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癌患者手术治疗中淋巴结清扫的原则与方式

    作者:周文;张鹏

    目前从外科本身的角度看,仍然有许多需待改进的问题,术中如何处理肺引流区域淋巴结就是其中之一.

  • 肺癌切除术后生存10年以上26例报告

    作者:辛定一;蒋锡初;常建华;徐富仁;孙振宇;游庆军

    我院自1977年3月至1989年7月间共做各类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手术278例,其中有26例生存10年以上,占9.4%.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26例中,男性20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6岁,经过手术后病理标本检查证实鳞癌14例,腺癌11例,未分化大细胞癌1例.术后肿瘤分期,T1N0M0 11例,T2N0M0 8例,T2N1M0 3例,T3N0M0 3例,T3N1M0 1例.手术均作广泛淋巴结清扫.肺叶切除19例,全肺切除4例,肺段切除3例.其中2例系左上肺癌因侵及主动脉壁及心包而作局部主动脉外膜切除及心包部分切除.肿瘤直径大小:2~3?cm 12例,3.1~5.9?cm 8例,6?cm以上者6例.有1例巨大右上肺癌侵及同侧2支肋骨及胸壁;1例左下叶背段癌灶侵及胸膜并有少量恶性渗出.

  • 肺癌合并血小板增多症五例

    作者:葛孝忠;林长明

    我们近15年来收治原发性肺癌670例,其中5例合并血小板增多症,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8~68岁.癌肿位于左肺2例,右肺3例;鳞癌2例,腺癌2例,小细胞肺癌1例.2例患者行手术切除肿瘤及肺门淋巴结清扫;3例患者入院时即已发现伴有患侧胸腔大量血性积水,置粗管胸腔闭式引流加胸内注射氮芥治疗(两次共注射氮芥10mg)以控制胸水.

  • 肺原发淋巴瘤四例报告

    作者:胡居根;付星;胡俊;邓在春;郭胤仕

    例1 男,55岁,因高热、咳嗽、咯脓痰3月入院.查体无异常.CT示:右下肺见一椭圆形空洞,洞壁不厚,内壁尚光滑,右下肺见模糊的片状影,部分肺组织膨胀不全.行剖胸探查术,术中见病灶位于右下肺内,质软,大小约4.5cm×2.0cm×2.0cm,支气管旁淋巴结肿大,行右下叶肺切除及支气管旁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报告:右下肺非何杰金淋巴瘤(弥漫型B小细胞性),支气管切缘及支气管旁淋巴结未见瘤细胞累及.术后定期化疗,随访2年,健在.

  • 筛查发现的小体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相关的问题探讨--术中定位、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

    作者:刘德若;张真榕

    随着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的广泛应用,以及肺癌高危人群筛查的逐渐开展,越来越多的“小肺癌”被发现及诊断。“小肺癌”具有的术中定位困难、侵袭性弱、近期和远期预后较好的特点为肺癌的外科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着重从肺癌的筛查、小结节定位、肺叶切除与亚肺叶切除以及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对“小肺癌”带来的挑战进行探讨。

  • 21世纪肺癌外科的挑战与机遇

    作者:周清华;孙玉鹗

    自1933年Graham施行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开创肺癌外科治疗里程碑以来,肺癌外科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回顾近70年来,人类肺癌外科治疗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40和50年代肺癌外科治疗以全肺切除术为经典术式;(2)60年代开始认识到全肺切除术并不是理想的肺癌外科治疗术式,并逐渐认识到肺叶切除术较之全肺切除术的优越性;(3)70年代以大限度地切除肺癌和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为肺癌外科治疗的主要指导思想,并创立了各种支气管、隆凸切除成形术式;(4)80年代认识到区域淋巴结清扫在肺癌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性,并完成了国际上统一的肺癌胸腔淋巴结分区和分组的划定;(5)90年代人们逐渐开始借助心血管外科技术于肺癌外科手术中,用于局部晚期肺癌的扩大切除和心脏大血管的重建;(6)20世纪的后10年,是肺癌外科治疗取得成就多,进展大的10年.其标志为人们认识到外科手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局限性,开始将以外科手术为主的多种治疗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并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其次是"肺癌外科细胞分子生物学"概念的形成及其在肺癌外科临床中的应用,出现了以"肺癌分子分期"、"肺癌分子定界"、"肺癌分子预后"等为标志的新概念、新技术,以指导选择肺癌外科手术适应证、术后多学科综合治疗和监测预后.

  • 微小结节肺癌手术治疗方法综述及探讨

    作者:罗清泉

    1微小结节肺癌手术治疗的历史演变和意义
      早至20世纪30年代,手术治疗肺癌的首选术式是全肺切除术,而同期为了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等良性肺部疾病而施行的术式中已经出现了肺段切除术[1,2]。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遵循肿瘤手术的二大原则,即大限度地切除肿瘤组织,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式逐渐发展成为胸外科医生治疗肺癌的标准术式[3]。在1995年,肺癌研究组(Lung Cancer Study Group, LCSG)[4]曾尝试将亚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和楔形切除术)应用到肺癌的外科治疗中,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临床实验的研究,全部入组的247例周围型临床分期T1N0M0的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亚肺叶切除组和肺叶切除组。亚肺叶切除术组的局部复发率明显高于肺叶切除组(12%vs 8%, P=0.008),虽然肺叶切除组的5年生存率高于亚肺叶切除组,但二者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73%vs 56%, P=0.06)。因此,肺叶切除术作为外科标准术式在肺癌治疗中的地位再次得到了巩固。

  • 纵隔淋巴结清扫在肺癌诊疗中的共识与争议

    作者:张兰军

    淋巴结转移是肺癌的重要转移途径,淋巴结清扫术已成为肺癌的标准术式,同时也决定着肺癌的分期、预后及治疗策略.在临床实践中肺癌淋巴结的清扫方式各有不同,从选择性的淋巴结采样到扩大的淋巴结清扫,目前各种清扫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本文就目前的纵隔淋巴结清扫方式的共识及争议进行综述,为今后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硬膜外推注低浓度局麻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郑述碧;唐自跃;向太;王玲英

    1995~1998年对20例不同种类手术病员进行术后硬膜外推注低浓度局麻药镇痛,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女各10例。年龄28~61岁,平均44岁。手术种类:动脉栓塞血栓清除血管修复9例,其中多处栓塞5例。子宫全切3例,子宫全切广泛淋巴结清扫2例,阑尾穿孔全腹膜炎腹腔引流阑尾切除2例,直肠癌根治术2例,肾切除术2例。1.2 方法:术毕保留硬膜外导管,严加保护和牢靠固定。当术后病员伤口稍有疼痛感时,即用1.2%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经硬膜外导管缓缓注入,每次6~8ml,间隔时间8~12小时,48小时后拔除硬膜外导管。2 结果 20例均无伤口疼痛,能正常入睡,无腹胀,无恶心呕吐,能自行排尿、呼吸、血压、脉搏稳定。

  • 原发性女性尿道癌5例报告

    作者:李建勇;丁晓东;李建水

    原发性女性尿道癌很少见,我院从1990~1999年收治女性尿道癌5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36~64岁,平均55.2岁.病程3~14mon,平均6.4mon .临床表现为患者内裤或卫生纸上血迹污染,内裤摩擦疼痛,尿频、尿急、尿痛、尿道滴血、尿道口发现肿块、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等,检查发现尿道口或末段尿道1~5cm2暗红色肿块,大者为5×4×3cm3,2例阴道前壁变硬,触之易出血.1例术前发现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手术中行冰冻切片后即行淋巴结清扫,1例曾于妇科检查发现,考虑为"尿道肉阜" .2例行盆腔CT检查无阳性发现,3例膀胱镜检查无异常.本组所有病例术前均行病理组织活检确诊.术后病例结果:腺癌2例、鳞癌2例、印戒细胞癌1例(该例患者术前行胃肠钡餐、胃镜和钡盐灌肠检查均正常).

  • 精准胰腺外科在胰腺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作者:彭勇;胡韬;田云鸿;张健;马海;杨红春

    目的:探讨精准胰腺外科理论和操作技术在胰腺肿瘤性疾病切除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行精准胰腺肿瘤切除术的病例资料,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6例,胰体尾切除术32例.术前根据CT、MRI/MRCP、CTA(CT血管造影)等影像学资料制定周密的手术计划,术中根据精准外科原则切除肿瘤,规范化淋巴结清扫,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同时,大程度保留正常器官功能,术后给予个体化精细的处理.结果:全部88例病人手术顺利,术中失血平均210 mL,术后仅1例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率仅1.14%,术后胰瘘发生11例,根据国际胰瘘小组定义及标准,其中A级9例,未给予任何干预自愈,B级胰瘘2例,均通过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治愈,无C级致命性胰瘘.平均住院时间9.7d.结论:精准外科理论及技术在胰腺肿瘤性疾病根治术中优势明显,在大程度保留器官功能的同时,可以带来很低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也较短,是现代胰腺外科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 阴茎癌原发灶术后即刻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对患者生存的影响

    作者:王海舟;刘振华;刘健帮;任尚青;赵涛;曾浩;李响

    目的 探讨阴茎癌原发灶术后即刻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至2014年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腹股沟淋巴结即刻或延迟清扫术的67例阴茎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所有患者原发病灶术后均无可查见的长大腹股沟淋巴结,33例在术后1月内行腹股沟淋巴结预防性切除为即刻清扫;34例待出现可查见的长大淋巴结行治疗性切除为延迟清扫.Kaplan-Meire生存分析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对数秩检验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生存的影响,包括年龄、原发肿瘤形态、大小、位置,肿瘤分期、分级,淋巴结病理分期,原发灶手术至淋巴结清扫术间隔时间长短、清扫术前有无长大的腹股沟淋巴结等.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清扫后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67例患者年龄26~84岁,中位年龄为50岁.随访时间3~76月,中位随访时间23月.患者总的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0.1%和65.4%.即刻清扫组中位随访时间为31月,5年生存率为93.1%,其中腹股沟淋巴结病理阳性者7例(21.25%);延迟清扫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1.5月,5年生存率为33.7%,其中腹股沟淋巴结阳性者26例(76.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分级,清扫术前腹股沟淋巴结有无长大、淋巴结病理分期均为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清扫术前是否有可查见的长大淋巴结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待扪及腹股沟淋巴结长大再行淋巴结清扫,其死亡危险度增加.结论 腹股沟淋巴结长大是影响阴茎癌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阴茎癌原发病灶术后行即刻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 单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作者:严淑萍;杨敬;龚艳萍;朱精强;李志辉;龚日祥

    目的 探讨单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318例病理确诊为单发PTMC并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x2检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发PTMC中同侧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0.57%(129/318)、9.75%(31/3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癌灶位于甲状腺下份、甲状腺被膜浸润、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及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癌灶位于甲状腺下份及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单发PTMC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比较低,不应该常规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癌灶位于甲状腺下份或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有转移者,可考虑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 阴茎癌腹腔镜和腹股沟皮桥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效果比较

    作者:田义阳;李响;王海舟;赵涛;刘健帮

    目的 比较阴茎癌腹腔镜下与腹股沟皮桥手术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75例阴茎癌患者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阴茎原发灶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其中22例患者行腹腔镜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组),53例患者使用腹股沟皮桥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腹股沟皮桥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切除淋巴结数量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与腹股沟皮桥组相比,手术时间分别为(100.73±7.97) min、(119.85±7.37)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9.09±4.94) mL、(51.32±5.83) mL;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27±3.72)d、(11.53±4.29)d;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分别为(8.00±2.81)d、(9.53±2.2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12.95±9.53)枚、(13.98±8.99)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3%,腹股沟皮桥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腹股沟皮桥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进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有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等优点.

  • 胃癌前哨淋巴结的研究现状

    作者:郭静;徐亮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中居首位,其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导致胃癌病死率高的原因不仅仅限于原发灶本身,还取决于有无远处转移和复发.对胃癌来说,手术仍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局部病灶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仍是当前胃癌手术的标准术式.淋巴转移是影响肿瘤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因而淋巴结清扫彻底与否直接影响病人预后,也是决定手术切除范围的主要依据.广泛性的淋巴结清扫(extended lymph node dissection,ELND)手术,操作复杂,一般医师难以真正完成,而且广泛切除无转移的淋巴结,可能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手术创伤,无益于手术疗效的提高[1~5];但淋巴结清扫范围不够,又担心手术的根治程度,会影响预后.因此,需要一种能准确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方法,来指导淋巴结清扫范围.近年来,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概念引人了胃癌的治疗研究中,特别是SLN活检在早期胃癌手术中的应用可能有较大的价值.

  • 食管癌合并胃间质瘤1例

    作者:王洪飞;肖秀丽;龙汉安

    1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月入院.查体: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胃镜检查提示食管下段癌.B超检查提示胃幽门后壁粘膜下1直径约2cm×2cm的强回声团.其它检查无异常.术中所见:食管下端约6cm肿块,行食管癌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中同时在胃幽门后壁近胰腺处见1直径约2cm×2cm×1cm的包块,边界清楚,一并切除送检.临床初步诊断:①食管下段癌;②胃间质瘤?

  • 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癌安全性和淋巴结清扫效果的评价

    作者:唐小军;王小勇;刘高华

    目的 评价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和区域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9月-2014年3月行Ivor-Lewis手术的78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以同一时期行Sweet手术的8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主要并发症和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Ivor-Lewis组平均手术时间[(254.5±38.4)min]稍长于Sweet组[(216.7±31.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65.5±40.3) mL]高于Sweet组[(148.7±35.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vor-Lewis组术后声嘶发生率显著高于Sweet组(P<0.05);其他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or-Lewis组患者淋巴结阳性率(60.3%,47/78)显著高于Sweet组(26.7%,2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or-Lewis组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数[(21.5±5.3)枚]显著高于Sweet组[(10.6±4.1)枚];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是Ivor-Lewis组常见的淋巴结转移部位,而Sweet组由于难以对该区域淋巴结进行清扫,因此无法明确该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结论 Ivor-Lewis手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相对Sweet手术而言,在胸、腹腔淋巴结清扫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根治性肺癌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强;何金涛;朱江

    目的:旨在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VAMT)根治性肺癌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随后将小切口延长为常规后外侧开胸切口,直视下淋巴结清扫.从2006年10月~2007年4月共进行该手术12例,将该部分病例作为VAMT组,组内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清扫的淋巴结数及转移阳性的淋巴结数,并与同期20例常规开胸手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VAMT组12例肺癌患者共切除淋巴结138枚,其中VAMT切除134枚,阳性淋巴结4 9枚.随后常规开胸共切除4枚.组内比较两种术式淋巴结总数和阳性淋巴结数无显著差异. 与传统手术比较,VAMT在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显著差异;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VAMT组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对于早期肺癌,VAMT淋巴结清扫可取得和常规开胸相当的效果,且出血少,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为肺叶或全肺切除、淋巴结清扫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 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癌变1例

    作者:杨玉琼;周晓娟

    患者,女,47岁,因"发现阴道包块20年,白带增多,阴道包块接触性出血4+月",于2002年2月18日入院.患者于20年前偶然发现阴道下1/3偏右侧有一约4cm×2cm大小包块,无疼痛及接触性出血等.6年前出现阴道结节溃破,流液.1年前,该结节逐渐长大到约10cm×10cm,并于4+月前出现白带增多,包块接触性出血.行包块活检示"子宫内膜异位伴癌变",行"肿瘤切除+外阴切除+阴道中下段切除+盆腹淋巴结清扫+腹股沟淋巴清扫+阴股部皮瓣转移,阴道中下段成形术",术中见"肿瘤底部有癌浸润",术后病理诊断:

  •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梅;张玲;李宇迪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施行开腹手术,观察组施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免疫功能指标、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盆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18%,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h、12h、24h、48h,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采取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可有效清扫淋巴结,还可减轻手术创伤.

936 条记录 41/47 页 « 12...38394041424344...464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