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芳香族氨基酸检测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影;唐爱国;穆萨;肖乐东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血清AAA含量的HPLC-FLD法,探讨CRI患者血清AAA含量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血清标本来自于100名健康体检者和80例CRI患者。将CRI患者按2002年美国肾脏基金会(NKF)诊断分期标准进行分期:CKD 2期4例、CKD 3期12例、CKD 4期12例和CKD 5期52例;按CRI不同病因分组:慢性肾炎型32例、糖尿病型36例和高血压型12例。血清经高氯酸去蛋白后,离心取上清液测定,外标法定量。采用Megre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为1∶9),流速为1.0 ml/min,荧光检测器在不同时间段设定特定波长对血清AAA进行测定。对健康对照组和CRI患者组血清中AAA总量、Tyr、Phe和Trp含量及不同分期和不同病因CRI患者血清Tyr、Phe和Trp含量进行比较,同时评价血清AAA总量诊断CRI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Tyr、Phe和Trp线性范围分别为0.550~275.000、3.050 ~1 220.000和0.049~49.000 μmol/L,低检测限分别为0.014、0.500和0.005 μmol/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101.3%和98.5%,日内精密度为2.32%~3.92%(平均为3.13%),日间精密度为3.18% ~4.20%(平均为3.58%)。CRI患者组血清AAA总量、Tyr、Trp含量及Tyr/Phe比值分别为(135.74±12.23)、(52.27±8.25)、(21.49±4.25) μmoL/L和[0.87(0.68 ~1.05)],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74.47±11.57)、(63.53±4.68)、(44.22±3.67) μmol/L和[0.97(0.94~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4.709、4.452、22.100,U=266.000,P均<0.05)。不同分期CRI患者Tyr、Phe和Tr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yr含量在慢性肾炎组、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he在慢性肾炎组与高血压组、慢性肾炎组与糖尿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114.00、395.00,P均<0.05),Trp在慢性肾炎组与糖尿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49.00,P<0.05)。血清AAA总量诊断CRI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 (72/80)和100% (100/100)。结论HPLC-FLD法测定血清AAA简便、快速,敏感度高及特异度好,同时测定血清AAA含量对CRI患者的诊断和评价有一定价值。

  • 吡嗪酰胺诱导的高尿酸血症

    作者:彭惠;申恩瑞;马世武

    吡嗪酰胺诱导的高尿酸血症(pyrazinamide-induced hyperuricemia,PIHU)主要发生于抗结核治疗的强化期,在临床的发生率高,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因此防治PIHU容易被临床忽视.然而,随着结核病耐药形势愈趋严重,吡嗪酰胺在临床的应用更加广泛及长程(4~20个月),使得PIHU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执行的影响愈显突出.我们针对上述问题,对PIHU的流行、发病机制、转归、防治等展开分析,特别针对特殊结核患者的PIHU进行了阐述,以引发更多关于PIHU的临床思考,为合理防治PIHU提供理论依据.

  • 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作者:纪芳杰;丛洪良;杨世诚;付乃宽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是否具有预防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入选2011-01-12行择期PCI术的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共242例,随机将其分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n=121)和常规治疗组(n=121).两组患者均在水化基础上于PCI术前3d,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 1次/d和20 mg 1次/d口服.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后第3天血尿素氮、肌酐、肌酐清除率(C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24 h尿蛋白的变化,记录两组CIN发病率和住院期间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结果 强化治疗组CIN发病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1.7%比9.1%,P<0.05).两组患者PCI术前血尿素氮、CRP、Ccr、ALT、肌酐、eGFR、β2-MG、IL-6、TNF-α、24 h尿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PCI术后第3天β2-MG、CRP、IL-6、TNF-α、24 h尿蛋白较PCI术前增高;Ccr、eGFR较PCI术前降低(均P<0.05).强化治疗组PCI术后第3天β2-MG、CRP、IL 6、TNF-α、24 h尿蛋白与术前差值较常规治疗组小[β2-MG:(0.4±2.7)比(0.8±1.1)mg/L;CRP:(0.9±0.7)比(1.3±1.1) mmol/L; IL-6:(6.9±20.1)比(18.2±29.8) ng/L;TNF-α:(0.8±5.7)比(1.8±2.1)pmol/L;24 h尿蛋白:(14.6±21.3)比(17.5±13.6)mg/24 h,均P<0.05];Ccr、eGFR与术前差值较常规治疗组大[Ccr:(-1.3±10.5)比(-3.7±12.2)mL/min; eGFR:(-1.8±13.5)比(-4.3±10.7)mL/(min·1.73 m2),均P<0.05].两组患者均无阿托伐他汀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是CIN保护因素(OR=0.084,95% CI 0.009~0.752,P=0.027).结论 PCI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PCI术后CIN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阿托伐他汀抗炎症作用有关.

  • 治疗高血压时要注意同时治疗种种心血管危险因子

    作者:

      多年经验证明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只是降血压,而是要减少靶器官损害,具体的说是减少心梗,脑中风和肾功能损害。现在研究证明引起这些靶器官损害的原因,即所谓心血管病危险因子很多,高血压只是其中之一。心血管病危险因子近年来越发现越多,常见的是:年龄、男性、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糖耐量异常、左心室肥厚、心率快、肾功能不全、肺活量低,血纤维蛋白元高、吸烟等等。许多临床研究常常把它们单独拿出来研究,认为是“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子,所谓“独立”是指不需要有其他因子并存就可以招致心血管病。  其实,这些因子多是互相关联,同时并存在一个病人身上。只有<20%的高血压病人没有任何危险因子。没有合并任何心血管危险因子的高血压病人,后10年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并不很高,大约只有4%。近年还注意到有心脑血管病的人,血压并不一定很高。社区调查发生心脑血管病的血压中位数为130/80 mmHg。50%高血压病人有2个以上的危险因子。3个以上的危险因子的高血压病人占30%。还常有这种情况,某些危险因子很突出,某些不明显。  现在发现高血压与这些危险因子关系十分密切,在有高血压家庭病史[FH+]的病人,甚至有家庭病史的孩子,血压尚未高之前就已经有这些危险因子存在,可以说家庭有高血压史是招致多种危险因子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 双侧肾动脉狭窄所致肾功能不全1例

    作者:张秀梅;郑亚莉;曹丽

    1 病例患者,女,53岁,发现血压升高19年,加重伴头晕1个月入院.19年前患者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高至16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开始口服降压药(具体不详)治疗,偶测血压140/90 mm Hg.1个月前出现头晕,头痛,就诊外院,测血压200/110 mm Hg,查肾功能提示:肌酐轻度升高,给予氨氯地平片等药物降压后头痛缓解,血压降至140/85 mm Hg,既往否认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症病史;家族史中父亲因高血压已故,母亲患高血压、糖尿病.个人史中否认吸烟及饮酒史.

  • 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治疗问题

    作者:

    关键词: 压合 肾功能不全
  • 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行结肠透析的护理及临床效果

    作者:闫文虹

    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行结肠透析的护理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近期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舒适程度为92.50%,远高于对照组的72.50%,两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行结肠透析中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在结肠透析过程中的舒适程度,并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推广使用.

  • 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98例临床护理

    作者:赵爱香

    目的 研究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对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的98例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98例患者中死亡5例,存活93例,存活率为94.8%,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于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对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左卡尼汀对慢性心衰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赵东盈;陈娜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慢性心衰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50例慢性心衰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0%显著优于对照组68.00% (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钠尿肽(BNP)、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等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酐(SCr)、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慢性心衰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左卡尼汀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经典降糖征集令患者疑问解答

    作者:田勍

    1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是否能服用糖适平?答:糖适平经过肾脏的排泄率仅为5%,是口服降糖药物中经肾脏排泄少的药物,并且研究发现糖适平具有降糖以外的肾脏保护作用.

  • 几种肾病您真的分清楚了吗?

    作者:全明希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他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来排除体内的代谢产物及废物、毒物,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但是很多疾病会导致肾脏出现问题,如糖尿病、高血压甚至一些药物等都会使肾脏出现问题,肾脏常见问题有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肾衰以及糖尿病肾病等,一个脏器上可以出现这么多问题,这些疾病您真的分清楚了吗?

  • 肾病患者服药须知

    作者:雷闽湘

    很多糖尿病患者终会出现肾病,那么,您了解下面的情况吗?慢性肾病会影响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并且还会影响药物在体内代谢运输的其他环节,如药物的吸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药物从肾脏被清除出体外的速度及比例等等.药物用量错误是肾功能不全患者中非常常见的问题.

  • 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糖尿病治疗

    作者:曹卫芬

    基于年龄、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控制情况的不同,20%~40%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将出现中度或重度肾功能不全.这势必会影响降糖治疗方案的选择,同时需要更频繁的血糖和肾功能监测.中度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30~~ <60ml/min)需要考虑对二甲双胍、GLP-1受体激动剂、某些磺脲类和某些DPP-4抑制剂进行减量或停药.当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降至15ml/min左右,格列奈类和吡格列酮的使用需要慎重考虑.DPP-4抑制剂在减量后可用于肾小球滤过率极低的患者.胰岛素可用于肾功能不全的各阶段,但给药方案和剂量需要适当调整并进行充分监测.

  • 如何应对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管理中的不确定性

    作者:埃斯波西托;王燕飞

    定期发布全面的治疗法则是应对2型糖尿病高血糖药理学管理中的治疗不确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在二甲双胍治疗失败后.鉴于2型糖尿患者大多合并有肥胖、心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及骨脆性增加等疾病,而新近的指南不能指导特定降糖药在伴有合并症的患者中的使用,这给治疗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意大利糖尿病专家协会(Associazione Medici Diabetologi,AMD))认为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表型,为2型糖尿病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在安全范围内尽可能控制血糖的目标.并非每个2型糖尿病患者都能从强化血糖控制中获益,因此抗糖尿病药物(包括胰岛素)应灵活应用以达到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个体化的糖尿病学是否会提高糖尿病管理的卫生保健质量仍是未知数,但具体的研究项目已经启动.

  • 门冬胰岛素50治疗病例分享

    作者:

    患者男性,76岁.主诉口干多饮20年,乏力2周.现病史患者20年前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体重下降,口服药物降糖;10年前在我科住院起始胰岛素治疗(诺和灵30R联合诺和龙、格华止),血糖控制可;2年前发现尿蛋白(+);半年前因肾癌、肾功能不全停用格华止,应用诺和灵30R(早30u、午10u、晚18u),诺和龙2mg TID;2周前因乏力明显测空腹血糖20.22mmol/L,HbA1c 12.6%.患者自诉经常在半夜出现饥饿感,睡前加餐可以避免.

  • 首选二甲双胍之后,你会选择什么口服降糖药?

    作者:马修;庄稼英

    大多数专家似乎都认同以下观点,即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降糖药是二甲双胍.当然,不包括那些肾功能不全或无法耐受胃肠道副作用的患者.然而,更大的问题是,二线降糖药应如何选择?这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单药治疗仅仅适合那些只需要适度降低他们HbAlc水平的患者.此外,二甲双胍长期服用会失效,因此,考虑第2种降糖药往往是必要的.

  • 伴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基层护理面临的挑战

    作者:杜东辉

    2型糖尿病可导致一系列的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肾脏疾病)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作为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CKD),它已经在全球范围的广泛流行,有三分之一的终末期肾病(ESRD)都归因于此.伴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过早死亡的风险显著升高.而早期实现对血糖、血压及血脂的严格控制能够降低CKD发生风险.此外,一些传统抗糖血糖药物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较差,需要调整剂量或因为增加低血糖风险而不适合使用.近年来上市的新型药物,如DPP-4抑制剂,低血糖风险很低而且不增加体重,能够有效控制伴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 二甲双胍

    作者:博伊尔;付建然

    众所周知,二甲双胍是降糖药家族的元老之一,如果使用不当常常会出现常胃肠道反应,极少出现乳酸性酸中毒,鉴于此,指南建议禁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结果显示,与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相比,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心肌梗死和死亡率显著下降.既往试验证实,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和患者体重.目前,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将二甲双胍列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临床实践显示,慢性心衰患者可以服用二甲双胍,而与肾衰相关的患者或急性左心衰竭发作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

  • 糖尿病肾病的“三段”防治策略

    作者: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对重点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发现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的患者,采取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糖等措施,预防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第二阶段为糖尿病肾病早期治疗,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予以糖尿病肾病治疗,减少或延缓大量蛋白尿的发生.第三阶段为预防或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或进展,治疗并发症,出现肾功能不全者考虑肾脏替代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以控制血糖、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为主,还包括生活方式干预、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治疗肾功能不全的并发症、透析治疗等.

  • 冠心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者血压不宜降太低

    作者:

    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后,心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都会明显减少.那么,血压是不是降得越低越好呢?这个问题对下面五类人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他们的血压不是越低越好:高血压伴冠心病的人:对于合并冠心病和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这类病人血压应控制在一个区间范围内,不能过高或者过低,130/80毫米汞柱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如果舒张压在60~70毫米汞柱,死亡率会大大上升.所以,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舒张压维持在80毫米汞柱左右比较好.

2854 条记录 12/143 页 « 12...9101112131415...14214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