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实用手外科杂志

实用手外科

实用手外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Hand Surgery 실용수외과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沈阳市手外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5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2722
  • 国内刊号: 10-1336/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8-132
  • 曾用名: 中国实用手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手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蔡林方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掌侧入路结合植骨微型空心钉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

    作者:栾国权;张震宇;王琰;刘超

    目的 介绍掌侧入路结合植骨、微型空心钉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9月,对8例腕舟骨陈旧性骨折患者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清理骨折端后植骨微型空心钉固定,石膏外固定8~12周,拆除石膏后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10~12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一般于术后3~6个月即获骨性愈合,愈合率100%.术后腕关节活动度良好.结论 腕掌侧入路、微型空心钉内固定、植骨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对舟骨原有血供干扰较少、显露清楚、植骨充分、固定可靠,是治疗无骨坏死陈旧性腕舟骨骨折较好的方法.

  • 不缝合背侧伤口的远侧指间关节水平离断再植

    作者:周君东;徐海峰;邵磊

    目的 探讨采用不缝合背侧皮肤伤口的方法对手指远侧指间关节平面离断进行再植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68例手指远侧指间关节平面离断患者行再植术,术中只吻合背侧中央静脉一条,采用不缝合背侧皮肤伤口完成再植术,术后常规抗炎、抗凝、抗血管痉挛及支持治疗.结果 68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静脉危象,全部成活,成活率100%.结论 对发生在DIP平面的断指行一动一静法再植,术中采用不缝合背侧伤口的方法处理,可充分引流渗血及缓冲该处皮肤张力,从而有效防止血肿及组织肿胀压迫静脉,提高此平面一动一静法的再植成活率.

    关键词: 不缝合伤口 DIP 再植
  • 可溶性止血纱布在甲床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李海雷;李大村;赵民;刘井达;赵亮

    目的 评价可溶性止血纱布在甲床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对52例甲床损伤患者,术中应用可溶性止血纱布,从甲床外形、术后疼痛等方面进行随访和疗效评估.结果 术后45例53指得到随访,随访3~6个月,优21指,良20指,可7指,差5指,总优良率77.3%.结论 可溶性止血纱布可以有效保护甲床创面,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指甲畸形率.

  • 手指细小金属异物取出的临床体会

    作者:马而满

    目的 探讨手指细小金属异物取出术的方法和要点.方法 对115例(130指)长度在6mm以下的金属异物行取出术.结果 125指细小金属异物顺利取出,5指小于2mm的针尖金属异物在骨内较深且接近或已经在髓腔内,告知患者取出风险后,患者拒绝手术取出.结论 术前缜密的病情判断,准确的定位,术中充分止血,仔细认真的操作,可顺利取出手指细小金属异物.

    关键词: 手指 金属异物 取出
  • 不同筋膜血管蒂骨瓣植入治疗舟状骨陈旧性骨折

    作者:欧学海;蔡鹰;许玉本;杜晓龙;尚驰

    目的 介绍利用不同筋膜血管蒂桡骨茎突骨瓣植入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2年9月-2010年5月,采用以桡动脉返支为蒂的骨瓣,或以骨间背动脉桡侧终末支的筋膜蒂骨瓣植入结合内固定治疗腕舟状骨陈旧性骨折41例.结果 38例经6~27个月(平均19.3个月)的随访,X线片显示腕舟骨骨折均在术后4~6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愈合率达100%.腕关节活动度为4例腕掌屈60°,背伸50°;34例腕掌屈达70°~80°,背伸45°~55°.腕关节活动时无疼痛.腕关节功能按Krimmer评分表测定:总体疗效为优29例,良9例.结论 采用带不同血管蒂桡骨茎突骨瓣植入治疗舟状骨陈旧性骨折疗效确切.

  • 选择性利用游离皮瓣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黄飞;赖爱宁;朱新宏;郭龙;王刚

    目的 探讨多种游离皮瓣精细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针对手腕部软组织的缺损面积及形状等特点,对比分析皮瓣部位的质地、纹理,选取与手腕部相近似的5种游离皮瓣进行精细修复187例.修复方式: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掌及大鱼肌处软组织缺损49例,小腿后侧皮瓣修复全手掌侧软组织缺损46例,小腿外侧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42例,足背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伴伸肌腱缺损42例,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8例.结果 本组187例中185例皮瓣顺利成活,2例皮瓣远端少量坏死,经植皮后愈合.随访187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皮瓣质地良好,无明显臃肿,两点辨别觉6~9 mm,手部经功能康复训练后,优96例,良71例,可20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根据创面缺损形状与大小,选择不同游离皮瓣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能达到精细修复目的,大大地提高了手功能.

  • 同指双侧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作者:陆向荣;陆振良;陆大明;徐雪平

    目的 总结双侧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2月-2012年8月,采用双侧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13例,面积大为22 mm×25 mm,小为12mm×18mm.结果 13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弹性良好,两点辨别觉达6~8 mm,手功能TAM法评定:优12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 该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术后效果满意,是修复指端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 手指皮肤脱套伤静脉动脉化修复的临床应用

    作者:梁伟强;徐亚非;伍美艺;曾国师;张德军;李冠军;曾辉

    目的 探讨无指固有动脉存留的手指皮肤脱套伤静脉动脉化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脱套手指皮肤侧方纵行切开,摊开皮肤呈一块状游离皮瓣,找到两条主干静脉,标识.在10倍手术显微镜下,先将皮瓣脂肪大部分清除,保留皮瓣的真皮下血管网,再显露并切断两条主干静脉之间的交通支,脱套手指皮肤原位回植,皮肤的一条静脉远端或近端与伤指的指固有动脉吻合,另一端结扎;另一条静脉近端与指背静脉吻合,临床应用5例.结果 本组5例术后0.5~3 h皮肤出现毛细血管反应,4~6 h变红润,之后未出现皮色暗紫、严重肿胀.其中2例顺利成活;2例术后3d有皮肤肿胀、瘀血明显,经远端小切口放血3~5 d后好转并全部成活;1例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植皮愈合.成活的皮肤随访3个月~1年,皮肤质地柔软,弹性、耐磨性好,色泽稍暗,皮肤两点辨别觉4~10 mm.结论 静脉动脉化修复无指固有动脉存留的手指皮肤脱套伤临床效果良好.

  • 接合两侧指背神经的指动脉终末背侧皮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作者:陈学明;许亚军;芮永军;包岳丰;陈政;周晓;张辉

    目的 探讨接合两侧指背神经的指动脉终末背侧皮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2011年8月,采用接合两侧指背神经的指动脉终末背侧皮支皮瓣修复2~5指指端缺损6例,其中食指2例,中指1例,环指2例,小指1例,皮瓣切取面积大22 mm×20 mm,小10mm×9 mm.结果 6例6指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6~24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皮瓣外观及手指功能恢复满意,感觉恢复S3,皮瓣两点辨别觉6~9 mm,平均7.6 mm,供区无并发症.结论 接合两侧指背神经的指动脉终末背侧皮支皮瓣具有血供可靠,不破坏重要血管,且有可供接合的神经,操作简便等优点,是修复手指指端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 Yamano分区断指再植疗效分析

    作者:梁启善;郭小惠;杨小文;刘明龙;林钦扬;黄良任;李日添

    目的 探讨末节断指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1月-2012年8月采用超显微外科技术吻合动静脉或仅吻合动脉、指尖放血的方法,进行Yamano Ⅰ~Ⅲ区断指再植60例72指.其中Ⅰ区18指,Ⅱ区22指,Ⅲ区32指.结果 再植断指成活69指,成活率95.8%,按中华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50指,良16指,差3指,两点辨别觉4~6 mm.结论 显微外科或超显微外科技术是末节断指再植成功的关键.

  • 中环指相邻侧岛状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指端脱套伤

    作者:刘刚义;席志峰;朱修文;王春旭;苟军全;王芳;谢瑞菊;袁建君

    目的 总结采用同一血管蒂的中指尺侧和环指桡侧指动脉岛状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指端脱套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9月-2012年7月,采用同一血管蒂的中指尺侧和环指桡侧指动脉岛状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指端脱套伤8例.左手拇指3例,右手5例.皮肤缺损范围为4.0 cm×3.2 cm~7.2 cm×5.5 cm.伤后至入院时间为20 min~7 h,平均3.5 h.本组中指皮瓣切取范围为2.5 cm×2.2 cm~4.2 cm×3.0 cm,环指皮瓣为2.0 cm×1.5 cm~3.5 cm×2.8 cm.供区取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打包加压包扎.结果 本组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及供区植皮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外形、质地均良好,恢复保护性感觉,患指屈伸功能正常.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4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87.5%.供指外形及功能无影响.结论 采用同一血管蒂的中指尺侧和环指桡侧指动脉岛状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指端脱套伤,手术操作简便,疗效满意.

  • 串联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相邻两指指端软组织缺损

    作者:于冰

    目的 报道指动脉双岛状皮瓣修复相邻两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切取以指总动脉为蒂的串联两个指根部皮瓣,分别逆行岛状修复相邻两指指端软组织缺损6例,其中食、中指3例,中、环指3例;手指末节残端软组织缺损10指,末节指腹缺损2指;10指伴有指骨外露,2指伴有肌腱外露.于指根部切取近侧皮瓣面积为1.2 cm×1.5 cm~1.5 cm×2.0 cm,远侧皮瓣面积为1.0 cm×1.5 cm~1.5 cm×1.5cm.结果 术后6例12块皮瓣全部成活,4例经6~24个月随访,皮瓣血供及质感良好.结论 一侧指动脉皮瓣供区同时切取成2块带指动脉的皮瓣,修复相邻两指指端软组织缺损,可减少对另一指外形及功能损伤,同时也对此类型供血皮瓣的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改良髂骨骨皮瓣游离移植治疗掌背复合组织缺损

    作者:蒋萍萍;潘朝晖;赵玉祥;薛山;李洪飞;李建娜

    目的 总结游离改良的以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髂骨骨皮瓣重建掌背骨与软组织缺损体会.方法 2009年3月-2012年3月,应用骨皮瓣修复掌背复合组织缺损7例,平均年龄42.9岁.伤肢均为右手,合并不同程度伸肌腱损伤2例;合并腕骨骨折、脱位2例;掌指关节损伤3例;指骨骨折3例.受伤至再手术时间平均为18.6 d.术后7d开始功能练习.定期复查,了解植骨愈合、关节活动度、握力大小、皮瓣感觉恢复及供区副损伤,完成患肢手臂肩残疾问卷表及供区可视疼痛评估表.结果 本组皮瓣全部成活,5例甲级愈合,2例乙级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植骨远端2.3个月,近端2.7个月.随访12~24个月,腕关节平均掌屈38.6°,背伸42.9°,尺偏21.4°,桡偏22.9°.受累掌指关节平均活动度35.7°.患侧平均握力13.9kg.3例皮瓣平均静态两点辨别觉13.7 mm,余皮瓣仅恢复深触觉.平均手臂肩残疾问卷评分12.1分.所有患者术后2周可行走,术后3个月轻微疼痛1例,术后1年供区瘢痕平软,无疼痛.结论 游离改良的以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髂骨骨皮瓣可成功治疗掌背部骨与软组织缺损,供区损伤较小.

  • 改良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

    作者:余少校;张振伟;杨诚;李征;白印伟;陈国荣;周望高;熊懿

    目的 探讨改良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切取指背筋膜蒂皮瓣时,皮瓣近端预留一条长1~2 cm指背静脉,皮瓣切取后,松开止血带,温盐水复温,皮瓣蒂部局部应用罂粟碱解痉,观察并判断皮瓣供血与回流情况.若皮瓣出现血供不足,通过皮瓣内预留指背静脉与指动脉断端吻合,形成静脉动脉化皮瓣(10例);若皮瓣出现静脉回流障碍,则将皮瓣内指背静脉与受区皮下静脉吻合,改善其回流(12例);若皮瓣供血与回流基本平衡,则无需进行血管吻合(13例).结果 临床应用改良的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35例,皮瓣面积:1.2 cm×1.6 cm~2.7 cm×3.2 cm,其中辅助吻合预留血管22例,辅助血管吻合率63%,皮瓣全部成活.术后72 h除静脉动脉化皮瓣有3例出现张力性水疱外,其余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供区植皮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9个月,手指功能与外观均满意,皮瓣质地良好,指端饱满,无触压痛.结论 传统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经选择性辅助吻合血管处理,其成活率和成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

  • 节段性足趾移植在拇手指部分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何如祥;雷林革;程鹏;祁多宝;李国海;马宝

    目的 探讨节段性足趾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部分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节段性第2足趾对11例拇、手指部分复合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并对其解剖基础、操作要点及优缺点进行阐述.结果 本组11例节段性游离移植指体及伤指全部成活,创面及时治愈,感觉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节段性足趾游离移植修复再造拇、手指部分缺损可恢复良好的感觉、功能与外形,是当前拇、手指部分缺损修复较好的方法.

  • 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关节镜下治疗

    作者:易建华;李智勇;胡军;刘小林;牛晓锋

    目的 评价肩关节镜下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对20例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于肩关节镜下行肩峰成形术,术后采用Neer法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10~25个月,平均15个月,本组患者均未出现关节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关节腔积血等并发症.肩关节功能术前和术后依据Neer评分系统分别为(78.5±3.0)分及(92.0±2.6)分(P<0.01).结论 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能有效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

  • 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时蒂部不同处理方法比较

    作者:房嘉宾;李庆泰;纪柳;于志军;刘沐清

    目的 分析比较几种不同的蒂部处理方法在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时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5月-2011年5月,对36例36指指端缺损患者采用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于手指近节中、远段及近节指间关节背侧设计皮瓣,皮瓣边缘不超过手指侧中线,蒂部采用四种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 36例皮瓣全部成活,但不同的蒂部处理方法术后对皮瓣血运的影响不尽相同.结论 皮瓣远端血管蒂部附加一条形皮肤较其他蒂部处理方法疗效更确切,不仅解决了转位后蒂部过紧的问题,还可以早期闭合蒂部创面,减少了感染机会,有效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游离第2趾胫侧皮瓣结合压力治疗修复指腹缺损

    作者:张广亮;侯瑞兴;李祥军;巨积辉;王友兵;廖观祥;宋二发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第2趾胫侧皮瓣结合压力治疗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例14指指腹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第2趾胫侧皮瓣修复.皮肤缺损面积大约4.0 cm×1.5 cm,小约1.5cm×1.0 cm,平均约2.5 cm×1.2 cm.切取第2趾胫侧皮瓣面积大约4.5cm×2.2cm,小约2.0cm×1.5cm.术后2周,修复指佩带压力套接受24h压力治疗3个月.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5个月,平均9个月.修复指腹肤色红润,质地良好.皮瓣与原手指皮肤交界处过渡自然,瘢痕不明显,修复指腹外形接近正常手指.指腹温暖,无畏寒.修复指腹2-PD 8~15 mm,平均11mm.足部供区一期愈合,无瘢痕挛缩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步态正常,无足部疼痛或行走不适感.小腿供区一期愈合.结论 应用游离第2趾胫侧皮瓣结合压力治疗修复手指指腹缺损,不仅可以较好地恢复指腹的感觉和功能,而且可使外形接近正常手指,是修复此类损伤的理想方法.

  • 腹部随意超薄皮瓣修复手部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骥;王众;苏加向;吴亚乐;张玉良

    目的 探讨应用腹部随意超薄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2012年12月,对35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腹部随意超薄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18个月,手部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应用腹部随意超薄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较为实用.

  • 皮肤原位回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手部皮肤撕脱伤

    作者:崔邦胜;郭锋;陈棉智;张志辉;李永军

    目的 总结撕脱皮肤修薄后原位回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修复手背部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撕脱皮肤修薄后成全厚皮片原位回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一期修复手背部皮肤撕脱伤18例.结果 本组18例撕脱皮肤全部成活,其中2例撕脱皮肤远端皮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9个月,创面外观颜色略暗红,弹性好,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皮肤原位回植联合VSD技术可为组织修复提供密封环境,引流充分,加压均匀,降低了组织感染坏死的几率,增加撕脱皮肤成活的机会,有效地促进了患手外观和功能的恢复.

  • 带筋膜蒂桡骨瓣在第1掌骨缺损中的应用

    作者:缪旭东;闫乔生;贾晶;许有;徐佳

    目的 介绍应用带筋膜蒂桡骨瓣治疗第1掌骨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9例外伤性第1掌骨缺损患者,设计带桡侧筋膜蒂的桡骨下段骨瓣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经6~48个月随访,移植骨块全部骨性愈合,手功能按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7例,良2例.结论 骨瓣切取方便,血供可靠且不损伤主要血管,是修复手部软组织伴骨缺损的较好方法.

  •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黄国英;牛国庆;黄东;张惠茹;吴伟炽;黄永军

    目的 报道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2月-2013年1月,对12例手部不同部位、形态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切取皮瓣面积为4 cm×6 cm~8 cm×13 cm,以肌皮、肌间隔穿支为蒂.动脉血管蒂与受区血管采用端端或端侧吻合,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 本组1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1例指腹皮瓣因臃肿行皮瓣修整术后手指屈曲功能接近正常,余11例皮瓣的外观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可设计切取不同形状、大小的皮瓣,以适应并修复手部不同部位、形态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均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 手外伤康复中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张葆欣;李霁锋

    目的 探讨手外伤术后康复中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产生的机理和分布类型以及佳预防手段.方法 对213例手外伤术后康复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出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在手外伤康复中的发病率.结果 CRPS在手外伤康复中发病率约为42%,其中CRPS Ⅱ型占97%,CRPS Ⅰ型占3%.通过对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分析,女性在手外伤康复中CRPS发病率为72%,高于男性28%的发病率.青少年手外伤康复中CRPS发病率为10%,低于成年人24%的发病率.通过对手外伤康复情况分析,刀砍伤95例,发生CRPS 36例,发病率37%;牵拉伤63例,发生CRPS 25例,发病率39%;挤轧伤27例,发生CRPS 13例,发病率48%;撕脱伤28例,发生CRPS 15例,发病率53%.从受伤到开始康复时间长短来看,CRPS发生在2周~1个月,2周以内,1~2个月,2个月以上.从受伤部位来看,手部1区的损伤发生CRPS的几率极低,在本次调查中1区损伤15例发生CRPS的概率为0.相关文献证实,CRPS在手部1区损伤的发病率不足1%,手部3区为47%,手部5区为26%,手部4区为49%,手部2区为54%,前臂30%,上臂62%.骨折占10%~14%,韧带拉伤或扭伤占13%~22%,神经损伤占30%~44%,挫伤和挤轧伤占8%~18%.结论 CRPS平均发病年龄为36~46岁,以女性居多;CRPS在手外伤康复中以CRPS Ⅱ型为主,儿童和青少年CRPS发病率很低,开放性损伤更容易发生;手外伤的早期康复治疗应在2周以后进行,这样对患者康复比较安全和有效,同时也防止了CRPS的发生.

  • 第1掌骨背桡侧动脉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覃茂林;朱永东;黎绍杰;胡盛;邱盛春;李劲松;刘泳烽

    目的 探讨第1掌骨背桡侧动脉岛状皮瓣在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第1掌骨背桡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20例.结果 本组2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拇指外形满意,质地柔软,皮神经修复者两点辨别觉8~12 mm.结论 第1掌骨背桡侧动脉岛状皮瓣具有操作简便、质地良好、血供可靠、损伤小等优点,是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 背阔肌皮瓣在上肢严重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姚俊娜;赵祚塨

    目的 报道应用背阔肌皮瓣修复严重上肢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2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28例严重上肢组织缺损,同时创面伴有骨质、肌腱外露或骨缺损潜腔形成、骨髓炎者采用背阔肌皮瓣进行修复.急诊修复17例,其中2例修复组织缺损的同时行屈肘功能重建,1例行伸肘功能重建;5例游离移植背阔肌皮瓣填塞死腔治疗前臂骨髓炎.皮瓣供区创面行植皮或直接缝合.结果 术后28例皮瓣成活良好,供区植皮成活良好.术后随访6~30个月,皮瓣外形、创面闭合及患肢功能改善满意.其中1例屈肘功能重建术后肌力恢复至M3+,另1例术后肌力恢复至M3,1例伸肘功能重建术后肌力恢复至M3+;1例术后出现静脉危象,探查修复后皮瓣坏死约1/4,经扩创植皮后创面闭合;2例于术后1年因皮瓣臃肿行皮瓣修整术.结论 背阔肌皮瓣切取方便,对严重上肢组织缺损的创面闭合、骨髓炎的治疗及患肢功能重建疗效满意.

  • 游离第2趾联合足背皮瓣再造拇指

    作者:盛辉;丁小珩;李德保

    目的 探讨采用游离第2趾联合足背皮瓣再造拇指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1月,对8例拇指Ⅳ°缺损并伴拇指周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第2趾联合足背皮瓣的方法再造修复.结果 8例8指再造拇指及其所携带的足背皮瓣全部成活.受区创口及皮瓣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32个月,再造拇指外形恢复满意,指端皮肤感觉好,皮瓣质地柔软,无臃肿.按照中华医学会上肢部分功能测定标准评定:优4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对于拇指Ⅳ°缺损并伴拇指周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第2趾联合足背皮瓣进行再造,不仅再造手指功能恢复良好,且可一期完成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膝至足踝部创面

    作者:刘宗宝;顾加祥;朱贤;陆剑锋;黄建平;朱寅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膝至足踝部创面的临床特点和效果.方法 2006年1月-2012年6月,对49例膝部、小腿、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采用腓肠神经血管皮瓣移植修复.结果 本组49例50块皮瓣全部成活45块,2例出现边缘性部分坏死,3例皮瓣坏死,成功率90%.成活皮瓣色泽、质地及外形良好,术后经1~2年随访,供区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是一种理想的方法.适应证的选择、手术具体操作方法以及对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正确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 甲板原位缝合结合皮内缝合法修复甲床挫裂伤

    作者:陈乐锋;张振伟;游楚红;陈国荣;吴耿;周望高;柯于海

    目的 报道甲板原位缝合结合可拆线皮内缝合法修复甲床挫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30指甲床挫裂患者,应用甲板原位缝合结合可拆线皮内缝合法进行修复,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3~9个月,甲床伤口均一期愈合,再生甲板生长良好,根据甲床修复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24例24指占80%,良4例4指占13.3%,可2例2指占6.7%,优良率93.3%.结论 应用甲板原位缝合结合可拆线皮内缝合法修复甲床挫裂伤,方法简单,疗效满意,是修复手指甲床损伤的理想方法.

  • 快通道外科治疗对手外伤患者围手术期精神因素的影响

    作者:江起庭;杨丽娜;王钰;江志伟

    目的 探讨快通道外科(FTS)治疗对手部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精神因素的影响.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12月,对60例手部创伤患者随机分成FTS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汉密尔顿焦量表(HAMA)积分的变化.结果 HAMA积分在治疗前,FT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9);治疗后两组HAMA积分分别在2周、4周、6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7,P=0.023,P=0.0126).结论 制定个体化的FTS治疗,能有效地缓解手部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不良精神因素,其优势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 硫酸镁湿敷联合压力疗法治疗止血带压迫所致肿胀的效果观察

    作者:徐娟;贾亚利

    目的 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治疗术中止血带压迫所致的局部肿胀、疼痛、水疱.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30例.A组:硫酸镁湿热敷;B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C组:硫酸镁湿热敷外加弹力绷带加压.观察并记录肿胀及疼痛的消退情况.结果 C组患者肿痛消退快,恢复好,取得明显疗效(P<0.05).结论 外加适当压力的硫酸镁湿热敷可以更快速有效地消除因局部长时间受压所导致的局部组织肿胀,减轻疼痛,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手外科患者对院外延续护理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尹芳;贺玉英;沈杰

    目的 调查手外科患者对院外延续护理服务的需求,为手外科患者院外延续护理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12月手外科病房患者476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院外延续护理需求调查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认为延续护理服务是必要的,其中84.24%的患者认为电话随访是比较合适的服务模式,86.76%的患者需要功能锻炼方面的康复指导.结论 开展以电话随访为主的延续护理服务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并给予有效的功能锻炼方面的指导.

  • 12例断腕再植的临床护理

    作者:韦小玲;赵爱琴

    目的 探讨12例断腕再植围手术期的护理、病情观察要点及康复锻炼指导.方法 选择2008年5月-2012年8月在我院行断腕再植术患者12例,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康复锻炼要点.结果 12例再植断腕全部成活,本组随访6~24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离断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7例,良4例,差1例.结论 周到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断腕再植成活率的保障,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是大限度地恢复再植手功能的关键.

  • 舒适护理在指尖再植术中的应用

    作者:殷夕娣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指尖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8月收治的128例指尖再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64例和观察组(舒适护理)6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指尖再植成活率96.88%,对照组指尖再植成活率92.19%.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指尖再植术能明显提高指体成活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个性化心理干预在拇指再造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作者:张丽琴;朱红;王明明;张凤辉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在拇指再造手术中应用的具体措施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心理干预,而实验组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并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分别调查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及患者疼痛、睡眠、焦虑情况,并统计手术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94.8±4.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5.4)分.在医生满意度评分方面,实验组为(95.8±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4.1)分.在手术时间方面,实验组为(94±31.2) 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6.25±42.5) min.对照组的焦虑评分、疼痛评分分别为(51.57±2.81)分,(2.12±0.45)分,实验组对应的评分分别为(44.32±3.27)分,(6.62±1.3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个性化心理干预在完成常规治疗操作的同时,还让患者感受到周到、细致、体贴的服务,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并能很好地配合手术医生的操作,从而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给患者也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并为拇指再造手指的成活提供了有效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 胫后动脉内踝后穿支及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胫侧皮肤缺损1例

    作者:李文海

    跟腱部位外伤后皮肤坏死、跟腱外露的情况临床较多见,常用的手术方式为腓肠神经皮瓣,用以修复踝关节后外侧皮肤缺损较多.2012年11月,我院收治1例位于跟腱止点以近4.0 cm处胫侧皮肤缺损的患者,由于缺损面积较小,为1.0cm×1.0cm,且位于背胫侧,行腓肠神经血管营养皮瓣可以修复,但有小题大做感觉.本着随意皮瓣初衷,设计皮瓣于内踝后,无意间发现此皮瓣符合穿支、皮神经营养两条成活原理,暂时命名为胫后动脉内踝后穿支及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报道如下.

  • 小腿胫前软组织缺损的治疗进展

    作者:吴昊;高顺红

    在创伤和感染等因素作用下,因小腿上2/3胫骨紧贴皮肤、局部血运相对较差等特殊的解剖学结构[1],常易造成软组织缺损.有患者因软组织缺损,造成深部组织外露继发感染及坏死终导致截肢.因此小腿胫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修复意义重大.传统游离皮片移植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是不理想的,且在感染创面上无法顺利成活.即使植皮成活,局部形成贴骨瘢痕,既不美观,也无法保护胫骨.胫前软组织缺损以局部皮瓣转移治疗为佳,但此类皮瓣多因数量有限,有时也采用游离组织移植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目前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有肌瓣、肌皮瓣、筋膜皮瓣和游离皮瓣.现就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期待对临床选择修复方法时提供参考.

  • 手部运动功能检测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昕;沈向前;吴守成

    人手是认识客观世界、与外界交往的重要器官,使人类顺利完成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当一个人丧失手部功能,无论是相对简单的吃饭喝水,还是较复杂的学习工作等活动,均不能顺利完成,也就丧失了人类正常生存的能力[1].随着我国重工业及轻工业的迅猛发展,某些企业对安全生产防护意识淡泊,工人为了博取更高的工资而超负荷的劳动,使手外伤发生率明显增高.根据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统计,1 1 192例急诊创伤中,手外伤共有2 994例,占创伤总数的26.8%,因此手部创伤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2].手外伤约占手部疾病的2/3,其余为各种外伤后畸形或功能障碍、先天畸形、肿瘤、骨关节病等.

    关键词: 手部 功能 检测
  • 提高穿支皮瓣成活率的几点建议

    作者:林加福;陈玲珑;林涧

    1 穿支皮瓣的定义与历史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指仅以管径细小的皮肤穿支血管(穿动脉和穿静脉)供血的轴型皮瓣.穿支皮瓣的特征是以穿支血管为蒂,而不论其来源如何(肌肉、肌间隔)[1].穿支皮瓣在临床上应用已有20多年,Koshima,Wei,Blondeel,Hallock,Morris等是这方面的先驱代表.1988年Kroll和Rosenfiled[2]首先使用了"穿支蒂"的概念,利用背阔肌和臀大肌在脊柱骶旁的肌肉穿支切取皮瓣局部旋转修复躯干缺损.1989年Koshima[3]首先报道了穿支血管为蒂的游离皮瓣.德文《手外科、显微外科与整形外科》杂志(Handchir Mikrochir Plast Chir)在2002年7月,英文《整形外科临床》杂志(Clinics in Plastic Surgery)在2003年7月均出版一期穿支皮瓣专辑.

  • 低温等离子技术治疗猪感染创面的实验研究

    作者:左坦坦;杨润功;郑稼;朱加亮;张宇鹏;侯树勋

    目的 观察低温等离子技术对小型猪感染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小型猪制成全层皮肤缺损感染创面的动物模型.将160个感染创面随机分为四组:等离子病灶清除组、电刀病灶清除组、锐器病灶清除组以及对照组,分别用等离子射频技术、电刀、普通刀片对创面进行病灶清除,对照组不处理.分别于术后0,2,7,14d观察各创面的愈合率、组织填充率、细菌定量检查、组织学检查等指标,记录创面完全愈合所需的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0个创面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稀释液后48h,均制成感染性创面.四种处理方式术后创面即时有所不同:低温等离子治疗后创面出血少,创面新鲜、平整、无异物存留;电刀病灶清除后创面出血较少,但有炭化组织,创面较新鲜;锐器病灶清除后创面出血较多,需纱布压迫止血,创面新鲜,有数个压迫止血后的凝血点.术后各组在2d和7d时,创面面积均较术前缩小、组织充填率均不同程度提高、细菌数量均有所减少.术后14d时,各组的创面愈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创面的组织充填率均达到100%,对照组仅为(84%±8%);各组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等离子组愈合时间短,细菌计数在0,2,7,14d时,均较其他各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4d病理检查结果示:各组创面的新生真皮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以对照组重,等离子组轻;等离子组新生上皮较厚,胶原束较致密,电刀组和锐器组次之,对照组差.结论 低温等离子技术能有效去除感染创面的坏死组织,创面细菌数量显著减少,提高创面愈合率,进而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

实用手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