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 동남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东南大学
  • 影响因子: 1.37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6264
  • 国内刊号: 32-164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28-265
  • 曾用名: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6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唐萌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实验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家兔Ⅰ型肺泡上皮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研究

    作者:顾小军;常家宝;朱晓云

    目的:研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家兔Ⅰ型肺泡上皮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探讨其损伤机制.方法:新西兰家兔1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DK组)和对照组(NS组)各6只,DK组家兔予链脲佐菌素(STZ)150 mg·kg-1和四氧嘧啶150 mg·kg-1,NS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72 h后检测动脉血气,处死动物取肺标本进行Ⅰ型肺泡上皮超微结构、碱性磷酸酶(ALP)等细胞组织化学检查.结果:(1) DK组血气72 h后皆达到DKA标准.(2) DK组Ⅰ型肺泡上皮超微结构见细胞膜结构模糊、基底膜增厚、细胞膜外聚集高电子物质等损伤.(3) ALP检查:NS组动物ALP活性存在于细胞膜、线粒体上,血管内皮见颗粒状酶反应物;DK组动物细胞膜上ATP活性显著减少,线粒体上酶活性也明显变少.结论:DKA能引起新西兰家兔肺组织Ⅰ型肺泡上皮结构损伤、细胞膜及膜性细胞器功能下降等改变.

  • 经皮钢针内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73例分析

    作者:韩健;高彦军

    目的:观察透视下手法复位经皮钢针内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C形臂透视下手法复位经皮钢针内固定、石膏脱外固定治疗的73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6个月~2.5年的随访,本方法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4.5 d,功能评定优良率占97.26%.结论:透视下经皮钢针内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操作简便,损伤小,复位满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时间短,疗效确切,且医疗费用低,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刘庆芝;黄山鹰;姚吉龙;欧秀华

    目的:分析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RS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6例RSA患者血清中Th1(IL-2、TNF-α、IFN-γ)/Th2(IL-10)型细胞因子水平,同时以正常健康早孕组64例作为对照.结果:RSA组血清中IL-2、TNF-α、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SA患者血清中Th1与Th2间平衡的改变可能是导致RSA的重要原因之一.

  • 孤立肿块样颅骨骨髓瘤的临床特征(附二例报告)

    作者:张宪;何亮;董伦;张恒柱;姚金龙

    目的:探讨孤立性肿块样颅骨骨髓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例颅骨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孤立性肿块样颅骨骨髓瘤极为罕见,临床表现复杂、特征性不强、起病慢、病程相对较长,误诊率高,应进行全面检查、综合分析,包括进行免疫球蛋白、有关的血生化检查以及尿本周蛋白、骨髓象分析等.结论:对颅骨孤立性病变患者,尤其是CT显示同时有骨及软组织改变者,应考虑颅骨骨髓瘤的可能,以免漏诊.

  • zebularine调控卵巢癌A2780细胞RASSF1A基因再表达的研究

    作者:沈文静;刘石磊;邱广蓉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去甲基化药物zebularine(Zeb)后人卵巢癌细胞系A2780中抑癌基因RASSF1A甲基化状态及表达水平的改变,探讨 Zeb对卵巢癌细胞RASSF1A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应用不同浓度(50、100、200 μmol·L-1) 的Zeb处理体外培养的卵巢癌细胞A2780后,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状态,RT-PCR法及 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RASSF1A 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RASSF1A基因在卵巢癌细胞A2780中启动子区呈异常甲基化状态,在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阴性.经过Zeb处理后,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呈去甲基化状态,其mRNA及蛋白重新表达.结论:去甲基化药物Zeb能使卵巢癌细胞RASSF1A基因呈去甲基化状态,从而调控RASSF1A基因重新表达.

  • BTG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786-O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曹倪豪;陈明

    目的:探讨B细胞易位基因1(BTG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786-O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肾透明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BTG1蛋白的表达.构建BTG1表达质粒及合成BTG1的干扰RNA分别转染786-O细胞,通过MTT法实验观察BTG1对786-O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Hoechst染色观察BTG1对786-O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2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BTG1蛋白阳性表达5例,阳性率25%;对应的癌旁组织中,BTG1蛋白阳性表达17例,阳性率85%.MTT和Hoechst染色实验分别提示在786-O细胞中高表达BTG1能够抑制其增殖、促进凋亡,在786-O细胞中低表达BTG1能够促进其增殖、抑制凋亡(P<0.05).结论:在肾透明细胞癌中,BTG1行使抑癌基因的功能,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β-半乳糖凝集素-3与上皮钙黏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樊玉文;张园;赵卫平;虞同华;刘方舟

    目的:检测β-半乳糖凝集素-3和上皮钙黏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筛选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辅助诊断指标.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10例甲状腺腺瘤、2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β-半乳糖凝集素-3和上皮钙黏蛋白的表达.结果:(1) β-半乳糖凝集素-3表达以甲状腺乳头状癌组强,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组弱,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钙黏蛋白表达以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组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低,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β-半乳糖凝集素-3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有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钙黏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有和无包膜外侵犯及有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半乳糖凝集素-3蛋白表达阳性率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上皮钙黏蛋白表达阳性率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腺体外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病例低于无腺体外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病例;联合测定β-半乳糖凝集素-3、上皮钙黏蛋白表达可判定有无腺体外侵犯及淋巴结转移.

  • 结肠癌组织中CD133抗原的原核表达、纯化和初步鉴定

    作者:朱小俊;夏静;钱军;沈宇清;赵刚;嵇振岭

    目的:制备CD133特异性抗原用于筛选CD133单克隆抗体库,筛选产物能够与肿瘤表面的CD133抗原结合以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方法:用PCR扩增CD133两段胞外区,分别将扩增的两段片段与PGEX4T-1(6*HIS)质粒结合,将连接产物转入BL21 大肠杆菌中培养,IPTG诱导表达,镍柱纯化.通过ELISA等技术对纯化后的重组蛋白进行鉴定.结果:已成功表达出CD133两段胞外区,ELISA鉴定表明,纯化后的两段CD133胞外区抗原可特异性地结合CD133抗体.结论:筛选出的两段CD133胞外区抗原可用于CD133特异性抗体的筛选.

  •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黄广聪;黄敬恩;陈庆华;黄金实;易永毅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2例患者(40足)的临床资料.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20足,Ⅲ型14足,Ⅳ型6足.总结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9~24个月,平均20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21足,良12足,可5足,差2足,优良率82.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 生大黄并微生态制剂对MODS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杨胜;张冬惠;金晓烨;杨超;贺丽;张文田

    目的:观察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早期应用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96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在治疗前及用药后7、14 d对两组患者进行胃肠功能评分、APACHEⅡ评分和比较,并对28 d后的转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MODS患者在治疗后7、14 d胃肠功能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治疗组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患者总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APACHEⅡ评分在8~20分间患者的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早期应用能够改善MODS患者的胃肠功能及预后.

  • 失调的Notch信号与癌基因ras共同促进肝细胞转化与增殖

    作者:范任华;陈平圣;赵迪;李静;吴楠;刘凤

    目的:研究失调的Notch 信号与癌基因ras共同作用对正常肝细胞转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Notch1、Ras的重组载体NICD-pEGFP-C1、H-Ras-pEGFP-C1,利用重组载体共转染正常肝细胞系L02,用MTT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行体内致瘤实验了解细胞转化状况.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外源性Notch1-ICD能促进L02细胞的增殖,与癌基因ras共转染能显著增加L02细胞的增殖;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处理共转染的L02细胞,结果显示,随DAPT浓度增加细胞增殖活性呈依赖性降低;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共转染外源性的Notch1胞内结构域NICD和Ras能促进L02细胞克隆形成;体内致瘤实验显示,Ras与Notch1-ICD共同作用能促进L02细胞转化.结论:失调的Notch 信号与癌基因ras共同作用促使正常肝细胞转化和增殖,从而导致肝细胞恶性转变,同时抑制Notch 信号、Ras两条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肝癌治疗的新策略.

  • 近红外荧光分子标记的ox-LDL靶向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成像研究

    作者:王圆圆;姚玉宇;张毅;文颂;郭静;顾月清

    目的:合成近红外荧光分子标记的ox-LDL分子探针,进行体外细胞与体内活体成像,探讨其对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体外培养Raw 264.7细胞株,用不同剂量探针孵育后进行近红外荧光扫描,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8周龄Apo E-/-小鼠建立颈总动脉内膜拉伤模型,MR及近红外仪扫描小鼠颈部.结果:巨噬细胞可吞噬近红外荧光标记的ox-LDL探针,MTT法证实大、小剂量探针对细胞活力影响不同.Apo E-/-小鼠颈总动脉内膜拉伤后2周,MR扫描可见患侧内膜增厚、管腔狭窄;近红外荧光扫描可见1~2 h后信号在患侧颈部浓聚,24 h后信号明显衰减.结论:用近红外荧光分子标记ox-LDL探针可被巨噬细胞吞噬,内膜拉伤2周后可致Apo E-/-小鼠患侧颈总动脉内膜增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作者:袁彩莲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将278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42例和对照组136例.对照组单独用氯雷他定片抗过敏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和外敷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21%,对照组为63.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较好,无毒副作用.

  • LSM值与APRI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蕾;王银玲;汪茂荣;张馨;王耀峰;王寿明

    目的:探讨肝脏硬度测定(LSM)值、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血小板(PLT)比值指数(APRI)用于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4例慢性肝病患者肝活检当日或前一日作血常规、肝功能检测与瞬时弹性扫描(FS)检查.以肝活检结果为标准,比较LSM值与ARPI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相应的截断点值及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应用LSM值与APRI区分显著肝纤维化(S≥2)的截断点分别为8.10 kPa、0.45,对应的AUC分别为0.85、0.67;两者区分早期肝硬化(S≥3)和肝硬化(S=4)的截断点分别为9.80 kPa、0.98与13.10 kPa、0.98,对应的AUC分别为0.96、0.66与0.97、0.72.在测定结果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上,LSM值(r=0.64,P<0.05)比APRI(r=0.42,P<0.05)更明显.结论:应用LSM值和APRI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时,以LSM值反映更为准确.

  • 颅骨钻孔尿激酶引流术治疗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

    作者:舒志强;姜新建;任祖东;李明;戴荣权;吕文革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以来收治的23例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23例患者颅骨钻孔后尿激酶血肿腔注入,引流术后引流彻底,住院时间短,均痊愈出院.结论:采取钻孔尿激酶引流术治疗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操作简便,患者恢复快,疗效好.

  • 高浓度肾上腺素在烧伤削痂术中的应用

    作者:程宏宇;王晶;万能;杨卫玺

    目的:探讨高浓度肾上腺素应用于烧伤削痂术中减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54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肢体上止血带削痂,创面电凝止血,再外敷1∶25 000肾上腺素盐水,松止血带后再次止血植皮;对照组28例,肢体上止血带削痂,创面电凝止血,松止血带后再次止血植皮.对两组资料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治疗组平均失血量、平均每肢体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中出现一过性的血压及脉搏升高(P<0.05).结论:高浓度肾上腺素外敷可明显减少削痂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关键词: 肾上腺素 烧伤 削痂
  •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

    作者:刘晶;马坤岭;倪杰;黄文瑾;刘必成;陈压西;阮雄中

    目的:介绍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原代培养及鉴定的方法.方法:分离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组织贴块法获得原代平滑肌细胞,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的纯度和分化状态.结果:培养第3天时,可见自组织块周围长出少量梭形或长梭形细胞,至培养2周细胞融合成片,呈"峰、谷"状生长.肌动蛋白免疫组化及荧光染色显示,细胞传至第6代后纯度在98%以上,证实应用此方法分离原代VSMC可以满足平滑肌体外功能实验的需求.结论:应用组织贴块法培养小鼠VSMC,操作简单,结果稳定,纯度较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手足口病患儿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庆彦;李庆方;王思奎

    目的:了解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比例及SIRS与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酶、血乳酸、脑脊液细胞数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而明确SIRS对手足口病患儿尤其是重型和危重型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6月间收住入院的704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普通型298例,重型300例,危重型106例)进行SIRS评分及MODS评估,对临床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比较3组患儿SIRS和MODS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同时对SIRS与超敏C反应蛋白、血乳酸、心肌酶、脑脊液细胞数等因素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所选患儿SIRS及MODS发生率分别为36.8%和11.79%,危重型和重型组SIRS及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普通型组 (P<0.05),其中危重型组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高(53.77%和40.57%);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心肌酶、血乳酸、脑脊液细胞数与SIRS和MODS的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SIRS和MODS对重型及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及时诊断与治疗;心肌酶与脑脊液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清对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及乌司他丁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薛新;刘志勇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5只SD大鼠分成3组:A组为健康对照组,B组为内毒素(LPS)诱导ALI组,C组为 LPS诱导ALI应用乌司他丁治疗组.收集3组大鼠的血清分别作用于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观察血清刺激后RPMVEC通透性的改变及F-肌动蛋白的变化.结果:B组大鼠的血清使RPMVEC通透性明显增加,C组大鼠的血清明显减小RPMVEC的通透性.3组的通透系数与未加血清对照组通透系数的百分比依次为(7.31±0.27)%、(30.13±1.24)%、(18.94±0.5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的血清可使RPMVEC F-肌动蛋白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F-肌动蛋白解聚,C组大鼠血清则明显减低F-肌动蛋白的解聚程度,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S诱导ALI大鼠的血清可引起R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与F-肌动蛋白解聚;乌司他丁可减轻ALI过程中炎症介质对内皮细胞骨架的影响,改善内皮细胞的通透性.

  • 血清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冯燕娴;石增刚;汤凤英;桑更生

    目的:研究血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poA1)值与冠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500例行冠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CHD组,206例)和对照组(294例),比较血清ApoB、ApoB/ApoA1值在两组中的变化,分析ApoB、ApoB/ApoA1值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冠脉病变支数及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HD组血清ApoB[(1.02±0.25) vs (0.86±0.22)g·L-1,P<0.05]和ApoB/ApoA1值(0.94±0.50 vs 0.78±0.21,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ApoB(r=0.46,P<0.01)、ApoB/ApoA1值(r=0.52,P<0.01)与IMT呈显著正相关,与冠脉病变支数(ApoB:r=0.29,P<0.05;ApoB/ApoA1:r=0.42,P<0.01)及狭窄程度(ApoB:r=0.32,P<0.01;ApoB/ApoA1:r=0.38,P<0.01)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poB、ApoB/ApoA1值与冠心病发病及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反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 快速流程在结肠癌围术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廷翰;杨光超;蒲怡;黄真真;汪晓东;李立

    目的:探讨快速流程(FT)模式在结肠癌围术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按照FT模式管理的47例(FT组)和传统模式管理的80例(传统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早期康复方面,FT组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均P<0.01);对于FT环节完成情况,FT组均采用限制补液策略,而传统组均未采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经口进食和不常规安置引流管的完成情况,FT组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早期下床活动、早期拔除胃管和早期拔除尿管的完成情况相似(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如肠梗阻、尿潴留、吻合口漏、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和精神症状的发生率及总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手术患者采用FT模式管理能促进早期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其更好的应用尚需要做好本土化工作.

  •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X线阳性预测模型的研究

    作者:魏松宇;唐文伟;徐慧;梁琼鹤;顾海斌;柴雪娥;郭斌

    目的:试图以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血象表现建立一种可以预报社区获得性肺炎X线阳性发现的数学模型.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5月间我院门诊1 080例拟诊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例的15个与诊断高度关联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因素以及其胸部X线表现,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一个"X线阳性CAP"的数学预测模型.结果:呼吸频率、咳嗽程度、发热持续时间、湿啰音、干啰音、喘鸣音、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单核细胞比例、嗜酸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入选,回归系数依次为1.477、2.147、0.623、1.568、-0.870、1.422、-0.627、-0.691、-0.621、-0.936、1.122,常数为52.103,一般情况、咳嗽持续时间、热峰以及白细胞总数被剔除.结论:在呼吸科医生对CAP作出客观的诊断时,根据以往经验有重要价值的因素可能需要重新评价.根据患儿的上述11个临床及血象表现,通过预测模型,可以预知其X线阳性的概率,并使大部分患儿免于X线照射.

  • zebularine对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作者:沈文静;刘石磊;邱广蓉

    目的:观察去甲基化制剂zebularine(Zeb)对体外培养的卵巢癌细胞A2780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50、100、200 μmol·L-1) 的Zeb处理体外培养的卵巢癌细胞A2780;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Annexin V-FITC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100、200 μmol·L-1的Zeb处理卵巢癌细胞A2780 24~72 h后,细胞增殖显著受到抑制(P<0.05);100、200 μmol·L-1的Zeb处理72 h后A2780细胞G2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S期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100、200 μmol·L-1组细胞凋亡率均增加(P<0.05).结论:Zeb对卵巢癌细胞A2780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及诱导凋亡有关.

  • 蛋白激酶C在肺缺血预处理保护中的作用

    作者:张郁林;黄烨;周波;杨卫东;聂军;李奎;万沛

    目的: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肺缺血预处理(IPC)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在体单侧肺原位I/R模型.5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组、I/R组、IPC组、多黏菌素B(PMB)组和缺血预处理加多粘菌素B(IPC+PMB)组5组.实验结束时测定各组肺组织SOD活力、MDA含量、肺湿干重比和肺泡损伤数比值,观察肺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 与S组相比,I/R组SOD活力下降,MDA含量升高,肺湿干重比升高,肺泡损伤数比值升高(均P<0.01);与I/R组比较,IPC组SOD活力升高,MDA含量降低,肺湿干重比降低,肺泡损伤数比值降低(均P<0.01);与I/R组比较,PMB组和IPC+PMB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 肺组织病理学改变:I/R组、PMB组和IPC+PMB组肺组织损伤明显,IPC组肺组织损伤较I/R组明显减轻,S组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结论:IPC对肺I/R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且这一作用可被PKC抑制剂PMB抑制.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常见术式及修补材料

    作者:周荷妹;嵇振岭

    综述目前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的常见手术方式及各种术式所需的修补材料.通过对几种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方式的比较分析,总结各种术式中常用的补片材料及其特性,列举临床常用补片材料的选择及其并发症.目前使用的各种补片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随着微创外科学、生物材料学的发展,相信将会有更多新的疝修补材料问世.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物学影响因素及相关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田;傅安球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由严重创伤性事件引起并延迟发生的严重精神障碍.对PTSD的生物学研究表明,脑结构脑功能的变化、神经生化物质的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因素以及遗传基因都是影响PTSD的重要因素.对PTSD的药物治疗首选抗抑郁药物,但其他一些药物也对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并还需配合适当的心理治疗.

  • 24h尿液成分与泌尿系结石形成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叶萍;吴文起;曾国华

    泌尿系结石成因复杂,目前研究显示机体代谢异常所导致的尿量和尿液中,草酸、枸橼酸、尿酸、尿钠、尿钾、尿钙、尿磷、胱氨酸的变化与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作者就目前国内外有关24 h尿液成分与泌尿系结石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细胞老化与椎间盘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军;吴小涛;王运涛

    椎间盘细胞老化可导致其细胞功能减退和细胞活性下降,进而引起椎间盘退变.细胞老化可分为复制老化和应激诱导早衰两类.复制老化为细胞老化的固有机制,而应激诱导早衰则加速了老化进程.细胞老化相关信号途径主要有p53-p21-pRb途径和p16-pRb途径两条.此外,新研究还发现椎间盘细胞老化可能被WNT信号通路调节.因此,通过干预椎间盘细胞老化途径中关键因子的表达来延缓或逆转椎间盘细胞老化,可能成为治疗椎间盘退变的新思路.

  • 子宫内膜损伤后修复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娜成;李新安;胡娅莉

    子宫在妊娠建立与维持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伤或感染可导致子宫内膜修复障碍.目前尚缺乏一种理想的药物和方法能够确切改善内膜损伤,早期干预减少瘢痕形成.综合应用支架材料、生长因子、细胞疗法等促进已损伤内膜的修复再生,以实现子宫内膜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TOB/BTG家族的研究进展

    作者:曹倪豪;陈明

    类TOB/BTG家族成员以一段较特异的BTG结构域为共同特征,他们的N端有104~106个具有高度同源性的氨基酸,是一种抗增殖蛋白家族.研究发现,该家族成员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细胞周期,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且在抑制肿瘤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作者就该家族成员的构成、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降钙素原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立;林勇

    降钙素原(PCT)是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一种新型炎性标志物,目前已经在临床的许多领域得到应用.现就PCT的生物特性以及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大鼠肝部分切除术的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彭进;赵刚

    大鼠在肝部分切除术研究中应用广泛.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已成为大鼠肝部分切除术的经典术式;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可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实现独立的肝血管或胆管分支分离、结扎,显微外科技术进一步改进了大鼠肝部分切除术;腹腔镜下行大鼠肝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可重复的,是进一步研究腹腔镜外科及肝再生的应用工具.

  • 纳米混悬剂的应用及体内外行为研究进展

    作者:蒲晓辉;张晓;孙进;何仲贵

    通过对纳米混悬剂各种文献的查询与学习,综述纳米混悬剂的应用、体外溶出及体内药动学研究状况,同时总结并分析文献的研究结果,归纳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说明纳米混悬剂应用范围广泛,能有效地改善难溶性药物的体内外行为,但是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较少,因此纳米混悬剂的体内外相关性有待深入研究.

  • 肝细胞肝癌血清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傅央波;陆枫林

    肝癌在中国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是早期诊断、复发监测和评估预后的有效方法.血清标志物包括蛋白质抗原、相关酶和同工酶、肿瘤相关基因等几类.作者综述了血清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复发监测、预后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些新的标志物如AFP mRNA、TERT mRNA以及它们在预后评估、复发监测上可能会起到的重要作用.

  • SDF-1/CXCR4信号轴在调节干细胞迁移及发育中的作用

    作者:孟晨;吴小涛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可以与其受体CXCR4结合,形成SDF-1/CXCR4信号轴,并在调控干细胞/前体细胞定向迁移至靶器官,促进正常组织发育及损伤组织器官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就SDF-1/CXCR4信号轴在生理及病理条件下干细胞迁移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04
1988 01 02 03 04
1987 01 02 03 04
1986 01 02
1985 01 02
1984 01 02
1983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