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健康体检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的评估方法

    作者:刘海霞;胡冬梅;冷松;刘颖;赵辉;孙广慧

    目的 建立适合健康体检个体糖尿病发病风险的评估方法.方法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分析近年糖尿病发病率资料及发病风险因素,得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将目标人群随机分为两组队列,队列1用于危险因素评分方法的建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确定不同变量的积分值,以累计积分值的大小判断个体患病的危险性,并以队列2的资料验证该方法进行人群筛检的价值.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男性与女性分别当积分值为65.0与65.5时,约登指数大,故将65.0与65.5作为判别不同性别发生糖尿病风险的阈值,其筛检的灵敏度分别为90.6%与83.3%,特异度分别为89.4%与97.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8.8%与80.0%,阴性预测值为98.3%与98.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5与0.899,危险因素评分法用于筛查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该方法简易经济,可操作性强,有望成为健康体检机构筛查人群糖尿病发病的高危人群的实用、有效的方法.

  • 遗传风险评分的原理与方法

    作者:王铖;戴俊程;孙义民;谢兰;潘良斌;胡志斌;沈洪兵

    遗传风险评分用于评价遗传易感因素在风险预测模型中的效果.常用的遗传风险评分方法主要有5种:简单相加遗传风险评分,以OR值作为权重的遗传风险评分,直接基于logistic回归的遗传风险评分,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可释方差遗传风险评分.本文介绍这几种方法的计算模型、适用条件、优势及局限性.随着更多易感位点的引入,模型复杂性也随之增大,一些新方法已经开发出来以解决这一难题,但是其应用效果有待后续研究评估.

  •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破裂修补术的麻醉

    作者:徐笑益;乔庆;鲍琪;钟泰迪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后继发的室间隔破裂,根据心脏手术风险评分,病死率为86.7%的患者,行室缺修补术的麻醉.术后恢复良好,10 d后顺利出院,现报道如下.

  • 面对高血压患者,不能只看血压值

    作者:

    背景——从数值到评分1948年,美国国立心肺及血液研究所(NHLBI)在Framingham小镇启动研究,从此一个小镇的研究改变了全球心血管病的历史.1 957年,Framingham研究首次定义高血压为血压≥160/95mmHg,把高血压带进了数值时代.20世纪下半叶,研究者们开始倡导计算心血管危险评分.1967年,Kannel等首次在研究中创立了针对冠心病的多变量风险函数.研究发现,仅仅控制血压是不够的.1998年,Wilson等报道了针对冠心病的Framingham风险评分,用以计算冠心病10年风险.

  • HEART风险评分在非心肌梗死性胸痛人群的研究

    作者:马春朋;龚志忠;刘晓丽;贺晓楠;王晓;聂绍平

    目的:研究HEART风险评分在非急性心肌梗死性胸痛人群的应用价值.方法:这是一个源于前瞻性获得的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胸痛中心就诊的胸痛患者.计算HEART评分.研究终点为3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研究总计入选1041名胸痛患者.其中,332名患者发生了主要不良心脏事件.HEART评分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7(95% CI:0.74~0.80).随评分增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显著增加(P<0.001).入选的所有患者分成三组:低危组(评分0~2分),中危组(评分3~4分)和高危组(评分5~8分),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7%,17.1%和54.6%,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不同的组别,给予不同的分诊方案.结论:HEART风险评分可以用于急诊科非急性心肌梗死性胸痛患者的分诊和预后评估.

  • 急性胸痛缺血风险评分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作者:马春朋;刘晓丽;王庆胜;聂绍平

    目的 为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正常且心电图ST段无明显偏移的中国急性胸痛人群,建立一种缺血风险评分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胸痛中心就诊的胸痛患者,收集符合纳入标准(包括高敏肌钙蛋白Ⅰ水平正常且心电图ST段无明显偏移等)患者的基线资料.研究终点为就诊后3个月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即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全因死亡组成的联合终点.在回顾性队列研究中,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预测因素并建立急性胸痛缺血风险评分模型.之后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验证该模型.结果 在建立模型队列中,就诊的胸痛患者共1 735例,终人选患者1 03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胸痛缺血风险评分模型有5个预测因子,包括性别(β=0.88)、胸痛病史(中和重度怀疑冠心病者的β值分别为2.70和3.51)、心电图(β=0.84)、年龄(β=0.51)和≥3个危险因素(β=0.85).经权重后,确定模型的评分范围为0~13分.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5 (95%CI 0.72~ 0.78).MACE发生率随着评分增加而显著增加(P<0.01).Bootstrap内部验证得到的预测因子与由原始数据得出的评分模型一致,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5 (95%CI 0.72~0.78).在验证模型队列中,低危患者(模型评分为0~3分)、中危患者(模型评分为4~7分)和高危患者(模型评分为8~13分)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1.3%(1/77)、19.0%(22/116)和42.2%(122/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研究为高敏肌钙蛋白Ⅰ水平正常且心电图ST段无明显偏移的中国急性胸痛人群建立了一种缺血风险评分模型.建立的缺血风险评分模型能够指导该人群的分诊和管理.

  • 老年患者髋部手术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

    作者:何涛;岑建平;李明;张振庆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疾患的手术安全影响因素,建立髋部手术风险简易评分法.方法选择住院施行手术的301例有髋部疾患的患者,分析其术前合并症情况、术前生命体征、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情况,根据POSSUM评分改良建立术前评分;分析术后并发症情况,建立术后评分,统计分析术前与术后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老年髋部疾患术后评分和少数明显异常的术前评分指标相关性高,据此建立简易评分法.结论用简易手术风险评分法可以准确方便的预测老年髋部疾患的手术风险,从而可以合理的进行手术决策.

  • 肝癌术中输血风险评分模型的建立

    作者:彭涛;吴健雄;王黎明;刘敏;李喜莹;荣维淇;吴凡;赵维齐;赵国华

    目的 建立肝癌术中输血风险评分(TRS)模型,预测术中输血概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52例肝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x2检验对输血组和未输血组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1的因子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多因素分析P<0.05的因子构建肝癌TRS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价模型的性能.结果 352例肝癌患者术中输血92例,输血率为26.1%.单因素分析显示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基转移酶、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肿瘤分期、肿瘤大小、肿瘤位置、侵犯或紧邻大血管、切肝段数和手术时长对术中输血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AST>40 U/L、Alb< 35 g/L、肿瘤≥5 cm、肿瘤位于右叶、侵犯或紧邻大血管、手术时长>3h是术中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设定Alb< 35 g/L为2分,其他因子均为1分,计算每例患者的总分值即为TRS.TRS在0~6分范围对应的输血概率依次为0、3.8%、20.0%、35.7%、53.3%、84.6%、100%,人均输血量依次为0、0.2、0.8、1.7、3.7、5.7、8.0U,TRS与输血概率和人均输血量显著正相关(P<0.05).TRS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5.以3分为是否输血的临界值,敏感度73.9%,特异度70.4%.结论 TRS模型对肝癌术中输血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为肝癌手术合理备血提供指导.

  • ICU患者VAP主动监测及风险评分系统的建立与验证

    作者:张丽伟;张玲;戴玉芳;江淑芳;冯诚怿;刘惕;李雪梅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建立ICU患者V A P的风险评分系统,为V A P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监测2015年6月-2018年6月医院IC U接受机械通气的2562名患者,随机分为模型组1281例和验证组1281例,采用模型组数据归纳V A P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风险评分系统,采用验证组数据对风险评分系统进行验证(利用评分系统对验证组的每例患者进行评分,分为高、中、低风险),并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价评分系统的预测效果.结果 三年间发生VAP 168例,住院总日数为124087 d,器械使用日数为16198 d,呼吸机使用率为13.05%,V A P的千日感染率为10.37‰(168/16198);不同类型ICU VAP千日感染率为0~14.90‰.ICU住院时间、使用呼吸机日数、APACHEⅡ评分口腔护理次数、气管切开及未使用声门下吸引是模型组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利用此结果建立VAP风险评分系统,验证组中高、中、低得分患者的VAP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得分越高者终VAP的风险更高.利用该评分对模型组及验证组患者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均接近于1,模型预测效果较好.结论本研究建立并验证了ICU机械通气患者VAP风险评分系统,该工具可优化机械通气患者经验性治疗,有助于监测高危患者,减少并预防VAP的发生.

  • 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引发脓毒症的风险评分系统的建立及验证

    作者:徐子琴;陈志辉;张雪良;高胜春

    目的 建立住院患者医院肺部感染引发脓毒症的风险评分系统,为医院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某院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395例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建立风险评分系统,利用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395例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发生脓毒症119例,占30.13%;构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评分 ≥5分 、有慢性肺外基础疾病 、曾住ICU、呼吸道侵袭性操作是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发生脓毒症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评分系统包括:VTE评分 ≥5分 、有慢性肺外基础疾病 、曾住ICU、呼吸道侵袭性操作.分值 ≥3分为高危人群;风险评分系统模型评价显示,建模组风险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灵敏度为56.2%,特异度为95.1%,约登指数51.3%;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8,灵敏度为36.7%,特异度为95.9%,约登指数32.6%.结论 建立并验证了住院患者医院肺部感染引发脓毒症的风险评分系统,该风险评估系统有助于监测高危患者,降低脓毒症的发生.

  •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作者:李司司;曹伟;王驰;吕楠;冯明陶;李嘉楠;杨鹏飞;刘建民;黄清海

    目的 建立一个综合、简易、有效的复发风险预测评分模型以评估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可能性大小,为手术方案的选择及术后处理提供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纳入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34例(共441个动脉瘤)并作为建模组,模型建立后,前瞻性纳入2015年1月至6月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9例(共109个动脉瘤)并作为验证组.在建模队列中,依据前期动脉瘤复发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复发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在验证队列中对模型进行验证.根据建模组评分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佳cut-off值将评分表分为复发低危和复发高危.将复发风险预测评分模型与北美复发风险分层评分(ARSS)模型和Raymond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纳入评分并终建立复发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的3个因素为非支架辅助栓塞(1分)、Raymond 分级≥Ⅱ级(1分)及动脉瘤大小[动脉瘤>25 mm (3分),动脉瘤10~25 mm(1分),动脉瘤<10 mm(0分)].验证提示该评分体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738,95%CI:0.641~0.834,P<0.05)和拟合优度(Hosmer-Lemeshow χ2=2.109,P=0.146);将评分模型进一步分为复发低危(0~1分)和复发高危(2~5分),其敏感度为72.73%(48/66),特异度为68.80%(258/375).动脉瘤复发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的预测能力与ARSS评分相似(χ2=0.54,P=0.462),并且优于Raymond分级(χ2=15.10,P<0.01).结论 该研究所构建的简易动脉瘤复发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可准确预测动脉瘤复发,但尚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以进一步验证.

  • 风险评分在主动脉夹层早期筛检中的敏感度分析

    作者:严亮亮;李加辉;陈良万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在主动脉夹层(AD)早期诊断中的敏感度.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确诊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非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主动脉夹层危险因素以及评分的敏感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脉搏短绌、剧烈胸背痛等危险因素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5分时诊断的敏感度高.结论 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5分时诊断敏感度较高,可以作为主动脉早期诊断的依据.

  • 校正的HEART风险评分在无冠状动脉疾病的胸痛人群的应用

    作者:马春朋;刘晓丽;龚志忠;王晓;贺晓楠;师树田;聂绍平

    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Ⅰ校正的HEART评分在怀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而无冠状动脉疾病的胸痛人群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是一个基于前瞻性获得的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胸痛中心就诊的胸痛人群,计算校正的HEART评分.研究终点为3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 共人选923例胸痛患者.371例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校正HEART评分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95%置信区间:0.83~0.88).在三个重要的亚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在0.80以上.所有入选患者被分为3组:低危组(评分0~2分)、中危组(评分3~4分)和高危组(评分5~10分),相应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8%、18.2%和71.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敏肌钙蛋白Ⅰ校正的HEART评分可以用于怀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而无冠状动脉疾病的胸痛人群的分诊.不同的组别采取不同的分诊策略.

  • 可疑急性缺血性胸痛患者的风险评分

    作者:马春朋;聂绍平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的就诊原因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2].不过,急性胸痛患者中只有一小部分有生命危险,需要紧急处理.因此,急诊科的挑战还包括识别出不需要紧急处理甚至没有疾病的急性胸痛患者,其预后较好,在接受很少的检查或者干预后,就可以离开医院[3].对可疑急性缺血性胸痛患者,指南建议使用以临床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等为基础的风险评分在急诊进行早期分层,评估死亡和缺血性事件[4,5].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超早期卒中风险评分得到验证与改良

    作者:陈晨;乔晓媛;王慧聪

    目前脑血管病的评价量表很多,但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评价量表尚不多见,因此Cuffe等在2006年12月份的<卒中>杂志上发表的<牛津ABCD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发生中风危险的研究>一文(Stroke,2006,37:2892-2897)颇受学术界关注.

  • 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风险评分及其对血运重建的评价

    作者:吴小凡;吕树铮;陈韵岱;潘伟琪;宋现涛;李晶;刘欣;王羲之;张丽洁;任芳;骆景光

    目的 建立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不良事件的风险评分,评价血运重建对不同风险人群的疗效.方法 收集1501例中国(全球性急性冠脉事件注册研究,GRACE)研究人选患者的基线特征、诊断治疗和住院转归,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住院风险评分,并进行验证.以敏感度、特异度均接近70%为截点,评价血运重建对不同风险评分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1)6个危险因素进入风险评分模型:包括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心功能Killip分级、入院时心脏骤停、心电图ST段偏移;(2)拟和优度检验值为0.673,c检验为0.776;(3)将入选的1301例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风险评分>5.5分、≤5.5分)组,血运重建明显降低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STEMI)[OR(95%CI)=0.32(0.11,0.94),x2=5.39,P=0.02]和非ST段抬高ACS患者(NSTEACS)[0R(95%CI)=0.32(0.06,0.94),x2=4.17,P=0.04]高风险组住院不良事件发生率,但是高风险组血运重建率均低于低风险组(STEMI:61.7%、78.3%,P=0.000;NSTEACS:42.0%、62.3%,P=0.000).结论 风险评分能够在入院早期定量预测ACS个体住院不良事件发生率,高风险组血运重建获益大.

  • 14种非损伤糖尿病筛查风险评分模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验证

    作者:潘冰莹;陈雄飞;吴雪霁;董晓梅

    目的 总结公开发表的非损伤糖尿病筛查风险评分模型的特点,利用广州市人群进行验证,为建立广州市人群的风险评分模型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选择出非损伤糖尿病筛查风险评分模型,总结文献与模型的特点及其诊断试验评价结果等流行病学特征,并用广州市人群数据来验证各模型在广州市人群中的可重复性.结果 共有13篇文献的14个模型纳入研究.各模型使用的预测指标主要包括8类,分别为年龄、肥胖相关指标、性别、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史、运动相关指标、吸烟和类固醇药使用史.约登指数小为1.208,大值为1.521,中位数为1.400.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小为0.673,大为0.884,中位数为0.756.广州市人群数据中的AUC与原文相比,2个增加,12个减少;约登指数与原文比较,使用原文切点时,12个减少,1个增大,使用佳切点时,11个减少,3个增大.结论 13个文献的14种非损伤糖尿病筛查风险评分模型绝大部分设计合理,结果可靠,在广州市人群中表现尚可,对于建立广州市人群的风险评分模型具有相当大的参考意义.

  • 不同饮水时间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恶心呕吐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彦华;范昀;李秀琳;梁惠萍;李巧敏

    目的:探讨不同饮水时间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恶心呕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6月收治的145例学龄期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患儿在手术后撤离呼吸机4~6 h开始试饮水、饮食,若有呕吐即停止饮食,静脉给予营养液;试验组患儿在撤离呼吸机后增加了恶心、呕吐风险评分,在风险评分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呼吸机辅助时间、首次饮水时间及呕吐人数、疼痛人数.结果:两组患儿呼吸机辅助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首次饮水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呕吐发生情况及主诉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恶心、呕吐风险评分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明显降低了患儿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且缩短了患儿术后首次饮水时间,满足了患儿的需要,提高了患儿术后舒适度,促进了患儿机体康复.

  • 多动症特征的遗传风险评估

    作者:丁香园

    流行病学和双生子研究表明,多动症常与孤独症谱系障碍( ASD)和与ASD有关的特征同时发生。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常见的分子遗传变异复合是否可预测一般人群中的多动症和与ASD有关的特征。对此,英国卡迪夫大学医学院的 Joanna Martin 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近发表在Biological Psychiatry杂志上。
      该项研究基于发现的儿童多动症个案对照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计算父母和儿童 Avon 纵向研究(ALSPAC)人群样本(N=8229)的多基因危险评分。使用回归分析,评估多基因风险评分是否可以预测 ALSPAC 样本中的多动症特征和与ASD有关的症状(实际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同时,在签署的多动症项目中,比较男孩和女孩的多基因风险评分。

  • 请您收藏--成人冠心病的筛查建议

    作者:《医学论坛报》

    美国医师协会(ACP)高价值医疗保健工作组近日推出了成人冠心病(CHD)筛查建议,具体如下:(1)无证据显示心脏筛查会改善患者预后;(2)心脏筛查的潜在危害包括假阳性结果可能导致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检查和手术;(3)在低危成人中,冠心病的患病率较低,心脏筛查的预测价值较低,故心脏筛查是低产的,阳性结果影响治疗决策的概率较低;(4)临床医生应专注于通过改变危险因素(如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及运动)来降低低危成人的心血管发病风险;(5)临床医生不应采用上述检查方法对无症状、低危成人进行心脏筛查;(6)临床医生应通过全球风险评分结合个人危险因素评估,形成一个定量风险估计;(7)推荐不适用于有症状患者和运动员参与特殊项目之前的筛查。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