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腹联合伤的诊治体会

    作者:张树玲;陈金国;彭志敏

    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胸腹联合伤患者19例.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1~65岁平均43.5岁.受伤原因:交通伤8例,坠落伤4例,挤压伤4例,胸腹部锐器伤3例.受伤时间:15 min至3 h,平均97.5 min.所有病例均经胸腹CT、胸片、腹部B超、诊断性腹腔穿刺.

  • 普外临床工作中诊断性腹腔穿刺68例临床探讨

    作者:许通权;李景柱

    目的:探讨诊断性穿刺在普外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收治诊断性腹腔穿刺患者68例,对所有患者采用诊断性腹腔穿刺法,并通过手术证实,分析符合率.结果:1次穿刺诊断阳性43例,2次穿刺诊断阳性25例.手术阳性率94.1%.结论: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在普外科应用中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应用价值高等优点.

  • 外伤性脾破裂118例诊治探讨

    作者:谢俊华;白光文;刘成军;高剑;李鹏飞

    本文报告外伤性脾破裂118例,对外伤性脾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抢救成活率作了探讨,提出了早期诊断仍要依靠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率较高.治疗仍以先抢救生命后保脾为基本原则.自体脾组织移植是全脾切除后弥补脾脏功能的简易而有效的方法.病人自体血回输是抢救失血性休克及缓解血源紧张行之有效的方法.

  • 外生型膀胱肿瘤破裂致失血性休克1例

    作者:涂必红;刘铭

    1病历摘要男,50岁.因腹痛半天人院,既往体健,查体:T35.8℃P120次/分R20次/分Bp60/40mmHg,痛苦面容,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阳性,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WBC12.5×109/L、Hb109g/L.全腹彩超示1胆囊炎,2腹腔积液,3膀胱未充盈显示不清.积极补充血容量,同时行诊断性腹腔穿刺出不凝血液,立即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不凝血约900ml,膀胱后壁见-2×4cm包块,菜花状,质硬,边界欠清,术中诊断为膀胱肿瘤破裂,术后病理诊断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Ⅳ级).术后病人生命体征渐平稳.

  • 膀胱破裂一例误诊原因探讨

    作者:刘建东

    患者,男,38岁,主因“腹痛、腹胀3 d”入院。患者于3d前饮酒后出现下腹部拧绞样疼痛,呈阵发性,伴有腹部憋胀,感恶心,未呕吐,无发热、心慌、气短,就诊于宁武县医院给予“胃肠减压、抗感染”等治疗,患者腹痛缓解,腹胀进行性加重,尿量明显减少,转诊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以“腹水原因待查”收入消化科。发病以来患者精神欠佳,未进食,尿少,每日约200~300 ml,大便量少,无肛门停止排气。既往健康状况良好,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否认肝炎、结核及其他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史。长期饮酒20余年,平均每日酒精摄入量50 g以上。入院时查体:T 36.4℃,P 84次/min,R 19次/min,BP 110/70 mmHg,神志清楚,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哮鸣音。心率84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腹壁柔韧,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阳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入院前急诊化验血淀粉酶62 U/L;血常规:白细胞9.1×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69.9%,血红蛋白157 g/L;腹部B超:大量腹水、胆囊炎,胆囊内沉积物、胰管扩张。入院诊断:腹水原因待查: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腹水?胆囊炎。入院后化验肝功大致正常;肾功能:尿素氮17.6 mmol/L、肌酐409μmol/L;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4~6个/高倍视野、白细胞8~10个/高倍视野;诊断性腹腔穿刺化验腹水常规提示为漏出液。给予静点“左氧氟沙星”、“法莫替丁”、“肝泰乐”、“维生素C”、“维生素B6”、“速尿”及补液治疗,患者腹胀稍好转,尿量增加,入院后24 h排尿约1000 ml。入院第2天复查肾功能:尿素氮19.52 mmol/L,肌酐464μmol/L,CO2结合力15 mmol/L。尿常规:蛋白++,潜血+,红细胞0~2个/高倍视野。请肾内科会诊考虑存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于入院后第2天转肾内科。转肾内科后给予静点“头孢哌酮舒巴坦”、“灯盏花素”及补液治疗,入院后第4天查泌尿系彩超示:膀胱充盈差,前列腺中心部可见一强光斑,后无声影。于入院第7天行血液透析1次,后患者尿量增加,每日约2000~3000 ml,双下肢水肿逐渐消退,但仍诉腹胀明显。复查肾功能:CO2结合力12 mmol/L,尿素氮18.8 mmol/L,肌酐291μmol/L,钾4.79 mmol/L,钠128 mmol/L,氯100 mmol/L;肝功能:总蛋白71 g/L,白蛋白40 g/L。入院后第13天请消化科会诊,以“腹水原因待查:腹腔内肿瘤不除外”转回消化科。转回消化科后当天下午腹腔穿刺放腹水约2000 ml,送查腹水常规:比重1.010,蛋白14 g/L,李瓦特试验阴性,细胞数0.3×109/L,淋巴细胞46%,中性粒细胞54%,腹水淀粉酶451 U/L。刚放完腹水后患者腹胀明显减轻,精神好转,查体腹部平软。但5h后患者再次诉腹胀明显,难以平卧及入眠,查体:腹部膨隆明显如初,腹壁紧张,压痛不明显。追问病史:患者平素体健,于发病当天曾饮大量白酒(约0.5 kg),饮酒后患者意识欠清,到宁武县医院就诊前经过记忆不清,否认有明确外伤史。据家属回忆:患者发病当天因下腹部拧绞样疼痛,伴尿痛、血尿及会阴部不适,就诊于该院查血常规、血淀粉酶、腹部CT未见异常,腹部B超示“尿潴留”,给予胃肠减压、抗感染、解痉对症等治疗,患者腹痛缓解,但腹胀进行性加重,尿量明显减少。结合病史体征,其腹水原因高度怀疑为饮酒后膀胱破裂尿漏所致腹腔积液,继发肾后性急性肾功能不全。转回消化科后第2天(入院后第14天)请泌尿外科会诊,建议导尿,留置导尿后见尿液持续流出,流至2000 ml时夹闭尿管,予盐水500 ml+亚甲蓝1.5 ml注入膀胱,注入50 ml时腹穿抽出淡黄色微蓝腹水,注入150 ml时再次腹穿抽出淡蓝色腹水,证实膀胱腔与腹腔相通,予持续导尿,转外科治疗。转泌尿外科后第3天(入院后第16天)行膀胱破裂修补术,术后10 d痊愈出院。

  • 小肠上皮样血管肉瘤一例

    作者:杨洁;王琦;武希润;申慧琴;李丽

    患者男,72岁,主因食欲减退、乏力3个月,腹痛2周于2012年3月入院。大便为黑褐色,半个月体重减轻约3 kg。入院前曾于外院检查腹部超声发现右中下腹肠壁局限性增厚、回声异常伴周围异常回声(血块?),腹腔少量游离积液,给予抑酸、抗炎、对症治疗3d后病情无明显好转。入院查体:慢性病容,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苍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软,右下腹及中下腹偏右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化验血红蛋白84 g/L,血沉:80 mm/1 h,大便潜血阳性(+);腹部X线片提示未见穿孔、梗阻迹象,右下示钙斑。腹部彩超示:肝囊肿,胆结石(多发),盆腔及脾周积液,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约1 ml暗红色不凝液体。转普外科手术探查见腹腔内大量积血,吸尽积血后于空肠距屈氏韧带200 cm处可见一肿物突破肠腔,大小约4 cm ×6 cm,边界不清与肠壁相融合,肿物处可见明确出血及大量陈旧性血块,肿瘤压迫周围肠管可见部分肠管缺血坏死,周围肠系膜可及肿大淋巴结。术中行小肠肿瘤切除(图1)+小肠部分切除+肠端端吻合术,手术过程顺利。病检结果回报示:上皮样血管肉瘤,肠周淋巴结可见瘤转移(2/3)。(小肠)送检肠管长约59 cm,管径1.3~2 cm,距近切缘3 cm处可见一溃疡(2.7 cm ×2 cm ×0.6 cm),溃疡处肠壁全层、肠管浆膜及肠系膜可见多处肿瘤性病灶,伴出血坏死。镜检(图2):瘤组织或弥漫成片或聚集成巢,伴有出血和多灶坏死。瘤组织内常见大小不等的不规则腔隙,衬附异型瘤细胞,单个瘤细胞或多个瘤细胞形成空腔包绕红细胞。免疫组化(图3):CK (+), Vim (+), EMA (-), CK7(+), CK20(-),CD117(-),P63(-),SMA(-),CEA(-),LCA(-),MC (-),CR(-),CD34(-),CD31(+),Ki67(+)80%。术后患者偶有左下腹疼痛、恶心、呕吐,13 d后症状缓解出院。院外随诊,1个月后患者出现食欲减退,进食量差,间断恶心、呕吐,拒绝医院就诊,渐出现恶病质,全身乏力,消瘦明显,完全卧床,2个月后患者死亡。

  • 基层医院腹腔镜在闭合性腹部损伤32例治疗体会

    作者:韩毅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普外科为常见的急症,其病情都较为复杂,危险性大,治疗成功率低. 同时,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表现也是缺乏特异性,常常会出现连带反应,例如其他部位如脑外伤、胸外伤和骨折等,这无疑给诊断过程增添了很多麻烦,其诊断的结果也是不易明确. 而当下诊断内脏器损伤的重要方法主要分为2种,腹部超声以及诊断性腹腔穿刺.

  • 腹腔穿刺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陶爱军;杨忠武;于硕;刘亚芝;刘照慧

    腹腔穿刺有两方面临床应用,一是诊断性,二是治疗性.腹腔穿刺诊断不清的闭合性腹部损伤、急腹症或慢性腹部疾病有腹腔出血或积液者,如肝脾破裂,包性阑尾炎穿孔,多种原因引起的腹水等 ,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我院2003~2007年应用诊断性腹腔穿刺辅助诊断急腹症,腹部闭合性损伤158例,经手术证实,诊断准确率在90%以上.本文就诊断性腹腔穿刺术(以下简称腹穿)的临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 腹腔穿刺术在急腹症及腹部外伤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赵万利;邹青春

    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急腹症及腹部外伤患者占有较大比例.其中,大部分患者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B超、腹透等辅助检查均可明确腹膜炎原因及确定何种脏器损伤,经及时手术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仍有一部分患者通过以上检查,尚不能确定,笔者采取了诊断性腹腔穿刺,结合分析穿刺液的性质,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1996~2005年笔者对294例急腹症及腹部外伤患者进行诊断性穿刺,将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后证实了术前判断,现报告如下.

  • 肾上腺自发性大出血一例报告

    作者:李刚;迟玉友;燕东亮;刘少青;尹洪山

    患者,女,22岁.因腹胀、腹痛渐重2 d于2005年10月15日入院.查体:贫血貌,腹部隆起,腹肌软,轻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浊音阴性.诊断性腹腔穿刺未抽出不凝血.

  • 创伤性盆腔型腹膜后血肿39例的诊治

    作者:张有成;宋爱琳;王琛;白清长;周晓伟

    本文结合39例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患者的诊治,探讨几个应注意的问题.临床资料本组39例均系经手术证实的盆腔型腹膜后血肿患者,有腹腔内出血者不在此列.其中,男性34例,女性5例.年龄13~61岁,中位年龄34岁.在致伤原因中,车祸致伤22例(56%),建筑塌方或撞击伤15例(39%),其他原因致伤2例(5%).单纯性盆腔型腹膜后血肿5例(13%),合并其他器官损伤者34例(87%).在合并的器官损伤中,骨盆骨折31例(80%),膀胱损伤4例(10%),尿道损伤2例(5%),乙状结肠、直肠损伤2例(5%).术前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者18例(46%).术前误诊为腹腔内出血或腹腔其他脏器损伤者31例(80%).术中确诊为腹膜后血肿后,36例因血肿稳定而未做血肿探查止血处理;3例做了血肿探查止血术,其中1例为髂内动脉破裂,2例为直肠上动脉破裂;骨盆骨折均未做手术处理,膀胱损伤、尿道损伤、乙状结肠和直肠损伤均作了修补或引流手术.本组39例均获得临床治愈.

  •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后腹内疝致肠梗阻一例

    作者:钟锋;王金重;周杰

    患者男,60岁,因左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腹部用力时发现左腹股沟区有一肿物突出,约“鸡蛋”大小,轻微胀痛,突入阴囊,站立时明显,平卧自行回纳腹腔。肿块逐渐增大,影响生活,为求治疗,遂来院就诊。入院查体:站立位左侧腹股沟区及左侧阴囊隆起,可触及一肿物,大小6 cm ×4 cm ×4 cm,肿物质地柔软,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明显触痛,可完全还纳腹腔,还纳后指压内环口肿物不再出现,无压缩性及膨胀性,未闻及血管杂音。入院诊断:左腹股沟斜疝。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术中见疝环位于左侧腹壁下动脉外侧,内环口直径约2.5 cm,疝囊通过扩张的内环口伸入阴囊,术中诊断:左腹股沟斜疝。患者术后1 d 有肛门排气排便,3d患者用力大便后出现腹胀、纳差及腹泻,术后4d诉腹痛不适,阵发性绞痛,左下腹为主,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查腹部立卧位片报告:小肠肠梗阻。腹部B型超声示:左右侧腹及下腹部肠管扩张,宽内径约31 mm,肠间隙见液暗深约19 mm。行B型超声引导下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血性腹水5 ml。予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制酸及抗感染等治疗。经非手术治疗48 h,患者症状体征无明显缓解,复查腹部立卧位片示:小肠机械性肠梗阻。B型超声见腹腔积液无明显减少,诊断性腹腔穿刺仍抽出血性腹水。遂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远端空肠部分肠管疝入左下腹部腹膜的切口内致腹内疝形成,并导致该段小肠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近端空肠管壁扩张,宽处直径约5 cm,肠管无坏死及穿孔表现,疝补片覆盖耻骨肌孔,腹腔有淡红色血性液体约200 ml。术中诊断腹内疝并小肠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明确,行腹内疝松解修补术,将腹膜的裂口重新以1-0薇荞线连续缝合。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第2次术后8d拆线出院。随访1年无腹痛及疝复发。

  • 病例4-1 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病历摘要)

    作者:李维勤;燕晓雯;顾军;虞文魁;李宁;黎介寿

    患者男性,56岁,平素体健,因"高脂饮食后出现上腹部疼痛2天,加重伴呼吸困难1天"以急性重症胰腺炎入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9.6℃,呼吸急促,需半卧位,腹式呼吸减弱,心率140/min,全腹膨隆,肌卫,压痛、反跳痛存在,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诊断性腹腔穿刺见血性液体.

  • 创伤性腹腔内出血诊治探讨

    作者:包华东

    目的 探讨创伤性腹腔内出血的诊断和救治措施.方法 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创伤性腹腔内出血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行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73例,术中探查发现:腹腔积血260~5 000 ml,平均1 560 ml.其中单个脏器损伤52例,两个或多个脏器损伤26例,合并空腔脏器损伤10例.治愈72例,死亡6例.结论 诊断性腹腔穿刺是诊断腹腔内出血的首选方法,尽早诊断、及时果断地剖腹探查、迅速有效地控制内出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36例老年非创伤性下消化道穿孔临床分析

    作者:王小周;王文俊;董云;姜磊

    目的 分析老年非创伤性下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点, 以提高诊断率, 减少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术后确诊的老年非创伤性下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腹痛特点、影像学检查及腹腔穿刺阳性率, 评价各项指标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 3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围手术期死亡3例.其中30例患者主诉症状为腹痛, 临床表现各异, 6例患者主诉为腹胀、恶心等.腹痛时间:急性腹痛(<24 h)14例(46.7%), 亚急性腹痛(24~72 h)13例(43.3%), 慢性腹痛(>72 h)3例(10.0%).34例术前行腹部X线发现膈下游离气体12例(35.3%);36例术前行腹部CT 检查发现腹腔游离气体及腹腔积液29例(80.6%);19例行腹部彩超检查提示腹腔积液16例(84.2%);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率为71.9%(23/32).结论 老年非创伤性下消化道穿孔, 其腹痛特点不存在特异性, 腹部CT检查和诊断性腹腔穿刺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 复杂肝外伤并失血性休克26例临床救治分析

    作者:廖德育;陈庆干;梁亮;黄文杰;陈桂坚;肖辉骏

    目的 总结复杂肝外伤临床处理经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2001年1月-2013年1月对26例复杂肝外伤救治回顾性分析.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16~61岁,平均45岁,均手术探查.结果 治愈22例,死亡4例.结论 复杂肝外伤并失血性休克的救治工作,特别是基层医院在具备处理各型肝外伤能力的基础上,反复行诊断性腹穿明确诊断、早手术,术中自体血回输具有实用价值,全程予防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对提高复杂肝外伤抢救成功率有积极意义.

  • 诊断性腹腔穿刺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刘德芳;王培玲

    急腹症发病急、变化快,能否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关系到患者的安危.诊断性腹腔穿刺是协助诊断急腹症的常用的方法,简便、快捷,易掌握,诊断准确率高达90%以上[1~3].笔者多年来对64例急腹症患者进行腹腔穿刺及时做出诊断,腹穿诊断率达100%,本文就诊断性腹腔穿刺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体会进行讨论.

  •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28例体会

    作者:张明新

    近年来外伤性脾破裂多采用非手术治疗,现将我们非手术治疗28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89年10月~1999年10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07例,其中非手术治疗28例(26%),男21例,女7例.年龄16~59岁,平均34岁.受伤后来院时间半小时至5天不等.来院时失血性休克4例,合并肋骨骨折12例.入院后经过B超、CT、诊断性腹腔穿刺等检查确诊.脾损伤Ⅰ~Ⅱ级23例,Ⅱ~Ⅲ级5例;26例腹腔有游离液.

  •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

    作者:张钶

    探讨腹部闭合伤常有实质性或空腔脏器的损伤,伤势凶险,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时降低死亡率关键.

  • 诊断性腹腔穿刺在普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常生文

    腹腔穿刺术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特别适用于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不仅为诊断提供证据,也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265例急腹症、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共进行了315次腹穿,穿刺阳性率达93.5%,体会如下.

68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