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中华心律失常学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Arrhythmias 중화심률실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6638
  • 国内刊号: 11-385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市门头沟区冯村西里阜外医院西山园区A楼40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澍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心内膜心肌活检的临床病理及超微结构研究

    作者:吕田;马琳;高连君;杨延宗;林治湖

    目的通过对植入起搏器的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右心室心肌的临床病理研究及超微结构分析,探讨缓慢心律失常病因、判断病理改变程度及超微结构特点。方法对13例需植入起搏器的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在植入术中行心内膜心肌活检。三度房室阻滞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例。标本分别进行光镜及电镜检查。以5例高血压病Ⅰ期患者为对照。采用Sekiguchi M的组织病理学半定量分析方法,按照病变严重程度进行4级病理计分。结果病理诊断:心肌病1例、非特异性改变12例。光镜结果: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心肌细胞肥大、心肌变性及间质纤维化,比较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和三度房室阻滞组患者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织病理学衰竭指数平均值(2.2±1. 2)。电镜结果: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和三度房室阻滞组比较,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线粒体数目增加、肌浆网扩张、脂褐质沉着增加及空泡变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线粒体数目增加、线粒体形态改变、空泡变性及肌原纤维断裂疏松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内膜心肌活检对于了解缓慢心律失常发病原因缺乏特异性,对判断病理改变程度及超微结构有一定价值。缓慢心律失常者心肌均有不同程度病理改变,光镜改变轻,超微结构改变则较明显。

  • 肌电位干扰对复合双极心房感知与单极心房感知起搏器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许原;郭继鸿;刘肆仁;李学斌;黄卫斌;楚英杰

    目的观察肌电位干扰对复合双极心房感知与单极心房感知的双腔起搏器的不同影响及感知过度的发生率,分析两种起搏器不同的感知方式,提高对复合双极心房感知起搏器的认识。方法对导线均经右侧植入的30例复合双极心房感知和30例单极心房感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进行随访,活动右上臂,行上肢等张运动时肌电位的干扰试验。结果复合双极心房感知起搏器感知灵敏度0.5 mV时,无感知过度。单极心房感知起搏器感知灵敏度1.0 mV时,感知过度发生率21.7%;0.5 mV时,感知过度发生率81.7%,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发生率50%。结论与单极心房感知起搏器相比,复合双极心房感知起搏器具有更强的抗肌电位干扰能力,且导线使用寿命长,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为左上腔静脉永存合并右上腔静脉缺如患者植入起搏导线

    作者:顾翔;李寿桢;赵福全;许迪;廖铭扬;曹克将

    目的对左上腔静脉永存合并右上腔静脉缺如患者的心室起搏导线植入方法作初步探讨。方法为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三度房室阻滞患者植入VVI起搏系统。导线经左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右心房、三尖瓣口而固定于右心室心尖部(4例)或至心大静脉远段(1例),靠近心外膜左缘。结果 5例患者的导线均成功放置,分别随访3个月~7年,起搏功能良好。结论对左上腔静脉永存伴右上腔静脉缺如患者植入心脏起搏系统,通过适当地操作,一般可将导线定位于右心室心尖部;而经冠状静脉窦作左心室心外膜起搏亦是可以选择的。

  • 不应期离散与心肌电不稳定性关系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作者:刘金秋;刘少稳;杨延宗;林治湖;林倩

    目的建立有限因素的计算机模拟心肌模型,使用计算机模拟心肌探讨不应期离散与心电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在PC机上,采用Visual Basic编写应用程序,建立模拟心肌模型,模拟心肌由25×25个单元组成,各单元可以传导兴奋和恢复兴奋,在兴奋性没有完全恢复时,传导缓慢。根据电偶极子的原理,建立模拟心电图。采用颤动阈值(filrillation threshold,FT)作为评价心电不稳定性的指标。改变不应期的持续时间和离散程度,测定心动周期(CL)从100 TS开始到20 TS,以10 TS步长递减时的各个CL的颤动阈值,以及模拟心肌心电图的QT间期。结果不应期离散程度越大,FT值越低,出现自发性颤动的短心动周期越长。不同原因的QT间期延长,颤动阈值并不总是降低。结论单纯不应期离散就可以导致折返性心律失常。不同原因的QT间期延长心电不稳定性的改变不同。

  • 心房与心室早搏引起多部位干扰一例

    作者:时翠华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0岁,发作性胸闷、心悸2年,有高血压病史5年。体检:血压150/98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60次/min,心律失常。心脏X线片示左心室扩大。心电图(图1为肢体导联3导联同步记录,图2为V1连续记录)示:窦性P波形态正常,47次/min,心律齐,PR间期0.14 s,QRS时限0.09s,心电轴不偏。各导联均可见提前发生的P′波,在Ⅰ、aVR、aVL、V1直立,Ⅱ、Ⅲ、aVF倒置。此异位P波表现为如下5种情况:①单个出现或连续3个出现的第1个P′波,PR间期>0.12 s,QRS时限0.10 s,V1呈rSr′s′,Ⅰ导联S波稍宽,为来自右心房下部或房室交界区附近的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传导;

  • 经左主动脉窦消融反复性单形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作者:杨延宗;张树龙;杨东辉;刘少稳;夏云龙;林治湖;马长生

    右心室流出道是反复性单形室性心动过速(repetitive mono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RMVT)的常见起源部位,其电生理特点及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已被大多数医师所熟知,但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的RMVT报道较少[1-3]。本文报告1例经左主动脉窦成功消融的RMVT,并结合近几年文献对其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的方法进行分析。

  • 隐匿性房性反复搏动一例

    作者:张燕玲;韩宇;魏颖博

    患者女性,25岁,因近两年有反复心动过速发作史,每次发作数分钟后自行终止。图1为来我院就诊时同步描记的Ⅰ、Ⅱ和aVR导联,显示P波顺序出现,PP间期0.76 s,心率78次/min,PR间期0.16 s,在Ⅱ和aVR导联可见到两个逆行P波(R4、R10之前),下传的QRS波形态正常,PR间期0.18 s。从图上看,R4、R10并不提前,不能认为是早搏,那么该逆行P波起源点怎么确定呢?仔细分析心电图后发现,逆行P波的出现与其前的房性早搏有关,在R4、R10的T波之中埋藏1个房性早搏,它位于T波顶峰使T波出现切迹,该处恰是房室交界区生理性有效不应期与相对不应期的交界位置(临界相),该两次房性早搏通过临界相缓慢向交界区传导,传导到交界区下方时发生传导中断而未能下传心室,但该冲动又一次通过交界区(双通道的另一侧通道)返回心房形成逆行P波,此时交界区生理不应期已经结束,故这个逆行P波由心房正常下传心室,形成P-逆P-QRS的顺序。

  • QRS时限在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中的意义

    作者:潘宜智;李广镰;曾冲;郭南山

    测定分析了78例冠状动脉造影者平板运动试验(exercise treadmill test,ETT)前后QRS波时限变化,探讨其在运动试验中的意义。 对象和方法选择1997~1998年临床诊断或疑诊为冠心病先后行ETT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78例,其中16例造影结果正常,男性1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1.3岁;62例至少1支主要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狭窄>50%,其中男性46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4.3岁,受试者心电图均无左、右心室肥大及左、右束支阻滞,试验前2周均未使用影响QRS时限的药物。

  • 肌下囊袋植入脉冲发生器的临床观察研究

    作者:凌峰;邱国松;吴欣;李雄;马辉;张邢炜;金建芬

    编者的话起搏脉冲发生器常规置于锁骨下方的皮下组织与胸大肌浅筋膜之间。此处组织疏松,容易分离,手术出血少,是选择植入囊袋的理想部位。对于消瘦患者,其皮下组织少,起搏器植入该处可出现移位、囊袋坏死及皮肤磨破等并发症。受植入ICD启发,将脉冲发生器置于胸大肌下,这对有些患者来说是一种选择。但值得提出的是肌间囊袋出血多,易并发感染,术后可能要植入引流条(或管),并需要加强抗感染治疗。再者,肌间囊袋对下次起搏器更换增加了难度。对于消瘦者,除了本文报道所采用的部位外,也可选择颈部和腋窝部等。必须提出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起搏器会越来越小,因此本文报道的方法只适于极少数病例。

  • 心脏起搏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王邦宁;骆志刚;高丹屏;刘敏;黄其植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tes,Tdp)是介于室性心动过速与心室颤动之间的一种高危心律失常。发病突然,病性凶险,预后恶劣。我院1991~1999年先后采用心脏起搏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Tdp 11例,报道如下。

  • 复合双极心房感知系统抗肌电干扰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奉德;袁昕;衣欣;李冬梅;密宇仙

    随着生理性起搏器应用日益增多,心房感知障碍的问题越显突出,尤其肌电干扰引起心房感知过度而导致的不规则起搏或心室停搏,常是植入术后患者不适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观察复合双极心房感知系统抗肌电干扰的特性,本文对2例植入复合双极心房感知系统的起搏器患者进行上肢等张运动诱发肌电干扰试验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

  • 缺血预适应对心室颤动阈影响的研究

    作者:林明;叶昕涛;蓝玉福;陈晓春

    目的探讨兔右冠状动脉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对心室肌心室颤动阈的影响。方法根据顺序单脉冲刺激原理,采用RS2程序电刺激法,测量缺血再灌注组(IR组)(I30 min+R30 min)及缺血预适应(IP组)(I5 min+R10 min+I30 min+R30 min)在缺血30 min(I30 min)内及再灌注30 min(R30 min)内心室颤动阈(VFT)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①IR组及IP组于I30 min内缺血心室肌VF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FT较低,差别有显著性(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R组于R30 min内缺血心室肌VFT较低,差别有显著性(P<0.01),但IP组同时期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IP组缺血心室肌于I30 min、R30 min内与IR组比较,VFT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左心室IR组及IP组VFT与右心室相应指标比较,VFT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右冠状动脉IP可提高缺血及再灌注心室肌的心室颤动阈。

  • 心房颤动:目前认识和治疗建议

    作者:陈新;张澍;胡大一;马长生;黄从新;王方正;杨延宗;张奎俊;李莉;杨新春;曹克将;马坚;江洪;吴书林;华伟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尽管房颤本身并不直接危及生命,房颤时快速的心室率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产生明显症状,尤其使患者有发生脑血管栓塞的危险。大多数房颤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尤其二尖瓣病变的患者。发生在无可察觉的心血管病和其它病因的孤立性房颤也不少见,约占30%。除了病因治疗外,房颤的处理有3个策略,包括(1)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2)控制心室率;和(3)预防栓塞性事件,尤其脑卒中。有些患者需要1个以上的治疗策略。尽管有一些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资料有助于临床医师作出治疗决策,但只有抗凝治疗能裨益患者有较多的证据。但是,由于种族差异,在白种人群中进行的随机临床试验所获得的资料是否适合中国人尚难定论。本文就房颤的目前认识和治疗方法提出建议,供广大临床医师参考,包括(1)控制心室率的病例选择及具体方法;(2)药物和非药物方法转复窦性心律;(3)抗心律失常药维持窦性心律;(4)经胸和心内直流电转复心律;(5)心脏起搏预防房颤复发;(6)Cox迷宫手术预防房颤复发;和(7)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

  • P波离散度预测特发性心房颤动

    作者:邓玉莲;许春萱;张建成;胡锡衷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12导联体表心电图表明,有阵发性房颤史者P波明显延长。大P波时限增加是心房传导时间延长的标志。P波离散度(P dispersion),是指同步记录的12导联心电图中,不同导联测定的大P波时限(Pmax)与短P波时限(Pmax)间的差值。P波离散度是心房内存在部位依从性非均质电活动的标志,P波离散度异常提示心房肌的电生理特性发生变化。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有房内传导延迟、房内不应期缩短并离散的特征。因此本文分别对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和健康自愿者(对照组)同步描记12导联心电图,测得Pmax和P波离散度值,探讨Pmax和P波离散度与孤立性房颤的关系,为临床筛选治疗药物提供依据。

  • 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的常见误区

    作者:胡大一

    心房颤动(房颤)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满意控制心室率;②在有适应证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和预防房颤复发;③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在这3个方面如何合理用药尚存在一些误区。

  • 心房颤动患者心脏术后胺碘酮预防心房颤动的疗效评价

    作者:陈甬安;赵维庆

    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在体外循环的心脏手术结束前,因电击恢复心跳而转为窦性心律。但许多患者常在术后数天内再次发生房颤,不仅影响术后心脏功能的改善,而且也增加血栓栓塞的危险性。本文报道胺碘酮对此类患者心脏手术后预防房颤的疗效。

  • 普罗帕酮和Ⅲ类新药Ambasilide对犬心房颤动的作用和电生理机制比较研究

    作者:王晋军;李运乾;高明兰

    目的应用心外膜标测技术观察Ⅲ类新药Ambasilide对迷走性持续心房颤动(房颤)的影响,并与普罗帕酮比较,研究其电生理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迷走神经性持续房颤模型,13只犬给予普罗帕酮(2 mg/kg),另13只犬给予Ambasilide(2 mg/kg),观察两药对房颤的终止情况,同时在用药前后进行心房电活动实时心外膜标测及心房有效不应期的测量。结果普罗帕酮2 mg/kg负荷量可转复房颤11/13(84.6%),Ambasilide 2 mg/kg负荷量可转复13/13(100%)。当S1S1为400 ms时普罗帕酮可使心房有效不应期从(149±6)ms增至(181±5)ms,增加率为23%±4%,而S1S1为200 ms时,心房有效不应期从(120±6)ms增至(192±4)ms,增加率达66%±8%,心房有效不应期增加为正向频率依赖性(P<0.01)。当S1S1为400 ms时Ambasilide可使心房有效不应期从(164±3)ms增至(214±7)ms,增加率为31%±4%,而S1S1为200 ms时,心房有效不应期从(126±5)ms增至(156±5)ms,增加率25%±6%,心房有效不应期增加为非频率依赖性(P>0.05)。普罗帕酮在S1S1为200 ms时可减慢心房传导速度达34%±4%,而Ambasilide对心房传导速度无影响。两药均可延长折返波长。结论 (1)普罗帕酮和Ambasilide通过增加心房不应期和折返波长而终止迷走性持续房颤;(2)普罗帕酮延长心房不应期呈正向频率依赖性而Ambasilide呈非频率依赖性延长;(3)普罗帕酮减慢心房传导速度而Ambasilide对心房传导速度无影响。

  • 《中国循环杂志》在1999年754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医学期刊中排名第67位

    作者:

    为了对科技期刊在科学活动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及其期刊质量的优劣做出较客观、准确的评价,也为使广大科技工作者,期刊编辑部和科研管理部门能够科学地评价期刊,以便更好地选择和利用期刊,我们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其它计量指标作为评价的标准。 目前计算影响因子的常用方法是用某期刊前一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的被引次数除以该刊在此一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影响因子越大,相对来讲影响力也越大。本刊1999年影响因子为0.306,在754种临床医学期刊中排名第67位,在1 372种期刊中排名第280位;1999年总被引频次为343次,在754种临床医学期刊中排名第39位,在1 372种期刊中排名第167位。

  • 经胸壁心脏起搏在抢救院外心脏骤停中的应用

    作者:郑霖昌;修振顺

    2年来在抢救院外心脏骤停过程中对患者应用经胸壁心脏起搏,其中有3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例1 男性,63岁,因发作性胸骨后闷痛1 d于1998年3月来本院就诊,当行至距本院门口约100 m时突然晕倒在地,呼吸心跳停止,曾有短暂抽搐,就地行人工口对口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约3 min后送至本院急诊室。当时患者面唇紫绀,颈动脉搏动消失,继续给予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并气管插管机械控制通气,心电监护示心室停搏,给予肾上腺素2 mg静脉注射,即刻给予经胸壁紧急心脏起搏(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M1723B型除颤起搏监护仪),首先在放置电极片处用酒精擦拭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及污秽;负极放在心尖部皮肤表面,正极放在右前胸锁骨下窝处,并将电极片导线与脉冲发生器相连接。以频率70次/min起搏,输出电流90 mA,发放脉冲后心电监护即示起搏心律。测起搏阈值为60 mA,以70 mA连续起搏20 min后渐转为窦性心律,继续抢救1 h后患者自主呼吸渐恢复,17h后意识转清。1个月后,患者无自觉症状,脑功能恢复良好,病愈出院。

  • 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临床应用

    作者:王崇慧;唐邦熙;张立仁;楮庆福;熊有莉;唐明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的临床应用,大程度地降低了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1],随着非开胸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开发应用,ICD临床应用更加广泛[2,3],现将我们临床应用病例报告如下。

  • 69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患者的随访

    作者:王方正;华伟;张澍;陈新

    目的对全国50家医院69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的患者通过较长期随访获得的实际经验,以期促进和提高我国ICD的应用水平。方法资料来自全国50家医院的门诊随访、电话询问或厂家随访,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程控分析仪调出的资料,对患者情况及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2.3年中有30例患者接受成功的ICD治疗,占全组患者43.5%,总共发作快速心律失常276次,其中VT 236次占85.5%,VF 40次占14.5%。VT由ATP终止135次,占57.2%,由CV终止101次,占42.8%。VF经DF(除颤)40次,全部一次成功。2例VT加速转成VF,2例无休止发作VT,电击成功,但瞬间又转为VT,2例服胺碘酮后VT频率减慢(140~100次/min)。69例中有6例死亡,其中半数因心力衰竭加重所致。结论 ICD的治疗效果肯定,需加强随访及时修改参数,更准确地识别和治疗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同时需注意药物的辅助治疗,积极改善心功能,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教育。

中华心律失常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