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Pediatrics(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부유림상의학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1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62-322
  • 国内刊号: 1673-5250
  • 发行周期:
  • 邮发: 21000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孙激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成骨不全症一家系7例

    作者:赵炜;丁明辉;田文鹏

    患儿 女性,年龄为19个月,因“左腿胫骨骨折1 d”于2013-10-04入青岛市城阳古镇正骨医院治疗。病史采集:患儿12个月时因摔倒发生右腿胫骨骨裂,15个月时因滑倒发生右尺骨骨折。家族史:患儿母亲为篮巩膜,2~3岁时因摔倒发生上臂骨折,8~9岁时因跳绳发生足踝骨折,20岁时因摔倒致右手鹰嘴骨折;父亲正常;外曾祖母、外祖母、2位姨外祖母及其中1位姨外祖母之子均为篮巩膜,除该子外,其余4人均有骨折病史。全家族无听力异常及皮肤改变,牙龄发育正常。入院查体:体质量为9.2 kg,身高为76 cm,四肢短,智力发育正常,额骨宽且向前突出,枕骨向后突出,前囟已闭,头围为45 cm,头部左右径为15 cm,前后径为13 cm,双眼巩膜呈淡蓝色,听力正常,心、肺、腹查体(-),肌力、肌张力正常。辅助检查:X 射线摄片结果提示为左腿胫骨斜型骨折(图1)。ALP 为181 U/L (正常值为<500 U/L),血 Ca2+及 P3-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甲状旁腺激素、生长激素水平均正常。入院诊断:左腿胫骨骨折。入院后给予患儿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治疗,治疗7 d 后病情稳定出院,出院后2周复查 X 射线摄片结果示骨折处对位良好,出院后4个月骨折完全恢复。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患儿到青岛市市立医院门诊就诊,经采集病史并根据患儿及其家族特殊病史高度怀疑患儿为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 OI)。

  • 大龄儿童尼曼-匹克病1例

    作者:韩雪芹;周晨燕

    患者 男性,14岁3个月,因“发现血小板减少8+个月”于2013-08-29收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治疗。病史采集:患者于8+个月前在当地医院体检时发现 PLT 减少,外周血 PLT 计数为8.0×109/L,尚未伴出血表现,门诊予输注 PLT 制剂后PLT 计数恢复至正常,此后未进行复查及治疗。入院前7 d,因入学体检查血常规示 PLT 计数为15.0×109/L,遂收入本院。入院查体:无特殊面貌,全身无出血表现,脾脏因腹部脂肪层过厚触诊不清楚,脊柱及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步态平稳,智力、视力及听力正常,肌张力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结果示WBC 计数为8.3×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为6.2×109/L,Hb 水平为158 g/L,PLT 计数为15.0×109/L。血脂检查结果示 HDL 水平为0.65 mmol/L,其余指标正常。胸骨骨髓穿刺结果符合 PLT 减少骨髓象,粒/红倒置,见组织细胞吞噬血细胞现象,全血片检查可见海蓝组织细胞和尼曼-匹克细胞(图1)。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示脾脏肋间厚约为7.6 cm,肋下厚约为10.5 cm,其右缘达腹中线右侧约为4.6 cm,脾脏明显长大,胆囊结石。胸部 X 射线摄片结果未见异常。眼底检查结果未见樱桃红斑。入院诊断:尼曼-匹克病(Nimannn-Pick′s disease,NPD)。因脾大、脾功能亢进,经专业组讨论并完善基因检测后转入小儿外科行“脾脏切除活检术”。术后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镜下见脾大,脾红髓扩大、白髓存在,红髓中充满细胞质丰富、有多量细微空泡的组织细胞,另可见散在巨核细胞,淋巴结髓窦内也可见上述改变,切除脾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尼曼-匹克病的脾脏改变。家族基因检测示:①患者基因测序结果为:SMPD1基因外显子1发生c.4_7delC移码突变;SMPD1基因外显子2发生 c.995C > A (Pro332 His)错义突变(图2)。②其母亲基因测序结果为:SMPD1基因外显子1发生 c.4_7delC 移码突变。③其父亲及祖母基因测序结果为:SMPD1基因外显子2发生 c.995C>A (Pro332 His)错义突变。上述家族基因检测结果符合遗传学规律。患者入院后予预防出血、维生素 C、E 治疗,并输注辐照机采 PLT 补充 PLT,PLT 计数恢复至正常后出院。

  • 广州市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满意度的快速评价研究

    作者:曾晓琴;何少霞;肖青;明珉;龚桂芳;何全文;刘洪恩

    目的:探讨广州市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的育龄妇女对该项服务的满意度及提供检查服务人员对开展该项检查的认同感。方法采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法(LQAS),选择2013年9~12月,于广州市25家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定点服务机构中,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250名育龄妇女,25名医护人员及这些机构所在街、镇的25名计划生育管理人员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自行定制的服务满意度7项评价指标,包括方便性、全面性、解释交流、服务态度、服务技术、服务效率及总体满意情况,通过快速评价法(RAP),分析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的育龄妇女对该项服务的满意度及提供检查的服务人员对开展该项检查的认同感,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满意度与7项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上述25家机构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250名被调查育龄妇女获取免费孕前检查信息的早知晓途径前3位依次为“居委会工作者”42.8%(107/250),“宣传栏、折页”21.2%(53/250)及“朋友、家人”12.8%(32/250);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总体平均满意率为69.4%,满意率前3位指标依次为方便性82.0%(205/250),服务技术76.0%(190/250),解释交流74.0%(185/250);总体平均满意率主要与方便性、服务技术和解释交流3项指标呈正相关(r =0.625,0.335,0.248;P <0.01)。②50名提供检查的服务人员认同开展免费孕前检查的优势主要为“经费有保障”94.0%(47/50),障碍主要为“群众保健意识差”74.0%(37/50),推广免费孕前检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为“加大宣传,提高群众保健意识”76.0%(38/50)。结论广州市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满意度存在一定提升空间,应重视孕前检查的风险评估及咨询指导,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强化社会宣传,优化整合资源,以达到提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社会效益、实现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目的。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母、胎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紧张素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分析

    作者:巨容;胡旭红;徐若梅;郑毅;傅益永

    目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与正常孕妇外周血、脐带血和胎盘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管紧张素(Ang)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差异,为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分娩且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但无其他妊娠合并症的5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选择同期在同一家医院分娩的50例正常孕妇纳入对照组。在孕妇分娩时留取胎盘母、子面胎盘组织,母亲静脉血及新生儿脐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 TGF-β1、AngⅡ和 VEGF 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孕妇年龄、孕龄及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母亲静脉血、新生儿脐静脉血、胎盘母面及胎盘子面组织中 TGF-β1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而 AngⅡ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新生儿脐静脉血、胎盘母面及胎盘子面组织中 VEGF 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母亲静脉血 VEGF 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9,P >0.05)。结论TGF-β1、AngⅡ和 VEGF 表达水平的改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刘忠良;张晶卉;孙聪玲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于山东省鄄城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 ESES 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n=28)和对照组(n=28)。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15 mg/(kg·d),治疗3 d 后停药4 d,连续治疗3周,之后给予甲泼尼龙1.5~2.0 mg/(kg·d)晨起顿服给药方式,4周后逐渐减量,根据患儿情况总疗程为4~6个月。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及脑电图(EEG)改善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山东省鄄城县第二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年龄、性别、ESES 病程及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实验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略微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9,1.95;P >0.05);实验组患儿 EEG 改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7.79;P <0.01)。对照组未见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实验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消失。结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减少 ESES 患儿癫痫发作,同时可改善EEG 放电,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 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分析

    作者:李群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并具有完整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的108例 HSPN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分型和病理学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08例 HSPN 患儿中,临床分型系血尿合并蛋白尿患儿为39例(36.1%),肾病综合征型为28例(25.9%),孤立性蛋白尿为14例(13.0%),孤立性血尿为12例(11.1%),急性肾炎型为10例(9.3%),急进性肾炎型为4例(3.7%),慢性肾炎型为1例(0.9%)。108例 HSPN 患儿的病理学分级以Ⅱ级和Ⅲ级为主,分别为54例(50.0%)和43例(39.8%)。其中,血尿合并蛋白尿的病理学分级以Ⅱ级(26例,66.7%)和Ⅲ级(9例,23.1%)多见,而肾病综合征型的病理学分级以Ⅲ级多见(21例,75.0%)。孤立性血尿、孤立性蛋白尿、血尿合并蛋白尿、急性肾炎型4种临床类型的病理学分级比较,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24)。上述4种临床类型合并后患者的病理学分级中Ⅱ级和Ⅲ级发生率分别与肾病综合征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儿童 HSPN 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学损伤程度不完全一致。肾病综合征型的病理学改变相对较重。

  • 不同羊膜腔穿刺适应证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情况分析

    作者:赵晓曦;谷孝月;武艾宁;于荣鑫

    目的:分析不同羊膜腔穿刺适应证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及其遗传咨询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羊膜腔穿刺胎儿染色体检查的523例患者中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的5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分析不同羊膜腔穿刺适应证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结果520例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的患者中,异常核型检出率为4.42%(23/520)。高龄妊娠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发生率为1.45%(3/206),中孕期母体血清筛查高危患者为3.15%(7/222),胎儿超声结果异常患者为12.72%(7/55),夫妇一方系染色体平衡结构异常患者为66.67%(2/3),无创产前 DNA 检测示高危为80.00%(4/5),有染色体异常儿生育史患者为0(0/29)。23例检出异常核型胎儿中,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胎儿为19例(82.6%),染色体结构异常为4例(17.4%)。结论目前羊膜腔穿刺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较低。对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和无创产前 DNA 检测有助于提高羊膜腔穿刺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卫炜;王红;王建华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同类型 CSP 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北京军区总医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38例 CSP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超声检查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经阴道超声组(n=28,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组(n=10,接受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并分析不同类型 CSP 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北京军区总医院超声科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2008-2012年 CSP 年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②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100% vs 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CSP 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型示瘢痕处孕囊型 CSP 患者为17例(44.7%),包块型 CSP 为11例(28.9%),宫腔下段及瘢痕处孕囊型 CSP 为10例(26.3%)。结论CSP具有特征性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 CSP 的诊断优势明显,经阴道及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可使 CSP 病灶的检查更为全面。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儿童克罗恩病的诊断意义

    作者:翁志媛;肖雪;张又祥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儿童克罗恩病(CD)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3年5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就诊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 CD 的3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男性患儿为12例,女性为20例,年龄为7~15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观察病变肠管位置及内部回声、测量病变肠管厚度,对增厚的肠管改用高频探头,仔细观察肠管壁内部回声以及内部血流分布的变化情况,详细记录其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的32例 CD 患儿中,28例与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结果一致,诊断一致率为87.5%。其中,13例(40.63%)患儿在空肠或回肠形成包块,7例(21.88%)患儿伴升结肠病变,6例(18.75%)患儿肠腔可见多处狭窄,5例(15.63%)患儿从空肠至回肠均有病变,1例(3.13%)患儿肠腔可见1处狭窄。儿童 CD 所致肠管狭窄较重,好发于肠系膜缘,其近端明显扩张,黏膜增粗形成均匀一致的小充盈缺损影,表现为典型的假息肉状或“鹅卵石”样。结论儿童 CD 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具有特殊性改变,能为临床 CD 的诊断提供较准确的诊断依据,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 巨大儿的影响因素及其产前预测

    作者:黄懿;刘正平

    目的:探讨巨大儿的影响因素,为临床产前预测巨大儿及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于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0174例产妇中的429例分娩巨大儿(出生体质量≥4000 g)产妇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并纳入观察组(n=429);选择同期于本院住院分娩的429例分娩正常足月儿(出生体质量为2500~4000 g)产妇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n =429)。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分析2007-2012年本院巨大儿发生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产妇基本情况(年龄、身高、产次)、分娩前情况(分娩前末次宫高、腹围、妊娠图曲线异常)、体质量变化情况(孕龄为20孕周时体质量、孕期增重、分娩时体质量)、胎儿情况(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是否合并羊水量过多、妊娠期糖尿病(GDM)等]及分娩情况(分娩孕龄、分娩方式、新生儿 Apgar 评分结果异常)等因素。结果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07-2012年巨大儿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观察组产妇年龄、身高、分娩孕龄、产次、孕龄为20孕周时体质量、分娩时体质量、孕期增重、宫高、腹围、妊娠图异常曲线、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及合并羊水量过多和及 GDM 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所分娩男性新生儿发生巨大儿的风险是女性的1.84倍。观察组剖宫产率为69.5%,显著高于对照组(30.8%),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妇年龄、身高、体质量、分娩孕龄、产次、宫高、腹围、合并羊水量过多或(和)GDM是产前诊断巨大儿的影响因素。重视妊娠图曲线变化,结合超声检查对产前预测巨大儿及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有重要参考价值。

  •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许剑利;徐克惠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60例 PAT 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血小板减少组(妊娠期检查发现2次以上血小板计数<100×109/L)。选择同期在同一家医院分娩的60例正常孕妇纳入血小板正常组(血小板计数≥100×109/L)。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麻醉方式、产前凝血功能、产时出血量及所产新生儿出生时情况,并观察血小板减少组患者治疗情况、产后血小板恢复情况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孕妇年龄、分娩孕龄及初产妇与经产妇所占比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①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及剖宫产时麻醉方式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9.40,42.57;P <0.05)。血小板减少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并且其中剖宫产分娩者的麻醉方式以全身麻醉为主。血小板正常组分娩方式以阴道分娩为主,其中剖宫产分娩者的麻醉方式全部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②血小板减少组孕妇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时全身麻醉率均有随血小板减少程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χ2=3.11,P =0.04;χ2=17.51,P =0.00)。③两组孕妇产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和阴道分娩及剖宫产产时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1.61,0.42,0.93,1.58;P >0.05)。④两组孕妇所产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60,1.206;P >0.05)。⑤本组血小板减少组孕妇产前及产后未做特殊治疗,血小板计数短于产后24 h,长于产后3周恢复正常。结论PAT 患者产前及产后均不需特殊治疗,产后1~3周血小板计数可自行恢复正常。

  • 短暂吸入七氟烷用于小儿腰椎穿刺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熊雨美;洪燕;梁妤婷;李佩青;朱翠平;田航

    目的:观察短暂吸入七氟烷用于小儿腰椎穿刺术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拟行腰椎穿刺术的11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镇静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采用吸入七氟烷麻醉镇静的 S 组(n=58)和采用静脉输注地西泮镇静的 D 组(n=5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监测两组患儿生命体征,记录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总穿刺成功率,记录麻醉或镇静过程中体动反抗等不良反应。结果①S 组患儿 T2时刻心率显著增快,与本组 T1时刻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39,P <0.05);D 组患儿 T3、T4时刻心率显著增快,与本组 T1时刻心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 =8.80,6.82;P <0.05);两组患儿 T2、T3、T4时刻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09,-13.382,-12.733;P <0.01)。②D 组患儿 T3时刻的血氧饱和度(Sp O 2)较本组其他3个观察时刻明显下降,前者分别与后3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7.70,-7.74,-7.91;P <0.05)。两组患儿 T3时刻的 Sp O2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 =8.141;P <0.01)。③S 组58例患儿在局部麻醉及腰椎穿刺术过程中无一例发生体动反应,放弃操作患儿为1例(1.7%);D 组出现体动反应为40例(72.7%),放弃操作患儿为8例(14.5%)。④S 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总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6.2%和98.3%,而 D 组分别为65.5%和8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⑤S 组穿刺时间为(7.6±2.1)min,D 组为(16±8.7)min,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⑥S 组患儿吸入七氟烷后的入睡时间为(78.3±21.4)s,苏醒时间为(7.3±2.1)mm。结论短暂吸入七氟烷进行腰椎穿刺术的镇静,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总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少体动反应所致的潜在神经损伤。

  • 宫颈癌筛查工作评价指标的比较研究

    作者:韩历丽;赵同香;邓小红

    目的:探讨将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作为宫颈癌筛查工作质量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2092例北京市户籍新发宫颈癌患者(12~93岁)的临床病历资料(数据由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提供)以及从北京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获得的2008-2009年(宫颈癌第1个筛查周期)北京市所管辖18个区县进行宫颈癌筛查的728704例适龄妇女(25~64岁)的病历资料(其中确诊为宫颈癌患者为8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将2007-2010年北京市新发宫颈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与同期北京市宫颈癌筛查登记记录进行比对,追踪筛查中漏诊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宫颈癌发生率、病死率、筛查早期诊断率、检出率、参与率及晚期宫颈癌检出率等指标作为宫颈癌筛查工作评价指标的适用条件及可行性。结果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户籍新发宫颈癌患者中,有明确临床分期者为1663例(79.49%,1663/2092),其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为442例(26.58%,442/1663)。北京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中显示,2008-2009年间确诊为晚期宫颈癌的98例患者中,参加北京市宫颈癌筛查者为24例,其中,筛查时宫颈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但筛查后4~20个月内确诊为晚期宫颈癌患者为5例,且主要集中在4个区县。按照目前北京宫颈癌筛查主要采用的评价指标(筛查早期诊断率、癌前病变及癌检出率、筛查参与率),发生漏诊的4个区县的筛查效果排名位居18个区县前列。结论晚期宫颈癌发病数据与宫颈癌发生率、病死率、筛查早期诊断率、检出率、参与率等评价指标各有利弊,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较易获取,可作为评价开展宫颈癌筛查地区及岗位人员筛查工作质量的考核指标。

  • 宫颈肌瘤经阴道剔除术与经腹腔镜剔除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金娟;成九梅;金婧;李琳

    目的:探讨对要求保留子宫的宫颈肌瘤患者进行经阴道剔除术与经腹腔镜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住院治疗的72例单发宫颈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5.1±4.6)岁。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将其分为经阴道组(n=36)与经腹腔镜组(n=36),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5.6±4.5)岁与(34.2±4.8)岁;宫颈肌瘤大直径分别为(5.2±2.4)cm 与(4.9±2.6)cm;对其分别采取经阴道宫颈肌瘤剔除术与经腹腔镜宫颈肌瘤剔除术。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及住院天数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及肌瘤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29,0.5087;P >0.05)。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均无邻近器官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经腹腔镜组与经阴道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99.5±45.5)min 与(78.4±25.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0.1±88.5)mL 与(116.4±40.5)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318,2.0775;P <0.05)。经腹腔镜组与经阴道组患者的术后高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7682,P >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15.3±5.3)h 与(12.9±4.2)h,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分别为(3.4±2.5)d 与(2.2±1.2)d,住院天数分别为(5.2±1.8)d 与(4.4±1.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1294,2.5964,2.2188;P <0.05)。结论经阴道剔除术与经腹腔镜剔除术对治疗宫颈肌瘤均安全可行。二者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经阴道宫颈肌瘤剔除术较经腹腔镜剔除术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而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更短、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和住院天数亦更短,故更具微创意义。

  • 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出生早期呼吸困难的不同抗菌药物使用策略研究

    作者:夏斌;胡勇;李晋辉;伍金林

    目的探讨将抗菌药物使用策略,由临床风险评估策略转变为风险评估结合感染筛查及监测策略,对出生早期有呼吸困难的足月新生儿和晚期早产儿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1712例合并呼吸困难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n =776,住院时间为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及对照组(n=936,住院时间为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对照组新生儿仅按照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抗菌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则按照风险评估结合感染筛查及监测结果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对两组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再入院率、平均住院日及感染相关不良事件等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入院时年龄及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与家属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①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②两组患儿再入院率及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两组患儿医院获得性感染、感染性肺炎、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与感染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据风险评估结合感染筛查及监测结果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策略,可明显降低出生早期有呼吸困难足月新生儿和晚期早产儿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且不会对患儿产生不良影响。

  • 高龄不孕患者不同辅助生殖技术的胚胎发育情况及妊娠结局分析

    作者:梁琳;陈秀娟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高龄不孕患者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RT)后胚胎发育情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不孕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共计184个周期。按照年龄,将纳入患者分为3组:Ⅰ组(n =67,周期数为63,35岁≤年龄<37岁),Ⅱ组(n =60,周期数为55,37岁≤年龄<40岁),Ⅲ组(n=57,周期数为37,年龄≥40岁)。各组患者身高、体质指数、不孕年限及受孕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Ⅲ组接受 IVF-ET 和 ICSI 者的新鲜胚胎妊娠率较Ⅰ组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间接受 IVF-ET 和 ICSI 者的冷冻胚胎妊娠率及胚胎冷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Ⅲ组妊娠率与胚胎种植率均较Ⅰ组及Ⅱ组显著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Ⅱ组妊娠率较Ⅰ组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其胚胎种植率与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优质胚胎移植率、自然流产率及活婴出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相同 ART 下,3组间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年龄因素可影响高龄不孕患者胚胎着床及妊娠成功。

  • 不同促排卵方案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的疗效观察

    作者:秦晓虹;薛梅;徐凤玲;朱丹丹;钱金明

    目的:探讨克罗米酚(CC)、来曲唑(LE)以及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3种促排卵方案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临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因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发育不良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等原因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接受 IUI 治疗的98例不孕症患者(共计157个治疗周期)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促排卵药物,将其分别纳入 CC 组(n=36,共计60个治疗周期)、LE 组(n=34,共计55个治疗周期)和 HMG 组(n=28,共计42个治疗周期)。比较3组患者在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的优势卵泡数和大小、注射 hCG 日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多胎率、自然流产率及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泰州市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LE 组患者注射 hCG 日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 CC 组和 HMG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29,-6.256;P <0.05),CC 组和 HMG 组患者注射 hCG 日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4,P >0.05)。HMG 组患者在注射 hCG 日优势卵泡数与 CC组和 LE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7,-1.18;P <0.05),而 CC 组和 LE 组患者注射 hCG 日优势卵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704,P >0.05)。结论 LE 在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上优于 CC 和HMG,而 HMG 在促进卵泡发育方面优于 CC 和 LE。

  • 综合性物理疗法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丁平;张于凤;王甜甜

    目的:探讨综合性物理疗法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荆州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24例抽动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4,采用经颅磁治疗仪联合小脑刺激仪及磁珠贴耳穴的综合性物理疗法治疗),对照组(n=60,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接受不同疗法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荆州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和疾病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9%(62/64),显著高于对照组85.0%(51/60);观察组治疗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为(28.0±11.7)分,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分为(2.5±0.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8±12.3)分与(3.1±0.6)分,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颅磁治疗仪联合小脑刺激仪及磁珠贴耳穴综合性物理疗法,可明显改善儿童抽动症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妇产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及管理策略

    作者:王敬民;邹辉;时畅;郑军;于虹;石红

    目的:探讨妇产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及管理策略。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的31372受检者中TCT 结果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级别的18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 TCT 结果为 ASC-US 及以上级别者经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分流,对有宫颈癌高危因素者进行阴道镜或宫颈锥切术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2010-2012年接受 TCT 检查的患者数和异常宫颈涂片患者数均呈逐年增加趋势。②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的 HR-HPV(+)检出率较ASC-US患者明显升高,前二者分别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 LSIL 与 HSIL 患者的 HR-HPV(+)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6,P >0.05)。③HR-HPV(+)患者的 CINⅡ及以上级别病变检出率随着 TCT 细胞学级别上升而增高,而 ASC-US,LSIL,HSIL 患者的该检出率分别为28.2%,38.2%,68.3%,三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④ HR-HPV(+)患者的 CINⅡ及以上级别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 HR-HPV(-)患者,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 HR-HPV(-)患者与未检测 HPV 患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宫颈 TCT 检查结合 HR-H PV 基因检测是筛查早期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建立、健全妇产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规范化流程,重视对 ASC-US 及以上级别患者的干预,以及 HR-HPV 检测在 ASC-US 中的分流作用,是门诊宫颈病变筛查的工作重点,可降低宫颈癌发生率。

  • 先天性心脏病的无创性影像学诊断进展

    作者:黄国英;马晓静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不仅是主要的儿童心脏疾病,而且随着诊治技术的进步,先天性心脏病的成年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影像学诊断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评估、治疗和随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该病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近年,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学诊断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长期以来,无创性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Echo)应用于几乎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如果诊断明确,则可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果诊断不明确,则应进行心导管造影检查。然而,心导管造影检查时,需要对患者采取麻醉措施,操作时可能损伤血管,并可能带来辐射损伤。近年,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CMR )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创伤性的心导管造影检查,使先天性心脏病的无创伤性诊断更加趋于完善[1]。因此,在这样一个“大影像”时代,如何根据各种影像学诊断工具的利弊,扬长避短,针对不同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个体化诊断,是目前临床医师与影像科学医师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 Echo、CMR 和 CT 等无创性影像学诊断方法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旨在为临床提供优化的诊断策略。

  • 动脉导管支架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龚方戚;汪伟

    动脉导管依赖的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是指患儿生存必须依赖于各种体肺分流,尤其依赖动脉导管的开放才能维持适合的体循环及肺循环,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改善肺或体循环低流量,低氧饱和度和发绀等情况的一类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上根据先天性心脏病病理生理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3类。①依赖动脉导管的肺循环先天性心脏病:通常具有右心系统梗阻或右向左分流病变,临床上多表现为皮肤严重青紫,其代表疾病如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 )的严重类型,伴有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 )的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rtery atresia,PA),室间隔完整(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 IVS )的重度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stenosis,PS )或 PA[1],三尖瓣下移(Ebstein)畸形伴重度 PS 或 PA;②依赖动脉导管的体循环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上患儿可出现明显低血压、休克或循环衰竭等表现。其中包括多种左心系统梗阻疾病,如左室发育不良综合征(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HLHS )[2],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 )或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 COA),主动脉弓离断(interruption of aortic arch, IAA)或其他伴有左心系统梗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③其他动脉导管依赖先天性心脏病:主要为心房及心室水平无足够分流的完全大动脉转位(transposition of great arteries,TGA)和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return,TAPVR)。

  • 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舒强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是严重危及患儿生命的先天性出生缺陷,若不及时治疗,相当一部分患儿可因严重缺氧、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及反复肺部感染等原因在婴幼儿期死亡。目前对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笔者拟就临床对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观念和治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整合,旨在为临床对该病的外科治疗提供参考。

  • 小儿(普)胸外科临床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作者:刘文英

    小儿(普)胸外科医师面对的多为先天性疾病,这类疾病一般种类较多,但单病种病例数却较少。各种先天性畸形表现各异,甚至有些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师终其一生也很难遇见。在成年人胸外科比较常见而且病例数较集中的疾病为肿瘤,但食管癌、肺癌等疾病在儿童中发生却非常罕见。此外,小儿(普)胸外科的发展也面临许多基础问题的挑战,如疾病的治疗受医学发展水平、患儿家庭经济状况、医疗保险体制及社会医学伦理,甚至对患儿性别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便是小儿(普)胸外科必须面对的与成年人胸外科截然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加大对小儿(普)胸外科的普及力度,让小儿(普)胸外科从业医师接受专业培训,使更多医师掌握与认识小儿(普)胸外科的特点,以提高对专科疾病的诊治水平。

  • 早产儿产房复苏用氧的相关问题

    作者:李晋辉(综述);伍金林(审校)

    在我国,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窒息发生率较高。近年高氧血症对新生儿的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产房复苏中如何合理用氧的观点亦发生了巨大改变。目前多数研究资料及相关指南仅局限于足月儿产房复苏中如何合理用氧,将足月儿研究的结论应用于早产儿并不适合。早产儿产房复苏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对提高窒息早产儿存活率和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有极大帮助。将早产儿窒息复苏用氧治疗中新的研究成果进行及时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

  • 孕期运动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伟珍;梁丽霞;何青;谢玉珍;邓燕红(综述);李映桃(审校)

    孕妇孕期的营养代谢和生理改变,可影响孕妇体质量及运动能力。孕期适度运动对母、胎健康有利,但所有孕妇运动前需征询医师意见以排除运动禁忌证,并按照医师推荐的孕期运动形式、时间和强度实施。本文对孕期运动的必要性及特点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制定合理、安全的孕期运动方案提供指导。

  • 我国儿童孤独症药物治疗的现状分析

    作者:赵应华;魏玲;刘世林

    儿童孤独症是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一种严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该病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的三联征为临床特点,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感知觉障碍和情绪、情感异常等表现,常预后不良。儿童孤独症主要采用综合性治疗,包括特殊教育训练、行为矫正、辅助性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该病尚无特异性药物治疗方案,目前采用的治疗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剂和儿童注意缺陷及多动障碍治疗药物等。上述药物主要针对患儿的伴随精神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从而提高患儿生存质量。笔者通过归纳我国儿童孤独症的治疗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和应用疗效,旨在为进一步探索儿童孤独症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第10卷题录索引

    作者:

  • 热烈祝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放射科周世英教授从医执教50周年

    作者:

    周世英教授1964年8月毕业于四川医学院医学系,先后在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华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放射科从事放射学诊断工作,迄今已达50年整,主要从事泌尿生殖系统及儿科放射学诊断、教学和科研工作。

  • 2015年《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策划组稿选题计划

    作者:

    第11卷,第1期:儿科少见、罕见疾病研究;新生儿疾病及救治。专家述评栏目稿件撰写:母得志教授,封志纯教授,岳少杰教授(同时组织该领域稿件)第11卷,第2期:宫颈癌诊治专辑等。

  •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

    作者:

    为提升学术影响力,实现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和效果的大化,《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正式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您只需登陆微信,查找微信号“zhfyzz”或公众号“妇幼临床医学杂志”,添加“关注”后,即可成为本刊的微信平台用户。添加《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将及时收到本刊定期发布的妇幼前沿学术进展和权威专家指南解读,还可获取本刊动态信息、学术会议通知、投稿或查询稿件进度,实现作者、编者及读者的信息互动。欢迎各位读者、作者及审稿专家关注。

  • 2015年《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征订启事

    作者: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承办的及时报道国内外妇幼医学领域新技术、知识和进展的国家级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内以多媒体光盘与纸质导读同时发行的少数几份刊物之一。本刊信息量大、图文声像并茂,具有很强的互动性。继续教育园地为本刊特色栏目,每期由妇幼界知名专家进行约60 min 的视频讲座或经典手术演示。

  •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5年重点号安排

    作者:

    2015年1期:输血及血液免疫学研究2015年2期:血液安全性评价2015年3期: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与耐药机制2015年4期:淋巴细胞白血病研究进展2015年5期: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2015年6期: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5年征订及征稿启事

    作者: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于1978年9月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输血及血液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别输血及血液学基础及临床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CN 51-1693/R;ISSN 1673-419X;CODEN GSJXA2;广告经营许可证:川工商5100004001009。

  •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简介

    作者: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承办的妇幼医学实用性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内以多媒体光盘与纸质导读同时发行的少数几份刊物之一。杂志编辑部设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内,母得志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担任总编辑。

  • 2015年《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

    作者: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ISSN 1673-5250CN 11-9273/R ,邮发代号为62-322)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承办的妇幼医学专业学术期刊。2007年6月至今,连续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同时被《2013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美国《化学文摘》(CA)、“四川省医药卫生学术期刊 A类一览表”和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等收录。2010年本刊荣获中华医学会第24届常务理事会“优秀连续型电子出版物奖”,2011年4月被纳入《“十二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20号》。2013年及2014年,本刊连续荣获“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优秀期刊奖。”

  • 妇科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治

    作者:郄明蓉;段瑞岐

    血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全球疾病。当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结形成血块或血栓堵塞血管时,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VTE 是妇产科盆腔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根据临床表现形式,可将 VTE分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而DVT 是导致 PTE 发生的重要原因。血栓形成后,如果脱落,可通过血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PTE。一旦发生 PTE,病情凶险、进展极快,若未及时识别及采取溶栓治疗措施,则会错失抢救时机而导致患者死亡。近年国内外妇科盆腔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呈明显增高趋势。国内文献报道的静脉血栓形成患病率各异[1-2],西方国家该病的患病率可高达11%~29%[3],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的 PTE 已成为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主要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本研究针对目前妇科术后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病因及其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我国相关临床指南,整合妇科术后对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具体诊断流程,旨在对 DVT 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进而达到预防PTE 发生的目的,并采用综合措施有效防治妇科术后DVT,为临床诊治该病的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解读

    作者:林立;李昌崇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 )是全球导致儿童死亡的重要病因[1],不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2],而且消耗巨大医疗资源[3],因此有必要规范临床对儿童 CAP 的诊断和治疗。2006年10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了我国首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4-5],该指南为我国儿童 CAP 的规范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由于儿童 CAP 的病原体发生变迁,细菌病原对抗菌药物耐药率不断上升,医学界对肺炎并发症的认识不断深入等原因,在儿童 CAP 的诊疗和预防中涌现出诸多新问题、新进展,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6-7](以下简称《2013指南》)应运而生,并分为上、下部分别刊载于《中华儿科杂志》2013年第10,11期。笔者拟结合《2013指南》,就儿童 CAP 病原学、临床特征、严重度评估、放射学诊断评估、实验室检查、临床治疗及特异性预防等内容进行解读如下。

  • 儿童过敏性紫癜诊疗指南解读

    作者:黎书;王峥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时期常见血管炎之一,多发于学龄期儿童,临床特征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损害为主。 HSP 多发于寒冷季节, HSP 患者中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史者达30%~50%,可为病毒及细菌等感染。HSP 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该病可能与感染、疫苗接种、食物和药物及遗传等因素有关。HSP 主要发病机制可能为 IgA1分子糖基化异常及清除障碍,沉积于小血管壁引起自身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免疫学组于2013年制定并发布《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诊疗建议》[2](以下简称为“诊疗建议”),首次从循证医学角度为国内儿科医师对 HSP 的临床诊疗提供了依据和参考,而此前对儿童 HSP 诊疗在国内外均缺乏统一标准与临床指南,已有的指南均仅仅为针对紫癜性肾炎(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诊断与治疗[3-4]。笔者拟结合文献回顾及临床实践,对“诊疗建议”进行相关解读如下。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