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Urologic and Reproductive Oncology 현대필뇨생식종류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影响因子: 0.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624
  • 国内刊号: 42-179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156
  • 曾用名: 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
  • 创刊时间: 200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叶章群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经尿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临床分析

    作者:程永毅;孙羿;屈卫星;李晶;姜亚卓;邹铁军;任伟;杜春;杜双宽

    目的:探讨利用海博刀行膀胱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BT‐ESD)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28例利用海博刀行BT‐ESD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完整切除膀胱肿瘤28例,共42个独立病灶,肿瘤直径1.0~4.0 cm。手术时间(50.0±20.2)min ,膀胱冲洗时间(22±14)h ,尿管留置时间(2.1±1.7)d ,术后住院时间(3.7±2.3)d。无1例需要输血,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穿孔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利用海博刀行BT‐ESD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肿瘤的完整切除有利于病理学的评估,减少了肿瘤播散和复发的机会。完整切除膀胱肿瘤的方法更符合肿瘤外科治疗原则。

  • 依维莫司二线治疗晚期肾细胞癌12例临床观察

    作者:朱华云;孙小峰;李薇;陈嘉;吴平平;邹青

    目的:评估依维莫司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应用依维莫司治疗的12例转移性肾癌患者的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客观有效率、临床获益率、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所有入组患者均完成至少2个周期治疗。客观缓解率0,疾病控制率83.3%,平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67个月。常见不良反应有乏力、恶心、腹泻、咳嗽、发热、贫血、皮疹、口腔溃疡、血糖升高等,其中Ⅲ~Ⅳ级有6人次,造成中断治疗2例(16.7%)。结论依维莫司治疗转移性肾癌近期和远期疗效良好,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大,需密切关注。

  • 高功率绿激光汽化术与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高危高龄 BPH 疗效比较

    作者:王健;艾星;贾卓敏;滕竞飞

    目的:对比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ransurethral bipolar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TUPKRP)与高功率选择性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green laser photoselective vaporization ,PVP)治疗高危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高危高龄的BPH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3例行TUPKRP治疗,35例行PVP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QOL)、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 ,Qmax)、残余尿(residual urine ,RU V )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远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IPSS评分、QOL评分、Qmax、RUV均较术前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在TUPKRP组,术后6个月的IPSS评分由(22.0±5.5)分降至(4.0 ± 2.1)分,Qmax由术前的(7.5 ± 2.7)ml/s升至(18.5 ± 2.7)ml/s ,RUV由术前的(100.1±32.4)ml降至(26.3±22.4)ml;在PVP组,IP‐SS评分由(21.0 ± 7.5)分降至(4.0 ± 2.5)分,Qmax由术前的(7.4 ± 2.8)ml/s升至(18.4±3.2)ml/s ,RUV由术前的(100.8±31.2)ml降至(25.8±23.2)ml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VP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TUPKRP组(P<0.05),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VP组手术时间较TUPKRP组长(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于高危高龄BPH患者在良好控制内科疾病的情况下均有明确的临床疗效,但PV P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较TUPKRP更具优势、更安全。

  • 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在肾盂癌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功成;潘铁军;瀚东;沈国球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肾盂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8月间在我院采用两种不同术式行腹腔镜辅助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的68例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腹腔镜下为A术式,即经后腹腔肾输尿管全长切除+经腹腹腔镜膀胱壁内段袖状切除+延长下腹部穿刺点切口取肾术,共行20例;对照研究组为B术式,即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经尿道电切膀胱袖状切除+经下腹部切口取肾术,共行4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耻骨后留置引流管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等指标。结果6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A术式和B术式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20.19±37.21)和(210.31±42.21)min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4.35±24.36)和(134.02±53.50)ml ,耻骨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3.1 ± 0.8)和(5.1 ± 2.3)d ,留置导尿管时间分别为(6.3±1.2)和(7.1±1.3)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4±1.6)和(7.2±1.2)d。A 术式出现发热1例;B术式出现发热8例,漏尿2例,严重肉眼血尿6例,经对症处理痊愈。术后随访6~72个月,A术式复发及转移各1例,B术式分别为4和3例。A术式的术中出血量、耻骨后引流管留置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均较B术式少,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腹腔肾输尿管全长切除+经腹腹腔镜膀胱壁内段袖状切除+延长下腹部穿刺点切口取肾术治疗肾盂癌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并不增加肿瘤复发转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保留输尿管系膜的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ⅠB1~ⅡA 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翠杰;崔静雯

    目的:探讨保留输尿管系膜的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ⅠB1~ⅡA期宫颈癌的可行性,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保留输尿管系膜的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的24例ⅠB1~ⅡA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组,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接受腹腔镜保留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L N RS H )的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的各项相关指标及术后膀胱、直肠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第8天膀胱功能恢复例数、膀胱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随访6~24个月,无阴道残端及腹壁穿刺口复发病例。结论保留输尿管系膜的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与LNSRH手术效果相当,且简化了手术步骤,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膀胱、直肠功能的恢复。

  • 水刀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初探

    作者:宋晓东;刘卓;马礼坤;袁慧星;李凡;詹鹰;陈忠;杜广辉;杨为民;叶章群

    目的:初步探讨水刀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13例行水刀辅助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完成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情况。其中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5例,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3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3例,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2例。结果应用水刀辅助的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围手术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初步随访情况良好。结论水刀技术在多种泌尿外科手术中都具有可行性,初期研究显示其安全、有效,远期疗效尚需更大样本的研究及长期随访。

  • 阴囊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4例诊治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袁巍;苏莉;田浡臻;郭祥恒;陈苏;章慧平;袁红方

    目的:探讨阴囊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DFSP)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恩施中心医院2003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4例阴囊DF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行扩大切除术,随诊1年,复发2例,但无远处转移。结论阴囊DFSP非常少见,易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少见,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 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杨博;周波;孙中义;靳风烁

    目的:探讨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分析2例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分别于确诊后1、4个月死亡。结论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是一类恶性程度很高且组织类型少见的膀胱肿瘤,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治疗上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总体预后不良。

  • 肾囊肿的后腹腔镜治疗加无水酒精固定残余囊壁21例疗效观察

    作者:施源;李坚;鲁密;李宏军;邓新超;王君君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加无水酒精固定残余囊壁治疗肾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肾囊肿采用后腹腔镜去顶加无水酒精固定残余囊壁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均治愈,平均手术时间(51±12)min,手术失血量(31±11)ml,随访5~18个月,平均13个月,B超、C T检查无复发。结论采用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加无水酒精固定残余囊壁治疗肾囊肿,疗效确切,创伤小,是治疗肾囊肿的有效方法。

  • 细胞外基质蛋白介导膀胱癌化疗耐药的研究

    作者:潘春武;王伟明;刘建河;康健;刘海龙;齐隽;沈周俊

    目的:研究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主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F N )介导的人膀胱癌细胞(T24)对化疗药物丝裂霉素(MMC)的耐药现象,并阐明其发生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T24细胞与FN黏附后予以MMC处理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处理,分别检测其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情况。分别采用比色法、免疫荧光、蛋白印迹法及流式细胞术等技术检测Caspase‐8、Caspase‐9、凋亡诱导因子(AIF)3种凋亡通路的激活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G1/S期转换的关键分子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同时利用蛋白印迹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 FN与 T24细胞黏附后显著抑制了MMC诱发的细胞凋亡,且这种作用是通过抑制Caspase‐9及AIF两种凋亡通路而非Caspase‐8凋亡通路实现的。同时,FN通过失活GSK‐3β而稳定了Cyclin D1的表达水平,从而拮抗了MMC诱导的 T24细胞G1/S期停滞。FN介导的对 T24细胞的保护作用是 PI3‐K/Akt依赖的,可以被LY294002阻断。

  •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5年第2期“继续教育园地”测试题答案

    作者:

  • 雌激素及其受体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

    作者:鲁克庆;吴茜;孙月;王志平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雄激素及其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在前列腺癌的发展和演进中起关键性作用,通过阻断雄激素和AR的结合及进行去势治疗是目前治疗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抑制肿瘤的进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目前对于CRPC患者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探究CRPC治疗的新方式中,雌激素及其受体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 IL-17在泌尿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瑞霞;王志平

    IL‐17是一类T细胞来源的细胞因子,可以招募中性粒细胞,促进多种细胞释放炎性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从而参与多种疾病包括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的发生和发展[1‐2]。近些年来,由于存在正反两方面的研究证据,IL‐17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确切作用仍不十分明确,一方面IL‐17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的血管生成等来发挥促瘤效应;另一方面它又可以通过增强NK细胞、细胞毒性 T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s ,CTLs)的活性来发挥抗肿瘤效应。因此,本文就近年来IL‐17在泌尿系肿瘤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 PSA 及其相关指数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作者:贺乐乐;魏伟;杨进益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 PSA 仍是筛查、诊断前列腺癌和监测疗效的好指标[1],但 PSA不为前列腺器官特异性及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2],而且 PSA值在4.0~10.0 ng/m l时,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只有25%左右,此时若盲目地行诊断性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会给75%的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这就迫使医务工作者寻求既能使患者在少痛苦下得到诊断又能使临床医师少走弯路的临床参考指标。现就PSA值在4.0~10.0 ng/ml时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前列腺间叶性肿瘤1例报告

    作者:庄惠强;邓超雄;葛亮;林荣凯

    前列腺间叶性肿瘤临床罕见,我院2013年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27岁,已婚、未育。因“排尿困难伴血尿1周”入院。血尿呈全程肉眼血尿,终末加重,无血凝块,伴轻度尿频、尿痛,无尿急,无会阴部、膀胱区疼痛。入院一般状况好,直肠指检:前列腺Ⅲ°大,形态不规则,质地坚硬、固定,无压痛。入院后查血t‐PSA 7.03 ng/ml ,f‐PSA 0.24 ng/ml;胸部正位片未见明显异常。彩超示前列腺明显增大,形态不规则,凸向膀胱,内可见低回声区(大小约3.3cm×3.1cm),边界尚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前列腺内部及低回声区周边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盆腔CT (图1、2)示前列腺增大,大小约6.5cm×6.3cm×7.3cm,其内密度不均,可见囊状低密度影,边界欠清;增强扫描见病灶不均匀强化,囊状区域无强化,病灶向后累及精囊腺,精囊腺显示欠清,盆腔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图3)见前列腺腺体尚正常,间质见多量梭形细胞呈巢状,黏液变性明显。免疫组化:Vimentin (+)、CK (-)、P63(-)、34BE12(-)。病理诊断:前列腺间叶性肿瘤,倾向间质肉瘤。考虑肿瘤已侵犯周围组织,并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予行局部三维适形放疗及化疗(阿霉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1个月后患者出现咳嗽、咳血痰,胸部CT提示肺部多发转移瘤。2个月后死于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

  • 膀胱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庞翔;杨建均;莫增密;林伟文;江波;李文刚;周大庆

    患儿,女,4岁1月,因“尿频3月,发现下腹部包块2月”入院。查体:膀胱区隆起,可触及一7cm×7cm大小包块,较固定,质硬,轻度压痛;B超检查:膀胱左侧壁可见一低回声肿物;C T检查:膀胱左侧壁见一8 cm ×7 cm大小肿物,密度不均,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左侧输尿管受压,左肾重度积水(图1);膀胱镜检查:膀胱内肿物,色粉红,较光滑,质脆,表面有出血点,几乎占满膀胱,未见左侧输尿管口(图2);膀胱镜取病理提示:(膀胱)炎性肉芽组织,可见坏死。完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及左侧输尿管再植术,术中见膀胱内巨大肿瘤,9 cm ×7 cm大小,蒂宽,位于左侧壁,游离左侧输尿管至壁段并离断,于距肿瘤蒂部2 cm连同膀胱壁切除膀胱肿瘤,左输尿管再植于膀胱左侧顶壁。患儿术后恢复好,随访6个月,无复发。术后病理检查,大体标本:灰黄色不规则组织9cm×8cm×7cm,表面较光滑,呈半球形凸起,切面灰白、编织状、质硬;镜下检查:肿瘤主要由增生活跃的肌纤维母细胞构成,但核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亦罕见,间质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易见,累及肌层;免疫组化:CD117、SMA、CK(-),DES部分(+),CD34、FⅧ血管(+), Ki‐67(+主要为炎症细胞表达),VIM (+)。符合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MT)诊断,低度恶性风险(图3、4)。

  • 儿童后肾间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彦和;许云峰

    后肾间质瘤是一种罕见的、多发生于婴幼儿的良性肾肿瘤,诊断时的平均年龄是24个月,其形态与后肾腺纤维瘤的间质成分相同,后肾间质瘤发病率约为先天性中胚层细胞肾瘤的1/10。上海市儿童医院近期诊治1例后肾间质瘤,现报告如下。

  • 尿道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诊治分析

    作者:荆宏伟;于鸿远;孔垂泽;李振华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 ,AAM )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其多发生于成年女性外阴、会阴、盆腔及腹股沟区的软组织,发生于尿道者罕见。临床工作中因对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及诊治经验认识不足,容易发生漏诊、误诊。本文报道1例尿道 AAM ,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治方法进行探讨。

  • TURP术后不同时间脓尿、菌尿的发生率和变化规律及其意义

    作者:张军民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临床上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 TURP)由于安全、有效、痛苦小、创伤小等优点已经成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方法,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排尿状况、减少膀胱残余尿量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值得注意的是,T U RP手术常常会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继而出现脓尿、菌尿,但T U RP患者出现脓尿、菌尿的时间规律及变化趋势还不是很清楚。因此了解T U RP患者术后出现脓尿、菌尿的时间规律及变化趋势,将为临床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并对患者的康复产生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我院行 T U RP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回访,总结了 T U RP术后感染的发生规律,现报告如下。

  • 对目前前列腺癌治疗的一些思考

    作者:南勋义;杨林

    在进入21世纪的中国,前列腺癌(PCa)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除膀胱肿瘤、肾肿瘤外,PCa已上升为第三位常见多发肿瘤的水平。据统计,1993年其发病率为1.7/10万人,至2012年达到9.92/10万人[1]。以上海为例,1990年为2.6/10万人,2008年上升至22.1/10万人[2]。因此,学术界已高度重视对PCa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研究。PCa的诊治相对复杂,对其治疗有根治手术、内分泌治疗、放射治疗、化疗、中药治疗和靶向治疗等。针对具体患者如何选择治疗方式,即单一或联合(综合)几种治疗方式,已成为学术界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我们的临床经验是早期及时采用综合治疗,充分发挥每种疗法的优势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少复发率,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无肿瘤生存率的目的。现提出一些我们对PCa治疗的思考,供进一步争鸣。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放平患者双下肢时对老年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干预措施

    作者:吕萍;杨文超;朱柳雪;王秀萍;刘义超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 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常见的一种临床进展性良性疾病,部分患者终需要手术来解除排尿障碍症状。目前,截石位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TURP)仍是治疗BPH 的“金标准”[1]。有报道,截石位手术术后,将患者的双下肢立即放平时,可导致患者血容量发生急骤变化而出现顽固性低血压、晕厥,严重时甚至发生猝死[2],因此必须提高警惕,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或杜绝该类意外的发生。本文结合临床探讨3组不同放平患者双下肢的方法对血压的影响,并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放疗治疗膀胱保留术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分析

    作者: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学术部

    研究入组76例经尿道膀胱癌切除术后的移行性膀胱癌患者,病理分级 G26例、G337例、G433例,肿瘤分期T2~4 N0 M0,采用吡柔比星30 mg/m2、生理盐水100 ml进行术后膀胱灌注,每周一次,持续12周。同步放疗,靶区剂量为46 Gy/20次,后程放疗中对肿瘤区增加照射量20 Gy/5次。患者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8%、78%和69.5%,平均生存期为58.4个月(95% C I:52.6~64.2);1、3、5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80.5%和76.1%,平均局部控制时间为60.7个月(95% C I:55.1~66.3);局部或区域复发及远处复发的累积发生率为28.9%,其中局部或区域复发率为13.2%,远处复发率为21.1%。结果显示,以吡柔比星为基础的后程大分割放疗显示出令人满意的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轻微,该方案适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的治疗。

  • 上尿路上皮细胞癌术后膀胱灌注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作者: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学术部摘译

    上尿路上皮细胞癌术后复发频繁,术后1年内进行膀胱灌注可有效降低肿瘤术后复发,目前吡柔比星、丝裂霉素等药物已被广泛用于术后膀胱灌注。由于在预防上尿路上皮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灌注用药尚未达成共识,研究者对此进行了临床资料荟萃分析,评价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探讨术后膀胱灌注对上尿路上皮细胞癌术后复发的影响。通过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检索,研究共纳入了5个出版物的6项临床研究,采用风险比、95%的置信区间评估不同的药物灌注治疗的临床疗效。统计结果显示,与术后未灌注者相比,肿瘤的无复发生存期的优势比为62%( H R=0.38;95% C I:0.16~0.87)。统计学研究显示,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相比其他药物具有更好的治疗优势,有助于改善上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

  • 超灵敏PSA及其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作用:系统回顾

    作者:陆金金(译);杨为民(校)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 A )是一个监测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情况的重要工具,超灵敏PS A检测下限低至0.001 ng/m l ,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我们系统性地回顾超灵敏PSA的检测技术及其在监测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病情中的作用。使用M edline数据库检索了相关文献,筛选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超灵敏 PSA检测的数据(检测下限<0.1 ng/ml)以及相应的标准 PSA的数据(检测下限≥0.1 ng/ml)。我们发现超灵敏PSA能早于标准PSA检测出前列腺癌的复发,但其特异性较低。超灵敏 PS A动力学可以提高检测肿瘤复发的阳性预测值。然而PS A倍增时间在超灵敏水平的实用性仍存在争议。若超灵敏 PSA检测不到低点预示着肿瘤复发的低风险;如果检测到的低值>0.01 ng/m l则需要额外的检测和考虑其他风险因素来确定治疗方案及避免过度治疗。这种监测能避免患有高风险疾病的患者接受辅助性放疗及让更多患者选择性的接受早期挽救性放疗。目前没有数据表明依据超灵敏PS A监测数据进行的早期挽救性放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综上所述,超灵敏PS A对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有用,但是特异性较差;综合超灵敏 PS A和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可以帮助确定佳的辅助治疗和挽救性治疗。

  • 一项随机、序贯、开放性的对比索拉非尼-舒尼替尼与舒尼替尼-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

    作者:陆金金(译);杨为民(校)

    为了前瞻性评估多酶抑制剂的使用顺序,对比索拉非尼‐舒尼替尼(So‐Su)与舒尼替尼‐索拉非尼(Su‐So)两种治疗方案对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疗效,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性的三期临床研究在未接受全身性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中进行,并依据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肿瘤中心的风险评分对患者进行分层(有利的或者居中的)。患者被随机分为索拉非尼400 mg BID‐舒尼替尼50 mg QD与舒尼替尼400 mg BID‐索拉非尼50 mg QD两组。主要疗效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期的提高,通过二线治疗期间的随机进展或死亡来评估。次要疗效指标包括总生存期和安全性。研究中365例患者被随机分为 So‐Su组(182例)和 Su‐So 组(183例),两组之间总的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中位数分别为12.5、14.9个月,风险比为1.01,90%可信区间0.81~1.27,P=0.5)。两组的总生存期相近(So‐Su组与Su‐So组分别为31.5、30.2个月,风险比为 1.00,90%可信区间0.77~1.30,P=0.5)。So‐Su组比 Su‐So组有更多的患者达到了本研究定义的二线治疗(57% v s 42%)。两治疗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体相同,索拉非尼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54%)和手足皮肤反应(39%);舒尼替尼为腹泻(40%)和疲劳(40%)。综上所述,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调整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的用药顺序不能提高进展期/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总的无进展生存期;So‐Su与Su‐So这两种治疗方案均对进展期/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有效。

  • 男性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璐(译);杨为民(校)

    发达国家的癌症患者长期生存率日益提高,然而生存期延长并不代表生存质量的提高。为此,研究者系统地探究及综合了来自随机对照研究的支持性干预措施的证据,这些干预措施旨在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特异性生活质量。研究者对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从成立至2014年7月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搜索,来探究对前列腺癌的预后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该数据剔除了非随机研究及混合肿瘤组试验,除了数据库检索,研究者还手动检索引用了文献中任何潜在的合格试验数据。研究对象是从数据库检索和引用文献中选出的20组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中的2654例前列腺癌幸存者。纳入研究的包括整个疾病的各个阶段的患者,特定疾病的生活质量常由前列腺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的问卷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得出了个性化支持性干预措施的方法和专职工作人员的辅助作用对前列腺癌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有益的有说服力的证据。该研究大部分数据都来自生活方式干预,可提供多学科互助的临床团队应该考虑的个体支持措施,如运动治疗方案或转诊。另外,身心健康问题对前列腺癌幸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成本效益的数据以及如何在长期内维持利益的认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领域。

  • “经尿道膀胱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B T-ESD)高级研讨班”通知

    作者:

  • 欢迎投稿、订阅2015年《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作者: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