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 동남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东南大学
  • 影响因子: 1.37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6264
  • 国内刊号: 32-164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28-265
  • 曾用名: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6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唐萌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血管生成素-1在体外对人胃癌细胞生物学作用的研究

    作者:杨柳;欧希龙;颜芳;关云艳;杭程;陈慧娟;陈国胜

    目的:探讨人血管生成素-1(Ang1)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共同作用对人胃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研究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绿色荧光蛋白(GFP)、Ad-Ang1、Ad-VEGF165和Ad-Ang1+Ad-VEGF165/2转染人胃癌细胞株MGC-803,使用MTT比色法分析它们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血浆饥饿时其对凋亡的影响;使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Ki-67的表达;应用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bcl-2 mRNA、bax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MTT结果显示24、48和72 h Ad-Ang1转染组、Ad-VEGF165转染组和Ad-Ang1+Ad-VEGF165/2转染组吸光度均明显高于Ad-GFP组及对照组(P<0.05);Ad-GFP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Ad-Ang1+Ad-VEGF165/2转染组吸光度明显高于Ad-Ang1转染组和Ad-VEGF165转染组(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Ad-Ang1、Ad-VEGF165及Ad-Ang1+Ad-VEGF165/2处理组与对照组及空转染组相比均能够显著抑制细胞凋亡(P<0.01).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各转染组Ki-67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d-GFP组(P<0.01).RT-PCR结果显示bcl-2 mRNA在各转染组中的表达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ax mRNA在各转染组中的表达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ng1、VEGF165和Ang1+VEGF165/2能够明显促进人胃癌细胞MGC-803增殖,抑制血浆饥饿时的凋亡,Ang1+VEGF165/2组的作用要显著强于Ang1组和VEGF165组.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和防治

    作者:刘玲;顾殿华;陶国全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对1996年5月~2006年5月10年中我院3 24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的6例胆漏,及从外院转来我院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的4例胆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行腹腔引流术;3例行腹腔镜探查,其中1例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重新夹闭成功,2例胆管损伤者中转开腹;1例经MRCP证实胆囊管残端漏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冲洗置管引流术,3周后开腹手术.10例均治愈出院.随访1~9年,平均3.7年,1例术后1年出现胆管狭窄行二次手术.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应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肝下放置引流管有重要价值,但关键在预防.

  • 17β-雌二醇对小鼠淋巴结、脾脏和胸腺调节性T细胞及其Foxp3表达的影响

    作者:卢凯华;李晓曦;郝莎;侯亚义

    目的:研究小鼠去卵巢及体内注射17β-雌二醇(E2)后,淋巴结、脾脏和胸腺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细胞)及相关调节性因子Foxp3表达的变化与E2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CD25 +Treg细胞功能相关因子Foxp3的表达,CD4 +CD25 +T和CD4 +CD25+highT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E2抑制淋巴结中Treg细胞Foxp3的表达,上调其在脾脏和胸腺中的表达;E2下调淋巴结中CD4 +CD25+ T细胞和CD4 +CD25+high T细胞的比例,上调它们在脾脏尤其是胸腺中的比例.结论:E2对淋巴结、脾脏和胸腺3种免疫器官中的Treg细胞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 川芎嗪洗脱支架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璇;陈忠;马根山;苏亚民;顾兴中

    目的:研究川芎嗪洗脱支架(TES)抑制内膜增生防治再狭窄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小型猪9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植入TES(TES组),对照组植入金属裸支架(BMS组)或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组).术后第28天处死动物,组织病理学检测内膜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TUNEL法测细胞凋亡,扫描电镜观察内皮细胞的覆盖情况.结果:术后第28天病理学证实,TES组较BMS组管腔面积增加、支架内新生内膜面积和面积再狭窄百分比减小(P<0.05).BMS组较TES组PCNA 细胞阳性率明显增加(P<0.05),TES组较SES组PCNA阳性率增加(P<0.05).TES组较BMS组单位面积内平滑肌细胞 (VSMC)凋亡数明显增加(P<0.05).扫描电镜显示TES组和BMS组28 d血管内皮细胞完全覆盖,SES组基本覆盖,但内膜不平整.结论:TES可以显著抑制VSMC 增殖、迁移并促进VSMC凋亡,但不影响血管内皮愈合,是防治血管再狭窄的新策略.

  • 钙蛋白酶抑制剂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金桂;祝宝华;于晓頔;陈开祥;奚群英;刘晨

    目的:研究calpain抑制剂(ALLN)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灌注组、缺血/再灌注组、ALLN+正常灌注组、ALLN+缺血/再灌注组和二甲亚砜+缺血/再灌注组,分别检测再灌注15 min时冠状动脉流出量(CF)和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荧光强度来反映calpain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calpain蛋白表达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钙荧光强度和细胞凋亡率,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同缺血/再灌注组相比,ALLN+缺血/再灌注组CF显著增高(P<0.01),LDH漏出量、calpain活性和蛋白表达量、胞内钙荧光强度和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ALLN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calpain活性,从而减轻calpain对细胞的损伤,减轻了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 丹参酮ⅡA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陆璐;李新荣;邓湘蕾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分析该作用与氧化应激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38 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取第3代原代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建立高糖诱导细胞增殖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和丹参酮ⅡA组,BrdU掺入法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DNA合成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呈快速增殖状态,在10~25 mmol·L-1间增殖效应呈剂量依赖性;丹参酮ⅡA能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提高高糖培养的细胞中SOD水平,降低MDA含量,减少p-p38MAPK蛋白的表达.结论:丹参酮ⅡA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这可能与其能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氧自由基,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体会

    作者:姚捷;马建明;钱建军;谈景旺;嵇振岭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腹腔镜诊断,镜下缝合穿孔、放置腹腔引流.结果:15例镜下修补成功,1例因镜下缝合困难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90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 d(4~13 d).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患者痛苦小,损伤轻,术后恢复快,腹腔冲洗引流方便、彻底等优点,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环孢菌素A、汉防己甲素及两者联合逆转K562/A02 细胞的多药耐药

    作者:郭晶晶;陈宝安;高峰;丁家华;许文林;沈惠玲;孙新臣;成红艳;高冲;孙耘玉;程坚;王骏;赵刚;宋慧慧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A(CsA)、汉防己甲素(Tet)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人白血病耐药细胞系K562/A02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柔红霉素(DNR)对细胞的半数抑制量(IC50),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DNR浓度.结果:DNR对K562细胞和K562/A02细胞IC50分别为0.27和21.22 mg·L-1;CsA(1 mg·L-1)及Tet(0.1 mg·L-1)单独和联合处理K562/A02后,DNR的IC50分别为7.83、5.32和2.32 mg·L-1;CsA和Tet对DNR作用K562的IC50无明显影响;K562/A02细胞48 h凋亡率为2.19%,DNR(1 mg·L-1)作用K562/A02细胞凋亡率为2.70%,CsA和Tet单独及联合处理后凋亡率分别为10.27%、17.64%和52.79%;两药处理后细胞内化疗药物DNR浓度亦明显增加.结论:CsA及Tet均可逆转耐药,且联合作用逆转效果更强.

  • 人血管内皮抑制素vasostatin120-180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及初步的抗血管生成活性研究

    作者:徐倩;孙启明;华子春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和表达人源血管内皮抑制素vasostatin120-180(VAS)基因,并进行分离纯化及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活性鉴定.方法:根据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应用化学合成和分子克隆方法得到人源血管内皮抑制素120-180片段(即VAS)的编码基因.通过PCR和限制性内切酶消解,将VAS编码基因克隆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中,并在BL21(DE3)菌株中经IPTG诱导、表达带有His融合标签的His-VAS重组蛋白.VAS蛋白的表达水平大约占细菌总蛋白的45%,大多数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过体外包涵体变性、复性及纯化,采用SDS-PAGE分析鉴定,用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抑制试验进行重组蛋白活性的生物活性鉴定.结果:经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pET28a-VAS构建成功,IPTG诱导后的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并鉴定了VAS的分子属性.通过鸡胚尿囊膜试验验证,重组VAS蛋白能够很好地抑制微血管生成.结论:获得高效表达的、高纯度的VAS,为VAS进一步的功能分析和抑制血管生成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 汉防己甲素配合放射线增敏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曹远东;孙新臣;成红艳;于大海;葛小林;李宜坤;薛幼华;林茜;马春阳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用于鼻咽癌放疗的增敏作用及其毒副反应.方法:112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放疗第1天开始服用汉防己甲素,每次40 mg,每天3次,直至放疗结束,放疗采用6MV-X线常规分割外放射治疗,鼻咽部DT66~72 Gy/33~36 F/6~7 W,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治疗量DT60~66 Gy/30~33 F/6~7 W.对照组单纯放疗,其设野和剂量均同治疗组.结果:放疗结束后1个月鼻咽部MRI复查评价疗效,近期有效率治疗组为89.3%,对照组为69.6%,治疗组近期疗效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放疗期间骨髓抑制、放射性皮炎、口干、咽痛和消化道反应等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中汉防己甲素是一种理想的放射增敏剂,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 1 353名学龄前儿童血液中部分矿物质含量调查分析

    作者:章莉萍;彭弘雷;刘敖大;艾月仙;韩留娣;孙桂菊;刘江红

    目的:调查金坛市学龄前儿童血中铁、铜、锌、钙和镁的含量,为进一步探讨矿物质含量与学龄前儿童智力和行为的关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调查城区、城郊结合部、乡镇3家幼儿园共1 353名学龄前儿童,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全血铁、铜、锌、钙和镁的检测.结果:1 353名学龄前儿童缺锌、缺钙和缺铁的比例较高,缺乏率分别为38.14%、34.29%和24.32%,铜和镁的缺乏率分别为0.67%和0.61%.结论:金坛市学龄前儿童矿物质缺乏的现象比较普遍,营养状况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矿物质与智力及行为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 雷帕霉素抑制小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顾炎;丁家华;陈宝安;王珏琼;邓晓静;高冲;孙耘玉;程坚;王骏;赵刚;宋慧慧;鲍文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抑制药物雷帕霉素(RAPA)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抑制作用,并与传统免疫抑制药物比较作用效果.方法:用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 完全不合的纯种近交系小鼠[供鼠为雄性C57BL/6J (H-2b) 鼠,受鼠为雌性BALB/c (H-2d) 鼠]建立allo-BMT/aGVHD动物模型,随机分5组,第1、2和3组分别给予RAPA、环孢菌素A(CsA)加甲氨蝶呤(MTX)、RAPA加CsA加MTX联合用药作为aGVHD抑制方案,第4组为空白对照,第5组为未移植组.观察各组小鼠骨髓移植后aGVHD的出现情况.结果:移植小鼠出现典型的aGVHD症状,未用aGVHD预防方案的移植小鼠(第4组) 死亡高峰在移植后第5~7天,死亡率达100 %.用不同aGVHD预防方案的第1~3组小鼠aGVHD症状明显减轻,平均生存时间(MST) 较第4组显著延长(分别延长3.5、1.9和6.0 d,P<0.05).不同aGVHD预防方案的移植小鼠之间,移植后外周血常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经用各预防方案后,移植小鼠aGVHD病理表现减轻,且RAPA、CsA和MTX联合用药组的病理分级轻于RAPA单药组或CsA加MTX标准方案组.结论:RAPA可以显著抑制体外T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增强小鼠对骨髓移植的免疫耐受,对小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减轻GVHD症状和病理损害程度,延长平均生存时间.

  • 奈达铂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李苏宜;凌扬;袁保兰;顾明;张丰林;童建东;吴正东;刘琳;徐建忠;汪竹

    目的: 探索减量的奈达铂(NDP)联合小剂量顺铂(PDD)及5-氟尿嘧啶(5-FU)持续静脉点滴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非手术、放疗适应证,Ⅲ、Ⅳ期及复发食管癌患者,NDP 25 mg·m-2、PDD 15 mg·m-2,静脉点滴,第1、8天;5-FU 300 mg·m-2·d-1,24 h持续静脉点滴,第1~5天和第8~12天,与5-FU同步应用叶酸片 20 mg·次-1,3 次·d-1口服,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结束后评价疗效.疗程内6个治疗周期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为止.结果:治疗周期中位值为5,可评价49例,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19例,有效(CR+PR)率61.2%(30/49),中位缓解期5.5个月.Ⅲ、Ⅳ 度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18.37%(9/49),中性粒细胞减少16.33%(8/49),血小板计数减少 12.24%(6/49).结论:减量NDP(减少幅度37.5%)联合小剂量PDD、5-FU/叶酸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局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RNA水平的测定

    作者:彭丹红;任慕兰

    目的:初步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和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发病过程中的免疫机制.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7年7月健康体检的女性、VVC患者、RVVC患者各20例,采集阴道灌洗液,半定量RT-PCR测定MBL-mRNA表达情况.结果:阴道局部MBL-mRNA的表达VVC患者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RVVC患者显著低于正常人群.结论:VVC患者阴道局部MBL-mRNA高表达说明MBL参与了局部免疫反应,其在免疫防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阴道局部MBL-mRNA的低表达可能和RVVC反复发作不易治疗有关,提示有必要对MBL水平低下者进行MBL临床治疗的研究.

  • 兔角膜上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方法的研究

    作者:任玫卿;栾洁

    目的:建立体外原代培养兔角膜上皮细胞简单经济实用的方法,并观察其体外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消化法、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兔角膜上皮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分别测定细胞分裂指数及细胞贴壁率,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两种方法培养的细胞在原代、第1代形态相似,消化法培养的细胞代数维持低于组织块法;对数生长期时,组织块培养法的细胞具有更好的活力且分裂旺盛(P<0.05);在16 h后,消化法培养的细胞贴壁率低于组织块培养法(P<0.05).结论:选择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兔角膜上皮细胞可获得状态良好的连续传代扩增的细胞,且具有经济实用性;角膜上皮细胞符合一般有限细胞系的生长规律.

  • 冬虫夏草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作者:宫壮;张晓良;刘必成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为麦角菌科虫草属冬虫夏草真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蝙蝠蛾幼虫尸体的复合体[1].在中国,因为其随季节变换而呈现不同的形态,故曰冬虫夏草.作者就冬虫夏草的生物学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人乳头瘤病毒及其感染免疫研究进展

    作者:潘永正;王飞;骆丹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vus,HPV)持续性感染是造成临床上尖锐湿疣复发或宫颈癌发生的原因,机体针对HPV难以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反应,尤其是HPV感染后局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HPV持续性感染的根本原因所在.以下就HPV一般概况、HPV对宿主皮肤黏膜组织侵袭感染过程和宿主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进行综述.

  • 颅脑创伤无创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何亮;杨天明

    在颅脑创伤的早期处理中,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脑血流量(CBF)和脑氧含量等脑功能及代谢状态指标的监测已成为重要的诊治手段.近年来,随着现代影像及生物医学工程设备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监测仪器和方法,尤其是无创监测技术发展迅速,现就近的一些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新进展

    作者:顾晓怡;李苏宜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递增,已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关于乳腺癌的治疗,目前主要采取以手术为主,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为辅的综合治疗模式.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中作者就近年来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临床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04
1988 01 02 03 04
1987 01 02 03 04
1986 01 02
1985 01 02
1984 01 02
1983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