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中华心律失常学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Arrhythmias 중화심률실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6638
  • 国内刊号: 11-385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市门头沟区冯村西里阜外医院西山园区A楼40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澍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无造影剂X线左侧位指导下干性心包穿刺方法的评价

    作者:孙莉萍;龙德勇;桑才华;王琎;喻荣辉;汤日波;蒋晨曦;李松南;杜昕;董建增;马长生

    目的 研究无造影剂左侧位指导下干性心包穿刺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安贞医院器质性心脏病包括心肌梗死、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经心电图分析符合心外膜起源的室速和室性早搏(室早)患者52例,X线右前斜30°,选择心尖和心底中点的位置为进针点,静脉穿刺针经左肋膈角穿刺部位进针,145 cm长导管收于针尖内,左侧位下将穿刺针送入膈肌上、剑突后、右心室前壁三角间隙,进针方向朝向心包腔后下壁,感觉到心脏搏动时或有落空感时向外推送导丝至J弯完全送出且无阻力,继续推送导丝证实是否包绕心脏1圈且不出心影,则穿刺成功.结果 患者中,男36例,女16例,平均年龄(46±13)岁,体质指数(BMI)为(24.59±2.56)kg/m2.其中扩张型心肌病3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6例,缺血性心肌病20例,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16例,肥厚型心肌病7例.51例患者穿刺成功,其中46例患者1次穿刺成功,5例经过2次以上穿刺成功.51例患者完成标测和消融;穿刺时间(10±1.3) min,X线曝光时间(5±3.2) min;47例患者使用常规静脉穿刺针,5例患者需使用Tuohy长针.共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例冠状动脉损伤急性心脏压塞,外科紧急开胸处理,患者恢复;3例穿刺针进入右心室推出后无并发症出现;导丝进入胸膜腔2例,退出后患者无特殊不适;1例患者诉穿刺伤口疼痛,对症处理后好转,1例发热,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无造影剂左侧位指导下干性心包穿刺术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进入心外膜标测和消融的有效途径.

  • 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和射频消融结果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

    作者:陈刚;樊晓寒;张奎俊;王方正;张澍;姚焰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468例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IRVOTA)患者的临床、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结果的分析,探讨IRVOTA起源位置和射频消融结果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方法 2009年2月至2013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因IRVOTA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468例.其中男185例,女283例.根据右心室流出道的解剖和电生理特点把IRVOTA的起源位置定义为间隔、前壁、后壁、游离壁、心外膜和右心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等6个部位.分析IRVOTA在不同起源位置的性别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对女性和男性分析射频消融结果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结果 本研究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60.5%对39.5%).不同起源位置的室性心律失常存在性别差异:游离壁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男性显著多于女性(11.4%对6.0%,P=0.04).心外膜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男性显著多于女性(8.6%对4.2%,P=0.02).间隔部位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女性略多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9% 对48.6%,P=0.057).射频消融即刻成功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92.2%对84.9%,P=0.01).射频消融结果的影响因素方面也存在性别差异,对女性来说,心外膜起源位置(OR 6.41,95%CI:1.26-32.70,P=0.017)和右心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起源位置(OR 8.88,95%CI:2.15-36.67,P=0.002)是消融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对男性来说,仅有心外膜是消融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OR 12.17,95%CI:3.19-46.39,P<0.001).结论 IRVOTA不同起源位置的性别比例和射频消融结果的影响因素均存在性别差异.

  • 射频消融及冷冻消融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治疗中的曝光量对比

    作者:索妮;牛国栋;褚红涛;林锦璇;邸亚丽;冯天捷;郑黎晖;丁立刚;樊晓寒;刘志敏;陈刚;姚焰;张澍

    目的 比较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及冷冻球囊消融(cryoballoon ablation, CBA)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中X线曝光情况.方法 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入组43例PAF患者(RFA 21例,CBA 22例).所有手术均在同一心血管造影机完成且参数设置相同.对比术中各主要环节的X线曝光时间和X线曝光量情况.同时对手术时间、即时成功率以及安全性也做了相应的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RFA组相比,CBA组总X线曝光时间明显延长[CBA (14.9±3.4) min 对RFA (10.0±4.5) min,P=0.002)],总X线曝光量明显增高[CBA (189.2±85.4) mGy对RFA(59.6±34.9) mGy,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线曝光量的差异主要产生于左心房内操作部分[CBA (179.2±23.1) mGy对RFA (41.6±23.1) mGy, P< 0.001].CBA组肺静脉隔离中4支肺静脉操作的X线曝光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上肺静脉(LSPV) (39.4±22.4) mGy,左下肺静脉(LIPV)(32.9±24.9) mGy,右下肺静脉(RIPV)(19.8±12.5) mGy,右上肺静脉(RSPV)(29.6±17.0) mGy,P=0.155].两组手术总时间分别为[RFA(96.0±20.8) min对CBA(100.4± 15.7) min,P=0.451];即时肺静脉隔离率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RFA 0%(0/21),CBA 4.5%(1/22), 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PAF术中,CBA组X线曝光水平高于RFA组,在左心房操作部分体现更为显著,就比较参数而言,X线曝光量较曝光时间能更好地体现手术中实际的X线曝光情况.

  • 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上腔静脉起源的阵发性心房颤动一例

    作者:周纤纤;周玎;阳辉;吴智鸿;刘振江;刘启明;马坚;周胜华;李旭平

    患者男,63岁,因"反复心悸6年余"入湘雅二医院.6年中患者反复出现头晕、黑矇、胸闷、胸痛,每次持续1~2 h,均可自行缓解,无晕厥发生,无血栓栓塞、脑卒中等并发症.在外院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先后服用美托洛尔、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后上述症状仍反复发生.心电图:房颤(图1).X线胸片:主动脉节突出,可见蛋壳样钙化,降主动脉迂曲,心膈正常.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内径35 mm,右心房内径35 mm.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左、右心房及心耳未见明显血栓.血流动力学未见明显异常.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多发钙化斑块形成并管腔狭窄.

    关键词:
  • 束室旁路作为前传支参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一例

    作者:杨军;曹佳宁;金艳;陈英;黄强;徐欣;杨承键

    束室旁路是极其少见的一种预激类型,位于前间隔处,连接希氏束及心室肌,不参与任何折返性心动过速[1].本文报道1例束室旁路,电生理检查发现该束室旁路作为前传支参与了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发作.

    关键词:
  • 三尖瓣机械瓣术后经心脏静脉起搏一例

    作者:谷云飞;金军;张守彦

    患者男,54岁,以"发现右腹股沟包块20年"为主诉入普外科,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史,于2007年及2011年2次行瓣膜置换手术,置换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机械瓣.术后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术前行心电图检查提示心房颤动(房颤)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外科考虑手术风险较大,经会诊后转入心内科继续治疗.动态心电图检查:24 h心搏总数59 177次,异位心律,房颤,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区逸搏心律,平均心率41次/min,慢心率30次/min.根据其动态心电图结果拟植入单腔起搏器治疗.术前讨论患者存在置换的三尖瓣机械瓣,无法常规经三尖瓣经右心室途径植入心室导线;二尖瓣置换,无法穿房间隔途径植入左心室心内膜导线,仅能考虑经心脏静脉途径植入心室导线或外科手术植入心外膜导线.由于患者2次开胸手术,局部粘连较重,再次开胸风险较大,同时患者年龄较轻,植入心外膜导线后存在长期阈值增高的可能,终与家属讨论后拟经心脏静脉途径植入心室导线.

    关键词:
  • 无导线左心室心内膜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治疗

    作者:江泽宇;蔡尚郎

    近年来,随着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心梗后心力衰竭患者日益增多[1].对于优化药物治疗下,存在心室不同步收缩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是后且唯一的治疗手段,其在改善症状、提高运动耐力以及减少住院率及病死率方面作用显著[2].经静脉途径通过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心室导线是实现CRT的一线方案,然而,有数据显示,仅23%的预计应用CRT有效的患者选择了CRT,而其中接近30%的患者对CRT无应答[3-4].除此之外,8%~10%的患者无法植入左心室导线,其原因主要为①冠状静脉窦解剖结构异常;②上腔静脉闭塞;③膈神经刺激;④弥漫性瘢痕区域的高起搏阈值;⑤导线固定障碍等[5].对于CRT无反应及无法经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心室导线的患者,过去主要采取胸腔镜入路或是经静脉穿刺房间隔跨二尖瓣途径植入左心室导线[6-7].然而,前者更具侵入性,可能导致心包黏连等严重并发症,无法选择左心室佳起搏点,降低了患者的生存率,后者则受到血栓栓塞(约10%)等并发症的影响,需要终生抗凝,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需维持在2.5~4.5,以及对相邻结构(尤其是二尖瓣)的长期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使用.

    关键词:
  • 无导线起搏器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李海瑞;陈柯萍

    自1958年10月世界第1例植入型人工心脏起搏器完成,起搏技术现已成为缓慢心律失常的重要治疗方式[1],据估计,全世界每年起搏器植入超过700 000例[2].经过50年的技术发展,起搏器植入技术已经逐渐普及,经静脉导线植入是目前起搏技术的核心与基石,然而导线相关的并发症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重要问题,如导线脱位、导线断裂、血栓形成、心脏穿孔、三尖瓣反流、导线相关感染、导线拔除等仍严重威胁患者健康.有研究随访5 492例起搏器植入患者,发现9.5%的患者发生至少1种并发症,导线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达2.4%[3-5].所以无导线起搏技术是电生理方向需要克服的重要难题,也是目前心律失常治疗的新领域.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无导线起搏器概念[6],但一直受到材料技术的限制.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现在无导线起搏已经成为现实,也是全球范围内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
  • 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室复极时间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王彬浩;夏云龙;储慧民

    心室复极时间延长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性猝死的独立预测因子[1-2].目前QT间期是评价心室复极时间常用的无创性指标.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可通过改变心室除极顺序而导致心室除极时间(QRS时限)延长,从而引起QT间期"假性"延长[3].临床中一些常用药物会引起QT间期延长,在应用时需监测患者QT间期的变化.LBBB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时,确定是QRS时限延长所致,还是其他致QT间期延长因素所致,是目前的一个难题.因此,目前国际上已经发表了若干LBBB患者真实QT间期评价公式.此外,一些学者建议使用JT间期评价LBBB患者心室复极时间[4].

    关键词:
  • 右心室快速起搏致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建立

    作者:谢依诺;吴丹;时向民;郭红阳;林琨;国建萍;苑洪涛;王玉堂;单兆亮

    目的 右心室快速起搏是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机制的经典方法,目前用于制作此类模型的多为较大动物的心衰模型.本实验旨在建立快速起搏致心衰大鼠模型.方法 将18只290~310 g雄性健康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起搏组.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假手术组及起搏组行起搏器及导线植入术后应用抗生素7 d,然后假手术组常规饲养;起搏组以550次/min持续快速心室起搏4周.结果 起搏组动物均出现活动能力下降、食欲减退、呼吸急促等表现.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起搏组动物体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474±20.34)g对(464±22.80)g对(410.07±19.46)g],LVEF [(83.30±2.30)%对(81.80±2.40)%对(64.30±2.20)%]及LVFS[(46.50±2.70)%对(44.70±2.40)%对(29.10±0.90)%]明显下降.而自主心率、心脏质量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理染色可见起搏组大鼠心肌细胞水肿、部分心肌细胞出现脂肪样变性,间质充血,炎细胞浸润、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和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右心室快速起搏致心衰SD大鼠模型.

  • 经皮迷走神经耳支刺激抑制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及机制

    作者:王雪生;周祁娜;顾琦;孙华鑫;张文慧;布阿杰尔古丽·纳斯尔;王红丽;李耀东;周贤惠;汤宝鹏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耳支刺激(AB-VNS)对成年犬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14只成年健康比格犬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AB-VNS组(n=7):结扎冠状动脉,间断刺激迷走神经耳支;对照组(n=7):结扎冠状动脉,行假刺激.对比2组犬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室有效不应期(ERP)、左心室功能、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心室肌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分布及受体的蛋白表达.结果 ①AB-VNS组刺激4周后,独立室性早搏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4492个/24 h对5593个/24 h,P<0.05);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74个/24 h对256个/24 h, P<0.05).②2组犬心外膜和心内膜部位梗死后30 min的心室ERP较基础值均显著缩短(P<0.05),而AB-VNS组刺激4周后,均显著延长(P<0.05).2组犬梗死后30 min的不应期离散度(dERP)均较基础值显著增大;AB-VNS组刺激4周后,dERP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小.AB-VNS组刺激4周后,心室颤动(室颤)阈值(VFT)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心内膜:6.9 V对9.4 V,P<0.05;心外膜8.5 V对10.9 V,P<0.05).③AB-VNS组刺激4周后,左心室酪氨酸羟化酶(TH,9674 μm/mm2对2602 μm/mm2,P<0.05)和胆碱乙酰酯酶(CHAT,1025 μm/mm2对2950 μm/mm2,P<0.05)的神经密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④AB-VNS组刺激4周后,左心室梗死周边区和非梗死区肾上腺素受体β1(ADRB1)、神经生长因子(NGF)P75受体和TrkA受体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B-VNS可抑制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延长心室ERP和降低dERP,AB-VNS调节心脏迷走/交感神经失衡,逆转梗死后的交感神经再生,改善ADRB分布异常,可能是AB-VNS预防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 希氏束起搏之探索

    作者:张澍

    心脏起搏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心动过缓和心脏传导功能障碍患者的有效手段.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实践,心脏病专家们发现,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可使心室激动失同步,继而引起心室机械活动失同步,从而导致远期预后不良[1-2].诸多研究对起搏其他位点(如室间隔和右心室流出道)以代替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进行了探索,但未得到肯定结论[3].起搏左、右心室(房室顺序性双心室同步化起搏)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始于21世纪初期,其临床获益已经在伴有心室失同步的特定患者人群中得到了证实.然而,对窄QRS波(<120 ms)的患者进行双心室起搏并未见到明显的临床获益,而在另一方面, CRT无应答的发生率仍然高达20%~30%[4-5].因此,生理性起搏的研究脚步从未停止过.

    关键词:
  • 植入型心电监测仪确诊晕厥患者心房颤动及窦性停搏后治疗一例

    作者:何浪;孙国建;沈法荣

    患者女,80岁.因"发作性晕厥2年,再发1个月"于2015年11月25日收住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患者先后晕厥3次持续1~2 min自行醒转,否认大小便失禁、抽搐、肢体活动障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否认其他病史,否认猝死家族史.体格检查无阳性发现.入院后行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房性早搏149次/24 h,未见>1.5 s停搏";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39 mm,轻度二尖瓣反流,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颈动脉超声示"右侧颈动脉中层内膜增厚";头颅磁共振(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示"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脑萎缩,双侧大脑后动脉局部管腔粗细不均";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中段斑块浸润,未见明显狭窄,第一对角支开口40%狭窄,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卧立位血压未见异常,倾斜试验阴性.住院期间持续心电监护未见有意义阳性发现.

    关键词:
  • 永久希氏束起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韩宏伟;苏晞;杨新玮;王三娣;刘志;钟茹瑛

    目的 评估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永久希氏束起搏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8年1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尝试希氏束起搏的心衰患者22例,回顾性分析其中14例成功永久希氏束起搏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期间的心功能(NYHA分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起搏心电图QRS时限,记录手术时间、手术方法、并发症、植入器械,对比分析术中及术后希氏束起搏阈值、感知、阻抗、希氏束起搏比例等参数.结果 永久希氏束起搏成功14例(63.6%),其中选择性希氏束起搏(S-HBP)11例,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NS-HBP)3例;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13例,窦性心律1例;植入装置:VVIR起搏器1例,DDDR起搏器1例,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P)6例,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 6例;同台完成房室结消融8例,总手术时间1.5~5.5(2.9±0.6) h,除1例血气胸外无其他并发症.患者随访(18.6±10.7)个月,希氏束起搏比例96.4%±3.3%.术前术后对比QRS时限[(164.9±31.3) ms对(126.7±15.0) ms,P=0.002]、LVEDD[(6.9±1.0) cm对(6.3±1.1) cm,P=0.009]、LVEF [(30.9±12.8)%对(40.1±13.3)%,P=0.012]、6MWD[(228±57) m对(414±45) m,P<0.001]、心功能[(3.3±0.4)对(1.9±0.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起搏阈值[(2.2±1.6)V/0.4 ms对(2.3±1.8)V/0.4 ms,P=0.9]、感知[(3.8±2.3) mV对(3.2±1.6) mV,P=0.22]、阻抗[(530.7±74.4) Ω对(505.4±102.4) Ω,P=0.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永久希氏束起搏技术上安全可靠,虽难度较大,但对于心室起搏依赖、心室起搏恶化心功能、因房颤心衰行房室结消融以及部分CRT适应证的心衰患者,希氏束起搏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值得更多的研究及临床实践进一步完善.

  • 永久希氏束起搏的长期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

    作者:盛夏;潘轶文;张杰芳;叶炀;姜冬梅;杨莹;孙雅逊;张祖文;陈世权;蒋晨阳;傅国胜

    目的 通过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探讨永久希氏束起搏(HBP)的长期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尝试行永久HBP的患者105例,评估永久HBP参数变化和患者临床疗效.研究主要指标为心功能(NYHA分级)和超声心动图结果等指标.结果 成功HBP 88例,其中选择性起搏64例(72.7%),非选择性起搏24例(27.3%).术中希氏束导线阈值(1.3±0.7) V/0.4 ms,感知幅度(4.1±3.5) mV,阻抗(582.7±157.6) Ω.中位随访15个月,希氏束导线阈值、感知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均较基线改善.根据基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射血分数正常组(LVEF≥50%)55例(62.5%)及射血分数下降组(LVEF<50%)33例(37.5%).射血分数下降组中,HBP术后3个月LVEF即有提高,术后1年以上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基线显著缩小.射血分数正常组中,术后3个月的右心室收缩压较术前显著下降,术后1年以上的LVEDD显著缩小,LVEF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14例患者再住院,再住院率为15.9%.其中心力衰竭(心衰)再住院11例(12.5%).结论 永久HBP是安全有效的.特别是对于有起搏适应证合并心功能不良的患者,HBP可能是合理选择.

  • 希氏束起搏在希氏-浦肯野系统传导病变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于海波;梁延春;王娜;梁智豪;徐白鸽;高阳;王祖禄;韩雅玲

    目的 探讨希氏束起搏(HBP)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在心力衰竭(心衰)伴希氏-浦肯野系统传导病变(HPCD)患者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短期结果.方法 入选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具备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的心衰伴HPCD的患者.所有入选者均知情同意将HBP作为首选方法纠正HPCD.统计HBP纠正HPCD成功率、起搏参数、起搏表现及短期临床效果,根据纠正HPCD的HBP类型分为选择性HBP(S-HBP)组和非选择性HBP(NS-HBP)组,并比较未起搏状态下的基线组、S-HBP组、NS-HBP组心电图相关参数的变化.同时比较部分心房颤动(房颤)患者HBP及双心室起搏状态下参数的差别.结果 18例患者,11例房颤,其中8例左束支传导阻滞,3例右束支传导阻滞;另外7例为窦性心律伴左束支传导阻滞.所有患者平均QRS时限150~180(170±11)m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19%~35%(27%±5%).HBP作为首选治疗方法纠正HPCD的总成功率为89%(16/18),HBP纠正HPCD的起搏阈值为0.8~1.8 (1.4±0.3) V/1.0 ms,导线植入的X线曝光时间为2.0~13.6(6.8±3.0) min.16例患者临床HBP的QRS时限85~135(103±18) ms,较自身QRS时限明显缩短(P<0.01).S-HBP纠正HPCD组的QRS时限明显小于NS-HBP纠正HPCD组的QRS时限[(92±4) ms对(132±6) ms,P<0.01].有8例房颤患者同时植入了HBP导线及左心室起搏导线.HBP导线植入的X线曝光时间3.8~12.2 (6.9±2.6) min短于左心室导线植入的X线曝光时间10.2~39.8(22.8±9.5) min(P<0.01);术后HBP纠正HPCD的QRS时限90~135(111±19) ms比双心室起搏的QRS时限125~140(133±5) ms进一步缩短(P=0.02).HBP术后1个月,16例患者的LVEF为23%~47%(37%±6%)较基线明显提高(P<0.01).结论 HBP作为首选治疗方法纠正心衰患者因HPCD导致的心脏电学不同步,临床实践可行,短期效果显著.

  • 希氏束起搏患者导线长期稳定性的观察

    作者:钱智勇;王垚;邱垣皓;姜泽宇;石璐;侯小锋;邹建刚

    目的 观察希氏束起搏患者导线(3830,美国美敦力公司)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组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成功进行希氏束起搏治疗的患者,定期常规程控随访,记录起搏阈值、R波感知和导线阻抗.患者基线高阈值定义为植入后起搏阈值高于2.5 V/0.4 ms;术后阈值增高定义为术后随访时起搏阈值较基线阈值升高>1.0 V且达到2.5 V/0.4 ms以上.结果 66例希氏束起搏患者基线、半年、1、2和3年的起搏阈值分别为(1.39±0.96) V/0.4 ms、(1.66±1.04) V/0.4 ms、(1.83± 1.10) V/0.4 ms、(1.97±1.11) V/0.4 ms、(1.83±0.74) V/0.4 ms(P=0.08);术后第2年平均阈值较基线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3年稍有下降,与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线阻抗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R波感知未见明显改变.基线高阈值者14例(21.2%),其远期阈值与基线相比无明显增高.术后半年阈值增高者7例(10.6%),其中2例在术后1个月随访时出现,5例在半年随访时发生.无1例患者发生起搏失夺获、3830导线移位、重置或拔除.结论 希氏束起搏导线远期阈值有增高的趋势,基线阈值增高者远期阈值并未持续增高.希氏束起搏导线远期阈值增高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希氏束起搏 阈值
  • 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吴圣杰;苏蓝;黄伟剑

    心脏起搏器在临床的应用,使数以万计的患者得以获益[1].从单腔起搏到双腔起搏再到双心室起搏,满足不同基础疾病的需求,但真正的生理性起搏一直进步缓慢.即使左心室电极导线的植入器械和技术不断改进,包括穿间隔的左心室心内膜起搏、左心室多位点起搏,但实质上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理性起搏.随着永久希氏束起搏的探索在临床开展以后,经传导束接近生理的起搏方式才开始起步.

    关键词:
  • 希氏束起搏对心脏机械同步性的影响

    作者:王垚;钱智勇;张金龙;吴红平;侯小锋;邹建刚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技术和心肌核素显像技术评估希氏束起搏(HBP)患者的心脏机械同步性.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符合永久起搏适应证、左心室射血分数和QRS时限均正常的患者进行HBP.根据起搏特征及形态分为选择性HBP(S-HBP)及非选择性HBP(NS-HBP).所有患者在植入术后1周,分别在S-HBP、NS-HBP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P)模式下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静息核素心肌显像检查.测量左心室充盈时间(E峰开始到A峰结束时间)/同步心电图上RR间期(LVFT/RR)评估房室间同步性;测定主、肺动脉射血前时间差作为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评估左右心室间同步性;测定左心室12节段达收缩末期小容积的标准差(Tmsv 12-SD)评估左心室机械同步性;应用静息核素心肌显像的相位分析技术检测收缩期相位时间标准差(phase SD,PSD)和带宽(bandwidth,BW)评价左心室内机械同步性.结果 S-HBP组、NS-HBP组与RVSP组的房室间同步性参数(LVFT/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8%±8.2%)对(42.9%±6.2%)对(43.7%±6.1%),P=0.97);S-HBP组和NS-HBP组的IVMD分别为(3.5±21.4) ms 和(5.5±17.7)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但均小于RVSP组的(23.5±22.0) ms (P<0.0001);Tmsv 12-SD在S-HBP和NS-HBP组分别(16.2±8.3) ms和(20.3±14.4) ms(P=0.43),其中S-HBP组优于RVSP组的(34.2±22.8) ms(P=0.02).S-HBP组和NS-HBP组的PSD和BW分别为(14.3±5.7)°对(14.7±5.3)°和(43.1±15.6)°对(41.3±12.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VSP组的PSD和BW分别为(19.1±5.0)°和(55.3±14.4)°,与S-H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和P=0.04),其BW和NS-HB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3).结论 与RVSP相比,HBP可以保持更好的室间和左心室内的机械同步性.

中华心律失常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