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例急性放射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骨髓象动态观察

    作者:满秋红;邱立娟;胡锴勋;刘广贤;姚波;张振惠;黄珊;刘铁强;孙雪东

    目的 研究肠型和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患者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骨髓象的动态交化.方法 分别对两例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常规瑞氏染色,每份样本在显微镜下计数200个有核细胞,分析骨髓各系统各阶段细胞数量和形态学改变.结果 病例A(肠型放射病)较病例B(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在受照后的骨髓损伤更严重.病例A于半相合移植后+7 d,骨髓涂片只找到15个有核细胞,但可见中幼粒细胞,移植+14 d后骨髓粒系、红系、巨核系均恢复造血功能,但未见产板巨核细胞.病例B于全相合移植后+7 d,骨髓粒、红两系恢复,移植后+14 d骨髓三系均恢复,各阶段细胞比值大致在正常范围.结论 两例急性放射病患者在受照后骨髓损伤严重,但经半相合和全相合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均在移植后2周骨髓恢复造血.

  • 综合治疗抢救一例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作者:孙晓光;杨敬源;杨佰成;于纪珠;吴永会;郭振举;张鹏;赵文正;王桂林;白玉书

    对于急性放射病、核事故病人的救治及放射治疗患者损伤的防护,目前尚无较理想的防护药物.本研究在抢救一例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时,采用了综合治疗措施:不用抗放药物(雌三醇),不输注经照射的血液,在控制感染,出血的同时,辅用复方Chitosan+rhG-CSF,使病人获得新生,现报道如下.

  • 基于望诊的急性胃肠道辐射伤大鼠模型中医证候演变规律

    作者:冯剑;窦永起;王毓国;徐冉;秦丽;许成勇

    目的 通过观察实验动物活体、器官和组织动态变化,总结急性胃肠道辐射伤的中医证候学特点及演变规律.方法 将9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80只和对照组10只.模型组采用60Co-γ射线单次全身照射,对照组不予照射,观察大鼠全身状况,并分别于照射后第1、4、7、10、14天肉眼及显微镜观察胃肠道及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照射后初期(0~2天),模型组出现躁动、多饮、目赤等现象,小肠黏膜轻度充血水肿;早期(3~6天),体质量下降,水样便,小肠黏膜充血水肿明显、多发出血灶及糜烂坏死;中期(7 ~12天),经过短暂恢复后体质量继续下降、拒食、大量死亡,胃肠腔内淤积紫黑色黏液,黏膜下层微血管闭塞;后期或恢复初期(13天后),蜷缩少动、毛发干枯、爪甲苍白,肠组织固有层间质纤维增加.对照组活体、胃肠及黏膜组织观察均无异常.结论 急性胃肠道辐射损伤,初期属热毒内盛、气血两燔证,早期为热灼血肉、元气耗伤、脾阳不振证,中期为元气虚损、真阴耗伤、瘀毒互结证,后期为肝肾亏耗、气血两虚、血络瘀阻证.

  • 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辐射早期造血组织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胡锴勋;赵士富;郭梅;艾辉胜

    本研究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急性放射病小鼠重要造血免疫器官的早期辐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BALB/c小鼠受5.5 Gy 60Co γ射线照射后随机分为两组.MSC组照射后1 小时内,经尾静脉输注BALB/c小鼠的MSC 2.5×107/kg;对照组在照射后输注等体积生理盐水.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小鼠照射后6、12、24和72小时的骨髓、胸腺和脾细胞的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照射后12小时胸腺和脾脏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照射后6小时各器官细胞出现G0/G1及G2/M期阻滞,S期下降.胸腺细胞,脾细胞和骨髓细胞分别于照射后12、6和24小时后发现G0/G1期阻滞峰值,随后G0/G1期细胞减少,S和G2/M期细胞增多,72小时时G0/G1期细胞教低于正常值,S期细胞数高于正常值.胸腺和脾细胞周期改变快于骨髓细胞,改变幅度也大于骨髓细胞.MSC组细胞周期变化速度和程度高于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显示各器官细胞照射后6小时凋亡率明显增加,12小时达高峰,24小时后逐渐降到正常,脾与胸腺细胞凋亡率高于骨髓细胞.MSC组的胸腺细胞照射后12小时、脾细胞照射后12、24小时、骨髓细胞照射后24小时的凋亡率均少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照射后12小时MSC组小鼠脾脏胸腺细胞P53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结论:MSC加快辐射小鼠骨髓、胸腺和脾脏细胞的周期变化,减少细胞凋亡,促进受损的造血和免疫器官修复,从而对受照小鼠起到早期辐射保护作用.

  • 氨磷汀对急性放射病小鼠早期骨髓造血功能的防护作用

    作者:邓子亮;张刘珍;丛悦;柳晓兰;余祖胤;善亚君;崔宇;王丽梅;邢爽

    本研究旨在探究氨磷汀(WR2721,Amifostine)对60Coγ射线6.5 Gy单次全身照射(TBI)所致急性放射病小鼠早期骨髓造血的防护作用.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normal)、照射对照(IR)和WR2721预防给药(WR2721)3组.观察WR-2721照射前30 min给药对6.5 Gy 60Coγ射线照射小鼠照射后60 d内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血小板(Plt)和红细胞(RBC)数的影响;照射后2h和24h计数骨髓有核细胞数(BMNC)、流式细胞术分析造血干/祖细胞(LSK/LK)数量和观察多系骨髓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结果显示,WR2721组的WBC和Neut在照射后4-18d、Plt数7-18 d、RBC数10-30 d均明显高于IR组(P<0.05);照射后24 h BMNC、LSK和LK数均明显增加(P <0.05);2 h和24 h髓系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EMM)、粒系-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巨核系集落形成单位(CFU-MK)、红系暴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和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集落数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WR2721能有效减轻急性放射病小鼠造血系统早期损伤,促进外周血细胞更早更快恢复.

  • 白介素12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应用对急性放射病小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利;翟瑞仁;逄朝霞;张超;余长林

    本研究旨在探究重组鼠白介素12(rmIL-12)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应用对γ射线急性放射病小鼠的治疗作用.56只BALB/c小鼠给予60Co γ射线6.0 Gy一次全身照射,然后随机分为照射对照、rmIL-12治疗、G-CSF治疗和rmIL-12+ G-CSF治疗4组.rmIL-12治疗组小鼠于照射后1h及此后每3d1次腹腔注射rmIL-12 20 g/kg,共5次;G-CSF治疗组小鼠于照射后2h开始每天1次皮下注射G-CSF 100 μg/kg,共14 d;联合治疗组给予rmIL-12+ G-CSF治疗,方法同上.每天2次观察小鼠一般情况,3d检测1次外周血细胞数,分别于照射后14 d和28 d收集骨髓细胞进行集落培养.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数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7d vs 11d),恢复速度与G-CSF治疗组相当,血小板(Plt)数开始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11 d vs 14 d),且Plt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16.5% vs 8.1%,P<0.01),恢复速度与rmIL-12治疗组相当.照射后14和28 d骨髓有核细胞集落培养结果提示,联合治疗组CFU-GM、CFU-Mi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mIL-12与G-CSF联合应用可明显促进急性放射病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 重组人干细胞因子对重症急性放射病猴的治疗作用研究

    作者:王芳敏;熊国林;申星;谢玲;李明;郭玲玲;张蕊莹;张璐;王欣茹;从玉文;余祖胤;邢爽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细胞因子(rhSCF)于照射后早期给药对重症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猴的救治作用.方法:12只成年恒河猴经7.0 Gyγ射线全身照射后分为照射对照和SCF给药2组(n=6).SCF组恒河猴于照射后0.5和24h各1次皮下注射rhSCF 200 μg/kg,给照射对照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照射后40 d内恒河猴的存活情况,并于不同时间检测外周血象,比较照射对照组和SCF组间的差异.结果:照射后40 d内对照组恒河猴存活2只,而SCF组恒河猴全部存活.rhSCF能促进恒河猴造血恢复,其外周血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和血小板水平的低值较照射对照组显著提高.SCF组恒河猴对症治疗简化.结论:rhSCF于照射后早期干预对重症急性放射病恒河猴有明显的救治作用.

  • HS-6101对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猴的防护作用

    作者:申星;邢爽;熊国林;谢玲;郭玲玲;邱正良;葛常辉;代常亮;罗庆良

    本研究旨在观察HS-6101(简称6101)对7.0 Gy 60 Coγ射线全身照射恒河猴的防护作用.30只健康成年恒河猴分为对症治疗组、WR-2721阳性对照组及HS-6101 30、90和270 μg/kg组,每组6只动物,60Coγ射线放射源1次全身双侧照射7.0 Gy(11.00 cGy/min).各组动物照射前1h分别肌肉注射生理盐水0.27 ml/kg、WR-272130 mg/kg及HS-6101 30、90和270 μg/kg.观察照射动物一般体征、外周血象、造血祖细胞集落数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表明,对症治疗组动物于照射后第13天开始出现死亡,24 d内死亡4只,平均存活时间18.2±4.3 d;WR-2721组照射后15.8和18.5 d各死亡1只;HS-6101 270 μg/kg组照射后35.8 d死亡1只,其它动物照射后40d全部存活.HS-6101给药组动物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数低值均明显高于对症治疗和WR-2721组,开始恢复时间提前(P <0.05-P <0.01).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结果显示,HS-6101可明显促进放射病猴骨髓单个核细胞形成各系造血祖细胞集落(P <0.05-P<0.01).骨髓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HS-6101给药猴骨髓腔造血细胞增生旺盛、密度大,骨髓造血恢复优于对症治疗组和WR-2721组.结论:HS-6101 90 μg/kg可以明显促进7.0Gy照射所致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猴造血功能恢复,改善动物体征,简化治疗措施,提高动物存活率,其辐射防护作用明显优于WR-2721.

  • rhIL-12对恒河猴造血系统辐射防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熊国林;赵毅;邢爽;申星;宁学成;卢世香;李建;郭玲玲;郝锐

    本研究旨在初步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2(rhIL-12)对急性辐射损伤猴造血系统的防护和治疗作用,为同类型病人的临床救治提供实验依据.在体外实验中,观察了不同浓度rhIL-12(O、1、5、25、125和625 ng/ml)对来自人和健康成年猴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在体内实验中,用11只经3.0 Gy全身照射后90 d活存猴再经致死剂量60Co γ(6.0 Gy)射线全身1次照射以建立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动物模型.模型动物被随机分为照射对照组(n=4)、单次给药组(n=3)和分次给药组(n=4).单次给药组于照射后2h皮下注射rhIL-12 4 μg/kg,分次给药组分别于照射后2h和3、6、9d皮下注射rhIL-12 1 μg/kg,对照组于皮下注射同样体积的PBS.观察照射后动物活存情况和外周血象变化.体外培养结果显示,不同浓度rhIL-12可明显促进正常猴和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形成各系造血祖细胞集落,特别是CFU-E和CFU-GM为明显.照射对照组动物于照射后22 d内全部死亡,死亡动物平均活存时间为(20.3±1.2)d;rhIL-12单次给药组3只动物全部存活,rhIL-12分次给药组1只动物于照射后17 d因贫血死亡.与对照组比较,rhIL-12治疗能明显提高动物存活(P =0.018),并促进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以及网织红细胞数的恢复(P<0.05).结论:rhIL-12可明显促进灵长类骨髓造血祖细胞体外集落形成,并明显促进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猴的造血功能恢复,提高动物存活率.

  • 细胞因子联合应用对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猴的治疗作用研究

    作者:马延超;李明;邢爽;熊国林;申星;陈秋;从玉文;王金香;朱南康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重组人白介素2(rhIL-2)联合应用对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ARS)恒河猴的治疗作用.方法:给予17只恒河猴7.0 Gy60Co γ射线全身照射,以建立重度骨髓型ARS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症治疗、rhG-CSF+rhTPO和rhG-CSF+rhTPO+rhIL-2治疗3组.之后观察各组动物存活时间、出血、感染等一般体征及外周血象变化,骨髓集落形成能力和照射后45 d骨髓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7.0 Gy 60 Co γ射线照射后,对症治疗组动物出现柏油便和呕吐症状,该组5只动物于照射后12-18 d死亡,整体存活率为16.7%;细胞因子组胃肠道反应不明显,动物100%存活.照射后各组动物外周血各类细胞数急剧下降,两种细胞因子联合治疗方案均可明显提高各系血细胞低值,并缩短低值持续时间,恢复时间提前;与rhG-CSF+rhTPO治疗相比,rhG-CSF+rhTPO+rhIL-2治疗可明显提高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数.照射后2d骨髓中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形成率明显下降,照射后29 d细胞因子治疗能明显促进集落形成能力;对症治疗组动物骨髓造血细胞大部分消失,细胞因子治疗能明显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结论:rhG-CSF+rhTPO与rhG-CSF+rhTPO+rhIL-2两种细胞因子组合均可显著促进7.0 Gy60Co γ射线照射的恒河猴造血功能恢复,提高重度骨髓型ARS猴的存活率;rhIL-2可以明显加快外周血中白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恢复.在积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rhG-CSF、rhTPO与rhIL-2的联合序贯治疗是治疗重度骨髓型ARS的有效方法.

  • 未来战争中急性放射病阶梯救治的护理方案

    作者:刘景红;卢靖;陈晋利;马凌霞;李萍

    未来战争中核武器损伤以急性放射病和放射复合伤为主,急性放射病(Acute Radiation Sickness ,ARS)阶梯救治的护理方案,分为后送途中的护理、野战医院的护理、战区基地医院的护理、战略后方医院的护理4个环节,文章介绍了各个环节护理方案的内容及具体实施办法.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防治多脏器衰竭

    作者:胡锴勋;赵士富;郭梅;艾辉胜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防治半相合骨髓移植治疗致死剂量照射小鼠的多脏器衰竭(MOF)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BALB/C小鼠8Gy60Coγ射线照射后,分为MSCs组,尾静脉输注经cm-Dil膜染剂标记的CB6F1小鼠的MSCs和骨髓细胞;对照组,只输注CB6F1骨髓细胞.正常组,不照射,输注标记的MSCs细胞.观察移植后不同时间,供者MSCs在受者体内分布,MSCs组和对照组小鼠外周血中IL-2,TNF-α和IL-10血清浓度变化情况.SAS 9.0软件对数据做成组t检验.结果 移植后15 d,正常组,MSCs主要集中在骨髓和小肠.MSC组,移植后不同时间,标记的细胞分别在胸腺、骨髓、小肠中富集.MSCs上调了IL-10的血清质量浓度,下调了IL-2和TNF-α的质量浓度,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证实MSCs可以通过下调体内的促炎因子IL-2和TNF-α,及上调抑炎因子IL-10,抑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及MSCs体内多组织器官分布,发挥防治MOF的作用.

  • 极重度急性放射病的护理研究进展

    作者:陈凤华;刘强;郭萍;杜利清;王彦;王宏;樊飞跃

    随着科学事业的迅猛发展,核事业和放射医学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因此,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必须进一步认识和掌握核医学知识及急性放射病的临床规律、发病特点,症状及护理.急性放射病的严重程度不仅受剂量和剂量率影响,还受个体差异对放射的敏感性,射线类型,以及年龄、性别、和一些当时的医疗情况有关[1].急性放射病接受辐射剂量的大小分为:骨髓型(造血型)、肠型和脑型[2],见表1.

  • 1例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的护理

    作者:吴晔;张石;陈燕琴;陈琦;张玉凤;宁新;舒文

    急性放射病(acute radiation sickness,ARS)是人体受到一定剂量电离辐射作用后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它可以造成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紊乱,特别是造血功能障碍,继而引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

  • 急性放射病病人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

    作者:张晓云;张石

    2004年10月23日我院收治2例意外事故致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病人,10月30日进行了非清髓性骨髓移植术.为有效控制感染发生,我们采用了全环境保护措施,同时对病人的治疗、生活环境进行了计划性监测.

  • 救治急性放射病患者病房环境保护方法探讨

    作者:翟红岩;范静;薛风珠;陈燕琴;王国权

    目的 探讨救治急性放射病患者实施病房环境保护,预防外源性感染,使其顺利度过极期.方法 对病室空气、物品表面及工作人员手进行消毒和采样监测,将改进措施前后的监测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改进措施前4 d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监测菌落数含量均超标,分别为>52 CFU/m2、≥4、≥4 CFU/cm2,改进措施后菌落含量均达标,分别为0 CFU/m3、≤4、≤3 CFU/cm2.结论 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从而探讨出救治急性放射病患者病房环境保护的方法 ,确保患者安全.

  • BALB/c小鼠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模型的建立

    作者:王利;翟瑞仁;逄朝霞;张超;余长林

    目的 建立BALB/c小鼠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模型,为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BALB/c小鼠给予60Coγ射线6.0 Gy一次全身照射.观察小鼠照射后一般临床表现、外周血细胞计数、股骨病理组织学及骨髓细胞集落生成情况.结果 小鼠照射后第3天活动量即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均无呕吐、稀便,照射后第11天白细胞降至低值(基础水平的3.0%),照射后第28天恢复至基础水平的53.7%;照射后第14天血小板降至低值(基础水平的8.1%),照射后第28天恢复至基础水平的60.4%;照射后第14天骨髓病理示骨髓腔呈空虚状态,骨髓有核细胞集落培养亦提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混合集落形成单位(CFU-Mix)明显下降;照射后第28天骨髓病理、CFU-GM及CFU-Mix未完全恢复;照射后2个月全部小鼠存活.结论 6.0 Gy60Coγ射线一次全身照射BALB/c小鼠可成功构建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模型,可用于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实验研究.

  • Toll样受体5激动剂CBLB502对7.0Gy60Coγ射线照射恒河猴的辐射防护作用观察

    作者:申星;熊国林;谢玲;郭玲玲;李明;赵艳芳;王磊;洪剑;杨萌

    目的 观察Toll样受体5激动剂CBLB502对7.0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恒河猴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 30只健康成年恒河猴分为对症治疗组、WR-2721(辐射防护剂氨磷汀)组和CBLB502 2.5、10、40μg/kg组,每组6只.所有动物均用60C0 γ射线放射源一次全身双侧照射7.0Gy(剂量率13.00~13.52cGy/min).CBLB502给药剂量为2.5、10和40μg/kg,阳性对照药WR-2721剂量为30mg/kg,对症治疗组注射生理盐水0.3ml/kg,均为照射前0.5h一次肌肉注射.所有动物照射后在同一原则下给予对症治疗.观察各组动物一般体征、外周血象、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情况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 照射后40d时CBLB502 10、40μg/kg组动物存活率均为100%,而对症治疗组存活率仅为33%(2/6);WR-2721组各系造血恢复稍快于对症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症治疗组比较,CBLB502 40μg/kg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低值显著增高,血小板低值持续时间缩短,开始恢复时间提前,输血量明显减少(P<0.05),骨髓、肠道等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7.0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猴均发生了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照前30min一次性给予40μg/kg CBLB502对7.0Gy 60Coγ射线照射猴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其效果优于目前常用的辐射防护剂WR-2721.

  • 山东"10·21"辐射事故2例急性放射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郭梅;乔建辉;余长林;王丹红;陈建魁;刘军;艾辉胜

    目的 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放射病患者中的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例病人分别被诊断为极重度急性骨髓性放射病(病例B)和肠型急性放射病(病例A).hs-CRP采用比浊法全自动定量测定.结果 hs-CRP升高贯穿于2例患者疾病的全过程,患者出现严重细菌感染时hs-CRP均快速、大幅度升高升高,但当有效治疗后sCRP会快速下降.病例A共有3个hs-CRP高峰期,其hs-CRP高升至188.8mg/L.病例B有4个hs-CRP高峰期,hs-CRP高达377.2mg/L.此外,病人合并脏器功能损伤和严重的皮肤组织损伤时hs-CRP也会轻度升高,但幅度较小较轻.结论 hs-CRP对判断急性放射病患者合并细菌感染及判断其感染轻重和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感染越重sCRP升高越明显,但放射损伤等也会有hs-CRP轻度升高.

  • 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病人MODS的临床特征及成因分析

    作者:张锡刚;艾辉胜;李光;牛文凯;乔建辉;葛飞娇

    目的 分析山东"10·21"60Co辐射事故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后期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征,找出MODS的形成原因,积累治疗经验.方法 总结该病例诊治过程中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结合尸解病理,提出MODS诊断.治疗上予以重症监护、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营养支持及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治疗.结果 患者经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后出现反复发热、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循环衰竭、肝功能损伤、少尿、胃肠道麻痹等表现的MODS,终于照射后75天死于多器官衰竭(MOF).辅助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全心扩大、心律失常,生化检查提示超敏C反应蛋白持续增高.尸解结果为全身广泛性的真菌感染、放射性小肠及大肠炎、肺间质纤维化、心肌细胞变性坏死、肝脏淤血、肾脏出血、脑实质出血.结论 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病人MODS原因主要与重要脏器的放射性损伤、机体免疫能力低下及全身感染有关,其表现的临床特征有一定的特殊性.需积极防治感染和多脏器维护.改善放射性损伤后的组织修复和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预防MODS发生的重点和难点.

115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