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中华心律失常学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Arrhythmias 중화심률실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6638
  • 国内刊号: 11-385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市门头沟区冯村西里阜外医院西山园区A楼40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澍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优化的腋静脉穿刺技术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植入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益锋;刘芃;杨鹏;王勇;彭文华;高焱莎;赵霞;赵桂茹;李宪伦

    目的 观察优化的腋静脉穿刺技术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植入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行CIED植入术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优化的腋静脉穿刺组(试验组)与常规锁骨下静脉穿刺组(对照组).观察手术成功率及围术期并发症情况,分别于术后1、6、12个月及随后每12个月进行常规随访.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穿刺成功率(96.6%对96.0%)、1次穿刺成功率(68.8%对69.3%)及术中X线曝光时间[(152.1±32.7)s对(145.6±46.1)s]相近,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锁骨下静脉穿刺组术中出现导线操作困难2例,术后出现气胸2例,腋静脉穿刺组未见导线操作困难及气胸等情况.在随访中,试验组未发生导线挤压综合征,而对照组发生2例.试验组围术期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降低趋势(1.82%对7.27%,P=0.11).结论 优化的腋静脉穿刺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能优于传统锁骨下穿刺.

  • 护士主导的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抗凝管理评价

    作者:田颖;卢晓英;刘兴鹏;王彦江;石亮;尹先东;刘小青;陈汝明;杨新春

    目的 探讨护士主导的抗凝管理服务(AMS)与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窗内时间(TTR)及出血/缺血性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自2011年5月至2015年7月连续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房颤中心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901例[男472例,年龄(64±11)岁],术后常规接受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3~6个月,脑卒中风险高者会延长华法林使用时间或长期服用华法林.所有患者均由专职护士对抗凝进行管理,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为学习曲线期(甲组,n=295例),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为成熟期(乙组,n=606例).比较两组的出血/缺血性事件率、TTR、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波动指数(达标后的大INR值-达标后小INR值-1).结果 乙组出血/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7.4%对11.5%,P=0.045),INR滴定时间[(8.9±5.1)d对(10.4±4.7)d,P<0.001),INR波动指数(0.64±0.54对0.75±0.53,P<0.05)均低于甲组,乙组TTR(73%±20%)则高于甲组(66%±20%),P<0.001.结论 护士主导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抗凝管理,经过学习曲线训练,能够提高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的TTR窗,减小INR值的波动性,降低出血/缺血性事件.

  • 基于MEDLINE收录的室性心律失常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李小荣;满艺龙;肖锋;杜为;刘榜霞;郑雅云;顾卫娟;陈椿;张凤祥

    目的 总结分析室性心律失常(VAs)相关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GoPubMed为检索工具,检索MEDLINE数据库中收录的VAs相关的研究文献(1970年1月1日至2015年11月31日),并对文献发表的时间、地域、期刊及研究主题等分布特征进行计量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28 411篇,研究文献自1992年后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后进入平台期.文献发表量前3位国家依次为美国(7 404篇,26.06%)、日本(1 897篇,6.68%)和德国(1 573篇,5.54%),中国居第8位(623篇,2.19%),但中国自2000年后发文总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发文量前3位的城市依次为美国波士顿、美国纽约及日本东京.中国发文量前5位的城市依次为北京、武汉、上海、南京和广州.发文量前5位的杂志分布是Pacing and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Circulation、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Electrophysiolog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和Heart Rhythm,它们共发表文献5 964篇,占总量的20.99%.VAs中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及其相关的药物、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射频消融治疗为主要研究主题.结论 VAs是心血管领域的研究重点与热点之一,但近年来VAs的研究已到平台期.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等相对发达国家,我国在整体质量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 EAARN评分对于心脏再同步治疗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杨绳文;刘志敏;糜家睿;刘尚雨;丁立刚;陈柯萍;华伟;张澍

    目的 探讨EAARN评分系统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首次接受CRT的264例患者临床资料,行EAARN评分(E:左心室射血分数,A:年龄,A:房颤,R:肾功能,N: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随访终点为全因死亡.Kaplan-Meier法比较各组临床预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EAARN评分系统对接受CRT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Hosmer-Lemeshow法评价拟合度.结果 共有33例患者在随访时间内死亡,定义0~1个低危组;2~3个中危组;3个以上高危组.其中低危组共199例,死亡22例;中危组共42例,死亡5例;高危组共23例,死亡6例.3组间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P=0.316).EARRN评分系统预测1年内全因死亡的AUC为0.559.Hosmer-Lemeshow拟合度尚可(P=0.49).结论 EAARN评分系统对CRT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不佳.

  • 达比加群酯用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术期的抗凝治疗

    作者:周海鹏;梁明;王祖禄;杨桂棠;孙鸣宇;金志清;丁明英;韩雅玲

    目的 观察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应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导管消融围术期的抗凝疗效.方法 入选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选择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116例,依据入院前服用抗栓药情况将患者分为院前已服用达比加群酯>7 d(达比加群酯稳态)组,院前未服用抗栓药组和院前服用其他抗栓药组.比较达比加群酯稳态组与院前未服用抗栓药组的凝血指标.患者入院后随机分配至2个病区,一个病区为依诺肝素桥接组(术前和术后4~6h分别应用依诺肝素桥接),另一病区为持续应用达比加群酯组.分析两组导管消融术中首次测得激活凝血时间(ACT)值的影响因素,观察住院及随访期间出血、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达比加群酯稳态组和院前未服用抗栓药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29).持续应用达比加群酯组术中首次测定ACT值与后应用达比加群酯距离手术开始时间和检测ACT前每kg体重的肝素量呈负相关;住院及随访期间发生的出血及栓塞事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比加群酯在体内达到稳态时可使APTT值增大.导管消融术前持续应用达比加群酯未增加出血及栓塞事件.术中首次测得的ACT值与后应用抗凝药距离手术开始时间和检测ACT前每kg体重的肝素量有关.

  • 低CHA2DS2-VASc评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与左心耳解剖特征分析

    作者:邓成钢;陈艳;陈艳红;张劲林;李振;韩宏伟;唐成;程光辉;苏晞

    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低CHA2DS2-VASc评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与左心耳解剖特征的关系.方法 研究人群为2008年8月至2013年5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拟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 982例.其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左心耳血栓形成的患者27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行左心房增强多排CT扫描,根据左心耳的主干长度、角度及其分支把左心耳分成4型:仙人掌形、菜花形、鸡翅膀形、风向袋形,比较两组患者左心耳形态特征.结果 心耳血栓形成组与对照组在CHA2DS2-VASc评分、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左心室收缩功能等基础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菜花形左心耳患者在左心耳血栓组中比对照组更多见(48%对24%,P=0.0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菜花形左心耳是血栓形成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菜花形左心耳在低CHA2DS2-VAScC评分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是左心耳血栓形成的重要预测因素.

  • 癫痫伴发Brugada样心电图改变17例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沈才杰;孙立勤;刘世燕;储慧民

    目的 探讨癫痫发作后表现为Brugada样心电图(Brugada-like electrocardiogram,Bru-ECG)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选择2002年5月至2013年11月在宁波市第七医院及宁波市精神卫生中心的2 018例癫痫患者,将17例(0.84%)癫痫发作后可出现Bru-ECG患者作为病例组(1组),随机双盲选取17例癫痫发作无Bru-ECG患者为对照组(2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心电图、脑电图、血清钾浓度及药物,进行长期随访,并采集接受钠离子通道阻滞药物诱发试验(sodium-channel blocker test,SCBT)及SCN5A基因检测患者数据.结果 1组患者Ⅰ型及Ⅱ型Bru-ECG分别为14例(82.35%)及3例(17.65%),l组男性、年龄、右侧颞叶起源癫痫、癫痫持续时间及心室率波动多于2组(P<0.05),两组间病程、癫痫发作类型、脑电图异常程度、QT间期、血清钾浓度、长期服用相关药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88.24%)患者Bru-ECG在(11.71±9.62)h消失.随访(3.85±1.74)年,3例(17.65%)患者癫痫再发后心电图重现Bru-ECG且可消失,去除药物干预后仍有3例(17.65%)维持Bru-ECG.15例(88.24%)进行药物诱发试验患者中2例(6.67%)结果呈阳性,所有患者经SCN5A基因编码区检测,2例(11.76%)维持Ⅰ型Bru-ECG患者SCN5A基因突变,其中1例(5.88%) SCBT阳性、维持Ⅰ型Bru-ECG且SCN5A基因变异的男性患者记录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结论 癫痫发作后心电图出现Bru-ECG患者以Ⅰ型、男性、右侧颞叶起源多见,有年龄较大、心室率较快及癫痫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发生率较低,多数呈反复及一过性,具有较好的临床预后,对于符合Brugada综合征患者,需进行积极治疗.

  • 左心室来源特发性室性早搏临床特征及导管消融评价

    作者:李继红;周贤惠;吕文魁;周祁娜;李耀东;张疆华;邢强;张文慧;芦颜美

    目的 评价左心室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早)的临床、体表心电图特点以及导管消融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2010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经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为左心室特发性室早的患者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12~77(50.36±17.24)岁,比较其体表心电图特点及行导管消融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55例左心室特发性室早患者中,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18例,主动脉窦30例,心大静脉远端7例(包括心外膜起源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导管消融术,即刻成功51例,消融成功率94.5%.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9±7)个月.随访期间7例患者出现室早复发,复发率12.7%.1例患者出现围术期并发症.结论 导管消融术治疗左心室起源的特发性室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长期小剂量奎尼丁在Brugada综合征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应用一例

    作者:杨军;张月军;陈英;曹佳宁;杨承健

    Brugada综合征是由于编码心肌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引起离子通道功能异常而导致的综合征.临床上,该综合征以V1~V3导联ST段抬高且多变、心脏结构无异常、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和晕厥的反复发作,以及心脏性猝死为特征¨].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已成为治疗Brugada综合征有效的方法,但对于术后反复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治疗手段有限,本文报道ICD植入联合长期小剂量奎尼丁治疗Brugada综合征伴反复室颤发作1例.

    关键词:
  • 左心耳封堵器压迫冠状动脉一例

    作者:苏斌杰;徐思玲;李双;赵冬冬;朱梦云;车文良;唐恺;陈维;徐亚伟

    患者男,75岁,因“反复心慌、胸闷1年”入院.患者心悸呈阵发性,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1h.有冠心病史10年,1年前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左前降支(LAD)近中段植入支架1枚,左回旋支(LCX)开口40%~50%狭窄(图1(A));有高血压史10年,高血压190/100 mmHg (1 mm=0.133 kPa);2型糖尿病史10年;腔隙性脑梗死史2年;有胃出血史;吸烟史30年.平素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沙坦钾片、美托洛尔缓释片、二甲双胍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治疗.入院前门诊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房颤);入院查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正常;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示主节律为窦性心律,阵发性房颤5阵;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示左心房增大,后前径51 mm,分别于90°/135°测得左心耳开口直径约13/18 mm,深度约21/16mm;左心房及左心耳未见明显血栓影.入院诊断为阵发性房颤,冠心病[PCI术后心功能Ⅱ级(NYHA分级)],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2型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

    关键词:
  • 心脏再同步治疗右心房与右心室电极导线反接一例

    作者:薛聪;丁立刚;顾敏;华伟;张澍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因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相对于普通双腔起搏器而言,CRT追加了起搏左心室的电极导线,也增加了脉冲发生器与导线反接的风险.本文报道1例CRT术中右心房右心室电极导线与脉冲发生器反接,并给予及时纠正的病例.

    关键词:
  •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中预防中的应用

    作者:王尹曼;钱菊英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房颤的主要危害是脑卒中带来的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的房颤治疗指南首次将房颤抗栓治疗放在三大治疗方案之首,由此可见抗凝治疗在房颤中的基石地位.在房颤患者中,年龄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抗凝治疗在老年房颤患者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
  • 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新进展

    作者:卫越;金奇;张凝;潘文麒;凌天佑;林长坚;吴立群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我国的发病率约0.7%[1],据推算我国约有800~1 000万房颤患者.冷冻球囊消融(cryoballoon ablation,CBA)作为房颤的治疗方法之一,因其简便的手术操作,以及较好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而逐渐普及.2012年美国心律学会(HRS)专家共识[2]指出,CBA已经成为房颤导管消融的标准消融方法.

    关键词:
  • 心房颤动治疗的卫生经济学研究现状

    作者:王张生;唐增;朱文青

    在中国人群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病率接近1%.房颤会显著增加脑卒中、心力衰竭风险,从而增加死亡率.除药物和电复律外,导管射频消融术正日益成为房颤复律的重要手段.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及安全性得到了有经验的电生理中心的一致肯定.然而,由于房颤治疗的高度个体化,没有固定模式,在掌握患者临床资料和目前佳研究证据的同时,尚需考虑患者的价值、意愿,并结合所能获取的医疗资源及医者的临床经验,以求患者佳获益.近年来房颤的治疗费用猛增,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对房颤治疗的卫生经济学研究对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国内鲜有此类研究.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介绍房颤治疗的卫生费用、成本效果分析及生命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及指南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 心室多点起搏及其现状

    作者:孙结;宿燕岗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20多年,已被公认为是治疗伴有束支阻滞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有效的方法[1].传统的CRT是在右心房、右心室双心腔起搏基础上增加一个左心室位点的起搏,即“三腔起搏”,以达到治疗心衰的目的.对于中-重度心衰、QRS时限增宽、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CRT在不增加心肌耗氧量前提下增加每搏量,提高心脏做功效率,使心室收缩非同步的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明显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逆转心脏重构,降低心衰患者的入院率及病死率[2].然而,传统的CRT中仍有30%左右的患者无反应,后者主要认为与存在心肌瘢痕、不均一性的电激动、非佳起搏位置以及应用单左心室导线不足以实现左心室同步协调运动等相关[3-5].为了提高CRT的反应率,近年CRT领域提出了多点起搏(multisite pacing,MSP)的概念.本文就多点起搏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 鞣酸对大鼠心室肌场电位时限及兴奋传导速度影响的研究

    作者:欧阳松;张晓雅;庄妤婷;侯月梅

    目的 应用微电极阵(MEA)技术研究鞣酸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对大鼠心室肌场电位时限(fAPD)及兴奋传导速度(ECV)的影响.方法 大鼠100只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n=10)、鞣酸组(10、20、40 μmol/L,每种浓度n=10)、海葵毒素组(ATXⅡ,n=10)、ATXⅡ+鞣酸组(10、20、40 μmol/L,每种浓度n=10)、心力衰竭(心衰)组(n=10)、心衰+鞣酸组(40 μmol/L,n=10).开胸取出心脏后进行langendroff灌流,用柔性电极贴附左心室,分别记录各组场电位及兴奋传导的变化.结果 MEA可敏感记录到各组场电位及兴奋传导的变化.鞣酸10 μmol/L组、20 μmol/L组、40 μmol/L组心室肌fAPD分别缩短至(345.70±10.33) ms、(329.30±12.18) ms、(317.20±11.31) m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V分别加快至(0.63±0.04) m/s、(0.66±0.03) m/s、(0.70±0.05) m/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XⅡ组fAPD明显延长(P<0.05),ECV则无明显变化(P>0.05).与ATXⅡ组相比,ATXⅡ+鞣酸10 μmol/L组、20 μmol/L组、40 μmol/L组心室肌fAPD分别缩短至(372.20±13.18) ms、(337.50±1Z 28) ms、(317.40±11.49) 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V分别加快至(0.62±0.03) m/s、(0.66±0.04) m/s、(0.72±0.03)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fAPD缩短率明显高于鞣酸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fAPD延长、ECV减慢,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心衰组相比,心衰+鞣酸组fAPD缩短至(441.70±13.81) ms、ECV加快至(0.55±0.06)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MEA技术可真实、准确地反映心室肌电生理特性.鞣酸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均可缩短大鼠心室肌fAPD及加快ECV,显示出其可能具有较好的抗心律失常及治疗心衰等作用.

  • 应加强经皮左心耳封堵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远期疗效的研究

    作者:黄从新

    心房颤动(房颤)为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国内流行病学研究[1]提示,房颤发生率为0.77%,其中50~59岁人群为0.5%,而大于80岁者为7.5%.房颤患者除心房绝对无序搏动所致的病理、生理后果外,其严重的并发症系血栓栓塞事件,该并发症往往是房颤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病因.尚有研究提示[2],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90%的血栓栓子源于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LAA);在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中,60%的血栓栓子源于LAA.因此,加强对LAA处理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 第八届全国室性心律失常专题会议纪要

    作者:杨兵;曹克将

    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SPE)、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主办,亚太心律学会协办的“第八届全国室性心律失常专题会议暨第一次江苏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学术年会”于2016年2月26日至27日在六朝古都南京举行.大会开设了20余场精彩纷呈的学术论坛,邀请了300余位海内外专家前来授课,多样的组织形式、丰富的论坛内容为国内外心律失常领域工作者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来自欧美、亚太和海峡两岸的知名心律失常专家与1200余名参会代表,共同探讨了室性心律失常发病机制、预防策略和治疗方法等的新进展.

    关键词:
  • 高龄患者起搏器综合征一例

    作者:王青青;宿燕岗

    生理性起搏的概念已被人们所熟知.但在高龄患者起搏模式的选择上往往出于年龄、价格及生活质量等诸方面的考虑,多选择简单的VVI起搏模式,尤其是国内.本文报道1例91岁高龄患者植入VVI起搏器后发生起搏器综合征,升级DDD起搏模式后症状消失.

    关键词:
  • 《2015HRS/EHRA/APHRS/SOLAECE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程控及测试优化专家共识》解读

    作者:张澍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预防心脏性猝死(SCD)有效的治疗措施,然而其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却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有效终止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室性心动过速(VT)或心室颤动(VF);另一方面,因为误判室上性心律失常(SVT)或对短阵可自行终止的VT等发放不必要的电除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死亡率.ICD的获益及风险与程控参数的设定及优化密切相关,然而此前并没有官方统一的指南或共识对此做出规范.

    关键词:
  • 伴有心肌酶谱改变的尼亚加拉瀑布样T波一例

    作者:董颖;石亚君;王小鹏;张东

    由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尼亚加拉瀑布样T波改变并伴有心肌酶谱改变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患者女,64岁.因洗澡时突发头痛,呕吐1d入院.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2年,入院查体双侧肢体肌力5级,脑膜刺激征(+),双下肢巴宾斯基(Babinski)征(+),肌酸激酶233.5 U/L(H),肌酸激酶同工酶21.6 U/L(N).入院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成对室性早搏,QTc间期延长(860 ms),T波改变:T波在Ⅰ、aVL、Ⅱ、Ⅲ、aVF、V2~V6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尤其在V2~ V6导联出现基底较宽、顶端圆钝的宽大畸形的巨大倒置T波,V3导联T波倒置深,达2.1 mV,符合尼亚加拉瀑布样T波改变(图1),紧急向病房报告心电图危急值.

    关键词:
  • 左心耳封堵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育;黄鹤;黄从新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脑卒中是房颤患者危害大的并发症,显著增加致残率和病死率.研究表明,左心耳是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重要部位,瓣膜性房颤患者约60%的血栓起源于左心耳,非瓣膜性房颤患者90%的血栓来自左心耳.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 左心耳封堵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

    作者:刘铮;刘俊;唐闽;申玉静;张竞涛;贾玉和;方丕华;张澍

    目的 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血栓栓塞事件与左心耳血栓相关.观察经皮左心耳封堵在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纳入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阜外医院单一病房的CHADS2评分≥1分的成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予以经皮左心耳植入术,并于术后1、3、6、12个月定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有效性主要终点为脑卒中、心血管死亡、以及体循环栓塞的复合终点.安全性主要终点为大出血、心脏压塞、器械栓塞.结果 研究共纳入30例左心耳封堵患者,3例患者退出研究.随访6.3个月.有效性主要终点发生率为0,安全性主要终点发生率为7.7%.结论 左心耳封堵器植入可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 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封堵与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对照研究

    作者:王光记;孔彬;李奇;权大君;刘育;黄鹤

    目的 研究中国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左心耳封堵(LAAO)与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2014年3月到2015年8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LAAO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5例(LAAO组).术后患者使用双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至少3个月,在第3个月时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结果调整抗栓治疗,将双抗血小板改为单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同期选择25例使用华法林抗凝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华法林组).口服华法林,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2.0~3.0.均于患者出院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两组在随访期间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①安全性比较:LAAO组手术成功率为100%,围术期有1例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无大出血、死亡、器械栓塞等并发症.随访1年内2组均无心脏压塞、器械相关的栓塞、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LAAO组随访1年内有3例出血事件,华法林组有10例(P>0.05).但LAAO组在随访3个月后无出血事件,而华法林组有6例出血事件(P<0.05).②有效性比较:随访1年内,LAAO组与华法林组均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结论 本研究初步提示中国房颤患者行LAAO预防血栓栓塞安全、有效,可减少3个月后出血事件.

  • 左心耳封堵联合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唐恺;张敬莹;赵冬冬;李双;朱梦云;陈维;徐亚伟

    目的 导管消融对于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节律控制疗效确切,但仍不能完全去除脑卒中的风险.而左心耳封堵已在预防房颤脑卒中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明确联合左心耳封堵及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共入选自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脑卒中风险高危的阵发性房颤患者68例,其中男41例,女27例,平均年龄(75.6±4.3)岁.房颤病史平均(3.1±1.7)年.CHA2 DS2-VASc评分(4.3±1.9)分.所有患者都有脑卒中史,轻者仅表现为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重者表现为大面积脑梗死.术前3d内完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排除左心房内血栓.导管消融的术式是环肺静脉线性消融,终点为完成双侧肺静脉的电隔离;随即于左心耳内植入Lefort封堵器.术后45 d内口服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随后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6个月,之后长期维持口服阿司匹林.于第3、6、12、18、24个月时随访心律状态及脑卒中再发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了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术.平均随访(13.4±2.8)个月,有58例(85.3%)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无1例患者再发脑卒中.仅1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心包渗液,未行特殊处理自行吸收.结论 对于脑卒中风险高危的房颤患者,同时行导管消融及左心耳封堵是可行的,且安全、有效.

中华心律失常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