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 동남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东南大学
  • 影响因子: 1.37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6264
  • 国内刊号: 32-164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28-265
  • 曾用名: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6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唐萌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热休克蛋白保守性B细胞表位黏膜免疫可增强免疫应答

    作者:贾绍辉;邓双玲;熊祺琰;张宇;刘景晶;曹荣月

    目的:通过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保守性B细胞表位多次免疫小鼠,研究热休克蛋白65(HSP65)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PCR技术扩增出HSP65上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的6个B细胞表位基因.将这6个表位的基因分成两组,分别与CTB基因相融合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两种蛋白表达产物经过分离、纯化、混合复性,复性后的蛋白经GM1-ELISA证明可在体外自组装成5聚体.用复性后的重组蛋白小剂量多次滴鼻免疫ICR小鼠,然后用大量的HSP65蛋白经皮下免疫,采集血样,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SP65的抗体.结果:重组蛋白预免疫ICR小鼠后,可以使免疫组较对照组对随后的大量HSP65刺激产生更加强烈的免疫反应.结论: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保守性B细胞表位经鼻黏膜的反复预免疫强化了小鼠对随后攻击性免疫的反应.

  • 主动脉根部瘤外科治疗39例

    作者:毛文凯;祁国荣;路霖;王黎明;曲毅;王强;徐效龙

    目的:总结主动脉根部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9例升主动脉根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9例中,行Bentall手术37例,Wheat手术2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例,死亡率为2.6%;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4例,呼吸功能不全3例,肾功能不全1例;平均引流量850 ml,平均住院时间31.5 d.随访未发现远期并发症,心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结论:Bentall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根部瘤的首选手术方法,术前左心功能及手术技术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

  • Schatzker-Tile Ⅱ、Ⅲ型桡骨头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作者:王骏飞;熊进;陈一心;骆东山;张亚峰;施鸿飞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螺钉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chatzker-Tile Ⅱ、Ⅲ型桡骨头颈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9例(男7例,女2例)Schatzker-TileⅡ、Ⅲ型桡骨头颈骨折病例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螺钉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术.结果:随访9~31个月,平均18.9个月,所有桡骨头颈骨性愈合.按照JOA肘关节评分标准,肘关节的功能评分平均为88.6分,其中≥90分4例,89~80分4例,<80分1例,≥80分者共占88.9%.结论:Schatzker-Tile Ⅱ、Ⅲ型桡骨头颈骨折通过行微型钢板、螺钉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术可以获得较满意的肘关节功能.

  • 雷公藤内酯醇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作者:唐波;刘晓;徐晓昱;姚其正;郑伟娟;华子春

    用碳二亚胺(EDC)法将14位羟基修饰的雷公藤内酯醇(TP)和不同的蛋白栽体(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鸡卵清蛋白)偶联合成TP的人工免疫抗原和检测抗原,紫外光谱鉴定偶联效果,计算偶联率.利用免疫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小鼠多克隆抗体,用检测抗原分析血清抗体效价,利用抗原竞争EUSA分析抗体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TP的分子作用机理以及制备TP的单克隆抗体奠定基础.

  • 内固定后装放疗施源器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培;张炽敏;顾晓怡;许银芳;秦燕萍;姚慧芬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来观察内固定后裳放疗施源器的操控性和稳定性.方法:在B超的引导下用1%利多卡因对A、B两只试验犬作局部庥醉,分别在两只犬的肝右叶放置内固定施源器和普通施源器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犬在蹂动使呼吸幅度加大状态下,超声监视发现内固定施源器位移幅度平均(61.0±1.0)mm,普通施源器位移平均(61.8±6.2)mm,两者差异显著(P<0.05);其它情况两者相似(均无破损、无组织液及血液流出).1周后试验犬健康状况良好,B犬置入的普通施源器已滑脱肝脏游离于腹腔并有折痕,A犬的内固定施源器则留在原位.结论:内固定施源器在组织间球囊扩张状态下能起到相对固定作用,操控简单,无毒副作用.

  • 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作者:杨劲松;龚坚;王明海;吴智远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操作技术、近期疗效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回顾分析9例TCCF病例的临床资料.9例均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明确诊断,单纯可脱性球囊栓塞7例,可脱性球囊结合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联合栓塞1例,GDC栓塞1例.术后造影复查观察瘘口是否闭塞,并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所有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均获成功,经DSA复查见所有瘘口均闭塞,无造影剂漏入海绵窦,Meta试验证实痊愈.术后随访1年,其中1例球囊泄漏,无临床症状.结论:血管内介入微创治疗TCCF疗效确切,创伤痛苦小,并发症少,是较安奎的一种方法.

  • Benelli法乳房下垂矫正术(附26例报告)

    作者:万伟东;郭宗科;杨顺露;刘宁

    目的:介绍Benelli法乳房下垂矫正术的方法和体会.方法:按Benelli法设计乳房的内、外环切口线,切开分离乳房中下部的皮肤与乳腺组织,倒T形切开乳房下部腺体组织,形成位于乳房上方的真皮乳腺组织蒂乳头、乳晕复合瓣和乳房内、外侧乳腺组织瓣.如伴有乳房肥大,则切除部分下方乳腺组织.悬吊乳头、乳晕下方的乳腺组织于上方胸肌筋膜,交叉固定切开的内外侧乳腺组织瓣,重塑乳腺组织.荷包缝合乳房的内外环皮肤.结果:采用此法矫正乳房下垂26例,其中乳房下垂伴乳房轻中度肥大12例.无一例乳头、乳晕坏死.术后随访1~12个月,乳房外形美观,乳晕瘢痕细小,乳头、乳晕感觉良好.结论:该术式简便易行,效果良好,是矫正乳房下垂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也适用于乳房下垂伴有轻中度乳房肥大者.

  • LEEP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64例分析

    作者:燕筠;何丽萍;祝芬娟;任慕兰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2008年3月64例因CIN行宫颈LEE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研究宫颈LEEP和术前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宫颈LEEP和术前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22例,符合率34.4%;不符合的42例中,宫颈LEEP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升级者9例(占14.1%),降级者33例(占51.6%).宫颈LEEP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结论:LEEP是诊治CIN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治愈率高.

  • 哮喘大鼠孤束核内H3受体对呼吸道P物质样免疫反应物的影响

    作者:董榕;胡春梅;王月涵

    目的:探讨大鼠孤束核(NTS)内组胺H3受体对哮喘发作时呼吸道内神经源性炎症介质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成功制备哮喘模型后诱发哮喘急性发作,采用中枢立体定位及核团微量注射技术,分组依次向NTS内微量注射无菌生理盐水、H3受体激动剂RMHA以及其拮抗剂Thio,利用肺内SP特异性抗血清、免疫组化法(SABC法)、葡萄糖氧化酶-DAB-镍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技术检测肺内SP的含量.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哮喘大鼠NTS内微量注射1 μgRMHA,肺内SP样免疫反应物(SPR-IL)阳性数量显著减少、阳性密度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如果在哮喘大鼠NTS内注射Thio 5 μg,则可拮抗RMHA的上述效应.结论:大鼠NTS内H3受体参与减少哮喘发作时神经源性炎症介质SP的释放,从而可能抑制哮喘发作.

  • 蛋白脂质微粒体 Saposin C-dops能增强小鼠免疫功能

    作者:赵树立;赵光锋;路洪娜;祁晓阳;侯亚义

    目的:研究新型抗肿瘤药Saposin C-dops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效药量及其10倍药量的Saposin C-dops给雌性B6小鼠进行连续7 d腹腔注射给药后,检测小鼠脾脏中与肿瘤免疫相关的免疫细胞、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和IgG含量的变化,从而判断其在正常药量和超量情况下对健康小鼠免疫力的影响.结果:Saposin C-dops在正常用药量情况下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显著激活效应,这种激活效应不是剂量依赖的,而且在超量应用的情况下对小鼠免疫功能不产生负面影响.结论:Sapo-sin C-dops具有免疫激活剂的作用,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 病灶清除后结膜瓣覆盖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观察

    作者:王曙红;李淑艳;宋曙光;柏清;戴常明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后结膜瓣覆盖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9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29只眼)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7例(占93.1%),无效2例(占6.9%).视力提高22例(占75.9%);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02~0.05者8例,0.1~0.2者16例,≥0.3者3例.结论:病灶清除结膜瓣覆盖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 丙型肝炎病毒不同编码区His融合抗原的表达与纯化

    作者:韩振格;乔伟振;张敏;孙艳雯;董晨;孟继鸿

    目的:表达和纯化丙型肝炎病毒(HCV)-Core、NS3和NS4的His融合抗原H-C、H-NS3和H-NS4,并初步探讨其在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用重组基因工程技术,构建3种重组质粒C-pET-28a-c(+)、NS3-pET-28a-c(+)和NS4-pET-28a-c(+)以及相应的工程菌;质粒经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IPTG诱导抗原表达,从IPTG使用浓度、诱导温度与时间3个方面优化抗原表达条件;用NTA柱纯化抗原后,分别用单片段重组抗原和混合抗原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100份HCV抗体阳性血清和40份健康人血清.结果:用单片段重组抗原和混合抗原检测的100份HCV抗体阳性血清中,H-C、H-NS3和H-NS4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75%和52%,而H-C、H-NS3和H-NS4混合抗原的抗体检出率为100%;检测40份健康人血清,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HCV不同编码区单片段His融合抗原具有不同的抗体检出率,但均低于混合抗原的阳性率:在开发

  • 溶酶体cathepsin B参与大黄素诱导HK-2细胞凋亡

    作者:王翠芬;陈敏;吴旭东;孙立新;严明;张陆勇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其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经0~100 μmol·L-1浓度大黄素作用后HK-2细胞的活力,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核形态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亚二倍体细胞比例,用特异性的底物分别测定caspase 3和cathepsin B的活性.结果:大黄素可引起HK-2细胞死亡,并伴有亚二倍体细胞比例的增加和核浓缩、染色体边集等形态的改变,在引起HK-2细胞凋亡的浓度下caspage 3活性增加,而用caspase 3特异性抑制剂Ac-DEVD-CHO可抑制上述改变.在诱导HK-2细胞凋亡的剂量下大黄素使cathepsin B表达及其活性升高,cathepsin B特异性抑制剂CA-074能拮抗大黄素诱导的caspase 3活性升高,恢复HK-2的细胞活力.结论:大黄素在体外主要以caspase 3依赖方式引起HK-2细胞凋亡,cathepsin B参与了此过程.

  • 孕妇脂代谢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钱惠勤;李海玲

    目的:探讨孕妇脂代谢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方法:测定2 244例非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妊娠晚期血清中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 I(ApoA I)及载脂蛋白B(Apo B)水平,详细记录孕妇年龄、孕次、孕前体重、身高、分娩孕周、实验室数据及新生儿性别、体重,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巨大儿组及正常体重儿组进行比较.结果:(1)巨大儿组孕妇的TG、Apo B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组(P<0.001),而HDL-C、Apo A I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体重儿组(P<0.05),两组孕妇间T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血脂组孕妇巨大儿的发生比例高于正常血脂组(P=0.011);(3)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妇血TG水平显著正相关(r=0.315,P<0.001).结论:孕期注意监测孕妇血脂变化,合理饮食比例,控制血脂,对于预防巨大儿的发生具有临床意义.

  • 心脏黏液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13例报告)

    作者:徐勇;李明秋;荣晓松

    目的:评价心脏黏液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心脏黏液瘤的诊断、治疗经过.13例患者通过病史、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左房黏液瘤12例(其中合并三尖辩关闭不全2例),右房黏液瘤1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手术摘除黏液瘤,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2例.结果:全组无死亡.随访3个月~5年,未见瘤体复发和远处种植转移,心功能均恢复到纽约心脏协会(NYHA)Ⅰ级.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脏黏液瘤的诊断具有特殊价值,是检出心腔内心脏肿瘤有效的方法:心脏黏液瘤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彻底切除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 冠心病患者血细胞流变行为改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鹿峰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细胞流变行为改变的特点.方法:在高放大多投射显微镜下直接观察66例冠心病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者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的流变行为;应用定量、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红细胞聚集性、流动性,白细胞聚集性、活化性,血小板聚集性、活化性以及循环内皮细胞斑块的数量、大小.结果:冠心病患者红细胞聚集率,血小板聚集率、活化率和白细胞聚集率、活化率显著增高(P<0.05或P<0.01);循环内斑块增多(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聚集性增高,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白细胞、血小板的活化性升高,即血细胞黏度增高;内皮细胞斑块增多,即血管损伤明显加重.

  • 输尿管结石反复碎石后手术时机的选择(附52例分析)

    作者:霍明东;钱蕊勤

    目的:对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进行疗效分析,寻找手术治疗的佳时机.方法:经2~4次ESWL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52例中,A组(30例)经2次ESWL治疗后转为手术取石,B组(22例)经3或4次ESWL治疗后转为手术取石.术申观察结石部位输尿管严重病变情况.结果:A组30例申16例发生结石部位输尿管严重病变(占53.3%),术后1个月静脉尿路造影(IVU)复查,30例患者患肾功能全部恢复.B组22例中20例发生结石部位输尿管严重病变(占90.9%),术后1个月IVU复查,5例患者患侧有肾孟轻度积水.结论:输尿管结石经ESWL治疗两次后结石仍未排出者,应尽早改用手术取石.

  • 阴道镜诊断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价值(附43例分析)

    作者:何丽萍;燕筠;任慕兰

    目的:探讨阴道镜诊断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阴道镜图像及临床表现.结果:阴道镜诊断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43例,病理证实41例.阴道镜图像为典型紫蓝色斑点(17例)、白色瘢痕样改变(6例)、鳞状上皮片状缺损(16例)及线状鳞状上皮缺损(2例).结论:阴道镜能放大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各种病理图像,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可进一步提高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率.

  • 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胃肠外营养对烫伤大鼠空肠黏膜及蛋白质代谢的作用

    作者:桑剑锋;吴文溪;许勤;华一兵;丁强;周守贵

    目的:探讨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全胃肠外营养(TPN)对烫伤大鼠空肠黏膜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3只SD大鼠随机分为非烫伤正常参照组(正常组)、传统TPN组(传统组)和添加二肽TPN组(二肽组)3组,每组11只.正常组自由饮食,另两组大鼠在颈外静脉插管后行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并接受等热量(780 kJ·kg-1·d-1)等氮量(氮量1.8 g·kg-1·d-1,二肽组48%的氮量由Ala-Gln提供)TPN 7 d,留取24 h尿测每日氮平衡和累积氮平衡;7 d后取血测定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RF),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肌肉中谷氨酰胺(Gln)的含量;取一段空肠作黏膜形态学观察.结果:血清PAB、TRF及肌肉中Gln含量二肽组明显高于传统组(P<0.01);空肠黏膜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绒毛表面积二肤组明显高于传统组(P<0.01).结论:烫伤大鼠应用添加Ala-Gln的TPN能改善机体氮平衡,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减缓肌肉中Gln含量的下降,减轻空肠黏膜的萎缩.

  • 呼吸训练器改善开胸术后肺功能及减少肺部并发症的作用

    作者:陈国强;纪勇;黄斌;沈凯;吴松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呼吸训练器改善开胸术后患者肺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呼吸训练器行呼吸训练.结果:术后实验组肺功能恢复迅速,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呼吸训练器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

  • 14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病临床分析

    作者:王根菊;韩国荣;余敏敏

    目的:探讨妊娠期重症肝病(简称妊娠重肝)的病因,综合治疗及终止妊娠时机、方法的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4例妊娠重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转归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4例晚孕合并重肝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9例(占64.3%).14例患者确诊后均予综合治疗(即护肝降酶降黄,尽快尽早地使用血浆、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其中13例待生命体征稍平稳后,立即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12例(92.3%)产妇得以生存,13例(100%)婴儿均存活.1例经阴道分娩,产妇生存,新生儿因早产死亡.结论:HBV感染是妊娠重肝的主要病因;一旦确诊,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尽快终止妊娠,短期不能阴道分娩者立即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是防止妊娠重肝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措施.

  • 葛根素对腹膜透析伴发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

    作者:张苗;孙琤;蒋春明

    目的:观察在腹膜透析(PD)液中添加葛根素对PD伴发腹腔氧化应激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36例终末期肾脏病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人.实验组在PD液中添加葛根素注射液50mg·(2 L)-1,对照组不加药,均行标准CAPD(每天4次更换PD液,每次2 L).用药后第16天与用药前比较两组病人血清和透出液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GSH)、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及透析充分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用药后实验组病人血清及透出液GSH、T-SOD均较用药前明显升高(P<0.05),透出液MDA在用药后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白蛋白、总肌酐清除率(Ccr)、KT/V、每天超滤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在PD液中添加葛根素可以改善PD病人腹腔及全身的氧化应激状态.

  • 非小细胞肺癌LRP、c-erbB-2蛋白表达与辅助化疗疗效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张全安;徐瀚峰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肺耐药相关蛋白(LRP)、c-erbB-2蛋白表达与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1例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检测LRP、c-erbB-2的表达,61例患者均接受4~6个周期化疗,其中19例采用MVP(MMC加VDS加DDP)方案,17例采用NP(NVB加DDP)方案,25例采用TP(TXL加DDP)方案,对疗效与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化疗前LRP表达阳性者的化疗有效率为35.29%,与阴性者(为77.78%)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前c-erbB-2蛋白表达阳性者的化疗有效率为38.93%,与阴性者(为62.50%)相比也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肺癌的辅助化疗中,LRP、c-erbB-2蛋白的表达与疗效有着重要的关联,在化疗之前对LRP及c-erbB-2蛋白的检测有助于预测化疗疗效及预后.

  • 氢溴酸后马托品原位凝胶刺激性和药效学研究

    作者:姜新东;王强;王彤;孙柏旺

    目的:研究氢溴酸后马托品原位凝胶的眼刺激性和药效作用.方法:18只家兔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眼刺激性试验和药效学研究.每组再分成氢溴酸后马托品原位凝胶组、氢溴酸后马托品滴眼液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3个亚组,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局部反应情况,斜视尺测量不同时间点瞳孔直径.结果:氢溴酸后马托品原位凝胶多次给药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家兔眼角膜无混浊,虹膜和结膜未见红肿、充血、肿胀等异常现象.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家兔眼给药后,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给药组组织病理学改变无明显差异.药效学结果显示,氢溴酸后马托品原位凝胶散瞳时间长达8 h.结论:氢溴酸后马托品原位凝胶是安全的,并能够有效地延长药物释放时间.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04
1988 01 02 03 04
1987 01 02 03 04
1986 01 02
1985 01 02
1984 01 02
1983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