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中华心律失常学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Arrhythmias 중화심률실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6638
  • 国内刊号: 11-385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市门头沟区冯村西里阜外医院西山园区A楼40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澍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心脏再同步治疗对心肌复极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陈建明;沈法荣;王志军;凌锋;金红峰;何浪;钟诚;陈旭娇;汤益民;孙国建;吴巧元;郑良荣

    目的 观察心室不同位点起搏时心电图上心肌复极标志的变化,了解以双心室起搏技术为核心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对心肌复极离散的影响.方法 入选接受CRT植入的患者在起搏器植入后1周内记录12导联心电图,分别将起搏器程控为无起搏、右心室内膜下起搏(RV-EndoP)、左心室外膜起搏(LV-EpiP)及双心室同步起搏(BivP)四种不同状态并记录心电图.阅读不同起搏位点时的QRS时限、QT间期及TP.E时限.QTc用Bazett公式(QTc=实测QT/(RR)1/27进行矫正.结果 基线QTc为(489.2±51.2)ms,而RV-EndoP、LV-EpiP起搏导致QTc明显延长[RV-EndoP(537.3±45.7)ms,P<0.05;LV-EpiP(592.4±60.2)ms,P<0.001],而BivP起搏为(491.3±52.7)ms,P>0.05;基线TP.E(113.8±15.7)ms,RV-EndoP、LV-EpiP均导致TP.E明显延长(RV-EndoP(124.8±24.7)ms,P<0.05;LVEpi P(133.3±37.8)ms,P<0.005],BivP时TP.E时限为(109.9±17.1)ms,有轻度缩短,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心室外膜起搏可明显延长心肌复极离散指标;双心窒同步起搏可减少由单纯左心室外膜起搏引起的复檄离散度的增大.

  • 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作者:王萌;曹克将;陈明龙;邹建刚;杨志健;单其俊;朱铁兵;王连生;杨兵;李春坚;吴晓燕;贾恩志;陈椿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痉挛(CAS)诱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998年7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入住本院的16例CAS患者,CAS的诊断根据病史和症状,结合标准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确定.结果 16例患者CAS发作时伴有心绞痛和心电图sT段抬高.全部病例均合并缓慢性和/或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中缓慢性心律失常6例,二、三度房室阻滞5例,窦性静止1例;快速性心律失常12例,其中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颤动(室颤)5例,非持续性室速5例,室性早搏2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4例冠状动脉完全正常,4例冠状动脉狭窄等于或超过50%,其余8例冠状动脉狭窄均≤45%.全部病例均接受了大剂量钙拮抗剂和硝酸酯类的联合抗血管痉挛治疗.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的4例患者接受了介入治疗.除1例患者死亡外,其余患者平均随访(52.3±18.9)个月,无心绞痛及晕厥发作.结论 有或无冠状动脉病变的CAS均可诱发缓慢性和/或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除针对冠状动脉基础病变治疗外,地尔硫草和硝酸酯类等联合抗痉挛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措施.

  •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陈泗林;林纯莹;费洪文;刘烈;陈东骊;梁远红;吴书林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方法随机对照研究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septum,RVOTS)起搏与右心事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ical,RVA)起搏心脏同步性和心功能变化,探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在生理性起搏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28例缓慢心律失常患者按单双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窒功能正常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根据心电图PR间期时间将起搏器AV间期调整,暂时关闭AV搜索功能以保证心室起搏.所有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1、3、6个月定期随访,观察起搏参数、累积心室起搏百分比,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RVOTS起搏组与RVA起搏组电极导线植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植入15 min与植入即刻比较起搏阚值明显下降,分别为(0.76±0.21)mV和(1.13±0.25)mV(P<0.01).RVOTS起搏组和RVA起搏组QRS时限分别为(0.14±0.04)s、(0.16±0.03)s(P<0.01).随访6个月起搏参数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未出现植入并发症,随访6个月无电极导线移位、阈值增高.6个月RVOTS起搏组左心室同步指标明显优于RVA起搏组(P<0.01).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及舒张末内径两组比较无显著变化,左心室射血分数在RVA起搏组有所降低(P<0.05),心脏做功指数(Tei)、RVOTS起搏组与RVA起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VA起搏组随访6个月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VA起搏导致心脏收缩不同步,损害左心室功能.RVOTS起搏保持良好心脏收缩同步性、保护左心室功能,是较好的右心室起搏部位.

  • 左心室和双心室起搏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能力影响的荟萃分析

    作者:李永乐;万征;芦文丽

    目的 比较左心室起搏(LVP)和双心室起搏(BVP)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MEDLINE、Cochrane临床试验中心登记库、EMBASE和中国期刊网中检索以心力衰竭为研究对象,评价了6 min步行距离(6MWD)和/或峰值耗氧量(PVO2)的LVP与BVP对比的研究.结果 共检索到87篇文献,其中3项研究符合入选标准,共纳入73例患者.交叉起搏4~8周后,BVP组比LVP组的PVO2明显增加[加权均数差(WMD)=-0.35 ml·kg-1·min-1,95%可信区间(CI-0.66,-0.05),P=0.02];6MWD在BVP组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2 m,95%CI(-7.98,5.57),P=0.73].结论 BVP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能力的改善可能优于LVP.

  • 起源于右心耳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

    作者:邓成钢;苏晞;张劲林;韩宏伟;李振;蒋萍;唐成;程光辉;蔡磊

    目的 探讨起源于右心耳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RAAT)心电图、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 138例经射频消融治疗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中有7例(5.0%)起源于右心耳,通过10极冠状静脉窦(CS)电极导管、高位右心房(HRA)电极导管、希氏束(HBE)电极导管和消融导管(ABL)记录其电生理检杏结果、靶点位置,并记录和观察体表心电图房性P波形态(正向、负向、低平和双向).结果 7例RAAT患者甲均年龄为(41.1±19.6)岁,病史(5.4±4.0)年,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房速持续性4例,阵发性2例,通过心房程序刺激诱发1例.体表心电图房性P波形态特征:所有患者V,导联P波负向,绝大多数下壁导联P波正向或双向,胸前导联P波由负向逐渐变为正向.心内电生理榆查提示房速时HRA处A波早,有效消融靶点较体表心电图P波提前(38.4±12.6)ms.6例患者消融成功,其中4例使用盐水灌注消融导管,随访3~12个月无房速复发,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 RAAT相对少见(5.0%),有特殊的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表现,盐水灌注消融导管能提高消融成功率,远期效果好.

  • 多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机制和射频导管消融

    作者:姚辉;王祖禄;刘艳霞;梁延春;梁明;韩雅玲

    目的 分析多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并存的电生理机制和射频导管消融结果.方法 18例经电生理检查后行射频导管消融的多型AVNRT患者.慢快型和慢慢型AVNRT的消融方法为首选消融前传慢径(房室结右侧后延伸),快慢型AVNRT的消融方法为消融早慢径逆传心房激动部位.消融成功的标准为消除1:1前传慢径,消除快慢型AVNRT的逆传慢径,不能诱发任何类型AVNRT.结果 11例在消融前的电生理检查中诱发出2种类型AVNRT,均在三尖瓣环与冠状静脉窦口之间(房窒结右侧后延伸)成功消融.7例在电生理检查中诱发出1种类型,消融此型后又诱发出另外1种类型,其中4例在房室结右侧后延伸进一步消融成功,另3例均经左侧后延伸进一步消融成功.消融术后随访6个月至8年,18例均无复发.结论 对于大多数多型AVNRT,房室结右侧后延伸可能为其折返环的主要基质,消融可成功治愈多型AVNRT.在少部分多型AVNRT中,左侧后延伸与右侧后延伸可能分别作为不同类型AVNRT折返环的主要基质,需要分别消融才能成功治愈.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

    作者:郭红霞;徐伟;李晓宏;吉文庆;余洪松;狄文成;施广飞;徐标

    目的 评价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符合ICD一级预防标准并植入ICD的患者进行随访.ICD的诊断设置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两个工作区,治疗设置抗心动过速起搏(ATP)、低能量同步转复(CV)和高能量除颤(DF).术后患者常规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每3~6个月随访1次,利用程控仪获取ICD储存资料,了解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情况以及ICD的诊断和治疗是否准确,及时调整相关参数并处理ICD故障.结果 共随访了22例患者,平均随访(12.8±8.6)个月.共有lO例患者记录到ICD治疗事件.10例患者ICD记录到持续性VT事件,其中由ATP终止6例,CV终止4例.4例患者有VF事件,均1次DF成功.2例ICD将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AF)识别为VF并进行放电治疗并转复房颤.结论 ICD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中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ICD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

  • 植入型心电记录器成功发现晕厥病因一例

    作者:赵威;闫香菊;孙超;曾辉;张莉;刘书旺

    为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安装植入型心电记录器(insertable loop recorder,ILR)在国内已有少量报道,但能明确记录到与晕厥相关的心律失常发生,继而确定病因者仍为数不多.本文报道1例植入ILR后18个月记录到窦性停搏的病例.患者女性,71岁,因反复晕厥2年于2006年12月10日入院.

  • 经房间隔途径消融左侧房室旁路合并腹主动脉闭锁一例

    作者:麻付胜;沈文均;陈燮晶;楼钶楠;周军波;葛世俊

    患者女性,65岁,阵发性心悸3年入院.心悸旱突发突止并伴有心前区闷痛.入院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发作时心电图呈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后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0.1 mV.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外院电生理检查提示左侧隐匿性房室旁路参与折返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因消融导管难以逆行通过腹主动脉,放弃治疗.

  • 长QT综合征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应用胺碘酮治疗二例

    作者:顾春英;郑柳颖;李广平

    胺碘酮是60年代初合成的含碘苯呋喃衍生物,早年用作冠状动脉扩张剂,治疗心绞痛.但同时发现,胺碘酮能延长QT间期具有较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于70年代后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至今.临床医生对其使用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由于胺碘酮能延长动作电位时限(APD),通常不用予QT间期延长的病人.笔者近期遇见两例应用胺碘酮治疗长QT综合征(LQTS)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 窦性冲动经房室结双径路同时前向传导致心动过速一例

    作者:何朝荣;党书毅;王崇全;王玮;詹中群;方志成;王斌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6岁,反复心悸1个月余,美托洛尔或普罗帕酮治疗无效.体格检查: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130次/min,心律不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交界性早搏与交界性逸搏、室性早搏(室早)等;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慢心率45次/min,快心率216次/min,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长>4 h,清醒时以心动过速为主,睡眠时心率相对缓慢,偶发室性早搏(室早);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36 mm,左心室内径54 mm,射血分数(EF)为0.44;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后行心电生理检查.

  • 减少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T波误感知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孙国建;沈法荣;陈建明;何浪;金红峰

    患者男性,47岁.因反复咳嗽、胸闷10个月入院.既往体健,无晕厥史,无家族性心脏性猝死史.血压120/78 mm Hg(1 mm Hg=0.133 kPa).入院时12导联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电轴左偏,QRS时限110 ms,QT间期约410 ms.超声心动图示左心窒舒张末期内径63 mm,左心窒壁运动弥漫性减弱.

  • 双心室同步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许力舒;姜述斌;帕尔哈提·吐尔逊;吴忠东

    扩张性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慢性心力衰竭.严重DCM心力衰竭患者常存在房室,室内和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对2004年6月至2008年10月采用CRT技术治疗的18例DCM患者进行随访分析.

  • 心房静止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谭琛;王波;崔俊玉

    心房静止是由极少见心律失常引起的一种临床状态,特点为暂时或持续的、部分或完伞心房电及机械活动消失.1897年,Cushny首次发表了洋地黄引发暂时性心房静止的动物实验结果,而人类持续性心房静止病例早见于1946年的报道.随着诊治技术的发展,对该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本文就心房静止的临床状况和目前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 睡眠呼吸暂停致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桂英;黄永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常见病,表现为睡眠中反复发作的气流终止或气流减弱,即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导致肺换气不足,低氧血症,睡眠中反复惊醒和交感神经系统激活.

  • 雷诺嗪对家兔心房肌细胞瞬时钠电流的影响

    作者:王现青;王宪沛;张存泰;严干新;张嘉莹;高传玉;崔长琮

    目的 研究雷诺嗪对家兔心房肌瞬时钠电流(transient sodium current,INa-T)的影响,并探讨其阻断动力学和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方法研究雷诺嗪对家兔心房肌INa-T的作用,了解其阻断的通道动力学.结果 30 μmmol/L雷诺嗪对兔心房肌INa-T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阻断的半大浓度(IC50)为(25.6±1.8)μmol/L,并且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其作用加强,存在使用依赖性.结论 雷诺嗪对兔心房肌INa-T有开放依赖性和使用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此作用成为其治疗心房颤动的可能机制之一.

  • 特非那丁对心律失常防治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学文;张改萍;吕吉元;张轩萍;牛拴成;张丽晖

    目的 观察特菲那丁对豚鼠QT间期(QTc)的影响及其对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方法 (1)腹腔注射特非那丁后观察其对豚鼠QTc的影响.(2)腹腔汴射特非那丁后,观察氯化钡诱发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难易程度.同时采用胺碘酮作为阳性对照.结果 (1)不同浓度的特非那丁在腹腔注射后呈剂量依赖性延长QTc,与生理盐水、DMSO组及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特非那丁可明显缩短3种剂量氯化钡所致室性心动过速(审速)持续的时间.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特非那丁对氯化钡致室速的防治作用不低于胺碘酮.结论 (1)特非那丁可剂量依赖性地延长QTc间期.(2)特非那丁可显著缩短窒速持续的时间

  • 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作为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

    作者:黄从新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至晚期的一个严重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心脏疾病尤其是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疗使更多的患者得以生存,但随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日趋增多.心力衰竭终死亡原因主要是进行性心力衰竭加重和/或心脏性猝死(SCD).

  • 迷走神经对犬房室传导的调节作用及Koch三角底部消融对其影响

    作者:尹晓盟;张树龙;杨东辉;高连君;夏云龙;赵宏伟;刘金秋;董颖雪;常栋;林治湖;杨延宗

    目的 迷走神经对房室传导功能有重要的影响,但确切的作用未完全明确.慢径消融能够消除房室传导双径路的现象,而且消融后心房迷走神经张力发生了变化.本实验旨在探讨心房迷走神经对房室传导的调节作用及Koch三角底部消融对其影响.方法 11条成年杂种犬,全身麻醉下行颈交感-迷走神经干剥离术并连接神经刺激仪,静脉应用美托洛尔阻断交感神经活性.经右颈内静脉穿刺放置冠状静脉窦导管,经左股静脉穿刺放置高位右心房导管,右股静脉放置希氏束导管,在希氏束至冠状静脉窦口中下1/2的区域行射频消融.测量消融前后基础状态(无迷走神经刺激)以及迷走神经刺激状态下的房窒传导不应期,并描记房室传导曲线.取消融区域的心房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得到7条犬的有效数据.(1)消融前基础状态下房室传导的有效不应期为(165.7±43.1)ms,迷走神经刺激F为(172.9±55.6)ms;消融后基础状态下为(167.1±53.8)ms,迷走神经刺激下为(171.4±59.8)ms.消融前后,迷走神经刺激均导致不应期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消融前,迷走神经刺激使房室传导时间明显延长,且房室传导曲线出现"纵向分离"现象;消融后,迷走神经刺激及基础状态下房室传导曲线区别不明显,迷走神经刺激导致的房室传导"纵向分离"现象消失.(3)组织学检查证实,Koch三角底部区域有丰富的迷走神经分布,射频消融损伤了该区域的迷走神经.结论 一定强度的迷走神经刺激能增加房室传导的纵向分离程度,Koch三角底部区域消融损伤了局部的迷走神经,消除了该区域迷走神经调节作用导致的房室传导功能的变化.

  • 心房颤动患者危险分层后抗凝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邠玮;黄从新;吴钢

    目的 根据CHADS2评分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探讨口服阿司匹林抗凝治疗与口服华法林抗栓治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2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根据CHADS2评分进行分组,抗凝周期均大于6个月,其中40例评分<2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组),评分≥2的患者中25例口服阿司匹林(2组)抗凝,17例口服华法林抗栓,分别随访是否有缺血性脑卒中、死亡及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结果 1组1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5例,口服华法林治疗组无缺血性脑卒中发生,1例胃出血.结论 根据CHADS:评分进行危险分层后,1组抗凝治疗安全有效,而2组抗凝治疗较口服华法林抗栓治疗不能有效地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 有关心律失常的新临床试验——来自2009美国心律学会年会的报道

    作者:华伟

    2009年5月13至16日,美国心律学会第30届年会在美国东部城市波士顿举行,来自全世界从事心律失常学研究的工作者参加了这个人规模和高水平的心律失常大会.本届年会上公布了一些有关心脏起搏,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新临床试验,兹介绍如下.

  • 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超极化激活环化核苷酸门控通道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甘天翊;汤宝鹏;许国军;郭霞;李耀东;木拉提·阿布提热合曼;霍强;阿布力孜·阿布都拉

    目的 研究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超极化激活环化核昔酸门控通道(HCN)各亚型及其调控因子环腺苷酸(cAMP)的基因转录,探讨房颤患者心房肌超极化激活电流(If)改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心外科心脏瓣膜病需开胸换瓣的病人45例,分为两组,其中房颤者27例,窦性心律者18例,术中取左心房组织,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HCN1、HCN2、HCN4、cAMP的mRNA的含量.结果 同窦性心律组相比,房颤组患者心房肌HCN2、HCN4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HCNI、cAMP的mRNA表达水平在房颤组患者中亦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N2的mRNA表达与左心房内径呈正相关(r=0.441,P=0.002).结论 心房肌HCN2、HCN4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可能是心脏瓣膜病房颤患者心房肌If电流改变的重要分子基础,通过If的改变进一步参与心房的电重构.

  • 中国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注册研究10年回顾

    作者:黄从新;张澍;马长生;刘旭;杨延宗;曹克将;马坚;吴书林;刘少稳;江洪;鲁端;徐亚伟;王方正;陈新;代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博分会房颤动治疗专家工作组

    目的 分析我同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10年的发展历程.方法 根据参加注册医院提供的资料,对1998年至2007年我国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病例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1998年至2007年我国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患者病例数快速增加,从1998年的11例增至2007年的2620例.10年里患者年龄、持续性房颤和长期持续性房颤的比例、合并基础疾病及在心房内径增大的患者比例逐年增加.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主要术式是环肺静脉消融术和节段性肺静脉消融术.消融能源主要为射频.标测系统发展迅速,Carto应用广泛.消融总成功率为77.1%,复发率为22.9%.对成功率和复发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房颤类型和消融术式.消融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明显减少,但抗凝治疗加强.并发症发生率为5.3%,主要是皮下血肿和心脏压塞,严重并发症心房食管瘘仅1例.结论 建议在综合条件较好的医院,可以将经导管消融作为症状明显的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方法.

中华心律失常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