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腺纤维瘤型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黄毓珍;苏海燕;吴文乔;翁剑鸣

    目的:探讨由良性透明细胞腺纤维瘤不典型增生、癌变发展而来的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运用HE、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等对2例良性、交界性腺纤维瘤及腺纤维瘤型透明细胞癌并存的卵巢肿瘤行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呈囊实性、蜂窝状,可见良性的腺纤维瘤区域,部分腺上皮出现不典型性表现为交界性腺纤维瘤,灶性癌变移行为透明细胞癌;免疫组化 AE1/AE3、CAM5.2、EMA、PAX8、CA125、P53 阳性,ER、PR、WT1阴性;PAS染色透明细胞胞浆及管腔内黏液阳性.结论:卵巢腺纤维瘤型透明细胞癌起源于腺纤维瘤,与子宫内膜异位型透明细胞癌在起源、分子生物学改变及生物学行为存在一定异同,早期病例预后好.

  • 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陈定宝;沈丹华;张银丽;宋秋静

    目的 探讨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3例少见的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 2例患者年龄均为48岁,l例为41岁.3例均表现为宫旁肿物,其中例l与子宫右后壁相连,呈结节状;例2、3均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且多次复发.例2起初为双侧卵巢及盆腔肿物,现为子宫浆膜面多囊性肿物;例3初始为子宫下段浆膜面肿物,现为盆腔、阴道断端及髂窝肿物.镜下3例病灶中均可见子宫内膜样腺体及间质成分,其中例l形态学类似子宫内膜息肉,呈单纯性或复杂性增生,部分腺体伴非典型增生,局灶间质细胞有异型性;例2、3部分区域腺腔被覆宫颈型或肠型黏液上皮,部分腺体增生较活跃,呈交界性表现.例1和3术后未治疗,例2术后化疗2周期.目前3例分别随访7、3、28个月,一般状况良好.结论 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少见,常发生于绝经后女性,其临床和病理表现均不同于普通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性激素可能在其发病机制中起作用,预后良好.

  • 子宫腺纤维瘤及腺肉瘤各1例

    作者:周志韶;马澄城

    例1女性,53岁.绝经3年,半月前宫颈口外突出一息肉状物,有异物感.查体:子宫如孕40d大小,宫颈口外突出3 条索状物,大小0.5cm×0.3cm~4cm×0.5cm.B超:宫内膜增厚,考虑子宫内膜癌.宫内膜刮诊病理报告:宫内膜息肉.手术见子宫增大,双侧卵巢萎缩,行全子宫切除.病理检查巨检:全子宫大小10cm×8cm×5cm.宫腔内充满分叶结节状、串珠状物,形态不整齐,大小不一,其总体积为7cm×3cm×3cm,呈灰褐色或暗红色,质韧,不易拉断,并呈游离状.

  • 卵巢及腹膜肿瘤组织学分类(2003)

    作者:王展宏;范娜娣

    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1表面上皮-间质肿瘤1.1浆液性肿瘤恶性腺癌表面乳头状腺癌腺癌纤维瘤(恶性腺纤维瘤)

  • 卵巢交界性透明细胞腺纤维瘤局灶合并透明细胞腺癌一例

    作者:孙健;LIANG Zhi-yong;崔全才

    患者女,54岁.因腰部酸胀1年,查体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于2007年10月入院.患者1991年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子宫全切术.近1年感腰部酸胀,未就诊,近2个月加重,1个月前当地医院B超提示盆腔包块后来本院检查.

  • 复发性子宫苗勒源腺纤维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石海燕;陈晓端;张晓飞;周彩云;余明华

    目的:探讨复发性子宫苗勒源腺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复习1992年1月至2006年4月7例复发性子宫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肿瘤复发前后组织学形态特点及变化,同时选择经随访临床经过良性的腺纤维瘤12例和低级别腺肉瘤14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比较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平滑肌肌动蛋白( SMA)、CD10、p53及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7例复发性腺纤维瘤均表现为宫腔或宫颈外生性广基分叶状赘生物,镜下原发肿瘤由良性上皮及良性间叶成分混合组成,间质细胞核分裂象≤1/10 HPF。复发肿瘤中3例保持良性形态,4例伴有局部腺肉瘤改变。 ER、PR、SMA及p53在良性腺纤维瘤、复发性腺纤维瘤和低级别腺肉瘤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CD10在良性腺纤维瘤及复发腺纤维瘤中通常不表达或仅有局灶弱表达(分别为1/12和1/7),而在腺肉瘤中有较高的表达比例(9/14,P<0.05)。3组的Ki-67阳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腺肉瘤中Ki-67在腺体周围间质带表达强于腺体之间的间质,腺纤维瘤则无此现象。结论复发性腺纤维瘤可能具有未确定的生物学行为或交界性特征,与低级别腺肉瘤鉴别诊断困难,CD10及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能有助于诊断。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髓样癌与腺纤维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吴丽足;林礼务;何以敉;高上达;林学英;王艳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髓样癌与腺纤维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例乳腺髓样癌与30例腺纤维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病灶的声像图表现、内部和周边的血流分布及多普勒频谱,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髓样癌与腺纤维瘤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5.0%、93.3%,90.0%腺纤维瘤可见清晰包膜,髓样癌则无包膜;腺纤维瘤Ⅰ~Ⅱ级血流检出率仅为40.0%,而髓样癌Ⅰ~Ⅲ级血流检出率高达95.0%,二者在血流分级和阻力指数(RI)方面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髓样癌与腺纤维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乳腺管状腺瘤超声表现1例

    作者:杨帆;谢一芝;艾美凤

    患者女,24岁.妊娠7月余,发现左乳房肿物15 d,肿物逐渐增大,感胀痛,乳头时有白色及黄色液体流出,体检示:左乳房外上象限可扪及一大小约3 cm×2 cm的肿物,轻压痛,质中,表面尚光滑,界清,活动可.超声所见:左乳房外上象限内可见一大小约3.03 cm×1.61 cm的低回声团块,界清,内回声不均,可见网格样强回声光带,CDFI 示:团块内及周边可见丰富血流信号,RI=0.53(图1),超声提示:左乳腺腺纤维瘤,术后病理示:结节大切面直径约3.30 cm,灰黄与灰褐色相间,质中等,周界清,诊断:左乳腺管状腺瘤(图2).

  • 经阴道超声误诊输卵管囊腺纤维瘤1例

    作者:符小艳;洪燕

    患者,女,49岁.体检发现盆腔包块,B超提示"卵巢肿瘤"7年.查体:盆腔右附件区可触及一囊性包块,大小约5.0 crn×4.0 cm.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右卵巢外侧缘可见一液性暗区,大小为5.3 cm×3.9 cm,与右卵巢分界不清,内可见两个乳头状突起(图1).超声提示;右附件区囊性肿物(考虑右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术中见右输卵管系膜中段一囊性肿物,大小约5.0 cm×5.0 cm,表面光滑,壁薄,内含清亮液体.子宫、双卵巢外观正常.术后病理结果:(右)输卵管囊腺纤维瘤.

  • 卵巢腺纤维瘤及囊性腺纤维瘤的超声特征

    作者:潘玉萍;蔡爱露;赵丹;王冰;王晓光;孙涛

    目的 探讨卵巢腺纤维瘤(OAF)及囊性腺纤维瘤(OCAF)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3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OAF及OCAF的超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检出卵巢旁或卵巢内肿块25例,包括实性4例、囊性11例、囊实混合性10例,但均未能正确诊断卵巢腺纤维瘤或囊性腺纤维瘤.CDFI于乳头或实性区不易检测到血流或少血流.结论 卵巢腺纤维瘤及囊性腺纤维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CDFI可提示肿瘤的性质,但确诊仍依靠病理.

  • 卵巢腺纤维瘤及囊性腺纤维瘤的超声特点

    作者:赖娟;唐军;耿京;吕君

    目的 探讨卵巢腺纤维瘤及囊性腺纤维瘤的术前超声特征,以便帮助临床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 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自2004年8月~2006年8月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腺纤维瘤或囊性腺纤维瘤患者24例术前超声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良性浆液性囊腺瘤39例及交界性囊腺瘤49例作对照.结果 24例卵巢腺纤维瘤或囊性腺纤维瘤中,良性18例,交界性5例,癌变1例.肿瘤单侧22例(91.67%),15例(62.50%)为单房,平均直径7.40 cm.10/18例(55.56%)良性浆液性腺纤维瘤或囊性腺纤维瘤内出现乳头或实性部分,与交界性囊腺瘤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2).实性区仅1/10(10%)例可检测到血流信号,与交界性囊腺瘤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3).结论 卵巢腺纤维瘤及囊性腺纤维瘤单侧多见,单房多见,半数以上可见囊内乳头或肿瘤囊实性,但乳头或实性区一般少血流,且血流阻力指数一般>0.50.一旦乳头或实性区血流信号丰富,或者阻力指数<0.50,应警惕肿瘤交界性或癌变.

  • 右卵巢交界性透明细胞腺纤维瘤伴透明细胞癌1例

    作者:赖娟;李小平;沈丹华;崔恒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53岁,主因绝经后两年,查体B超发现右卵巢囊实性肿瘤、子宫肌瘤3个月于2005年3月4日收入院.

  • 卵巢良性纤维上皮瘤的内分泌功能及临床特征探讨

    作者:郁琦;董瑞峰;何方方

    目的探讨卵巢良性纤维上皮瘤的内分泌功能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1981至2000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卵巢良性纤维上皮瘤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内分泌功能检测:查血雌二醇和促卵泡激素者4例,分别为(166.5±83.0) pmol/L和(39.4±12.6) IU/L;行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者8例,有轻~中度雌激素影响;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者15例,其中10例为增殖期内膜.临床特征:患者年龄(60.6±11.0)岁(41~78岁),绝经后出血10例,下腹部隐痛3例;术前妇科检查发现附件包块,并经超声检查证实者16例.结论卵巢良性纤维上皮瘤可具有内分泌功能,导致雌激素水平改变,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 苗勒管腺肉瘤诊治进展

    作者:韩肖燕;向阳

    苗勒管腺肉瘤是一类罕见的肿瘤,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总结了41例苗勒管腺肉瘤,71%起源于子宫,其余部位有卵巢(15%)、盆腔(12%)和宫颈(2%)[1].腺肉瘤由良性或非典型性的腺体成分和肉瘤样间质构成,其组织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的腺纤维瘤和高度恶性的癌肉瘤之间.苗勒管腺肉瘤多见于绝经后妇女,临床呈低度恶性,不易远处转移,但复发率高.

  • 23例乳腺错构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韩淑珍;王斌;范宇;傅西林;牛云

    乳腺错构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良性肿瘤。肿瘤有完整的包膜,由数量不等、杂乱无章的乳腺导管、小叶和成熟的脂肪及纤维组织混杂组成。国内外少见大组病例报告,天津市肿瘤医院1997~1998年共收治该病2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997~1998年活检病案中3876例乳腺良性病变经组织学诊断为乳腺错构瘤的病例23例,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2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35~58岁,中位年龄42岁,其中15例在40岁以上。左侧10例,右侧13例。肿瘤大小为1.2cm3至12×8×5cm。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为1周~6年。22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1例乳腺局部有触痛,2例术前拍X光片,显示界限清楚、密度不均匀的肿块影像;1 例术前B超检查,显示边界清,表面光滑低回声,回声不均肿块影像;1例临床诊断为错构瘤,16例为脂肪瘤,6例腺纤维瘤。 大体观察:肿瘤为实性,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一薄而完整的包膜,质较软。切面脂肪成份为主,呈淡黄色;乳腺小叶为主者呈淡粉色;纤维组织为主者呈灰白色。 镜下观察:肿瘤由数量不等、杂乱无章的乳腺导管、小叶和成熟的脂肪及纤维组织混杂组成。瘤体外被一薄层纤维膜。乳腺小叶由极少量到多量。5例见小叶萎缩,似发育不良的乳腺,其余均似正常乳腺小叶。6例见乳管上皮轻度增生。8例乳管扩张形成小囊,囊内为分泌物潴留,10例脂肪组织占据肿瘤的绝大部分,即所谓腺脂肪瘤,7例纤维组织占据肿瘤的绝大部分,即所谓纤维性错构瘤,2例上皮性成份占优势,即所谓腺性错构瘤。讨论乳腺错构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良性肿瘤。早在1904年Alberecht曾作过报道,Prym在1928年随后报道3例,称为假性腺瘤。Durso. Spalding.Egan称它为腺脂肪瘤、Puence 1958年称其为腺纤维脂肪瘤性增生,直至1971年Arrigoni按着Alberecht的标准提出了乳腺错构瘤这个名称。本病多发于中青年妇女,生长缓慢,常无症状,一般为单发、肿物周界清楚,质较软,活动度好。肿物有完整的包膜;由数量不等、杂乱无章的乳腺导管、小叶和成熟的脂肪及纤维组织混杂组成。小叶和导管上皮可以正常,亦可增生;有时可见导管扩张及分泌物潴留。脂肪组织可以占据肿瘤的绝大部分,亦可以很少。在X线片上,肿瘤表面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中心密度不均,周围有一圈透亮的狭窄带。 乳腺错构瘤临床上往往错误地把它诊断为腺纤维瘤、脂肪瘤、乳腺导管扩张症,积乳囊肿等。本病与腺纤维瘤的区别为,可见正常的小叶结构,有数量不等的脂肪组织,无腺纤维瘤的间质成份。与脂肪瘤的区别为,脂肪组织中混入乳腺小叶。与导管扩张症及积乳囊肿的区别为,病变边界清楚,有完整的包膜。本瘤的确诊要靠大体标本肉眼和镜下检查的密切结合。如果不注意观察大体标本或未取到肿瘤包膜部分制片,常会给镜下诊断造成困难或误诊。临床上借助X线摄片及详细查体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本病并不难。此瘤预后良好,手术切除后无复发。

  • 超声引导微波(射频)消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专家共识

    作者:超声引导微波(射频)消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全国多中心研究协作组

    乳腺良性肿瘤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1-2] ,其中以纤维腺瘤为常见[3] ,约10%女性一生中均罹患该病. 乳腺纤维腺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以年轻女性常见. 其大多生长缓慢、恶变率极低,但常由于位置浅表、易于触及而给部分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1,4]. 其诊断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处理方式一般包括定期随访、手术切除和微创治疗.

  • 卵巢腺纤维瘤及囊性腺纤维瘤7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作者:李卫平;李亚里;孟元光;陈乐真;邹杰

    目的探讨卵巢腺纤维瘤(OAF)和卵巢囊性腺纤维瘤(OCAF)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OAF和6例OCAF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超声所见、盆腔检查、术后病理及手术方式.结果发病年龄小17岁,大57岁.7例均为浆液性来源.双侧发病者1例,单侧发病者6例.妇科检查均可触及单侧或双侧囊性包块.超声检查于卵巢旁或卵巢内见到囊性包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3例囊壁有乳头(其中2例囊壁或乳头内血流信号丰富),1例囊壁上血流信号丰富,3例囊壁既无乳头样突起,也无血流信号.病理结果:良性4例,交界性3例.手术方式为剥除、切除及其他辅助治疗等.结论生育年龄妇女是此病的高发人群.该病在单侧卵巢者居多,双侧较少,来源以浆液性为主,性质多为良性,其次为交界性,恶性少见.超声检查可在肿瘤的性质及分化程度上给予提示.

  • 肺罕见良性双相分化性肿瘤——肺腺纤维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梅放;赵婷婷;高菲;郑杰

    肺腺纤维瘤(pulmonary adenofibroma)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肺原发性上皮与间质双相分化的良性肿瘤,多为胸膜下的实性界清结节,上皮呈简单的腺样结构,偶有乳头或叶状结构,上皮周围围绕着丰富的间质,间质由温和的梭形细胞及胶原组成.在目前有限的病例报道中,尚未发现与肿瘤相关的复发与转移.由于既往报道极少,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不足,在冰冻组织病理诊断或穿刺组织病理诊断中,容易将其误诊为恶性病变.本文报道1例肺腺纤维瘤,患者为74岁女性,体检时发现左肺外周型肿物,近年缓慢增大,遂于胸腔镜下行肺叶楔形切除手术.肉眼观肿物呈类圆形,边界清晰,但无明显包膜,切面灰白质韧.显微镜下肿瘤由结构简单的腺样分化的上皮及形态温和的梭形细胞间质两种成分组成,每个间质细胞周围围绕着粗细不一的胶原束,偶见小的粗乳头状或叶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腺上皮与肺泡上皮表型一致,间质细胞CD34、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CD99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S-100、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以及间皮标记等均为阴性.短期随访患者无复发或转移表现.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已报道的相关病例,并对肺腺纤维瘤可能的组织学起源进行初步探讨.

  • 卵巢交界性透明细胞囊腺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熊淑杰;刘云梅

    卵巢透明细胞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良性与交界性透明细胞瘤罕见,并且几乎总有腺纤维瘤的背景.目前全世界报告的交界性透明细胞腺纤维瘤大约为30多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良性者12例,平均年龄45岁;恶性者占卵巢恶性肿瘤的4%~5%.本文现报告1例,并结合文献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乳腺髓样癌X线诊断及与乳腺腺纤维瘤的鉴别诊断

    作者:于宝江;方南英

    乳腺髓样癌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占35岁以下女性乳腺癌的11%~([1-2]).因髓样癌不论肿块大小均为局限性膨胀性生长,且生长缓慢,早期症状常不明显,患者就诊时肿块已较大,临床检查可扪及圆形肿块,质韧,表面平滑,移动性良女子~([3]).在大体标本病检上多以边界清晰改变为常见,又称实质性边界清晰癌~([4]),故在X线表现上不易与发生在年轻女性中的其他良性肿瘤特别是乳腺腺纤维瘤鉴别.笔者通过对经病理证实的乳腺髓样癌的X线表现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乳腺髓样癌X线表现特点及与腺纤维瘤鉴别的可能性.

5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