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Urologic and Reproductive Oncology 현대필뇨생식종류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影响因子: 0.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624
  • 国内刊号: 42-179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156
  • 曾用名: 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
  • 创刊时间: 200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叶章群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腹腔镜手术治疗脐尿管瘘及脐尿管囊肿18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胡啸天;胡志全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脐尿管瘘、脐尿管囊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对收治的18例脐尿管瘘、脐尿管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其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结果8例行脐尿管和膀胱部分切除,10例行脐尿管及囊肿切除。平均手术时间(96±8)min,术中均无明显出血。术后病理证实脐尿管瘘4例,脐尿管囊肿14例。单纯脐尿管及囊肿切除平均留置导尿时间5 d,平均住院8 d,膀胱部分切除留置导尿14 d;术后随访(12±2)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脐尿管瘘及脐尿管囊肿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附12例报告)

    作者:周朝阳;彭鄂军;凌青;王珅;余虓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破裂出血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1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发自发破裂出血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分别行床旁彩超和平扫+增强 CT 检查,4例患者进一步行 MRI 检查,均提示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自发破裂出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血肿大小及血红蛋白的变化,其中4例行肾动脉栓塞术,2例行保留肾单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切除手术,6例行肾切除手术。结果4例肾动脉栓塞术中1例术后36 h 因再次出血改开放手术,其余3例随诊2年肿瘤较前缩小,未见出血。2例行保留肾单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切除手术,术后顺利康复出院,术后随访2年无明显肿瘤复发。6例行肾切除手术,术后随访2年,复查肾功能提示肌酐和尿素氮均正常。9例手术病例病理均提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破裂出血。结论平扫+增强 CT 和 MRI 能提示病变的性质并明确血肿的范围和大小,有助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诊断和下一步治疗的判断,治疗以肾动脉介入栓塞和急诊开放手术为主。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应用硬膜外麻醉自控微泵防治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及因疼痛而导致的出血

    作者:王厚清;徐立新;吴新海;胡寒平;杨险峰;刘修恒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自控微泵镇痛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及早期出血等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4年6月行 TURP 的89例患者分为 A、B 两组,A 组术后应用硬膜外麻醉自控微泵,B 组应用传统的镇痛药,肌注盐酸哌替啶或静滴间苯三酚。分别记录两组病例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发生情况及早期出血例数,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判断疼痛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早期患者膀胱痉挛性疼痛的 VAS 及创面出血的发生率 A 组均小于 B 组(P <0.05)。结论TURP 后应用硬膜外麻醉自控微泵可明显减轻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并有可能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 吡柔比星与α-干扰素联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有效性及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作者:吴昊;窦中岭;贾招辉;李帅阳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与α-干扰素联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计算机检索 PubMed、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关于吡柔比星与α-干扰素联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并评价质量,应用 RevMan 5.1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 OR 合并。结果①共纳入5个符合要求的病例-对照研究,包括327例患者,其中吡柔比星与α-干扰素联用162例,单用吡柔比星165例;②根据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退出或失访、意向性分析和基线情况的描述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分,结果质量均为 B 级;③Meta 分析结果显示随访1年时吡柔比星与α-干扰素联用膀胱癌术后复发率与单用吡柔比星比较,OR =0.23,P <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2年时膀胱癌术后复发率与单用吡柔比星比较,OR =0.35,P <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吡柔比星与α-干扰素联用后出现膀胱刺激症状与单用吡柔比星比较,OR =0.63, P >0.05,尚不能认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吡柔比星与α-干扰素联用组的术后复发率较单用吡柔比星组低、效果好。

  • 索拉非尼治疗中国西北地区转移性肾癌患者总生存期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郑昱;武国军;王福利;闫飞;秦军;秦卫军;袁建林;张龙龙;马帅军;魏迪;叶永利;田春娟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mRCC)患者总生存期(OS)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来自中国西北地区10个中心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 mRCC 患者83例,利用 Log-rank 检验、COX 回归风险比例模型及 Kaplan-Meier 法,分析临床常见的23个变量,从而筛选出和患者 OS 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69例可评价患者中位 OS 为29.0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手术切除原发灶(OR 4.838,95%CI 1.638~14.289,P =0.004)、器官转移病灶≥2个(OR 2.821,95%CI 1.410~5.645,P =0.003)、Fuhrman 分级≥3级(OR 2.810,95%CI 1.424~5.543,P =0.003)以及 ECOG 评分≥1分(OR 2.467,95%CI 1.110~5.480,P =0.027)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按照危险因素将患者分为低危组(无危险因素),中危组(1~2种危险因素),高危组(3~4种危险因素),各组中位 OS 分别为42.0、24.0及21.0个月,P =0.000。结论未手术切除原发灶、器官转移病灶≥2个、Fuhrman 分级≥3级以及 ECOG 评分≥1分是 mRCC 患者接受索拉非尼治疗中位 OS 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4种危险因素的评分标准可以指导对索拉非尼治疗mRCC 患者 OS 预后的评价。这一结论仍需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证实。

  •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60例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金晶;王燕;黄燕明;郎雁;段洁;余炜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安全性、彻底性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实施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60例,将其设为腹腔镜组,同期60例行开放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者设为开腹组,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基本情况及手术彻底性。结果腹腔镜组有1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1.7%。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淋巴结切除数目、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开腹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宫旁、阴道残端无瘤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双侧散发性肾癌的手术治疗与预后特点分析

    作者:李航;赵耀瑞;杨宪法;孙光;徐勇;牛远杰

    目的:探讨双侧散发性肾癌(bilateral sporadic renal cell carcinoma,BSRCC)的手术治疗与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3年诊治的9例双侧肾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9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7例为双侧透明细胞癌,2例为一侧透明细胞癌,对侧混合细胞型肿瘤。在随访的8~98个月中(中位随访时间68个月),7例无瘤生存,1例术后出现肾癌肺部转移并死亡,1例因术前喉癌的复发死亡。结论双侧肾癌主要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的确切手段,但同时应注意患者肾功能的保护。

  • p53表达下调对 saRNA 介导 p21基因激活的影响研究

    作者:吴嘉;陈忠;杨为民;汪成合;盖强强;胡嘏

    目的:研究抑制 p53基因的表达是否影响小双链 RNA(dsRNA)分子 dsP21-322对p21基因表达的激活效应。方法体外培养人肾癌 ACHN 细胞(p53野生型)和膀胱癌5637细胞(p53突变型)。采用 RT-PCR 方法筛选具有抑制 p53基因表达的干扰 RNA 分子 dsP53-3。人工合成具有激活效应的 dsRNA 分子 dsP21-322,以及与人体已知 RNA 序列无同源性的阴性对照小dsRNA 分子 dsCon。将上述 dsRNA 分子转染到两种肿瘤细胞中,每种细胞均分为5组,即:①空白组;②阴性对照组;③dsP21-322单转染组;④dsP53单转染组;⑤dsP21-322与 dsP53共转染组。通过荧光染色检测转染效率,采用 Real-time PCR 和 Western-blot 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 p53和 p21转录和翻译水平上的表达差异。结果①在单转染组中,dsP21-322能够激活 ACHN 细胞、5637细胞中 p21基因表达;②dsP53-3能够抑制 ACHN 细胞、5637细胞中 p53基因表达;③在共转染组中ACHN 细胞、5637细胞中 p53基因下调,而 dsP21-322依然能够激活 p21基因表达。结论外源合成的 saRNA 分子 dsP21-322能激活 ACHN 细胞、5637细胞中 p21基因表达,该激活效应不受p53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DDR2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雷;王阳;吴小荣;沙建军;陈勇辉;薛蔚;薄隽杰;刘东明;黄翼然

    目的:探讨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在肾透明细胞癌与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 Real-time PCR 检测 DDR2在肾透明细胞癌及相应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分析其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相关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 DDR2蛋白及 mRNA 与癌旁组织比较均呈现异常低表达(P <0.05),且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 DDR2的表达与肾癌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P <0.05)。结论DDR2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肾组织低,且其表达量与肾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呈负相关,提示 DDR2可能在肾透明细胞癌中扮演抑癌基因的角色,但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左肾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并左肾静脉瘤栓形成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俞林;熊伟;钟雅文;钟朝晖

    黑色素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脊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预后差、转移率高、侵袭性强等特点[1],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2]。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2万例[3],发病率约为0.49/10万[4],其发病率虽低,但近年来仍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该病好发于皮肤、眼、外阴部,也可发生于肛门、直肠、鼻窦、肺,偶见于脉络膜及软脑膜等处。发生在泌尿系的恶性黑色素瘤少有报道,报道病例几乎都为肾上腺转移为主,发生于肾转移的极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左肾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并左肾静脉瘤栓形成的病例,并结合文献,讨论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及治疗与预后,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避免误诊、漏诊。

  • 原发性肾脏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全兵;董玉花

    恶性淋巴瘤侵犯肾脏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原发性肾脏恶性淋巴瘤(primary renal lymphoma,PRL)却非常罕见。本文报告1例 PRL 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发生率。

  • 2例长期存活肾细胞癌诊治简介

    作者:南勋义;范晋海;杨林

    本文报告2例肾细胞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长期存活患者(例1存活35年,例2存活36年)的诊治情况。

  • 成人肾母细胞瘤2例报道

    作者:荆宏伟;孔垂泽;殷磊;李振华

    肾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儿童肾脏肿瘤的90%,其对放化疗敏感,但首选还是手术治疗。成人肾母细胞瘤(adult wilms tumor,AWT)极为少见,仅占所有肾肿瘤的0.5%~1.0%[1],其生物学特征尚不甚清楚。为提高临床医师对 AWT 的认识,现结合文献就其诊治体会分析如下。

  • 肾细胞癌基因改变和相关肿瘤疫苗治疗进展

    作者:曾进;陈忠

    一、肾细胞癌基因改变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分为遗传性和散发性两类,其中 Von Hippel-Lindau Disease (VHLD)RCC 具有遗传性。VHLD 患者中 RCC的发病率高达45%,近1/3的患者死于 RCC。有文献报道三代中共有10人患 RCC,其3与8、3与11号染色体间平衡交互易位,此种易位可能激活 myc基因[1]。

  • 延续性健康管理对回肠代膀胱皮肤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作者:牟宗娟;袁春丽;董勇

    根治性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金标准”[1]。临床应用广泛的是回肠代膀胱腹壁做永久性皮肤造口,此术式改变了患者的排尿方式,在生活、心理、生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使患者依赖性加重,排斥社交,出现自卑和孤独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延续性护理是一个全新的护理理念,注重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心理辅导等,力求为患者答疑解惑的同时规范其生活方式,给予积极的心理鼓励,努力提升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2]。本研究对我院泌尿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40例行回肠代膀胱皮肤造口术患者以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目的,进行有计划地延续性健康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作者:双卫兵;邓欣

    骨组织由于其血供丰富及特殊生长微环境,在所有的器官系统中,骨骼是转移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恶性肿瘤血行转移时骨骼发生转移的几率仅次于肺和肝。骨转移被认为是临床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骨转移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达20%和45%[2-3]。在泌尿系肿瘤中,前列腺癌、肾癌和膀胱癌经常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可发生在原发肿瘤诊断治疗前、治疗中或治疗后。80%骨转移在躯干骨的红骨髓,按照转移的发生率,依次为椎体骨、盆腔骨、肋骨、头颅骨、肱骨、股骨、胸骨、肩胛骨等。骨转移骨破坏形式大多为溶骨性,少数为成骨性或混合性。成骨性骨转移绝大多数来自于前列腺癌。

  •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5年第7期总目次

    作者:

    关键词: 泌尿 生殖肿瘤
  •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5年第6期“继续教育园地”测试题

    作者:

    本刊继续教育园地栏目不定期推出,只要您阅读该栏目,正确填写答题卡并寄回本刊编辑部,您就有机会获得本刊全年杂志1~6期共6本。

  •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5年第6期“继续教育园地”答题卡

    作者:

  •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评估肿瘤组织药物浓度和暴露时间或疗效的关系

    作者: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学术部摘译

    本项研究评估蒽环类药物吡柔比星(THP)TURBT 术后即刻单次膀胱灌注用于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时,局部组织中药物浓度和暴露时间或疗效的关系。

  • 上尿路上皮癌术后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 Meta 分析

    作者: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学术部摘译

    新发上尿路上皮癌(UUT-UCs)治疗后常常出现膀胱内复发。膀胱灌注广泛用于预防新发 UUT-UCs 施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的复发,但是膀胱灌注化疗在预防 UUT-UCs 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的效果仍未达到共识。

  • 一项帕唑帕尼对局限性肾细胞癌患者肾实质大限度保护的Ⅱ期研究

    作者:陈璐(摘译);杨为民(校)

    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细胞癌时需优先考虑保留肾脏功能。既往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靶向药物能缩小转移性肾细胞癌的瘤体。那么 VEGF 或许对局限性肾细胞癌亦有此疗效,从而达到在肾部分切除术时对肾功能进行大限度保护。为验证这一假设,研究者对局限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Ⅱ期临床试验。纳入研究的患者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或全部:肾根治性或部分切除术后可能会导致 GFR <30 ml/(mim · m2);由于肿瘤高复杂性(R.E.N.A.L.肾肿瘤评分10~12)或邻近肾蒂血管而使得肾部分切除术风险增大。对上述患者给予口服帕唑帕尼(800 mg,每日一次)8~16周,在治疗结束后予以影像学复查,然后行手术治疗。纳入研究的共有25例患者,肿瘤大小的中位数为7.3 cm,R.E.N.A.L.肾肿瘤评分中位数为11,肿瘤病灶的80%为高复杂性,其中56%患者为孤立肾。患者接受帕唑帕尼治疗的中位值为8周。从治疗开始到手术的时间间隔中位值为10.6周。结果显示:71%的患者 R.E.N.A.L.肾肿瘤评分降低,92%的患者肿瘤体积缩小,13例无法行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经治疗后有6例可行肾部分切除。手术可能保存的平均肾实质体积从预期的107 cc 增加到173 cc (P =0.0015)。5例患者术后出现漏尿,行保守治疗;7例患者术中需输血,其中1例进行了栓塞治疗。研究者由此认为,行新辅助帕唑帕尼治疗能缩小局限性肾细胞癌的体积,提高对肾脏的保护,并为需行根治性肾切除的患者提供了一个行部分切除的机会。

  • 输精管结扎术与前列腺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李爱军;单保华;刘昌荣

    2013年世界人口已达72亿,高速的人口增长引起全球密切关注。为了控制生育,许多国家已制定了生育政策,除了推广使用避孕药外,还提倡男性参与计划生育。以男性为主导的计划生育方法,比如输精管结扎术,能给男女双方带来更多的避孕选择。目前,输精管结扎术被认为是可靠、安全、简单、有效的男性计划生育方法,且术后再孕率较低[1-2]。在美国,大约有15%的男性经历该手术;在中国和印度,输精管结扎术在已婚夫妇中占7%~8%[3]。全世界大约有1亿男性通过行输精管结扎术来完成计划生育[4]。

  • 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质蛋白-4在膀胱癌研究中的进展

    作者:李博科;王东文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肿瘤对膀胱壁的浸润深度,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近70%的患者为非肌层浸润性肿瘤,膀胱癌整体5年生存率可达77%,仅5.5%的患者出现远处转移[1]。但由于膀胱癌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肿瘤恶性程度可伴随复发、逐渐进展等特点,使膀胱癌远期预后不佳[1]。低、中风险的膀胱癌患者在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1年分别有20%、40%的复发率,高风险患者复发率可达90%[2]。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是治疗的核心。长期以来,膀胱镜活检一直作为早期诊断、术后随诊和预后监测的金标准。为了提高无创检测膀胱癌的水平,尿膀胱癌标志物的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关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膀胱肿瘤相关抗原测定(BTAstat;BTAtrak)、核基质蛋白(NMP)22、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免疫细胞化学检测(Immuno-Cyt)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用于膀胱癌的检测。多项研究显示 FISH 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6],目前已有多种商品化的 FISH 试剂盒用于临床。但对于有膀胱炎症、结石、放疗等病史者的尿液标本,反应性脱落细胞可能造成FISH 结果的特异性降低[7]。Hajdinjak[8]选用 FISH 技术检测尿液中脱落细胞染色体3、7、17和9p21的突变情况,Meta分析结果显示,FISH 诊断膀胱癌总体敏感度为72%,特异度为83%,ROC 曲线下面积为0.867。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FISH 检测可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预测,其中9p21缺失可作为膀胱癌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预测复发的敏感度为45.6%,特异度为85.3%[9]。然而,FISH 阳性的评判标准目前尚未统一,对检查员的技术要求高,检查耗时较长,且并非所有膀胱癌细胞的染色体都会呈现3、7、17或9p21的突变[10]。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质蛋白-4(bladder cancer specific nuclear matrix protein-4,BLCA-4)是一种无创性、高敏感度、高特异度的膀胱肿瘤检测指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对其在膀胱癌研究中的进展作一总结。

  • 第十二届全国下尿路修复与重建新进展学习班暨中华男科学分会男科手术学组成立仪式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为促进和提高下尿路疾病和外生殖器修复重建的诊治水平,由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和男科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下尿路修复与重建新进展学习班暨中华男科学分会男科手术学组成立仪式”于2016年3月24~26日在上海举办。

  • 2015年年度优秀编委及优秀论文

    作者:

    关键词: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