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卒中与神经疾病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Stroke and Nervous Diseases 졸중여신경질병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1.4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0478
  • 国内刊号: 42-140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30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卒中与神经疾病》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张兆辉 曾庆杏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岚

    目的 探讨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按照(0,1)随机分布分为2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基础药物治疗,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低频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肌电图监测下给予定位定量电刺激,时间为6个月,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的临床显效率为63.8%,低于观察组(77.6%)(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数据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检测指标均得到改善,2组桡神经和正中神经肌电图的波幅、运动电位潜伏期与MCV以及尺神经的运动电位潜伏期均有显著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肌电图辅助治疗有助于电刺激位置的准确定位以及刺激参数的科学设置,可以明显改善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mTOR信号通路在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缪茂军;陈小武;曹学兵;陈志斌

    目的 探讨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的激活在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L-Dopa Induced Dyskinesia,LID)大鼠纹状体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普通级SD雄性大鼠共54只,随机分为5组,8只正常组(N组),剩下8只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模型;异动症组10只、余均分为雷帕霉素(Rapamycin)作为药物治疗组即干预组和Rapamycin溶剂的对照组(C组)各14只;记录下对照组与干预组的行为学并进行异动症AIM评分,每周至少两次;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N组、PD组、LID、C组以及R组纹状体组织的免疫印迹,验证所用NMDA受体亚基NR1 (Ser896)、NR2A(Y1325)、NR2B(Y1472)位点磷酸化及PSD-95、p-PSD95 (S295)磷酸化位点的抗体特异性的变化.结果 (1)对照组第1,3,5天时间点行为学AIM评分与干预组无差异(P>0.05),第8天时间点行为学AI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AIM评分有下降(P<0.01),之后第9、10、13、16、18、21天2组仍然有明显差异,干预组AIM评分无反弹上升现象.(2)LID组大鼠纹状体PSD-95及p-PSD95 (s295)表达水平较其他组高;干预后两者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PSD-95及p-PSD95(S295)在正常组表达水平低,在异动症组和对照组高,无差异(P>0.05);与正常组外其他组对比,干预组两者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干预组与正常组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3) LID组、对照组NMDA受体亚基NR1 (Ser896)、NR2A(Y1325)、NR2B(Y1472)位点磷酸化的表达水平较干预组有所增高(P均<0.05).结论 (1)mTOR参与了LID的发病,应用mTOR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对LID的治疗有效.(2)大鼠纹状体区的mTOR信号调理与LID的发生密切相关,mTOR激活对纹状体突触水平具有调节作用,可能通过依赖突触分子PSD-95以及NMDAR各亚型的磷酸化水平导致突触可塑性发生适应改变,终产生和维持皮质纹状体突触“病理性LTP”,从而介导了LID发生.

  •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抗体阳性相关免疫脑炎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强毅娜;高杰

    目的 报道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自身抗体阳性免疫脑炎1例,结合文献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该LGI1抗体阳性相关免疫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疗效.结果 中年男性急性起病,以肢体麻木、意识丧失、精神症状、癫痫发作、四肢不自主运动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低钠血症.脑脊液细胞、生化、免疫均正常,肿瘤相关抗原未见异常,副肿瘤抗体阴性,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肿瘤.脑电图检查示右侧额颞导多量阵发性慢波异常及棘慢综合波.双侧海马区冠状位FLAIR序列提示双侧高信号,血清及脑脊液LGI-1抗体均(++).结论 LGI1自身抗体阳性免疫脑炎以颞叶癫痫作、精神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低钠血症,病灶累及颞叶内侧为主,海马冠状位FLAIR序列常为高信号,免疫调节治疗及大剂量激素效果显著.

  • MES结合ESRS预测无症状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立祥;陈焕英;贺心良;李娜;齐风燕

    目的 本研究探讨MES结合ESRS预测无症状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影响MES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ESRS≥3分患者182例,所有患者行MES监测并随访.结果 182例患者MES阳性27例(14.8%).MES阳性组与阴性组高密度脂蛋白[(0.96±0.21) mmol/L比(1.06±0.24)mmol/L,t=2.616,P<0.05]及血小板计数[(274.9±98.9)×109/L比(218.9±65.1)×109/L,t=2.937,P<0.05]有明显差异.颈内动脉系统(颈总动脉分叉至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70%)患者MES阳性率(22/81,27.2%)较轻中度狭窄(<70%)患者(5/101,5.0%)高(x2=18.698;P=0.000).平均随访时间11.2个月(1~22个月).总计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0例,其中3例TIA.MES阳性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18.5%(5/27),MES阴性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3.2%(5/155).通过卡普兰-迈耶分析发现MES阳性组较阴性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高(log rank=18.675,P=0.000).结论 MES与高密度脂蛋白、血小板数量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相关;MES阳性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较阴性组明显升高.

  • 脑出血迟发型血肿扩大的机制探讨和治疗对策

    作者:杨小华;李格;管萍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迟发型血肿扩大的机制,比较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和药物治疗对该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75例脑出血迟发型血肿扩大患者的临床特点、CT特征,并随机分成微创手术组和药物治疗组,比较其临床疗效,并对微创手术组血肿液中的红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结果 血肿液中皱缩与破坏的红细胞混合者3例,占7.9%,新鲜、皱缩与破坏的红细胞混合者35例,占92.1%.微创治疗组治疗14d后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90 d后mRS评分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 脑出血迟发型血肿扩大的演变过程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相似.其血肿扩大的机制可能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血肿扩大机制相似.即血肿外膜反复出血,局部凝血障碍是导致其血肿扩大的病理基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是治疗脑出血迟发型血肿扩大的方法之一.

  • 无创机械通气在重症肌无力危象治疗中的疗效

    作者:李瑾;陈黛琪

    目的 研究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重症肌无力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收治的重症肌无力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而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23例,比较他们BiPAP治疗前、治疗后2h的动脉血气分析数据的变化,心率、呼吸频率及治疗2周后症状改善情况(QMG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有18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前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浆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为(108.7±17.6)次/min,(25.8±5.3)次/min,7.31±0.04,(58.7±13.3) mmHg,(53.8±7.8)mmHg;治疗后2小时患者HR、RR、血浆pH值PaO2、PaCO2分别为(83.4±15.9)次/min,(21.1±4.9)次/min,7.36±0.04,(83.4±15.7)mmHg,(38.6±7.0)mmHg,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患者QMG评分为17.94±2.07分,治疗2周后患者QMG评分为(10.06±2.71)分,也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 BiPAP治疗对重症肌无力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有重要治疗价值,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 球囊辅助Onyx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作者:凌国源;黄锦丰;梁月盛;玉石;陈文斗

    目的 探讨球囊辅助Onyx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应用价值及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TCCF患者采用球囊辅助Onyx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前颅窝或(及)中颅窝骨折合并海绵窦处有明显骨折片6例,2例无颅底骨折患者瘘口较小,预计球囊难以进入.根据DSA检查8例患者均以眼上、眼下静脉引流为主,2例伴有岩上、岩下窦引流,2例伴有对侧海绵间窦引流,1例伴有对侧海绵窦处硬脑膜动静脉瘘.结果 8例患者栓塞后造影证实瘘口均完全闭塞,患侧颈内动脉保持通畅,无分支动脉损伤,无体内残留导管事件.结论 应用球囊辅助Onyx联合弹簧圈栓塞是治疗TCCF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对于海绵窦内有骨折片、瘘口较小、血管过于迂曲等原因而不能使用可脱球囊栓塞及覆膜支架治疗的患者,该方法可以提高TCCF的治愈率及颈内动脉通畅率,减少并发症.

  • ABCD2评分预测头昏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风险的研究

    作者:吕敏;吕琳;温慧军;李永强;潘艳艳

    目的 探讨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方法 收集118例以头昏为主要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在首诊时使用ABCD2评分进行评价,并将入组者分为低危组(1~3分),中危组(4~5分)和高危组(6~7分).入组患者均在入组后即进行头颅CT检查,在48~72 h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弥散加权序列是否出现高信号,以确定是否发生脑血管病事件.出院后对入组者进行长达6个月的随访,观察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人组118例患者,其中男57例,女61例;年龄62-77岁,平均年龄(65.8±11.6)岁.高危组37例,中危组29例,低危组52例.经证实入组患者中15例(12.7%)发生脑血管病事件,经影像学证实均为脑梗死.高危组中11例(29.7%)发生脑梗死,中危组3例(10.3%)发生脑梗死,而低危组患者在随访观察期内仅有1例(1.9%)发生脑梗死,3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BCD2评分系统可有效预测头昏患者发生脑血管病事件的风险.该评分方法的应用对早期干预,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进展,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 分水岭脑梗死早期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黄金华;陈伟;辛家厚;俞明明

    目的 探讨分水岭脑梗死(CWI)早期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96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分为进展组(26例)及对照组(70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分水岭脑梗死早期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 进展组的既往脑卒中史、不稳定斑块、血管重度狭窄、血管闭塞、入院后快速降压、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稳定斑块(P=0.045)、入院后快速降压(P=0.030)、FIB(P=0.003)和D-二聚体水平(P=0.012)是CWI早期病情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不稳定斑块、入院后快速降压、FIB和D-二聚体水平是CWI早期病情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 15d-PGJ2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黄立宏;李刚;冯小芳;王罗军;杜洵昊

    目的 观察PPAR-γ激动剂15d-PGJ2对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成年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1)假手术组;(2)正常血糖脑缺血组;(3)糖尿病脑缺血组;(4)糖尿病脑缺血+ 15d-PGJ2干预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应用改良的Zea-Longa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糖尿病脑缺血组+15d-PGJ2干预组在成功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后给予15d-PGJ2 200μg·kg-1 ·d-1腹腔注射21 d后应用改良的Zea-Longa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再灌注后3h腹腔注射15d-PGJ2 400μg· kg-1,以后6d每天给予15d-PGJ2 200μg·kg-1·d-1腹腔注射.每组分别于24 h、7d各处死一批大鼠,并随机分为2组:一组行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胶质细胞CD68的表达水平及ELISA检测TNF-α与IL-1β水平,另一组用TUNEL法原位标记DNA片段检测凋亡细胞计数.结果 正常血糖脑缺血组、糖尿病脑缺血组、糖尿病脑缺血+ 15d-PGJ2干预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再灌注24 h、再灌注7 d CD68阳性面积、TNF-α与IL1β水平、神经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P<0.05);糖尿病脑缺血组在再灌注24 h、再灌注7 d CD68阳性面积、TNF-α与IL-1β水平、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脑缺血组(P<0.05);糖尿病脑缺血+ 15d-PGJ2干预组再灌注24 h、再灌注7 d CD68阳性面积、TNF-α与IL-1β水平、神经细胞凋亡率低于未干预组(P<0.05).结论 糖尿病脑缺血组与正常血糖脑缺血组相比较CD68阳性面积更大、TNF-α与IL-1β水平更高及神经细胞凋亡率更高;15d-PGJ2可减少糖尿病脑缺血大鼠小胶质细胞激活、减少炎症因子分泌、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率.

  • L-选择素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黄锦丰;凌国源;玉石;陈文斗

    目的 探讨L-选择素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组)和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50例,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内参,运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L-选择素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L-选择素水平明显升高(2.96±0.71 vs 1.22±0.46,P<0.01).结论 L-选择素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增加,提示L-选择素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有关.

  • 针吸型肌肉活检联合免疫荧光在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宋楠;王红梅

    目的 探讨应用针吸型肌肉活检结合免疫荧光染色诊断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应用针吸型活检术取533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415例DMD,118例BMD)的肌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肌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抗肌营养不良蛋白,以2例正常人的肌细胞作为对照.结果 正常人肌细胞膜上抗肌萎缩蛋白染色阳性,可见沿肌细胞膜分布完整的荧光条带;DMD患者肌膜染色阴性,肌细胞膜完全不显色;BM D患者染色弱阳性,可见沿肌细胞膜分布的间断斑片状荧光带.结论 应用针吸型活检术联合免疫荧光染色可以有效的检测抗肌营养不良蛋白的表达,有助于DMD和BMD的确诊及鉴别诊断.

  • 老年肌肉病临床及病理学分析

    作者:李艳娜;蒲传强;石强;尹西;班瑞;陈婷;刘华旭;牛军伟;毛燕玲

    目的 探讨老年肌肉病的特点.方法 采用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62例60岁以上患者的肌肉病理,同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1924例肌肉活检患者中,62例为老年患者,占3.22%;其中男性27例,女性35例.男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8.26±7.003岁,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6.63±5.621岁,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313).48例(77.42%)患者慢性起病,57例(91.94%)患者病情缓慢进展.首发症状以双下肢无力18例(29.03%)多见,其次为四肢无力6例(9.68%).主要临床表现以肌无力57例(91.94%)多见,肌萎缩、肌肉疼痛、吞咽困难均有23例(37.10%).经肌肉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62例患者中肌源性改变者24例(38.71%)、神经源性改变者7例(11.29%)、正常者3例(4.84%)和非特异性改变者28例(45.16%),前三者明确诊断共34例(54.84%),而非特异性改变者的病理结果,不能明确诊断.在24例肌源性改变者中21例为炎性肌病,其包括多发性肌炎(8例)、皮肌炎(2例)、包涵体肌炎(1例)、坏死性肌病(6例)和其他免疫性肌病(4例);还有3例代谢性肌病.60例患者行血清肌酸激酶(CK)检查,升高者43例(71.67%).在21例炎性肌病患者中有17例(80.95%)CK高于正常;在28例的非特异性改变者中,有21例(75%)的CK高于正常.58例患者行肌电图(EMG)检查,有37例(63.80%)为肌源性受损,9例(15.52%)为神经源性受损,2例(3.45%)为肌源性受损合并神经源性受损,5例(5/58 =8.62%)未见特征性改变,其余5例提示其他异常情况.在21例炎性肌病患者中有20例(95.24%)为肌源性受损;而在27例的非特异性改变者中有16例(59.26%)为肌源性受损;在6例神经源性改变者中有5例(83.33%)为神经源性受损.结论 老年肌肉病发病隐袭,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肌活检技术结合临床是诊断关键,炎性肌病占多数,可有些少见肌病;但仍有部分患者未能明确诊断.

  • 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艳阳;刘佩军;雷德宝;詹燕;高源;翟宏宇;郑艳华;郭雅碧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55例和B组(给予常规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等治疗)55例,治疗前后运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各亚项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并且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血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结果 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ADL、MoCA总分、各亚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后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A组总效率(96.3%)明显高于B组(67.2%)(P<0.05);2组治疗后血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P<0.05).结论 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安全有效.

  • 脑卒中后抑郁合并认知损害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作者:王慧玲;黄朝云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合并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PSCI)患者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表现及脑卒中后抑郁合并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首发急性脑卒中患者52例,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分为PSD合并PSCI组13例(A组),PSD组(B组)11例,PS-CI组(C组)12例,单纯脑卒中组16例(D组).进行磁共振平扫及DTI扫描,比较各组不同部位FA值的差异.结果 A组与D组比较,双侧额叶、双侧半卵圆中心、左侧颞叶、左侧丘脑、右侧壳核FA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D合并PSCI患者可能具有相对独立的发病机制,与双侧额叶、双侧半卵圆中心、左侧颞叶、左侧丘脑及右侧壳核损害有关.

  • 介入栓塞与陀螺旋转式60钴放射治疗系统联合治疗颅内巨大动静脉畸形15例疗效观察

    作者:袁波;谭李红;谭莉;黄晓松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与陀螺旋转式60钴放射治疗系统联合治疗颅内巨大动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 选择15例接受血管内栓塞和陀螺旋转式60钴放射治疗系统联合治疗的颅内巨大动静脉畸形患者,追踪6~48月观察其影像学改变和临床评分.结果 15例患者畸形血管团均部分或全部闭合,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介入栓塞和陀螺旋转式60钴放射治疗系统联合治疗颅内巨大动静脉畸形是治疗巨大动静脉畸形的有效手段.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循环miRNA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张家康;王枭雄;陈鑫;杨光;张大明;钟晨;赵世光

    脑血管病是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已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一大难题.从1985~1991年统计的年发病率为116~219/100000,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的75%.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功能障碍的总称,分为动脉血栓性脑梗死21.5%、栓塞性脑梗死7.5%、腔隙性脑梗死40.6%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脑梗死或TIA[1].

    关键词:
  •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研究进展

    作者:谢祎;肖劲松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运动症状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异常,是PD诊断的主要依据[1].非运动症状主要包括神经心理障碍(抑郁、焦虑、认知障碍、注意力缺乏、淡漠等)、自主功能障碍(直立性低血压、便秘、心悸、多汗、膀胱功能障碍等)、感觉异常(疼痛、嗅觉障碍、视觉障碍等)、睡眠障碍(失眠、快动眼行为异常、不宁腿综合症、白天嗜睡等)[2].

    关键词:
  • 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抗体脑炎1例报道

    作者:石鑫;台立稳

    1 病例 女,63岁.因"一过性记忆障碍20余d,加重2d"于2014年11月26日入院.20余d前患者于海南旅游时突然出现一过性记忆障碍,表现为不知身在何处,不知为什么要在海南,无肢体抽搐,无语言障碍,无幻觉及精神症状,症状持续数秒钟后恢复,之后症状间断发作,表现为烧水后否认自己烧水,回家后下楼倒垃圾时突然不知垃圾箱在何处,外出在熟悉地点吃饭时,突然出现陌生感,持续数秒后记忆恢复,2d前记忆障碍加重,不能回忆刚发生事件,近记忆力内容缺失逐渐增加.既往发现高同型半管氨酸血症10余d;40年前有肾炎病史,家属诉已治愈.查体:神志清楚,语利,近记忆力减退,反应力、定向力正常,余补缀系统检查正常.余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关键词:
  • 伴迟发性感觉异常的延髓外侧梗死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曹树刚;郭茜;吴倩;徐文安;夏明武

    延髓外侧梗死(Lateral medullary infarction,LMI)常见的感觉障碍是交叉性感觉障碍,文献中偶见LMI合并迟发性感觉异常、对侧或双侧面部感觉障碍、传导束型感觉障碍以及同侧肢体感觉异常等.LMI伴发的迟发性感觉异常可能是与脑卒中病灶直接相关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eP),即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本研究曾诊治过3例伴迟发性感觉异常的LMI患者,现总结报道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

    关键词:
  • 重度高钠血症1例分析

    作者:朱红霞;琚双五

    高钠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状态,血清钠离子水平大于145 mmol/L,并伴有血浆渗透压的升高.临床上重度高钠血症(血钠>170 mmol/L),少见其危害大,血钠超过190 mmol/L更是罕见,本研究报道本科近期收治1例血钠为191.2 mmol/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关键词:
  •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并小脑及延髓背外侧梗死1例

    作者:杨超;龚雪琴;胡继川;毕娟

    1 病例患者,男,49岁.因"突发头昏伴恶心呕吐及面部肢体交叉性感觉障碍2h",于2015年2月2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 h饮酒后突发头昏,表现为头脑昏沉感,伴有恶心呕吐及枕部疼痛,自觉左侧面部及右侧肢体发麻,伴有言语不流利,无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及肢体抽搐,病后未行特殊处理,由120急送至我院急诊科,行颅脑CT检查示基底动脉及主要分支分布区密度增高(图1).

    关键词:
卒中与神经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Z1
1998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