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减压性骨坏死概述(上)

    作者:方以群;李慈;陈伯华;陈锐勇

    减压性骨坏死(DON)是指潜水员或高气压作业人员由于减压不当,体内形成气泡栓塞,引起骨或骨髓细胞缺血性坏死的一种病症,是潜水高气压作业人员常见的职业性疾病.早期从事潜水或高气压作业的人员,由于医学保障措施不到位,约半数人员发生了骨坏死.虽然近年来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国内外减压性骨坏死仍时有发生.现将减压性骨坏死的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 海军医学研究系列讲座(73)减压性骨坏死概述(下)

    作者:方以群;李慈;陈伯华;陈锐勇

    (续上期)3 减压性骨坏死发病原理尽管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减压性骨坏死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但迄今为止,仍未得出明确结论.目前,业界主要有气泡学说、脂肪栓塞学说、凝血缺血学说、骨内压升高等学说.Bornstein和Plate等学者首次提出了关于减压性骨坏死发病机制的气泡假说.他们观察到,非安全减压后骨组织和血管内出现气泡,以后发生了明显的骨骼营养障碍.因此,他们认为,骨坏死是由于血液供应不良的长骨末端出现气泡导致的.根据此理论,1997年,华盛顿大学Lehner等建立了骨坏死的动物实验模型.

  • X线在减压性骨坏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赵国军;段文婷

    目的:探讨对于减压性骨坏死的患者,利用 X 线在其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进行医治的100名减压性骨坏死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实验组采用 X 线对患者进行早期的诊断,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分别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疾病诊断率的调查中了解到,实验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为(7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的诊断准确率(46.00%);差异显著,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减压性骨坏死的患者来说,运用 X 线对患者进行早期的临床诊断,其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运用传统方式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的准确性,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并应用。

  • 减压性骨坏死的影像学检查

    作者:于庆华

    1888年Twyman首次报道沉箱作业工人股骨干坏死病灶,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随着X线的发现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1911年首次用x线摄像检查到高压暴露引起的骨坏死,目前已有千例以上减压性骨坏死(Dysbaric osteoneerosis DON)的检查报道.

  • 减压性骨坏死的研究进展(综述)

    作者:张静

    潜水员在水中因胸廓受静水压力的作用,呼吸肌难以正常工作,只有呼吸压力与所潜深度(海水每深10m增加1个大气压)静水压力相等的压缩气体,使胸廓内外压力相等时,呼吸肌方能进行正常呼吸的动作,而潜水员在水下是暴露于高气压环境中,在水下作业期间,呼吸的大量压缩气体逐步溶解在全身体液中(人体各组织含水量为70%),深度愈深,作业时间愈长,溶解气体量愈多.潜水员当潜水作业任务结束,从海底上升出水面到常压过程中,必须经过"减压",即按照规定科学程序缓慢降低环境压力,以使过多溶解在体液中的气体,特别是惰性气体得以从容地排出体外,确保潜水员的安全.减压病(DCS)是一种机体从某一气压环境下暴露一定时间后,由于减压不当,外界压力下降的太快、幅度太大,足以使机体组织内原来溶解的惰性气体游离为气相,形成气泡,导致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疾病.病变累及骨骼时,为减压性骨坏死(DON).本文主要对减压性骨坏死从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法、预防几方面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减压性骨坏死的影像学早期诊断研究

    作者:匡兴亚;倪为民;续晋铭;杨佳琪;吴付仁;罗子燕;周蓓颖;徐明之;倪新瑜

    目的 探讨影像学方法断层扫描(CT)与核磁共振(MRI)对减压性骨坏死(DO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50 例工龄超过1年的潜水员,分别进行双肩、双髋、双膝关节X线、CT、MRI检查,分析3种检查方法间的符合率、早期诊断率.结果 X线、CT和MRI的检出率分别为30. 0%、73.5%和67.7%;X线与CT和MRI间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8%、100.0%;CT和MRI的早期诊断率分别为65.7%、56.5%,与X线平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结论 CT和(或)MRI比X线具有更高的检出率,有早期诊断价值.

  • 职业性减压病四例分析

    作者:张静;贾莉

    减压病是由于高气压作业后减压不当,体内原已溶解的气体超过了过饱和界限,在血管内外及组织中形成气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包括急性减压病和减压性骨坏死[1].我市于近年首次确诊减压性骨坏死4例,在进行职业病诊疗过程中发现,4例均留有不同程度急性减压病后遗症,现报告如下.

  • 电针联合益肾活骨汤治疗早期减压性股骨头坏死60例疗效观察

    作者:薛文东;郑龙海;贺君杰;高风

    目的 总结电针联合益肾活骨汤治疗早期减压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方法 联合所选的120例早期减压性股骨头坏死资料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及高压氧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电针联合益肾活骨汤治疗,综合比较两组资料治疗后的髋关节蛙位DR片、正侧位DR片、MRI片以及髋关节功能的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进行不同方案的6个月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检查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虽然关节活动程度和疼痛感觉程度上两组患者都有改善,但治疗组患者症状的恢复要显著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联合益肾活骨汤治疗早期减压性股骨头坏死,能够加强坏死部位的血液灌注和坏死组织细胞的修复,对早期减压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有着很大改善作用.

  • 潜水员减压性骨坏死影像学检查26例随访观察

    作者:匡兴亚;倪为民;罗子燕;续晋铭;杨佳琪

    目的比较分析影像学方法中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技术(MRI)与X射线平片间诊断减压性骨坏死(DON)的诊断优势.方法选择26名工龄>1 a 的潜水员,随访观察3 a,分别进行双肩、双髋、双膝关节X射线平片、CT、MRI检查,各2次.分析各种方法诊断DON的检出率和病灶重现性(率).结果两次检查CT的检出率(76.9%和80.8%)明显高于X射线平片的检出率(30.8%和30.8%), 第2次检查MRI的检出率(61.5%)明显高于X射线平片的检出率(30.8%), 差异有显著性(P<0.05);X射线平片、CT和MRI的病灶重现率分别为46.2%,91.8%,77.4%.经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X射线平片Kappa值为0.392,无显著意义(P>0.05); CT Kappa值为0.839,有极好的一致性(P=0.000); MRI Kappa值为0.506,有中度或高度一致性(P<0.05).结论 CT、MRI对DON检出率较高,且具有病灶重现性好、诊断符合率高的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减压性骨坏死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 潜水致减压性骨坏死2例报告

    作者:于爱丽;侯爱萍

    潜水作业是一项特殊的生产技术门类,减压性骨坏死是潜水员常见的职业病之一,现将2例潜水致减压性骨坏死病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病例1,男,54岁,潜水工龄32年,潜水深度30 m左右,平均每天潜水4~5 h.1999年4月潜水40 m,潜水5

  • 潜水捕捞作业人员减压性骨坏死患病情况调查

    作者:洪梅;姜树华;王海罡

    大连市地处半岛之端,海产品养殖与捕捞业发达,潜水作业是其中主要的作业方式.近些年来,由于海产品养殖与捕捞作业大多实行按潜水员工作量计酬,使潜水员潜水作业的深度增加,潜水作业时间延长,增加了潜水作业对健康与安全的威胁.为了解大连市海产品养殖与捕捞业从业人员职业性减压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对从事海产品养殖与捕捞作业潜水员的减压性骨坏死(dysbaic ooteonecrosis,DON)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CT在减压性骨坏死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肖吕武;江朝强;王兵;于成福;刘薇薇;焦书海;曹佰庆;林春华

    目的 比较X射线和CT扫描在减压性骨坏死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CT扫描在早期诊断减压性骨坏死中的意义,为修订新的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66例潜水工龄一年以上的潜水员,分别进行双肩、双髋、双膝关节X射线和CT检查,分析这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符合率以及在不同部位对骨坏死的检出率.结果 病损部位检出多的是股骨上段,其他依次为肱骨上段、股骨下段、胫骨上段.X射线检出率为42.4%,CT的检出率为81.8%,X射线检查阳性后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3.2%,CT的早期诊断率为68.4%.检出率X射线平片与C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减压性骨坏死的诊断中,CT扫描比X射线平片的检出率高,有早期诊断价值.

  • 减压性骨坏死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李慈;方以群;王杰;蒋功达;朱祥祺

    减压不当致使气泡形成于骨内及骨关节附近,导致骨缺血、营养障碍,若未能及时、正确治疗,则骨细胞死亡,经过一定时间后,逐步形成不同程度的骨坏死现象,这种由于减压不当气泡栓塞引起的骨坏死称为减压性骨坏死(dysbaric osteonecrosis, DON).DON是一种对潜水员身体健康威胁较大的潜水疾病.根据1985年对我国海军潜水员的调查,519名潜水员中,有11人患有DON,发病率为2.15%;而在我国非军队潜水员中,DON发病率高达20%左右[1].

  • 小型猪减压性骨坏死病理及血液流变学改变

    作者:李慈;方以群;孟淼;付国举;王杰;朱祥祺;蒋功达

    目的 通过反复加减压建立小型猪减压性骨坏死模型并观察其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 12头小型香猪,每周2~3次暴露于0.45 MPa加压舱内,每次6 h,1 min匀速减至常压.用锥板式黏度计测定全血黏度,光镜下血小板计数,反复加减压3个月后进行股骨同位素发射计算机扫描(ECT)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ECT检查发现,动物股骨头同位素聚集增加,骨病理检查发现股骨发生缺血性坏死改变,血小板计数随加压次数增多而进行性降低,低剪切率下全血黏度则进行性升高.结论 减压性气泡引起的血小板消耗、血黏度增高是骨缺血坏死的原因之一.

  • 减压性骨坏死影像学病灶特征分析

    作者:匡兴亚;倪为民;罗子燕;冯玉妹;续晋铭;杨佳琪

    目的探讨减压性骨坏死在CT,MRI影像中的病灶特征,包括好发部位、病灶性质、分布范围及与X线平片相比的新增部位等.方法对66名潜水工龄超过1年的潜水员进行多部位(双肩、双髋、双膝关节及附近部位)多种影像学方法(X线平片、CT及MRI)检查,并调查潜水史、既往病史和全身体格检查.结果 CT,MRI检查减压性骨坏死的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形态钙化多,囊变其次,而X线检查中二者出现较均衡,且致密区多见;CT检查病灶发生部位除X线检查中常见部位外,还有一些新增部位出现,如骨盆、髋臼、髌骨、股骨髓腔等.结论 CT,MRI检查减压性骨坏死病灶以钙化和囊变为主要形态特征,能将X线检查中部分致密区表现加以定性;新增部位病灶的临床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 X线、CT在减压性骨坏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于成福;杨艺;曹子文;李绍林

    目的 探讨X线、CT在减压性骨坏死(dysbaric osteonecrosis,DO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66名潜水员为观察组;50名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行双肩、双髋、双膝关节X线及CT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早期DON征象的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X线检出病灶共36个,其中单纯囊变病灶9个,单纯钙化病灶21个,钙化与囊变共存者3个.CT显示观察组病灶共119个,其中单纯囊变病灶21个,单纯钙化病灶58个,钙化与囊变共存者20个.CT显示对照组钙化病灶56个;囊变病灶0个.结论 在DON早期诊断中CT对钙化、囊变征象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P<0.05);囊变可作为诊断DON的早期征象;钙化虽然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因此只能作为诊断DON早期诊断的参考征象.

  • 延误诊治减压性骨坏死案例分析

    作者:黄燕;高丽蕙;王彤;杨丽莉;白净;张瑞丹

    目的:分析1例延误诊治的减压性骨坏死病例。方法结合患者的职业史、急性减压病病史和影像学检查资料,根据GBZ 24—2006《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患者有明确的潜水作业史,有1979年从事潜水作业后减压不当导致急性减压病病史,主诉有双髋关节疼痛和左下肢行走困难,体格检查可见双髋关节活动受限和左下肢行走不利,双下肢和髋关节X射线摄片和CT检查可见特征性的股骨头和髋关节损害的影像学表现,经综合分析,没有证据否定其从事潜水作业(特别是有减压不当史)与其骨和关节损害之间的必然联系,诊断为职业性减压病(Ⅲ期减压性骨坏死)。结论诊断的延误不利于疾病的及时治疗,不利于控制病情进展和减少伤残发生。

  • 减压性骨坏死1例报告

    作者:夏安莉

    1 临床资料徐某,男,50岁,某桥梁工程公司潜水工,作业工龄22年,潜水深度一般为10~30m,连续工作时间约2~6h/d,工作地点无减压设备,潜水后未按减压程序出水.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