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实用手外科杂志

实用手外科

实用手外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Hand Surgery 실용수외과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沈阳市手外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5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2722
  • 国内刊号: 10-1336/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8-132
  • 曾用名: 中国实用手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手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蔡林方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邻近带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于海军;王铁英;王利;夏慧

    目的 探讨邻近的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拇指软组织缺损部位,应用改进食指背侧岛状皮瓣、第1掌骨桡背侧逆行筋膜皮瓣、拇指尺背侧皮神经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48例.结果 43例皮瓣顺利成活,5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创面愈合.40例获3个月~2年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三种带蒂皮瓣是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关键词: 拇指 皮瓣 修复
  • 上臂外侧下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明立功;明立山;明立阳;明朝戈

    目的 探讨上臂外侧下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同肢肘部、前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方法 2002年5月-2008年6月,对11例肘部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以上臂外侧下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上臂外侧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所有皮瓣均成活,经6~30个月随访,皮瓣质地柔软、细腻、有弹性、外形佳,恢复一定的感觉功能.结论 上臂外侧下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血运可靠,可恢复皮瓣感觉,操作简便,是修复同肢肘部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克氏针联合可吸收线治疗锤状指

    作者:马而满;黄龙祥;刘德国

    目的 探讨克氏针联合可吸收线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例8指锤状指患者采用克氏针联合可吸收线治疗.结果 本组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6个月,未发现锤状指畸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该方法 治疗锤状指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并且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易被临床推广应用.

  •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新鲜Bennett骨折58例

    作者:田宽亮;武君麟;孙开旺;冯宝军

    目的 报道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新鲜Bennett骨折的经验.方法 2004年8月-2010年8月,我科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Bennett骨折58例,手术在桡骨茎突周围局部阻滞麻醉下操作,利用术者与患者虎口相扣牵引复位,经皮钻入两枚克氏针完成固定,无需外固定.4周后复查,视骨折愈合情况拔除克氏针,开始功能锻炼.结果 5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无骨折不愈合及延期愈合.功能恢复满意.优良率94.8%.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新鲜Bennett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复位准确、固定可靠,无特殊情况时,术者一人即可单独完成局麻及手术操作,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小指桡侧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修复小指末节尺侧皮肤缺损

    作者:王凯;梁富旭;蒋国栋

    目的 报道小指桡侧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修复小指末节尺侧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6年10月-2010年6月,我们采用小指桡侧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对26例小指末节尺侧皮肤缺损患者进行修复.结果 26例皮瓣全部成活,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小指桡侧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修复小指末节尺侧皮肤缺损,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易管理,技术要求低,皮瓣成活率高和外形较满意等优点,且不损伤小指尺侧功能区.

  • 拇指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

    作者:管英杰;丁俊杰;董卫东;周丽娜;张斌杰;李康

    目的 探讨利用拇指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 应用拇指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18例19指.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平均12个月,外形、功能、感觉均较满意.结论 拇指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血管恒定,可重建指端感觉,不牺牲主干血管,供区可直接缝合,适合拇指指端缺损的修复,便于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 指端缺损 皮瓣 修复
  • 杵臼式指间关节融合术的应用探讨

    作者:邱继宇;徐军田;赵海涛;王涛;孙鹏

    目的 探讨杵臼式指间关节融合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对12例不同原因致近指间关节毁损采用新型杵臼式指间关节融合术的病例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12例均一期愈合,无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结论 杵臼式指间关节融合术较传统的融合方法,在融合骨接触面和控制旋转上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

  •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周围神经鞘瘤

    作者:周凯龙;王培吉

    目的 评价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周围神经鞘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2010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周围神经鞘瘤16例.结果 本组16例均取得良好疗效,其中1例术后2周内部分手指感觉麻木,短时间内恢复.随访1~4年,无1例复发.结论 周围神经鞘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完整切除肿瘤,保护神经的连续性,大程度降低复发率.

  • 利用残指岛状皮瓣修复邻指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浩良;王欣;徐吉海;华祖广;陈宏

    目的 探讨利用伤残指体岛状皮瓣修复邻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指体皮肤缺损同时伴有相邻指体不同程度残缺的32例患者,利用相邻残指的岛状皮瓣修复,并重建指体感觉.结果 3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24个月,手指外观饱满,皮瓣颜色与正常手指相似,皮瓣质软,两点辨别觉4~6mm.结论 利用残指岛状皮瓣修复邻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方法 简单、安全可靠,供区损伤小,病程短,成活率高,受区皮肤感觉、外观恢复良好.

  • 深筋膜切开减压在前臂及小腿离断再植中的疗效分析

    作者:蔡卫明;周翔;耿昌年;刘远;宗云龙

    目的 探讨深筋膜切开减压在前臂及小腿再植术中的疗效.方法 对13例前臂及小腿离断再植病例进行术后观察及随访.结果 再植肢体均成活,术中深筋膜切开减压者较未作切开减压者术后肢体肿胀轻、皮肤张力性水疱少,且持续时间短.结论 深筋膜切开减压能减轻断肢再植术后再植肢体的肿胀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再植成活率.

    关键词: 离断 再植 前臂
  • 通过医疗档案分析职业性手外伤的危险因素

    作者:马宏;管优

    目的 研究分析职业性手外伤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其发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本院手外科病房收治的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医疗档案500份,与随机抽取的在院体检非受伤者按照1∶1配对,应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安全保护、工作年限、安全操作规程、文化程度、每日工时、疲劳6项与职业性手外伤相关联并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结论 职业性手外伤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避免超时工作、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可降低手外伤发生的危险几率.

  •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手指关节内骨折

    作者:卜凡玉;寿奎水;强力;芮永军

    目的 探讨用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手指关节内骨折的方法 与疗效.方法 利用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掌指骨关节内骨折31例35处,其中挤轧伤15例,砸伤7例,辗轧伤6例,刀砍伤3例.开放性骨折26例,闭合性骨折5例,其中粉碎性骨折19处,斜形骨折7处,螺旋形骨折6处,骨及软组织缺损3处.结果 术后对31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1年.随访期内 均骨性愈合.其中5例针道感染,3例关节僵硬.结论 该方法 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疗效确 切,能明显提高骨折愈合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外支架 关节内 骨折
  • 小儿先天性拇指扳机指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王春渤;和予馨;马世伟

    目的 探讨降低小儿先天性拇指扳机指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通过对34例小儿扳机指行手术治疗,术中注意血管神经束的副损伤、适当处理肌腱硬结、彻底松解腱鞘及术后采取积极预防感染和肌腱粘连的措施,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结果 本组33例患儿经术后6~18个月随访,28例完全恢复正常,1例指间关节略屈曲,2例复发,2例出现患指指端麻木.结论 对于小儿先天性拇指扳机指的治疗,通过术中和术后采取积极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游离趾蹼皮瓣修复虎口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唐玉;胡明;李震华;陈明辉;范海涛;肖建

    目的 研究游离趾蹼皮瓣治疗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趾蹼皮瓣修复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18例,缺损面积:3cm×4cm~6cm×7cm.结果 全部皮瓣均一期成活,随访6个月~2年,虎口角81°~90°,平均85°;感觉恢复良好,达S3级以上,两点辨别觉5~10mm.结论 游离趾蹼皮瓣移植治疗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早期修复效果好,功能恢复佳,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手指离体复合组织块再植

    作者:王才波;张雄斌;王强;朱辉;吴林;张波涛

    目的 探讨手指离体复合组织的再植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9例10指复合组织块离断均行再植术.结果 成活8指,完全坏死1指,行皮瓣修复;1指1/5坏死,行换药愈合.随访4~16个月,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随着小血管吻合技术的提高,手指离体复合组织在正确把握适应证情况下,应尽力再植.

    关键词: 复合组织块 再植
  • 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移修复胫前上段皮肤缺损

    作者:王珺琛;曹湘予;杨玉山;王跃华;柴充

    目的 探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修复胫前上段皮肤缺损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移修复胫前上段皮肤缺损16例.结果 本组术后皮瓣成活13例,皮瓣远端皮缘部分坏死3例,经换药后愈合.3例出现转移明道下积血,术后换药时拆线引流,2例换药愈合,1例再次清创缝合后伤口愈合.16例均获6~24个月随访,皮瓣与受区创面甲级愈合,质地和颜色良好,厚度适中,不臃肿,无继发溃疡,外观良好,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跖屈肌力Ⅴ级.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足功能评分,优10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87.5%.结论 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是修复胫前上段皮肤缺损一种可供选择的理想方法.

  • 骨间背神经损伤的特点及手术治疗

    作者:王建中;赵立宗;苏博义;陆向阳;任喜明;任洋洲;梁建;毕博

    目的 总结骨间背神经损伤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2003-2010年,我科对11例骨间背神经损伤患者进行不同方法 手术治疗.急诊患者均做显微外科修复,二期损伤在前臂中上段做探查修复:无法做神经修复者,可行肌肉植入或腓肠神经移植;如效果差行功能重建术.结果 本组11例术后随访0.5~6年,神经外膜及束膜显微缝合6例全部恢复;神经移植1例恢复至M3;二期行肌腱移位,神经末端肌肉植入法2例,其中1例效果好,另1例恢复至M3;肌腱移位1例恢复效果好;神经内外膜松解1例恢复效果好.结论 骨间背神经损伤后,根据具体情况,不论一期修复或二期功能重建,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 掌指骨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

    作者:王芳;谢瑞菊;席志峰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掌指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8年5月-2009年7月,对56例掌指骨骨折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其中随访超过1年以上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共20例.结果 根据手功能评定:优2例,良10例,中6例,差2例.结论 掌指骨骨折术后患者通过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可使其功能恢复良好,依据骨折的部位、损伤机制及患者年龄有不同疗效.

  • 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王怀玉;王宝;张明慧;赵环宇;宋奎章;孟庆延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顺行切取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6年4月-2009年12月,应用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缺损5例,皮瓣面积:5.0cm×7.5cm~13.0cm×18.0cm.结果 5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6个月,皮瓣颜色正常,弹性好,感觉正常,两点辨别觉5~13mm,外观满意.结论 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顺行切取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 游离静脉网状皮瓣治疗手部皮肤缺损

    作者:李宏辉;杨立宇;胡湘元;卢辉;王旭东;王文刚;宋付芳

    目的 介绍游离静脉网状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自2003年7月-2007年12月,采用游离静脉网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23例.结果 23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2年,外形满意,手指活动功能良好,优良率94.5%.结论 游离静脉网状皮瓣移植术解剖位置恒定,易切取,疗效满意,是治疗手部皮肤缺损的可行方法 之一.

  • 生理性皮瓣与非生理性皮瓣在特殊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作者:冷波;贺敬文;周登兵;王龙;李科键

    目的 报道生理性和非生理性皮瓣在特殊断指再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应用不同的生理性与非生理性皮瓣对8例特殊断指进行修复和再植.结果 所有再植指体和皮瓣完全成活.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行标准评定:优3例,良3例,差2例.结论 采用带有动静脉和神经为血管蒂的生理性皮瓣和只含有静脉的非生理性皮瓣不单具有创面修复功能,对断指还具有血管、神经移植,重建血循环的功能,临床疗效可靠.

  • 保留骨膜的踇趾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的临床研究

    作者:储辉;黄洪;徐希斌;陈明亮;张金成

    目的 探讨延迟一期保留骨膜的踇趾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术的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22例拇指缺损患者,采用延迟一期保留骨膜的踇趾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术,动脉行踇趾腓侧趾底动脉与拇指尺侧指动脉吻合,静脉行趾与指背侧静脉吻合.结果 22例再造拇指全部成活,仅1例部分皮瓣坏死,经换药后痊愈,再造拇指外观及功能均满意,两点辨别觉5~9mm.结论 对于创伤性拇指,无保留条件的,延迟一期行保留骨膜的踇趾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拇指再造新术式.

  • 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电生理研究

    作者:黎鸣;林敏婷;周雪贤

    目的 分析总结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探讨其对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12例骨间前神经卡压征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1)患侧及对侧骨间前神经运动潜伏期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2)患侧正中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感觉动作电位波幅;(3)患侧拇短展肌、指浅屈肌、旋前方肌、拇长屈肌肌电图.结果 10例骨间前神经运动潜伏期延长;12例骨间前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12例正中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感觉动作电位波幅正常;12例旋前方肌、10例拇长屈肌肌电图示神经性损害;12例拇短展肌、指浅屈肌肌电图正常.结论 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神经电生理表现特点为:骨间前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其支配肌肉肌电图示神经性损害,而正中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正常,其支配肌肉肌电图正常.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神经电生理表现可为该病提供客观、准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

  • 带骨骺腓骨近段移植重建小儿尺骨远端骨骺2例

    作者:杨运发;张光明;侯之启;徐中和;徐达传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带骨骺腓骨近段移植重建小儿骨软骨瘤切除后尺骨远端骨骺、矫正腕关节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吻合血管带骨骺腓骨近段移植重建2例小儿骨软骨瘤切除后尺骨远端骨骺、矫正其腕关节畸形,并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2例患儿的腕关节尺偏畸形得到矫正,术后2个月所有腓骨移植近段与受区骨端愈合良好,分别随访1年和6年,重建的尺骨远端与健侧肢体几乎同步生长,腕关节形态功能满意.结论 吻合血管带骨骺腓骨近段移植能有效重建小儿骨软骨瘤切除后尺骨远端骨骺并长期矫正其腕关节尺偏畸形.

  • 不同构制的皮瓣修复儿童足部和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张全荣;芮永军;薛明宇;杨凯;张志海;钱俊;吴权;魏苏明;李伟

    目的 探讨不同构制的皮瓣移植修复儿童足部或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 自1998年以来,应用不同构制的皮瓣移植修复儿童足部或踝部软组织缺损25例,其中胫后动脉穿支血管蒂营养皮瓣9例,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10例,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6例.皮瓣面积:4.5cm×5.0cm~5.0cm×14.0cm.结果 本组25例中22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部分远端坏死,经再次处理植皮愈合.术后随访4个月~2年,皮瓣血运、弹性和质地良好,吻合血管神经的皮瓣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8~10mm.全部病例弹跳功能无严重影响.结论 应用不同构制的皮瓣移植修复儿童足部或踝部不同程度的皮肤软组织缺损、肌腱及骨外露,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方法的改良

    作者:刘刚义;席志峰;王从虎;朱修文;张洁;宋涛;王芳

    目的 介绍改良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方法 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11例旋转撕脱性离断的拇指,采用移位环指掌侧总动脉神经束的方法 重建拇指的血循环及感觉,并与以往的方法 进行对比.结果 11例再植指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第2d发生血管危象,经探查后解除.随访6~18个月,再植拇指的外形良好,恢复了对指及抓捏功能;依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1]:优7例,良2例,中2例,优良率82%;拇指的两点辨别觉为5~9mm.供侧指腹感觉恢复满意,无功能影响.结论 采用改良后的再植方法,不仅大限度重建了旋转撕脱性离断拇指的血循环及感觉功能,而且供区损失相对减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方法,值得推广.

  • 髂腹股沟轴型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多指热压伤

    作者:李文东;王科杰;戚建武;竺枫;陈宏;章伟文

    目的 探讨髂腹股沟轴型带蒂皮瓣修复手部2-4指或2-5指热压伤所致皮肤Ⅲ°烫伤疗效分析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髂腹股沟轴型带蒂皮瓣修复热压伤致2-4指或2-5指近中节指背皮肤Ⅲ°烫伤56例.结果 56例髂腹股沟轴型带蒂皮瓣全部成活,经过10个月~2年的随访,恢复良好.结论 髂腹股沟轴型带蒂皮瓣安全可靠,成活率高,供区损伤小.多指热压伤并指皮瓣修复术后,分指时皮瓣能够提供充足的皮肤,避免再次取皮游离植皮.

  • 毁损性断掌的急诊再植与再造

    作者:厉运收;王星力

    目的 探讨毁损性断掌急诊再植与再造的方法 及临床疗效.方法 38例毁损性断掌按手掌和手指的毁损程度选择两类方法 急诊修复:(1)异位短缩再植:将2~5个离断手指连同部分手掌异位短缩再植于腕部或前臂残端,结合术后系统的康复锻炼,重建部分手功能;(2)前臂残端手再造:从足部切取相应的组织如足趾、第1趾蹼、趾骨、足背皮瓣等移植修复.上述组织都是足背动脉及其分支供应,静脉回流也主要依靠大隐静脉系统,手术时可以整体切取,行一期移植再造手术.结果 本组术后平均随访5.5个月(4~12个月),除1例再植手指部分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手的功能和外形均得到较好改善与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指功能优良率85.2%.结论 异位短缩再植和前臂残端手再造,能够使手的功能和外形得到较好地改善与恢复;充分认识毁损性断掌的特点,合理应用解剖关系及残存组织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

  • 手部开放性屈肌腱损伤的早期修复

    作者:王琦;路来金;宫旭;崔建礼;孙希光

    目的 探讨手部屈肌腱损伤早期修复及早期功能锻炼对手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统计我院自2008年1月-2009年5月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80例124指,共计221条肌腱,其中Ⅰ区16条,Ⅱ区89条,Ⅲ区36条,Ⅳ区10条,Ⅴ区70条,均予早期修复,术后早期辅以适当的功能锻炼,以TAM评价法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4个月~1年,随访72例,失访8例.患指TAM优良率达94.64%.结论 早期修复手部开放性屈肌腱损伤,术后辅以规范的功能锻炼对手部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疗效.

  • 跖跗关节骨性结构的解剖及临床意义

    作者:冯博;杨茂伟;杨成刚;李元洲

    目的 通过对跖跗关节骨性结构的观察、测量,探讨跖跗关节骨性结构稳定的解剖学基础,及其活动度的临床意义,并为临床跖跗关节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12个成人足标本进行解剖、测量.测量第1-5跖跗关节面横径、纵径及深度;分别测量榫孔内、外侧缘的深度.结果 (1)榫卯样结构内侧径(10.02±1.22)mm,外侧径(9.92±1.17)mm;(2)跖跗关节面的关节面深度:第1跖骨(0.98±0.15)mm,第2跖骨(0.02±0.02)mm,第3跖骨(0.01±0.01)mm,第4跖骨(1.32±0.15)mm,第5跖骨(1.46±0.17)mm;(3)跖跗关节远侧端关节面横径、纵径:第1跖骨关节面横径(17.25±1.01)mm,纵径(28.64±1.75)mm;第2跖骨关节面横径(15.24±1.13)mm,纵径(20.46±2.31)mm;第3跖骨关节面横径(13.30±2.27)mm,纵径(19.12±1.57)mm;第4跖骨关节面横径(11.80±1.23)mm,纵径(17.17±1.84)mm;第5跖骨关节面横径(18.66±2.80)mm,纵径(15.80±2.66)mm;(4)跖跗关节近侧端关节面横径、纵径:内侧楔骨关节面横径(15.9±1.52)mm,纵径(26.02±3.23)mm;中间楔骨关节面横径(13.07±1.25)mm,纵径(21.09±1.12)mm;外侧楔骨关节面横径(14.18±1.45)mm,纵径(20.15±1.95)mm;骰骨关节面横径(24.95±2.83)mm,纵径(17.72±1.37)mm.结论 (1)跖跗关节的榫卯样结构,尤其是榫孔内、外侧缘的深度,是跖跗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2)跖跗关节的关节面深度很浅,接近于平面关节,仅第4,5跖跗关节在矢状面和水平面有一定的活动度,手术治疗一期尽可能保留此关节.

  • 经骨隧道加压缝合治疗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

    作者:唐继全;甘干达;陶智刚;罗平

    目的 探讨应用经骨隧道加压缝合治疗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20例手指伸肌腱止点损伤所致锤状指畸形患者,用5ml注射器针头在末节指骨基底部横行钻一骨隧道,先用2/0两头带针肌腱吻合线将伸肌腱近断端按Kessler法缝合,然后将一针夹直后穿过骨隧道,如有撕脱骨折块,则将骨折块复位,对平关节面,拉紧肌腱吻合线打结,压紧骨折块,再将伸肌腱止点与指骨末节背侧软组织加强缝合1针.术后用石膏托外固定手指近侧指间关节屈曲45°、远侧指骨间关节轻微背伸位4~6周.结果 20例术后切口愈合良好.15例患者随访6~24个月,无锤状指畸形发生.伸指0°、屈指指端过掌横纹8例;伸指受限-5°~-10°,屈指指端达掌横纹6例;伸指受限-20°,屈指指端离掌横纹1cm 1例.根据Dargan功能评定法,优良率93.3%.结论 本法操作简单,取材方便、便宜,能持续有效地内固定伸肌腱止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闵捷;郭雅娣;王平;李峻;王炳;朱诚

    目的 探讨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的病情特点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和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6月,对10例此类患者采用经镜下1~2次清创,行二期植皮及髂腹股沟皮瓣转移修复术.结果 术后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患指创面愈合良好,皮瓣及植皮成活,未发生手指坏死及明显功能障碍,治疗效果较满意.结论 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早期显微镜下及时、充分、彻底的清创是治疗的关键.

  • 静脉动脉化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作者:江起庭;冯明生;刘进竹;江志伟

    目的 介绍指掌侧浅静脉动脉化含指神经、指神经指背支或指背神经、指神经掌皮支,三种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远节指腹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1年2月-2010年8月,对50例60指指腹缺损患者,分A,B,C三组.A组15例15指采用指神经的指掌侧浅静脉动脉化修复;B组20例26指采用指神经指背支(或指背神经)的指掌侧浅静脉动脉化修复;C组15例19指采用指神经掌皮支的指掌侧浅静脉动脉化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5cm×2.0cm~3.0cm×3.5cm.结果 除B组2块皮瓣坏死外,余均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2年,指腹外形佳,轮廓近似正常.指腹饱满而不臃肿,质地柔软,供血充分,有排汗功能,无色素沉着.2PD(两点辨别觉):A组5.0~7.0mm,B组7.0~9.0mm,C组6.0~7.5mm;感觉测定:A组S3+~S4+,B组S2~S3+,C组S3~S4.结论 应用接合指神经、指神经指背支(指背神经)、指神经掌皮支的指掌侧浅静脉动脉化三种逆行岛状皮瓣,术后效果好,供区勿需牺牲指动脉,损伤小,是修复末节指腹缺损的可行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PCA泵经指屈腱鞘内给药预防和治疗断指再植术后血管痉挛

    作者:周忠良;王培吉;董启榕

    目的 评价应用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泵经指屈腱鞘内连续给药治疗断指再植术后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0例56指断指再植患者应用PCA泵将罂粟碱和利多卡因经腱鞘内注入血管吻合口周围,观察术后血管痉挛发生情况.结果 再植40例56指全部成活,其中1例返回病房20min后发生血管痉挛,注入罂粟碱30min后缓解.结论 利用PCA泵经指屈腱鞘在血管吻合口持续注入罂粟碱和利多卡因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断指再植术后血管痉挛,疗效可靠.

  • 上肢同侧开放性多发性骨折的治疗

    作者:朱跃良;徐永清;李军;何晓清;王毅;陈斌;范新宇

    目的 分析上肢同侧开放性多发性骨折的临床特点,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2001年3月-2009年6月我中心收治的63例上肢开放性多发性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致伤原因、临床分型、手术策略及其愈后.结果 按照Gustilo分型,63例中Ⅰ型6例,Ⅱ型13例,ⅢA型23例,ⅢB型17例,ⅢC型4例.Ⅰ型主要由斗殴伤引起,治疗结果 全部骨折和软组织愈合,上肢功能良好;Ⅱ型、ⅢA型和ⅢB型主要为重物砸伤和交通事故引起,治疗结果 有不同程度的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功能丧失,其中有6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再次手术后愈合;ⅢC型主要为矿山事故引起,4例中有1例保留上肢,但功能差,3例截肢.结论 上肢同侧开放性多发性骨折的致伤原因随着Gustilo分型不同而变化.治疗以外固定和皮瓣技术为主,GustiloⅡ~Ⅲ型骨折容易留下前臂旋转和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

  • 踇甲瓣移植再造拇指术后的感觉功能恢复

    作者:鲁明;曲巍;张卫国;吕德成

    目的 研究踇甲瓣再造拇指术后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2003年1月-2009年6月共行19例踇甲瓣移植再造拇指术,感觉功能的测量:行健侧踇趾趾尖及健侧对应指尖感觉功能测量,与术后指尖感觉功能测量的结果 相比较,包括温度觉、痛觉、触觉、振动觉、两点辨别觉.结果 术后随访12~58个月,平均26个月,皮瓣全部成活,指体外形满意,手指活动功能优良;感觉功能恢复结果:温度觉恢复好,痛觉其次,触觉和振动觉达到正常70%;两点辨别觉恢复差,两点辨别觉:健侧指尖(3.0±1.0)mm,健侧踇趾趾尖(6.5±2.5)mm,再造拇指术后指尖(9.0±5.0)mm.结论 踇甲瓣再造拇指,外形逼真,功能优良;再造手指感觉功能恢复总体满意,但不完全并有选择性,再造手指的感觉功能更接近足趾而非手指.

  • 超声多普勒血流仪在移植皮瓣术后观察中的应用

    作者:黄扬云;黎裕萍;钱国红

    目的 探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在移植皮瓣术后毛细血管反应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8例移植皮瓣术后患者除常规单纯肉眼观察外,还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设为实验组;76例传统单纯肉眼观察法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发生血管危象的检出例数和平均时间,经保守处理后皮瓣的成活率和手术探查后皮瓣的成活率、护士对皮瓣观察的放心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血管危象的检出率为100%而对照组为60%,检出平均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提前;经保守处理和需手术探查的皮瓣成活率明显提高;在护士放心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多普勒血流仪能及早提供判断血管危象客观依据,及早处理,提高皮瓣成活率,提高护士工作放心度,较传统单纯肉眼观察法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复杂性手外伤术后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

    作者:墨天燕;隋海云;王明明;张静

    目的 探讨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要点.方法 针对1025例复杂性手外伤术后患者康复的每个阶段进行个体化、整体化、系统化的功能训练目标康复指导,根据训练效果,建立功能训练评价卡,以加强宣教和训练干预.结果 较好地恢复了手部功能,减少和降低了致残率,达到佳康复效果.结论 目标功能训练是手指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持续改进功能训练的方法,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显微手足外科患者的整体护理

    作者:周孟云;汤丽;董德胜;王丽侠

    目的 探讨显微手足外科患者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的260例患者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结果 260例患者护理质量优良,15例再植手指发生血管危象,10例发生部分皮瓣坏死,均治愈出院.结论 掌握显微手足外科护理的特殊性,实施系统而全面的护理措施,是显微手足外科患者成功康复的重要部分.

  •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派卡因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长贵;刘勇;关大鹏;齐麟

    目的 观察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派卡因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择期前臂及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用药为0.25%罗派卡因40ml,B组用药为0.25%罗派卡因40ml加曲马多1.5mg/kg,C组用药为0.25%罗派卡因40ml加芬太尼1.5ug/kg.各组均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记录首次感觉疼痛的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麻醉后4h,8h,12h,16h,24h的疼痛评分(VAS).结果 B,C组麻醉后首次感觉疼痛的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A组,其中C组又长于B组,三组患者麻醉后8h,12h,16h疼痛评分(VAS)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派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镇痛作用优于单纯罗派卡因,且芬太尼复合罗派卡因优于曲马多复合罗派卡因.

实用手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