合并膀胱脱垂亚组患者的(14.2±3.6)mm、15.5°(10.1°~24.96)、29.6°(26.4°~38.7°)显著增大,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90,P=0.000;Z=5.275,P=0.000;Z=5.322,P=0.000).患者在安静状态及大Valsalva动作下,膀胱尿道后角两亚组比较,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会阴超声检查可无创、快捷、较为准确地观察前盆腔解剖位置及功能改变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女性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母乳中生长抑素及胃动素含量变化与变态反应相关性研究

    作者:谢咏梅;高珊;王丽媛;汪志凌;蔡晓唐;周晖

    目的 探讨母乳中生长抑素(SST)及胃动素(MTL)含量变化与婴儿摄入母乳发生变态反应的相关性,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婴儿食物摄入导致变态反应的机制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消化儿科住院治疗,并且被确诊为因摄入母乳而发生变态反应的2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患儿摄入母乳发生变态反应的诊断标准为:纯母乳喂养患儿发生反复消化道症状,停止母乳摄入后症状消退,母乳再激发试验呈阳性.本研究组纳入标准:因消化道症状反复多次就诊的<6个月纯母乳喂养婴儿,符合母乳摄入导致变态反应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消化道畸形、先天遗传性疾病及特殊病原体消化道感染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同期于本院接受常规儿童保健的纯母乳喂养健康婴儿23例,纳入对照组.采集研究组与对照组受试者大便标本及摄入母乳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测定(RIA)检测标本中生物活性成分SST与MTL含量,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受试者性别构成比、年龄、体重及摄入母乳情况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者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两组受试者摄入母乳中生物活性成分SST含量:研究组为(236.7±28.9)pg/mg,对照组为(412.6±36.7)pg/mg,研究组摄入母乳中SS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1,P=0.012);摄入母乳中MTL含量:研究组为(159.4±36.7)pg/mg,对照组为(216.8±59.7)pg/mg,研究组摄入母乳中MTL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517,P=0.026).两组受试者大便标本中SST含量:研究组为(32.6±8.9)pg/mg,对照组为(56.2±12.7)pg/mg,研究组大便标本中SS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6,P=0.029);大便标本中MTL含量:研究组为(12.3±3.7) pg/mg,对照组为(21.6±4.7) pg/mg,研究组大便中MTL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468,P=0.031).结论 胃肠肽是母乳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母乳中SST缺乏,可能通过降低食物免疫耐受机制,导致婴儿发生变态反应.母乳中MTL缺乏,可能促进婴儿对食物不耐受及消化功能异常发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母体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余凡;廖海明;殷文静;彭秀红;李智敏;王意;牛建民

    目的 应用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水平,并探讨GDM患者血糖波动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母体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定期产前检查的189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GDM患者的诊断符合201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的GDM诊断标准.对本组患者于入组第1周,进行第1次CGMS 72 h血糖监测.对其采取个体化血糖控制4周后,即入组第5同时,进行第2次CGMS72 h血糖监测.收集189例GDM患者的年龄、身高、孕产史、孕前体重、空腹血糖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 h血糖(OGTT-GLU1h)、OGTT 2 h血糖(OGTT-GLU2h)、OGTT日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入组第1及第5周平均血糖水平(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以及新生儿体重、母体与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等指标.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GDM患者上述指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GDM患者上述指标与母体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结果 ①本组189例GDM患者入组第5周时,MBG、SDBG、MAGE、MODD、高血糖水平(≥7.8 mmol/L)时间及低血糖水平(≤3.3mmol/L)时间分别为(5.7±0.7) mmol/L、(1.1±0.4)mmoi/L、(2.4±0.9)mmol/L、(1.2±0.3)mmol/L、60 min/d (0~380 min/d)及0 min/d(0~270 min/d),均分别显著低于入组第1周时的(6.1±0.9)mmol/L、(1.3±0.4)mmol/L、(3.1±0.9)mmol/L、(1.5±0.4) mmol/L、100 min/d(0~760 min/d)及0 min/d (0~470 min/d),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197,P<0.001;x2=7.028,P<0.001;x2=7.691,P<0.001;x2=12.986,P<0.001;Z=-4.992,P<0.001;Z=-2.601,P=0.009).②本组189例GDM患者中,因自然流产(1例)及胎死宫内(2例),共计186例新生儿出生,出生体重为(3 345±508)kg.其中,母体不良妊娠结局包括:1例(0.5%)自然流产,2例(1.1%)胎死宫内,19例(10.1%)合并子痫前期,88例(46.6%)初次剖宫产,36例再次剖宫产(19.0%).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包括:1例(0.5%)产伤,20例(10.8%)巨大儿,48例(25.8%)大于胎龄儿,5例(2.7%)小于胎龄儿,26例(14.0%)合并低血糖,18例(9.7%)合并高胆红素血症,11例(5.9%)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共计92例(49.5%)新生儿发生不良妊娠结局.③GDM患者入组第1周的MBG及入组第5周的MAGE,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关系(b=104.709,P=0.013;b=87.804,P=0.035).④GDM患者入组第1周的MBG与初产妇,均为初次剖宫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28,95% CI:1.160~2.573,P=0.007;OR=5.208,95% CI:2.677~10.133,P=0.000).GDM患者入组第1周的MAGE与MBG,为大于或小于胎龄儿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32,95% CI:1.137~2.343,P=0.008;OR=1.992,95% CI:1.269~3.128,P=0.003).GDM患者入组第1周的MAGE、MBG及入组第5周的MAGE,均为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00,95% CI:1.107~2.925,P=0.018;OR=1.987,95% CI:1.038~3.803,P=0.038;OR=1.885,95% CI:1.063~3.341,P=0.030).GDM患者入组第1周的MAGE为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52,95% CI:1.050~2.008,P=0.024).结论 GDM患者血糖波动异常,可能导致母体及新生儿的不良妊娠结局,因此除了对GDM患者每天监测7次瞬时血糖水平外,还应同时监测其血糖波动情况.

  • 尿道下裂患儿家庭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尹艳桃;张薇;唐耘熳;杨琴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患儿家庭负担水平与社会支持水平,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偶遇抽样法,选择2014年1~12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318例尿道下裂患儿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尿道下裂患儿及家属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以及调查疾病导致家庭负担水平与社会支持水平常用的《家庭负担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本组尿道下裂患儿家庭负担得分和社会支持得分,并统计学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及其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本研究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18套,回收有效问卷318套,本次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家庭负担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结果显示,本组尿道下裂患儿家庭负担得分为(22.1±7.6)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7.1±4.6)分.本调查有关患儿家庭负担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的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呈负相关关系(r=-0.419,P=0.012).其中,家庭负担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关系(r=-0.513,P=0.004),与主观支持呈负相关关系(r=-0.498,P=0.032),与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关系(r=-0.632,P=0.008).结论 尿道下裂患儿家庭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其家庭负担越低.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尿道下裂患儿家庭的社会支持水平,减轻患儿的家庭负担.

  • 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与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效果的同期对照研究

    作者:余怡冰;林蓉;徐振东;陶怡怡;李海冰;刘志强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作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补充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4年6~12月于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分娩并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427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自愿选择的分娩镇痛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n=159,采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与对照组(n=268,采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本组427例产妇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级Ⅰ~Ⅱ级、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及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经阴道试产产妇.研究组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泵液为20 μg/mL瑞芬太尼,首次剂量为0.4 μg/kg,背景剂量为0.04 μg/(kg·min),患者自控镇痛(PCA)剂量为0.4 μg/kg,镇痛泵锁定时间为3 min.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选择L2~L3椎间隙正中入路硬膜外穿刺置管,泵液为0.3 μg/mL舒芬太尼+0.068%罗哌卡因,首次剂量为6~8 mL,背景剂量为6~8 mL,PCA剂量为5 mL,镇痛泵锁定时间为20 min.两组产妇娩出胎儿时,即刻抽取胎儿脐动脉(UA)血1 mL进行血气分析.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镇痛前,镇痛起效时,镇痛1、2及3h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生命体征指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Ramsay评分,两组镇痛起效时间,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情况,是否为产钳助产或转为剖宫产,新生儿出生1及5 min时Apgar评分,UA血气分析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产妇及其家属对分娩镇痛效果满意度评价.对两组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和分娩镇痛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两组产妇年龄、体重、身高、人体质量指数及孕龄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产妇镇痛前,镇痛起效时,镇痛1、2及3h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为(1.0±0.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7±1.9)min,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408,P=0.000).研究组产妇镇痛起效时Ramsay评分为(2.4±0.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0.4)分,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99,P=0.000);镇痛1h后,研究组产妇Ramsay评分为(2.3±0.4)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0.4)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10.722,P=0.000);两组产妇镇痛前、镇痛2及3h后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起效时,镇痛1、2及3h后,研究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1 h后,研究组VAS评分呈上升趋势,对照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相对稳定.④两组产妇阴道分娩率,总产程,第一、二及三产程时间,产钳助产率,转剖宫产率及催产素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呕吐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头晕发生率为22.0%(31/1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4/228),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35,P=0.000);研究组产妇下肢麻木发生率为0.7%(1/1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15/228),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7.236,P=0.007).⑤两组产妇所产新生儿出生1及5 min时Apgar评分、出生1 min时Apgar评分≤8分所占比例、UA血pH值及剩余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研究组及对照组产妇总满意率分别为94.3%(150/159)与95.1%(255/26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P=0.714).研究组及对照组产妇家属总满意率分别为95.0%(151/159)与96.3%(258/268),二者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0.42,P=0.518).结论 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起效快的优势.瑞芬太尼背景剂量为0.04 μg/(kg·min),PCA剂量为0.4 μg/kg分娩镇痛方式,对产妇及新生儿安全,虽然分娩镇痛效果不如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确切及稳定,但产妇及家属满意度较高.在加强产妇和胎儿持续监护下,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可作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有效补充.

  • 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运动减脂干预措施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琳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中影响女性激素分泌因素的增加,以及国内食品安全质量隐患的增多,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女性健康影响很大.PCOS不仅直接影响患者本身,所造成的不孕不育问题还直接涉及后代健康.探讨该病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手段,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证实,通过运动减脂等生活方式调整,予以长期干预,可对PCOS患者起到积极作用.目前临床对该病患者倡导从多方位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笔者拟就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运动减脂干预措施对该病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Smad4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海燕;郝敏

    Smad4作为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通路中的细胞内信使,越来越受到关注.众多研究发现,Smad4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起着抑癌基因的作用.Smad4蛋白在肿瘤中表达降低或缺失,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Smad4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低生存率及不良预后关系密切.随着研究的深入,Smad4有望成为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有价值的诊断与预后评估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笔者拟就Smad4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研究进展

    作者:胡婷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影响育龄期女性生殖和内分泌功能的疾病,临床上以高雄激素为临床或生化表现,以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肥胖等临床症状.PCOS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作用有关.笔者拟就该病相关病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以及对该病的诊断、处理及预防能力.

  •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甜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迅速发展,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得到较大提高.早产是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重要因素之一,加之早产儿可能合并低出生体重、围生期感染和动脉导管未闭等,以及进行机械通气与给氧治疗所致并发症,而使早产儿BPD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BPD早产儿的初次住院时间及BPD导致的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BPD早产儿,因此早产儿BPD已成为临床棘手的问题之一.笔者拟就目前早产儿BPD的研究进展,包括相关危险因素、早期预测生物学标志物及防治等进行综述.

  • 热休克蛋白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邱江南;杨一君

    热休克蛋白(HSP)是一组广泛存在于生物细胞中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分子.由于HSP在应激反应时表达增加,故又称为应激蛋白.目前研究结果发现,HSP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卵巢癌作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3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及耐药性与HSP也存在密切关系.笔者拟通过对HSP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化疗耐药性及治疗等方面的关系进行阐述,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依据.

  • 胎儿镜手术的麻醉研究进展

    作者:黄伟

    胎儿镜手术是临床开展为广泛的胎儿手术,其麻醉涉及母体和胎儿.因此,胎儿镜手术麻醉不同于一般的产科手术麻醉和儿科手术麻醉.妊娠期孕妇生理和解剖结构的改变、胎儿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等问题,给胎儿镜手术麻醉带来极大挑战.笔者拟就胎儿镜手术的母体及胎儿麻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胎儿镜手术麻醉提供参考.

  • 小头畸形的临床诊断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芳芳;罗蓉

    小头畸形是儿科常见的神经系统畸形,尤其在智力低下的儿童中更常见.迄今为止国内对小头畸形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复习国外相关文献,对小头畸形的临床诊断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诊断进行综述,旨在为小头畸形的临床诊治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过往及现状

    作者:夏恩兰

    宫腔镜应用于临床已有100多年历史.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宫腔镜手术微创、有效,在治疗不孕症、复发性流产、子宫畸形和其他宫腔疾病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常见的宫腔镜手术并发症为宫颈撕裂、体液超负荷与电解质紊乱、气体栓塞,以及子宫穿孔、出血、感染和继发于宫腔镜手术后的妊娠子宫破裂等.笔者回顾以往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引以为戒,探讨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以提高宫腔镜手术安全性.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的转阴对策

    作者:王永红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病变与宫颈癌发病及其治疗后复发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对HPV持续感染治疗尚缺乏明显有效的药物.常用的HPV清除手段包括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干扰素类药物治疗和中药制剂治疗等.大范围普及HPV疫苗注射用于HPV感染的一级预防,是减少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根本途径.开发治疗性HPV疫苗和其他有确切疗效的药物,包括中药制剂是治疗HPV持续感染的重要补充手段.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