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生食蛞蝓致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病例报告

    作者:阮卫;陈华良;姚立农

    广州管圆线虫是一种以淡水螺、蜗牛及蛞蝓等为中间宿主、鼠类为终末宿主循环生活的寄生线虫.其成虫主要寄生在鼠肺动脉血管内,而寄生在中间宿主中的Ⅲ期幼虫可侵入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本病在 l996 年前,我国大陆地区只报告 4 例[1],但近 10 年来却增至数百例,其中绝大部分病例是由于食用未熟透的螺肉导致个体或群体发病,而因食用蜗牛或蛞蝓至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报道尚属少见.现将一例因较长时间并定量吞食蛞蝓导致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病例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 Kimura病和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作者:陆磊;陈仁贵;李小秋;王坚

    目的探讨Kimura病和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及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分析和观察9例Kimura病和3例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学形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其免疫表型,所用抗体包括CD43、CD3、CD45RO(UCHL-1)、CD20、CD79α、Ki-67、CD31、CD34、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CD68(KP-1)和细胞角蛋白(AE1/AE3).结果临床上,Kimura病多见于男性患者,而上皮样血管瘤多见于女性.两者均好发于头颈部,但Kimura病多表现为皮下多发性结节或局部肿胀,部分病例伴有区域淋巴结肿大,而上皮样血管瘤则多表现为皮肤单发的小结节或丘疹样病变.组织学上,两者均可位于真皮内或皮下,但Kimura病均以增生的淋巴组织为主,其中7例可见淋巴滤泡形成,内含活跃的生发中心,滤泡间可见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型血管,其内皮呈肿胀状或扁平状,血管周围和滤泡旁可见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3例内可见嗜酸性微脓疡形成.3例上皮样血管瘤均以成簇增生的血管为主,其中2例为毛细血管型,1例为小至中等大的血管型.血管内衬胞质丰富、深嗜伊红染的上皮样内皮细胞.除内衬管腔外,内皮细胞还可在血管腔内生长或在血管周围呈实性片状增生或排列成条索状,部分细胞的胞质内含有空泡,拟形成原始血管腔.2例的间质内可见多少不等的慢性炎症细胞反应,但不见淋巴滤泡形成,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也远不如Kimura病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显示,Kimura病中的淋巴滤泡表达B细胞抗原,滤泡间的淋巴细胞多表达T细胞标记,而上皮样血管瘤中的内皮细胞强阳性表达CD31和FⅧRAg等内皮标记.结论 Kimura病和上皮样血管瘤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种,前者是一种淋巴组织的增生,而后者则是一种良性的血管瘤,掌握两者的临床特点和组织学形态对避免将两者相互混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广州管圆线虫病诊疗方案(试行)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

    概述广州管圆线虫病又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主要是因进食生的或不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螺肉而感染,幼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炎、脊髓膜炎、脑炎或脊髓炎,脑脊液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 木村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冬生;王慧钢

    目的 探讨木村病的临床特点、临床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方法 分析房山区第一医院2009-02诊断治疗的木村病患者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木村病青、中年男性多见,一般病程较长,临床主要表现为颌下、腮腺及耳后区的慢性无痛性肿块,同时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占白细胞总数的28%~65%.组织病理学以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增生及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点,手术、放射和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预后较好.结论 木村病为罕见病,加强对其诊断的认识,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 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和CT表现

    作者:雍昉;张发林;潘爱珍;徐志锋

    目的 探讨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和CT表现.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CT表现.结果 本病从青年到中老年均可发病,男性多见,病史大多较长,临床表现为腮腺腺体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无痛性肿块,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和嗜酸性粒细胞比值均明显升高.CT表现分为3种类型:多发结节及团块型、多发结节型和弥漫型,大多伴有同侧病变区周围和颈部淋巴结增多、增大.结论 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以多发结节、肿块为特征的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多层螺旋CT诊断

    作者:何晓浩;孙淑霞;刘莉

    目的 探讨结节、肿块型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MSCT)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知.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6年3月于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结节、肿块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选取32例同期经手术病理证实的Warthin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SCT甲扫+增强扫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MSCT特征.结果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年龄均≤ 50岁.与Warthin瘤患者比较,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和血清IgE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Warthin瘤患者比较,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常伴随同侧腮腺肿大、颈深筋膜增厚、边缘模糊、病灶囊变少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明显;Warthin瘤患者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期排空.结论 结节、肿块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MSCT表现具有炎性病变特征,肿块密度相对均匀,且呈延迟强化改变.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与Warthin瘤鉴别.

  • 嗜酸性淋巴细胞肉芽肿的CT表现

    作者:杨泠;张隐笛;赵卫;杨亚英

    嗜酸性淋巴细胞肉芽肿又称为木村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炎性肉芽肿,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及毛细血管增生为特征.本病目前病因不明,好发于头颈部,易累及皮下软组织、大唾液腺及全身淋巴结.本病术前误诊率较高,术后易复发[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7例嗜酸性淋巴细胞肉芽肿患者影像学、临床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探讨嗜酸性淋巴细胞肉芽肿的CT特征,以期为本病的认知及诊断提供参考.

  • Notch-1在木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邓维叶;高云飞;陈艳峰;李浩;杨远忠;郭朱明

    目的:探讨Notch-1在木村病的表达,指导木村病患者的优化治疗。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方法评估Notch-1蛋白在40例木村病患者组织和15例慢性淋巴结炎组织中的表达,分析Notch-1与木村病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结果40例木村病患者中,男性患者占92.5%(37/40),7.5%(3/40)为女性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38岁。肿块的直径范围为1.0~6.5 cm。Notch-1在复发的11例木村病患者中,63.6%(7/11)高度表达,36.4%(4/11)低度或中度表达。Notch-1表达、嗜酸粒细胞计数、肿块大直径与复发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性别、肿块部位、肿块个数与复发无相关性(P>0.05)。结论 Notch-1高表达可能为木村病复发患者的一个有效观察指标,可为预后提供评估途径及指导患者个体优化治疗。

  • 超声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并左心室附壁血栓一例

    作者:魏艳艳;冯海艳;高东梅;杨影;张娜

    患者男,55岁,因间断胸闷、气短、乏力伴颜面部轻度水肿3 d入院。查体:心率70次/min,口唇发绀,颜面部轻度水肿,双肺未闻及啰音,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额外心音及杂音。血常规:白细胞22.59×109/L,血小板90×109/L,嗜酸粒细胞14.5×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0.233,嗜酸粒细胞比率0.636。外周血及骨髓象检查均提示嗜酸粒细胞异常增生。心电图:窦性心律,V3~V6导联T波倒置。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心尖部见大小41.1 mm×27.8 mm实质不均质低回声附着(图1,2和动态图1),附着范围广泛,与后间隔连接较紧密,约占心腔1/2面积,近似半月形。心脏超声提示:左心室占位性病变,考虑附壁血栓;左心房增大;肺动脉高压;二、三尖瓣轻度反流;少量心包积液。溶栓治疗后4个月复查实质性占位病变范围减小(大小29.4 mm×21.0 mm)(图3和动态图2,3),局部血流可绕行通过(图4)。腹部超声检查:肝、胆、胰、脾、肾均未见明显异常。肺CT:双肺间质性炎症。冠状动脉造影:左冠状动脉开口及左主干正常,前降支中段可见一个肌桥,收缩期约40%狭窄,第一对角支开口约50%狭窄,余段及分支、右冠状动脉及分支均未见明显狭窄及血栓,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分级为3级。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双肺间质性肺炎。

  • 广州管圆线虫病诊疗方案

    作者:阴赪宏;甘绍伯;刘建;韩小茜;冯曼玲;纪爱萍;郭增柱;王非;栗绍刚;吴赵永

    0 引言广州管圆线虫病又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主要是因进食生的或不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螺肉而感染,幼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炎、脊髓膜炎、脑炎或脊髓炎,脑脊液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 广州管圆线虫病诊疗方案(试行)

    作者:阴赪宏;甘绍伯;刘建;韩小茜;冯曼玲;纪爱萍;郭增柱;王非;栗绍刚;吴赵永

    1 概述广州管圆线虫病又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主要是因进食生的或不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螺肉而感染,幼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炎、脊髓膜炎、脑炎或脊髓炎,脑脊液内有大量嗜酸粒细胞.

  • 局部变应性鼻炎

    作者:刘争;李华斌;崔永华

    目前,依据患者是否具有特异性体质以及特异性体质是否与患者的病史相一致将鼻炎分为变应性鼻炎(AR)和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1].临床上,特异性体质的判断主要依赖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和体外变应原特异性IgE( specific IgE,sIgE)检测.凡是SPT及外周血sIgE检测阴性的鼻炎均被归入到NAR的范畴[1-2].因此,NAR实际上涵盖了众多不同的疾病实体,如:特发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非变应性嗜酸粒细胞增多性鼻炎、药物性鼻炎等[1-2].

  • 眼眶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作者:林锦镛;赵红;杨振海

    目的 探讨眼眶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Kimura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天津市眼科医院病理科从1976年至2008年间诊断的9例Kimura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进行总结,分析CD20、CD79a、CD3、CD45Ro、CD34、Ki67及IgE等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结果 9例中,男性7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13~62岁,年龄中位数为25岁;7例为单眼眶内病变,2例为双眼眶内病变.病变均发生在眼眶上方或颞上方,多数病例侵及眶内深部组织,6例累及泪腺,5例累及外直肌.其中1例伴有左侧颌下3个肿大的淋巴结和双侧肘部各1个皮下肿块.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睑红肿、眼球突出和眶内肿物,发病时间为6个月~15年.3例患者外周血检查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高(11%-14%).病理学特点为大量分化成熟的淋巴细胞增殖,其间有大小不一的淋巴滤泡、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增生的毛细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淋巴滤泡内的细胞表达B细胞抗原,滤泡间的淋巴细胞多数表达T细胞抗原.结论 Kimura病是一种很少见的眶内淋巴组织增生病变,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毛细血管增生,好发于眼眶外上方,容易累及泪腺和外直肌.

  • 白介素21及22在木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青立;胡露露;龚忠诚;Srijana Dwa;尹小朋;林兆全

    目的 探讨白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及IL-22在木村病(Kimura's disease)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木村病(木村病组)和7例非木村病对照者(对照组)中IL-21及IL-22的表达,利用Image Pro Plus 6.0软件测定两组IL-21及IL-22的积分吸光度值(integrated absorbance,IA)并进行比较;收集所有木村病患者性别(男、女)、年龄(<35岁、≥35岁)、发病部位(单侧、双侧)及肿物大直径(<3.5 cm、≥3.5 cm)、累及部位(较多、较少)、局部瘙痒情况(有、无)、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低)和随访结果(复发、未复发)等临床信息,分析IL-21、IL-22在上述临床指标各亚组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木村病患者IL-21 IA[M(Q)]为1 373 418(1 800 926),IL-22IA[M(Q)]为462 086(484 67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L-21、IL-22IA分别为70 445(44 658)、51 599(71 241),P<0.05].36例木村病患者IL-21的表达中,无瘙痒组及无复发组分别显著高于瘙痒组及复发组(Z=-1.993,P<0.05;Z=-2.303,P<0.05);IL-22的表达中,受累部位数较多组及高嗜酸性粒细胞组显著高于受累部位数较少及低嗜酸性粒细胞组(Z=-1.979,P<0.05;Z=-2.025,P<0.05).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及肿物大直径各亚组间IL-21及IL-22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21及IL-22参与木村病的发病过程,其表达与木村病的致病机制可能有密切关系.

  • 木村病伴纵隔淋巴结肿大被误诊为肺癌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孙曦;白莉;高杰

    目的 探讨木村病的诊断误区.方法 报道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收治的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木村病1例.在PubMed以及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搜索相关文献,查及木村病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病例3例.分析包括本例在内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近年来关于木村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新进展.结果 本例患者为61岁男性,初于2008年诊断为肺癌,但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癌细胞,纵隔淋巴结内仅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2010年患者因双侧眼眶肿物就诊,手术病理证实为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即木村病.复习文献并加上本例在内,共获得4例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木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误诊为肺癌,2例误诊为淋巴瘤.激素治疗对全部4例患者均有效.结论 木村病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病例极其罕见,临床上易误诊.微创纵隔穿刺活检技术,如超声内镜和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 Kimura病、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肾损伤发生于同一病例

    作者:王韫宏;尹洪芳

    目的:报道1例少见的同时合并Kimura病和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ALHE)的患者,并有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导致的肾病综合征;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方法:对患者的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以及电镜检查.结果:患者为37岁男性,5年来反复发作皮疹、皮肤结节、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和肾病综合征,经病理检查证实,肿大的淋巴结为Kimura病,皮下结节为ALHE,肾病变为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结论:imura病和ALHE可能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病理表现,并可合并肾小球疾病.

  • 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诊疗方案(试行)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

    广州管圆线虫病又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主要是因为进食生的或不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螺肉而感染,幼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炎、脊髓膜炎、脑炎或脊髓炎,脑脊液内有大量嗜酸粒细胞.

  • 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诊疗方案(试行)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

    概述广州管圆线虫病又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主要是因进食生的或不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螺肉而感染,幼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或脊髓炎,脑脊液内有大量嗜酸粒细胞.

  • 木村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达古拉;李鸿斌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又名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hyperplastie lymphogranuloma),是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累及头颈部浅表淋巴结及软组织的慢性进行性免疫性疾病.我国学者金显宅等在1937年对7例病例进行首次描述,并命名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1948年,由日本学者Kimura对此疾病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和解释,因此将该病命名为"木村病"[1].本文报道了我科收治的1例木村病,并对该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从而为木村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和依据.

  • 广州管圆线虫病及其防治

    作者:姚宝忠;张力;尚丹

    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asis cantonensis)又名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是由于啮齿类的心、肺部寄生线虫的幼虫(或成虫)寄生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所导致的疾病.

4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