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Pediatrics(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부유림상의학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1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62-322
  • 国内刊号: 1673-5250
  • 发行周期:
  • 邮发: 21000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孙激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宫腔镜下宫腔黏连分离术后预防再次黏连的3种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楚光华;刘晨;胡春艳;王伟强;张俊霄;闫坤;贾亮;白欣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宫腔黏连分离术(TCRA)后,预防再次黏连的3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采用宫腔镜检查被诊断为宫腔黏连(IUA),并且需收治入院进行TCRA治疗的4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法,将495例患者随机分为A、B及C组.对A组患者(n=180)术后于宫腔内放置支撑球囊联合可吸收防黏连填充隔离材料,B组患者(n=168)术后于宫腔内仅放置支撑球囊,C组患者(n=147)术后于宫腔内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并且3组患者均于TCRA后接受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修复子宫内膜.于TCRA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在第3个月复查时,进行宫腔镜检查,然后根据1988年美国生育协会(AFS)关于宫腔镜检查及患者临床表现对IUA的评分标准及程度判断,对3组患者IUA情况再次进行评分,包括IUA范围、黏连类型、月经情况各项评分及3者的总分,以评价疗效.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以下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①对3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AFS对IUA的评分总分,以及各项得分进行比较;②对3组患者术后第3个月随访时的治疗有效率、AFS对IUA的评分总分,以及各项得分进行比较.在本研究实施前,均与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3组IUA患者TCRA前一般情况,包括年龄、人体质量指数(BMI)、人工终止妊娠术/刮宫术次数,术前AFS对IUA的评分总分及IUA范围、黏连类型及月经情况各项得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第3个月随访时,A组IUA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3%(159/180),高于C组的60.5%(89/147),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00,P<0.001).③术后第3个月时,A组AFS对IUA的评分中,月经情况得分显著低于C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项目得分,包括IUA范围得分、黏连类型得分,以及AFS对IUA的评分总分比较,A组分别较B、C组低,B组较C组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采取的3种预防再次IUA的方法中,TCRA后宫腔内放置支撑球囊联合可吸收防黏连填充隔离材料,较术后宫腔内仅放置支撑球囊或放置IUD的效果更好.

  • AMP-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调控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神经元凋亡机制

    作者:李德渊;王杨;罗黎力;乔莉娜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的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转录因子FOXO3a及凋亡蛋白活化型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C3)表达水平变化,探讨抑制AMPK/FOXO3a信号通路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64只7 d龄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缺氧缺血组(HI组)、假手术组(sham组)、AMPK特异性抑制剂Compound C干预组(干预组)、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组(对照组),每组SD大鼠各为16只.建模方法:对HI组SD大鼠在乙醚麻醉下进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采用氧、氮混合气体(8% O2、92% N2)缺氧处理2.5 h;对sham组SD大鼠仅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不结扎,不进行缺氧处理;对干预组和对照组SD大鼠分别于右侧脑室内注射等量Compound C和DMSO,30 min后,采用氧、氮混合气体(8% O2、92% N2)进行缺氧处理.分别于建模24 h后处死4组SD大鼠,取大脑皮质,采用Western印迹法定量检测各组SD大鼠模型大脑皮质的AMPK蛋白、p-AMPKα蛋白、总FOXO3a蛋白、细胞核FOXO3a蛋白、细胞质FOXO3a蛋白及CC3表达水平;应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检测凋亡神经元细胞.结果 ①与sham组相比,HI组及对照组SD大鼠模型大脑皮质的AMPK蛋白水平与总FOXO3a蛋白水平均无显著变化,并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AMPKα蛋白水平及细胞核FOXO3a蛋白水平均显著增高,细胞质FOXO3a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CC3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HI组及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SD大鼠模型大脑皮质p-AMPKα蛋白水平及细胞核FOXO3a蛋白水平显著降低,细胞质FOXO3a蛋白水平显著增高,凋亡蛋白CC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与sham组相比,HI组及对照组SD大鼠模型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凋亡水平(TUNEL呈阳性细胞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SD大鼠模型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凋亡水平,较HI组及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大鼠发生HIBD损伤时,AMPK发生磷酸化,活性增高;而抑制AMPK活性,可抑制FOXO3a核转位,下调凋亡蛋白CC3表达水平,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

  • 宫腔镜及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疗效分析

    作者:魏艳;罗剑儒;石钢;夏艳梅

    目的 探讨宫腔镜及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通过超声和(或)宫腔镜检查确诊为PCSD,并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PCS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这50例PCSD患者接受修补手术的方式,将其分别纳入宫腔镜组(n=18,宫腔镜下PCSD修补术)与联合治疗组(n=32,宫、腹腔镜下联合PCSD修补术).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PCSD修复情况和月经周期改善情况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的年龄、剖宫产术分娩次数、月经期时间及术前PCSD深度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①宫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或短于联合治疗组患者,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06、-10.525、-10.437,P<0.001).②本研究50例PCSD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修补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时,宫腔镜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月经期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8.9%(16/18)与87.5%(28/3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1,P=0.885).宫腔镜组与联合治疗组患者PCSD修复有效率分别为94.4%(17/18)与93.8%(30/32),二者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P=0.921).结论 宫腔镜下PCSD修补术及宫、腹腔镜下联合PCSD修补术,均可有效改善PCSD患者月经期延长症状,并有效修补PCSD.对于PCSD患者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为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

  • 不同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李雪丽;许琳;吕芳;潘宇;张晓梅

    目的 探讨2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于接受冻融胚胎移植(FET)受试者的临床妊娠结局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苏北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施行FET的947个周期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自然周期子宫内膜准备方案的501个FET周期,纳入自然周期组,采用人工周期子宫内膜准备方案的446个FET周期,纳入人工周期组.回顾性分析2组受试者临床病历资料,统计学比较2组FET周期一般临床资料、临床妊娠结局及不同年龄受试者的临床妊娠率差异.结果 ①2组FET周期的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不孕年限、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基础雌激素及孕激素浓度、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及促黄体激素(LH)水平,以及移植胚胎数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FET周期临床妊娠结局,包括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及活产率分别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FET周期年龄≤30岁及>30~35岁受试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然周期组年龄>35~40岁受试者的临床妊娠率,较人工周期组高,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1,P=0.025).结论 自然周期和人工周期2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FET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对于年龄>35~40岁女性施行FET,选择自然周期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可能优于人工周期.

  • CO2激光治疗有症状宫颈糜烂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作者:李媛媛;李雪丽;张晓梅

    目的 探讨CO2激光治疗有症状宫颈糜烂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5年1至12月,在扬州市妇幼保健院采用CO2激光治疗的宫颈糜烂合并HR-HPV感染,并且伴临床症状或体征的48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学分析轻、中度有症状宫颈糜烂合并HR-HPV感染患者与重度有症状宫颈糜烂合并HR-HPV感染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了解48例患者经CO2激光治疗后的人乳头瘤病毒(HPV)转阴率.结果 CO2激光治疗后,27例轻、中度有症状宫颈糜烂合并HR-HPV感染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3%(26/27),21例重度有症状宫颈糜烂合并HR-HPV感染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5%(19/2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0,P=0.823).48例患者术后3~6个月复查HPV-DNA,其中45例为HPV呈阴性,3例仍然呈阳性,术后HPV转阴率为93.8%(45/48).结论 CO2激光治疗是临床治疗有症状宫颈糜烂合并HR-HPV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

  •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临床特点并文献分析

    作者:王彦云;孙云;蒋涛

    目的 探讨1例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OTCD)患儿的临床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9月13日,因"间歇性呕吐7 d,抽搐1 d"于南京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救治的1例10月龄OTCD男性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其临床病历资料,主要包括新生儿期串联质谱(MS/MS)检测结果、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检索万方、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中关于OTCD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OTCD的临床特点.结果 ①病史采集结果:本例患儿出生72 h常规进行MS/MS检测的结果显示,瓜氨酸正常;10月龄时,其临床表现为呕吐、嗜睡及抽搐,血氨>200 μmol/L,MS/MS检测结果为正常,尿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结果提示大量乳清酸和尿嘧啶,应用Ion Torrent半导体测序技术,明确其致病位点为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TC)基因c.386G>A(p.Arg129His),患儿母亲携带c.386G>A(p.Arg129His)突变.对患儿采取低蛋白饮食,精氨酸及苯甲酸钠降血氨等治疗,效果欠佳,并于入院后第20天,家属放弃抢救后死亡.②文献检索结果:在本研究检索条件下,共检索到10篇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有关OTCD的国内文献,共计纳入12例OTCD患者,以及国外文献5篇,共计纳入5例OTCD患者.其临床特点均显示,OTCD临床表现主要为非特异性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症状,41.2%(7/17)患者血液样本中瓜氨酸降低,94.1%(16/17)患者尿液样本中乳清酸和尿嘧啶增高,35.3%(6/17)患者进行了OTC基因外显子测序,均发现突变位点,患者病死率高,预后较差.结论 OTCD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依靠MS/MS、尿GC/MS检测,以及基因检测(OTCD诊断金标准),进行诊断.OTCD患者病死率高,预后差,迄今临床对其尚无标准治疗方案,临床医师需提高对OTCD的认识和诊断、治疗水平.

  • 中、高危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功能分析

    作者:姚丽平;蒙丹华;潘新年;李燕;沈开颜;闭宏娟;韦秋芬;谭伟;经连芳

    目的 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 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在中、高危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至2015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2例中、高危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血清间接胆红素(UCB)水平,将其分为A 组(血清UCB水平≤342 μmol /L,n=32) ,B组(342 μmol/L<血清UCB水平≤427 μmol/L,n=37)和C 组(血清UCB水平>427 μmol /L,n=83).对3组患儿进行aEEG和BAEP测定.统计学比较和分析3组患儿aEEG及BAEP测定结果.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 ① 3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性别构成比、胎龄、出生体重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152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接受床旁aEEG监测,aEEG正常者为75例(49.3%),异常为77例(50.7%).3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aEEG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74,P<0.05).③152例患儿中,120例患儿完成BAEP检查,结果显示Ⅴ波正常者为90例(75.0%),异常为30例(25.0%).3组患儿BAEP Ⅴ波反应阈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73,P<0.05).④ aEEG与BAEP Ⅴ波反应阈异常程度比较呈正相关关系(r=0.357,P<0.01).⑤152例患儿中,33例为急性胆红素脑病,3例(9.09%)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25 mg/dL,另30例(90.9%)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25 mg/dL.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与BAEP异常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549,P<0.01).结论 中、高危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早期进行aEEG和BAEP 检测,可早期识别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其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风险.

  • 超声引导下联合用药精准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分析

    作者:孔德姣;董晓秋;戚云峰;张立维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联合用药精准治疗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收超声引导下联合用药精准治疗的20例CSP患者为研究对象.CSP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采用"三步治疗法"进行精准的介入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病灶体积、病灶周边血流分级等指标.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征得患者本人的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治疗后CSP患者血清β-hCG水平持续下降,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为(39.8±10.5) d,治疗前血清β-hCG水平和治疗后第7、14、21、28、35天血清β-hCG水平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0,P<0.001).②治疗后病灶体积呈持续下降趋势,病灶消失时间中位数为31 d,治疗前病灶体积和治疗后第7、14、21、28、35天时病灶体积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0,P<0.001).③治疗后病灶周边血流分级持续下降.CSP患者治疗后病灶周边血流分级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P<0.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联合用药精准治疗CSP可有效杀死胚胎,加快血清β-hCG水平下降速率,促进病灶快速吸收,是值得推广应用的简便、适用的新技术.

  • 新生儿低血糖的产科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敏;张璐;石芳鑫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产科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出生并于生后30 min内检测血糖水平并且确诊为新生儿低血糖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并纳入病例组.采用系统抽样法,随机抽取同期在本院出生并且血糖水平处于正常参考值范围的92例新生儿为对照组.对2组新生儿低血糖患儿的母亲年龄、孕次、产次、孕前人体质量指数(BMI)、妊娠合并和(或)并发症、分娩方式,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及是否为早产儿、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LBWI)、大于胎龄(LGA)儿、小于胎龄(SGA)儿、双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上述新生儿低血糖的产科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 结果 ① 2组新生儿胎龄、生后30 min血糖水平及早产儿、LBWI发生率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81、-19.907,χ2=8.725、5.545;P<0.05).2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性别构成比及巨大儿、SGA儿、LGA儿发生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516、1.815、1.512,P>0.05).② 病例组92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中,83例(90.2%)无临床症状表现,仅9例(9.8%)有临床症状表现,但临床症状均不典型.③病例组患儿母亲孕前BMI及孕前超重或肥胖构成比均高于对照组[(23.9±4.5)kg/m2 vs (21.5±2.7) kg/m2, 45.7% vs 12.0%],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45,χ2=25.468;P<0.05),但2组患儿母亲的年龄、孕次、产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83,Z=-0.492、-0.603;P>0.05).④ 2组新生儿母亲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及剖宫产分娩率、择期剖宫产分娩率分别比较(40.2% vs 12.0%, 32.6% vs 6.5%, 94.6% vs 52.2%, 63.2% vs 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54、19.892、42.307、5.819,P<0.05),但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宫内窘迫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前超重或肥胖、妊娠合并糖尿病、剖宫产分娩、早产儿,均为新生儿低血糖的产科危险因素(OR=3.355、3.368、9.174、4.981,95%CI:1.416~7.950、1.369~8.286、3.142~26.787、1.187~20.898;P<0.05).结论 孕前控制体重,孕期规范管理糖尿病及高血压等疾病,减少产科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术前禁食时间,术前积极补液,对降低及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 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及影响因素

    作者:严瑾;王亭婷;朱晓童;孔祥;郑英

    目的 探讨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江苏省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孕妇中,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的45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本研究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孕期体重增长情况调查表》,对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情况进行调查.对孕前体重过低、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孕妇孕期体重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458例孕妇孕期平均体重增长(15.6±4.5) kg,孕期体重增长过多(EGWG)发生率为41.5%(190/458);孕前体重过低、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孕妇的分娩孕龄及孕期体重增长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4种不同孕前人体质量指数(BMI)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情况构成比比较,差异却有统计学意义(χ2=61.436,P<0.001),孕前体重过低及正常体重孕妇,孕期以符合体重增长为主(分别占53.3%及54.2%),而孕前超重及肥胖孕妇,孕期则以EGWG为主(分别占72.2%及83.3%).②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孕期体重增长值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孕次、孕前BMI、产次、家庭月收入、居住地、学历及年龄;随孕妇居住地在城市、孕次增加及年龄增大,孕期体重增长值越大;而随学历、家庭月收入、孕前BMI及产次增高或增加,孕期体重增长值越小(均为P<0.001).包含这7个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09,建立的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F=7 582,P<0.001).结论 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受孕次、孕前BMI、产次、家庭月收入、居住地、学历及年龄影响.

  • 腹腔镜检查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对于慢性盆腔痛的近期及远期总体疗效

    作者:杨树环;王志毅

    目的 探讨腹腔镜检查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对于慢性盆腔痛(CPP)的近期(治疗结束第6个月时)及远期(治疗结束1年时)总体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住院治疗的临床确诊为CPP,并符合本研究纳入与排除标准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这80例CPP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35岁组(n=14)、>35~45岁组(n=21)、>45~55岁组(n=38)、>55岁组(n=7).同时,根据其腹腔镜下检查的不同病理学类型结果,将其再分为正常盆腔组(n=10)、慢性盆腔炎组(n=16)、盆腔黏连组(n=26)及盆腔淤血组(n=28).以上疾病类型在同一位患者中若有交叉,则以病理学类型结果严重者,将该例患者纳入相应疾病组.分别对腹腔镜检查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不同病理学类型组、不同年龄组CCP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腹腔镜检查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对不同病理学类型组、不同年龄组CCP患者的近期与远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6.3%(77/80) 与92.5%(74/80), 93.8%(75/80) 与91.3%(73/80),总有效率均>91%.不同病理学类型组及不同年龄组CCP患者的近期与远期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P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复杂,目前临床对CPP的治疗方法尚不统一.采用腹腔镜检查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CPP,其治疗的近期及远期总有效率均较高.

  •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单胎头位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张利平;李华;李引弟;王娟;黄娟娟;晋雅凌;黑江荣

    目的 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单胎头位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1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分娩,并要求使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102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同期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分娩,但未使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102例单胎头位初产妇纳入对照组.对研究组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时,采用连续硬膜外注射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未采用任何镇痛措施,若2组单胎头位初产妇中转剖宫产术分娩,则按照硬膜外麻醉处理.统计学比较2组单胎头位初产妇规律性宫缩时子宫颈扩张度、第一及第二产程时间、《数字评价量表(NSR)》评分、胎膜破裂情况、催产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出生后1、5 min时Apgar评分等指标.2组单胎头位初产妇的年龄、体重、孕龄和身高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①研究组单胎头位初产妇第一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P=0.003);2组单胎头位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和规律性宫缩时宫口扩张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单胎头位初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实施30 min时,NSR评分和疼痛程度分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规律性宫缩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5,P=0.021;χ2=8.84,P=0.012).②研究组单胎头位初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术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13.60,P<0.001).2组单胎头位初产妇产钳助产率、催产素使用率和胎膜破裂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单胎头位初产妇分娩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及出生后1、5 min时Apgar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可降低单胎头位初产妇分娩疼痛程度和剖宫产术分娩率,缩短第一产程,未导致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 早孕期妇女日后母乳喂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游华轩;罗碧如

    目的 探讨早孕期妇女日后母乳喂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母乳喂养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6月,于成都市某三甲医院产科门诊建卡的576例早孕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早孕期妇女日后母乳喂养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受试者进行调查.该调查问卷包含早孕期妇女的一般人口学资料(18个条目)、乳房情况(4个条目)、日后母乳喂养意愿(26个条目)等3个部分,共计48个条目.对所有受试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乳房情况及日后母乳喂养意愿进行统计学描述,对早孕期妇女日后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①本研究共计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0%.②这576例早孕期妇女中,97.4%(561/576)孕妇日后愿意进行母乳喂养,90.6%(522/576)孕妇有信心进行母乳喂养,74.0%(427/576)孕妇了解母乳喂养益处,43.9%(253/576)孕妇了解非母乳喂养危害,82.8%(477/576)孕妇表示需要母乳喂养指导.90.3%(520/576)早孕期妇女乳房外形正常,其中,日后愿意进行母乳喂养的早孕期妇女所占比例为98.1%(510/520);76.7%(442/576)早孕期妇女乳头类型正常,其中,日后愿意进行母乳喂养的早孕期妇女所占比例为98.9%(437/442).不同乳房外形、乳头类型早孕期妇女日后愿意进行母乳喂养的比例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78,P=0.002;x2=16.25,P<0.001).③早孕期妇女日后母乳喂养意愿影响因素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房外形、乳头类型及了解或部分了解非母乳喂养危害,均为早孕期妇女日后母乳喂养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OR=3.544,95%CI:1.028~12.218,P=0.045;OR=5.858,95%CI:1.858~18.477,P=0.003;OR=0.062,95%CI:0.014~0.269,P<0.001;OR=0.900,95%CI:0.025~0.322,P<0.001).结论 早孕期妇女日后母乳喂养意愿较好,接受母乳喂养指导需求大,其日后母乳喂养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为乳房外形、乳头类型及了解或部分了解非母乳喂养危害.临床应加强对早孕期妇女进行日后母乳喂养相关健康教育,将乳房偏小及乳头扁平,甚至凹陷的早孕期妇女,纳入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将非母乳喂养危害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 孕妇孕期体重控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伟珍;李映桃;李湘元;李兆生;王振宇;黄蓓

    孕妇孕期体重增长(GWG)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GWG超标或者不足都可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子代健康.美国医学研究所(IOM)建议根据孕妇孕前BMI确定GWG,制定个体化的方案,主要包括健康教育、饮食管理和适度运动.不同种族和体重范围内的佳GWG建议仍需进一步探究.笔者拟就孕期体重控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孕期体重控制提供新思路.

  • 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癌的研究现状

    作者:黄丽萍;刘辉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3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卵巢癌导致的患者病死率居于妇科肿瘤首位,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由于卵巢癌早期临床症状隐匿,不易被发现,70%卵巢癌患者被发现时已是卵巢癌晚期.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为Ⅰ期的卵巢癌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OS)率可达90%,而随着病情的进展与加重,或肿瘤复发、转移等因素影响,FIGO Ⅳ期卵巢癌患者的5年OS率<5%.因此,寻找针对卵巢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高特异度和高敏感度的肿瘤标志物,成为卵巢癌研究的热点.卵巢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可提高卵巢癌患者的OS率和临床治疗疗效.

  •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卵巢肿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

    作者:高兴蓉;罗东

    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症状包括精神障碍、癫痫发作、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中枢性通气不足等,对该病患者需要进行呼吸支持治疗.直接作用于NMDA受体NR1亚单位的免疫球蛋白(Ig)G抗体的产生,与该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该病与卵巢畸胎瘤存在高度相关性,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对合并卵巢畸胎瘤的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进行卵巢肿瘤切除术联合免疫治疗后,多数患者可完全恢复.对于此类患者进行卵巢肿瘤切除术的理想麻醉方法,临床迄今尚未达成共识.笔者拟就抗NMDA受体脑炎卵巢肿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进行阐述,为此类患者手术治疗的麻醉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 叶酸受体α在妇科肿瘤临床应用的现状

    作者:刘苗;郝敏

    叶酸受体(FR)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糖基磷脂酰肌醇偶联蛋白,可分为FRα、β及γ 3种亚型.其中,FRα于妇科肿瘤中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抗FRα抗体、FRα介导的成像技术和叶酸偶联药物靶向治疗等方面.随着对这些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FRα作为妇科肿瘤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愈来愈显示出较高的潜在临床价值.笔者拟就FRα在妇科肿瘤临床应用的现状进行阐述.

  •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作者:刘红梅;郑梅玲;贺江梅;张桂林;化爱玲;王治鸿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im)基因家族于2001年被发现,目前发现的人类Tim基因包括:Tim-1、Tim-3和Tim-4.Tim-3是Tim家族重要的成员之一,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双重调节作用.在卵巢癌、宫颈癌患者体内,Tim-3表达显著增高,其表达程度与癌症进展和转移有关.正常妊娠期间,母胎界面固有免疫细胞Tim-3表达量上调,阻断Tim-3表达,则可导致妊娠物丢失;而自然流产孕妇特异性免疫细胞Tim-3表达量,则较正常妊娠孕妇增加.另外,Tim-3异常表达与子痫前期、胚胎反复移植失败及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等有关.进一步探索Tim-3的致病机制,将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干预治疗,提供更多途径与靶点.

  • 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研究现状

    作者:钟美娇;薛辛东

    胃肠外营养(PN)导致的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是早产儿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病因复杂,包括早产和低出生体重、长时间禁食、静脉营养、感染等.目前临床对于PNAC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但早期的胃肠内营养(EN)、改善PN溶液配方及微生态制剂等,对于预防早产儿PNAC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美国胎儿影像指南(2014)》胎儿MRI检查部分解读

    作者:张恒;宁刚

    产前超声检查是筛查胎儿异常及针对性检查的主要方式.胎儿MRI检查的安全性和软组织分辨率均较高,当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疾病无法确切诊断时,胎儿MRI检查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而这些信息可为胎儿疾病治疗及分娩方式的选择等提供依据,尤其是在胎儿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方面,胎儿MRI检查具有明显优势.笔者拟对《美国胎儿影像指南(2014)》中胎儿MRI检查部分进行解读,旨在指导产前诊断、超声、产科及影像学医师的相关临床工作.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