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60例临床观察

    作者:胡丽华;陈文广;周公民;姜龙;杨宇音

    高血压是主要的心血管危险因子,是全球范围内大的公共卫生,而老年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占老年人死亡第三位,据统计60岁以上老人1/3患高血压病,70岁以上有半数患高血压,心血管致残率和死亡率随着血压升高而增高,而心血管并发症随着血压增高而增高,高血压又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是迫切需要的.

  • 超声测量双肾下极脂肪囊面积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意义

    作者:龚维坤;陈淑婷;童宏章;任惠龙;陈宏卫;赖静波;陈新怡;郭小芳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的双肾下极脂肪囊面积(ultrasound measured inferior pole area of perirenal fat,US-IPAPF)与代谢综合征患者核磁共振测量的腹腔内脏脂肪面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asured area of visceral adipose tissue,MRI-VAT)、各身体参数及心血管危险因子的关系,评价测量US-IPAPF的临床意义.方法 募入7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测量其身体参数及各项生化指标,超声测量患者腹腔VAT厚度、US-IPAPF,核磁共振测量MRI-VAT.结果 测量US-IPAPF可重复性好,不受年龄、性别、身高、肾脏大小的影响,与各种影像、身体测量方法及多数心血管危险因子相关,US-IPAPF与MRI-VAT的相关独立于BMI,MRI-VAT对US-IPAPF的影响大于其它方法.结论 US-IPAPF与代谢综合征患者MRI-VAT及心血管危险因子相关,其临床意义显著.

  • 大动脉僵硬的治疗

    作者:

    大动脉僵硬是一个血管老化的过程.在老化机理未明之前,我们还不可能完全制止大动脉僵硬,只能延缓它的发生发展,在青、中年时就应当防止心血管危险因子(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加强体育锻炼,改善生活方式,不要到"老大徒伤悲".

  • 治疗高血压时要注意同时治疗种种心血管危险因子

    作者:

      多年经验证明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只是降血压,而是要减少靶器官损害,具体的说是减少心梗,脑中风和肾功能损害。现在研究证明引起这些靶器官损害的原因,即所谓心血管病危险因子很多,高血压只是其中之一。心血管病危险因子近年来越发现越多,常见的是:年龄、男性、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糖耐量异常、左心室肥厚、心率快、肾功能不全、肺活量低,血纤维蛋白元高、吸烟等等。许多临床研究常常把它们单独拿出来研究,认为是“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子,所谓“独立”是指不需要有其他因子并存就可以招致心血管病。  其实,这些因子多是互相关联,同时并存在一个病人身上。只有<20%的高血压病人没有任何危险因子。没有合并任何心血管危险因子的高血压病人,后10年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并不很高,大约只有4%。近年还注意到有心脑血管病的人,血压并不一定很高。社区调查发生心脑血管病的血压中位数为130/80 mmHg。50%高血压病人有2个以上的危险因子。3个以上的危险因子的高血压病人占30%。还常有这种情况,某些危险因子很突出,某些不明显。  现在发现高血压与这些危险因子关系十分密切,在有高血压家庭病史[FH+]的病人,甚至有家庭病史的孩子,血压尚未高之前就已经有这些危险因子存在,可以说家庭有高血压史是招致多种危险因子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 体育锻炼减少心血管事件的机制

    作者:

    研究者用"妇女健康研究"资料(包据27055名健康妇女),首次定量研究运动对减少心血管事件的机制.研究发现60%的体育运动的好处,可以用传统心血管危险因子来解释.消除炎症指标似乎是运动对减少危险因子起的大作用(Circulation,Oct 22,2007,116:2110-2118).

  • 国外重要心血管杂志论文摘要

    作者:

    用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冠心病那种病人受益大  用小量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冠心病那一类病人受益大,那类病人副反应明显的问题,迄今未定。本文研究5499名男性45~69岁入选时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发现阿司匹林能减少冠心病20%,主要是非致死性事件。对入选时SBP低的人,效果好。SBP>145 mmHg者,用阿司匹林后相对危险比(RR)为0.94,SBP=130 mmHg的人,RR为0.55。  阿司匹林减少SBP低的人脑中风发生率。但对SBP高的人,效果不明显。RR分别为0.41与1.42(P=0.0006)。  SBP<130 mmHg的人,全部主要心血管事件(冠心病+脑中风)的RR为0.59。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冠心病主要受益者为SBP较低的病人。SBP较高的人,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效果不著,反而有出血危险。BMJ,2000,321∶13运动后心电图心率的恢复与平板试验记分可预示病人病死率运动试验后心率恢复到运动前心率的时间与运动试验后各种异常心电图表现用Duke法打分的分数,都已证明是病死率的独立预示指标,但其预后价值尚未阐明。本文目的研究做运动试验的病人异常的心率恢复时间与平板试验打分分数的关系,与病人死亡率的关系。  在1990~1997年期间,有9454名顺序进入运动试验的病人,平均年龄53岁,28%为男性,做了运动试验。凡年龄在30岁以下,有心衰史、有瓣膜病史、有安装起搏器史与无法解释的心电图的病人,都排除不计。异常心率恢复者占20%(1 852人),中或高度危险的Duke打分者21%(1 996人)。两者都有异常,病人死亡为8%,而正常心率恢复时间者死亡仅2%,异常心率恢复时间的RR为 4.16。有中等或高度平板试验记分者死亡为8%,而低记分者死亡仅2%,高记分者RR=4.28。矫正年龄、性别、标准心血管危险因子、用药及其他因素以后,异常心率恢复时间仍然是死亡的预示指标(8 549名病人未服用β阻滞剂者,RR=2.13)。中-高度平板试验记分,RR=1.49。这两个因素之间无相互影响。  结论:在这一批病人中异常心率恢复时间与平板试验记分高都是病死率的独立预示指标。心率恢复时间看来可以做为一种辅助平板记分的指标,建议在运动试验中常规采用该指标。JAMA,2000∶284∶1312慢性心衰病人(CHF)并发房颤的预后意义  检验心衰病人如并发房颤是否预后更坏的假说,与慢性心衰并窦性心律的病人比较。共检查409名中度及重度心衰病人,其中窦性的慢性CHF病人(n=325),并房颤者84人。两组基础状态相似。房颤者平均年龄较大(70岁),窦性者(67岁),平均随访3.4年,共203名(50%)死亡。主要死亡为进行性心衰加剧(55%)、骤死(28%),两组死因无区别。总死亡率在房颤组较高(60%),窦性组(47%),房颤RR=1.40。经矫正重要的预后指标如:年龄、LVEF、NYHA等级、肾功、BP后,房颤与病死率无关(RR=0.86,P=NS)。窦性组325名病人,在追访期中30人(9%)转为房占,这些病人年龄较大(70 vs 66岁)、血压较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较高(P<0.05),其他方面相似。追访期间新发房颤与窦性组病死率相似(47% vs 47%)。  结论:本研究结果不支持CHF病人发生房颤预后更坏的假说。临床上所认为房颤的CHF病人死亡率较高的看法,可能与其他与房颤有关的因素,如年龄、NYHA分级、EF高低等有关。Eur Heart J,2000∶21∶1238吸烟对日本中年Ⅱ型糖尿病人空腹血糖的影响  吸烟对空腹血糖及Ⅱ型糖尿病人的影响未明。本文在大坂研究1 266名日本男性职员,35~59岁,无空腹血糖异常、无2型糖尿病人。空腹血糖异常指血糖>110 mg%、<126mg%。Ⅱ型糖尿病人指空腹血糖>126 mg%。经追访5 817与5 937人年,吸烟者与从未吸烟的人相较,空腹血糖异常的RR为1.62,每天吸烟1~20支,RR=1.14,每天吸烟21~30支,RR=1.33。吸烟30支以上RR=2.56。吸烟数量者发生Ⅱ型糖尿病与从未吸烟者比较的1~20支,21~30支,30支以上的RR分别为1.08,1.88,3.02与4.01。吸烟的历史(每天量×吸烟年限)与空腹血糖异常及发生2型糖尿病明显相关。男性体重指数<24.2 kg/m2,吸烟与发生糖尿病的关系较体重指数>24.2 kg/m2者明显。  结论:每天吸烟量与吸烟历史与空腹血糖损害,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Annals of Intemel Mel,2000;133∶183诊室测血压误诊高血压机率有多高  诊室测血压(OBP)与24小时血压监护(ABP)检查结果常有不同。过去注意白大衣性高血压指OBP高、ABP正常。而对白大衣性正常血压(WCN)即OBP正常,ABP高者注意不多。本文目的研究ABP与OBP检查差别,发现有多少病人为WCN。共检查319名假定为健康人进行10~12小时白天ABP与5次OBP,发现23%SBP、24%DBP有WCN。  WCN主要是男性,既往有吸烟史、喝酒史,作者发现诊室测血压敏感性很差。往往漏诊不少ABP诊断的高血压病人。Archiv of Family Med,2000;9∶533三酸甘油酯对冠心病有危险意义吗?既往研究在检查总胆固醇,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外,再加上三酸甘油酯(TG)检查有助于预测冠心病。本文研究,TG的辅助诊断价值,分析了NRFIT、LRCCPPT、LRCP、MFUS数项大规模临床有关血脂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资料发现;TG对区别今后患不患CHD无帮助。用TG+胆固醇预测冠心病的效果与单用胆固醇没有区别。  在一个女性的研究中,既有高胆固醇又有高TG的女性似乎较易患CHD,但例数太少,不足定论。  结论:这些临床研究资料证明男性测定TG与只测胆固醇、LDL与HDL脂蛋白等相较无助于提示更多的冠心病危险因子。Ardiv of Intevud Wed,2000,160∶1937-1944Losartan与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人早期肾病、肾功能作用的比较  本文目的研究Losartam与ACEI对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人的肾功能与血压影响。本研究为一年期、双盲,Losartam或依那普利单用或与双克并用。ABP、肾功、生化指标在入选时,用药后12,28,52周时测定。92名病人完成此项研究。结果:Losartam与依那普利单用或与其他药物合用,可明显降低坐位血压(P<0.01)、ABP(P<0.002)。两药之间降压效果无区别。在Losartan治疗后52周,尿蛋白排出量(UAE)从61.1降到41.5 μg/min,在依那普利治疗后,从73.9降到33.5 μg/min。两组都发现SBP,DBP的下降与UAE下降明显相关。两组在52周时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的情况都趋稳定。依那普利组并咳嗽较Losartan多,尿酸增高的也较Losartan组多。  结论:本研究证明一年的Losartan或依那普利降压治疗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病人,有明显降低UAE作用。两组UAE下降都与ABP下降有关。两组GFR下降也是相似的。Kidney International,2000;58∶762-769饮食对高血压病人血压的影响  本研究包括133名高血压病人,SBP 140~159 mmHg,DBP 90~95 mmHg。这些病人参加饮食降压(DASH)试验。参加者食用规定饮食3周后,随机接受控制饮食(多蔬菜,多水果,其余同规定饮食)或联合饮食(包括多蔬菜、多水果、低脂奶制品、全麦面,鱼、家禽、坚果、减脂,少用红肉、糖、含糖饮料)。在整个研究中,钠摄入量与体重保持恒定,联合饮食明显降压,SBP(-11.4 mmHg,P<0.001)、DBP(-5.5 mmHg,P<0.001)。控制饮食组也明显降SBP(-7.2 mmHg,P<0.001)与DBP(-2.8 mmHg,P=0.013)。联合组降压效果比控制组明显。血压下降在饮食治疗开始后2周就出现,8周后,联合饮食组70%参加者血压正常,(SBP<140mmHg DBP<90mmHg),控制组有40%参加者血压正常。  结论:DASH联合饮食可有效降压,可用于I期高血压病人。Am J.of Hypertension 2000;13∶949-955心血管植物神经功能试验用于糖尿病病人:10年经验本试验包括三种心率反应和二种血压试验,其方法是:(1)Valsaval手法。患者静坐,以40 mmHg压力下吹气15秒钟,此时心率加快,停止后有心率反弹性过缓。测量吹气后长的R-R间隔和吹气时短R-R间隔的比率。取连续三次的平均值,正常为1.75±0.39(正常≥1.21,临界1.11~1.20,不正常≤1.10;(2)起立时心率反应。病人静卧,后不搀扶地站立。正常开始站立时心率开始增快。至第15次的心率增加大,随后第30次的心率慢,所谓30∶15即第30次长的R-R间隔和第15次心跳短R-R间隔的比率。正常为1.29±0.17(≥1.04为正常,1.01~1.03为临界,≤1.00为不正常);(3)深呼吸的心率反应。病人静坐,均匀深呼吸并达到每分钟6次呼吸。测量每呼吸周期的大和小心率。连续测定三次求其平均值。其差值为31±9(≥15为正常,11~14为临界,≤10为不正常);(4)起立时血压反应,用标准血压计测量躺下和起立时的血压。均数为-1±8(≤10为正常,11~29为临界,≥30为不正常);(5)持续用30%的大收缩力抓握持器5分钟时血压变化:每分钟测量血压,记录开始时的血压和5分后即时血压。男性均数为34±10,女性为25±8(≥16为正常,11~15为临界,≤10为不正常)。  结果评定:正常:所有试验正常或有一种临界;轻微:三种心率试验中有一种不正常或二种临界;不正常:二或三种心率试验不正常;严重:二或三种心率试验不正常加上一种或二种血压试验不正常或全属临界;不典型:为不正常的其他组合。  在543名糖尿病病人完成上述5种试验中,Valsalva试验有22%不正常和16%的临界;起立时心率反应有36%的不正常和3%的临界;深呼吸的心率反应有40%的不正常和15%的临界;起立时血压反应有13%不正常和20%临界;握持试验的血压变化有12%的病人不正常和11%的临界反应。在237例病人的不同时间回访测定2~3年组85例中有5%的改善(即等级的减轻);79%病人无变化;恶化的有16%。大于3年组的84例中无改善(0%);64%病例无改变;36%病例恶化。  本试验已广泛接受为植物性神经功能的床边诊断,可证实发生轻度或严重的植物性神经损害,病人可以是无症状或有严重症状。有些试验相对独立于年龄的变化,正常的下限是根据正常人测试结果而定下的。这些反射里的植物神经功能径路很为复杂,因其牵涉到不同程度的副交感和交感神经纤维变化。心率反应主要是通过心脏副交感径路,加上交感的影响,特别是在Valsaval手法试验。血压试验亦由许多因素控制,如在糖尿病病人外周交感性的血管收缩可能是体位性低血压的重要机制,还有亚临床的血容量不足亦会有影响。一般糖尿病病人单有心率试验不正常。同时有不正常的血压试验者是否由于副交感损害比较早或是心率反射比血压反射敏感尚未明了。(编者按:目前研究植物神经损害多采用心率变异与血压变异性测定法。本文试验简单易行,有一定生理学变化依据,并且在正常与异常之间有可信的差别,并经过十年的考查与回访。是否有其它可供诊断的方式、方法,也是一种创新。)Diabetes Care,1985,8:491Leptin在人类肥胖与疾病中的作用(综述)  Leptin是一种由来源于脂肪细胞的16 kD激素,以游离或结合形式存在于血液中。血清的Leptin水平反映脂肪组织中存储的能量。短期的能量不平衡以及数种细胞因子和激素血清水平影响着Leptin的血清水平。Leptin结合于下丘脑的特异受体,改变数种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和能量的摄取和消耗的神经肽的表达。因此,Leptin在食欲紊乱和肥胖发病学上起重要作用,被认为介导对食物匮乏的神经内分泌反应。Ⅰ期和Ⅱ期试验曾指出给予Leptin是安全的,正在进行的Ⅲ期试验正在评估Leptin作为肥胖及相关紊乱治疗的效用。期待着有Leptin或其较小或更水溶性的类似物用于临床研究将加深对人类体内能量平衡的了解。结论:Leptin显著地扩大了对神经内分泌、体重、和体内能量平衡的内在机制的了解。这些机制的阐明将会带对肥胖和食欲紊乱新治疗药的问世。Annals of Interal Med,1999,130:671-680Leptin、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肥胖的病因多种多样。它是由具有长期正性能量平衡多种因素所造成的。这些因素包括高脂饮食、低体力活动、低基础代谢率、高空腹呼吸商(一般氧化碳水化合物多于脂肪)、或有高胰岛素敏感性。由于发现抗肥胖激素Leptin,使肥胖的病理生理研究得到加强。Leptin主要由脂组织产生,Leptin的水平随增加的脂肪组织呈指数上升。它通过结合于下丘脑上的特异受体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能量的摄取和消耗。Leptin抑制下丘脑神经肽Y(NPY,一种强力食物摄取的剌激物)的合成。此外,NPY的下调引起增加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和能量的消耗。  Leptin水平增加能活化甲状腺、生长激素、性腺轴,抑制垂体肾上腺轴。Leptin通过降低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增加脂肪的氧化,直接阻抑细胞内脂质的产生。这种作用是由于Leptin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的限速酶)活性的阻抑的后果。  大多数肥胖者有高水平的Leptin,说明在多数情况下,肥胖是一种Leptin抵抗状态,可能是受体或受体后的缺陷。皮下注射Leptin治疗可使大多数哺乳动物的体重减轻。Leptin的减轻体重主要是脂肪组织的减少,而限制食物却是同时减少白肉和精肉。  过量的体脂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很突出,由于不正常的胸部弹性、增加的胸壁阻力、不正常的横膈位置、和上呼吸道的阻力、和需要消除每天大量产生的二氧化氮等。严重肥胖病人常有低血氧症、宽的肺泡-动脉血氧梯度。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重要危险因素,它发生于50%OSA的病人中。有人研究发现肥胖伴OSA患者有血Leptin水平的增高,在经鼻持续阳压六个月治疗后Leptin降低和显著地降低内脏脂肪的堆积。说明阳压通气能逆转Leptin的抵抗性。  (编者按:上面三篇有关Leptin的论文,较系统地表明国外在Leptin研究现状,象Leptin产生地、作用于下丘脑特异受体,而影响到食欲、能量代谢,并提出Leptin受体和受体后水平的障碍,存在有类似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类似的Leptin抵抗现象。虽然现在出现有重组Leptin或其他类似体的临床试验治疗肥胖症。但实际情况如何,尚有多方面的研究余地,我们高血压杂志欢迎国内研究文章在我刊发表。)Cardiopul & Criti Care J,2000,118(3):569-571\@正常胆固醇用Lovastatin一级预防急性冠心病  已经证明降胆固醇药物能减少冠心病人致死与致死性冠脉事件。目前还不清楚无冠心病的人胆固醇正常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是否能防止冠心病。本文用Lovastatin给予总胆固醇与LDL-c正常,HDL-c较低的无冠心病一共有5608名,其中997名女性。平均TC 5.75±0.55 mmol/L,TG 1.74±0.84 mmol/L,LDL-c 3.9±0.44 mmol/L,HDL-c 男性为0.93±0.13 mmol/L,女性为1.04±0.13 mmol/L)。  Lovastatin 20~40 mg/d,设安慰对照组,冠脉事件指致死性与非致死性心梗、不稳定心绞痛、骤死,追访5.2年。总的急性冠脉事件减少(183 vs 116),RR为0.63,P<0.01;心梗 (95 vs 57,RR 0.60,P=0.002),不稳定性心绞痛(87 vs 60,RR 0.68,P=0.02);冠脉搭桥术 (157 vs 106,RR 0.67 P=0.01)。 Lovastatin减低 LDL-c 25% 从3.9±0.44 mg/dl降为2.99 mmol/L,HDL-c 增加6%达 1.01 mmol/L。结论: Lovastatin减少TC 、LDL-c高和HDL-c低于正常的男女冠脉事件。本研究支持HDL-c和LDL-c应当做为危险因素并证实LDL-c的降低对冠脉事件的减少有好处。Ⅱ型糖尿病人吸烟与胰岛素抵抗 研究证明吸烟可使无胰岛素抵抗的Ⅱ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作用受损。还有研究证明,虽不是糖尿病人,但长期吸烟往往都会有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人吸烟可使血糖更高。本文研究40例病人,28例吸烟,12例不吸,做了OGTT,测定血浆葡萄糖、胰岛素、C肽,还测定优化葡萄糖钳制试验的M值。  发现二组血葡萄糖无明显区别,吸烟者血胰岛素、C肽明显增高、M值明显升高。吸烟者三酸甘油酯较高,HDL-c较低Am J Cardial ,1998,81:163为什么在治疗中不那么常用利尿剂呢? 利尿剂再一次被美国第6次高血压预防、评估与治疗国家联合委员会提出作为一线药物,其根据是无数的随机、长期的临床研究;证明利尿剂可以减少心血管和脑血管的致残致死率。尽管如此,在过去15年间,利尿剂的使用逐渐减少;原因在于:1.各种降压药的问世;2.误解利尿剂有代谢副作用;3.误解利尿剂不会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率等。在目前使用小剂量利尿剂的情况下,证明:(1)葡萄糖与胆固醇的代谢变化轻微;(2)应用利尿剂可以使心血管病病死率和病残率下降,即使在高血脂症或糖尿病病人;(3)利尿剂引起低血钾是过多顾虑了。虽然有些高血压病人合并心衰、合并糖尿病者应首选ACEI,大多数病人包括高血脂症与糖耐量不好的病人都可以用利尿剂做一线药物或联合药物中的一种药。利尿剂还可以减少顽固性高血压。JAMA,1998,279:1813不同类型的酒精对总病死率,心脏病与肿瘤的影响  酒精摄入与病死率之间有J型曲线关系已为许多大型研究证实。但啤酒,葡萄酒与高浓度酒的作用是否有区别,尚未证实。本文研究不同形式酒类对总病死率、心脏病与肿瘤发生率的影响。研究在丹麦、哥本哈根进行,共有13 064名男性,11 459名女性,20~98岁。在257 859人年的追访期间,4 833参加者死亡。各种不同类型的酒、数量的摄入与总死亡率之间是有J型曲线关系。与不饮酒者比较,喝啤酒、不喝葡萄酒的人总病死率RR=0.90,喝葡萄酒RR=0.66,喝烈性酒、不喝葡萄酒的人总死亡率比既喝烈性酒又喝葡萄酒的人高。葡萄酒有明显减少总病死率、冠心病与肿瘤的作用(P值分别为0.001,0.004)。  结论:葡萄酒与单纯酒精相较对总病死率有明显降低作用,这种降低作用主要是葡萄酒能降低心脏病与肿瘤的发生率。Annal of Interanal Med, 2000;133∶411-419血清半胱氨酸与急性冠心病的关系  血清半胱氨酸(tHcy)与冠心病(CHD)的关系至今争论不休。本文目的在于研究163名男性,在随访8年11个月中发生冠心病,另有163名对照组。发现在tHcy高一组的男性中,与低的tHcy发生冠心病危险无区别,OR=0.88。tHcy高组在第一次冠心病发作之前平均随访时间为4.9年,其他3个低的tHcy组,第一次冠心病发作之前平均随访时间为5.5年,两组发生冠心病的时间无区别,P=0.368。  结论:在芬兰东部中年男性血浆tHcy与冠心病发作无关系。J of Internal Med,2000;248∶217\@运动,减重对高血压病人精神因素诱发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本文目的研究运动与减重对精神紧张因素诱发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这组病人都有高血压,都有轻-中度超量,共有79名男女性病人高血压Ⅰ-Ⅱ期(SBP 130~179 mmHg,DBP 85~109 mmHg),进行一系列精神紧张试验包括:在公共场合演讲、回忆痛苦往事、冷加压试验,各种试验在治疗前后6个月进行。病人随机分为:(1)有氧运动;(2)减重加有氧运动;(3)对照组。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较,前二组静息时及精神紧张时SBP、DBP、总的周围血管阻力、HR都较低。  静息时每搏搏出量、心搏出量较高,在各种精神紧张试验中减重组的DBP较单纯有氧运动组低。  结论:运动、特别是加上减重治疗可降低静息与精神紧张引起的血压反应,其血流动力学的良好反应与降压疗法的效果相似。Hypertension,2000;36∶511-516运动员的超声心动图与生理学特性耐久性运动要求一系列生理适应。本文研究52名男性运动员与22名非运动员的二维超声心动图与极量运动试验血乳酸水平。证明运动员的心脏有明显结构与功能适应性变化,心脏呈向心性、偏心性肥厚、舒张功能超乎正常。运动试验时每公斤体重大耗O\-2量明显增高。踏车运动时,血乳酸为2、3、4 mmol/L时耗O\-2能力与做功输出明显较高。运动后6分钟HR是一个很重要的判定生理状态指标。20分钟后恢复期乳酸测定也对运动员的生理状态提供重要信息。  结论:运动员的大心脏作功能力明显增高。有氧与无氧的运动能力也大有不同。大运动后6分钟心率和20分钟后恢复期的血乳酸是两个重要指标。佳运动员并不一定有明显的心脏结构改变;所谓“运动员心脏”综合征不一定是个生理现象。Canadian J of Cardiiology,2000;16∶993-1002比较钙拮抗剂与β阻滞剂加利尿剂对高血压病人病死率致残率的影响—Nordic硫氮唑酮临床研究钙拮抗剂(CCB)是第一线降压药。硫氮唑酮(DTM)作为一种非二氢吡啶类药物对降低高血压病人病死率与致残率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比较研究DTM与传统β阻滞剂+利尿剂对高血压病人的病死率与致残率的影响。本研究是前瞻性、随机、开放、终点双盲的试验,共收入10 881名病人,50~74岁,在挪威与瑞典医学中心进行。病人DBP≥100 mmHg,随机分配为DTM组与β阻滞剂+利尿剂组(B+D)。观察终点为致死性与非致死性中风,心梗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都明显降压(DTM组20.3/18.7 mmHg,β+D组23.3/18.7 mmHg,两组SBP下降的有明显差别)。每1000人年中,DTM有16.6事件,β+D组16.2次事件,P=0.977,致死性与非致死性中风在DTM组159名,β+D组196名病人(每1000人年中6.4 vs 7.9次事件,RR=0.80,P=0.04),致死性与非致死性心梗为183人 vs 157人,(每1000人年中7.4 vs 6.3次事件,RR=1.16,P=0.17)。结论:DTM在降压与减少脑中风,心梗方面作用与β阻滞剂+利尿剂相同。Lancet,2000∶356∶359-365男性体力活动与冠心病的关系-哈佛校友健康研究一级预防冠心病需要多少量的体力活动、多大强度,目前还不清楚。本文研究体力活动的量和强度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共追访12516名中年以上哈佛大学毕业的校友,平均年龄57.7岁(39~88岁)。从1977年到1993年,体力活动强度按每周千焦耳(4.2千焦耳=1 kcal)计算,计算走几个街区,爬几层楼梯,参加娱乐活动。在追访期间共有2135名发生CHD(包括心梗、心绞痛、冠脉搭桥术、冠心病死亡)与每周体力活动<2100 kJ的人相较;每周做2100~4199 kJ,4200~8399 kJ,8400~12599 kJ,>12600 kJ的人,他们的RR分别为0.90,0.81,0.80,0.81(P趋势=0.003)。分析还发现只有体育锻炼或娱乐性体力活动,强烈的体力活动才与CHD的危险负相关。有多种危险因素的人每周体力活动量>4200 kJ与每周体力活动量<4200 kJ者相较;能减少CHD危险。结论:总的“体力活动与强烈体力活动能明显减少冠心病危险,轻度与中度体力活动不能明显减少冠心病的发生,此结论适用于有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Circulation,2000;102∶975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OSA)综合征时心律紊乱的情况:经鼻持续正压呼吸疗法的效果有报告认为OSA病人夜间心律紊乱的发生率较高,但也有报告不以为然,本文研究OSA时夜间心律紊乱发生率,以及经鼻持续正压呼吸疗法(nCPAP)的效果。本文系一项前瞻性,病人顺序进入观察。45名OSA病人做18小时Holter监护,呼吸暂停或低呼吸平均为53±23/小时。研究者在分析数据时,不知道病人治疗情况。35名病人有某种程度的心律失常,但仅有8个病人有病理意义(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复杂性室早,新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停搏>2 s,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明显心律失常只发生于夜间。OSA严重度与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P=0.04,r=0.301)。nCPAP使8名病中7名的心律失常消失。第8名病人伴有严重主动脉瓣病变,需要进行瓣膜置换。结论:OSA易发临床有意义的心律失常,nCPAP疗法又成功地控制这种心律失常。Chest,2000,118∶591人造黄油与饮食,体重,血脂的关系过去2年低脂或无脂的食品进入市场,这些食品对人的健康,营养有何影响,还不清楚。本文研究一种人造黄油(Olestra,成份可能是油硬脂酸(编者按)进入市场前一年及广泛使用之后,消费者的血脂情况,每个人Olesha使用的情况按无,低(70~0.4 g/天),中度(0.4~2.0 g/天);大量(>2.0 g/天)。大量使用Olestra的人从食物中由脂肪取得的能量明显减少(-2.7%),从饱和脂肪酸中取得的能量也有明显下降(-1.1%),大量使用Olestra的人血清固醇减少21 mg%,与不食用Olestra的人,血清胆固醇只减少5 mg%,有明显差别。 结论:本结果提示在市场上采用新的脂肪代替物,使每天饮食中脂肪摄取量减少,血清胆固醇下降。Archiv Internal Med, 2000,160∶2600-2604Losartan 与开搏通对老年心衰的左室容量作用ACEI减低心衰病人的病死率,延缓心衰进展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防止或逆转左室重建过程。本文研究老年心衰病人,EF<40%,开搏通与Losartan对左室容量与功能作用。CHF病人作放射性核素心室显象(RVG)后,随机分成开搏通组(C)(n=16),losartan组(n=13), 经48周治疗后,再作一次RVG。结果:48周治疗后,C与L都明显降低LVEDVI;L组从135±26降到129±23;L组从142±25降到131±20 ml/m;P与基础值相较<0.05与<0.01。L还减少LVESVI从 98±24 减少到89±21 ml/m2,P<0.01,与基础值相较。L减少LVEDVI不明显,停药5天后,LVEDVI在C组仍低于基础值。结论:C与L都能防止LV扩张,C组能逆转LV重建。从对LV重建的作用来看Losartam的效果不比开搏通好。AMJ,2000,139:1081胰岛素抵抗与盐敏感性及夜间血压下降程度的关系高血压病人与盐敏感的人都有胰岛素抵抗。近报告高血压盐敏感者夜间血压下降减少。本文研究20名不肥胖,无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分别用低盐与高盐观察血压,胰岛素抵抗的变化。低盐每天钠 50 mmol,高盐每天钠255 mmol。一周,在低、高盐期的第6天测 24小时血压,每小时一次,第7天测胰岛素敏感性用葡萄糖钳制技术(SSPG);研究发现低盐转入高盐期后,血压变化与SSPG的值呈正相关r=0.60 P<0.01(编者按:即越是盐敏感,SSPG需的葡萄糖越高(M值),胰岛素抵抗越明显。SSPG的M值与高盐期夜间血压下降值呈负相关(即高盐期,SSPG的M值越高夜间血压下降越小),r=-0.52,P<0.02。本文提示:高血压病人的胰岛素抵抗与盐敏感性,夜间血压下降是相互关联的。Hypertens,2000,35:864肥胖是香港中国人主要的心血管危险因子本文用横断临床资料研究肥胖与心血管危险因子关系。767名香港中国人,平均年龄43岁,与对照组相较。研究发现肥胖与血葡萄糖浓度、血压、HDL-胆固醇、三酸甘油酯的关系,比与胰岛素的关系更密切。以体重指数为19~20.9 kg/m2 <23.0 的人,血管危险因子较少。体重指数23~24.9及>25 kg/m2者心血管危险因子增多3.1~5倍。结论:肥胖与胰岛素抵抗是香港中国人主要的心血管危险因子。 Hong Kong Med J, 2000,6;13-23.

  • 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与血压控制的研究

    作者:陈小明;吴可贵;谢良地;林金秀;苏津自

    目的了解门诊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分层与血压控制的关系.方法:随机入选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使用统一的表格询问和记录相关病史和检测、检查结果,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心血管危险分层方法进行分层.据危险分层的差异进行相应的治疗,2个月后复诊.结果 (1)76.9%的男性患者有2个和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而女性只有57.4%(P<0.05);(2)约60%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为高危和很高危,34.0%为中危,7.5%为低危.(3)经过规则治疗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下降至正常,收缩压从163.77±16.82 mmHg下降到134.56±14.45 mmHg,舒张压从94.55±11.79 mmHg下降为81.20±8.37 mmHg(P<0.05) .心血管危险分层很高危百分比下降,从31.1%下降为14.2%(P<0.01).低危百分比上升,从7.5%上升为14.2%( 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有助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 衰老与内皮依赖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异常

    作者:李刚;Laukkanen J

    内皮是血流与血管平滑肌之间的生理屏障.由于其解剖部位,内皮是心血管危险因子作用的先目标.正常内皮细胞可释放血管活性物质调控血管张力.内皮功能异常可导致血管矛盾运动.内皮细胞可产生许多缩血管舒血管物质,如:一氧化氮,P物质,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血栓素A2及自由基,参与心血管病理生理改变.由于一氧化氮扩张血管及抑制血小板作用,其对血管功能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内皮细胞可通过其自分泌,旁分泌甚至内分泌途径而发挥其作用.完整的内皮细胞通过其分泌的活性物质可影响血管细胞的生长增殖,血小板粘附聚集及炎症反应.乙酰胆碱,腺苷对覆盖正常内皮的血管可触发血管扩张运动;然而内皮功能受损的血管,其情形完全相反,乙酰胆碱,腺苷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内皮功能异常可导致血管痉挛,血栓形成,血管增生,后导致亚临床,临床的动脉粥样硬化.

  • 广西壮、汉民族长寿地区长寿老人卒中患病及相关因素调查

    作者:黄甫沿;吕泽平;胡才友;李正杰;黄泽治;李俊纯;杨媛媛;吕渊;庞国防;梁庆华;韦勇;杨泽

    目的 探讨广西壮、汉民族长寿地区长寿老人卒中患病及相关危险因子.方法 对广西壮族长寿地区巴马县和汉族长寿地区永福县≥90岁的长寿老人(长寿老人组)进行系统调查,并以非长寿地区老人(对照组)为对照,测量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水平及调查脑卒中患病情况.结果 本次调查长寿老人脑卒中患病粗率为2.0% (巴马和永福县分别为2.36% 和1.68% ).长寿老人卒中组收缩压和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无卒中组(P<0.05),而高血压和ST-T异常患病粗率比较:卒中组明显高于无卒中组(P<0.05).巴马和永福县长寿老人对比:永福长寿老人收缩压、舒张压、腰围和血糖明显高于巴马老人(P<0.01),但HDL水平明显低于巴马老人(P<0.01).结论 壮、汉民族长寿地区长寿老人脑卒中患病粗率均较低,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子患病有其特异性.高血压是壮、汉民族长寿老人卒中患病常见危险因子.

  • 香港第一届糖尿病与心血管危险因子--东西方学术交流研讨会纪要

    作者:

    为加强东西方在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迎接21世纪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挑战,香港中文大学于1999年8月21~22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主办了第一届糖尿病与心血管危险因子--东西方学术交流研讨会(1st Hongkong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East Meets WestSymposium)。会议特别邀请了来自WHO、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地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专家、教授做了专题报告及论文交流,共3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专家们就亚太地区和全球糖尿病的流行情况、糖尿病病因的分子遗传学、代谢综合征基础研究与临床、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与应用等专题进行了研讨。现将会议的主要内容扼要介绍如下。一、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来自WHO的Roglic教授和澳大利亚国际糖尿病研究院的Zimmet教授对全球及亚太地区的糖尿病流行状况做了简介。据WHO专家的预测,到2000年全球大约有1.5亿成人糖尿病,2025年将达到3亿,75%的糖尿病患者生活在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澳大利亚国际糖尿病研究院资料预测,到2010年,亚太地区2型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将从1995年的65,000,000增至135,000,000。世界各地华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急剧上升,中国大陆为2.5%~3.25%,香港为6.7%,台湾为5.7%;毛里求斯华人为16.4%。2型糖尿病年龄构成比东西方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糖尿病患者年龄大多超过65岁,而发展中国家大多在45~64岁之间,远较发达国家糖尿病患者年轻。香港流调资料显示,35岁以下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7%。这些患者以后发生糖尿病大、小血管并发症的机会必然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会随之升高。WHO估计,到2000年,将有4,400,000人死于糖尿病,占世界总死亡率的9%,单是印度和中国,死于糖尿病的人数就超过1,000,000。由此可见,在21世纪,东西方均面临着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严峻挑战。

  • 血管内皮保护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作者:陶军;张小宇

    血管内皮在保持血管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内皮功能随增龄受损并且动脉弹性减低与内皮功能障碍有关[2].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也是心血管危险因子作用的靶器官,因此,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靶点之一.

  • 循证医学的启示--糖尿病治疗需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险因子

    作者:陈家伦;陈名道

    大系列的荟萃分析已证实, 约70%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近十年来,多项治疗糖尿病的多中心、大样本、长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的结果相继发表,证实了糖尿病(主要是T2DM)具备了许多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高凝状态及血栓倾向.对这些因素的积极干预不仅改善了相应的临床、生化代谢指标,更令人信服的是可以减少糖尿病(DM)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终点事件,从而使对糖尿病的治疗超越了以"葡萄糖为中心"(glucose centricity)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在糖尿病治疗中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险因子的原则[1].

  • 代谢综合征左室结构和功能特点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芳明;祝之明;金玉华;赵志钢

    大量临床资料显示,2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高血压、血脂紊乱和中心性肥胖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子常在同一个体聚集,1999年WHO将这种临床综合征定义为代谢综合征并制定了诊断标准.国内外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由其导致的心血管并发症急剧增加,为更好的防止代谢综合征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损害,有必要深入探讨其心脏结构和功能损害的特点.

  • 多重心血管危险因子对依那普利改善高血压早期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建国;吴中松

    本研究观察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舒张功能障碍的作用,以及分组对比多重心血管危险因子对其治疗作用的影响.

  • 血脂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胜军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在各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脂质代谢紊乱作为主要的心血管危险因子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因此,对血脂、血尿酸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其相关性以便在治疗中进行干预,减少死亡率,保证成活率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生命质量.

  • 互联网上发布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信息严重违规

    作者:赵海潞;陈迁

    糖尿病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与生命的终身性疾病.2型糖尿病是导致冠心病、脑中风、肾功能衰竭、失明、非创伤性截肢、性功能障碍等的危险因素之一.由于2型糖尿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十分复杂,目前尚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彻底根治糖尿病,只能采取饮食、运动及药物等综合治疗手段,控制血糖以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子.中药治疗消渴病有千余年历史,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草药不少于百余种,获得国家药品与食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约有20个.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证实任何药物,包括中药,能够根治2型糖尿病.

  • 一种简易、有效、经济识别冠心病人的方法

    作者:

    一位加拿大研究者介绍家庭医师识别冠心病危险男病人的价-效相当的方法。在基层应用,有助于更早筛查出病人,可以更好地预防。 魁伯Laval脂质研究中心和魁伯心脏研究所所长的Jean-Pierre Despr报告,测腰围和甘油三酯浓度,医生能够判断出高危者,这种方法经一项名为“Hypertriglyceridemic Waist”的研究中评价过;这是男子致动脉粥样硬化性代谢特征的一个标志。 Despr是在ESC的一个肥胖及其与心血管病关系的一个交流会上介绍了上述资料,该交流会是由生产减肥药xenical(orlistat)的药厂组织的。它强调超重或肥胖与心脏病危险增加之间的关系。研究中38名男子不肥胖,其中认为心脏病高危者仅21%,而分入高危者80%为肥胖。此方法诊断有发生冠心病危险而无典型警示体征者。这种危险始于腰围>90 cm,若病人的TG浓度>2 mmol/L,他们成为在5年内发生冠心病的高危者。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早得多识别危险。 Desprs的研究组识别出一种CHD的新、强力危险因子,包括“代谢特征”(包括胰岛素和载脂蛋白水平升高,血中小、密LDL颗粒增多,TC/HDL比例升高,这些检查方法费用贵、花时间多,早期评估危险无需采用)。 他们的研究反映,用他们的这一方法所得结论与用传统的评价方法一样,该项研究共观察287男子,发现只有腰围>90 cm,TG>2 mmol/L者心脏病危险增加。 Despr研究男子内脏脂肪组织过多(腹部肥胖)与心血管病危险之间的关系。Laval医学院以前的研究曾建立了LDL与TG浓度的关系,检查该研究的观察对象时,他们发现随腰围>90 cm apo与胰岛素水平逐渐升高。 交流会集中于讨论肥胖作为心血管病的先驱。分析弗明汉研究中的观察对象,肥胖-有关的高血压和处理肥胖对心血管危险因子的影响。此外还讨论了xenieal对减肥和危险因子的影响。大量资料反映Xenical通过持续减重明显降低肥胖者的心血管病危险。病人胆固醇、胰岛素和葡萄糖水平和血压,这些都是心血管病的重要病因,胆固醇降低似与减重无关。 (余国膺译自Dr's Quide to Med and other News 2000.8.29)

  • 糖尿病诊疗标准(五)——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06年公布

    作者:《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

    6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6.1心血管疾病(CVD)CVD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发病及直接或间接花费的主要因素.2型糖尿病是大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它的主要共存疾病(如高血压与脂代谢紊乱)也是大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研究显示,降低心血管危险因子可预防或延缓CVD的发生.ADA已发表多篇关于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阿司匹林治疗、中止吸烟对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影响方面的综述.强调应该尽可能降低心血管危险因子,而临床医生也应该重视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和体征.

  • 高血压非药物疗法的要点

    作者:任常陵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与个人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关.所谓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患者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嗜好品、运动等.生活习惯的改善,不仅可出现降压效果,还可增强降压药物的作用.而且,生活习惯的改善对于预防高血压以外的心血管危险因子(糖尿病、高脂血症)也很重要.

  • 浅谈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对老年冠心病抑郁患者与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

    作者:邓汉洋

    目的:探讨分析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对老年冠心病抑郁患者与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44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设为冠心病组,将44例脑卒中患者设为脑卒中组。在冠心病组中,伴有抑郁症的患者有21例。在脑卒中组中,伴有抑郁症的患者有22例。分别对这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清学指标、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肝肾功能及ApoE基因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检测结束后,两组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在这两组中,抑郁症患者发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及ApoE(+)的几率均高于非抑郁症患者,其中,抑郁症患者发生高血压、ApoE(+)的几率均显著高于非抑郁症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及ApoE(+)是导致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抑郁症的高危因素,在对此类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时,医疗工作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3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