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职业医学杂志

中国职业医学

中国职业医学杂志

China Occupational Medicine 중국직업의학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华南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2619
  • 国内刊号: 44-148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3
  • 曾用名: 广东职业病防治;职业医学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职业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黄汉林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铜转运相关蛋白在醋酸铅致 C6细胞铜蓄积中作用

    作者:曹孟颖;薛玲;李清钊;刘楠;李爽;高福佳;田凯琦;王琰;张艳淑

    目的:探讨铜转运蛋白和铜伴侣蛋白在醋酸铅染毒致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株C6细胞铜蓄积中的作用。方法①采用CCK-8实验,以终浓度为0~50μmol/L醋酸铅处理C6细胞24.0 h,筛选合适的后续实验染毒剂量。②将C6细胞分为对照组和铅染毒组,分别予终浓度为0和10μmol/L醋酸铅处理24.0 h,再予浓度为2μmol/L的氯化铜培养,于培养后0.0、0.5、1.0、2.0、4.0和8.0 h收获细胞。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C6细胞内铜和铅水平,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 C6细胞中铜转运蛋白铜转运体1( CTR1)、二价金属转运体1(DMT1)、铜转运三磷酸腺苷酶α肽/β肽(ATP7A/ATP7B)和铜伴侣蛋白抗氧化蛋白1(ATOX1)、细胞色素C氧化酶17( COX17)、超氧化物歧化酶铜伴侣蛋白( CCS )的mRNA表达,以激光共聚焦检测铅染毒后细胞中CTR1和ATP7 A的蛋白表达。结果①CCK-8实验结果显示,浓度为10μmol/L的醋酸铅对C6细胞增殖尚未造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P>0.05),以该浓度作为后续铅染毒剂量。②醋酸铅染毒24.0 h后,铅染毒组C6细胞中铅和铜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2组C6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染铜处理后,铅染毒组C6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 P<0.01)。 C6细胞中铜水平在铅染毒处理和染铜时间的交互效应间有统计学意义( P<0.01);其中,在染铜后0.5~8.0 h 5个时间点,铅染毒组C6细胞中铜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C6细胞中铜水平在染铜后2.0 h时间点达到高峰,此后直至8.0 h时间点均维持在较为平稳的水平;而铅染毒组C6细胞中铜水平呈随着染铜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的时间-效应关系,在染铜后8.0 h时间点达到高峰。醋酸铅染毒24.0 h后,与对照组比较,铅染毒组 C6细胞中 CTR1和 DMT1的 mRNA 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上调113.00%和36.00%(P<0.01),ATP7A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下调25.00%(P<0.01),CTR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76.04%(P<0.01),ATP7A蛋白表达水平下调16.00%(P<0.01)。2组C6细胞中ATP7B、ATOX1、COX17和CCS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醋酸铅染毒可导致C6细胞中铜水平呈随时间增加而增加的时间-效应性蓄积;铜转入蛋白CTR1表达的上调和铜转出蛋白ATP7A表达的下调可能是醋酸铅染毒后致细胞中铜蓄积的机制之一。

  • 大鼠矽肺噬菌体单链抗体库构建

    作者:张红义;郝长付;刘素娜;李娟;暴磊;侯建永;王迪;陈慧婷;姚武

    目的: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大鼠矽肺噬菌体单链抗体( ScFv)库,为后续筛选矽肺特异性ScFv奠定基础。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SD大鼠24只,予质量浓度为100 g/L的二氧化硅混悬液1.0 mL经支气管一次性灌注染尘,构建矽肺模型。于造模后第3、6、9和12周分别取6只大鼠周围血淋巴细胞混匀,以Trizol法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利用简并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 VL)的基因,用T4 DNA连接酶连接获得ScFv基因片段,将其与噬菌粒PCANTAB-5e重组,采用氯化钙转化法转化至感受态大肠埃希氏菌(E.coli)TG1中,经M13K07辅助噬菌体超感染,构建矽肺模型大鼠噬菌体ScFv库;随机挑取10个菌落进行质粒双酶切鉴定。结果矽肺模型大鼠周围血总R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2条明显28 S和18S条带,总RNA完整性较好;VH基因片段大小约为400 bp,VL基因片段大小约为350 bp,重组后ScFv基因片段长度约为750 bp;M13K07辅助噬菌体扩增后铺双层琼脂平板,见小米粒大小、透亮的噬菌斑,噬菌体滴度为1.35×1016 pfu/L;以重组噬菌粒转化感受态E.coli TG1后铺氨苄青霉素抗性固体平板,计算菌落数为8.0×109 cfu/L;阳性克隆质粒PCR和双酶切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阳性插入率为90.0%,所建ScFv库库容为7.2×109 cfu/L。结论成功构建矽肺模型大鼠噬菌体ScFv库,其库容量及多样性可为后续筛选提供保障。

  • 1-溴丙烷对雄性大鼠血浆和脑组织中NSE、MBP 蛋白表达影响

    作者:李宏玲;刘浩中;宋向荣;陈晓燕;谢植伟;赵娜;蔡婷峰;梁旻炜;王海兰

    目的:探讨1-溴丙烷(1-BP)亚急性吸入染毒对雄性大鼠血浆和脑组织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髓鞘碱性蛋白( MBP)的影响。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分别予质量浓度为0、1250、2500、5000 mg/m3的1-BP连续动式吸入染毒,每天染毒6 h,每周5 d,连续4周。染毒结束后,各组随机取9只大鼠,经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浆,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其NSE和MBP水平,分离全脑、大脑、小脑和脑干检测脏器系数;各组另3只大鼠行脑病理组织学检查,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中NSE和MBP的蛋白表达。结果高剂量组大鼠全脑、大脑、小脑及脑干的脏器系数分别高于对照组[(0.754±0.056)%vs (0.663±0.035)%,(0.382±0.037)% vs (0.339±0.021)%,(0.115±0.008)%vs (0.098±0.006)%,(0.213±0.018)%vs (0.183±0.014)%,P<0.01]。低、中和高剂量组大鼠血浆中NSE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7.92±0.53) vs (24.73±11.44) mg/L,(9.12±2.17) vs (24.73±11.44) mg/L,(11.10±2.84) vs (24.73±11.44) mg/L,P<0.01];4组大鼠血浆中M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2±0.70) vs (2.50±0.72) vs (2.47±0.66) vs (2.44±0.81) mg/L,P>0.05]。脑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仅在高剂量组大鼠大脑海马区观察到少量坏死的神经元。低、中剂量组和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NSE、MBP的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仅在高剂量组大鼠大脑海马区观察到NSE和MBP蛋白表达量下调的细胞。结论1-BP所致的神经毒性对中枢神经功能影响比结构影响更为明显;血浆中NSE可能是1-BP暴露的效应标志物之一。

  • 手传振动接触人群血浆中4种血管调节因子与白指关系研究

    作者:郎丽;林瀚生;陈青松;肖斌;张莹;曾繁松

    目的:探讨血浆中4种血管调节因子与手传振动接触人群发生振动性白指( VWF)的相关性,初步探讨其用于筛查VWF的价值。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抽取某金属加工厂从事金属打磨抛光作业1年以上的77名男性手传振动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主诉VWF情况分为非VWF组(34人)和VWF组(43人)。采集研究对象肘正中静脉血,分离血浆,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内皮素( ET )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和5-羟色胺(5-HT)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VWF判断指标,并构建新的多变量模型指标y^,对有关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结果与非VWF组比较, VWF组工人血浆中ET水平下降(P<0.01),TGF-β水平升高(P<0.01);但2组工人血浆中sICAM-1和5-HT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年龄、吸烟、饮酒和手部症状等混杂因素后,ET水平与VWF发生呈负相关(P<0.01),TGF-β水平与VWF发生呈正相关(P<0.01);sICAM-1和5-HT水平均与VWF发生无关联( P>0.05)。采用ET和TGF-β判断VWF的ROC曲线下面积( AZ )分别为0.787、0.691(P<0.01),灵敏度分别为70.60%和53.49%,特异度分别为79.10%和85.29%;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以ET和TGF-β构建的y^判断VWF的AZ 为0.821(P<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09%和76.47%。 ET和TGF-β、y^和ET的AZ 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y^的AZ 高于TGF-β(P<0.05)。结论手传振动接触人群血浆中ET和TGF-β水平均与VWF发生有关联,可进一步用于筛查VWF的研究;sICAM-1和5-HT与VWF的关联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 PI3 K/Akt 信号通路在染尘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自噬中作用

    作者:王晓艳;宋瑞瑞;张晓雪;沈福海;蒋守芳;李小明;曹燕花;时亚欣;王永斌;金玉兰

    目的:观察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株NR8383细胞在染尘处理后的自噬情况,以LY294002阻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途径,探讨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在其自噬中的调控作用。方法①常规培养NR8383细胞,分为空白组和染尘处理组,分别采用终浓度为0、50 mg/L的矽尘混悬液处理3、6、12、20和24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选择佳染尘时间。②NR8383细胞分为对照组(予等体积不含血清的F-12K培养基处理)、矽尘组(予终浓度为50 mg/L矽尘混悬液处理)和干预组(予终浓度分别为50 mg/L、20μmol/L的矽尘混悬液和PI3K 抑制剂LY294002处理),孵育后收集样品。采用ELISA法检测孵育后20 h时间点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TGF-β1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测定孵育后20 h时间点细胞中Akt和自噬标记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LC3)的水平;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孵育3、6、12和20 h时间点细胞自噬免疫荧光表达情况,以及加入溶酶体抑制剂磷酸氯喹( CDP)后细胞的自噬表达情况。结果①离体NR8383细胞染尘模型佳处理时间为20 h。②矽尘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矽尘组( P<0.05)。干预组细胞中Akt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和矽尘组;矽尘组细胞中LC3Ⅱ/Ⅰ蛋白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 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细胞中LC3Ⅱ/Ⅰ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LSCM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3和6 h时间点自噬表达分别强于同组12和20 h时间点;矽尘组细胞12 h时间点自噬表达分别强于同组3和6 h,20 h时间点自噬表达稍弱于同组12 h,但仍强于同组3和6 h。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矽尘组细胞3和6 h时间点的自噬表达略减弱,但12和20 h时间点自噬表达明显增强。干预组细胞各时间点自噬表达均弱于同时间点的矽尘组,尤以20 h时间点明显。加入CDP阻断后,各组细胞的自噬表达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强。结论矽尘可诱导NR8383细胞自噬增加,PI3K抑制剂LY294002可下调自噬的表达,推测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矽尘诱导肺泡巨噬细胞的自噬过程。

  • 尘肺病患者超声心动图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

    作者:蒋春兰;朱林平;吴棘;邓晓丽;蓝文晓;朱四光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的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尘肺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02例男性尘肺病患者,根据患者有无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分为单纯尘肺病组(70例)和尘肺病合并肺心病组(32例),同时选择健康男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40人)。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研究对象的肺动脉主干内径( MPA)、右室流出道内径( RVOT)、右室内径( RV)、三尖瓣返流峰值速度和右室流出道血流速度时间积分,估算右心房压力,计算肺动脉收缩压( PASP)、肺血管阻力( PVR)和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与右室射血时间( PAAT/RVET)比值。结果尘肺病合并肺心病组患者MPA、RVOT、RV分别宽于对照组和单纯尘肺病组( P<0.05),单纯尘肺病组患者 RVOT宽于对照组( P<0.05)。尘肺病合并肺心病组患者PASP、PVR分别高于对照组和单纯尘肺病组( P<0.05),单纯尘肺病组患者PASP和PVR分别高于对照组( P<0.05)。尘肺病合并肺心病组和单纯尘肺病组患者PAAT/RVET比值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单纯尘肺病组患者MPA和RV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尘肺病患者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为临床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 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赵凤玲;陈新;郭伟;李洁雅;余善法

    目的:探讨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9例确诊为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9例患者中汞冶炼工2例,仪表生产工1例,中药配制人员1例,使用中药偏方治疗牛皮癣者4例,使用增白祛斑化妆品者1例。9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及高脂血症。驱汞治疗前一次性尿汞水平为0.09~0.75 mg/L。肾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微小病变性肾病4例,Ⅰ期膜性肾病5例。经驱汞和糖皮质激素治疗,9例患者肾病综合征均治愈。结论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肾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表现为微小病变肾病和膜性肾病。糖皮质激素联合驱汞治疗可获得临床完全缓解。

  •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樊春月;陈嘉斌;宋燕芹;王艳艳;程樱;郎丽

    目的: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涉及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文献,分析总结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点,为修订GBZ 84《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中文期刊数据库检索1990—2014年公开发表的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相关文献,筛选有详细临床资料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25年间国内公开发表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文献共68篇,共计1027例中毒患者,均为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男性165例,女性862例,年龄中位数为28.3(13.0~59.0)岁,发病潜伏期以2.0~10.0个月多见。817例(占79.6%)患者有诊断分级记录,诊断为轻、中和重度慢性正己烷中毒分别为418、241和158例。736例(占71.7%)患者相关文献报告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水平,其中91.8%(676/736)患者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水平超过我国职业接触限值(180 mg/m3)。慢性正己烷中毒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626例(占61.0%)患者属感觉-运动障碍型,256例(占24.9%)患者单纯以运动障碍为主,145例(占14.1%)患者单纯以感觉障碍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以四肢远端为重的双侧对称性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神经-肌电图改变均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且病情早期即可显示为神经源性损害。156例(占15.2%)患者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尿2,5-己二酮水平,检出率为50.6%(70/156)。慢性正己烷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或方法,临床上以促进神经修复的综合治疗方法为主,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效果更显著;954例患者报告治疗效果,治愈率为83.6%(798/954);156例(占15.2%)未治愈患者主要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慢性正己烷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周围神经病,神经-肌电图检查是其重要的诊断手段;目前以综合治疗法为主,患者预后良好。

  • 煤工尘肺结核合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36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岩;闫美凤;郑林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结核患者合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6例煤工尘肺结核合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36例患者3次以上痰培养的结果均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阳性,临床表现以咳嗽、咯痰、发热和肺部湿性啰音为主,胸部X射线检查结果多呈淡薄、斑片状浸润阴影。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广泛耐药,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氨曲南、头孢哌酮的耐药率依次为100.0%、96.1%、94.5%和89.8%;对复方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庆大霉素敏感率均>60.0%。经抗结核治疗,并依据痰培养结果选择2种或2种以上敏感抗生素联合治疗,治愈21例(占58.3%),好转2例(占5.6%),无明显改善3例(占8.3%),死亡10例(占27.8%)。结论煤工尘肺结核合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细菌耐药严重,及时进行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对于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 护理人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

    作者:李晓敏;彭保艳;孙王乐贤;杜玉凤;郝长来;刘莹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360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 HPLP-Ⅱ)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 )对调查对象进行测评。结果护理人员HPLP-Ⅱ总分为67.0~194.0(110.8±19.8)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人际关系13.0~33.0(21.6±3.7)分、营养11.0~35.0(20.4±3.9)分、自我实现9.0~36.0(20.2±4.4)分、健康责任10.0~31.0(18.0±3.9)分、压力管理9.0~32.0(16.6±3.9)分、运动锻炼8.0~32.0(14.1±4.2)分。护理人员GSES总分为10.0~40.0(22.0±5.2)分,自我效能感水平处于中低水平者共占92.8%(334/360)。护理人员GSES总分与HPLP-Ⅱ总分及其人际关系、营养、自我实现、健康责任、压力管理和运动锻炼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01、0.420、0.429、0.469、0.381、0.429、0.354,P<0.05)。结论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呈正相关,可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来促使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形成。

  • 幼儿教师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和心理健康关系

    作者:李永占

    目的:探讨幼儿教师社会支持、工作投入与心理健康三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348名河南省城乡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Utrecht 工作投入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进行调查,分析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幼儿教师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的维度得分分别为(40.90±10.48)、(8.93±2.87)、(23.79±5.85)、(8.17±1.94)分,工作投入总分及其活力、奉献和专注的维度得分分别为(71.69±20.18)、(24.91±9.06)、(21.44±6.93)、(25.34±7.58)分,SCL-90总分为(1.85±0.63)分。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分别与工作投入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 P<0.01), SCL-90总分分别与社会支持、工作投入的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 P<0.01)。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均对心理健康有直接效应(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21、-0.27和-0.23,P<0.01),上述3个维度通过工作投入对心理健康的间接效应分别为-0.13、-0.16和-0.12,分别占相应总效应(-0.34、-0.43和-0.35)的38.00%、37.00%和34.00%。结论社会支持和工作投入均是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工作投入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 南京铱-192放射源丢失事故受照者生物剂量估算

    作者:秦永春;周献锋;熊晓芸;姜秋霞;史晓东;王福如;余宁乐

    目的:采用染色体畸变分析法对南京放射源丢失事故中的受照者进行生物剂量估算。方法照后6天采集受照者周围血进行培养,分析其中期分裂细胞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畸变(以下简称“双+环畸变”)情况,并进行生物剂量估算,对双+环畸变在细胞间的分布进行Poisson分布u检验,采用不纯Poisson分布法估计受照份额。结果观察的353个中期分裂细胞中,发现双+环畸变共75个;其中,含1个双+环畸变的有43个细胞,含2个双+环畸变的有7个细胞,此外还出现了多畸变细胞,有3个细胞中分别含有3、4和11个双+环畸变。经估算个体受照剂量均值为1.52 Gy,与轻度急性骨髓型放射病临床诊断结论一致;Poisson分布u检验显示受照者受到的是不均匀照射。经不纯Poisson分布法估算受照者身体受照份额约为55%,平均剂量约为3.02 Gy。结论生物剂量估算结果是成功的,受照者是1例不均匀照射病例。

  • 尘肺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汤春宜;邱新香;周宏珍;巫带花;甘雯珍

    目的:分析尘肺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以144例男性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 SGRQ)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尘肺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尘肺病患者的SGRQ总分为(60.0±18.0)分,呼吸症状维度得分为(61.2±19.7)分,活动受限维度得分为(64.0±21.5)分,疾病影响维度得分为(57.7±19.5)分。有52.08%(75/144)的尘肺病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下水平。尘肺期别与SGRQ总分及其3个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1);诊断年限与呼吸症状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文化程度与活动受限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1);肺功能情况与活动受限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尘肺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处于中下水平;尘肺期别、诊断年限、文化程度和肺功能是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 某供电企业员工不同模式职业紧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晓曼;王超;李霜

    目的:了解供电企业员工职业紧张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某供电企业251名员工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简明职业紧张问卷》和中文版《付出-回报失衡( ERI)问卷》调查其工作要求-自主( JDC)和ERI模式职业紧张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51名研究对象中,JDC及ERI模式高职业紧张检出率分别为74.5%(187/251)和22.7%(57/251);JDC模式高职业紧张检出率高于ERI模式(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发生JDC模式高职业紧张的风险,已婚者高于单身者(P<0.05),日工作时间>8 h者高于日工作时间≤8 h者( P<0.05);对于发生ERI模式高职业紧张的风险,男性高于女性(P<0.05)。结论该供电企业工作人员职业紧张以JDC模式职业紧张为主;其职业紧张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婚姻状况、日工作时间和性别。

  • 二甲基氯化锡对大鼠肾脏氢钾-ATP 酶和钠钾-ATP 酶活力影响

    作者:武昕;黎耀俊;费帆;曹丽芳;刘盛来;钟志勇;唐小江

    目的:研究二甲基氯化锡( DMT)对大鼠肾脏氢钾-ATP酶( HKA酶)和钠钾-ATP酶( NKA酶)活力的影响。方法①离体实验:取5只无特定病原体( 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肾组织,以0.90%氯化钠溶液制成匀浆液,加入质量浓度为1.0 g/L的DMT配制成终浓度分别为0、1、25、125和625 mg/L的肾匀浆液,采用酶标仪检测HKA酶和NKA酶活力。②体内实验:将40只SPF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染毒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染毒组大鼠予16.000 mg/kg体质量DMT一次性腹腔注射染毒,对照组大鼠予等体积的0.90%氯化钠溶液,分别于染毒后1和24 h处死;摘取肾脏制备肾匀浆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肾脏组织中HKA酶和NKA酶活力;采集腹主动脉血,检测血清中钾离子( K+)、钠离子( Na+)和氯离子( Cl-)水平。结果①离体实验:DMT可抑制大鼠肾脏组织中HKA酶活力,随着DMT染毒剂量增加,其对HKA酶活力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呈剂量-效应关系( P<0.01);但DMT对大鼠肾脏组织中NKA酶活力无影响(P>0.05)。②体内实验:染毒组大鼠24 h时间点体质量低于该时间点对照组( P<0.01);染毒组大鼠肾脏组织中HKA酶活力低于对照组( P<0.01);大鼠肾脏组织中NKA酶活力以及血清中 K+、Na+和 Cl-水平在染毒处理、染毒时间的主效应及其交互效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T可抑制肾匀浆HKA酶活力,但对肾匀浆NKA酶活力影响不明显。

  • 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水平调查

    作者:王恰;杨爱初;黄伟欣;王秀芹;郭集军;肖明慧

    目的:探讨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 ERI)简体中文版,对广东省306名在职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紧张水平测评,分析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状况及不同影响因素下ERI外在付出、回报和内在投入3个维度得分及其差异。结果306名放射工作人员外在付出、回报、内在投入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15.83±5.18)、(46.63±9.06)和(14.97±2.23)分。其中存在自感付出-回报失衡型职业紧张的放射工作人员有42人(占13.73%),存在发生职业紧张高风险的放射工作人员有62人(占20.26%)。与企业放射工作人员比较,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在付出维度得分和职业紧张检出率均较高( P<0.05),发生职业紧张高风险检出率较低( P<0.05);与女性放射工作人员比较,男性放射工作人员外在付出维度得分、付出/回报比和职业紧张检出率均较高(P<0.05),回报维度得分较低(P<0.05);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在付出维度得分高于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 P<0.05)。结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水平存在多种影响因素,建议增加社会支持,以改善该群体的社会和工作环境,降低职业紧张的程度。

  • 某金矿凿岩工指端感觉检查分析

    作者:张丹英;陈贵平;罗巧;肖斌;林瀚生;严茂胜;史懋功;杨蓓;晏华;徐国勇;陈青松

    目的:分析手传振动作业对金矿凿岩工指端振动觉和痛觉阈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北方某金矿从事手传振动作业的凿岩工134人作为接振组,另选择同一矿上无接触振动作业的扒装工102人作为对照组。对2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调查、指端振动觉和痛觉阈值测试。接振组工人根据有无自诉白指分为接振非白指亚组(105人)和接振白指亚组(29人)。结果接振组工人手麻、手痛症状发生率和自诉白指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接振组工人右手食指、右手中指和右手无名指的振动觉阈值均高于对照组( P<0.05),但2组工人左手无名指振动觉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接振白指亚组工人左手无名指、右手食指、右手中指和右手无名指的振动觉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接振非白指亚组上述4种手指的振动觉阈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接振白指亚组工人左、右手无名指和右手食指的振动觉阈值均高于接振非白指亚组(P<0.05),但该2组工人右手中指的振动觉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振组工人双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痛觉阈值均高于对照组( P<0.05)。接振白指亚组和接振非白指亚组工人双手中指、无名指的痛觉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传振动接触可使手传振动作业人员指端振动觉阈值和痛觉阈值提高;指端感觉检查可作为早期发现手传振动致周围神经损害的辅助手段之一。

  • 金属制造业噪声作业工人上岗前听力损失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郭智屏;邓燕君;潘文娜;刘新霞;郑倩玲

    目的:了解金属制造业噪声作业工人上岗前听力损失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以1597名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金属制造业拟从事噪声作业的工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相关资料,分析其听力损失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1597名研究对象中,631人(占39.5%)既往有接触职业性噪声(有噪声接触史组),接触工龄M为0.20(0.10~0.30)年;966人(占60.5%)既往无接触职业性噪声(无噪声接触史组)。听力损失检出率为46.1%(737/1597);其中,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13.9%(222/1597),其他类型听力损失检出率为32.2%(515/1597)。有噪声接触史组人群职业禁忌证和其他类型听力损失的检出率均高于无噪声接触史组(16.5%vs 12.2%,50.6%vs 43.3%,P<0.05)。对于职业禁忌证和其他类型听力损失,男性人群的发生风险均高于女性[优势比(OR)分别为1.958、2.331,P<0.01],年龄>25岁人群的发生风险均高于年龄≤25岁者(OR分别为2.390、2.245,P<0.01),既往有职业性噪声接触史人群的发生风险均高于无职业性噪声接触史者(OR分别为1.536、1.287,P<0.05)。结论开展噪声作业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职业禁忌证;应重视男性、年龄较大以及既往有职业性噪声接触史人员的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 手持工件打磨作业手传振动基本特征调查

    作者:肖斌;陈青松;林瀚生;温薇;张丹英;徐国勇;严茂胜;陈贵平

    目的:了解手持工件打磨作业手传振动职业接触特征,为该类作业的职业危害防治控制技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法,采取企业填写、个人访谈(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和现场走访相结合的形式对4家典型手持工件打磨企业进行调查。结果4家企业中,有22.4%(835/3727)的作业工人从事手持工件打磨作业。4家企业主要使用的振动工具包括抛光机、磨光机和抛光轮;打磨作业工人打磨的工件包括纽扣、马桶盖、热水壶、手机壳和高尔夫球头。打磨作业工人均配置了降噪耳塞和防尘口罩,但均未佩戴减振手套。手持工件打磨作业具有间接性、持续性接触振动和精细作业的特点,部分打磨作业工人打磨时需借助膝盖和腹部作为支撑辅助部位。手持工件打磨作业工人接触振动时间为6~11 h/d;4 h频率计权加速度为1.9~19.4 m/s2,其大值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5.0 m/s2,同一企业中的4 h频率计权加速度范围跨度大。结论相对于传统的振动工具作业,手持工件打磨作业的手传振动特征具有不同的特点,其打磨工具结构更复杂,打磨方式更精细,打磨作业工人接触振动水平影响因素更多,受危害部位更广泛。

  • 蓄酸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血铅异常回顾性队列研究

    作者:周齐红;付风云;俞慧娟;任阳春;叶海朋

    目的:分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血铅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以某蓄电池厂的铅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起点时间为2011年9月,起点事件为血铅水平<400.0μg/L;观察截止时间为2014年9月,终点事件为血铅水平≥400.0μg/L(血铅异常)。采用COX回归分析分析血铅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244名铅作业工人纳入研究。2011年9月时,基线铅作业工龄中位数(M)为6.3(0.7~35.9)年,基线血铅水平M为321.5(215.7~398.7)μg/L;3年间共有78人发生血铅异常,血铅异常发生率为32.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时不佩戴口罩、基线血铅水平>300.0μg/L、工作场所铅超标和铅作业工龄>5.0年者发生血铅异常的风险相对较高(P<0.01),相对危险度分别为工作时佩戴口罩、基线血铅水平≤300.0μg/L、工作场所铅不超标、铅作业工龄≤5.0年者的6.89、4.00、9.02和2.93倍。结论应加强对工作时不佩戴口罩、基线铅水平>300.0μg/L、工作场所空气中铅超标和铅作业工龄>5.0年的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职业性慢性铅中毒防治工作。

  • 广州市2012-2014年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哨点监测情况分析

    作者:王致;荣幸;李勇勤;周海林;曾文锋;杜伟佳;刘移民

    目的:了解广州市制造行业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哨点监测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12—2014年抽取广州市职业病危害相对严重的制造行业企业作为哨点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抽样检测,分析其动态变化情况。结果2012—2014年共对11个行业577家哨点企业8639个工作场所采样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哨点监测,总超标率为7.41%(640/8639)。3年间哨点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率随着年份的推移有升高趋势( P<0.01)。不同类别哨点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物理因素、粉尘、无机化学因素、有机化学因素( P<0.01)。不同行业哨点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船舶修造、建材、玻璃宝石、木制家具、机械制造、其他行业、蓄电池、印刷包装、化工、皮革箱包制鞋和电子设备制造行业( P<0.01)。不同规模哨点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 P<0.01)。结论广州市应继续开展船舶修造、建材、玻璃宝石、木制家具和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物理因素、粉尘和无机化学因素的职业病危害哨点监测工作。

  • 欧盟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发展及其特征

    作者:秦戬;李涛

    职业接触限值(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values , OELs)是针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为预防其发生职业病或其他不良效应制定的限值;其是职业病危害因素定量识别的评价依据,既是衡量职业卫生状况的尺度,也是制订职业卫生标准的基础[1-3]。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以下简称“GBZ 2.1—2007”)是我国现行的新职业性化学有害因素OELs标准[4]。本文从欧洲联盟(以下简称“欧盟”)化学有害因素OELs的发展历史出发,对欧盟OELs分类情况进行分析,为我国制定职业性化学有害因素OELs提供参考,并为实现OELs国际一体化和消除国际非关税贸易壁垒而服务。

  • 紫外线对人体健康影响

    作者:孙晓晨;张放;邵华

    紫外线又称紫外辐照,指波长为100~400 nm的电磁辐射。由德国物理学家里特于19世纪初发现,并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紫外线的深入应用,以及人类活动对臭氧层的破坏,人们对紫外线产生的危害越来越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美国与前苏联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制定了不同波段的紫外线卫生标准,但人们对过度接受紫外辐射的危险性尚无足够的认识。根据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及辐射波段的不同,可分为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UVA,波长为315~400 nm)、中波紫外线( UVB,波长为280~315 nm )和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00~280 nm)3大类。紫外线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和人工紫外线。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为太阳;人工紫外线主要来源于多种气体的电弧,以及当生产环境中物体温度达1200℃以上时其辐射光中产生的紫外线,如电焊、气焊、电炉炼钢、探照灯和水银石英灯等[1]。波长为100~200 nm 的紫外线在大气层几乎全部被吸收,无法在空气中传播,因此具有人体健康损害效应的只涉及波长为200~400 nm的紫外线[2-3]。紫外线被物体吸收后可产生光电作用、荧光作用、光化学作用和生物抑生作用[4]。适量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具有杀菌作用,并调节和改善神经、内分泌、循环、消化、血液、呼吸、免疫系统以及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但如果人体受到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引起光化学反应,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变化,对人的眼睛、皮肤和免疫系统等造成危害。

  • 噪声性听力损失人群易感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作者:陶志民;李嘉辉;邹文英;张晋蔚;王致

    随着工业和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噪声已成为影响人耳听力功能的高危因素,由职业性噪声导致的噪声性听力损失(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NIHL)是继老年性听力损失之后第二常见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1]。 NIHL是指劳动者长期接触工作场所中的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2]。尽管环境因素在NIHL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噪声水平环境下接触相同的时间,排除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发生听力功能改变的程度表现出一定的个体易感性差异[3-4]。尤小东等[5]对纺织作业女工研究发现,累积噪声接触水平相近的个体之间,有部分女工表现出听觉损伤,有部分女工则不表现出听觉损伤,提示个体对噪声的易感性差异。谢红卫等[6]对噪声作业工人的累积噪声接触水平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在同一累积噪声接触水平的组间,组内噪声听阈位移大可相差28.2 dB( A)。上述2项研究均证实了个体对噪声的易感性差异。这种个体易感性差异可能与过氧化氢酶( Catalase , CAT )基因、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基因和钙黏蛋白(Cadherin,CDH)23基因等易感基因的多态性有关。基因多态性是指一个生物群体同时存在2种或多种不连续的变异型、基因型或等位基因。人类的基因多态性分为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和拷贝数多态性( Copy number polymorphisms ,CNPs)。关于NIHL与人群易感基因的多态性研究,每年均有新的内容呈现。因此,本文从基因多态性的2个方面,对近年来关于NIHL 与人群易感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行陈述。

  • 职业性低分子质量致喘物研究进展

    作者:高珊珊;李侠;宋占帅

    职业性哮喘(Occupational asthma,OA)是职业性致喘物诱导的新发哮喘或导致寂静性哮喘(哮喘缓解期)再发[1]。 BALMES 等[2]调查发现,成人哮喘的发生有10.00%~15.00%与职业因素相关。目前,已知工作场所存在400余种可诱发哮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低分子质量( Low-molecular-weight,LMW)致喘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1000 kD的变应原,其广泛分布于化工、塑料、制药、油漆和冶炼等领域[3-5]。早在20世纪50年代,LMW化学物质首次被认为是可能导致OA的增敏剂[6]。近年随着合成化学工业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新的化学物质不断出现, LMW致喘物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但大多数LMW致喘物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常见有变应性反应机制和刺激性炎症机制[7]。本文根据变应性哮喘和刺激性哮喘分类,将国内外报道的有关常见职业性LMW致喘物进行综述,为我国OA诊断标准的修订提供依据,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OA提供参考。

  • 1-溴丙烷毒性效应及中毒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谢植伟;李宏玲;宋向荣;黄振烈;王海兰;余日安

    1-溴丙烷(1-Bromopropane ,1-BP )具有高挥发性、难燃性、消耗臭氧层的潜能值低、半衰期短等特点[1]。其作为氟利昂类等臭氧层消耗物质的替代品,广泛用作精密电子仪器仪表和服装干洗等的清洗剂及制备多溴化合物,并且还可用作汽油添加剂、阻燃剂,农药杀虫剂、杀菌剂的原料以及制造医药、香料、染料、调味料等的中间体等[2-5]。随着1-BP生产及使用量的逐年递增,接触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职业活动中1-BP可通过呼吸道吸入或皮肤接触而导致慢性中毒[6-8],目前国内外尚无普通人群经空气、饮水或食物等接触1-BP而发生中毒的相关报道。自1999年开始,国内外均有因接触1-BP 而引起职业中毒的报道[6,8-9]。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已将1-BP列入“可能致癌物”名单[10]。因此1-BP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安全使用1-BP 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本文主要对1-BP毒性效应及中毒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某医院 SPECT/CT 建设项目放射性危害屏蔽效果评价

    作者:邹郁松;黄京伟;曲海涛;张海利;肖孔江;李晓北

    目的:对某医院核医学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建设项目进行放射性危害屏蔽效果评价。方法以某医院的核医学科SPECT/CT建设项目为评价对象,采用放射卫生学现场调查和辐射监测方法,评价其放射性危害控制效果。结果该建设项目SPECT/CT机房各屏蔽体的γ射线周围剂量当量率为0.21~0.32μSv/h,X射线周围剂量当量率为0.20~0.23μSv/h。 SPECT药物注射人员全身、手部和眼晶状体的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02、5.54和0.03 mSv,SPECT摆位、扫描及工作人员的全身年有效剂量均为0.63 mSv,均远远低于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建设项目辐射防护屏蔽效果良好,能够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 加速器辐射安全评价常见问题探讨

    作者:宋培峰;王晓峰;李恩敬;聂鹏煊;孔令海;周启甫

    目的:探讨核技术利用加速器项目辐射安全评价应关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查阅2014年度国家核安全局监督管理单位相关加速器辐射安全评价申报材料审查记录,按照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对常见加速器项目申报材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2014年度国家核安全局完成27个加速器相关项目辐射安全评价审查,约有9个项目存在执行限值模糊,12个项目存在屏蔽估算过程不完善,8个项目存在安全联锁措施描述遗漏、阐述不清晰或设置不当,5个项目存在放射性产物相关环节描述不充分等问题。结论建议依据常见加速器项目应用类型不同采取可接受的执行限值、多方面完善屏蔽估算、全面合理评价安全联锁措施以及优化放射性产物的评价与管理,明确产物去向。

  • 工作场所空气中锡及其化合物测定方法改进

    作者:杨福成;杜航;龚进

    目的:改进工作场所空气中锡及其化合物的标准测定方法。方法在样品处理时,将标准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消解滤膜的硫酸使用量由0.5 mL减少至0.2 mL,消解滤膜后不赶酸,标准系列中均加入与滤膜消解等体积的硫酸,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改进后的方法所测得锡质量浓度在0.0~80.0 mg/L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009205 x-0.0006350,相关系数为0.9998,检出限为1.3 mg/L,当采集的空气样品体积为75.0 L时,低检出浓度为0.09 mg/m3。批内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3.7%~4.4%;批间RSD为3.4%~4.6%。加标回收率为98.8%~102.5%。结论改进后的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精密度高、线性好,易于操作的特点,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锡质量浓度的测定。

  •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尿中1-溴丙烷

    作者:周丽屏;杨雪姬;郭嘉明;陈纠;郭冠浩;刘移民

    目的:建立人尿中1-溴丙烷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方法准确移取4.00 mL待检尿样于15.00 mL顶空瓶中,加入质量浓度为204.200 mg/L的1-溴丁烷内标溶液20.00μL后立刻密封顶空瓶盖,于顶空装置中80℃加热平衡20.00 min,顶空瓶上方蒸气经GSBP-FFAP毛细管色谱柱(30.00 m ×0.25 mm ×0.25μm)分离,选择离子定量测定尿中1-溴丙烷。结果尿中1-溴丙烷在质量浓度为0.025~1.012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7.5μg/L (以4.00 mL尿样计算),定量限为25.0μg/L(以4.00 mL尿样计算)。批内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2.61%~4.08%,批间RSD为2.79%~6.25%。加标回收率为99.34%~105.94%。结论本方法测定尿中1-溴丙烷灵敏度高、线性关系好、干扰少、精密度好、操作简单,适用于人尿中1-溴丙烷质量浓度的检测。

  •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人尿中锡

    作者:郭晓婧;郭嘉明;梁嘉斌;刘移民

    目的:建立尿中锡的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方法取2.50 mL尿样加入1.50 mL浓硝酸后,用石墨消解仪消化,以体积分数为4.00%的盐酸溶液定容至10.00 mL,加入质量浓度为100 g/L的硫脲-抗坏血酸2.50 mL,以体积分数为4.00%的盐酸溶液定容至25.00 mL(相当于稀释尿样10倍)后,取1.00 mL样品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尿中锡在质量浓度为4.00~200.00μg/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5;方法检出限为0.20μg/L,加标回收率为100.20%~100.84%,批内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0.11%~2.01%,批间RSD为1.37%~5.58%;样品在4℃条件下可保存7 d。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适用于人尿中锡的日常监测。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人全血、血清和尿中铟

    作者:徐小作;尹江伟;何俊涛;易娟;吴礼康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法测定人全血、血清和尿中铟的方法。方法全血、血清和尿样均用质量分数为0.01%曲拉通X-100+质量分数为0.50%硝酸溶液10倍稀释,以铑标准溶液作为内标,采用ICP-MS法测定铟水平。结果使用正常人全血、血清、尿样配制的工作曲线与标准曲线的定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方法测定全血、血清和尿中铟的线性范围为0.000~20.000μg/L,相关系数均>0.999,检出限为0.144μg/L;全血、血清和尿样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7.90%~95.92%、91.50%~94.20%和90.40%~96.57%,批内相对标准偏差( RSD)分别为3.81%~7.05%、3.75%~5.90%和4.31%~6.62%;批间RSD分别为2.90%~7.10%、3.80%~5.92%和4.16%~5.94%;样品在-20℃至少可保存14 d。对职业性铟接触工人(接触组,135人次)全血、血清和尿样进行检测,17人次全血和血清中均检出铟,检出率为1.26%;对照组工人(120人次)全血、血清、尿样和接触组工人尿样均无检出铟。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对生物样品中的铟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 胶体钯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中铅、镉、锰应用研究

    作者:董明;张爱华;孙毅;杨展鸿;潘巧裕;罗晓婷

    目的:研究以胶体钯作为基体改进剂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中铅、镉、锰的应用效果。方法用血样稀释剂将全血样品稀释10倍后,以胶体钯为基体改进剂,优化待测元素的灰化和原子化温度后,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全血中铅、镉、锰水平,并与普通钯盐作为基体改进剂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胶体钯作为基体改进剂的佳用量为5.00μL;其可将全血中铅、镉、锰的灰化温度分别提高至900、800和1400℃,将原子化温度分别提高至1900、1800和2000℃;与普通钯盐比较,胶体钯使3种待测元素有更宽的灰化和原子化温度范围。本方法全血中铅、镉、锰分别在质量浓度0.12~100.00、0.05~4.00和0.02~10.00μg/L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低检出浓度分别为1.20、0.50和0.20μg/L(以样品稀释10倍计);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2%~104.0%、102.8%~105.5%和98.3%~103.2%;批内相对标准偏差( RSD)分别为1.2%~2.6%、2.7%~5.3%和2.3%~2.8%,批间RSD分别为1.6%~3.9%、4.0%~6.1%和3.2%~4.4%。结论胶体钯用于测定全血中的铅、镉、锰,背景干扰小,有利于改善检测的精密度和灵敏度,是一种优良的基体改进剂。

  •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作者:《中国职业医学》

    关键词:
  • 依法预防接种,保障儿童健康

    作者:《中国职业医学》

    关键词:
  • 行动起来,参与禁毒人民战争

    作者:《中国职业医学》

    关键词:
  • 吸烟危害健康,应尽早戒烟

    作者:《中国职业医学》

    关键词:
  • 吸烟危害健康,远离吸烟

    作者:《中国职业医学》

    关键词:
  • 依法预防接种,享受健康生活

    作者:《中国职业医学》

    关键词:
  • 关于举办职业中毒专科临床护理实践研讨班的通知

    作者: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关键词:
  • 关于坚决打击冒用《中国职业医学》名义非法行骗的郑重声明

    作者:《中国职业医学》

    关键词:
中国职业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5
1981 01 02 03 04 05 06
1980 01 02 03 04 05 06
1979 01 02 04 05 06 07 09 10
197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977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976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97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974 01 02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