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职业医学杂志

中国职业医学

中国职业医学杂志

China Occupational Medicine 중국직업의학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华南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2619
  • 国内刊号: 44-148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3
  • 曾用名: 广东职业病防治;职业医学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职业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黄汉林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苯并[ a]芘通过 P53/PUMA 通路介导大鼠脑皮质细胞凋亡研究

    作者:王晓龙;段蕾;阎智伟;贾茹;邢云鹏;牛侨;聂继盛

    目的:探讨P53/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UMA)通路在苯并[a]芘(B[a]P)所致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9只。3个剂量组分别予1.00、2.50和6.25 mg/kg体质量的B[a]P(以橄榄油溶解),溶剂对照组予1.00 mL/kg体质量橄榄油,隔日腹腔注射染毒12周,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大鼠染毒结束处死后,每组随机取3只采用TUNEL法检测脑皮质组织细胞凋亡率,余下6只大鼠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水溶性四氮唑-1法分别检测脑皮质组织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皮质组织P53和PUM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低、中和高剂量组大鼠脑皮质细胞凋亡率均分别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大鼠脑皮质细胞凋亡率均分别高于低和中剂量组(P<0.01)。高剂量组大鼠脑皮质组织MDA水平分别高于其余4组(P<0.01),SOD活力均分别低于其余4组(P<0.01);中剂量组大鼠脑皮质组织SOD 活力低于溶剂对照组(P<0.05)。3个剂量组大鼠脑皮质组织P53和PUMA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分别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1);大鼠脑皮质组织P53和PUM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随B[a]P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B[ a] P亚慢性染毒可导致大鼠脑皮质组织细胞凋亡,可能机制是B[ a] P引起大鼠脑神经细胞氧化应激,通过P53/PUMA通路介导脑皮质细胞凋亡。

  • 广州市区部分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异常及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韩晴;黄汉林

    目的:调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异常情况,探讨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是否影响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形态或功能。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7家三甲医院从事放射作业工龄≥5年的144名放射工作人员为接触组,抽取工龄≥5年的200名无职业性电离辐射接触人员为对照组。对2组人员进行个人接触剂量调查和甲状腺B型超声波检查,采集肘静脉血检测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采集尿样检测尿碘水平。结果接触组人群年总有效剂量为0.12~2.44mSv/a,中位数为0.30mSv/a。接触组和对照组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分别为32.64%(47/144)和31.00%(62/2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人群T3水平高于对照组[(1.63±0.34)vs(1.55±0.32)nmolL/,P<0.05],THS水平低于对照组[1.39(0.96,2.12)vs1.98(1.29,2.67)mIU/L,P<0.01];2组人群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7.69±23.30)vs(110.93±18.96)nmol/L,P>0.05]。接触组不同工种亚组和不同接触剂量亚组人群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T3、T4、TSH水平及其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和对照组中,不同尿碘水平人群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放射接触、放射作业工龄以及工种均与罹患甲状腺结节无关联(P>0.05),但女性、年龄增加和吸烟均是罹患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接触可能对医院放射工作人员T3和TSH水平产生一定影响,但不增加甲状腺结节患病风险。

  • 苯致小鼠遗传损伤与miR-34a表达改变研究

    作者:陈韵聪;张欣洁;孙清;张茜;邓棋霏;黄振烈;杨爱初;陈雯;肖勇梅

    目的:探讨吸入性苯染毒导致小鼠周围血细胞遗传损伤与miR-43 a表达改变的关系。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C57BL/6小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分别给予质量浓度为0.00、3.24、16.22和81.11 mg/m3的苯连续动式吸入染毒,每天染毒6 h。于连续染毒14和28 d时,各组随机抽取雌雄各半共8只小鼠采集全血后处死,检测周围血血常规、骨髓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比值、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周围血miR-34a相对表达水平等指标。结果高剂量组小鼠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NEUT)的计数均低于其余3组(P<0.05);中、高剂量组淋巴细胞(LY)和红细胞(RBC)的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微核率和miR-34a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3个剂量组小鼠LY和RBC的计数均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下降,微核率和miR-34a 相对表达水平均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上升(P<0.05),均呈剂量-效应关系。小鼠血小板计数和骨髓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比值在染毒剂量和染毒时间主效应及两者的交互效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WBC、LY和RBC的计数均与苯染毒剂量呈中度负相关,秩相关系数(rS)分别为-0.598、-0.677和-0.656(P<0.01);微核率、miR-34a相对表达水平均与苯染毒剂量呈中度正相关,rS 分别为0.790和0.762(P<0.01)。微核率和miR-34a 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与WBC、LY和RBC的计数呈负相关,rS 分别为-0.543、-0.643、-0.522和-0.562、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染矽尘大鼠体内示踪研究

    作者:周永梅;黄明;燕玲;曾子芳;吴奇峰;梁伟辉;曾小菁

    目的: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MSC)在染矽尘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取7只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BMMSC,经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LV-eGFP)转染后,采用台盼蓝染色和CCK-8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的活力及增殖能力。取同批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染尘组,每组4只。染尘组以1.0 mL质量浓度为40 g/L的矽尘混悬液气管内注入染尘,对照组气管内注入1.0 mL生理氯化钠溶液。以转染后的BMMSC经尾静脉注入2组大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后第1、2、3和4周取肺、肝、脾、心、肾脏和脑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LV-eGFP的BMMSC植入后在上述脏器组织的荧光分布,采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计算组织荧光强度。结果感染复数为50时,BMMSC转染率达80.00%,绿色荧光表达强烈、持续,转染后BMMSC形态无改变;转染与未转染LV-eGFP的BMMSC的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67±0.60)% vs (98.03±0.56)%,P>0.05]。 BMMSC增殖能力在LV-eGFP转染处理的主效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转染LV-eGFP的BMMSC后第1周,2组大鼠各脏器组织切片镜下均可见荧光分布,其中染尘组大鼠肺脏组织切片各视野均可见较强荧光,持续至植入后第4周,以气管、血管及其周围组织荧光明显,肺泡及肺间质荧光也分布较多。植入转染LV-eGFP的BMMSC后,染尘组大鼠肺脏组织4个观察时间点荧光强度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 P<0.01),且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减弱(P<0.01);染尘组大鼠肝脏和心脏组织4个观察时间点以及肾脏组织第2、3和4周的荧光强度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1);染尘组大鼠脾脏组织第1和2周的荧光强度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1),第3和4周的荧光强度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1);染尘组大鼠脑组织第1周的荧光强度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 P<0.01)。染尘组大鼠肺脏组织第1和2周荧光强度均高于同组同时间点肝脏、肾脏和脑组织(P<0.01),低于脾脏组织(P<0.01);但第3和4周荧光强度均高于同组同时间点其余5种器官组织(P<0.01)。结论 BMMSC进入染矽尘大鼠体内后可归巢并定植到受损肺部。

  • 肌醇需求激酶1抑制剂对染矽尘大鼠肺纤维化干预作用研究

    作者:何艳玲;姚三巧;张林;李清钊;孙海霞;张志宇;白玉萍;刘国荣;郝小惠

    目的:研究肌醇需求激酶1(IRE1)抑制剂对染矽尘大鼠肺纤维化内质网应激(ERS)凋亡途径的影响,评价IRE1抑制剂对大鼠矽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无特定病原体( 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矽肺组和IRE1组,每组8只。矽肺组和IRE1组大鼠均采用非气管暴露法一次性注入质量浓度为50.0 g/L 的二氧化硅混悬液1.0 mL造模,对照组注入等体积灭菌生理氯化钠溶液。造模28 d后,IRE1组大鼠腹腔注射剂量为1.0 mg/kg体质量的IRE1抑制剂,其余2组予等体积灭菌生理氯化钠溶液,每7天注射1次,共4次。造模后第56天处死大鼠,收集左侧肺泡灌洗液,分离、纯化和培养肺泡巨噬细胞( AM)。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肺组织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相对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AM活性氧( ROS)阳性率和线粒体去极化率,免疫印迹法测定肺组织内IRE1α、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Caspase)-1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矽肺组肺组织可见炎细胞浸润和典型矽结节形成;IRE1组可见普遍炎细胞浸润和肺泡间隔变大,有弥漫性纤维化改变,但未见矽结节形成。 IRE1组、矽肺组大鼠肺组织Ⅰ型、Ⅲ型前胶原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AM的ROS阳性率、线粒体去极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IRE1组上述4个指标均低于矽肺组(P<0.01)。 IRE1组、矽肺组大鼠肺组织IRE1α、Caspase-12和Bax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IRE1组大鼠上述3个指标均低于矽肺组(P<0.01);但IRE1组和矽肺组大鼠肺组织Bcl-2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IRE1组大鼠Bcl-2相对表达水平高于矽肺组(P<0.01)。结论 IRE1参与的ERS凋亡通路可能在矽肺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RE1抑制剂可以通过阻断IRE1通路拮抗ERS诱导的AM凋亡,从而拮抗肺纤维化。

  • 延误诊治减压性骨坏死案例分析

    作者:黄燕;高丽蕙;王彤;杨丽莉;白净;张瑞丹

    目的:分析1例延误诊治的减压性骨坏死病例。方法结合患者的职业史、急性减压病病史和影像学检查资料,根据GBZ 24—2006《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患者有明确的潜水作业史,有1979年从事潜水作业后减压不当导致急性减压病病史,主诉有双髋关节疼痛和左下肢行走困难,体格检查可见双髋关节活动受限和左下肢行走不利,双下肢和髋关节X射线摄片和CT检查可见特征性的股骨头和髋关节损害的影像学表现,经综合分析,没有证据否定其从事潜水作业(特别是有减压不当史)与其骨和关节损害之间的必然联系,诊断为职业性减压病(Ⅲ期减压性骨坏死)。结论诊断的延误不利于疾病的及时治疗,不利于控制病情进展和减少伤残发生。

  • 延续护理在急性放射病患者远期效应随访应用

    作者:王雯;王冰;王媛;刘燕杰;姜恩海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急性放射病( ARS)患者远期效应随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0—2013年对河南省钴-60放射源辐射事故中的3例ARS患者“梅”、“天”和“旺”实施延续护理,采用中文版《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对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其实际复查时间和计划复查时间是否符合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10—2013年实施延续护理后,“梅”的EQ-5D指数从2010年0.586持续增加到2013年的0.848,视觉模拟标尺( VAS)得分由2010年的78分持续增加至2013年的90分;“天”因2012年因罹患弥漫性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EQ-5 D指数得分由2010、2011年的0.848下降至0.537,经有效治疗后2013年增加至0.653,VAS评分由2010年的95分逐渐下降至2012年的80分,2013年增加至88分;“旺”EQ-5D指数保持不变,VAS得分由2010年的95分逐渐增加至2013年的98分。延续护理实施后,3例患者实际复查时间均与计划复查时间相同,均无发生失访。结论延续护理应用于辐射事故患者远期效应随访,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转归,保证复查依从性。

  • 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造血系统远期效应随访观察

    作者:于程程;邢志伟;王雯;姜梅玲;翟贺争;姜恩海;江波;赵欣然;王晓光;吕玉民;赵凤玲;刘金星

    目的:观察骨髓型急性放射病(ARS)患者造血系统功能的远期效应。方法对河南省1999年钴-60(60Co)源辐射事故中的重度骨髓型ARS患者“梅”、中度骨髓型ARS患者“天”和“旺”进行为期15年的造血系统远期效应随访观察。收集3例患者周围血象、骨髓涂片检查和骨髓造血祖细胞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梅”、“天”和“旺”受照后均出现白细胞( 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 NEUT%)、淋巴细胞百分数、血小板( PLT)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Hb)水平下降情况,其中WBC和PLT计数均于1个月内分别降至1.00×109/L和20.00×109/L以下;与“天”和“旺”比较,“梅”的上述指标下降出现时间相对较早,持续时间长,低值较低;受照后2个月左右3例患者上述指标均恢复正常。随访期间,除“梅”在受照后6个月和1年PLT计数偏低、受照后5年Hb水平偏低、受照后13年NEUT%偏低外,3例患者其他随访时间的周围血象基本正常。3例患者受照后20 d骨髓增生均为极度减低,减低程度为“梅”>“旺”>“天”,受照后37~44 d骨髓象开始恢复;受照后6个月~7年骨髓均表现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3例患者红细胞集落生成单位( CFU-E)、爆式红细胞集落生成单位( BFU-E)、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 CFU-GM)于受照后20~44 d内急剧下降,于受照后44 d均下降为0,受照后51 d~1年处于不稳定恢复状态,受照后5~7年处于稳定恢复状态,其中BFU-E的恢复情况较CFU-E和CFU-GM差。结论60 Co源电离辐射可导致造血系统功能损伤,于受照后2个月内骨髓造血功能紊乱明显。

  • 江西省某铀矿工人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作者:李小亮;吕玉民;韩林;阮健磊;陈以水;孙全富;刘建香

    目的:了解铀矿工人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江西省某铀矿98名铀矿工人为矿工组,48名接受放射工作人员培训但还未上岗的人员或行政工作人员为对照组,采集2组人员肘静脉血,采用培养开始加秋水仙素法培养50 h后收获细胞,常规方法制片,吉姆萨染液染色,显微镜下分析染色体畸变。结果矿工组染色体总畸变率为2.70%,对照组为2.4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74,P=0.459)。矿工组“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以下简称“双+环”)率为(0.25±0.05)%,对照组为(0.12±0.05)%。调整性别、年龄、工龄、吸烟和饮酒等因素后进行负二项回归分析,矿工组“双+环”率为对照组的5.76倍( Z=2.28,P=0.023)。结论铀矿工人的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非稳定性畸变水平较高,需要加强铀矿工人的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危害防治工作。

  • 矿山救护队员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张志宇;陈旭;王汝柱;何艳玲;祝云芳;姚三巧

    目的:了解矿山救护队员的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840名矿山救护队员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职业史和健康检查情况等资料,利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40名矿山救护队员收缩压为83.00~176.00(126.30±14.00) mmHg,舒张压为63.00~118.00(81.13±10.56) mmHg,高血压患病率为24.88%(209/840)。矿山救护队员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P<0.01),随工龄的增长而升高(P<0.01)。工龄、体质指数和战备值班是矿山救护队员发生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模拟训练是矿山救护队员发生高血压的保护性因素(P<0.01)。结论加强模拟训练,做好救护队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对降低矿山救护队员高血压患病率有重要意义。

  • 2Gyγ射线照射后24h大鼠周围血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谱研究

    作者:尹晶晶;张伟;李建国;安全;秦秀军;闻建华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2 Gyγ射线离体和全身照射后24 h对大鼠周围血淋巴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2 Gy钴-60(60Co)γ射线对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SD大鼠分别进行离体和全身照射,于照射后24 h提取周围血淋巴细胞RNA,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辐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应用基因本体( 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 KEGG)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对基因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离体照射组和全身照射组分别筛选出差异表达3倍以上的基因6925和3938条。2组共同差异表达3倍以上的基因有1322条;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涵盖于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个分类;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离体照射组差异表达基因涉及41个生物学通路,全身照射组差异表达基因涉及38个生物学通路,2组涉及12个共同的生物学通路;离体照射组与全身照射组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涉及8个生物学通路;随机选择2条差异表达基因进行mRNA水平的验证,结果显示PCR扩增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60 Coγ射线照射所致大鼠周围血淋巴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和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信号转导及DNA损伤修复等多个方面。

  • 郑州机车乘务员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白云明;康立;卢少楠;贾晓灿;方明旺;孙长青

    目的:探讨郑州机务段机车乘务员的睡眠质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以郑州铁路局郑州机务段1448名机车乘务员为调查对象,采用《睡眠障碍问卷》进行睡眠质量调查。结果机车乘务员睡眠障碍得分在不同年龄、工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配偶工作情况和家庭月总收入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机车乘务员睡眠障碍得分在不同工种、月值乘次数、夜间值乘次数和月值乘时间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车高铁乘务员发生睡眠质量差的风险分别高于客车乘务员和调车乘务员( P<0.05,P<0.01);月值乘次数越多和月值乘时间越长者,发生睡眠质量差的风险越高(P<0.01,P<0.05)。结论工作性质和睡眠质量间存在关联,应针对机车乘务员工作性质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发生睡眠障碍。

  • 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与膳食营养素关系研究

    作者:陈榕芳;谢克锦;林征;祖庆;郑嘉华

    目的:探讨铅作业工人体内血铅水平与膳食营养素的关系。方法以福建省南平市某蓄电池厂427名铅作业工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作业工人工龄、接铅方式和膳食情况,测定其血铅水平。结果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中位数为340.1μg/L,血铅水平超标率为45.9%(196/427)。铁摄入过量的铅作业工人血铅超标率高于铁摄入适宜的铅作业工人( P<0.0125);维生素B2摄入过量的铅作业工人血铅超标率高于维生素B2摄入适宜的铅作业工人( P<0.012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蛋白质摄入过量的铅作业工人发生血铅超标的风险低于蛋白质摄入适宜者(P<0.01),硒摄入不足的铅作业工人发生血铅超标的风险低于硒摄入适宜者(P<0.01);男性铅作业工人发生血铅超标的风险高于女性(P<0.01),工龄越长的铅作业工人发生血铅超标的风险越高(P<0.01),单纯接触铅尘的铅作业工人发生血铅超标的风险高于接触混合铅者(P<0.01),能量摄入不足或过量的铅作业工人发生血铅超标的风险高于能量摄入适宜者(P<0.01)。结论应建立膳食平衡、健康促进和工作环境控制的复合式干预模式。平衡铅作业工人膳食营养,增加能量和维生素B2的摄入。

  •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场所空气采样和检测实验室间比对

    作者:潘巧裕;戎伟丰;张子群;何嘉恒;吴川;林佐侃;丘静静;吴邦华

    目的:通过实验室间比对分析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场所空气采样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对模拟工作场所空气采样流量和样品检测结果进行评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58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参比机构”)进行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甲苯和1,2-二氯乙烷采样和检测的实验室间比对。对采样器流量核查和样品检测结果的合格情况进行评价。结果58家参比机构共有122台采样器参加采样器流量核查比对,机构合格率为82.8%(48/58),采样器合格率为86.9%(106/122);进口品牌采样器流量核查合格率高于国产品牌(98.1%vs 78.3%,P<0.01)。共有54家参比机构提交146项样品检测结果,样品检测合格率为81.5%(119/146);其中正己烷、甲苯和1,2-二氯乙烷检测结果的合格率分别为78.0%(39/50)、85.2%(46/54)和81.0%(34/42)。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非珠江三角洲地区参比机构采样器流量核查合格率和样品检测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7.2%vs 86.1%,80.4%vs 84.6%,P>0.05);市级、区级和县(镇)级参比机构采样器流量核查合格率和样品检测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6.4%vs 87.1%vs 87.5%,86.4% vs 80.0% vs 70.6%,P>0.05);民营参比机构样品检测合格率低于疾病预防控制类机构和职业病防治类参比机构(27.3% vs 85.7%,27.3% vs 86.5%, P<0.01),但该3种参比机构采样器流量核查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0.0% vs 86.0% vs 85.7%,P>0.05)。结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场所空气采样流量和样品检测结果仍然存在准确性差的问题;开展工作场所空气采样和检测实验室间比对有利于提高有关机构技术服务能力。

  • 甘草酸2种差向异构体对镉染毒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王昆;潘菲;李琳玉;赵鸣飞;韩刚

    目的:研究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对镉染毒小鼠肝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昆明种小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8α-甘草酸低剂量组、18α-甘草酸高剂量组、18β-甘草酸低剂量组和18β-甘草酸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按2.50 mg/kg体质量腹腔注射质量浓度为0.40 g/L氯化镉溶液,连续染毒20 d。各剂量组染毒的同时分别按30.00和60.00 mg/kg体质量剂量给予18α-甘草酸、18β-甘草酸干预,连续6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肝细胞凋亡情况,测定肝脏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的活力,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各剂量组小鼠肝细胞凋亡率均低于模型组( P<0.05),18α-甘草酸低剂量组肝细胞凋亡率低于18β-甘草酸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和各剂量组小鼠肝脏AST、ALT活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18β-甘草酸低剂量组肝脏ALT活力外,其余各剂量组小鼠肝脏AST和ALT活力均低于模型组( P<0.05)。18α-甘草酸低剂量组小鼠肝脏AST和ALT活力均低于18β-甘草酸低剂量组(P<0.05),18α-甘草酸高剂量组小鼠肝脏AST活力低于18β-甘草酸高剂量组(P<0.05)。肝脏病理组织学切片显示:模型组小鼠的肝脏细胞有大面积坏死和凋亡,而各剂量组小鼠肝脏细胞凋亡减少,细胞结构完整。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模型组肝脏细胞超微结构破坏较严重,各剂量组细胞超微结构虽较对照组有破坏,但较模型组明显好转。结论18α-甘草酸比18β-甘草酸对镉染毒所致小鼠肝脏损害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管理中应用

    作者:嵇晓红;王美兰;廖小玲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FMEA)法在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管理FMEA团队,利用“头脑风暴法”列出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失效模式,分析失效原因及后果,计算风险指数( RPN);针对高风险指数进行优先处理,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实施FMEA管理后,各项失效模式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明显降低,失效模式的RPN值平均下降了61.93%、权重系数下降了64.79%;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标准化发生率由0.075人次/人·年降至0.053人次/人·年(Z=3.235,P<0.05)。结论将FMEA应用于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管理,能确定并细化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风险环节,使制定的改进措施更具有针对性,从而降低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

  • 5-羟色胺在周围循环中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曾繁松;陈青松;黄汉林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又名血清素,是一种单胺类吲哚衍生物。周围循环中的5-HT主要来源于肠黏膜的嗜铬细胞,大部分由血小板摄取并贮存在分泌型致密颗粒内,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游离型5-HT数量较少[1]。5-HT必须通过相应受体的介导才能产生作用。迄今为止,在人类中已发现7个亚家族14个亚型的5-HT受体,与周围循环相关的有5-HT1A/1B/1D、5-HT2A/2B、5-HT3、5-HT4和5-HT7受体,分布于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等部位[2]。在周围循环,5-HT主要参与血小板活化和聚集、血管收缩和舒张以及血管增殖和迁移等过程,在肺动脉高压、糖尿病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和原发性雷诺综合征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明确[3]。本文旨在对5-HT在周围循环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噪声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石磊;张星

    噪声是环境污染的七大典型公害之一,环境和职业噪声接触均可对人体健康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噪声除了对听觉系统产生特异性损伤,如听力损伤或耳聋外,还影响人们的情绪、睡眠和工作效率,诱发高血压和冠心病,并对神经、消化和生殖等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1]。近年来,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对非听觉系统的影响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阐述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今后预防和治疗噪声所致健康危害提供思路。

  • 工频电磁场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徐国勇;陈青松;黄汉林

    工频电磁场是电荷量和电流量随时间作频率为50或60 Hz周期变化产生的电场和磁场,其属于极低频电磁场,在100 kHz以下电磁场中常见。工频电磁场在工作生活中无处不在,发电厂、供电企业、电力炼钢和焊接作业等行业和工作岗位均可能接触较高水平的工频电场或磁场[1-3]。本课题组前期进行了卫生标准制(修)订项目《100 kHz以下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的研制,对100 kHz以下电磁场的短时间接触限值和峰值进行了规定,并保留了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以下简称“GBZ 2.2—2007”)中有关工频电场的8 h职业接触限值5.000 kV/m[4]。我国现行职业卫生标准GBZ/T 189.3—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以下简称“GBZ/T 189.3—2007”)针对工频电场的测量从测量的仪器、对象选择、方法、记录和注意事项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5],该标准适用于交流输电系统工作和操作地点工频电场的测量。但目前我国尚未制定磁场测量方法方面的职业卫生标准。本文主要从测量仪器、位置、读数和注意事项等4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工频电磁场的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即将颁布施行的职业卫生标准《100 kHz以下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中有关工频电磁场的测量提供理论依据。

  • 低剂量电离辐射致细胞因子表达研究进展

    作者:李坤;孙全富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103号出版物指出,大剂量一次性急性照射以及每年0.30~0.50 Gy的电离辐射照射均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抑制[1]。与职业照射有关的低剂量辐射免疫功能研究显示低剂量照射能够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增强[2]。刘树铮[3]的研究显示,低剂量辐射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并且T淋巴细胞的变化是低剂量电离辐射增强免疫功能的关键因素,有利于T细胞向辅助性T细胞( TH)1型细胞分化,并可诱导适应性反应的发生。 Safwat[4]指出动物实验的全身低剂量外照射的免疫刺激效应往往持续时间较短,仅发生在很窄的剂量范围内(20.0~200.0 mGy),且与动物种系、辐射品质和研究终点有关。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认为低剂量电离辐射能够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扰动或炎性反应,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但其作用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探讨[5]。有关人群流行病学的研究指出,机体在接受长期低剂量辐射后免疫功能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可发生一定程度的紊乱,具体表现在自然杀伤细胞( NK)、分化抗原( CD)4+T细胞和补体( C)3、C4水平的降低[6-7];但亦有学者的研究没有发现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接触人群T、B淋巴细胞的显著性变化[8-9]。细胞因子是免疫细胞间重要的传递分子,电离辐射可以诱导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本文主要概述近10年来细胞因子在评价低剂量电离辐射免疫效应方面的进展及其展望。

  • 某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李荣宗;苏世标;温翠菊;刘明;陈惠清;戴思泽

    目的:分析某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新建项目(简称“新建项目”)试运行期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控制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风险分类等方法,结合职业健康检查,对新建项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提出关键控制措施,评价控制效果。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化学毒物、粉尘、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电磁辐射、紫外辐射和手传振动,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的建设项目。工作场所噪声强度超标率为42.8%,12个工种的个体噪声检测结果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甲板工、机械工和生产操作工时间加权平均湿球黑球温度为30.3~32.6℃,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维修工打磨作业时,4 h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大值为10.4 m/s2,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毒物、电焊烟尘、砂轮磨尘、紫外辐射(罩内)、高频辐射、超高频辐射、微波和工频电场检测结果均合格。职业健康检查发现1名动力工属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已调离原工作岗位。综合分析,将噪声、高温、苯和手传振动列为该项目重点控制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该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 某大型芳烃装置低水平苯职业性接触致癌风险评估

    作者:武珊珊;张岩;马岩;张茂东;黄德寅

    目的:定量评价某大型芳烃装置职业人群低水平苯接触致癌风险。方法选取某大型芳烃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风险评价程序对苯长期低水平职业性接触下的致癌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其中,剂量-反应评价步骤中建立内剂量的剂量-反应评价多阶模型,风险表征步骤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得到职业接触人群在此环境下长期工作所存在的患癌风险概率。结果该芳烃装置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的短时间接触浓度为0.03400~7.62500(0.66100±1.12000)mg/m3,作业人员苯的内剂量拟合质量浓度为0.00000~0.01330(0.00178±0.00301) mg/m3,90%情况下其苯接触致癌风险低于4.7477×10-5。结论该装置工人苯致癌风险超过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的人体可接受致癌风险,应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 车载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应用于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

    作者:穆怀顺;张春平;马浮伟;于彬;苗建春;赵砚

    目的:探讨车载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R)与车载高千伏(HKV)2种胸部摄影方法的优缺点,阐明DR技术在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煤尘作业人员87名,分别进行胸部车载DR和车载HKV摄影。将胸片按摄影方法分为DR组和HKV组,对2组胸片摄影质量及其分级、尘肺病X射线胸片表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KV组胸片符合胸片基本要求、解剖标志显示良好和曝光度适中的符合率分别为62.07%、88.51%和72.41%,DR组的符合率分别78.16%、98.85%和100.00%。 HKV组胸片优、良和差废片率分别为40.23%、36.78%、22.99%,无检出观察对象;而DR组胸片优、良和差废片率分别为78.16%、20.69%、1.15%,检出2例粉尘作业人员观察对象。结论车载DR技术条件易于控制,其胸片质量优于HKV胸片,相对更适用于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

  • 泰安市加油站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

    作者:陆华;王德军;石长胜;尹燕勇;高军;丁珊珊;张哲;张志君;杨会利

    目的:了解加油站从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现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泰安市114家加油站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依据国家职业卫生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分析。结果114家加油站溶剂汽油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为<1.5~53.8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为<1.5~860.2 mg/m3,CSTEL合格率98.2%(224/228);苯的CTWA为<0.6~1.3 mg/m3,CSTEL为<0.6~4.8 mg/m3,合格率均为100.0%。114家加油站绝大多数未建立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有建立较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开展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开展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告知职业病危害和开展职业卫生培训的分别有2、6、2、2、2、6、8家,分别占1.8%、5.3%、1.8%、1.8%、1.8%、5.3%和7.0%。结论加油站从业人员溶剂汽油和苯接触属于长期低浓度接触。加油站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 某煤矿矿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析和控制

    作者:温翠菊;刘明;赵雷;苏世标;李荣宗

    目的:对某煤矿矿井新建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和检验检测法对某生产能力为4 Mt/a煤矿矿井新建建设项目(简称“新建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明确该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生产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结果该新建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煤尘、矽尘、噪声和手传振动。个体煤尘超标率为69.0%(20/29),个体矽尘超标率为85.7%(6/7),个体噪声超标率为26.9%(7/26);掘进工具凿岩机手传振动4 h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大值为24.6 m/s2,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职业健康检查检出疑似粉尘作业人员观察对象63人,疑似噪声作业人员观察对象6人,检出率分别为4.6%(63/1354)和2.3%(6/264);但无检出疑似职业病病人。结论该新建项目粉尘、噪声和手传振动等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尚未达到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的要求,作业人员出现一定程度的职业健康损害,应采取综合防治对策,以有效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

  • 制鞋业女性农民工抑郁症状追踪调查分析

    作者:沈波;许旭艳;王李仁;刘宝英;王洁琼

    目的:探讨制鞋业女性农民工抑郁症状与职业紧张和生活压力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福州市制鞋企业300名无抑郁症状的女性农民工为调查对象,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抑郁量表、付出-回报失衡量表和生活压力水平调查问卷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调查。结果与第1次调查结果比较显示,追踪对象抑郁症状评分从原来的10.00(7.00,13.00)分增加为11.00(8.00,16.00)分(P<0.01)。抑郁症状评分比较,职业紧张高水平组高于职业紧张低水平组[13.00(9.00,18.00) vs 10.00(7.00,14.00),P<0.01)];生活压力高水平组高于生活压力低水平组[13.00(9.00,17.00) vs 10.00(7.00,14.00), P<0.05]。抑郁症发生率比较,职业紧张高水平组高于职业紧张低水平组(35.33% vs 17.96%, P<0.01);生活压力高水平组高于生活压力低水平组(34.33% vs 18.67%,P<0.01)。结论生活压力和职业紧张可能增加了女性农民工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今后需要针对职业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 “中国毒理学会毒性病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在广州成功召开

    作者:中国毒理学会毒性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处

    2015年4月10~12日,由中国毒理学会主办、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承办的“中国毒理学会毒性病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在广东省广州市成功召开。中国毒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庄志雄教授和王捷教授、中国毒理学会周平坤理事长、付立杰秘书长、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彭瑞云研究员、美国毒性病理学会李宪堂博士、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杏芬教授以及中国毒理学会毒性病理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瞿鸿鹰院长等来自63家单位的14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此次大会由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组织筹备,黄振烈研究员代表筹备组作中国毒理学会毒性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筹备情况的报告。

    关键词:
中国职业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5
1981 01 02 03 04 05 06
1980 01 02 03 04 05 06
1979 01 02 04 05 06 07 09 10
197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977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976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97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974 01 02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