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中华心律失常学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Arrhythmias 중화심률실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6638
  • 国内刊号: 11-385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市门头沟区冯村西里阜外医院西山园区A楼40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澍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高原驻守官兵体检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

    作者:李峤珂;江国强;毛建斌;刘政

    目的 了解高原驻守官兵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2090例高原驻守官兵作常规心电图检查.按心律失常发作的类型、驻守时间和驻守海拔高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2090例被检者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9.81%,其中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各种期前收缩占80.67%.海拔3000~3500 m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与海拔>4000 m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5.00%、26.82%(P<0.01);驻训3~6个月组和>1年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0.49%、17.61%(P>0.05).结论 高原驻守官兵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心电图表现多种多样,高原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与缺氧程度有关,而与缺氧的持续时间无明显关系.

  •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改良术中急性房室阻滞患者的远期随访

    作者:朱莉;阮中宝;陈明龙;鄢春喜;任寅;陈各才;翟为洪;张宜生

    房室阻滞(AVB)特别是三度AVB为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严重并发症,易出现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慢径改良术中及术后,如何避免出现AVB是消融成功的关键之一.

  • 阵发性心房颤动环肺静脉隔离术后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半年随访观察

    作者:居维竹;陈明龙;杨兵;陈红武;张凤祥;翟立上;侯小锋;陈椿;邹建刚;单其俊;曹克将

    目的 观察环肺静脉口部消融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AF)术后心率及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的长期变化.方法 共45例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AF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1、3、6个月在本院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测定平均心率(mean HR),时域指标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MSD),相邻RR间期差值超过50 ms的RR间期所占百分数(PNN50).结果 共33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符合要求而纳入结果分析.其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59±10)岁,左心房直径(35±5)mm,左心室射血分数0.63±0.06.术后3 d,1、3、6个月mean HR较术前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HRV时域指标均出现减弱,部分指标如SDNN、SDANN在6个月时其变化仍然有统计学意义.是否进行右心房峡部消融对心率及HRV指标变化无影响.术中有无明显"去迷走神经"反射者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环肺静脉口部消融隔离术后平均心率增快,部分HRV时域指标减弱至少维持6个月.这种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损伤作用可能是射频消融治疗AF的机制之一.

  • 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房性心动过速

    作者:张劲林;苏晞;唐成;张勇华;韩宏伟;李振;蒋萍;程光辉;邓成刚

    目的 报道一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机制及射频消融效果.方法 共入选22例(男8例)二尖瓣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速患者,在心动过速状态下采用三维电解剖系统建立右心房或左心房激动标测图和电压图,标出瘢痕区、低电压区及双电位区,并揭示心动过速的机制.根据标测结果选择心动过速的关键峡部或起源点进行消融.结果 22例患者共标测33种心动过速,17例次房速起源于右心房(51.5%),16例次房速起源于左心房(48.5%).符合大折返机制的31例次(93.9%),符合局灶起源机制的2例次(6.1%).消融术中即时成功率90.9%(20/22).随访过程中5例患者仍有房速发作,3例再次消融成功.结论 二尖瓣置换术后房速机制复杂且个体化,在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满意.

  •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志敏;陈柯萍;陈若菡;华伟;王方正;张澍

    目的 利用超声多普勒优化房室间期后,比较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与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搏对左、右心室间收缩同步性的差别.方法 (1)共入选45例三度房室阻滞患者,其中男16例,女29例.RVA组31例,RVOT组14例,出院前进行程控.(2)将感知的房室间期(SAV)由70~170 ms递增,每次递增20 ms,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心肌做功指数(MPI),将MPI小时的SAV确定为适SAV.比较不同起搏部位所测适SAV的差异.(3)应用组织多普勒同步图(TSI)技术分别测量左、右心室侧壁基底部心肌收缩达峰时间,二者之差用ATS表示,代表室间不同步程度.比较不同起搏部位ATS的差异.结果 (1)RVA与RVOT起搏的适SAV分别为(80.0±9.8)ms对(92±1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RVA与RVOT组室间隔与左心室侧壁收缩达峰时间差分别为(89.5±25.7)ms对(27.9±10.5)ms(P<0.001),左、右心室侧壁基底部收缩达峰时间之差分别为(88.3±23.4)ms对(29.5±16.7)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与RVA起搏比较,RVOT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影响较小,分析其效果与RVOT起搏部位有关.

  • 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持续性心房颤动心率控制与节律控制的对比分析

    作者:钱峰;傅朝蓬;张泽灵;李莉

    目的 研究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心率控制与节律控制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试验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06年在我院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197例,按术后心律情况分为窦性心律组(n=100)和心房颤动(房颤)组(n=97).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以患者手术结束为试验起始时间,随访术后发生脑卒中及心脏性死亡情况,平均随访(2.4±0.5)年.并记录患者术后第7天超声心动图及出院后复查的超声心动图各项参数,两组超声心动图随访时间房颤组为(10.45±7.67)个月,窦性心律组为(10.58±6.33)个月(P=0.90).结果 术后患者超声心动图各项参数的变化(超声心动图末次随访各项参数与术后第7天的各项参数的差值)与组别(即术后心律情况)有关的有: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三尖瓣反流量.术后的随访结果显示:房颤组左心房内径较窦性心律组明显增加3.811 mm,房颤组LVEF值较窦性心律组明显减低0.03,三尖瓣反流量明显增加4.985 ml;房颤组心脏性死亡明显多于窦性心律组(8例对0例,P=0.01).结论 风心病二尖瓣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更大,对于心脏术后房颤应积极予以转复.

  • 起源于左后分支的室性早搏临床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

    作者:韦伟;赵英杰;刘霄燕;贾玉和;王靖;毛克修;楚建民;张澍

    目的 报道起源于左后分支的室性早搏(PVC)的临床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经验.方法 8例无器质性心脏病且频发PVC的患者(男5例,女3例),其中5例伴有阵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年龄19~54(42.7±10.6)岁.其中3例患者行常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5例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在左后分支标测到早心室激动点处给予温度控制下射频导管消融.结果 8例患者术前均以体表心电图定位起源于左后分支处区域,其PVC或左心室室速的体表心电图均为典型特发性左心室室速(ILVT)表现(QRS波呈右束支阻滞图形,心电轴左偏,QRS时限≤160 ms).其中,QRS波Ⅰ导联6例呈rS,2例呈Rs;aVL导联呈qR;Ⅱ、Ⅲ、aVF导联呈rS.胸前导联多在V1~V3处移形,由R 转为RS或rS.在消融成功部位(早激动点)消融导管均记录到融合有浦肯野电位(PP)的V波,V波提前于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20~48(33.0±10.2)ms,8例患者行射频消融即时成功.术后3~15(8.1±4.2)个月复查,8例患者动态心电图的PVC均小于1000次/24h.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起源于左后分支处的PVC,在消融导管标测到PVC早激动点并融合有PP时可成功消融PVC.

  • 国内首例应用Carto3系统成功指导射频消融心房颤动

    作者:马坚;胡继强;杨倩;廖自立;张澍

    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阵发性心悸、胸闷1年,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十小时不等,多次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房颤),可自行转复窦性心律,口服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无效,来我院行房颤导管消融术.入院查体、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既往身体健康.入院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 d,并于消融前12 h停用,消融前1d行左心房及肺静脉CT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心房血栓,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行房颤导管消融术.

  • 肾功能衰竭致心电图尼亚加拉瀑布样T波改变一例

    作者:弓旭东;张冰;陆志华

    本院近期收治1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心电图表现为巨大倒置T波,不对称,伴QT间期明显延长,符合尼亚加拉瀑布样T波改变.该心电图改变,临床比较少见,且少有肾功能衰竭致尼亚加拉瀑布样T波改变病例的报道,现报道1例.

  • 先天性长QT综合征误诊癫痫10年一例分析

    作者:万春霞;曲晓燕;张忠珍;杨英

    者女,14岁,因反复晕厥10年入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晕厥,于多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癫痫",口服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仍时有发作,尤以活动、情绪激动易诱发.晕厥发作前感心慌、胸闷,随后意识丧失,摔倒在地,伴大小便失禁.大约持续2~3 min自行转醒.无肢体抽搐及活动障碍,无胸痛,无发热、畏寒.近年来每3~4个月发作1次.

  • 心房颤动中与心房相关的钾离子电流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雯雯;陈颖敏

    心房颤动(房颤)的形成包括触发和维持两个因素.触发因素为异位冲动的发放,维持因素为心房的结构重构和电生理重构.心房的结构重构是心房纤维化,电生理重构包括有效不应期(ERP)缩短、不均一性增加以及频率适应性下降,这两种心房重构有利于折返的形成,也被称为房颤的基质.心肌的复极化占据了ERP的大部分,加快复极化可以引起ERP重构.钾离子电流是复极化过程中重要的外向电流,决定着膜电位和ERP,它们在房室分布的差异导致房室动作电位(AP)的差异,亦是研究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的切入点.本文就与房颤关系密切的钾离子电流即超快速激活的钾离子电流(IKur)和乙酰胆碱(ACh)敏感的钾离子电流(IK,ACh)及其靶点治疗进行综述.

  • 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作者:欧阳非凡

    目前导管消融已经成为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对于特发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大多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起源于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导管消融的成功率可达95%;特发性维拉帕米敏感的分支室速,导管消融的成功率>95%[1].但是,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瘢痕相关室速的电生理机制复杂,导管消融效果不佳,在电生理学者锲而不舍的探索下,随着三维标测技术和盐水灌注消融导管的应用,近年来该型室速的导管消融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目前尚未有循证医学的证据证实单纯导管消融能预防这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脏性猝死.

  •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进展

    作者:曹克将

    室性心律失常(VA)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PVC)、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扑动与颤动(VF).VA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尤其是发作时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VT和VF,严重者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VA不仅可以发生于冠心病、非缺血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与心力衰竭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原发性VA.近年来,一些遗传性VA如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和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VT等,越来越受到电生理学者的关注.VA治疗是当今心血管领域研究的重点与热点.目前VA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AADs)、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导管消融等.

  • 单导管实施三维电解剖标测与消融治疗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作者:方冬平;刘天骄;郭成军;何东方;卢春山;李果;张英川

    目的 探讨使用单导管技术实施三维电解剖标测和消融治疗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方法 78例住院患者(男34例,女44例),平均年龄(41±11)岁.采用Carto及单一专用导管行电解剖重建、激动顺序标测、起搏与拖带或基质标测,实施射频消融.部分病例与多排CT心脏影像融合显示,观察即刻成功率、消融成功靶点的分布、并发症,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共75例完成消融,73例采用单导管技术,即刻成功71例.成功消融部位: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33例,游离壁18例,肺动脉瓣上5例,左心室流出道4例,左冠窦7例,右冠窦4例.操作时间(62±25)min,X线曝光时间(12±8)min.3例消融术中出现右束支阻滞,2例术后恢复,未见其他并发症.随访复发2例,1例再次消融成功,1例症状减轻未再消融.结论 用单导管实施三维电解剖标测与消融治疗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操作简单.

  • 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后电风暴的发生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余金波;杨兵;徐东杰;陈明龙;单其俊;邹建刚;陈椿;侯小锋;张凤祥;陈红武;居维竹;李新立;曹克将

    目的 调查单中心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后电风暴(ES)的发生率、发作特征和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本中心123例植入ICD的患者进行随访.ES定义为24 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VA)导致ICD治疗,或ICD监测到持续30s以上的VA但未发放治疗.结果 在(26.9±21.3)个月的随访期间,共有41(33.3%)例患者(ES组)发作139次ES(3.4±3.9)次/例,其中29(70.7%)例患者的首次发作在植入后1年内出现,ES发作呈现出6:00~10:00和14:00~17:00两个高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植入ICD作为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是E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4.797,P=0.044).本组共15(12.2%)例患者死亡,ES组死亡率较无ES组(24.4%对6.1%,P=0.003)显著增高,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ES组累计生存概率明显低于无ES组(Log-rank检验P<0.001).结论 ES发作表现为上午和下午两个高峰,可导致死亡率增高,其首次发作多在ICD植入后1年内.植入ICD作为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是E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伴右心室出口的左心室起源缺血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标测和消融

    作者:杨龙;姚焰;郑黎晖;陈文生;黄雯;包镜汝;师睿;张奎俊;张澍

    目的 折返性的缺血性室性心动过速(VT)绝大多数发生于左心室并表现为右束支阻滞(RBBB)图形.本文报道1组VT折返环位于左心室但出口在右心室且表现为左束支阻滞(LBBB)的病例.方法 32例因陈旧性心肌梗死伴VT而接受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的患者,其中4例临床有LBBB 形态的VT.使用非接触等电位和虚拟单极标测判断VT起源,结合舒张中期电位(MDP)和拖带标测确定折返关键通路和消融靶点.用盐水冲洗电极导管在折返环的关键峡部行线性消融.结果 全部32例患者中,4例临床有LBBB型VT者均成功被诱发,其中1例有两种LBBB型VT,1例同时有RBBB型VT但周长与LBBB型相同;另有1例共有6种形态的VT,包括RBBB和LBBB型.在右心室内的非接触式等电位标测可迅速确定VT在右心室的传出部位,该处的虚拟单极标测显示rS型提示左心室起源.3例在左心室成功拖带并消融成功,靶点均紧邻左心室间隔,其中1例位于下壁,1例在前壁,1例两种LBBB型VT分别在前壁和下壁间隔旁消融成功.随访1~4.2年,未服抗心律失常药无VT发作.而1例诱发出6种单形(包括RBBB和LBBB型)VT患者因巨大室壁瘤及心功能障碍不能耐受而中途放弃消融.结论 紧邻室间隔的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后的左心室起源VT可能因在右心室有出口而表现为LBBB型,需要在标测和消融时予以注意.

  • 起源于乳头肌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

    作者:李世倍;王祖禄;梁延春;梁明;韩雅玲;金志清;张虹;时书音

    目的 报道特发性左心室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VA)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结果.方法 连续8例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术中经电生理检查及心室造影证实起源于左/右心室乳头肌的VA患者,包括室性心动过速(VT)6例、频发室性早搏(PVCs)2例,男7例,女1例,年龄4~66岁,均无器质性心脏病.结果 8例患者中,6例VA起源于左心室后组乳头肌,余2例分别起源于左心室前组乳头肌和右心室间隔部乳头肌.与特发性左心室分支性VT相比,左心室乳头肌起源VA的QRS时限较宽,VT或PVCs时可有QRS波改变.所有8例患者消融均较困难,4例应用普通头端4 mm射频导管消融后复发,其中3例在第2次或第3次应用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成功,1例4岁患者再次应用普通4 mm导管消融成功;4例首次消融即应用盐水灌注导管,即刻消融成功,随访中1例复发.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特发性心室乳头肌起源VA并非少见,其体表心电图具有一定特征,消融多较困难,复发率较高,应用盐水灌注导管可能有助于提高消融成功率.

  • 室性心动过速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作者:胡继强;杨倩;廖自立;侯煜;马坚;王方正;张澍

    目的 报道7例室性心动过速(VT)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射频消融.方法 7例患者男6例,女1例,平均年龄(21±9)岁.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3.7±2.0)年.术中心房和心室刺激诱发VT和SVT,并进行消融.结果 7例患者心房或心室刺激能反复诱发和终止VT合并SVT.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右心室VT合并三尖瓣环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AFL)1例,其余6例均为维拉帕米敏感性左心室特发性室速(ILVT),分别合并AFL 1例,左后间隔旁路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例,冠状静脉窦口慢旁路参与的顺向型AVRT 1例,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例,左侧游离壁旁路参与的顺向型AVRT 2例.7例患者的两种心动过速均成功消融,所有患者消融术后随访2年,无一例VT或SVT复发.结论 VT合并SVT并不少见,消融术中应放置必需的心腔内电极导管,完成详细电生理检查,避免漏诊.一次消融应根除两种疾病.

  •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作者:刘兴鹏;Michel Haissaguerre

    话题的由来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电图现象,其定义是至少两个连续导联的J点抬高≥0.1 mV,且QRS波和ST段之间的锐利转折消失,而代之一段平滑移行曲线或者一个直立小波(J波).虽然Brugada综合征符合上述定义,但通常意义上的ERS是指位于下壁和/或侧壁导联上的早期复极现象.众所周知,ERS 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预后良好的心电图变异[1],然而近10余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事实可能并非如此:EBS 可能与心脏性猝死存在密切关系.在这些研究中,具代表性的是两篇近期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论文[2-3].其一是法国Haissaguerre等[2]于2008年发表的关于下侧壁导联ERS与特发性心室颤动(室颤)的病例对照研究.该研究入选了206例临床诊断为特发性室颤且已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患者,并设立了412例由年龄、性别、种族、运动量相匹配的医务工作者组成的对照组.结果显示,特发性室颤组中高达31%(64例)的患者存在下侧壁导联的ERS,而对照组中这一数字仅为5%,从而证实ERS与部分特发性室颤确有关联.其二是时隔1年之后,Tikkanen等[3]发表的一篇关于ERS远期预后的研究.该研究共入选了10864例芬兰中年人群,平均随访时间高达(30±11)年.结果显示,ERS在该组人群中的检出率为5.8%,且下壁导联的EBS可显著增加心脏性猝死的风险.无疑,上述研究一方面重塑了人们对ERS的传统认识,另一方面又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有无必要以及如何对ERS进行危险分层?

  • 来自HRS2011的新临床研究揭晓

    作者:张海澄

    第32届心律会议(HRS 2011)于2011年5月4日至7日在美国旧金山隆重召开,会议除发布两个专家共识外,有五项新临床研究的发布引人注目,简要报道如下.SToP AF研究:他汀可预防心房颤动吗 Smita Nesi教授报道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SToP AF研究),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患者电复律后随机接受80 mg阿托伐他汀(n=33)或安慰剂(n=31)治疗12个月(或房颤发作),测定基线和随访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阿托伐他汀组房颤发生率66.7%(22例),安慰剂对照组83.9%(26例),P=0.2.风险比0.99(95%CI:0.98-1.01,P=0.3).

  • 第三届全国室性心律失常专题会议纪要

    作者:张凤祥;曹克将

    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室性心律失常专题会议"于2011年3月4日至6日在美丽的古都南京举行.此次会议邀请到国内外知名专家与参会人员近800人,共同研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

  • 经静脉拔除心内膜导线:目前认识和建议(2011年修订版)

    作者:王方正;马坚;黄德嘉;黄从新;曹克将;华伟;沈法荣;吴立群;宿燕岗;杨杰孚;王景峰;陈泗林;陈柯萍;张澍

    经静脉拔除心内膜导线发展简介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心内植入型电子装置(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包括起搏器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的植入量日益增加,相关的临床问题也随之增多,例如CIED的感染、导线故障、静脉血栓形成等.特别是感染,轻者为局部囊袋肿胀、化脓、破溃,严重者甚至导致菌血症、血栓性静脉炎、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拔除心内膜导线和取出脉冲发生器是唯一有效的根治感染的方法.临床上早应用的拔除方法是直接牵引法[1-4],通过术者的手拉、重物悬吊或胶布固定法,直接牵引血管外的皮下导线.少数病例则是经静脉途径,通过活体组织检查钳、猪尾导管或套圈导管(snares)牵引心腔内导线.直接牵引法有时需持续数天或数周之久,成功率极低,常发生多种严重并发症(如导线断裂、心内膜和三尖瓣叶的撕裂、心脏破裂、心脏压塞,甚至死亡)[5].

中华心律失常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