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解剖型接骨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76例

    作者:俞敏;张如南;马江涛;张孟超

    自2002年11月~2005年11月,笔者共收治锁骨骨折183例,手术治疗113例,其中76例内固定物选用解剖型接骨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锁骨上侧解剖型接骨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阿良;赵忠海;陈宾;张勇;蔡振存

    锁骨中段骨折加压钢板固定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Zlowodzki等[1]报道该手术术后骨折不愈合率为2.2%.锁骨中段骨折手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可以是软组织剥离过多,复位不佳,固定不确切.Jupiter等[2]认为固定不确切是锁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主要原因.生物力学研究认为钢板放置的不同位置决定了内固定的稳定性,笔者根据此原则,自2004年8月~2006年10月,利用S形解剖钢板在锁骨上侧治疗锁骨中段骨折27例,术后疗效满意.

  • 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9例分析

    作者:张志刚;刘日新;李玉梅;陈选明

    目的:探讨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0年6月,使用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9例.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0例,三部分骨折24例,四部分骨折5例.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其中5例因骨缺损行植骨术.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6个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5例,良9例,优良率为87.2%.结论:采用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和规范的功能锻炼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

  • 胫骨远端解剖接骨板并植骨治疗Pilon骨折分析

    作者:吴茂葵;熊文华;殷明;孟繁胜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解剖接骨板并植骨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2月使用解剖接骨板并植骨治疗Pilon骨折43例,根据AO分型:A3型12例,B3型18例,C2型10例,C3型3例.结果:按Teeny和Wiss评分系统,43例中优33例,良7例,可2例,差1例.术后并发症:伤口不愈合3例,伤口感染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踝关节肿胀8例.结论:解剖型接骨板紧密贴合胫骨下段的骨骼形态,可使Pilon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和牢固的内固定,配合植骨处理是治疗Pilon骨折理想的选择.

  • 克氏针与锁骨解剖型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108例对比分析

    作者:卢庆弘;王文权;许永秋;李同林;覃瑞良

    目的:比较克氏针内固定和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锁骨骨折患者108例,其中,55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为克氏针组,53例采用解剖型接骨板治疗为接骨板组,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克氏针组平均手术时间5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0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6周,优良率为90.9%.接骨板组平均手术时间7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8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9周,优良率为94.3%.两组间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可靠,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

  •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邱匀峰;肖定军

    目的:比较克氏针、解剖型接骨板和锁定加压钢板(LCP)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2012年收治的112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内固定选择分成三组治疗,其中克氏针组33例,解剖型接骨板组41例,LCP组38例,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术后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3~24个月,平均15个月,无锁骨下血管神经损伤,无气胸发生,所采用三种内固定方法中,LCP组优良率高,并发症较低,但与解剖型接骨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组优良率低于解剖型接骨板组和LCP组,但并发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型接骨板与锁定加压板(LCP)对于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满意,具体使用应灵活选择。

  • 锁定加压接骨板与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6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锐

    目的:比较镇定加压接骨板与解剖型接骨板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问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5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镇定加压接骨板组(n=28)和解剖型接骨板组(n=28),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2.32.1个月;镇定加压接骨板组患者(96.42%)治疗后的优良率好于解剖型接骨板组患者(78.57%),其P<0.05;解剖钢板组患者术后髋内翻畸形愈合有5例,没有愈合有2例,静脉血栓的有3例,切口感染的有2例,锁定加压接骨板组患者中发生静脉血栓的有1例,锁定加压钢板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少于解剖钢板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其固定牢靠、优良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张军华;文益民;蓝旭;葛宝丰

    目的 探讨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12月,使用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6例.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9例,三部分骨折21例,四部分骨折6例.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其中3例因骨缺损行植骨术.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5例,良8例,优良率为91.7%.结论 采用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和规范的功能锻炼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有效降低了骨折凝肩或肩峰撞击症的发生率.

  • 计算机辅助设计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个性化解剖型接骨板

    作者:刘瑞平;孙荣彬;黄勇;张辉;徐南伟

    目的 采用CT原始数据建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三维实体模型,Mimics和UG软件设计出骨折复位后的个性化解剖型接骨板.方法 选取1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CT扫描原始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得到患者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模拟复位后的三维实体模型;以STL标准格式将模型输出,导入UG NX 7.0软件,设计出接骨板的内外表面,确定螺钉孔的位置并设计螺钉孔,再对设计好的接骨板进行数控编程.将生成的数字控制代码输入数控机床,加工胫骨平台后柱的个性化解剖型接骨板.结果 成功建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模拟复位后的三维实体模型以及胫骨平台后柱个性化解剖型接骨板的三维实体模型,加工出胫骨平台后柱个性化解剖型接骨板.结论 接骨板外形逼真,接近真实情况,具有良好的骨面贴合性和特殊的螺钉孔设计.

  • 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付传玺

    目的:观察髁部支持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运用解剖型接骨板支持治疗.结果:本组86例,术后骨折均愈合,按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优69例,良16例,差1例.结论:解剖型接骨板用在股骨下端骨折,具有设计合理,价格低廉,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对膝关节伸屈功能及骨折愈合有积极促进作用.

  • 比较分析克氏针与解剖型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智

    目的:比较分析克氏针与解剖型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有32例,治疗方式为克氏针内固定,研究组患者有32例,治疗方式为解剖型接骨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手术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88%,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25%,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克氏针内固定,解剖型接骨板对于锁骨骨折患者而言具有更为优越的疗效,有利于患者伤情尽快恢复,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 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及普通接骨板治疗桡骨不稳定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张治荣;刘帆

    目的:探讨用锁定加压钢板及普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比较,以提高治愈率.方法:2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随机分为2组,A组10例采用切开复位普通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B组12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月-2年,A组10例按期愈合,按照Carland and Wer1ey评分方法评价腕关节功能:优5例,良3例,差2例.B组12例按期愈合,按照Carland and Werley评分方法评价腕关节功能:优10例,良2例.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明显较切开复位普通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要好,固定可靠,术后较早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时间缩短,可以减少腕关节僵直、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 解剖型接骨板在干骺端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朱敏;周全;王元山;李旭平

    目的:应用解剖型接骨板治疗四肢长骨干骺端骨折,探讨该内固定方式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8月~2005年8月收治的38例四肢长骨干骺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其中随访26例,随访平均8.3个月.结果:骨折无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折断、弯曲及感染等并发症.按邻近关节功能和各自关节的评分标准,达优良等级的患者共有20例.结论: 解剖型接骨板应用于四肢长骨干骺端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固定牢靠、利于关节功能恢复的优点,可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四肢长骨干骺端骨折的理想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内外侧解剖型接骨板固定治疗对累及肱骨下段髁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欣;李冬月;杨朔

    目的 观察内外侧解剖型接骨板固定与重建钢板固定治疗累及肱骨下段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内外侧解剖型接骨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双侧重建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材料费用、Mayo肘关节评分、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外固定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减少,优良率和Mayo肘关节评分显著升高(P<0.05),但材料费用相对增加.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外侧解剖型接骨板固定治疗累及肱骨下段髁间骨折,手术过程简便,固定稳定可靠,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功能恢复较好.

  • 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法探讨

    作者:王庆武;强晓军;郭宁国

    目的: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骨折,治疗不当会产生明显的功能受限.我们根据桡骨远端骨折的 AO 分型,对不同骨折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通过随访评价治疗效果,进而提出对此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随访我院治疗桡骨远端老年人,在骨折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6例,其中手法复位石膏夹外固定治疗AO 分型中A型和B1型的桡骨远端骨折62例;应用"T"型接骨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B1型闭合复位失败3例,治疗C1型7例,C2型2例;应用外固定架治疗C1型骨折4例,C2型5例.结果:通过对此96例患者随访6-18月,应用改良 Mcbride 评分标准,就患者主诉的疼痛、功能、握力满意程度;临床检查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外观有无畸形;X 线检查关节面复位情况,桡骨短缩程度,掌倾角、尺偏角恢复情况,有无骨性关节炎的改变及并发症进行综合评价:手法复位组,优48例,占其组77.4%;良8例,占其组12.9%,可6例,占其组9.7%."T"型接骨板治疗组,优9例,占其组75%;良2例,占其组16.7%;可3例,占其组8.3%.应用外固定架治疗组,优6例,占其组66.7%;良2例,占其组22.2%;可1例占其组11.1%.结论:对老年患者AO 分型中 A 型和 B1 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应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疗效可靠;对"B1"型患者复位不理想应用切开复位T型接骨板治疗疗效显著.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关节面错位加大,闭合复位难以复位者,应用T型接骨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掌倾角及关节面复位效果较好,患者术后腕关节恢复佳.对关节面较平整,掌倾角可闭合复位,应用外固定架治疗,减少术中骨折块血运损伤,骨折愈合时间短,腕关节功能恢复佳.

  •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对比观察

    作者:左斌;刘建国;符晓川

    目的探讨锁骨中段骨折应用三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114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三组各38例。分别为克氏针组,解剖型接骨板组,锁定加压钢板(LCP)组。统计三组患者的术后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手术治疗后,其中LCP组患者的术后优良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与解剖型接骨板组患者比较差异不显著(>0.05),克氏针组患者的术后优良率低于解剖型接骨板组和LCP组,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比较差异显著(<0.05)。结论锁骨中段骨折应用解剖型接骨板和LCP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具体使用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

  • 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作者:杜玉喜;刘年喜;牛智慧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和优势。方法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3例36足,术后足趾早期活动,无需石膏固定,12周内避免负重,12周后X线检查,骨折愈合后方可逐渐负重行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10.6个月,复查X线片示,跟骨解剖结构恢复满意,Gissane角恢复至平均126°,B?hler角恢复至38°,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术后功能,优26足,良7足,可3足,优良率91.7%。结论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骨折之一,过去采用手法复位、克氏针撬拔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效果较差。应用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只要把握好手术时机,术前充分准备,术后规范处理,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良好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 应用后踝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踝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魏更生;张丛笑;查君璞

    目的 探讨后踝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踝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8月-2015年2月选择诊治的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8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后踝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预后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1.34±10.32)min,(6.98±2.14)d与(11.40±1.49)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33±9.28)min,(8.24±1.84)d与(14.87±2.94)周(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为(89.14±4.24)分和(81.45±4.89)分,均明显高于术前的(64.25±5.98)分和(64.19±6.14)分(P<0.05),且治疗组术后6个月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的内固定松动、软组织感染、畸形愈合、骨髓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踝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踝关节周围骨折具有更好的微创性,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踝关节功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