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分娩镇痛方法临床比较

    作者:杨秀丽;于冬梅;杨文博

    目的比较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和病人自控镇痛(PECA)的分娩镇痛法与氧化亚氮吸入法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 方法自愿接受分娩镇痛及无产科和麻醉禁忌症的足月孕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CSEA+PCEA组和氧化亚氮组各50例,CSEA+PCEA组蛛网膜下腔注射0.2 %罗哌卡因3 mg后30 min,PECA输注0.1 %罗哌卡因与2.0 μg/ml芬太尼混合液,单次剂量5 ml,锁定时间15 min,或持续背景速度8 ml/h,按需追加3.0 ml/h,于宫口开全停泵;氧化亚氮组产妇于感觉到子宫收缩痛之前45~60 s,自行手持面罩紧贴口鼻部,深吸混合气体2~3口,再松开面罩.再次宫缩前45~60 s,再次吸入,如此反复,至胎儿娩出.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镇痛效应,运动阻滞程度按改良的Bromage标准进行测定,分别观察疼痛程度、副作用、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情况. 结果第一产程CSEA+PCEA组VAS评分为(31.4±14.4)分,氧化亚氮组为(67.2±27.3)分,2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二产程2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程时间比较,第一产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二产程CSEA+PCEA组(67.2±46.6) min较氧化亚氮组(43.3±21.4) min明显延长(P<0.01);CSEA+PCEA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氧化亚氮组(P<0.01);2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CSEA+PCEA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较氧化亚氮吸入法镇痛效果更为肯定、满意,可在有一定条件的医疗单位应用.

  • 总额预付制待补漏洞

    作者:张超

    为控制政府医疗支出、减轻医院负担,英国卫生部门要求全科医生须将转诊至医院及专科医生处的病人控制在一定的数量内,对做到这一点的全科医生提供额外奖金.虽然奖励办法各异,但各地采取此类措施的原因只有一个:缓解病人日趋增多的医院压力和政府经济负担.

  • 自控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对肘关节三联征术后镇痛及手术疗效的影响

    作者:王秀珍;葛叶盈;叶光耀;张经纬;马维虎

    目的:观察比较超声引导下自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和自控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对肘关节三联征术后镇痛及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选择肘关节三联征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6~70岁,平均(55.6±18.2)岁,择期行肘关节三联征内固定术.按照镇痛方式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为自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C组)和自控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镇痛组(Ⅰ组).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在超声引导下将导管留置在臂丛神经周围,经导管注射0.33%罗哌卡因30 ml.术后全身麻醉苏醒后,连接电子自控镇痛泵.药液配方:0.2%罗哌卡因,背景输注速率5 ml/h,锁定时间15 min,自控镇痛剂量5 ml,镇痛至术后5d.术后24h起进行功能锻炼,每日3次,连续5d.记录术后1、2、3、4、5d各个时间点静息和进行功能锻炼时VAS评分,术后6d行肘关节活动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并记录术后5d内导管相关不良反应(渗液、堵塞、脱出等)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置管时均阻滞成功.与C组比较,Ⅰ组静息状态下3d及术后3、4、5d功能煅炼时VAS评分降低(2.5±0.5 vs.3.8±1.1,3.0±0.4 vs.5.0±0.9,2.5±0.4 vs.4.5± 1.2,2.1±0.3 vs.4.1±1.0).术后第6天肘关节活动范围测试及MEPS评分升高:伸肘角度(-2.19±18.01)° vs.(-8.19±12.16)°,屈肘角度(45.15±11.20)° vs.(22.15±7.02)°,旋前角度(19.06±6.75)° vs.(9.10±2.48)°,旋后角度(17.08±5.18)° vs.(10.12±3.15)°,MEPS评分80.80±9.50 vs.64.90±11.21.C组术后5d内15例发生渗液,5例导管堵塞,10例导管脱出;Ⅰ组未见导管和局麻药有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控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可有效用于肘关节三联征患者的术后镇痛,并增加其手术疗效.

  • 耳针在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应用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王金法;鲍航行;蔡运火;章建华;童培建

    目的:观察耳针在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0年8月,将60例因晚期股骨头坏死首次行单侧全髋置换术的患者分为耳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耳针组: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0.93±5.90)岁;于术前2d在神门、皮质下、肾和髋关节4处耳穴行耳穴埋针和每日4次的耳穴按压治疗.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9.87±6.21)岁;不行耳穴埋针和耳欠按压治疗.采用VAS(visual analog scale)疼痛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Harris评分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两组患者术后均予PCA镇痛泵静脉镇痛48 h(镇痛泵内400ml液体中含800 mg曲马多和0.8 mg芬太尼),记录不同时间镇痛泵的用量及使用镇痛泵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耳针组在术后第3、4、5、7天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3.61±0.29)、(3.59±0.30)、(2.97±0.26)、(2.29±0.45)分,低于对照组的(4.19±0.28)、(4.00±0.31)、(3.15±0.29)、(2.83±0.31)分.术后0~12、12~24、24~36 h和36~48 h各时段耳针组镇痛泵的用量分别为(72.27±8.06)、(60.40±8.16)、(44.13±4.75)、(40.40±3.69) ml,均比对照组用量(86.27±8.51)、(73.87±8.32)、(54.53±5.20)、(44.67±6.31)ml减少.在使用PCA期间耳针组出现恶心呕吐5例,少于对照组的21例.耳针组术后2周Harris评分(78.90±5.14)分,高于对照组的(73.37±5.99)分.结论:耳针能减轻全髋置换术后的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减少患者使用镇痛泵期间的恶心呕吐发生,改善患者术后近期髋关节的功能.

  • 自控镇痛用于骨科手术的护理

    作者:田金玲;王红丽;常庚申

    我院从1999年底-2001年底应用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1]460例,从根本上解决了手术后病人的疼痛和因疼痛而引起的一些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镇痛 病人控制 护理
  • 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在胸腔镜手术围术期麻醉和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郑江波;冯兆明;朱俊峰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P)在胸腔镜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择期行胸腔镜肺叶楔形或肺段切除手术的4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SP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术前30 min行超声引导术侧SP,注入0.5% 盐酸罗哌卡因20 mL.术后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记录2组患者入手术室麻醉前、切皮后5 min、拔管前即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后2、6、12、24、48 h患者静息状态及咳嗽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D1)和实际按压次数(D2)并计算D1/D2值;观察术后有无SP相关并发症发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皮后5 min、拔管前即刻MAP低、心率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2、6、12 h静息状态VAS分别为(2.0±0.6)分、(2.0±0.8)分、(3.3±1.2)分和(4.3±1.5)分、(4.6±2.1)分、(4.5±1.9)分,咳嗽时分别为(2.1±0.5)分、(2.1±0.8)分、(3.7±1.4)分和(4.6±2.4)分、(4.8±2.2)分、(5.0±1.8)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丙泊酚用量分别为(231±42)mg和(412±58)mg,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35±5.6)μg和(52±6.8)μg,D1/D2值分别为0.89±0.12和0.55±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SP,未见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行SP能有效减轻患者胸腔镜手术后早期急性疼痛,减少术中、术后镇痛药的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右美托咪定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作者:蒋海涛;李泽平;冉珂;李志坚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后静脉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右美托咪定行患者自控镇痛(PCA)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择期行TURP.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C组,n=40)、K1组(n=40)和K2组(n=40).3组患者术中均采用硬膜外腔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术后均行持续静脉镇痛:C组采用舒芬太尼1.5 μg/kg+右美托咪定0.05 μg/kg,K1组采用舒芬太尼1.5 μg/kg+右美托咪定0.05 μg/kg+酮咯酸氨丁三醇0.025 mg/kg,K2组采用舒芬太尼1.5 μg/kg+右美托咪定0.05 μg/kg+酮咯酸氨丁三醇0.05 mg/kg.各组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手术结束前10 min各组患者快速给予泵中镇痛液2 ml,背景输注速度2 ml/h,PCA锁定时间15 min,每次2 ml.记录3组患者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等.术后4、8、12、24、48 h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asy评分,记录患者皮肤瘙痒、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48 h患者行舒适度评分(BCS),记录患者PCA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总用量.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为(87±21)min,麻醉时间为(110±12)min.术后4、8、12、24、48 h,K1组与K2组患者Ramasy评分较C组均显著升高,VAS评分较C组均显著降低(均P<0.05).K2组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率较C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48 h,K1组与K2组患者BCS评分较C组均显著增加,PCA按压次数较C组均显著降低;且K2组BCS评分较K1组显著增加,PCA按压次数较K1组显著降低(均P<0.05).术后48 h,C组患者舒芬太尼总用量显著高于K1组和K2组,且K1组显著高于K2组(均P<0.05).结论 TURP术后应用小剂量酮咯酸能明显提高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和舒芬太尼总用量.

  • 老年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

    作者:赵存凤;赵继军;姚梅芳;庹焱

    目的评价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老年病人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安全性,以指导临床镇痛方案的实施及观察要点.方法 90例ASAⅠ~Ⅱ级,腹部术后行PCEA病人分为青年组[Q组,(42.5±5.6)岁,芬太尼2μg/ml+0.1%布比卡因+氟哌利多20μg/L].老年组(69.1±2.3)岁,随机分为F组(芬太尼1μg/ml+0.1%布比卡因+氟哌利多20μg/ml),T组(曲马多1mg/ml+组F药物),对比观察其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结果 3组病人镇痛效果较好(优良率Q组87%,F组93%,T组97%),呼吸、循环基本稳定,老年嗜睡及出汗发生率较高(F组为16%及10%,T组为10%及26%),但统计学处理3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老年人芬太尼和布比卡因或联合曲马多行PCEA,镇痛效果均良好,但应加强呼吸、循环及认知功能监测.

  • 布托啡诺与曲马多用于上肢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比较

    作者:黄芳;程平瑞;彭惠华;江伟航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与曲马多用于上肢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0例拟行上肢手术的成年男性患者,ASAⅠ-Ⅱ级,年龄21~64 岁.术后随机分为布托啡诺(Ⅰ组)、曲马多(Ⅱ组)2组,每组40例,两组均用0.3%罗哌卡因25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手术结束前30min接静脉镇痛泵,Ⅰ组镇痛液为布托啡诺6mg、Ⅱ组为曲马多800mg各加入氟哌利多5mg和0.9%的生理盐水至100ml,均采用LCP模式给药(背景剂量1.8~2 ml,PCA为2ml,镇定时间为15min),术后1、4、8、16、24、48 h进行镇痛评分(VAS),同时记录按压次数,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后4、8、16hⅡ组VAS评分明显高于Ⅰ组(P<0.05),PCA按压次数,Ⅱ组明显多于Ⅰ组(P<0.05),1、24、48 h两组间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恶心呕吐、头晕明显多于Ⅰ组(P<0.05).结论 布托啡诺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硬膜外/皮下自控镇痛用于顽固性中、重度晚期癌痛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付强;胡丹;时飞;谢平;王昕;艾登斌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硬膜外或皮下自控镇痛(PCEA/PCSA)用于顽固性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的可行性及止痛效果.方法:选择54例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均为虽经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案治疗未能很好地控制疼痛,同时毒副作用较大的患者.按是否可以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分成两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n=28例)和皮下自控镇痛(PCSA)组(n=26例).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组,镇痛液为200ml,内含吗啡20mg+氯胺酮100mg.皮下自控镇痛组200ral内含吗啡80mg+氯胺酮400mg.分别在安装止痛泵后24小时、48小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两组病例疼痛明显缓解.两组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各时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吗啡和氯胺酮用量PCSA组明显多于PCEA组,PCEA组生活总满意度明显高于PCSA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便秘、嗜睡、皮肤瘙痒、尿潴留Pc.SA组明显高于PCEA组;呼吸抑制、幻觉发生率两组无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硬膜外或皮下自控镇痛都可以有效治疗中/重度晚期顽固性癌痛.经硬膜外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自控镇痛具有镇痛作用强、用药量少、副作用小等优点,皮下自控镇痛可作为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有效补充.

  • 急性疼痛治疗规范化管理的十年经验

    作者:阮祥才;佘守章;许立新;许学兵;刘继云;谢晓青

    目的:总结1995~2005年期间急性疼痛服务(APS)管理十年来的临床工作情况,探讨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APS小组采用麻醉医师指导的护士定时巡视、值班医师负责处理紧急情况的模式.对全部急性疼痛均应用病人自控镇痛治疗.结果:接受APS治疗的患者共计13,500例,静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和神经阻滞四种镇痛途径的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2.6±3.7、1.2±3.1、0.5±0.8和2.2±2.6;病人满意度分别为88.4%、96.1%、97.7%和76.3%.总体镇痛满意率为96.3%;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恶心呕吐为6.7%~24.6%,瘙痒为0.2%~3.8%,呼吸抑制为0~0.18%.结论:采用麻醉医师指导的护士定时巡视和值班医师负责处理紧急情况的APS规范化管理是可行的,且有利于改善急性疼痛治疗的效果.

  • 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皮下自控镇痛用于晚期癌痛治疗

    作者:陈富强;胡丹;胡岸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皮下自控镇痛(PCSA)用于晚期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方法:选择18例中、重度晚期癌痛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PCSA吗啡(Ⅰ组)和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吗啡PCSA(Ⅱ组)方法用于以上患者的镇痛.两组均采用皮下自控镇痛方法,镇痛液两组均为100ml,Ⅰ组内含吗啡40mg+2%利多卡因20ml+氟哌利多2.5mg+0.9%生理盐水共计100ml.Ⅱ组内含吗啡20mg+2%利多卡因20ml+氟哌利多2.5mg+氯胺酮200mg+0.9%生理盐水共计100ml.分别在安装止痛泵后30分、1小时、3小时、5小时、24小时、48小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两组病例疼痛基本缓解.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各时段无统计学差异.但PCA按压次数和吗啡用量Ⅰ组明显多于Ⅱ组;Ⅱ组生活总满意度明显高于Ⅰ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便秘、皮肤瘙痒Ⅰ组明显高于Ⅱ组;呼吸抑制、幻觉发生率两组无差异.

  • 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吗啡、芬太尼术后镇痛对肠蠕动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孔岚

    硬膜外术后镇痛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且效果良好,但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往往是影响开展术后镇痛的重要因素.我们对择期手术患者120例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旨在观察不同镇痛药物及不同手术种类对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的影响.

  • 剖宫产术后应用不同药物镇痛疗效观察

    作者:张宝梅

    剖宫产术后镇痛方法较多,其镇痛疗效也不尽相同.为了解掌握各种镇痛方法的疗效,现选用吗啡、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商品名为耐乐品)进行PCA泵镇痛,对其镇痛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 术前应用舒芬太尼对其术后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的影响

    作者:罗会春;刘会丽;丁华

    目的:研究术前应用舒芬太尼对术后镇痛和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术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 μg接镇痛泵,B组术前30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 μg接镇痛泵,分析对术后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的影响.结果:B组镇痛效果强于A组,恶心呕吐少于A组.结论:舒芬太尼可以有效地降低妇科患者的术后疼痛,术后镇痛泵中加入地塞米松和盐酸甲氧氯普胺,可预防舒芬太尼引起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

  • TURP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比较

    作者:李侃;霍墨林

    我院2007/2008年共对14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实施了TURP手术.术后我们采用了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两种不同的镇痛方法,对两种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比较,旨在为临床镇痛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作者:刘梅;管朝勇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官产术后镇痛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100例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随访两组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第1次下地活动时间.结果 两种方法镇痛效果确切,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第一次下地活动时间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 芬太尼复合氟哌利多用于术后皮下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文佩;李雪莉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氟哌利多用于PCSA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 40例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Ⅰ组采用芬太尼复合氟哌利多,Ⅱ组单用芬太尼.观察镇痛后各时间点的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镇痛、镇静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Ⅰ组少于Ⅱ组(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氟哌利多用于PCSA效果确切,能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 骨科术后患者应用自控静脉镇痛泵的临床观察

    作者:殷爱青;唐永军;霍艳蕊

    目的:观察自控静脉镇痛泵在骨科患者术后持续镇痛的效果.方法: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下,按目的抽样法进行抽样,以手术日期分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睡眠情况及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四个时间点进行术后观察,经比较治疗组患者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且睡眠时间延长,但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自控静脉镇痛泵可有效缓解骨科术后患者的疼痛,同时存在不良反应.

  • 地佐辛与芬太尼复合配方在腹部手术后PCIA中的应用

    作者:庄晴

    目的 寻求芬太尼与地佐辛佳配比,使PCIA达到理想镇痛、安全有效.方法 全麻后使用不同剂量的地佐辛与芬太尼复合液行PCIA,观察各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镇痛效果三组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的不良反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地佐辛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可靠,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457 条记录 1/23 页 « 12345678...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