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实用手外科杂志

实用手外科

实用手外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Hand Surgery 실용수외과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沈阳市手外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5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2722
  • 国内刊号: 10-1336/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8-132
  • 曾用名: 中国实用手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手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蔡林方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巾钳协助定位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

    作者:杨国栋;卢勇民;赵辉

    目的 介绍闭合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一种优化方法 及其疗效.方法手法复位,巾钳夹持指掌骨髁部,并且在掌指骨背侧正中画一直线,依据X线所测得角度钻入克氏针.结果 患者耐受范围内均不限制患指的功能锻炼.术后20例掌指骨骨折均一月内拔除克氏针,复查X线骨折均Ⅰ期愈合,无深部感染.结论 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掌指骨骨折,术后即刻开始功能锻炼,易取得手部良好的功能.巾钳克氏针协助定位治疗使得这一术式更加简单、安全.

    关键词: 克氏针 掌指骨 骨折
  • 部分甲板、甲床及甲母质切除术治疗战士嵌甲症疗效观察

    作者:张景僚;蔡俊雅;王永彬;曹利超;张海瑞

    目的 探讨部分甲板、 甲床及甲母质切除术治疗战士嵌甲症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1日-2014年6月,对80趾采用部分甲板、甲床及甲母质切除术治疗战士嵌甲症.结果 80趾嵌甲症术后随访5个月~2年,优60趾,良15趾,可5趾.切口均顺利愈合,外观良好,感觉及运动功能正常.术后1周均能正常行走.结论 部分甲板、甲床及甲母质切除术治疗战士嵌甲症,操作简单,临床效果良好,无复发病例,无明显并发症及后遗症.

  • 改良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作者:覃肖欢

    目的 观察改良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 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手指软组织缺损20例(20指),采用改良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并对其临床疗效、皮瓣两点辨别觉、皮瓣成活情况及供区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8例皮瓣均Ⅰ期成活,2例皮瓣Ⅱ期成活.皮瓣质地柔软,外观饱满,两点辨别觉为(7.9±2.2)mm,无触痛、瘢痕挛缩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腘动脉损伤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蔡金表;庄智勇;谢树荣

    目的 总结探讨创伤性腘动脉损伤诊断、 手术方法 及并发症处理的临床体会.方法2009年5月-2015年10月共收治创伤性腘动脉损伤9例,根据患肢临床表现、超声检查结果 进行诊断,对高度怀疑腘动脉损伤的患者,及早进行手术探查、修复腘动脉,观察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9例患者均确诊为闭合性腘动脉损伤,伤后6 h内急诊手术4例,6 h后手术5例.腘动脉直接吻合2例,大隐静脉移植7例,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肢体均成活,无一例截肢.结论 早期诊断、及早手术探查并修复腘动脉、恢复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是降低创伤性腘动脉损伤截肢率的关键.

  • 原位回植加压包扎治疗指末节Ⅲ型离断的体会

    作者:齐伟亚;郑大伟;张旭阳;石荣剑

    目的 探讨指末节Ⅲ型离断应用原位回植加压包扎的治疗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5年5月,对24例24指指末节Ⅲ型离断指体探查无再植条件,清创后原位回植,指端打孔不固定,4/0无损伤线间断缝合打包加压包扎,术后10 d拆除加压包,15 d拆线.结果 24指成活20指,成活率83.3%,20指随访8~24个月,外形无明显萎缩,无钩甲,颜色与健侧无异,感觉恢复满意.结论 对指末节Ⅲ型离断指体探查无再植条件,清创后原位回植,术后成活率高,方法简单,外观满意,功能无异常.

  • 加长Philos在肱骨多段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孟祥财;张辉;史宗新

    目的 探讨加长Philos在肱骨多段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07年5月-2013年9月,使用加长Philos治疗肱骨多段骨折23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7.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0.2周(9~15周).术后无桡神经麻痹,无骨折移位及内固定失效.结论 使用加长Philos治疗肱骨多段骨折,可以提供坚强固定,安全可靠.

  • 应用掌背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作者:刘炎芬;崔邦胜;陈棉智

    目的 总结采用掌背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6月,采用掌背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3例.结果 13例术后皮瓣血运良好,全部成活,1例术后第2天出现皮瓣暗红,水疱形成,及时拆除蒂部部分缝线后,血运改善.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肤色良好,外观及感觉功能满意.结论 掌背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恒定,不需要牺牲重要血管及吻合血管,切取方便,皮瓣较薄,质地、肤色良好,能部分恢复皮瓣感觉功能,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可选方法之一.

  • 股前外皮瓣在足部皮肤缺损的应用

    作者:李文海

    目的 探讨股前外皮瓣在足部皮肤缺损的应用特点.方法 2011年8月-2017年2月,采用股前外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10例.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患足外形较好,实现了皮肤覆盖,可以重新站立行走.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在足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避免了因伤致残,保护了社会劳动力,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皮瓣 缺损
  • 复杂拇指缺损合并桡侧大面积皮肤缺损的重建与修复

    作者:余志平;于晓峰;丛海波;于长征;丁英杰;王晓科;王志浩;邢国飞;毕建飞;孙炳龙

    目的 探讨组合组织移植修复重建复杂拇指缺损合并桡侧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8月-2014年10月,对手桡侧大面积皮肤缺损合并拇指Ⅳ度缺损及拇指Ⅴ度缺损(大鱼际肌完整),采用股前外侧皮瓣组合第2足趾移植重建17例.手桡侧大面积皮肤缺损且大鱼际缺损合并拇指Ⅴ度、 Ⅵ度缺损者采用皮瓣组合携带踇、 趾短伸肌的第2足趾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及再造拇指4例.结果 术后随访2年以上,再造手指及移植皮瓣均恢复较好的感觉功能,两点辨别觉3~7 mm.再造拇指与手指对捏距离小于1 cm 7例,小于2 cm 12例,小于3 cm 2例;拇对掌功能Ⅲ度16例,Ⅱ度4例,Ⅰ度1例.采用Kawabate评分评价手部功能,优11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达95.2%.再造拇指BMRC感觉功能评分,改善率达95.2%.结论 复杂拇指缺损合并桡侧大面积皮肤缺损应根据拇指缺损及大鱼际肌缺损情况采用不同的重建修复方式,方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an内固定与髓外固定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范江涛;马东印;范久庆

    目的 探讨与对比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an内固定与髓外固定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90例,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髓外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Intertan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两组预后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进行评定,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5.6%和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骨折延迟愈合、髋内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为35.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Harris功能评分为(91.35±3.19)分和(84.20±4.22)分,均明显高于术前的(64.45±4.18)分和(65.02±3.89)分(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Harris功能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髓外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Intertan内固定治疗能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愈合,从而提高疗效与改善髋关节功能.

  • 应用后踝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踝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魏更生;张丛笑;查君璞

    目的 探讨后踝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踝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8月-2015年2月选择诊治的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8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后踝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预后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1.34±10.32)min,(6.98±2.14)d与(11.40±1.49)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33±9.28)min,(8.24±1.84)d与(14.87±2.94)周(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为(89.14±4.24)分和(81.45±4.89)分,均明显高于术前的(64.25±5.98)分和(64.19±6.14)分(P<0.05),且治疗组术后6个月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的内固定松动、软组织感染、畸形愈合、骨髓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踝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踝关节周围骨折具有更好的微创性,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踝关节功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水平褥式血管吻合法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作者:杨春来;海林;彭继红;邓瑞恩;陆向蓉;谭佑光;纪科伟;王立

    目的 探讨水平褥式血管吻合在断指再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9月,对各种因素导致不同平面的断指,采用水平褥式吻合血管方法行再植109例136指.结果 术后106例133指顺利成活,2例示指发生血管危象,经对症处理成活,1例示指因拒绝探查,指体坏死.术后随访6~26个月,成活指体血运色泽良好,经功能练习,再植指均恢复了良好的伸、屈及感觉功能.结论 在断指再植中应用水平褥式血管吻合法操作相对简便,可以提高断指的成活率,临床效果良好.

  • 腓动脉穿支皮瓣在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作者:苗平;张秀秀;王瑞;夏既柏;严纪辉;葛华平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5年12月,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缺损面积:2.0 cm×3.5 cm~9.0 cm×10.0 cm,分别采用面积为2.5 cm×4.0 cm~10.0 cm×11.0 cm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供区创面直径3.0 cm以内直接拉拢缝合,其余以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17例皮瓣顺利成活,伤口Ⅰ期愈合,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供区切口愈合良好,皮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6个月,平均6.2个月.皮瓣外形好,质地柔软,感觉恢复满意.结论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厚薄适中,切取容易,血供可靠,不牺牲动脉主干,可携带皮神经与受区皮神经缝合,同时修复缺损部位感觉,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缺损 穿支皮瓣 修复
  • 关节镜切除技术对膝关节复发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闫威

    目的 探讨膝关节复发性关节炎采取关节镜切除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120例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复发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关节镜下切除清理治疗)与对照组(关节炎常规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有效率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等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等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在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2个月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要高(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关节镜切除技术,可显著改善膝关节复发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邻指指动脉关节支皮瓣的临床研究

    作者:余业文;王夫平;冷树立;丘日升;周健辉;陈康察;金日浩;石惠文;王腾彬

    目的 探讨应用邻指指动脉关节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对25例指端皮肤缺损患者,在邻指相邻侧设计指动脉关节支皮瓣,再以传统邻指皮瓣的应用方式进行修复.皮瓣供区创面在同侧腕横纹处顺皮纹方向切取全层皮片移植修复.皮瓣于术后3周断蒂分指.结果 25例皮瓣均成活良好,供区植皮均成活,创面达到Ⅰ期愈合.随访时间为2~18个月,供区无并发症,皮瓣修复效果满意,指功能良好.结论 邻指指动脉关节支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较传统的邻指皮瓣并发症少,效果满意,有实用价值.

  • 小腿外侧皮支链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

    作者:伍美艺;徐亚非;邱辉;李春光;曾辉;李冠军

    目的 探讨足、踝部外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 .方法2007年3月-2016年3月对11例由外伤致足、 踝部外伤术后出现皮肤坏死及深部组织外露患者应用不带知名血管的小腿外侧皮支链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治疗,切取皮瓣面积10.0 cm×7.0 cm~5.0 cm×3.0 cm.结果 术中皮瓣带蒂游离后有良好渗血,14 d后11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24个月,皮瓣色泽正常,质地柔软,无硬块,与正常皮肤无差别,弹性好,耐磨性佳,未出现破溃现象,接合神经重建感觉的皮瓣也恢复了部分感觉.4例皮瓣面积出现轻度回缩.皮瓣供区植皮或直接缝合.患者恢复正常行走功能,外观满意.结论 不带知名血管的小腿外侧皮支链逆行岛状皮瓣,有切取方便、成活可靠、切取面积大、不损伤重要血管的优点,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游离踇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

    作者:崔留超;阮圣幸;陈捷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踇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2015年1月-12月,对20例手指指腹创面,采用游离踇趾腓侧皮瓣修复,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或采用第1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 20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供区创面经直接缝合、皮瓣修复或植皮后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指腹外形饱满,有指纹,两点辨别觉达到5~10 mm.手指屈伸功能恢复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标准,优15例,良5例.结论 踇趾腓侧皮瓣部位隐蔽,皮质和外形与手指指腹接近,皮瓣趾固有神经与手指固有神经接合后,感觉恢复好,踇趾腓侧趾底固有动脉恒定,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成活率高,外形及感觉恢复佳.游离踇趾腓侧皮瓣是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理想方法.

  • 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分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柳三凤;刘春华;庄智勇;陈长贤;谢树荣;蔡金表;黄霄云;田东

    目的 探讨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分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9月-2015年12月,对62例109侧肢体初步诊断为腕管综合征(CTS)的患者进行单侧或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远端潜伏期(DML)、运动传导速度(MCV)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所支配肌肉的肌电图(EMG)检测.结果 62例患者中,双手异常47例(94侧手),左手异常6例,右手异常9例.轻度腕管综合征43侧(左手23侧,右手20侧),中度腕管综合征55侧(左手26侧,右手29侧),重度腕管综合征11侧(左手4侧,右手7侧).结论 肌电图检测可对CTS疾病分期作出明确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Intertan髓内钉在股骨转子周围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杨国强;郭岩凤

    目的 探讨Intertan髓内钉髓内固定在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Peri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PFF)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1年7月-2015年12月诊治的PFF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经皮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进行评定,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2.2%,对照组为8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切口感染、 静脉血栓形成、 髋内翻、 股骨干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8%,对照组为23.4%,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PFF时,具有创伤小、愈合快、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显微外科急诊修复重建上肢局部严重损伤

    作者:赵军;曾昕明;朱爱剑;骆家伟;李建杭;陈海生;王鹏程;尹志成

    目的 探讨上肢局部严重损伤显微外科急诊修复重建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6年8月,对11例上肢局部严重损伤应用显微技术急诊修复重建.采用不同皮瓣移植及时修复闭合创面.有肢体主干血管损伤同时给予Flow through皮瓣蒂部血管血流桥接,恢复肢体血运.术后常规"三抗"处理.随访测评肢体的外形、感觉、血运、功能和供区恢复情况等,对住院时间、治疗成本、肢体功能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1例肢体均顺利成活,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3.6 d.随访时间5~38个月,平均18.3个月,所有肢体外形恢复良好,感觉、血运恢复满意,运动功能根据神经损伤不同获得相应恢复.皮瓣外观好,恢复保护性感觉.皮瓣供区恢复情况满意.结论 对肢体局部严重损伤应把握显微外科修复重建时机,采用急诊Ⅰ期修复,治疗周期短、成本低、功能恢复好,临床疗效满意.对肢体严重损伤修复水平提高有更加积极意义.

  • "龙虾钳"样复拇指畸形的手术治疗

    作者:钟云祥;张雄辉;杨文理;潘希彬;官龙洲;张火林

    目的 探讨"龙虾钳"样复拇指畸形的手术方法 .方法2012年10月-2016年1月,对5例"龙虾钳"样复拇指畸形采用切除副指,咬除第1掌骨远端膨大的部分关节面,主指近节指骨截骨矫形,指间关节侧副韧带紧缩(1例指间关节融合),拇短展肌止点重建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5例术后随访6~24个月,矫形拇指外形改善,拇指对指及外展功能正常,感觉正常,MP关节屈曲30°~50°、背伸0°~15°,IP关节屈曲0°~15°、背伸0°~10°,术后随访2例出现指间关节侧方偏斜,由于年龄较小,继续随访.结论 切除副指,主指近节指骨截骨矫形,拇短展肌止点重建对"龙虾钳"样复拇指畸形矫形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 闭合复位加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不稳定性第5掌骨颈骨折

    作者:蔡灵敏;郭翱;金岩泉;郑良军

    目的 探讨及评价采用闭合复位加经皮克氏针固定不稳定性第5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7月-2014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加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不稳定性第5掌骨颈骨折20例,骨折闭合复位后,先用两枚克氏针于骨折远、近端横向阻挡上下骨干,若骨折线为短斜形,可加用一枚克氏针斜向固定,术后可早期活动.结果 12例获得解剖复位,8例近解剖复位,骨折对线良好.3例出现针道局部感染,经换药后控制,余17例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骨折于术后1个月左右有骨痂形成,2.5个月左右达骨性愈合,所有病例无手指旋转畸形,无骨不愈合及骨不连发生.结论 闭合复位加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移位第5掌骨颈骨折,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对骨折部位的二次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定.

  • 韧带解剖学重建术结合个体化系统康复治疗桡尺远侧关节慢性不稳

    作者:刘会欣;王铭;杨学桥;李海滨;付洪睿

    目的 探讨韧带解剖学重建术结合个体化系统康复治疗下尺桡关节慢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14年11月,对36例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患者,进行韧带解剖学重建术恢复下尺桡关节稳定性.其中,康复组18例:结合个体化系统康复治疗;对照组18例:未进行系统康复治疗.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定法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 3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0个月,均无血管神经损伤,切口甲级愈合.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评定方法进行评定.其中康复组,优15例(83.3%),良3例(16.7%);对照组:优11例(61.1%),良4例(22.2%)差3例(16.7%).结论 韧带解剖学重建术结合个体化系统康复治疗桡尺远侧关节慢性不稳,能够明显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显著提高手术疗效,效果满意.

  • 肘关节镜结合氨甲环酸治疗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铭;李海滨;刘会欣;杨学桥;付洪睿;吴金红;李俊芹

    目的 研究肘关节镜结合氨甲环酸治疗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9月-2015年6月,对34例肘关节僵硬患者采用肘关节镜微创手术,清理关节腔增生夹挤的滑膜、骨赘、成形骨性结构,及松解关节囊等,并于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的方法治疗.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前、术后1,3,6个月肘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结果 34例获8~18个月随访,平均11.3个月.通过术后肘关节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无明显瘢痕.患者术后肘关节屈伸功能明显改善,运动及生活功能显著提高.结论 肘关节镜结合氨甲环酸治疗肘关节僵硬,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临床效果满意,值得继续推广.

  • 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40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胡盛;覃茂林;邱盛春;杨揆

    目的 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8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各40例.A组用石膏固定治疗,B组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治疗优良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针道感染、骨折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治疗优良率高于A组,P<0.05;B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相关指标均显著改善,但B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两组均无针道感染,A组有6例出现骨折移位,B组未发生骨折移位,P<0.05.结论 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效果确切,可提高固定效果,预防针道感染和骨折移位,加速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活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低剂量螺旋CT及重建技术在儿童桡骨远端骨折复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苏国钿;蔡沁宇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儿童桡骨远端骨折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桡骨远端骨折120例螺旋CT扫描的影像学资料,分成常规剂量组(120 kV,150 mA)和低剂量组(120 kV,50 mA),每组各60例,扫描完成后按照骨折线的清晰度对图像进行评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的图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桡骨远端骨折复查行低剂量CT扫描,显著减少了射线剂量,并且完全能够满足临床的诊断要求,明显优于常规X线片的复查.

  • 疼痛干涉对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作者:杨占宇;吴丽君;刘中华;陈如洋;郭艳萍

    目的 探讨疼痛干涉对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就诊的20例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对其进行膝关节松动、手法及器械牵伸、肌力训练、步行能力矫正训练、中频、超声波、中药薰洗、蜡疗等综合康复治疗,对治疗中产生疼痛予以干涉,进行3个月康复治疗,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中每间隔1个月进行关节活动度、6 min步行距离等康复评定.结果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治疗前中后进行分析,观察患者功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采用疼痛干涉等综合康复治疗,疗效较好.

  • 游离踇趾甲皮瓣联合第2趾骨瓣再造拇指

    作者:苗峰;唐阳平;张桂红;张兴奎;丁桂友;董中洋

    目的 探讨踇趾甲皮瓣联合第2趾骨瓣再造拇指的方法 与疗效.方法游离踇趾甲皮瓣包裹第2趾骨瓣,再造拇指.供区第2趾剔骨皮瓣覆盖踇趾创面.2015年7月-2016年7月应用该方法再造拇指10例.缺损程度为Ⅱ度~Ⅳ度.结果 10例再造拇指全部成活,其中2例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后再造指体成活.术后随访12~20个月,再造指体外形接近正常,活动度接近正常.两点辨别觉在5~8 mm.足部四趾,行走无疼痛,步态正常.结论 游离踇趾甲皮瓣联合第2趾骨瓣再造拇指,方法可靠,外形美观,疗效满意.

  • 闭合复位骺板外克氏针横向固定治疗青少年掌骨颈骨折

    作者:张文龙;赵刚;高顺红;于志亮;孙文弢;董亮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骺板外并排克氏针固定治疗青少年掌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5月-2016年1月对36例新鲜青少年掌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骺板外并排克氏针固定,术后早期功能训练.结果 36例骨折均解剖复位,骨性愈合,34例获得随访6~29个月,平均19.5个月.按TAM系统评定方法评定,优良32例,优良率94.1%.结论 闭合复位骺板外并排克氏针固定治疗青少年掌骨颈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可靠,不影响骨骺发育,疗效满意.

  • 改良第1,2趾组合全型再造拇指7例

    作者:张绍海;刘思景;张远军;郑炎斌

    目的 探讨改良第1,2趾组合全型再造拇指的方法 ,提高术后拇指指甲的稳定性.方法2013年3月-2015年8月,采用切取踇甲皮瓣时携带踇趾末节甲床下趾骨与第2趾骨肌腱系统组合再造拇指7例,均为拇指挤轧毁损伤导致的Ⅲ~Ⅳ度缺损.结果 手术7例7指成活,7例获7~19个月随访,平均11个月.再造拇指外形接近健侧拇指,指甲外形良好,甲板牢固,无甲下异常活动,无疼痛,指腹两点辨别觉5~9 mm.足部行走无疼痛,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拇指再造功能评定标准,7例均为优.结论 带踇趾末节部分趾骨的第1,2趾组合全型再造拇指,外形接近正常拇指,指甲稳定,功能良好,足部损伤小.

  •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

    作者:杨海洲;顾家平;许勇

    目的 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2014年2月-2016年4月,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46例58处.术后即行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根据FAFS评分标准,优32例,良9例,差5例,优良率89%.结论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牢固,有利于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可获得较好的手部功能恢复.

  • 皮瓣修薄法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重建血运后的应用

    作者:庞有明;李武

    目的 总结皮瓣修薄法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重建血运后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2013年5月-2015年10月,对20例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的患者,采取皮瓣移植至受区,血运重建后"脉络式"分区域Ⅰ期修薄.供区直接缝合8例,取中厚皮片植皮12例.结果 术后皮瓣均成活,发生血管危象2例,皮瓣边缘静脉回流差2例.皮瓣无感染、坏死等并发症发生,供受区创面及切口均Ⅰ期愈合.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5个月.皮瓣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耐磨性好,未发生破溃,均未行Ⅱ期皮瓣修整;皮瓣感觉均恢复至S3~S4级;两点辨别觉3.5~6.0 mm,平均5.0 mm.患指功能恢复良好,无挛缩畸形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优9例,良5例,可6例;按照Michigan手外科问卷评定标准评定患者对术后皮瓣外观满意度,非常满意9例,满意9例,一般2例.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重建血运后,Ⅰ期修薄对皮瓣血运影响小,皮瓣外观满意.

  • Scarf截骨术治疗踇外翻

    作者:冀敏波;范晋斌;李月明

    目的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踇外翻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 及疗效.方法2014年4月-2016年3月,应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踇外翻32例,第1,2跖骨间夹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为15°~25°,平均19°.全部行第1跖骨头骨赘切除及外侧软组织松解;其中远侧关节固定角(distal articular set angle,DASA)>15°或近侧关节固定角(proximal articular set angle,PASA)>10°的患者加用Akin截骨术.结果 32例手术切口全部Ⅰ期愈合;疼痛均得以缓解,外形得到明显改善;IMA从术前的平均19°改善至术后的平均5.8°;AOFAS评分从术前48分改善为87.8分.结论 Scarf截骨有很好的稳定性,并发症较少,对中、重度踇外翻矫形效果显著.

    关键词: 踇外翻 跖骨 截骨术
  • 血流桥接股前外侧皮瓣在小腿大面积软组织伴血管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黄永军;黄东;江奕恒;牟勇;刘晓春

    目的 探讨应用血流桥接股前外侧游离皮瓣Ⅰ期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伴长段主干血管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5年1月,应用血流桥接股前外侧游离皮瓣Ⅰ期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伴长段主干血管缺损6例,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7 cm~33 cm×12 cm,皮瓣携带1~3支穿支血管,重建主干血管长度为6~18 cm.结果 术后6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2.8)个月.6例皮瓣均成活,末次随访时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弹性好,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感染、血肿及供区并发症.1例皮瓣边缘出现少许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 血流桥接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同时能有效重建肢体血运,且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血管损伤的理想方法.

  • 内踝上皮瓣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刘兴邦;王运涛;陶圣祥

    目的 探讨内踝上皮瓣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11月-2015年5月,应用内踝上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31例,修复大缺损面积7.0 cm×9.0 cm.结果 术后31例皮瓣全部成活,经3~9个月随访,皮瓣厚度、质地接近足踝部,但较对侧足跟部略为臃肿,皮瓣痛觉、触觉为S2~S3.结论 内踝上皮瓣适用于修复足跟部面积不大的创面,修复效果满意.

  • 密闭包扎法与指动脉岛状皮瓣治疗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尹成国;郝作斌;高广辉;王鑫;赵亮;姚保兵;王业本

    目的 评价并比较密闭包扎法与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指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应用密闭包扎法与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的80例指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包扎组45例和皮瓣组3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指端感觉恢复以及指间关节活动度.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得6~24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及皮瓣坏死.包扎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皮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远指间关节、近指间关节活动度均优于皮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两点辨别觉:包扎组(6.2±1.0)mm,皮瓣组(7.8±1.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总主动活动度(TAM)法评定末次随访时手指功能,优良率:包扎组93.3%,皮瓣组9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结论 在治疗指端组织缺损方面,密闭包扎法较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具有操作简单、花费少、临床效果好的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关节镜下修复无回缩肩袖全层撕裂的术后疗效

    作者:李桂石;齐晓军;王光达;耿云航;徐强;盖鹏宙;孙伟雪;隋来健;阚世廉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治疗无回缩肩袖全层撕裂的手术方法 和效果.方法2013年8月-2016年5月,对50例术中发现为无回缩的肩袖全层撕裂患者,行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全部病例行肩峰下滑囊切除及肩峰成形术.肩袖修复方式:18例应用Lasso过线器直接缝合,32例采用锚钉行肩袖止点重建,均行双排缝合.结果 术后随访48例,2例失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6个月.UCLA评分从术前的(13.1±2.8)分增至术后(31.6±2.5)分(P<0.05).其中疼痛评分,术前平均为(2.6±0.8)分,术后为(8.5±1.1)分(P<0.05);功能评分,术前平均为(4.3±1.1)分,术后为(9.6±1.2)分(P<0.05);主动前屈角度评分,术前平均为(3.2±1.4)分,术后为(4.4±0.5)分(P<0.05).前屈肌力评分,术前平均为(3.9±0.5)分,术后为(4.7±0.4)分(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术后随访UCLA评分,优40例,良8例.间断缝合患者术前平均(13.0±3.2)分,术后平均(33.6±1.7)分;双排缝合患者术前平均(15.6±2.4)分,术后平均(33.6±2.6)分.两组间手术前后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治疗肩袖全层撕裂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对于裂口较小的无回缩肩袖修复,间断缝合与双排缝合的效果均满意,且术后均无需制动患肢.术中应正确识别撕裂的形状,并根据破裂口位置形态采取恰当的缝合方式.

  • 56例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再植回顾性分析

    作者:杨波;宿晓雷;王华柱;陈广先;赵建勇

    目的 回顾性分析和探讨拇指旋转撕脱离断的再植方法 和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6年4月对56例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分别采用直接吻合、动脉转位、动脉交叉吻合、浅静脉移植、静脉动脉化修复动脉,采用静脉直接吻合、浅静脉移植、示指背静脉瓣转位修复静脉进行再植.结果 术后56例成活54例,坏死2例.成活的54例随访3~12个月,平均9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9例,良23例,差2例.结论 根据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不同伤情选择不同的再植方法重建患指血供,可减少再植指坏死率,使再植指获得良好的外观、功能.

  • 指尖再植术后皮肤松弛缝合渗血治疗的护理

    作者:王敏;刘婷;陈娟

    目的 总结指尖再植术后皮肤松弛缝合渗血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1月,对38例指尖再植皮肤松弛缝合渗血治疗的患者,以断指再植护理及放血治疗护理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指体按摩,有效控制渗血量以及精确的血运观察.结果 通过术后的系统护理,成活36指,随访3~6个月后发现依创伤程度不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缩,感觉均恢复,两点辨别觉10~12 mm.关节活动度良好.结论 指尖再植术后,皮肤松弛缝合渗血治疗护理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的病情观察,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并防止感染.

  • 水胶体敷料在肢体慢性溃疡伤口中的应用及观察

    作者:朱妙芬;张永霞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在肢体慢性溃疡肉芽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20例肢体慢性溃疡肉芽伤口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均予饮食指导,观察组经过常规清洗伤口后,予水胶体敷料换药;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隔日一次.对比分析两组愈合时间及效果.结果 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相当,但观察组的换药次数及换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提高,每日护理工作量减少.结论 水胶体敷料治疗慢性伤口效果较好,换药次数及换药的时间均低于常规的换药方法,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值得推广应用于炎症控制较好的慢性肉芽组织伤口治疗.

  • 自由设计的穿支皮瓣在腓肠神经皮瓣供区修复中的护理

    作者:韩芹;陈步国;赵安娜;寿奎水

    目的 探讨自由设计的转移穿支皮瓣在腓肠神经皮瓣供区修复中的术后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12例自由设计的穿支皮瓣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供区修复的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相关准备,及术后严密观察血运情况,及时发现处理血管危象,同时做好疼痛护理、便秘预防、体位护理等.结果 通过系统治疗护理,12例穿支皮瓣全部成活,仅1例腓肠神经皮瓣发生血管危象,造成皮瓣远端尖端皮肤坏死,经常规换药后成活.结论 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血管危象,有效的健康宣教和功能锻炼,是确保同侧两处游离皮瓣成活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穿支皮瓣 修复 护理
  • 原发性桡神经"沙漏"样狭窄1例

    作者:王东亮;张友乐;王剑;李强

    上肢周围神经受到邻近组织的压迫,会出现变窄、变细,严重者呈"沙漏"样或"藕节"样变窄,其病因不明,且命名较多.2016年2月,我院收治1例原发性神经"沙漏"样狭窄病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原发 桡神经 狭窄
  •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变异2例

    作者:陈步国;朱辉;郑大伟;吴尧;石荣剑;孙峰;寿奎水

    2001年Cavadas[1]首先报道了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后临床应用广泛, 此穿支血管解剖恒定被认为是该皮瓣的优点之一[2],我们在行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手术中遇到2例穿支缺如的特殊病例.

  • 游离皮瓣在手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选择及应用

    作者:裴世杰;刘飙;张君;刘燕;刘浩宇

    手部皮肤缺损是手外科常见的损伤之一,常发生在急性外伤、感染、肿物切除、电击伤、冻伤、烫伤等情况之后,如何处理皮肤缺损是手外科医师所面对的重要课题. 手部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 较多,本文就游离皮瓣在手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选择及应用进行综述.

  • 指端缺损修复的治疗进展

    作者:韦世钦;甘干达

    指端缺损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类型. 指端缺损包括指腹缺损、指端侧方缺损、末节截指伤、掌背侧联合缺损、指骨外露等.指端缺损相当大地损害伤指的功能和在职业方面的用途[1]. 故对于此类损伤的治疗应尽量保留伤指的长度、 恢复饱满的外形以及重建良好的感觉功能. 现对近年各种修复方法 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先天或原(特)发性(真性)肢体肌肥大

    作者:田光磊;田文;赵俊会

    9掌长肌肥大掌长肌,于灵长类动物来说,是块不断退化的肌肉,极具变异性,如二腹肌、双肌腹、副肌、肌腹-肌腱位置互换、肌腹缺失、缺如等,其中多数为返祖现象.掌长肌肥大,目前仅报道5例,且都是单侧发生.

  •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在牵张成骨中对新生骨形成的实验研究

    作者:于乃超;任志勇;宋君;王辉;魏长月

    目的 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在牵张成骨中对新生骨形成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中国家兔6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实验组在截骨延长完成后使用超声骨折治疗仪治疗4周,对照组不予干预.结果 固定期第28天、第56天、第84天:X线结果 、HE染色指标实验组>对照组.固定期84天:骨密度及生物力学各项指标实验组>对照组.结论 实验证实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能够显著提高兔胫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质量.

  • 手外科临床实用技术的改进(附六点报告)

    作者:江起庭;王钰;张孝全;马春红

    在手外科临床中, 实用技术操作在手部修复重建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技术的改良创新,对手部修复重建效果及后续恢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⑴甲体回植"8"字固定;⑵游离植皮区用缝线间断固定;⑶用手套中环指套宽的皮条止血;⑷采用捏、挤、压动作于再植指体上解除血管危象; ⑸对相连指神经的远节离断指再植,将指神经切断再接合;⑹断蒂的带蒂皮瓣2周断蒂等.目的 是:⑴提出这六点实用技术改进的新观点、新理念、新认识;⑵这六点实用技术的改进,增强实用性,易掌握操作,便于推广普及;⑶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对手部修复重建能达到明显效果,有着亟待阐明的深远意义.

  • FAT10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张春阳;王星;孙洁;王翠芳

    目的 探讨双泛素(human leukocyte antigen F-associated transcript 10,FAT 10)在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结直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分析FAT10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1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FAT10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FAT 10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9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9.84%,P<0.05)和正常结直肠黏膜(1.64%,P<0.05).FAT 10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结论 FAT1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对应的癌旁组织及正常结直肠黏膜无表达或弱表达.结直肠癌组织中FAT 10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提示FAT 10基因与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关键词: 结直肠癌 FAT10 病理
实用手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