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中华心律失常学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Arrhythmias 중화심률실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6638
  • 国内刊号: 11-385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市门头沟区冯村西里阜外医院西山园区A楼40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澍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经静脉左心室导线的稳定性和长期表现

    作者:牛红霞;华伟;王靖;丁立刚;刘志敏;陈柯萍;王方正;张澍

    目的 评估经静脉左心室导线的稳定性和长期表现.方法 研究入选1999年8月至2013年9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除颤器(CRT-P/CRT-D)更换患者.更换术中应用起搏分析仪直接测量原导线起搏阈值、感知和阻抗,并与首次植入时进行比较.结果 共25例患者成功更换CRT-P/CRT-D(男18例,女7例),CRT-P更换12例、CRT-D更换13例.更换间隔31~92(60.8)个月.所有左心室导线均经冠状静脉窦植入心脏静脉.首次植入时起搏阈值为0.5~2.5(1.4±0.7) V/0.48 ms,更换时达0.5~5.6(1.8±1.2) V/0.48 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更换时阈值较首次植入降低者6例,降低(1.2±0.5)V/0.48 ms;升高者15例,升高(1.1±1.2)V/0.48 ms;保持不变者4例.阈值变化差值>2.0 V/0.48 ms者2例(8%),均升高(1 V/0.48 ms对3.5 V/0.48 ms,0.8 V/0.48 ms对5.6 V/0.48 ms).后者系本研究中唯一1例起搏阈值>3.5 V/0.48 ms者.不同型号导线间首次植入、更换时阈值以及阈值变化差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静脉左心室导线起搏阈值可长期保持稳定,绝大多数在可接受范围.不同型号导线的稳定性相似.

  •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青年人群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菲;马凌;蔡晓庆;张玉秀;史亮;剡冬冬;张卫泽

    目的 对青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45岁)接受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予以研究.方法 回顾分析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EnSite 3000指导下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152例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房颤患者(≤45岁)和中老年房颤患者(>45岁),对比分析其在临床基线资料、消融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复发率、术后6个月服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与中老年房颤患者(n=125)相比,青年房颤患者(n=27)多以阵发性房颤为主(P<0.05),且术前左心房内径较小(P<0.01),消融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住院天数减少(P<0.01),复发率和术后6个月服药率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青年房颤患者多以阵发性房颤为主且较少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接受房颤消融术后恢复较快且房颤复发率低.

  • 射频消融治疗经右心房游离壁切口术后的双环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作者:陈红武;杨兵;居维竹;张凤祥;顾凯;郦明芳;王静;曹克将;陈明龙

    目的 总结经右心房游离壁切口术后双环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发生率及射频消融后长期随访的结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入选48例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行经右心房游离壁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或获得性心脏病后发作房速的患者.双环折返性房速的定义为心房同时存在两个折返环,同时在折返的可能路径上进行多部位拖带均为隐匿性.结果 共观察到8例患者术中存在双环折返性房速,男4例,平均年龄(40.4±22.0)岁.第1次外科术后至房速发作时间为(79.0±65.2)个月,第1次房速发作至第1次消融的时间为(20.8±28.3)个月,所有患者房速均持续发作.所有患者的双环折返性房速均与三尖瓣峡部以及右心房游离壁切口相关.5例患者在消融三尖瓣峡部过程中,心动周期突然变化;1例患者消融三尖瓣峡部时,心动周期无变化,右心房游离壁多部位拖带为右心房游离壁折返性房速,间隔部位拖带证实此部位不在折返环内,可能提示右心房游离壁折返性房速为主导折返环,;1例患者消融过程中心动过速终止,同样行切口致下腔的线性消融;1例患者消融三尖瓣峡部时心动过速无明显变化,但冠状静脉窦的激动有细微变化,拖带标测提示三尖瓣峡部不在折返环内,右心房游离壁多部位拖带提示为围绕右心房切口瘢痕折返的心动过速,行外科切口下部至下腔静脉消融时,房速终止.平均随访(33.6±16.7)个月,3例复发患者均为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其中1例复发房速,另外2例复发房颤.结论 经右心房游离壁切口术后双环折返性房速主要与三尖瓣峡部以及切口相关,三尖瓣峡部以及切口至下腔静脉线性消融常能够治疗这类心律失常.

  • 左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再同步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刘启明;肖宜超;周胜华;刘振江;李旭平

    目的 探讨左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成功植入CRT起搏器/除颤器(CRT-P/D)患者41例.根据逆行心脏静脉多体位造影确定左心室导线起搏部位,按照右前斜位30°心脏长轴造影分为基底部组(n=15)、室中部组(n=26)和心尖部组(n=0);按照左前斜位45°心脏短轴造影分为前壁组(n=9)、前侧壁组(n=10)、侧壁组(n=12)、后侧壁组(n=10)和后壁组(n=0).随访记录并比较各组基线(术前),术后7d,3、6、12、18、24个月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QRS时限、心功能(NYHA分级)、6 min步行试验、明尼苏达(Minnesota)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CRT参数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41例患者无应答率为19.5%(8/41);术后各随访时间点与基线时相比,所有患者LVEF升高、LVEDD下降、QRS时限缩短、心功能改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增大、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下降(P<0.05);②随访3个月后各时间点,非前壁(前侧壁、侧壁或后侧壁)组在LVEF、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改善均优于前壁组(P<0.05);LVEDD下降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侧壁、侧壁和后侧壁组间相比,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随访时间点,基底部与室中部组间相比,LVEF、LVEDD、QRS时限、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所有患者术后随访CRT参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正常,无心力衰竭再入院、导线脱位、膈肌起搏、囊袋感染等不良事件.结论 ①CRT可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获益;②左心室导线起搏部位前壁者CRT疗效可能较前侧壁、侧壁或后侧壁者差,而位于前侧壁、侧壁和后侧壁者,以及位于基底部和室中部者相比CRT疗效差异可能不明显.

  • 通过严重狭窄上腔静脉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一例

    作者:张常莹;高运来;郑杰;李库林;李嘉萍;郁志明;王如兴

    患者,女,69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0余年,再发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血压97/60 mmHg(1mmHg=0.133 kPa),神清,双肺无啰音,心率65次/min,律齐,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LBBB),QRS时限167 ms.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3mm,二尖瓣中度反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29.冠状动脉增强CT扫描(CTA):未见异常.心肌放射性核素显像:扩张型心肌病改变,LVEF0.15.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和糖尿病史.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完全性LBBB,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给予优化药物治疗及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

    关键词:
  • 肾去神经治疗术中并发间歇性高度房室阻滞一例

    作者:刘茵;陈欣;夏大胜;赵向东;郭素箴;卢成志

    患者,男,50岁,因"间断头晕头胀8年"入院.患者重度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OSAS)病史10年,拒绝行外科手术解除呼吸道阻塞,平时睡眠时用经鼻持续呼吸道内正压通气治疗,吸烟史30年.患者入院前8年起间断出现头晕,血压升高,高210/120 mmHg(1 mmHg=0.133 kPa),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及盐酸贝那普利10 mg,每日1次,控制血压,血压维持180/100 mmHg.患者日常限盐6g/d,并于入院前4周开始每日1次服用福辛普利10 mg、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氢氯噻嗪12.5 mg、螺内酯20 mg,门诊测血压170/100 mmHg,心率75次/min,为进一步控制血压入院.

    关键词:
  • 频率适应性传感器及其应用现状

    作者:曹园园;宿燕岗

    自1958年第一台植入型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植入,起搏器由初固率型起搏器到按需型起搏器,进而发展到频率适应性起搏器.传感器是频率适应性起搏器重要的部分,近20多年来有了突发猛进的发展.良好的传感器需要高特异性及敏感性,起搏频率与代谢需要量呈正比;起搏频率上升和下降的速度及幅度适当,符合代谢需要;稳定,耐用,低电耗,价格合理.本文就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传感器的进展及国内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关键词:
  • N-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抑制犬无菌性心包炎模型炎症反应和心房颤动发生

    作者:张中;郑强荪;赵晋波;刘力;丁璐;张超

    目的 本研究采用犬无菌性心包炎模型来检验N-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对心房颤动(房颤)的影响及其对体内炎性因子、心房炎症状态的影响,对PUFAs的抗房颤作用提供新的证据,为房颤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20只犬随即分为对照组和PUFAs组,分别行开胸制作无菌性心包炎模型.PUFAs组实验开始前4周给予口服PUFAs(2 g/d),术前和术后第2天分别测量心房各项指标(房颤的诱导性和持续性指标、心房有效不应期、房内传导时间)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水平.结果 术前两组间心房各项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 d PUFAs组较对照组CRP水平明显降低[(7.6±0.5)mg/dl对(11.7±1.3) mg/dl,P<0.0001],IL-6水平明显降低[(202.9±23.8) pg/ml对(242.0±19.6) pg/ml,P<0.001],IL-1β水平明显降低[(149.6±24.8)pg/ml对(233.5±24.8)pg/ml,P=0.0001],TNF-α水平明显降低[(83.3±8.5) pg/ml对(112.4±8.2)pg/ml,P<0.0001],房颤可诱导性(11.0±7.4对28.0±10.3,P<0.001)和持续性明显降低[房颤时程中位数:1105 s(655.8~ 1406.5 s)对2516.5 s(1187~3361 s),P<0.05],并且较对照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明显延长[(133.4±4.1)ms对(129.8±4.3)ms,P<0.05],房内传导时间(CT)明显缩短[(46.6±4.4)ms对(51.9±4.8)ms,P<0.05].结论 PUFAs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危险,其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机制所在之一.

  • 交感神经张力对犬QT滞后现象的影响

    作者:包明威;张逸杰;钟慧;李彦;谭团团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张力改变对犬QT滞后现象的影响.方法 用右心房(RA)起搏为基本方法造成犬心率的动态变化,静脉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ISO)或普萘洛尔干预交感神经张力,设计5套实验方案:A:RA增减频起搏;B:静脉注射ISO;C:普萘洛尔+RA增减频起搏;D:普萘洛尔+静脉注射ISO;E:毁损窦房结+小剂量ISO持续静脉注射+RA增减频起搏.同时记录犬的体表心电图,测量RR间期和QT间期,绘制QT-RR曲线,并计算QT滞后指数.比较不同实验方案的QT滞后指数,观察交感神经张力改变对QT滞后现象的影响.结果 方案A的QTe滞后指数和QTp滞后指数显著低于方案B[QTe:(0.56±4.56) ms对(17.96±8.22) ms,P<0.05; QTp:(0.50±3.14) ms对(11.33±13.47) ms,P<0.05].方案A的QTe滞后指数和方案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6±4.56)ms对(2.34±2.84)ms,P>0.05],但QTp滞后指数高于方案C[(0.50±3.14)ms对(-5.45±2.13)ms,P<0.05].方案B和方案D相比,QTe滞后指数和QTp滞后指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方案C的QTe滞后指数和QTp滞后指数均显著低于方案D[QTe:(2.34±2.84) ms对(15.77±14.89) ms,P<0.05;QTp:(-5.45±2.13)ms对(17.12±10.47)ms,P<0.05].方案A的QTe滞后指数明显低于方案E[(0.56±4.56) ms对(8.42±7.86) ms,P<0.05],QTp滞后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方案B的QTe滞后指数和QTp滞后指数显著高于方案E[QTe:(17.96±8.22)ms对(8.42±7.86) ms,P<0.05; QTp:(11.33±13.47) ms对(0.62±7.46)ms,P<0.05].结论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是引起QT滞后现象的重要原因,交感神经对QT滞后的影响并不依赖于心率的动态改变.QT滞后的程度与交感神经兴奋程度相关,轻度的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影响T波终末部.

  • 不同部位左心室内膜与外膜起搏对心力衰竭心脏的电生理作用差异

    作者:吴琼;金奇;张凝;柳韶华;罗庆志;韩岩新;林长坚;凌天佑;潘文麒

    目的 评估左心室不同部位心内膜与外膜起搏对心力衰竭(心衰)犬心脏的电激动同步性以及复极离散度的影响及其差异.方法 12只比格犬,体重(12.5±1.7)kg.使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2组(正常组和心衰组).利用右心室心尖部快速起搏制作慢性心衰模型.左心室放置64极篮状电极导线进行电生理标测.通过左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心底部心内膜与心外膜,心尖部心内膜与心外膜)记录并测量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T间期、T波峰点与T波下降支大斜率处切线与等电位线交点(Tp-e)间期,同时测定左心室心内膜整体激动时间以及各篮状电极记录的激动恢复间期及其复极离散度.结果 基础状态下,与正常心脏相比,心衰组QT间期、T波顶点与T波终点之间的时限Tp-e间期以及激动恢复间期均延长(P<0.05).心衰组中,与左心室心内膜起搏相比,相同部位的心外膜起搏时的QT和Tp-e间期均显著延长[QT:心底部(270±13)ms对(255±15)ms,(P<0.01);心尖部(275±12)ms对(257±11)ms,(P<0.01);Tp-e:心底部(50.2±8.3) ms对(42.7±4.5) ms,(P<0.01);心尖部,(52.9±10.1)ms对(45.6±9.3)ms,(P<0.01)].心室激动恢复间期离散度无论在左心室心内膜还是在心外膜,近心底部起搏时较近心尖部起搏时显著减小.[心内膜起搏(4.1±0.5) ms对(5.8±0.7)ms,(P<0.05);心外膜起搏(4.7±0.6) ms对(6.2±0.9) ms,(P<0.05)].在心衰心脏,左心室心外膜起搏时,左心室整体心内膜平均激动时间较心内膜起搏时明显延长(42.9±5.9)ms对(26.1±4.0)ms,(P<0.001)].结论 左心室心内膜起搏较心外膜起搏有更好的心脏激动电同步性.心衰后,左心室心外膜起搏较心内膜起搏可致更长的复极时间以及更大的复极离散度.本研究结果提示左心室心内膜起搏较心外膜起搏可产生更好的电生理效应,有可能降低心衰心脏再同步治疗时因心外膜起搏促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 探索中国医学研究之路跻身世界科学之林

    作者:张澍

    医学是当今世界上为复杂的一门学科,传统医学是从无数次的反复临床实践和不断挫折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再上升为理论指导实践.数千年医学发展经历了传统医学、实验医学和现代系统医学发展等阶段.21世纪以来,现代医学获得极大发展.在研究层次上,向微观和宏观发展,分子医学和临床医学并进;学科体系上,学科分科与交叉融合并进.

    关键词:
  • 固定螺旋主动固定导线植入早期及后期参数变化与安全性评价

    作者:赵青;沃金善;郭洁;蔡尚郎

    目的 评价固定螺旋主动固定导线(Fineline Ⅱ EZ,美国波科公司)植入术中及术后3个月参数变化情况,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15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单腔或双腔起搏治疗,心室起搏导线均选用固定螺旋主动固定导线,经左或右侧锁骨下静脉置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分别于导线旋入心肌即刻、旋入后5 min、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测试起搏参数:起搏阈值、导线阻抗和R波幅度,并观察术后有无导线脱位、导线穿孔、与经静脉有关的血栓形成及囊袋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果 导线旋入即刻起搏阈值较高,5 min后明显下降[(0.76±0.22)V对(0.39±0.13)V,P<0.001];术后即刻阈值较旋入5 min后进一步下降[(0.35±0.10)V对(0.39±0.13)V,P<0.001].R波幅度在导线旋入后5 min测试较术后即刻降低[(12.70±4.94)mV对(8.94±4.07) mV,P<0.001].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导线脱位,无导线穿孔、囊袋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固定螺旋主动固定导线旋入心肌5 min后起搏阈值明显降低,故可常规于旋入5min后进行测试,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导线位置.固定螺旋主动固定导线在应用过程中是安全有效的.

  • 心脏起搏领域新临床研究——来自2014年美国心律学会(HRS)年会的报道

    作者:华伟

    第35届心律学会(HRS)年会于2014年5月7至10日在美国旧金山隆重召开.此次盛会迎来了全球70多个国家的13 000余名参会者.许多新临床试验结果在本次会议上公布.1.关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中是否有必要进行除颤阈值测试:SIMPLE临床研究是一项旨在评价除颤阈值测试预后价值的全球性、多中心临床研究.该研究共纳入2 500例植入ICD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是否接受除颤阈值测试,中位随访3.1年.主要终点事件包括未能发放正确的电击治疗或心律失常死亡事件.

    关键词:
  • 心脏电生理领域新临床研究——来自2014年美国心律学会(HRS)年会的报道

    作者:姚焰

    2014年美国心律学会(HRS)年会于5月7至10日在旧金山举办.会议以"技术和医学"为主题,在心脏器械治疗、心律失常消融、药物治疗以及基础研究领域公布了新的研究进展,在此就心脏电生理热点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
  • 2014年AHA/ACC/HRS心房颤动患者管理指南解读

    作者:黄从新

    2014年3月2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律学会(HRS)和美国胸外科学会(STS)联合发布了2014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管理指南[1],以替代2006年版房颤管理指南[2]和2011年更新的房颤管理指南[3-5].新指南参考了近几年有关房颤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循证医学证据,在2006年版房颤管理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

    关键词: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研究: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案

    作者:徐原宁;黄德嘉;方全;华伟

    背景 根据国内外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治疗指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心脏性猝死高危人群已被列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Ⅰ类适应证.我国慢性心衰患者心脏性猝死的风险程度如何?作为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根据中国现状,提供中国ICD/CRT-D植入适应证的证据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对于LVEF<0.35同时QRS波增宽(≥120 ms)的慢性心衰患者,植入器械应该首选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P)还是CRT-D(后者比前者的费用平均贵4~6万),这是国内外尚未解决的问题.基本原理 心脏性猝死发病率高,抢救成功率低.目前ICD或CRT-D作为有效的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治疗方式已被国外指南列为Ⅰ类推荐,并且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但其他人群缺少ICD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大规模临床研究资料,照搬欧美的研究结果是否合适?设计方案 慢性心衰患者一级预防研究(POSCD-China)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注册研究,纳入800例成功植入ICD、CRT-P或CRT-D的慢性心衰患者,排除心脏性猝死的二级预防病例.所有患者在接受器械植入前均按照慢性心衰治疗指南接受优化的药物治疗.计划随访24个月.所有患者的随访终点包括全因死亡、猝死、心血管死亡、再入院、心功能评级、室性心律失常、ICD或CRT-D的电治疗等.结论 POSCD-China研究将明确我国慢性心衰患者的猝死风险,并比较LVEF降低合并QRS波增宽的慢性心衰患者在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治疗时,接受CRT-P与CRT-D治疗的差别.

  • 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研究: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案

    作者:曹克将;张澍;姚焰;吴书林;陈明龙;张凤祥;杨兵;李小荣;魏薇

    背景 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律失常又称为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IVA),其中大多数起源于左心室或右心室流出道.目前关于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IOTPVC)与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的流行病学调查、预后以及临床干预均缺乏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基本原理 相关研究表明,不同负荷的IOTPVC/NSVT可能对患者的影响不同.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对IVA有效,导管消融是IVA的一线治疗措施.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IOTVA)研究将评估IOTPVC/NSVT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和不同干预方案对IOTPVC/NSVT负荷≥5%的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设计方案 IOTVA研究包括:①调查IOTVA在医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中的构成比;②随访观察未经干预的IOTVA对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③探讨与安慰剂对照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IOTPVC患者的安全性;④比较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导管消融治疗IOTPVC/NSV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索IOTVA的临床治疗路径.患者的随访终点包括随访研究中PVC与NSVT出现次数及心脏功能变化等.本研究的次要终点包括脑钠肽(BNP)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等.结论 IOTVA研究将明确我国IOTVA在门诊与住院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构成比,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导管消融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心房颤动发生机制及干预方法学研究: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案

    作者:黄从新;张澍;马长生;江洪;黄鹤;吴钢;李红良;唐艳红;杨波

    背景 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调控机制不清,药物和导管消融是主要治疗方法.国外研究证实导管消融优于药物治疗,但我国缺乏前瞻性、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房颤发生机制和干预方法学研究旨在探讨房颤发生和调控机制,并对其治疗方法学进行评估,包括两部分内容:①房颤的发生机制(SMAF)研究;②药物和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对比(CAPA)研究.基本原理 ①SMAF研究: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涉及电重构、结构重构和神经重构.SMAF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筛选房颤相关基因,并建立相应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探讨上游调控房颤的靶点与可行性.通过肾去交感神经术(RDN)改变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研究其对房颤触发与维持的影响及机制;②CAPA研究:房颤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理想.控制心室率的策略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远期生存率也无明显益处.导管消融发展迅速,逐渐成为节律控制的重要手段.CAPA研究通过多中心、随机方案前瞻性研究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设计方案 ①SMAF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获取房颤患者心房肌组织,利用基因筛查技术寻找房颤相关基因,根据基因筛查结果,在房颤动物模型中验证,并构建相应的基因工程动物,开展电生理研究;另一方面建立急性和慢性房颤模型,观察RDN对房颤电重构、结构重构、神经重构等的影响及机制;②CAPA研究包括两个部分,分别针对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各入选600例患者,均分成药物治疗组和导管消融组.药物治疗组采取控制心室率或节律控制策略.导管消融规定主要术式及消融终点.随访3年,一级复合终点包括脑卒中、外周血管栓塞事件、大出血、恶性心律失常(快速心房率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因心力衰竭住院等;二级终点为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和总死亡率.结论 通过SMAF和CAPA研究,在机制研究中旨在探寻房颤上游调控的关键环节及调控手段,为房颤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在治疗研究中旨在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终点和结果,为临床诊疗提供适合我国的循证医学依据,也为制定房颤管理指南和医疗行政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数据库平台建设: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案

    作者:陈柯萍;张澍

    背景 临床注册研究是近期国内外学术界兴起的一种新的临床研究形式.美国国家心血管病数据注册系统于2005年开展了针对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注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数据库目的是在依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筹建的统一数据库平台基础上,开展植入型器械治疗注册系统和导管消融治疗注册系统.基本原理 根据研究要求,建设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信息与研究平台的专用网页.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电子化、信息化临床研究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平台,对研究中各个子项目的数据进行数据监查、数据管理、质量控制及统计分析.设计方案 为前瞻性的、多中心的、开放性注册研究,共有24家医院参加研究.依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筹建的统一数据库平台,设计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数据注册系统,包括植入型器械治疗注册系统以及导管消融治疗注册系统.前者包括心脏起搏器、ICD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植入登记数据库和随访数据库.后者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和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手术登记数据库和随访数据库.结论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数据库平台建设将有助于规范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临床行为,实现网络数据库与临床工作平台的合理对接,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中华心律失常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